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籍证明

学籍证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籍证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籍证明

学籍证明范文第1篇

【题目】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E

是AC延长线的一点,点F在AB上,并且BF=CE,

连接FE 交BC于D,求证:FD=DE.

在教学时,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要求学生根据

题意、对照 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求证的结

论,用自己 的语言说出来,明确这道题已经告诉

了什么,将要求我们干什么,这是解题的基础.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有可能叙述不流畅、不完整,或者照本宣读,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词,力争做到简明扼要.

二、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结论成立的条件

根据已有的知识,组织学生讨论两条线段在什么情形下才能相等,通过学生陈述,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罗列出来,并加以归纳总结.这样不但使学生更加明确判断两条线段相等的先决条件,而且也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三、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准确地叙述出来

在解答这道题时,根据线段FD和DE在图形中所在的具置,虽然直接找不出判断这两条线段相等的条件,但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铺垫,把FD和DE设置到一定的图形中,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条件.例如以下四种不同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就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方法一是过F点作FH∥AE交BC于点H;方法二是过E点作EP∥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P,两者都是把所求证的两条线段设置在一组三角形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

方法三是过F点作FM∥BC交AC于点M;方法四是过E点作EN∥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N,两者都是把所求证的两条线段设置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来证明.

理清解题思路,设计最佳解题方案,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巩固好已学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程序,善于挖掘和创设条件,通过转化、推理,把复杂的、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熟悉的,有的放矢地寻求正确的解题途径,理清思路,确定方案,解决问题.

四、引导学生陈述并写出题目的解答过程

解题思路确定后,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求学生从添加辅助元素开始,利用已知条件,正确、合理、简捷、清楚、完整地表达出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就要求理顺思路,有理有据地按照逻辑规律,由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演、转化,进行有序、合理、正确的推理,建立起已知到结论的清楚、简明、完善的道路,以实现问题的解决,过程陈述力争达到完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证明过程完整地书写出来,每一步都要做到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规范有序、严谨详尽无遗漏.

五、指导学生检查和反思题目解答的全过程

学籍证明范文第2篇

岁末年初,从同属北京旧城的东城区和西城区传出两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东城区在未来五年拟投入1662亿元,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对南锣鼓巷等6片历史文化精华区的打造;西城区则计划投入190亿元,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

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随着“金名片”这一概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的投入虽越来越大,但也面临着重大项目资金不足、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现实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打造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不能只用简单的经济学眼光去看问题,应该算大账、算远账,算好文化账和政治账。

重金打造“金名片” 北京西城大栅栏街道的杨梅竹斜街。

新年伊始,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步行街上具有220年历史的三庆园戏院高朋满座,政府人士、学术界代表与谢辰生、傅熹年等文物保护专家在北京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2016年会上共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

在这次年会上,西城区区委书记卢映川宣布:“西城区计划投入190亿元,用5年左右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

作为古都北京的发祥地及核心地带,西城区文化遗产丰富,拥有18片历史文化街区,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81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2项、名人故居院落96处。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对安徽会馆、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龚自珍故居、万寿兴隆寺等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名人故居全部实现腾退保护,做到应保尽保,最大限度发挥文物的文化价值。

而在2016年岁末,东城区正式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预计总投资1662亿元,包括打造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路南、东四三条至八条、东四南、鲜鱼口等6片历史文化精华区;新建3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增加1万个共享车位;还原公共绿地36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3%,等等。

“保护古都是东城的重大责任。”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把保护“金名片”作为东城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5年,我们将对全区43%的用地空间进行整治式更新改造,整治胡同环境,调整商业业态,优化停车管理,最终让胡同回归宁静,让历史融入生活。”

政府部门对经济效益低、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的投入何如此巨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而言,投入上看你是算今天的账还是算明天的账?如果只算今天就赔死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说,“对北京这张唯一的中华文明‘金名片’的保护,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文化账、政治账,不仅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远账。就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早在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支持市属重大文物保护项目,8.5亿元用于支持区县所属文物保护项目。

根据“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2016年,在文物及历史名城保护工作方面,北京修订文物资金管理办法,开展主题性文物修缮,加大对核心区、“一轴一线”、西山文化带、长城保护带等投入力度:投入10亿元,促进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投入6.5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转移支付,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与首都功能核心区财政管理体制。

有待稳定投入

西城大栅栏街道的杨梅竹斜街,既有古朴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又有现代时尚的文化创意小店;既有从明清延续至今的胡同肌理和街区风貌,又有东西方多元艺术文化元素,历史和现实、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在这条只有496米的街巷里。

杨梅竹斜街的独特气质源于北京市西城区启动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作为大栅栏街道的一条特色街区,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者们却有很多“难言之隐”。

“居民拆迁腾退后,这些直管公房的房屋产权无法划到公司名下,就无法实现流转,这些腾退的房屋只能是账面资产。”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负责人王志忠说,由于直管公房体制机制的障碍,当年杨梅竹斜街项目没有社会资本愿意接入,最终只能由区属国有企业广安控股接受。至今,杨梅竹斜街项目改造投入已近13亿元。

杨梅竹斜街项目至少还有国有企业介入,相比之下,安徽会馆的腾退就更为艰难。作为北京最大的会馆,安徽会馆素有“京城第一会馆”的美誉,系清朝同治年间,李鸿章兄弟为扩充军事势力而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安徽会馆重新修缮的总投资需要100多亿元,目前尚有缺口25亿元,虽然几经努力,至今依然没有企业愿意参与。

旧城改造更新,事关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产业提升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巨大,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回报机制,社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十分单一。

位于东四六条65号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礼旧宅同样面临着融资的难题。这座被誉为“东城之冠”的清光绪年间大学士崇礼的宅邸,三门三院,环以围廊,配置以左右数座跨院,规模宏大、设计严谨完美,居北京明、清官邸之首。由于历史原因,这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院子住进了不少居民,成了一个大杂院。

“只要有10个亿,我们就能把这个‘东城之冠’恢复出本来风貌,让这颗明珠焕发光彩。”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荀连忠摆摆手说,“但是钱从哪里来?我们也和社会资金谈过多次,可惜没有谈成。”

王志忠表示,以大栅栏地区为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复兴工作任务艰巨、周期长、标准高,希望文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固定住、持续化,也希望通过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要让旧城焕发生机,关键在于机制体制的创新。”长期关注北京旧城改造与更新的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说,如果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民间资本回报问题,就应该发挥政府的力量,保证投入的稳定和持续。

读懂“金名片”

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正是因为放在了历史和世界两个维度中理解而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打造“金名片”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具有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

走近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乐春坊一号院,曾经日渐凋敝的大杂院经过重新翻建而焕然一新,错落有致的房屋让院落充满生机,富有创意的格局让面积有限的房间内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们并不急于让这个项目尽快入市产生经济效益,未来几年,我们还要对周边的院落以此为标杆进行腾退改造。”西城区副区长徐利曾经在什刹海街道工作多年,他对于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工作充满感情,更充满激情,“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干出一个项目是一个项目!”

“对于历史文化z产保护的项目,如果按照传统思维去考虑资金平衡,去计算投出产出,这个经济账根本无法算平。”徐利说,打造“金名片”需要巨大的投入,对此要有明确政治态度和清晰的政策倾向。现在各方的投入还是过于零散和碎片化,甚至可以考虑明确将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将北京作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提出来,这在历史上没有过。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政治态度。

“历史资源是财富,不是包袱。我们曾经视‘财富’为包袱。所以才一方面保护维修抢救,另一方面城市古都风貌的破坏也在加剧。”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说,名城保护要更新观念,保护也是发展,恢复北京旧城是更高层次的发展,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他建议把文化遗产保护和修缮情况纳入到北京各级政府官员的考核。

学籍证明范文第3篇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几何就是侧重研究空间形式。初中学生学好平面几何是高中学习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大学学习微分几何、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要让初次接触几何的七年级学生入好"几何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了解几何发展史,激发学习几何的兴趣

相传古埃及的尼罗河每年都洪水泛滥,把两岸的土地淹没,人们无法辨认自己的田地,久而久之,人们利用测量与画图来测出土地的周界并计算面积,因而积累了大量的图形知识。后来希腊商人到埃及学会了测量与绘图知识,到公元前338年,希腊人欧几里得对这些知识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写出了一部关于几何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这就形成了一本完整的几何学。1607年,我国数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同学们学的几何课本就源于这部书。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在19岁时就用圆规和直尺作出了正十七边形。1500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他们为几何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重视几何基础知识的教学

定义、公理、定理等几何知识是进行几何证明的理论依据,教学时应确保学生深刻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弄清楚每个定理、公理的题设结论和推理过程,并要求学生熟记每个定义、公理、定理。只有大脑里储备了相关知识,要用时才能想起它们。

3.规范板书,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几何语言

3.1 几何语言就是几何这门学科的专用语言。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学好几何语言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弄清楚图形语言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联系,还应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文字、符合、图形三种语言互译的技能。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译成符合语言"AB∥CD ∠AEF=∠DFE"

图形为(如右图):

3.2 让学生明确证明的基本结构

_______( 。。。。。 )

_______( 。。。。。 )

其中""后的横线上写推理的"因",

""后的横线上写得出的"果",而" 。。。。。"是由因得到果的依据,即理由。

例1:如上图 AB∥CD (已知)

∠AEF=∠DF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为了让初学的同学们更快学会规范书写,老师板书过程时每一步都应写清楚依据,确保学生知道"前因后果"。

3.3 当一个"因"得出多个"果"时,只需写出一个""符号。

例2.如图所示,

AB∥CD (已知)

∠EAB=∠E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AD=∠CD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 几何命题的证明通常由多个推理组成,即含有多层因果关系。在实际书写过程中,从第二个推理开始常省略它的"因",因为这个"因"往往就是上一个推理的"果"。

例3.如图EF∥AD,∠1=∠2,求证:∠AGD+∠BAG=1800。

解:EF∥AD (已知)

∠2=∠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 (已知)

∠1=∠3 (等量代换)

AB∥D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GD+∠BAG=180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教会学生分析推理

让初学者觉得几何证明难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不会写证明过程;二是不会分析题目,不知道哪个条件先用,得出什么结论。为了解决后面这个问题,我都教学生用"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所谓"分析法"就是由结果去探索使它成立的原因,即"执果索因"。这是完成几何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另一种常用方法叫"综合法","综合法"就是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即"由因导果"。当学生接触的几何题达一定数量,解题能力提升后,"综合法"学生自然会用。

例4.如图,在ABC中,CDAB于D, FGAB于G,ED∥BC,求证:∠1=∠2

分析:欲证∠1=∠2,观察图形可知,∠1与∠3是内错角,∠2与∠3是同位角,若它们分别相等,就可以等量代换得到∠1=∠2。而要有∠1=∠3,应先有ED∥BC(这是已知条件);要有∠2=∠3,应先有CD∥GF;要有CD∥GF,应先有CDAB,FGAB(这也是已知条件)。

这样问题得以解决。

将以上分析过程写成流程图如右图:

按流程图由下而上的顺序整理就得出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所示:

CDAB,FGAB (已知)

CD∥GF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D∥BC (已知)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学籍证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证明;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正逆结合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最为困扰学生的难题就是几何证明,这是令很多学生都很头疼和焦虑的问题。其实,对于几何证明题目,只要认真分析题中已知条件,清楚地掌握解题的技巧与方法,几何证明并没有那么可怕,以下主要对初中数学几何证明中三种思维进行浅谈,作为今后学习的参考。

一、正向思维

在一般几何证明题中,对于一些简单题目,正向思维方式应用得比较多,求证过程相对简单、容易,从已知条件入手,向着证明结果进行逐步推理即可,比如,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角平分线相等。正向思维过程:根据题意可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角平分线分别为BD和CE,最终结果就是求证:BD=CE,如图1所示。

图1 等腰三角形ABC

求证过程:已知:AB=AC,

由等边对等角得:∠ABC=∠ACB.

已知:角平浅谈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的三种思维

张祥飞

(新疆阿克苏市第三中学)分线分别为BD和CE,由角平分线定义可知:∠1=∠A+∠ACE,∠2=∠A+∠ABD

∠ACE=∠ABD

等量代换:∠1=∠2

在三角形BEC和三角形CDB中,可得:∠1=∠2,CB=BC,∠DBC=∠ECB.

因此,角边角定理可知:三角形BEC和三角形CDB全等。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BD=CE。

二、逆向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对解题方法进行探索,有助于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展。比如,在讲授勾股定律一课时,有这样一道证明题:

求证:■+■=■

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利用逆向思维,从结论入手,这样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运算,即,对结论进行变形,此方法简单方便。

证明如下:■+■=■

将等式左边两项进行合并:■=■,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有AC2+AB2=BC2

因此,原式可以变形为:■=■

交叉相乘可得:AB2・AC2=BC2・CD2

使用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可得:(AB・AC)2=(BC・CD)2

因此,AB、BC、AC、CD均为三角形的边,都是正数,由上式可得:AB・AC=BC・CD

进而,便可求得证明结果:■+■=■

三、正逆结合

在一些几何证明题目中,从结论很难找到突破口,此时学生可以对已知条件和结论进行充分分析。在初中数学中,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多数在解题过程中都要使用,因此,从已知条件入手,寻找新的解题思路,比如,已知三角形某边中点,此时可以想到辅助线有中位线,或是使用中点倍长法。在梯形中,如果已知中点的话,就要想到作高线、补形结合、平移对角、平移腰等,总之,在解题中,充分使用正逆结合思维,效果往往不错。比如,如图2所示,在梯形ABCD中,已知AE垂直于DC,AB平行于CD,点E为垂足,其中AC边等于20,BD边等于15,AE边等于12,求梯形ABCD的面积?

图2 梯形ABCD

解题过程如下:作AM平行于BD,交点M在CD的延长线上,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MDB,即AM=BD,由于三角形ADM与三角形ADB的面积相等,再加上AB平行于CD,可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B的面积相等,所以,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MC的面积。

因此,在三角形AME中,ME=■=9

在三角形AEC中,EC=■=16

即,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MC:SAMC=12×(9+16)×■=150

四、在初中数学几何证明中应用三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实例,将三种思维方式融入解题中,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几何证明题目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操作。在解题过程中,体验几何证明题的挑战性和探索性,在思考过程中,感受几何证明的条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活性,进而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题感到困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的题目,更是无从下手。在几何证明中,不论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都需要正确的证明思路,经过不同思维方式的应用,便可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充分利用。正逆结合通常又称为综合法,在解题过程中应用得比较多,多数证明题目都需要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结合,使用单一思维方式的题目比较少。正逆结合是指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确定相应的定理、定义,即寻找解题的依据,进而进行逐步推理,直到得出证明的结论为止。逆向思维是指从题目的结论出发,对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行探索,经过逐步推理,找出所需的条件,直到已知条件出现为止。正逆结合的缺点在于进行推理的思路过多,题目中需要的定理也比较多,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而逆向思维法,首先认定结论,在倒推的过程中,启发思考,针对明确的目的进行相应的推理,便可了解推理的依据,进而使人了解到整个思维过程。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证明题,“两头凑”的思维方式应用得也比较多,首先从已知条件出发,对多种结论进行推理,再从已知题目中的结论出发,对所需的条件进行推理,进而寻找两者之间的差距,便可得到相应的证明思路,达到求解目的。

综上所述,在求证几何题目之前,对于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应该详细分析,对题目中的已知图形进行详细观察,针对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思维,探寻新的证明思路,不断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学籍证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知识;基本功;解题方法;善于总结;思维严密

作为和代数并列为初中数学两大知识点的几何,常常因为图形变化多端,方法多种多样而被称为数学中的“变形金刚”。话虽如此,“变形金刚”也不是无敌的,最终仍旧是人类的智慧更胜一筹。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几何特别是几何证明一直是大多数学生的难关,那么学习几何到底有没有捷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来学习几何证明呢?

一、一定要牢固掌握有关几何的基础知识

定义、公理、定理等几何基础知识,是进行几何证明的理论依据,务必切实掌握,学习时要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彻底弄清定理、公理的题设与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证明。

二、必须练好几项基本功

1.学会正确识图与画图

所谓识图,不仅是指观察,更要分析和认识几何图形,既要做到能识别表示各个概念的简单图形,又能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表示某个概念的那部分图形。所谓画图,就是指能独立而正确地画出表示概念的各种图形,注意“题”与“图”的对应关系,使所画图形符合题意。在做练习过程中如果题中所给的图与已知条件不符合时建议自己根据题意画出准确图形。

2.学会正确使用几何语言

几何语言就是几何这门学科的专用语言,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学好几何语言对学习几何证明很重要。学习几何语言,关键要把图形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掌握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互译的技能。

3.掌握证明的基本结构

每一个推理都应包含“因”、“果”和“理由”三部分,而且因果关系必须合理。

4.熟悉推理的三种类型

(1)一因一果,如:在ABC中(已知),∠A+∠B+∠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一因多果,如:ABC≌DEF(已知),∠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B=DE,BC=EF,AC=D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多因一果,如:a∥b,b∥c(已知),a∥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明确证明的层次关系

几何命题的证明通常是由若干个推理组成的,即含有多层因果关系。但在实际书写证明过程中,从第二个推理开始常省略它的“因”(这个“因”往往就是上一个推理的“果”)。

6.掌握常用的证明方法

几何证明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有两种:

(1)分析法。简要地说,分析法就是由结果去探索使它成立的原因,即“执果索因”。

(2)综合法。简要地说,综合法就是由条件推导出结果,即“由因导果”。

三、熟悉解题的常见着眼点,常用辅助线作法,把大问题细化成各个小问题,从而各个击破,解决问题

在我们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法时,要善于捕捉可能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例如,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5。求:∠APB的度数。这道题的着眼点就是数字3、4、5是一组勾股数字,所以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旋转知识将ABP绕点B按顺时针旋转60°,连接PQ,则PBQ是正三角形,可得PQ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PB=150°。

我们还需记住常用的作辅助线的方法。例如题目中出现圆的切线,那么辅助线一般是过切点的直径或半径使出现直角;相反,条件中是圆的直径,半径,那么辅助线是过直径(或半径)端点的切线。即切线与直径互为辅助线。常用辅助线的作法也会帮我们找到着眼点,会把复杂的题简单化。

四、善于改错归纳总结,熟悉常见的特征图形

我们做错了题就要及时改正,找出正确的方法,不断积累,将不熟悉的题变为熟悉的常见题。对一些常见题型有一定的积累。

五、思维严密也是学好几何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几何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分两种或多种情况来解的问题,或者解出了答案还需要我们考虑实际的,那么我们怎么能更好地解决这部分问题呢?这就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对比较常见的问题要熟悉。例如,说到等腰三角形的角要考虑是顶角还是底角又或者我们在解三角形时,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时,需要我们考虑能否构成三角形。很多时候要注意平常积累,只要心里有了这个问题,做题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