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据库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教学内容滞后,更新慢。数据库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非常迅速,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却比较慢。《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主要是采用SQL Server2005数据库作为内容,这与应用环境流行的SQL Server2008数据库,甚至更新的SQL Server2012数据库的内容严重脱节。课程讲授的数据库技术,现在在很多应用环境中已不再使用,而一些新的数据库关键技术,如大数据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等则涉及较少。
2. 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关系理论、数据理论、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等方面内容[1]。实践课时安排较少,上机实践的内容比较少,而且上机实践也只是片面地对理论知识进行练习,没有全面地对数据库技术内容进行系统的掌握以及进行综合设计应用。数据库技术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为缺乏实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吸收。
二、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1. 教学内容的改革。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时间要求都很高的技术,需要围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确定教学内容。之前的教学内容中,有些理论概念很难理解,学生学习也觉得很枯燥。教师应该对理论知识点整理和准备的同时,结合数据库项目实践经验,展开讲授一些目前流行的新内容。例如,在讲授存储过程的内容时侯,讲述数据库安全方面的知识。在上课时,展开讲授SQL注入攻击内容,讲解如何在存储过程内实现在代码层发现SQL注入攻击,以及进行防御的方法和技巧[2]。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对数据库安全的认识,学习掌握基本数据库安全防范技术,加强学生以后工作需要的实践知识。
2. 教学方法的改革。除了内容上选用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技术外,教学过程中,针对数据库库技术发展迅速、实用性强的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授课方式主要包括:课堂理论讲授,机房上机实践以及课程设计环节。尽量采用案例来进行讲授。过程中,注意知识点总结与反馈,以及各部分知识比较、理解和融合。例如,在讲授完索引、游标、事务内容时,总结阐述使用这些技术时应注意数据库性能问题,强调在数据库实际应用中需要统筹考虑数据库实用性、性能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加强学生对数据库技术及实用知识的全面掌握。
3. 实践内容的改革。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动手能力的拓展和延伸。每周都有跟理论课相对应实践课时,让学生上机进行实践操作。由于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实践课程必须紧跟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实践课程中,采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实验要求。实践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从SQL Server 2005改为SQL Server 2008。实践内容包含了从简单的SQL语言编写到存储过程、触发器、索引、事务等方面应用。在学期末组织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环节,认真做好理论知识和课程设计的衔接。以SQL Server 2008为平台,提供一些数据库应用系统实践项目的题目。学生可以在掌握数据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以前所学的C ++、Java等语言或者网站开发技术等,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综合课程设计。这样就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的能力。
4. 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往的考考核方式多采用笔试,而笔试的内容都是以理论为主。数据库技术是一个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这就造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针对上述现象,改变考核方式是关键,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期末总成绩应由反映动手能力的平时成绩和理论知识的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由此提高学生的应用数据库的能力。
5. 教师知识更新的改革。数据库更新换代迅速,原有的数据库技术知识渐渐落伍。教师在上课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跟踪数据库学科急速发展的前沿方向。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吸收数据库发展的最新技术。例如,教师在掌握了解最新的数据库技术NoSQL后,在讲授关系数据库发展历史的知识时,同时补充讲述该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 结语
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对数据库理论及实践技术的掌握使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自身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长。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现有的数据库原理和实践知识,同时了解学习最新数据库的优秀课程方案,不断吸收国内外数据库技术的最新教研成果,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Justin Clarke,施宏斌,叶愫.SQL注入攻击与防御(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0
关键词 网络技术;数据库;模型;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079-0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关。而作为网络技术中数据库的应用,主要是解决生产、生活和管理过程更好、更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流的问题。通过数据库能够更方便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为生产、生活和管理提供方便,从而推动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便捷化发展。
1 数据模型分析
1.1 层次模型分析
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树状结构,通过树的节点表示记录集合,枝表示联系。通过层次模型的形式可以看出,如果两个节点有联系则必定是一对多的联系方式,我们称这种为初等层次联系。对于A,B之间的联系即为初等联系,可以记为h(A,B),通常称A是B的上属结点,相应的B就是A的下属结点。总结而出层次模型在实质上理解就是初等层析联系的构造。层次模型也遵循着以下3点规则:1)结构中仅有一个特殊的结点没有上属结点,但是可以有任意个下属结点,此时称这个点为根;2)结构中必然会有结点没有下属结点,而且仅有一个上属结点;3)所有的其余结点仅有一个上属结点,而且至少有一个下属结点,此时称这些结点为栉。
1.2 网络模型分析
图1 一个简单的网络模型实例
网络模型的结点意识表示记录的集合,网络模式用边来表示记录集合的联系。这种模式有更清晰明了的表现出显示情况的效果。如图1所示。这种教师、课程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时层次模型所不能清晰明了的表示的。因为图中每个结点都有相互的联系。同时我们不难看出来,层次模型是网络模型的一个特殊的例子。网络模型中的数据之间关系模式可以使多对多的关系,同时也应当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记录集合可以跟它本身有一定的联系关系。
1.3 关系模型分析
关系模型的基础就是关系本身,它吧记录的集合总结成二维的表格形式来表现。表中行表示的是记录,即实体。列是一项数据来表示实体的一个属性。如图2所示。图2中给出来的3张表格为学生、课程和选课的关系表。3个表格的关系分别为3个实体的集合。学生和课程是实体显而易见,选课也能看作存在的一个实体的存在,还能把学生和课程这两个实体集合联系在一起。
学生(关系)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S1 张三 女 18 C102
S2 李四 男 19 C141
课程(关系)
课程号 名称 学分
C1 数学 4
C2 语文 3
选课(关系)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S1 C1 90
S2 C3 80
图2 关系模型例
2 数据库设计研究
2.1 数据库设计的考虑因素
数据库的设计是数据由现实世界转向信息世界的过程,所以数据库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库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正确反映;2)DBMS能接受这个数据库设计;3)使用过程有良好的效率和较高的性能;4)能够有效实施和方便维护。
2.2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大体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用户的数据要求,获得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数据库实现的细节分析,数据库的建立和装入(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运行的后期维护和改进。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要仔细研究,反复的进行推敲才能实施。
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是信息的设计,所以对于数据库的设计重点讨论也在此。现在对于信息设计普遍认同的最佳方法是E-R法。在E-R法中,把信息设计作为联系现实世界和数据世界的一个桥梁和纽带。E-R模型有较强的优势在数据库设计中,一则是E-R模型受到的制约较少,因此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二则E-R模型相对稳定。如果要启用或者改用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只需要从E-R模型出发对数据进行重新设计,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E-R图是一种非常简单易懂的工具,很容易被接受,而且非常易于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之间的相互交流。
3 网络数据库的优化及其保护策略
3.1 网络数据库的优化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对函数的依赖性很强,对于一个数据库的好与坏,我们首先看数据库本身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满足用户使用需求。那么我们要去解决或者优化这些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遇到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查询过程中等待执行的时间过长,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其优化方案。那么首先要考虑为什么会有些询问需要很长的执行时间?因为询问设计到联结或者笛卡儿成绩,这个运算过程会花费很长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理,我们总结出优化方案:1)选择尽可能先做。询问可以使得执行运算的时间大大缩短,因为选择大多是计算的中间结果变小;2)在实施联结(或者后跟选择的笛卡儿积)在建瓯前对文件适当的提前处理;3)找出表达式里的式子,尽量是式子避免过于繁琐和复杂,难以处理;4)把一些选择同前的笛卡儿的乘积合并成一个联结,因为联结特别是相等联结要比同样的一些关系笛卡儿乘积节省很多时间。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对数据库投入使用前期就进行优化,会使数据库更加高效的为人们服务。
3.2 网络数据库的保护
网络数据库的保护关键就是对信息的保护。我们在对数据库进行保护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并发操作的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控制和数据库的恢复操作等。
参考文献
[1](美)S·埃特里著.数据库-设计性能与管理的结构方法[M].康金玉,张成庆译.知识出版社,1987.
[2](美)J·D·厄尔曼著.数据库系统原理[M].张作民译.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3]史九林.数据库概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
【关键词】基于项目;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实践课,该课程总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数据库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编程实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库项目实践能力,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本文对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项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的详细教学方案。
1.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数据库课程设计的积极性不高、知识和技术储备不够。
(2)学生重编程实现而轻分析和设计。
(3)课程人员组织和时间安排不太合理,任务设计和要求偏低。
(4)课程考核方式、评价体系和管理过程不够科学。
2.基于项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1 基于项目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案
本文提出的基于项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方案是指设计能够吸引学生兴趣、难易适中、选题丰富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的项目设计任务,参照软件公司分析、设计、编程实现应用软件的基本步骤和人员组织形式来安排和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库课程设计。其重点在于把学生的课程设计任务提高到软件工程项目的高度,并通过模拟实训加以实施。按照软件工程传统方法学的思想,结合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将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简单划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项目组成员通力协作、自主完成。在每个阶段结束后,采用项目评审的方法,对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具体工作进行阶段性评审,学生分组汇报工作成果,并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提交阶段性技术文档。项目模拟实训根据课程设计选题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分工,项目规模和难度由指导老师和项目小组全体成员根据课程设计指导书协商决定。每个项目小组由一名同学担任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可以根据小组内每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合理分配任务。每个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在工作中,项目小组的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组与组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2 基于项目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案的实施
2.2.1 课程设计的选题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其设计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让学生能够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精心准备和策划设计适当的项目,是实施基于项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的关键。在确定项目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能将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较好的结合在一起;(2)所选项目数量要足够多,涉及面要广而且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有兴趣的应用领域;(3)项目的难易程度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4)项目的整个开发流程要规范,以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程序编程知识、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等理论应用到软件开发实践当中去,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整个开发流程,具备项目开发的实战经历。
2.2.2 课程设计的人员组织
按照开发流程,参照软件公司的人员组织形式,将班级的学生分组,每组5至6人,以学生自由组合为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编程水平、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因素进行调整。每个同学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如项目管理员,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开发员等。
每个小组由其成员推选产生一名项目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的开发计划、工作任务的分配和调度、监督实施等工作。在组长的指挥下,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同学负责联系工作和调查研究,美工好的同学负责界面设计,编程能力强的负责代码的编写,程序设计能力强的负责系统的整体设计和程序调试,写作能力强的负责技术文档的书写等。教师要负责帮助把握进度,提醒学生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等。
按小组形式开发项目,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而且更接近工作实际。
2.2.3 综合设计过程
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分工协作,运用已学软件工程、数据库理论思想和数据库设计理念、C#或C++等编程语言,具体设计实现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过程按以下顺序进行——自选课程设计课题,调查用户需求,总结归纳数据流程,分析性能,书写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报告(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系统功能模块),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进行系统整合和测试,功能完善,汇报设计成果(包括撰写设计报告、系统验收、结果汇报)。主要分为需求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成果展示。
(1)需求分析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前提。需求分析做得不好,甚至会导致整个系统返工重做。因此,在课程设计环节中学生必须根据教师提供的项目背景资料,通过图书馆、网络或相应的组织、部门、企业去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据和处理进行分析,画出各层数据流图,做好详细地需求分析。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分析报告进行指导和评价。
(2)项目设计是关键。本阶段主要包括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要求学生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并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定义主键、外键、视图、索引等。此外学生还应该设计出系统的功能模块图。教师通过检查学生设计的E-R图、关系模型和功能模块图,对每个组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3)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即数据库的实施、运行与维护阶段,主要包括应用系统的编程与调试。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适时组织讨论、讲解和归纳总结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4)成果展示。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完成了项目的整体设计与开发后,各个小组将在课程设计末期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2.2.4 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针对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问题,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首先增加教学计划中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学时,由原来的2周改变为4周,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课设任务。其次,提前让学生进入分组和选题环节,并将每个人要完成的任何合理分配,让学生提前进入做好项目的知识储备、调研等前期准备工作。
2.2.5 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
加强过程考核,提高对课程设计的总体要求,细化评价指标。学生在课程设计结束后,不仅要提交软件系统,还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分组汇报。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考勤lO%,平时抽查1O%,答辩20%,课程设计报告30%,系统演示30%。其中前四项由教师评分,系统演示由学生评分,每组各选派一名代表给大家演示系统并介绍基本情况,由各组分组讨论,对其它组开发的系统进行评价和评分,最后取平均分并公布成绩。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和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总结
通过基于项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研究,不仅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数据库理论的基础上,实际动手开发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而且在一系列的开发设计过程工作中能够树立学生的项目开发管理思想,能够培养学生应有的团队协作、自主管理、主动学习、创新思维、综合运用、动手实践等能力。使数据库课程设计真正成为学生验证理论的“实验场”,成为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实战能力的“战场”,成为体验项目开发过程的“运动场”。
参考文献
[1]王艳红,章小莉,姜湘岗.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项目开发能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3.
[2]杜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2,5.
关键词关键词:数据库课程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174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邱月(1979-),女,硕士,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
0 引言
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是将数据库与软件开发相结合,数据库设计和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开发。为此,课程要求学生选用主流DBMS,自选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一个完整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B/S或C/S架构的应用系统。掌握设计实现一个完整的产品化导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学院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以来,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项目模拟实训教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团队项目模拟实训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具体方案及实施效果。
1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1)题目过少不够开放。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财经类教学型学校,开设的主要专业为经济管理类。但目前的题目多数都是老师提供给学生的,题材类似,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另外,题目呆板,没有和本校的专业特色相结合,选择余地太少。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毕业之后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2)学生轻分析设计,重编程实现。 学生把编程工作放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首要位置,轻数据库及其对象的设计,重开发工具的使用。很多学生只重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缺乏全局观念。
(3)学生缺乏整体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不强。在数据库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对系统没有整体规划,经常把时间都花在需求分析和系统实现上,造成在学生项目后期没有时间做系统测试,这样开发出来的系统必然出现很多问题。
软件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强调团队协作能力。如果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只让学生一个人完成,缺少与他人相互的交流,不利于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和项目的正常开展。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做课程设计往往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个团队。
(4)课程考核方式不够科学。老师通常采用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相加权作为总成绩。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是被动地完成任务,不知道所做项目的评定标准,因而积极性不高,也不能通过项目设计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 数据库课程设计基础准备及教学目标制定
2.1 基础准备
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往往需要很多课程作支撑。在该课程开设之前,前期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C、C++等一些经典的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了数据库原理及软件工程课程,对于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相关概念例如数据库文件的创建、表的建立以操作、视图与SQL查询、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等进行了相关实验,对于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和特性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由于课程设计中需要将数据库原理与工程项目相结合设计出具体的应用程序和界面,所以学生还需掌握至少一门前台开发工具,如 、或PHP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2 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上关于数据库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信息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设计。在掌握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具及语言。能查阅资料解决数据库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在微软开发平台下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操作能力,培养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项目合作、团队精神及小组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构思
课程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32学时,每周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3.1 人员安排及开题
把整个班级按照开发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每组4~5人,选一名组长,每个同学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每个同学的角色可以互换。
在选题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色,体现经管类专业的特点,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可以根据专业要求来分别制定教学案例,使学生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加深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从而达到数据库课程设计和专业特色融合的目的。在制定选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该专业的教师进行讨论,帮助学生选择他们熟悉的题目,如旅游酒店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或者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能很快上手的内容。同时,应注意控制题目的规模和难度,使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个阶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组建项目小组。这种方式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 需求分析
在此阶段,要尽可能收集课题的全面需求,利用不同小组互相模拟实际用户的形式,开小组讨论会来确定需求,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开发兴趣,并引导学生自己画出数据流图。
例如,某家工厂的采购部每天需要一张订货报表,表中列出所有需要再次订货的零件。对于每个需要再次订货的零件列出下述数据:零件编号、零件名称、订货数量,目前价格、主要供应者。零件入库应有入库单,零件出库应有出库单,通过放在仓库中的CRT终端把入库单或出库单报告给订货系统。当某种零件的库存数量少于库存量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订货。
当系统比较复杂时,应当采用分层描述的方法。一般第一层描述系统的全貌,第二层分别描述各子系统的结构。如还未表达清楚,可以继续细化。
3.3 系统设计与实施
确定用户需求后,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利用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各个数据库对象的特点,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设计来熟悉数据库开发的一些常用技术和工具。例如,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可以教学生怎样使用Power Designer来做数据库设计。在软件公司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开发中,有很多工具可以直接完成从数据库概念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设计和转化。
系统实施阶段,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动手编写代码,完成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开发语言可选择机房环境,有Java、VB、VC、PB等;数据库可使用提供的SQL Serever2000、DB2、MySQL5等主流DBMS;软件架构两层、三层都可以。教师对各小组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与启发式的引导。
3.4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阶段可以选取小组之间交换测试,主要从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两个方面找出系统的缺陷,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列出测试计划,往各数据库表中插入正确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插入情况和各种约束作用,并记录结果;往各数据库表中插入错误的测试数据,记录出错结果;在各数据表中修改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各数据表中删除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创建各权限等级的用户,授予相应的权限,然后按权限等级执行相应操作,查看操作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再编写实验报告。
数据库功能测试主要是对界面进行测试,按用户类型进行分部测试,查看每一种类型的用户功能是否有欠缺;用户操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意义;尤其是在功能实现上,不同情况,会有怎样不同的处理;查看在出错的情况下,系统如何处理。3.5 完成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主要内容要求有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图)、基本ER图(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用户子模式设计、按模块分析所编写的应用程序等。撰写设计报告前小组中各成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小结一般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大小、自己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收获与体会、今后努力与改进方向等。教师给出设计报告书写规范,学生根据系统分析设计结果完成该部分内容。报告编写是考查一个学生总结工作、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该环节考查的重点:报告是否内容完整、充实,条理是否清楚,格式是否符合科技文章规范。
3.6 检查与考核
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加强平时考勤外,教师还需在每个阶段对各个项目小组进行跟踪检查,对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从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和数据库设计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测,达到对数据库系统主要内容和框架的评测。具体考核指标权重为:平时表现 (25%) + 任务完成情况 (30%) + 答辩 (20%) + 设计论文 (25%)。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后,尽量撰写相应科研论文,积极申报校级学生科研项目。对于能力非常突出的学生,可以建立课外研究小组,让他们参与到教师在研的省部级科研项目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 结语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通过项目开发,将自己所学到的数据库知识运用于实际需求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开展课程设计更贴近企业实际的项目开发方式,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和实验方式, 真正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和临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用人需求,有效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和经管专业学生数据库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另外,做好数据库课程设计作业有利于学生毕业设计报告和毕业论文撰写。今后学生面临的毕业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扩大化、完整化,为设计报告的撰写、文献资料的查阅也为今后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赵慧敏,杨鑫华,牛一捷. 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2] 张志锋,王文冰.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1).
[3] 林巧,丁革建.数据库课程设计的项目化实验教学方法[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
论文摘要:教学改革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高质量地组织好教学改革工作是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社会对高职信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广,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十分普及,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许多高校的多个专业都开设了数据库相关课程,而在高职院校中,又特别强调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数据库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多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就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课堂教学的整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作了探讨,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改革
按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而教学内容的取舍则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必须符合行业与企业需求,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是否有利于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为基础。所以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取向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针对各个专业对数据库掌握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为例,教学内容可由数据库基础理论、数据库应用模块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基础理论包括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数据库设计理论、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理论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有关概念;数据库应用模块具体介绍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主要有Visual Foxpro、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则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工具及实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基础、实际能力及教学课时数,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整合。在选择课程内容上,针对各个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划分,如对计算机类专业适当增加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及开发方法的理论内容,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介绍SQL Server或Oracle,强化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开发一个具体的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这是因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岗位之一就是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而对于非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则适当降低要求,应用主要偏向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也就是应用模块的掌握,其数据库产品选择相对容易的Access或SQL Server系统。
二、课堂教学的整合与改革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足够强的实践能力。而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这可从教学方式与方法入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了课堂改革的重点了。
一方面需要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学生自我实现价值观的整合。
三、教学实践过程总结
在目前教学中,我们容易被以往的教学方法所束缚,经常学习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条理及细节,突出了计算机的“学科”性而淡化了计算机的特殊的“工具”性。老师讲得多而细,学生记得多而练得少。计算机学科其自身的特点改变了我们过去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计算机学科不仅是一门既动手又动脑、应用与技术高度结合的新学科,而且还给予我们若干创新的启迪,激起了学生和教师投身于计算机学科研究的极大热情之中。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事先引导、案例教学、自我消化、相互评价”的四步教学法。
1.事先引导。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在数据库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知识情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例如在学习SQL时,首先向学生介绍SQL的特点,并给学生演示用SQL做好的数据库,让学生对此产生好奇心,思维活跃起来,并开始思考怎么实现这些功能,并渴望马上去学习掌握这些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带助者,要围绕某一课题创设有利于所学内容的情境,使学生能围绕问题主动展开学习。
2.案例教学。案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保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教师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设计数据库,并用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范例一定要从学生角度去考虑,什么样的范例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3.自我消化。当学生解决基本操作问题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另外设定范例中其他做法,并找同学回答。为了解决疑问,学生会主动地起阅读课本和相关的参考资料,并彼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虽然只学习一个例题,却学会了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相互评价。当完成某一课题教学时,让学生自我总结和相互评价,教师适当指导。同学间可以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可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从中启发学生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从小问题学起,一边学习一边探讨,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每位同学介绍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吸取其他同学好的做法,了解其自身的不足,使每位同学都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
总之,通过上述四个步骤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高效而充满活力,使数据库教学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结束语
以上探讨了数据库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并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提出了数据库教学思想,力求使人性化、互动式、启发式的数据库教学得以实现。总之,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一定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