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变迁急剧、社会问题增加,由此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相继出现职业社会工作者。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服务,强调的是专业的价值性、实践性和技巧性。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出现和其对实践性取向上的要求,使社会工作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挑战时期。教育中提高实践性教育比重、快速改变教学同实践相脱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了社会工作教育界讨论的话题。

1 实践能力在社工人才中的重要性

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中认为“社会工作实践也称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从本质上说社会工作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社会工作要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助他改变自己的困境。简单的说,社会工作者要去做,不但要有很强劲的实践能力,还要根据不同的案主和问题根据情况不断的改变工作方法与技巧能力,并且要理论联系实际。”①实践既是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手段也是工作内容,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复杂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有效助人的目的。

学校培养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是提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领域中的具体工作能力,就是要求社会工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工作技巧和方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将理论应用在实际、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化,这系列教育任务都要通过实践教学训练使之完成。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通过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案主,推动他们能力增强,获得个人成长,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则更增加了专业归属感,提升了实务能力,也进而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实践。由此可见,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

2 目前社工教育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实践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但从整体上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偏重社会工作理论,缺乏真正意义的专业实践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这种脱节现象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实践教学基地缺少,弥补措施不足以提高实践能力

我国高校专业实践教育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学校还沿袭用实践规划和实践目的要求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导致一大批的学校不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尤其是对文科类专业也需要大量专业实践教育表示不理解,在财力和精力上自然投入不足,直接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缺少专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大量缺少,致使教师难以安排学生实践活动,但面对不得不做的实践教学任务只能带领学生在社区、派出所、福利院参观。

为了弥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不足,很多学校也采取了社会工作课堂实践教育,利用专业实验室开展以生活真实事件为根据的家庭、社会问题处理实验。通过学生分角色扮演事件中的人物,体会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心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况下将学习到的技巧融汇运用,其他的同学则作为观察员给予建议和提问。

这种形式的实践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专业技巧能力的作用,而问题在于模拟实践中学生难以体会案例人物所要面对家庭、社区、社会环境等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案主问题不断变化等因素。实际上社会工作者对个案的跟进、小组的带领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完成,这种跟进和带领在一线社会工作会持续1-2个月甚至更久。在持续中社会工作者会同案主一起讨论和解决不断变化的问题,可这个过程是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不能呈现的,学生更多的只是得到表象认识。所以说在社会工作教育中,依靠实验室实践提高学生专业实务技巧不能满足专业要求。

2.2 社会工作教师缺少实务锻炼,实践带领能力有待加强

因为某些原因,社会工作教育因学科合并导致停办,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才恢复了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教育上的断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后续发展。现阶段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老师,大多来源社会学、社会保障等相关学科,本身并非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这样教师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价值观、技巧等的理解和掌握仅停留在文字上,对文字上理论、价值观其替代背后所包含的意义了解不透彻。也正是相关专业毕业,教师自身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阶段基本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锻炼,对专业相关问题处理更无经验可谈。

专业教师实务经验匮乏影响到的是实践教学质量及其深度。以服务对象参与小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自身在小组主题上有丰富经验,同带领者抢夺领导权打乱小组进程,致使带领员处于被动问题为例。教师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际问题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类似问题的处理技巧,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目的。而如果老师没有处理技巧,学生问题得不到解决,问题就成为了永远的问题,利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实务能力难成现实。所以社会工作教师自身需要加强实务能力,提高实践带领能力。

2.3 实践时间少且分配不合理

实践同理论教育不同步进行阻断了学生的吸收知识运用技巧的连贯性。理论教育和实践时间不合理的分配,更大削弱了实践在社会工作实务提高的作用。实践跟不上学生处理实际问题不知所措,应聘社会工作岗位无竞争力都与学校学习中没得到行之有效的锻炼有关。在实践时间分配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2.3.1 实践时间少

根据国际上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时间要求,一般来说本科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经过大约800小时的实务训练,对于专科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因主要目标为一线输送应用人才,所以更加强调实践训练强度,实践几乎占全部课程的50%。②美国、台湾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时间要求更多――一周中两天学校教育,三天机构实践和1000小时实务经验。尽管实践教学对于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各高校教育社会工作给予肯定,可在实践时间安排这一主要问题上还没得到良好的解决――社会工作实践时间难以保证。

从各类文献中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多安排在学期末,一般是连续并持续10~15天不等,学生分散或者集中在实践地点,实践主要以观摩或者是同实践点的工作人员处理工作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10~15天的短暂时间,从个人常规接触到新环境到熟悉环境的一般规律来讲,短暂实践作用基本只能让学生适应实践地的工作环境,了解实践地工作程序安排和一些行政类活动。而对于实践地具体针对哪些服务人群,他们有怎样的特点,根据这种特点能开展何类服务,不同类服务比重情况如何,什么样类型的活动受欢迎等问题,需要在长时间参与观察中自己进行总结,这是连续却暂短的实践时间难以保证的。

加之我国内陆社会工作伴有行政、半行政特点,平时工作主要以管理为目的,较少有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方法。社会工作专业学生15天实践,很难融入群体,学生想展示能力发挥专业特长更成为空谈。

2.3.2 实践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实践同理论教育紧密配合是让学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践的主要方式和教育重要目的。不合理的实践时间安排不能发挥提高学生实务的任务,反而却浪费实践机会。在这种不合理的安排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实践环节与课程不配套和缺少集中的实践时间。

首先是实践环节与课程不配套。社会工作教育中,教师课堂讲授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技巧,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主要工作类型和不同工作领域工作的重点内容,成为了社会工作学生了解社会工作及工作涉及领域要点的主要途径。但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实务操作性较强的专业领域,许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都是很难讲透,难以达成好的教学成果,学生也不容易听懂,即便是听懂也难以深刻理解。有些学校安排了与课程相关的实践,但实践时间都是在课程完全讲解完之后的,不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果在这些理论教学的同时配以相应的实践时间,学生就可以在实践中吸收理论课学到的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

其次是缺少集中的实践时间。短期实践学生仅刚熟悉实践地就要离开,获得专业锻炼相对困难。长期实践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在社会工作教育中长期偏重理论教育,长期实践一直难以进行,缺乏长时集中实践也导致学生实务跟不上理论。

通过与某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访谈中,从机构角度出发可了解到长时间实践利于促进学生提高技巧。访谈的这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服务宗旨可概括为:以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社会中个人、团队提供专业优质社会工作服务。涉及有司法、救助、医疗、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因此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选择招聘人才和实习学生,更倾向于那些在机构目前服务领域中有一定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对实习学生则是会从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时间两方面考虑。

专业能力上学生要有调查能力、专业活动计划能力、带领能力,如果学生有项目策划能力更好。实践时间为:(1)连续实习时间一般要持续1个月以上。(2)定期实践要保持在每周12小时以上或每月40小时以上,但是总体上机构是不可能一次性接收大批学生,主要从机构的容纳度和学生实践安排角度考虑。

据所知政府为促进社会工作机构优质服务形成良性竞争,社会工作机构运转模式从以政府主导变为社会工作机构自主调研,拓展新的社会服务项目,最终通过政府招标的形式进行购买。社会工作机构在政府购买服务前,服务需求调研和前期服务运作,这些工作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学生以简短时间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践,一则机构难以分配任务,即便分配学生恐怕也难以完成。二则实践调研频繁更换人员,不利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影响项目进度,机构也不愿接受。三则除项目角度外,社会工作机构每一服务领域活动,多为定期分时段举办,学生短时间实践很可能就处于一个活动刚刚完结,新活动没开始的断档期,学习不到东西,也看不到一线社会工作者实务工作技巧的运用。

而相对较长的实践时间,社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学生参与项目运作,从事调查、活动策划以及带领等实践活动,提高对专业服务理解。或安排观摩一线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通过自己活动和一线社会工作者对比借鉴经验丰富实务。

3 社工实践教育模式改革

社会实践教育其本质是以在学生主体性基础上,使学生、老师、专业知识三者形成有机联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目标。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在现阶段缺少,致使教育同学科特点没能形成联系,教育难以深入,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得不到提高。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模式需要改革,需要教师们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同样也需要学校的配合,两方面共同努力提高社会工作教育质量,改革实践教育模式。

3.1 利用学校资源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地位上都具有较高信誉度和可靠性,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建立合作几率会远远大于其他性质单位。借助这样的优势学校可帮助社会工作专业,同相关组织单位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建立实践基地,扩大实践领域,解决学生无专业实践场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安排学生实践难的硬伤。

3.2 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培训

社会工作教师的实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发挥,例如在香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都具有一定实务经验或在教学同时还要负责校外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实务,老师在教学中就不会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虽然在大陆目前不具备此类环境,但学校可通过派遣教师去社会工作发达地区,如香港等地区进行一年的机构专业实务训练,促进社会工作教师对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点的内化和实务技巧学习。教师实务获得了提高,学生从实践本身和教师技巧传授吸取经验也将会更为系统深刻。

培养社会工作教师实务能力侧面也是在促进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进程,因为教师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推动者之一,他们有丰富理论知识,经常会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与社会工作发展相关的学术论文,这类论文也将会引起社会对社会工作的重视,促进社会工作慢慢走入良性发展。

3.3 设置适当实践教师岗位

目前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完成学期理论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还要负责某些科研项目,精力分散。专业实践这种难以在短期看到成果的环节被忽略。为此,配备一批有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实践教学老师,可以缓解实践教育成效不足的状态。

3.4 增加实践时间

保证社会工作学生有足够时间接受实践部分教育,在课改中可能根据教学计划的进度,安排8课时安排2-4课实践课程,期末在学生原有实践地方不变的情况下,为学生安排15天左右的集中实践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主要开展服务性活动。

3.5 灵活安排实践教育时间

对于社会工作这类与人打交道,实务技巧不能速成的专业,灵活安排实践时间是保证学生锻炼实务技巧的有利因素。学校可用老师带领学生在每学期要多少小时实践时间,替代第几教学周至第几教学周为统一实践时间的做法。教师按照实践地的容纳度、任务强度、活动时间安排合理数量学生参加实践,充分利用宝贵实践机会,避免实践时间浪费。

(1)保持实践应同理论课程同步。针对每个年级学生对社会工作课程和理论掌握不同程度,配套实践。如大一年级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工作形式了解程度较浅,在实践形式上可偏重以观摩为主。大二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获得一定社会工作理论,可增加实验室情景,提高技巧操作。大三年级学生,可针对不同领域经行长期实践,如老人院、救助站等。

(2)为高年级学生提供集中时间实践。大三、大四学生教学任务主要提高实务技巧。为此教育重点可减少理论传授为学生提供时间,可以把理论教育课程集中在上午传授,下午学生没有在学校范围的学习任务就可安排固定并且连续时间去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时间相对的连续和集中对提高学生实务有很大作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空间,参与实践。让他们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手法,理论实际结合处理变化发展的问题,对提高日后应聘职业社会工作岗位竞争力和内化专业价值观两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4 总结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应该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面对存在问题,积极作出调整,给出相应方法解决,防范问题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只有这样社会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本土化找到平衡点,才能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健康发展。

科研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9JYT50;长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Y0870

注释

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著.社会工作实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②刘丽晶.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育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社会工作实务》作为实务操作性强的一门课程,在实施项目化操作的过程中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程理论真正融合到实务操作中,并在操作中深化理论学习。为了总结项目化教学成果,笔者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中,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是引入多元评价的概念,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专业元素、社会影响力等作为评价内容,评价结果是为了衡量改革的效果和改进课程教学的依据。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化;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15-03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熟练操作社会工作实务的技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切合实际的专业服务,并且能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将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实务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它具有不确定性、创新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有效地连接理论与实务,打破实务教学的瓶颈,操作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对实务教学最重要的探索。以能力为本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教师布置项目―提出完成项目的思路―学生思考完成项目内容―教师归纳总结”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组织、管理、策划等项目管理能力。

社工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主要功能是培养具有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和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工,而社工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助人技巧和专业服务能力“集中体现”在社工多样化实务之中。为了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推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以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试点专业,此专业根据师资不够、实习基地不成熟、高年级学生专业认可度低、低年级学生专业服务热情高等实际情况,在《社会工作实务》这一门课程中,采取大二/大三混班上课、小班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结合专业教研究方向开设实务教学方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选择实务方向―教师教授4周的理论知识―学生去实践基地作前期调研2周―制定具体项目规划1周―开展具体的服务10周―项目总结及评估1周”的顺序引入相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但是作为试点运行项目化改革的专业,需要针对这种探索性的工作用一种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价,以提升改革的效果,从而能够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一、评价基本情况

本课程评价以集中式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分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妇女社会工作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三个方向,由3位教师分成三个小组教学。评价主体为参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学习的82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二的学生39名、大三的学生43名,评价内容涉及课程教学效果、班级规模、课程内容、教师、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检查和分析。

二、评价结果

1.对实务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在调研结果看,81.7%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满意,而18.3%的学生不满意课程教学效果,原因集中于教师指导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大三的学生高。大二的学生对课程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时间不够等,大三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指导不够、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2.对于小班教学的满意度。从表3中可以得出,93.9%的学生满意小班教学,学生对于小班教学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效果不一致、教师水平不一致这两个原因。

3.课程教学中的专业元素。在针对课程开展的服务中是否能够体现社会工作元素,高达41.5%的学生认为无法体现社会工作元素,其中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专业能力不足,15%的学生认为是服务内容设计有缺陷,脱离社会实际,而5%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指导不足。

4.n程的教学方法合理性。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而学生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教学方法单一、对于学生服务实践中的反馈不及时或者无效、课程内容枯燥等,但是整体来说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法接受度高,这说明推动项目化教学还有很大的空间。

5.服务的社会意义。从表6可以看出,89%的学生对于在课程中开展具体的社会服务评价很高,认为自己的服务是有社会意义的,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力行的专业服务有利于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到专业服务的价值所在。11%的学生认为课程的社会意义不大在于学生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服务对象的接受度低。目前笔者所在的城市,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低,推动专业化服务难,这些认识是服务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要提高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度、改变服务效果的评估方式。

三、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从评估结果来看,学生对于项目化教学的认可度高,并且认为可以对社会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教师水平、服务体现社会工作元素等方面有了消极的看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在项目化教学课程中加入“一课多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实务能力参差不齐,理论深度也不一致,特别是项目化教学中,有的教师实务经历丰富,但是理论不足,用“一课多师”的方式,组成一支教学团队,能够发挥教师的各自优势,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具体“一课多师”的实施方式见图1,课程负责老师和助理老师作为知识的输入者,学生作为知识的输出者,在共同合作中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负责老师作为课程节奏的把控者,应非常熟悉所有理论内容,能够给予学生和助理老师更多的理论指导,助理老师作为实践的指导者,可以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

2.在实践基地寻找项目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作为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人员,因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分配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上面,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指导要求。实践作为项目化教学很重要的部分,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途径,实践基地作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平台,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具备该领域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项目督导,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操作,也可以深化与实践基地的合作,真正达到教学服务地方的目的。

3.提高学生行动研究能力。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经过评估可以看出,学生在服务中的反思能力需要提高,学生被动地进行服务,但是却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及时反思和总结,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服务更新能力,应首先提高学生的行动研究能力,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将服务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对服务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提高服务能力,最终达到服务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宇鹏.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6).

[2]刘丽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3]刘继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类型层次与结构性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12,(4).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证为本;社工实践;实证;实践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43

1以实证为本的实践文献回顾

在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心理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学科领域通常是其快速成长的理论源头。而医学领域则是“实证为本”这一概念发展的摇篮。“若要更好地证明介入或者临床治疗及其健康照料的有效与否,随机控制实验无疑是一种最权威的方法。”询证医学创始人科克伦就曾在其代表作《效果与效率》一书中做出了以上论断。在此之后,便有多位学者将这个理论切实地运用到了临床实践当中,列维便是代表人之一。他表示:那些将传统实验方法运用到临床实践且致力于勘测与比较其效果的临床工作者才是最合适的人选。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实证为本医学”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真正地问世。在此之后,实践领域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向心理照顾、社会工作、健康咨询等领域进行辐射,且势态良好。当实证为本的概念进入社工领域时,尽管相关学者对其含义界定各有不同,但基本点包括三点:一是社会工作者要学会在其职业生涯中以科学研究指导工作;二是社会工作者要懂得如何选择和运用研究发现;三是社会工作者要保证以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将相关科学研究运用在实践上。

2以实证为本的社工实践含义理解

随着实证研究模式的成熟化,以实证为本的实践也开始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评价标准。该模式要求工作者在对理论研究方面既要注重各种介入方式的成效且对过往的相关研究结果予以高度重视,也要对这些研究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进行评估;在日常进行服务工作时,历往的工作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对案主的精神、心理等各方面的分析依旧不可缺少,选择最适合的介入方式和治疗手段,设计出一套符合案主自身期望且适合的方案,做到治疗方案“私人定制”,且在治疗过程中视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同时,在实证为本工作中,工作者必须遵守以下三项原则:一是科学的理论必须是实践者进行工作时的基础;二是每项研究完成后,实践者要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其作出结论并加以利用和论述;三是实践所得结论应当给予适当宣传,让等多的相关同行知晓,从而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

3以实证为本的实践的实施过程

31工作中的信息转化

所谓信息的转化就是社会工作者需要明确清楚服务对象面对的真正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社会工作者通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无法将服务对象的问题与自己拟定的解决方案进行匹配。亦比如服务对象所遭遇的情况在工作者之前的服务中曾遇到过,但其中的一些不同之处却又使得工作者无法立刻做出准确区分。或者说工作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则其自身专业能力在现阶段无法准确无误的判断服务对象的需求。当然,这些都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转化这些信息的时候,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分析案主的基本特征,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制定出若干个介入方式,然后同服务对象一同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制订出一套最适合他们的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对象的期望与要求。

32实证依据的匹配

在第一阶段完成之后,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去寻找解答这些问题的实证依据。关于寻找何种依据,则按方案进展处于不同阶段而定。通过搜索各类文献以寻求服务对象问题原因的这一方式适用于诊断阶段;通过评估实务介入效果以寻找依据的这一方式则适用于治疗阶段;倘若当前正处于预防阶段,那么以一种前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则更为有效。

33依据的批判性评价

当工作者已获取到相关研究成果依据时,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验证其效度和信度,即以辩证的态度对证据进行筛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合适的成果依据,保证依据的有效性,便需要采用多方协商制度。比如学生群体类的工作者,可以与自己的导师或实习老师就搜索到的证据进行讨论;亦好比专业社工从业者便可同业内相关同行进行面议,甚至可以与服务对象直接进行协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让服务对象先行进行试验,分析其介入过程的反应,然后再视情况做出调整。

34总结评估,力求完善

当服务进行到最后一步时,便需要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例会、服务对象访谈、量表评定等方式来对前述三个步骤实施的得失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已明确知晓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否已恰当无误地选择了相关文献?所采用的证据的辨识有无错误?如何改善介入方式?要怎么改进和利用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等。

4实证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实际效果的分析

工作中,由于服务的对象是各类人群,因此社会工作的进行往往充满着独特性和复杂多样性。那么,何为独特性与复杂多样性?也许社会工作专业核心意义可以对其作出解释。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个实践过程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行业的专业价值,无论是对服务对象所遭遇的问题的自我理解,还是对于实务过程中所做出的任何判断或者所实施的行动,都会存在各种道德以及价值的选择。不同于仅仅把专业价值考量限定在专业操作之前的道德伦理操守的医疗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操作过程中除了依靠科学技术,更要对自身乃至社会道德做出合理权衡。所以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不会存在像在医疗专业系统内那么简单的价值承担和干预效力的关系问题,要想更好地服务案主,就一定需要将研究和实践的关系做出详细分析。同时,实证为本的实践理想模式和实际运作之间也存有一定的矛盾。理想层面上,若要全面贯彻以实证为本的实践,则需社会工作者在做出临床决定之前查阅大量的文献,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各个研究报告的效度、信度和适用性做出准确评估,但实际工作中,前线社工并无如此多的精力去完成这项任务。

5实证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完善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其本身并不纯粹就是事实资料和科学研究简单积累,很大程度上,它需要一定的精神和价值等方面的介入。在实务工作中,经验主义者反对社会工作者将自身的主观因素纳入服务中,因为这样的做法,会降低实践者所给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反言之,各种证据本身并不是经验主义者所独有的,所以过度强调证据也是不可取的。与此同时,可以在社会工作实践完成之后,采用第三方参与评估机制,为实践者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环境,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分析总结,进而更好地进行之后的实践任务。

6结论

毋庸置疑,以实证为本的模式不仅在当前的社会工作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践方法,并且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可以被用做考量的证据诞生。不可否认,该模式的确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社工理论与实务完美地进行了交融,且对传统的以经验主义和权威主义为本的实践进行了改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保持清晰的思维去选择合适的证据。根据案主的需要取向、自身的发展情况等采用合适的实践方法。在面对新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结合现有的科学案例分析以及自身的知识系统,基于实证的条件下扩展自己的人文视野,进一步更好地完成社会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1]何雪松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1)

[2]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8-170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81-02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研讨,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及操作,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未来社会工作者要应对的案例情境纳入课堂,通过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对将要面对问题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讨论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培养学生的实务分析及应对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的来源及选择

所谓“案例”,就是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将发生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有一定影响和教育意义的事件,通过某种形式编创成适合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层次使用的材料,构成典型的、思辩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参与、探究、交流、讨论。[2]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案例的选择。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案例的来源比较多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进行选择:

(一)公开出版的案例

公开出版的案例是指在相关的教材、书籍、报刊和期刊中所记录的案例,其内容包括:案主的相关背景资料;对案主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界定;介入策略以及介入的流程;对案例的评估与反思等。这类案例结构性较强,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的全部流程,以及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承担哪些角色,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为学生将来从事具体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教师个人的案例

作为授课教师,可将自身的一些实务经历和经验作为教学的案例。教师个人的案例,其结构性可能不够强,也并不一定有完整的服务过程的呈现,但因为是教师本人的亲身经历和实践,往往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教师在讲述案例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又可以更进一步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视频案例

将视频案例引入教学过程也是社会工作案例教学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形象具体,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工作领域中的视频案例可以是像央视的《心理访谈》中所涉及的相关领域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一些涉及社会工作理念、知识和技巧的相关电影,或者是现在热播的电视剧中的某个情节,甚至一些电视广告等都可成为教学案例的来源。

(四)学生身边的案例

社会工作案例教学中,案例还可以来源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以及实务经验。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己任的专业,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诸如学习、交友方面的困扰与困惑,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这又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关心的问题作为案例带到课堂上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此外,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也会有一些参与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实务也可以成为案例教学的来源。他们可以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带回到课堂中来,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也可以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历带回课堂中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并且积累经验。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上述多种形式的案例素材,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案例教学提供基础和保证。但是仅仅有这些素材,并不足以发挥案例教学的实效,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实施策略:

1引入案例

一般来说,在课程刚开始之时,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集中,这时候如果能以相关内容的案例作为开场白,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对于答案的好奇与追寻欲望,可以引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也需要不断地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这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入案例,把真实的典型案例中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知,对问题进行逐步的分析,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最终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组织小组讨论

引入案例之后,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5-8人。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仔细研读和分析案例,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供大家讨论、切磋和补充,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使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全面和周详。同时,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应该是走到各小组当中去听听、看看,并根据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

3点评与总结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首先,教师要针对每个小组的分析与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对一些比较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对一些错误的思路和存在的问题也要一一给予指正。其次,也要就讨论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重点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从案例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巩固在案例学习中掌握的处理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所学的知识、技巧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总的说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强调互动参与,并且突出实践教学的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学生所学理论与实务相分离的局面,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达到了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的要求。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并且应该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发展前景

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取得了一此成果,社会工作机构初步具备了一定职能,社会工作教育也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工作教育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始终没有从制度层面建立起社会工作职业,离专业化、职业化还有相当的断离。

目前,从事社会工作者的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他们都在基层社区直接从事家庭、老年、矫治、医疗、康复等社会上作,并以此为职业,其中的人部分人员未经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他们将成为今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主体。二是兼职社会工作者队伍,他们从事社会工作行政、督导、咨询和研究,承担社会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协调社会工作只是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他们主要还是政府行政行为的某些有计划的延伸,其知识和工作能力多半不是来自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一专业实践。三是志愿者队伍,其主要工作是义务性的老年保护、病人护理、诊治咨询等,这类人员人数多、专业分布广、年龄跨度大,他们虽有奉献精神,但大多未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相关机构正努力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民政部相继出台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慕本规范》、《救助管理机构基木规范》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制度、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规范优质社会服务的要求。

二、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面临的困境

从国际通行的经验看,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成规模的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包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整的课程体系、适合本上的教材、教法与实习场地等:二是政府和民间机构要熏川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三是社会工作人员本身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对照这三个条件,日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理论本土化困境

社会工作是一个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服务。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社会工作知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庞大的社会工作体系还没有建立,缺乏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知识理论。到目前为止,还卞要是学习、消化西方社会工作知识理论,而对不适合我国实际的专业价值、知识和技巧缺乏深入分析,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半行政、半专业社会工作经验和技巧没有认真进行总结。

(二)专业教育困境

制约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包括以下几点:(1)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上作专业,有一大批社会工作教师,但其中受过高层次社会上作专业训练的教师还比较紧缺。(2)教学规范化程度不高,教育模式不够科学。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在教学规范性程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3)实践本性受到削弱。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乏专业的训练,再加上实践木土化的幽难以及经验缺乏和自身对实务理论的理解不透彻,许多教师难以对实践学生进行专业督导,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体制困境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仍是“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制,几乎大部分应当由社会承担的职能和服务都由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负责推行,或由“准政府”机构包办,政府既没有放手发展民办社会工作,也没有让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分享到足够的公共资源,政府与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没有形成一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从而导致大量社会福利资源滞留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内部,社会福利机构缺乏足够的资源现状―福利资源短缺、福利资源的单位占有、福利资源的行政配置。国外的经验表明,发达的社会工作体系通常不是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支撑的,它需要一个发达的民间组织社会下作网络支撑,其中大规模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所起的作用特别重要。

(四)职业定位和岗位缺乏困境

社会工作是种专门的职业,在国外己有百年历史,发展非常成熟。但是,在我国,到日前还没有明确界定并广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与律师、会计师等相比,其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威望也很低,分致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不强。一些院校虽然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而毕业的学生因为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实际培养目标的模糊性。大量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也得不到止式的职业门类的承认。社会工作职业定位和岗位问题不解决,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五)社会转型带来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史无前例和翻天覆地的结构转型期,社会转型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冲击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同时社会问题从生,社会失范现象比比皆是,越轨行为屡见不鲜,社会整合、社会秩序、社会管理成为头等重要大事,这些为社会上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原来企事业单位承担福利服务的结构己不复存在或很少承担其成员的福利服务,而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在经济效益压力下左右为难,政府相关部门因为体制不顺和裁员而影响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因此,社会福利政策供给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源不足、价值理念模糊、服务方法与技巧缺失等都给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工作发展带了阻碍。

三、小结

国际经验表明,专业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化手段。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是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康姣,任文启.西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现实困境与反思[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5(05)

[2]罗兴奇,宋言奇.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的本土构建――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5)

[3]董志峰.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热”“冷”境遇及反思[J].社会工作.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