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礼仪儿歌

幼儿礼仪儿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礼仪儿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礼仪儿歌

幼儿礼仪儿歌范文第1篇

2016年初,最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第三条由“实施体、智、德、美”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中这样说:基础教育再不能仅限于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和算术,它还应当教导人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可以看出,德育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第一要务。幼儿园新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以幼儿为中心,以发展作为平静的着眼点和归宿。关注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幼儿园德育教育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对“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都普遍开展了幼儿的德育,但是主要还是以教育活动为主,缺乏生活化,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及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规划从孩子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礼仪教育研究为突破,渗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将具体教育内容形成手册全园铺开,最终凝聚成我园的核心校园文化,以此推动我园的德育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丰富的活动,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1.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知识。集体教学活动中,礼仪教育以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让孩子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别人讲话时不插嘴,回答问题前举手,不大声吼叫,轻轻地翻看图书,摆弄学具,会收拾整理图书。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让幼儿做事思路清楚,注意力更加集中。

2.主题活动中,丰富礼仪教育。组织礼仪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仅教会了孩子怎么做,还教会了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让礼仪深入幼儿心灵深处,激起幼儿情感共鸣,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周安排一节礼仪课。通过讲故事,礼仪情境表演,念三字经等活动,丰富幼儿礼仪知识,让幼儿熟悉了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家庭礼仪等。

3.接待活动,争做“文明小标兵”。我们从各班推选“文明礼仪小标兵”,每天早上由四位小标兵和小标兵的家长披上红绶带“站岗”,向来园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问好。晚上离园时也由他们“站岗”,向离园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说再见。我们还专门规范了教师、幼儿、家长之间的问候礼,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相互见面标志性的打招呼,对孩子的礼仪举止有引导、强化作用。

4.游戏活动,巩固礼仪行为。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情境,通过故事表演、儿歌表演、角色游戏、音乐游戏等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情感上懂得礼仪行为的意义。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如:在各类角色游戏中,孩子们体验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倾听、不打断他人谈话、学会排队等待等待。除此之外,家长利用休息时间按照礼仪教学计划的内容编排礼仪故事、朗诵礼仪儿歌。每周五下午,我们邀请家长到各班表演。幼儿通过观看和欣赏,都非常喜欢这种表演形式,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礼仪知识。家长们看到孩子有所学、有所用,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5.区域活动,体现文明行为。通过角色区、建构区、益智区等区域活动培养幼儿间的合作、谦让、协商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能礼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请求别人帮忙时、给别人造成麻烦时知道如何使用礼貌用语,活动中出现矛盾冲突知道该如何解决,整理物品时知道要轻拿轻放、物归原位,和同伴交流时知道要轻言细语、不打扰他人。在活动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的作用……区角活动中的各种规则要求使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礼貌言行和文明习惯。

6.生活活动,随机礼仪教育。我们注重幼儿生活活动礼仪的养成,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进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养成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等;入厕:要求幼儿互相礼让,便后洗手做到节约用水,喝水;知道排队取水,喝水时按照需要接一定量的水;午睡: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将鞋子、衣服摆放整齐,起床时自觉整理床铺。

7.户外活动,灵活运用礼仪。在幼儿对身体进行锻炼的同时培养幼儿间的团结协作、相互谦让、遵守规则的能力和习惯。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抢玩具,懂得谦让,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各班每周根据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内容,有目的邀请一些家长来园和幼儿共同参与。如:运动技能、技巧的活动(拍球、跳绳、滚、跳……)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锻炼身体、体验快乐,可以和老师一起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注意礼仪习惯,更好的体现了家园的合作。

我们编排了《中心幼儿园文明礼仪操》,每天早操时,伴随动感、欢快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操,在做操的同时,提醒幼儿在园一天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

二、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对孩子耳濡目染

1.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我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落实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我园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等为主题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知道仁、义、礼、智、信,知道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同伴、爱大自然。

2.根据幼儿园幼儿年龄的特点,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礼仪教育,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我们把弟子规、文明礼仪成语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贴在走廊里,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礼仪的内容,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

3.积极开展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个人生活礼仪、公德礼仪、敬老礼仪等方面,随时随地做好孩子的表率。

幼儿礼仪儿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活教育;礼仪歌谣;优化;幼儿教学‘

1独特的环境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体现“幼儿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的创造”。[1]我们根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礼仪环境的渗透:

1.1硬环境

(1)校园环境。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激发智力潜能。在幼儿园,每一块墙面都会和幼儿来说话,润物细无声。在孩子与环境交融中,含蓄地将礼仪内涵影响给幼儿,幼儿在对环境的观察感知或理解中,能不断清晰内容,领悟并修正言行。我园以礼仪教育为特色,走进园门大厅便能醒目看到张贴着的一首首童趣盎然的礼仪歌谣,每次只要有人路过,孩子们都会用小手指着一连串的礼仪歌谣朗诵起来。如《说话》:学做礼仪人,说话看对方,不急也不慢,温和又礼貌。在一次次反复的说、看、听、想中耳濡目染地影响着自己和他人。(2)班级环境。相对于幼儿园大环境,班级内的特色板块也独具匠心,是有孩子们共同参与布置的版面内容。孩子们在欣赏自己的“杰作”时会介绍说:“这是我画的!”而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蕴含诸多礼仪教育契机,如大方表达自己的意思、倾听同伴的介绍,不同对象间的交流与对话也使礼仪教育从直观的版面系统开始向纵深发展,“溪溪画的是活动中场景,说坐神气,精神佳,认真听,多动脑,小手举,把言发……我今天学本领时没有举手回答问题”。这些表述中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起了冲突,两者的不一致引起幼儿思维的有意注意。

1.2软环境

创设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的精神环境,老师起到了表率的作用,通过师生温馨环境的陶冶形成特色教育的合力。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接受老师影响。孩子吊儿郎当学本领,老师眼神和动作的示意,孩子立马能意会到礼仪歌谣《活动中》的要求去规范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当然,同伴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和竞争意识,“他会认真听,多动脑,我也可以呀……”在反复观察、模仿、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经验,自然而然在教学活动中也就会去修正自己的行为。

2多彩的课堂实施

幼儿园礼乐教学不仅在环境中进行渗透,更在多彩的课堂中进行实施,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2.1礼乐体验课堂巧融合

优良的课堂教学是礼乐文化传播的基点,分别有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和健康五大领域的教学,如,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编成相应的礼仪歌谣,如《漱口》:轻轻拿起小杯子,接上半杯温开水,咕噜咕噜漱几口,放好杯子擦擦嘴。孩子们在说说,讲讲,做做,玩玩中习得了知识。

2.2专用室活动显魅力

微格室、创意阁、纸艺屋、木易筑、生活馆、科发室等多个功能广泛的专用室,教师追随孩子的兴趣点,生成出孩子需要的课程。例,黄泥是香山特有的材料,就地取材,在泥巴窝里摔泥,和泥等都是孩子们最爱玩的,从尊重孩子的需要出发,生成了大班户外活动《玩泥乐》,利用礼仪歌谣作为载体,如,《团结合作》:一个人,孤零零,两个人,笑盈盈。你帮我,我帮你,团结合作力量大,真正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后成功的快乐。

2.3特色体验活动来实践

我园全力开展五大特色主题活动:德之真、爱之悦、和之谐、乐之善和礼之美,例,“礼之美”主题中欢乐自助餐活动,老师将孩子在自助餐中要掌握的教学内容,按顺序、按步骤、按规律编成礼仪歌谣《自助餐》:六一到,齐欢笑。自助餐,营养好。吃多少,取多少。不挑食,不浪费。有秩序,不争抢。讲文明,有礼仪。根据礼仪歌谣展开教学,孩子都能在自助餐活动中成为举手投足,优雅美好的小绅士和小淑女。

3有效的整合成效

3.1诱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通过礼仪歌谣,孩子们能自觉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家复习巩固礼仪歌谣,加强幼儿运用礼仪歌谣的兴趣,切实将礼仪歌谣的内容转化成孩子们自身的意识,并去指导孩子们的言行规范等,达到循序渐进的最佳效果。当孩子在园表现出彩时及时反馈给家长,父母的表扬和老师同伴的认可,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让孩子反复期待,实现活动中的知行合一。

3.2规范教学

幼儿年龄小,对教学常规内容内涵不能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用礼仪歌谣的口吻提出教学要求,孩子不仅能理解,还能迅速将注意力回到老师的教学内容上。如,中班社会活动《一盆水》中《操作谣》:安静走,轻轻玩,不推挤,要礼让。可见,“儿童在教育中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在教育中实现人生。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他们的发展就是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2]

3.3提高教学成效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礼仪歌谣,让教学活动游戏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中,最大限度优化了教学效果,幼儿在教学活动成功后的幸福感指数明显上升,在这个幸福过程的享受中,刚才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就得到最大的强化,再现行为成为可能。综上所述,可见在生活中发展教育,将礼仪歌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到幼儿教学中,恰到好处。从尊重幼儿发展和需要出发,主动寻求礼仪歌谣在幼儿教学中的特殊价值,发现礼仪歌谣在教学中的特点,力争以陶研理论为指导,为幼儿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做好准备。

作者:江芳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

参考文献:

幼儿礼仪儿歌范文第3篇

5岁的宝宝在南非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短短的一年,他已有了些“老江湖”的架势,在幼儿园里可谓风云人物,人见人爱,还交了好几个情深义重的“铁哥们”。之前设想的作为一名外国新同学可能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似乎都没有出现。

我们所在的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这所幼儿园,以荷兰语和英语同时教学。中国宝宝必须同时挑战两门外语。

南非的幼儿园,大都以动物名字为每个班级命名,宝宝所在的“Bear”(熊)班,年龄在4-5岁之间。四五岁的中国孩子,大都能说会道了,但我们发现南非的孩子,不管黑皮肤还是白皮肤,语言表达水平明显不如中国的同龄孩子。这倒是有利于缩短宝宝和其他同学英语水平的差距。

头几天早上送宝宝去幼儿园之前,我都要千叮嘱万叮嘱他各种常用英语的表达,比如,渴了,饿了,要上厕所了,有同学欺负自己了,一定要记住怎样用英语告诉老师。反复叮嘱后,我还是不放心,担心他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一着急又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想到这些,我每天在公司上班时也是顾虑重重。所以,有一次脆开车去现场一探究竟。结果惊喜地发现,宝宝混在一群或黑或白的讲着英语或荷兰语的同学中间,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一起玩滑滑梯,滚轮胎,翻双杠,开碰碰车,大家欢呼雀跃,一片沸腾。我仔细地观察了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他们的沟通只需简单的几个单词,或者一个手势,或者一个表情,无需过多语言。而一些简单的常用英语,宝宝本来就会听会说,对于那些说荷兰语的同学,宝宝就用手势和他们交流。

在户内上课时,白黑肤色各占一半的老师们,慢条斯理地同时说着英语和荷兰语,就算是我家英语水平有限的中国宝宝,也没有任何掉队的迹象。南非幼儿园的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运动的,偶尔呆在教室里时,也多半是玩些趣味性的项目,比如做手工活或画画。

记得宝宝上幼儿园的第二个月,有一天他带回家一幅自己的手工作品,学着老师的话用英语向我转述了一个完整的句子:“Take it home and show to your Mummy(把这个带回家给妈妈看看)。”我问他:“你怎么能听懂这些爸爸妈妈还没教过的英语呢?”他得意地说:“我就知道,老师是说要我带回家交给妈妈。”虽然这句英语并不是很复杂,但对于一个4岁多刚刚进入一个全新语言环境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让我目瞪口呆了,我不得不十分佩服孩子的语言适应能力。果真是年龄越小越有利于学习外语,我认识的另一位南非华人,他家的女儿是十多岁才来南非的,听说在这边上了好几年学,英语水平还是非常有限;甚至有些成年人来南非十多年,出门还要带翻译呢。

看来,根本不用担心宝宝的英语水平会影响他的痛快玩乐和正常上课。可是,有一件事我还是有些担心的,作为全园唯一的一个外国孩子,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其他同学会不会把他当外星人而排斥他呢?刚开始几天,宝宝早上走进教室时,原本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变得很安静,几十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宝宝,见此情景,每次他的白白胖胖的班主任都会吆喝一句:“Everybody,say hello to oe(大家快问候oe啊)!”经过老师一提醒,全班同学便一起大叫:“Hello! oe!”大约一个星期后,宝宝再走进教室时,就会有很多同学主动地大叫他的名字“oe, oe”,同时还会有几个男同学火速跑过来,从我身边把他抢走。每每这时,宝宝会得瑟地回头向我微笑,而他的几个铁哥们,就会向我豪迈地一挥手:“Mummy, Bye!”然后,几个小男生嘻嘻哈哈粘粘乎乎地跑到一边玩儿去了。看来他不但没被排斥,反倒比其他同学更受欢迎。

话说宝宝现在在幼儿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次我一走进幼儿园,马上会引来一片大叫:“oe,your Mummy is coming(oe,你妈妈来了)。”宝宝一听,一边狂奔而来,一边向他的朋友们大声告别:“Boys,I’m going home(兄弟们,我回家啦)。”明显有着江湖老大的风范!同时,他们幼儿园因为有了这个中国学生,老师和同学们也对中国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们面前的这个中国孩子,是那么热情奔放,那么开朗活泼。从这个中国孩子身上,他们知道了遥远的中国与传说中的不一样,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传统与守旧,羞涩与封闭,正如,我们来南非以后,才发现原来非洲也有这么发达且漂亮的国家!

现在,宝宝的英语取得了飞跃性突破,从只会蹦单词到流利地说句子,从只会模仿发音到现在的自由造句,他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地用英语表达任何想法了。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都会动不动就说出几句让我和老公惊讶不已的高水平英语,看来他已经基本突破了在异国他乡的语种障碍,正尽情地享受着他的“留学生涯”。

幼儿礼仪儿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歌唱教学 艺术表现力培养

一、组织幼儿歌唱教学的意义

以促进幼儿歌唱艺术表现力水平的提高为目的,组织幼儿多声部歌唱活动,探索自然发声和多声部歌唱教学在幼儿歌唱教学中的可行性,对幼儿歌唱的艺术处理和实施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歌唱艺术表现力可以使其获得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强内心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幼儿音乐歌唱水平、音乐听觉、音乐记忆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组织幼儿歌唱教学的方法

(一)导入法

为了创设同伴互相关爱的情境,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歌唱教学。

在歌唱教学开始前,幼儿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能静下心来,但是从教师的导入开始,幼儿似乎处于兴奋状态,教师不得不经常维持纪律。从教师对歌唱教学的设计、教师的指导语和道具的使用情况来看,可能这是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如果教师在歌唱教学时让幼儿想出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改换其他方式导入,在幼儿已经兴奋的情况下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可能效果就会很不一样,因为幼儿在歌唱教学开始前的状态还是比较适宜学习的。

(二)情境教学法

在歌唱教学开始前,教师整顿班级上课常规,调换位置,使幼儿产生好奇感和新鲜感。幼儿之所以在歌唱教学中非常兴奋,是因为这种座位安排是他们平常没有见过的,非常新奇和兴奋,而且离教师那么远,他们感觉很放松、很自由。应该说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时费了很多心思,为了让歌唱教学形式更吸引幼儿,更方便歌唱练习,花费了时间和精力钻研。情境教学对于促进幼儿尽快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具有时效性。

(三)游戏法

采用句子游戏的方法,以歌曲的乐句为学习的“焦点”,在游戏中熟悉曲调。可以先由一首学习过的歌曲开始,让一排孩子站在讲台前,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一面唱歌,一面向同一个方向转圈,当唱到一段时改变转圈的方向,进而引导学生按一个乐句改变一次转动方向。然后换一排孩子做这样的游戏,之后学习新歌曲,反复进行这样的游戏。学生能熟悉并记住歌曲旋律,很好地掌握歌曲乐句的感觉。

三、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一)幼儿自主处理的艺术效果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幼儿倾听时,会根据歌词和曲调的特点,自己推断出后面的旋律和歌词,而不是通过倾听获取对歌曲的印象。在歌曲吸引人或教师创设的情境非常吸引人时,能相对专注地倾听,但是如果歌曲本身或者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够吸引人,很多幼儿就开始走神。一些倾听习惯较好的幼儿则能够坚持倾听,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幼儿对音量的控制力

在幼儿园集体歌唱教学中,幼儿歌唱时不能很好地控制音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部分幼儿习惯于大声唱歌,甚至喊唱,与此相对的一个极端是音量过小,像蚊子哼哼,前者极易引起唱歌走音,后者由于音量过小,无法判断音准,但是相对前者而言,问题不那么突出。但是由于低声唱,容易导致幼儿对发声器官的过分抑制,同样容易造成唱歌“走音”。

(三)幼儿呼吸力度不均匀

在幼儿单独唱歌时,歌唱方法就显得较为突出,首先,呼吸方法不正确。少数幼儿唱歌时吸气的声音非常刺耳,呼气的时候很不均匀,唱两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必须换气,在一句话中要停顿两三次甚至更多,听者感觉非常难受,没有唱歌的感觉。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歌曲《好妈妈》中,一共9句歌词,有一名幼儿大声吸气的次数达到16次,有的时候一句话中间要吸气3次。其次,发声方法不正确。观察他们说话的方式和声音,发现他们其实是在用说话的方式和嗓音唱歌。

引导幼儿通过多艺术的渠道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并大胆尝试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间相互渗透的可能性。在实践教学中,为每个声部选一名声部长,让幼儿意识到一个声部就是一个小团队,需要发挥凝聚力,同时培养幼儿对节奏、音色集中的多声部歌唱的意识。声部长的“协助”,帮助教师分担了多声部歌唱中的细节指导和纪律管理。各种音乐要素不是割裂开的,而是整合在同一首多声部歌曲中的。因此,教师应带领幼儿在多声部歌唱中,反复演唱、演奏、做肢体律动,对已体验和学习过的音乐要素知识不断复习,从整体上全面掌握音乐要素。

参考文献:

[1][德]巴斯蒂安著.陈鸿铎译.音乐教育:儿童成才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陈蓉.从头到脚玩音乐[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5]陈莉.5-6岁幼儿韵律活动的教育实验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2.

幼儿礼仪儿歌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2—0024—01

一、幼儿教师性格差异的基本类型

1.情感需求型教师。这种心理的教师,一般来说比较喜欢园领导经常关心、过问自己的工作情况,也比较注意适时向领导请示汇报,其心理动机不外乎是让园领导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她们工作积极性的大小与领导的关注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园领导的一句话、一个脸色、一个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热情。

对待这种情感需求型的教师,首先,园领导要正确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不能笼统地把这种情感心理和爱虚荣联系起来。作为园领导,没有理由不对教师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倍加尊重。其次,园领导要经常过问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语言上不要太吝啬,特别是当教师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园领导更应给予教师及时的表扬,因为它包含着园领导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辛勤劳动的认可,也包含着对教师的关注和器重。再次,要以心换心经常和教师交流思想,谈谈心里话,这样会使教师感到园领导对她们是信任的,教师会由此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2.情绪冲动型教师。在我们周围有部分教师的工作,完全是凭个人情绪好坏决定的。她们只要心情好,对这项工作感兴趣,工作就特别投入,完成得很好。如果自己心情不好,对这项工作没有兴趣或兴趣没有被激发起来,工作就无精打采,随便应付了事。

对于这样的教师,园领导不要过早地持否定态度,首先应该为挖掘教师这种潜能创造更好的条件,尽可能做到量材使用,用其所长,用其所好;其次,要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随时检查提醒,帮助她们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惰性,使其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平和中庸型教师。平和中庸型教师能够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进取心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对于这类教师,首先,园领导要敢于大胆任用,充分发挥其特长。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分配给她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她们树立起自信心;其次,要经常进行督促鼓励,帮助她们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建立竞争机制,让她们在公平竞争中超越自我。

4.自我实现型教师。这类教师是幼儿园宝贵的骨干力量。她们一般比较注重在工作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期望通过良好的工作态度或创造性的成就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其特点是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喜欢凭自己的能力去独立开展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力求创新,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她们自尊心、自信心较强,特别注重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对待这种自我型教师,园领导应该心胸豁达,开明包容,一定要珍惜重用她们,工作上给予她们更多的自,以此激发她们创造性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她们在幼儿园建设发展中的骨干作用,让她们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二、对幼儿教师实施差异性管理的策略

1.表扬的策略。爱听赞美的语言,是人们“个性”中的共性。“表扬”应讲究策略,表扬的深度要适合、表扬的形式要多样、表扬的次数要适中,尤其是表扬的态度要真诚。对那些喜爱直接的、及时表扬的教师不要采取迂回、延迟的表扬;对于那些不喜欢单纯的物质奖赏,而更愿意接受精神与价值馈赠的教师,就应多给予成功的机会与展示的平台;对于那些自觉性高、自尊心强的教师,不必追求过多的表扬次数,避免因表扬过多导致受表扬教师在众人面前的孤独与尴尬,或者造成未受表扬教师的自卑与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