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岗位实习总结

岗位实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岗位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岗位实习总结

岗位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会计实习是检查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而由于实习内容较为系统与全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所以教会学生查找错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会计助理岗位实习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助理岗位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一时光荏苒,一年的见习期很快就要过去了,转眼间又到新开始,回首过去的一年里,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财务工作一年,也写过对自己的总结,按说,定期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作为_煤矿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的财务更新的要求,审计及局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的合理正确应用。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由一名初涉会计行业,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成为一名煤炭行业财务会计。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自我,克服不足,以及适应局机关的要求,现将一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会计基础工作学习及理解

认真学习执行,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学习,规范和学习记账凭证的编制,特别是对财务软件的学习和利用,掌握了帐套的设置和基础数据的转化,以及系统管-理-员的基本操作,固定资产模块的设置及基础的录入。全面掌握了该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习了局里及矿上的财务发展和核算的内部制度,重点了解我局的内部银行的设置,和局往来账户的管理,对局和我矿的承包财务结算有了很好的认识和理解,为自己在以后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矗

学习了编制矿上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申报各项税金。由于我单位是以采矿为主,材料品种多,成本项目多,并且涉及到很多,所以需要编制很多的财务报表,这点也是我们财务工作的难点。重点是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随时为上级单位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二、费用成本、在建工程方面的学习。

学习了的材料核算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项目管理,分部门项目管理,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我矿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煤矿,每月的材料不但数量多,而且品种多,这也给财务成本和材料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虽然我们试用过存货材料的软件管理,但是就因为材料品种多,出入平凡,所以存货管理软件不适合我们的矿的材料的管理。因此我矿就用人工分工的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材料管理好了,到结转成本的时候又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成本项目共十三类,还要按各个部门分类,而且又要符合我们矿上的内部考核,这样我们的工作量很大。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探讨,我们把部门核算和内部考试实质性的结合在一起,再结合我们的财务总账,很明显的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使得工作更简化和明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干财务工作只有你自己经历过,你才能明白它说明了什么问题,更能好好的改进和完善财务核算办法。

学习了成本核算管理,全面地掌握了材料成本差异管理。

从材料采购到材料入库再到材料分配的管理都得到了很好的学习。但是材料会计学习中最重要的要说材料成本差异,这是干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我们单位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也就是每月的入库就是按照我矿预订好的材料单价入库,但我们实际的单价还是和我的计划有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材料成本差异,但在实际做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正负差异的处理,差异率的计算等。从这点我学习到理论和实际结合得运用,使我更好地掌握了差异的核算。

学习在建工程的管理,及资金来源的核算管理。

由于我矿刚刚起步,需要的设备在不断的增加,以供生产的需要。所以每年的在建工程也在不断的上升。学好工程的管理其实是资金来源的管理。你把资金来源弄清楚,工程也就弄清楚,这是我们在课本没有学到的,只有在实际中才能学习。通过这点我认

三、我对财务管理的总体影响及理解认识。

会计助理岗位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二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一个半月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以下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总结,敬请各位提供宝贵意见。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标。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了在我所在的实习企业进行了有目的实习。在此之前,我认真学习了《会计法》以及财政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作为过渡的新的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因为这些大学法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重大举措。

此次实习,主要岗位是一些帐务的核查,因此主要实习科目应收应付帐款的核算,也涉及一些其他对外投资科目。在实习中,我参加了该企业月末的财务核算,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会计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及会计核算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会计的整个审计、核算过程,并掌握了一些会计事务的适用及适用范围。跟随财务人员,核实会计事实。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国的公诉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职能,同时还配合公司财务人员做好帐本的调查笔录和日记帐?a href='//xuexila.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迹龊谜什镜淖岸┕榈倒ぷ鳌>?个半月的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大学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购货业务、票据业务、贷款业务。会计业务对公业务的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指票据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帐、复核与出纳。这里所讲的票据业务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转帐支票与现金支票两种。对于办理现金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出票人的印鉴是否与银行预留印鉴相符,方式就是通过大学验印,或者是手工核对;再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书,则背书人签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到元为整,到分则不能在记整。对于现金支票,会计记帐员审核无误后记帐,然后传递给会计复核员,会计复核员确认为无误后,就传递给出纳,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章,收款人就可出纳处领取现金(出纳与收款人口头对帐后)。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会计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一、关于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应充分反映企业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相关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按照现行《企业基本会计准则》体系所报告的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1)现行会计报告的形式单一,通过表格数字化反映,文字说明的内容较少;(2)现行会计报告的计量标准是以历史价值为主,而对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反映不足;(3)现行会计报告的内容是以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反映历史的和现在的信息,而缺乏具有预测性、前瞻性及不确定性的信息,另外,报告所强调的是整体内容,而对某些专项内容披露不够充分;(4)现行会计报告的结果是以内部经济活动影响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5)现行会计报告报送的时间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定期报告,时效性较差。

二、会计实务工作的改革思考:会计管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应日益从信息加工演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来,会计实务工作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不断扩大会计职业范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基点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过去的信息(计算机能轻而易举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而是将信息控制、未来预测作为工作的重点。会计工作除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外,财务管理、经营计划制订、财务控制系统设计、投资决策等应成为重要的职业范围。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不断拓宽视眼,延伸和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

2、不断更新会计知识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将出现较大的变革;按工作成果取酬的弹性工作制将成为普遍的工时制度;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和人力投资,员工也希望将自己的智慧财产投资于企业;企业的更多精力将放在新产品的研究上。另外,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运行的“触角”也延伸向经济部门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政治、文化、环境等等,近年来出现的绿色会计、行为会计等就是这种趋势的端倪。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适应社会变革,不断增长和更新知识。

3、不断普及与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本的筹集、调度和投入,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关键性的过程,都必须依靠健全的信息技术才能顺利进行,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出现,使得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成为会计人员的常用工具,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及其本身技术、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会计教育的改革思考:知识经济时代将以“知识型、智慧型”人才为主体,而人才的培养源自于教育,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它能不断地进行高素质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就会计而言,会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会计教育工作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需要。

1、21世纪的会计教育是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通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氛围,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2、21世纪的会计教育是终身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再也不是一次性为学生准备一切的教育,学习的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是教育更普遍的形式,终身教育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只要有一、二个月不学习,就会落后,会计人员将不断回归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为此需要做了很恰当的诠释。

3、21世纪的会计教育是创新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不断创新,“不创新,就灭亡”,就会计教育而言,一方面,它要求培养的人才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它要求会计教育不断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会计助理岗位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三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会计学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也成为企业、公司等日常经营必不可少的必备。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符合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必须严于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把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20_年2月25日—20_年5月30日在_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实习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 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对《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的学习,可以说,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只要理论运用到实践,就会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真正的会计工作,是不可能用书本知识来衡量操作的,终于体会到了,实践胜于理论这个道理是如此深刻。没有实践,或者我永远都不会以为会计工作是如此的严谨认真,也不会以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需要比其他工作更多的细心与耐心。

二、实习单位情况

带着一种幸福与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天成律师事务所,这是一家比较中型的律师事务所,拥有20多位专业律师。从事着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种法律业务。平时的账务往来是比较复杂而多量的,而且日常处理的财务工作量比较大,要求也比较高,要做到迅速,有效,且不能出错。因此,对会计的专业水准要求也相当的高。

三、实习主要过程

岗位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1、领导重视是前提

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是观念的创新,是科学方法的运用。只有领导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重视,才能解决观念问题,才能明确工作方向,才能有一个清新的工作思路,才能大胆实践。

2、市场化运作是核心

开展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必须抓住精髓和实质。市场化运作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精细化管理的载体。没有市场化运作作支撑,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就等于没发展,只有在企业内部实行市场化,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作用,使行政命令变成经济链接,少数人管理变成全员经营,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有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的根本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积极作用。

3、科学准确定价是关键

内部价格,是考核尺度,是结算标准。价格制定的不科学,考核结果就失去准确性,就不能正确地衡量岗位价值的大小,不能合理的分配薪酬,不能真正调动方位职工经营意识,也就达不到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所以科学、准确的价格,是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我们价格制定部门随时针对新产品的生产、新工艺的运用、新设备的投入、市场价格的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价格体系内容,以保证价格的科学性、合理性。

4、信息化考核是基础。没有信息化做平台,精细化管理就没法搞。

5、及时准确考核是重点

精细化管理的成败在考核,只有及时准确的考核,做到事事、天天、人人都细致考核到位,才能吧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人、每一事、每一时、每一物,实现工作无盲点,管理无盲区,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标准意识、目标意识,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6、员工受益是目标

岗位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产实习 岗位能力 创新与实践

一、前言

生产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整个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我校教学环节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应用、检验与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下一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身体上的准备的重要步骤。“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非常重视生产实习这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对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搞好输电生产实习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输电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

输电专业生产实习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参与实际工作,熟悉生产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及工作流程。要求学生具备下列三个方面的能力。

岗位能力方面:

(1)能独立描述送变电工程公司、供电局送电工区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和职责,明确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对岗位技能的要求,能独立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的编制,同时加深职业认同感。

(2)能独立说明输配电线路施工中主要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的内容、对象和流程。能独立分析说明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能描述输配电线路施工设备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路施工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

(3)能独立说明供电局送电工区各主要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的内容、对象和流程。能独立描述输配电线路巡视的方法和流程;能独立分析线路巡视的内容及危险点。能独立描述输配电线路维护检修的类型、周期及安全要求。

方法能力:

具备较高的资讯收集能力以及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对资讯的分析归纳能力。

社会能力:

(1)具备较高的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自觉遵守各项工作规范和守则,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

(3)培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输电生产实习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以上岗位能力的要求,我们团队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总结,逐步完善了我们输电专业的生产实习,主要总结如下:

(1)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随着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我们将生产实习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创新能力以及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相结合,将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根据输电专业的教学目标和相关企业对输电专业学生的职业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形成一系列教学任务,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去现场前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储备,带着问题去现场,在现场寻找答案最终解决问题,从现场返回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汇报。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单方面的教师讲解和现场参观效果好很多。

(2)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实践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我们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并借鉴其他专业的好的做法,不断探索,总结出了适合输电专业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学生实习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我们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老专家作为我们的兼职培训师,老专家有时间,有能力,又有着极强的工作责任心,他们丰富的现场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幽默生动的讲解,再加上他们无私的指导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老专家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学生们从老专家身上学到了知识和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3)教学任务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输电生产实习我们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参照高压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运行与维护、检修等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及工作流程的相关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相关要求,设计出典型学习型工作任务,使生产实习的任务驱动性强,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而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并培养了相应的岗位能力。

(4)考核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输电生产实习的考核标准由以前的单一方式转变为“过程性考核+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完成相应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的具体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核内容、考核点、评价权重建议见下表:

四、总结语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输电专业生产实习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和改进,收到了学生、教师的普遍认可,培养出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连年接近100%。

我们会进一步探索可行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我们学校推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以及达到突出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创新并实施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就业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规格体现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生持续发展要求和课程体系与工作任务相融合、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相融合、实境教学与仿真教学相融合、技能培养与素质养成相融合、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艾宁,阮慧敏,刘会君,刘华彦,计伟荣.创新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50-153.

[2]张洪波,钱会,张益谦,等.面向特色人才培养的大学生生产实习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6):108-112.

岗位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安排是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在论述该专业顶岗实习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该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培育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技能培养是关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并且制定出台了《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不少高职院校也已开始探索与实践,学生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则是“工学结合”精神的实践表现之一。

2顶岗实习的内涵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与一般职业人一样,从事生产性劳动,其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也就是说,岗位实习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上按照“准员工”要求实际操作,进行岗位实训的实践教学活动(刘合群等,2005)。

3国贸专业顶岗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国际贸易类的工作岗位按工种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质检员、货代员、报关员等,这些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偏向技能型、应用型,这恰巧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说高职国贸专业培养出的技能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适应目前外贸类岗位需求的情况,这意味着国贸类专业在高职专业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顺应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外贸技能型人才,顶岗实习是必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感受企业的运作管理,它有助于学生认识、了解、熟悉专业工作环境及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校内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感悟职业活动必备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合理的顶岗实习安排能够将校内教学与企业学习相结合,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高职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现状

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基本都有“工学结合”的实践,大部分院校是在大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半年的“毕业实习”,有些学校则除了毕业实习外,还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不论是毕业实习还是顶岗实习,其实质都是“顶岗”学习,在此,我们统一叫做“顶岗实习”。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最常见的教学体系模式是“2+1”模式或“2.5十0.5”模式,也就是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安排学生半年或者一年的校外工作体验。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安排的“2+1”模式或“2.5十0.5”模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4.1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如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顶岗实习主要是“2+1”模式或“2.5+0.5”模式,也就是说学生的顶岗实习被安排在毕业前进行,顶岗实习结束,马上进人毕业就业状态。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能更早地进人社会学习,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但这却并没有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精神付诸于最佳的行动。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顶岗”的过程对已学知识有新的认识与消化,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梳理与明确;并在“顶岗”中学习感受,学校内无法体验到的真实工作氛围,缩短就业的适应期。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普遍存在的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的教学安排虽然能让学生在毕业前夕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但它仅仅是提早了学生就业的时间,让学生早半年或一年进人社会工作,却并没有从整体上起到培养高技能型的目的。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不利于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结与进步;另一方面也无助于学生校内阶段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很多学生在人学后的前两年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大三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目标开始明确,但却没有了在校集中学习的机会。

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直接导致整体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欠佳。

4.2顶岗实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明确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属高职热门专业之一,每届学生数量较一般专业大,且由于外贸类的公司大多是小型公司,每个公司的人才需求的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很难像理科专业一样统一安排实习单位。为了使学生找到顶岗的单位,大部分学校都是学生自己找单位与学校单位推荐相结合安排顶岗实习单位,且学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的单位类型及岗位要求把握并不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在定教学目标与内容时,无法对学生作出严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只能模糊定义。

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明确直接导致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向不明确,学生的实习目标不明确。根据笔者简单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使用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安排的高职院校,其国贸专业的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就是可以提早工作,早点就业,早点进入社会。显然,想通过目前这样“顶岗实习”安排达到高职国贸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乐观。

4.3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指导不到位

顶岗实习作为教学内容安排之一,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指导,但如上所述,由于国贸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较分散,对学生的实习要求不高,且并不一定专业对口,因此大部分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上并不重视。一般会随机分配学生给相关老师指导,指导老师也只是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期了解下情况,偶尔也会下企业进行查看,但由于现场指导时间短,没有集中性指导,学生间缺乏交流,指导效果一般。

顶岗实习学生指导是否到位,是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把关非常重要的影响方面。学生的实习效果只有通过教师的点播与指导,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但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在顶岗指导上的不重视,投人不足,使实习指导只停留在与学生保持联系的表象管理上。

4.4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欠佳

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以及教师指导质量的管理。但大部分院校在这两方面的管理上均存在着“形式为主、缺乏实质内容”的状况。

由于实习指导的分散性,校外指导的难度较大,资金投人要求高,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该方面的投入均有较大缺口,一般学校仅对集中组织的大批量学生的实习派出带队教师,大部分情况下不安排老师专门负责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而是由教师一边在校内任教,一般兼职担任校外顶岗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金上的欠缺,学校对指导教师无法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则基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变成了对顶岗实习资料上交的表面文章。

5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改进的建议

目前国贸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卜存在的问题和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均处于顶岗实习实践的起步阶段,对顶岗实习的重视度还不够。但高职教育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各高职院校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前审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是关键。在资金能到位的情况下,顶岗实习的教学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如下改进:

5.1时间安排:大学末到大学中

要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顶岗中学习与成长,高职院校首先要改变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将以往定在大学末(毕业前)改为大学中。目前也有高职院校有这方面的实践,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采用“1+4x0.5秋去、春回”模式,将大二的第一学期和大三的第一学期作为学生顶岗的时间(匡希龙、王章华,2007),也有学校把该模式叫做"3111”模式(山颖,2008);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游专业则采用“1.0十X+Y模式(王婷,2008),将顶岗安排在校内学习一年之后。这些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顶岗与校内实习交叉进行,改变了简单的“先校内学习,后企业顶岗学习,再就业”的教学安排。

国贸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也可以安排在校内学习一年之后,学生在一年学习后对基本的外贸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即可安排其在外顶岗实习。这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专业技能及其他素质上的不足,明确接下来校内学习的目标,校内学习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会立竿见影。

5.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分别制定

理科类专业的顶岗实习一般都集中安排,学生轮岗学习,其教学目标明确。但文科类的,由于集中安排不可实现,岗位适应期长,一般不适合轮岗,不同单位、不同岗位间的要求不一,很难统一制定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按岗位定目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之前,教师对外贸类工作岗位做详细介绍,并让学生做相关的性格测试及技能测试。测试结束后,以心理、技能测试结果提示的该学生适合的岗位走向为主导,以学生自选为辅助,将学生分组定岗,如可分为单证组(细心、安静的同学)、业务组(活泼、英语口语较好的同学)、跟单组(灵活、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等。学生分组后,可根据不同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该组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最终进行目标考核。为避免学生因对岗位或自我性格的错误认识而选错组,可以允许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申请换组,但每人只能申请一次,换组之后其学习目标与要求也随之改变。

这样的分组定岗、按岗定目标的安排可以改变以往国贸专业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不明确的现状,有助于后续的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明确化及顶岗实习考核的明确化,并且这样的分组顶岗还可以达到因人制宜的国贸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5.3学生指导:分组定人指导、集中定时指导

“分组定人指导”指的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根据岗位分组情况定专业老师指导,各分组老师需对学生进行岗前的专业培训,跟踪学生的整个顶岗过程,并给予实习建议,负责知识总结、组织学生交流等工作。“分组定人指导”有助于实习培训、实习建议、知识总结、实习交流等环节的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集中定时指导”指的是按一定的频率,如每两周回校一次进行集中交流与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调整学生回校的次数与时间。这种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国贸专业顶岗,或者说文科类专业分散顶岗实习,教师指导不方便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集中回校指导是学生间交流提高的有效途径,交流后的教师总结也会更加地有针对性,有望提高指导效果。

5.4顶岗教学管理:学生实习质量、教师指导质量两手抓

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普遍存在的顶岗实习“学生实习质量的管理”及“教师指导质量的管理”上均存在着“形式为主、缺乏实质内容”的状况,解决资金投人问题是根本,只有资金上充裕,才能合理安排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老师才有精力、有动力将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实习质量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在资金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上,学校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学生实习的质量及教师指导的质量进行监管与考核。在学生实习质量上,应该通过校内及企业指导老师联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企业指导老师主要负责现场指导,校内指导老师负责定时集中对学生指导。企业的指导老师安排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提高,提高实习的效果;校内指导老师定期组织的校内交流指导,则可以一方面帮助学生做实习的总结,对专业知识做更广的延伸,另一方面校内集中指导还可以让同一组的同学增加交流,促进学生对其工作岗位的理解与学习。另外,校内指导方面,学校甚至可以安排不同组同学之间的交流环节,以让学生对外贸岗位有更全面的理解。在教师指导质量上,通过校内、校外教师互相督促,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将起到使顶岗实习事半功倍的功效。

岗位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56―02

收稿日期:2006―11―18

作者简介:孙国明(1961―),男,山东莱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石油开发和职业教育研究。

一、动态复式教学的提出

生产实习教学习惯上采用逐级的统――课堂内容的单式教学,并且是按在进入实习前就制订好了的固定的计划实施的。这样做,对钻井专业这样较大规模生产实习是不合适的。

钻井生产是多岗位配合倒班连续作业的。要求每个当班班组的岗位必须齐全。对《钻井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进行分析会发现:各级应知应会的内容,有的是各岗位都应掌握的,有的是与岗位对应的。因此,我们把实习生分成相应的实习岗位(场地工、内外钳工、井架工、副司钻),把各级应知应会课题分散在整个实习期内,岗上岗下结合,各岗位都应掌握的内容统一讲授与指导,与岗位对应的内容可按岗位不同分别讲授和指导,实行统一要求、分工训练、定期轮换。在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虽然有时是同一操作的内容的单式教学,但在倒班正常作业时,全体实习生在同一时刻学习和操作内容不一样。即使在同一班组,教师对不问的岗位进行不同内容的讲授和指导,同一时刻,学生所学所练也不一样。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含有单式教学的复式教学。

动态复式教学就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来调整课题实施的先后顺序,把教学与生产密切结合,也可视情况增加教学内容(如专题训练)的一种教学方式。

我院拥有数支实习队,实习场所能同时容纳数百名实习生进行大规模钻井生产实习,为我们这种倒班配合作业的动态复式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可自行操作的试验环境。

二、实施教学的基本原则

钻井这样的大规模倒班配合作业生产实习有其特殊的规律和特点。经过多年对钻井实习的探索,我们对校内大规模钻井生产实习动态复式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确定了如下实施教学的基本原则:

1.确定基本操作水平要求,灵活处理讲授内容

《钻井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钻井生产实践教学大纲》确定了高职钻井生产实习的基本操作水平要求,但教师讲授内容应不完全限于大纲的规定。以生产实际为导向,在保证全面达到基本水平要求的基础上,还可适当拓宽,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对现场的适应能力。

2.弹性安排生产实习教学进度,使生产、教学相协调

实施钻井生产实习时,事前不可能对生产和教学动态进行精确估计,故生产实习教学进度计划不宜定死,不应带有强制和固定的意义,应大致排出时间进度,主要按井次分配教学内容和实际岗位轮换;

3.确定教师课时,平衡工作量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一体化的要求,即“一人多能”。但校内大规模钻井生产实习的教师担负着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学生管理、完成生产和培养学生等任务,有的还担负着科研任务,工作非常繁重而辛苦。钻井实习教师可分为七个岗位(“德育”、“钻井工程技术”、“钻井地质”、“钻井设备”、“钻扑泥浆”、“钻井生产管理”、“钻井操作”)和三个层次(大队、小队、班组)。

教师负担重,就要综合考虑每个教师所担负的生产、教学、工程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把教学内容按教师所在岗位对应分配,按层次、岗位的不同进行平衡。

课题内容分配后,还要确定课题课时。钻井专业生产实纲规定实习为一年,没明确规定课题课时。因此,我们制定了“钻井生产实习课题内容及教师分工、课时分配表”,使指导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明确,且都清楚上什么内容的课,课时至少是多少。

4.恰当选择上课地点、形式和手段

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可选择不同地点:(1)室内教学:如班组野营房内、井口房内、野外移动教室内等。(2)井场教学(有时与室内教学结合起来)。

可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1)个别指导;(2)班组训练;(3)队课;(4)全员集中学习。

还可选择一些辅助手段:(1)电化教学;(2)参与新技术科学实验;(3)参观;(4)专题讲座。

5.按作业规律合理安排岗下学习时间

从开钻到完井,实习四班三倒,在保证睡眠和休息的前提下,各班在岗下用于学习的时间如下:上早班的第二天有4个半小时,上四点班的第二天上午有1个半小时,下午有1个小时,零点班的第二天全天休息。即在倒班周期内(四天),每个班组可有7个小时非当班学习时间,只占用2―4个小时就可以了。

6.有关备品齐全配套

教材、设备、设施、工具要齐全配套,满足生产需要,满足动态复式教学的需要。

三、实施教学的几种特殊方法

在校内进行大规模钻井实习的动态复式教学除一般方法外,还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

1.复式备课和讲课

不同的岗位同时配合作业,不同的年级同时实习,实习内容不同,实习教师须复式备课、复式讲授和指导。备课时,要安排好各岗的讲授指导内容及其先后次序,有讲有练。如指导内外钳工时,井架工和场地工可独立作业,指导井架工时,其他岗位可自动作业。要做好复式教学的准备工作,检查实习场所的安全设施。要精讲多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当班教学和生产任务。

2.三种特殊指导

(1)游动指导(也叫巡视指导) 校办大规模钻井实习分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学生在跟班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作业时,非当班教师(大班、技术员、队长、大队技术人员)巡视指导,小队对本班巡视,大队对各队巡视,使实习生处于大队、小队、班组三层指导系统的整体作用下,动态地接受不同层次的随机性的指导。

(2)检查指导 由于实习规模较大,要严格实行正规化管理。钻井工程工序多、连续性强,需多工种协同作业,要求正点运行,且随机性大,必须把与生产有联系的各部分(岗位责任、工程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等)进行系统考虑,实现“三标准”(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班组、标准化施工现场)。上级对下级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钻机设备年度检查、安全大检查等),这对实习生又是一种接受正规化标准化指导的重要形式。

(3)事故指导 凡不能真实地进行“事故处理”课题的教学,常采取演示的方法来模拟训练,如井控防喷技术等。

钻井中出现了复杂情况,如井漏、井涌、卡钻等,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要抓住时机,组织好教学,让学生参加事故处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使用学生当助手

要注意发现能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学得快、生产技能操作好的学生,让他们担任教学助手,维持生产纪律、监督和检查工作质量,带新实习生或刚换到新岗位的实习生,给他们做示范,起到“小师傅”的作用。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办法实施动态复式教学,对快速优质完成生产和教学任务是有效的。

4.上好三种课

除入队教育课、技能训练课、生产安全课和当班顶岗等课外,钻井动态复式实习教学还要上好下面三种课:

(1)技术交底和技术总结课 钻井工程因地下情况和钻井目的的不同,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就不同。每钻一口井,钻前进行技术交底,对本井地质情况、泥浆、工程设计、设备情况、技术措施、注意事项等向参加施工的全体师生交代;完钻后进行技术总结,对执行技术措施情况、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技术分析和总结。

对于平时分开倒班配合顶岗的学生来说,这种课也使他们对工程施工有总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