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总体感受
第一考察学习小组本次共考察参观了3所院校,其中高职院1所、高职校2所,考察的内容主要有高职校的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系部管理模式、内部分配制度等,较之这三所院校的硬件设施、内部管理等,我校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定差距外,而与徐州经贸高职校、徐州财经高职校差别不大。
这三所院校在管理模式上基本上都采用了系部二级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至各个系部,各行政处室主要做好服务、协调、督查等工作,各系部职责明确、责权分明,整个学校严格按照制订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运行。
我校于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校科二级管理模式,经过长期运行和不断改进后,我校在校科二级管理上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各处室、专业科的岗位职责明确,各项管理制度、考核制度齐全,各部门在党总支、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部门工作,确保了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速高效运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再上新台阶。
由中职升格高职校后,学校在办学理念、育人规格、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必须发生质的变化;搬迁新校区后,学校的办学规模急速扩大,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的实际,为此,对学校的机构设置、分配制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已成为我们全体学习成员的共识。
二、具体建议
1.建立健全完善系部岗位职责、考核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这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较强,工作量较大,工作过程繁杂的系统工程。学校于今年已组织人员多次到外地的高职院校考察学习,对校内机构设置、岗位职数等框架也已基本明了,因而可以组织一班人马,结合学校实际对现有管理手册修订完善,明确各系部的岗位职责,健全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学校搬迁新校区后,就可立即向高职校系部管理模式过渡,在以后运行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根据学校实际再加以修改,使之日臻完善。
2.对职能处室和系部负责人配备要精干。实行系部二级管理,学校要给予各系部一定程度上的权利,包括人、财、物;但各系部不得单独设立帐户,所有收入必须交入学校大帐,统一支出。系部负责人的权限相对大了,而相应承担的责任也应加大,必须全面负责系部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系部负责人的能力要强,工作方法要灵活,凝聚力要高,但大局意识、服从意识更要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服务、协调、监督作用要进一步发挥。这样,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职能处室与各系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推动学校工作快速发展。
3.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入新校区后,在校学生人数、班级数急剧增加,有可能会出现一位老师担任1个及以上班级班主任的情况,而对班主任的考核必须强化,奖惩力度要加大。此外,还可借鉴其他高职校的模式,即从校外聘用大学生担任辅导员,每人负责2~3个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
4.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优质优酬、合理分配”的分配制度,实行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实绩挂钩,要逐步形成向突出人才、特殊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奖勤罚懒,重实绩、重贡献,合理拉开差距,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教育提质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重之中,教育提质的第一要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月,教育局组织我县各校校长,带着学习取经的目的对山东聊城市茌平县杜朗口、昌乐二中、湖南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隆回县几所学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参观学习。这些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改革的成就,课堂教学模式、课改给他们学校带来的生命活力使我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纵观几所学校的先进管理、新课改理念、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和鲜活的校园文化建设,无一例外都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服务质量。是实现课堂转型、打造优质课堂的课改典型。
我的几点感受:
一、课堂模式的改变
他们几所学校的共同特点就是由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成功的转变为全开放式课堂。尤以杜郎口中学为典型,首先是学生学习态度转变。每一堂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学生要能在课堂中发疑、发问、发思、发悟、发明、发现最终才能发展。
在他们几所学校。教师里没有整整齐齐的课桌,没有讲台,学生分割成几块,黑板多了,教师不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了,问题交给了学生。学生讨论、探究,教师质疑、推进。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而养成了主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杜朗口中学的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自由的状态,教师是导而不牵,牵而不禁。因此,凸显了亮点课堂亮点:解放学生。学生也由此获得了三个权利:A.张扬个性的权利(说、唱、笑、演出);B.展示能力的权力(师生不干涉);C.展现成果的权利。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实践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事。
三、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
杜郎口中学在几年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堂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三六”教学模式指的是: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全心全意说、谈、演、写,体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展示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展现提升: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习对任务的掌握情况。
四、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参观的己所学校,都体现了环境育人。他们校园的甬道、楼房的各处都有醒目的标语牌,除了关于素质教育的诠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解读、前瞻的教育理念的浓缩。还有建文化长廊,上面有师生的课外创作、教师的教育反思、学生的剪纸绘画作品,还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
在教学楼道的墙壁上和教室的空白处都有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感悟和点滴的体会,以手抄报的方式展示出来。有些非常精彩,有些还很稚嫩,但都凝聚了师生的心血,给校园增色不少,在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的楼道中张贴了许多的“名人名言”喷绘挂图。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了知识的海洋,自觉不自觉的受到了熏陶和感染。让你真正会感到“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
为了搞好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实验工作,提高我镇教师小班化课堂教学水平,决定组织参与小班化试点实验工作的部分教师和校干外出考察学习。具体情况如下:
一、考察时间:2007年10月13日——15日
二、考察地点:上海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
三、考察内容:小班化课堂教学教学及管理经验。
四、参加人员:约30人,其中:
1、参与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的实验教师21人。
2、小班化试点学校的校长3人。
3、镇中心校人员5人。
4、教育局带队领导1人。
五、考察重点:小班化各学科课堂教学现场及教学管理经验。
敬请领导批示。
申请方
日期
此次考察团秉承国外研修考察的一贯特点,既有学习研修,又有企业考察,既拜访了相关经济部门,又组织了经贸洽谈,内容十分丰富。
1、学习研修。境外学习研修,我们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太研究学院合作,主要安排了澳大利亚旅游业的部门组成、旅游市场营销和模式分析、中澳之间游客流量分析、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方面的内容。亚太研究学院对我市代表团非常重视,院长Mccally先生作开学典礼讲话和综合介绍,学院知名教授McDonnell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做过一年的客座教授)作详细讲解。培训结束后,副院长亲自为我市企业家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2、经贸洽谈。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会和澳大利亚企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悉尼举办了杭州-澳洲经贸洽谈会,考察团28家企业与澳方42家金融、建筑设计、食品饮料、化妆品、酒店管理、贸易、旅游等行业的知名企业,包括美林投资、澳洲西太平洋银行、亚信金融、联合国际贸易等大企业进行对口洽谈。
3、公务拜访。在澳大利亚期间,考察团拜访了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全国区资深经理RobertSutton萨顿先生和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会悉尼分会执行总裁MarikaJanis女士,听取了关于中澳两地贸易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的介绍,探讨开展经贸合作的可行性;拜访了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该银行收购了我市商业银行19.9%的股份),联邦银行副总裁GarryMackrell先生向我市企业家作了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发展和澳洲联邦银行与杭州商业银行金融合作方面的情况介绍;拜访了澳洲南岸职业技术学院、悉尼港务会展局,听取了有关会展业的介绍,并实地考察了悉尼港务局下属的DarlingHarbour经营公司,了解悉尼会展服务业发展状况。
4、企业考察。在澳大利亚期间,我们结合商贸旅游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考察了购物中心、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企业,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Harbourtown和Queens购物中心,世界品牌直销广场Harbourtown,墨尔本购物城CharkstoneShoppingmall(该Shoppingmall是墨尔本乃至澳洲最大的购物城之一),学习了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购物中心设计、商贸旅游市场的产品结构、旅游设施,交流两地商贸旅游企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经验,探讨合作机会,推进两地商贸、旅游往来。
二、主要收获
此次学习考察虽然时间短、行程紧,但是企业家们普遍反映,考察活动学习培训内容实、企业考察交流深、公务拜访范围广、经贸洽谈成效大,拓宽了发展眼界和经营思路,收获比较大。
1、开阔了眼界。在两国研修考察期间,大家处处做有心人,无论是参加学习研修、经贸洽谈、公务拜访、企业考察活动,还是乘机转机、逛街购物、住宿宾馆、踏青赏景,处处留意观察,时时记录心得。通过培训,企业家们学习了国外旅游管理理念和知识,了解了中澳旅游业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前景,拓宽了企业家经营思路和视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Harbourtown世界品牌直销广场,采取厂家店铺直销和品牌买断经营的模式,降低产品销售价格,吸引了周边200公里以内的消费者。位于布里斯班市中心黄金地段Queens购物中心、墨尔本CharkstoneShoppingmall(购物城),将餐饮、娱乐、购物融于一体,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延长顾客购物滞留时间,促进消费。这些各具特色的新型商业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给企业家们以很大启发。许多企业家认为,澳洲的商业经营理念和方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杭州的商贸业应根据杭州自身的特点,把购物与休闲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做出自己的特色,促进杭州商贸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澳新的社会考察,引发了企业家们的很多思考,澳新两国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民闲适、生活安逸,同时,一大批企业家创新创业,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构筑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也正是人们得以安逸休闲的物质基础。不少老总认为,杭州的情况与上述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杭州同样具有美丽的风景,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历史积淀,有丰富的休闲文化基础。比较澳新两国,既看到了我们在休闲旅游发展方面的差距,也看到了杭州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委、市政府关于“和谐创业”的理解,增强了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信心。大家表示,回国后将对自己的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甚至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进行“变革”,做到休闲与创业相得益彰,实现和谐创业,和谐发展,为杭州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2、取得了成效。在经贸洽谈和考察中,我市企业家们主动出击,积极交流,达到了广交朋友、建立联系、推进合作的目的。据初步统计,经贸洽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市交通置业有限公司与澳方达成了度假酒店开发和游艇俱乐部筹建合作意向。市交通置业公司的度假酒店开发项目引起了澳方一房产公司兴趣,在达成初步意向后,澳方公司表示将在6月份来杭州作深入洽谈。洽谈会上,该公司还与澳大利亚建筑(景观)设计公司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澳贸委的联系推动下,还与澳大利亚游艇协会主席麦克安奇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麦克安奇先生对杭州发展游艇业非常看好,表示将于5月来杭州实地考察,将就游艇俱乐部先期筹建和培训工作开展进一步洽谈。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与澳方达成了阀门技术引进合作意向。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的柴为民总经理与澳洲MICRFLOW公司技术总裁哈杰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上哈杰先生就邀请柴为民总经理到企业实地考察。洽谈会后,柴总还多次与哈杰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据介绍,澳方公司的阀门技术非常先进,应用较广,如果双方洽谈成功,引进该项技术对国内阀门业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目前双方已经就合作达成初步共识,澳方企业也将于近期赴我市考察。市饮食服务公司、解百和五洋宾馆与澳方达成了经营牛肉、葡萄酒合作意向。上述三家企业与澳洲最大的畜产、食品出口商澳之美国际有限公司进行了有效地洽谈,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并约定澳方于近期到杭州进一步洽谈。市饮食服务公司、解百还与经营葡萄酒出口业务的澳洲WLSDOMGLOBAL公司进行了协商,并就进入杭州市场的包装、规格等进行了认真探讨,约定于近期该公司携葡萄酒样品来杭进一步洽谈。另外杭州旅游集团公司的企业代表,在澳新期间分别挤出时间,通过与当地行业协会联系,集中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设计和知名商贸企业。杭州运河钢材市场和杭州中香化学公司的老总积极利用公务和考察安排间隙,拜访当地的老客户,增进感情,加深了解,促进合作。五洋饭店董事长、招商国际旅行公司董事长窦豫生积极与各有关商贸旅游企业交流,探讨西餐原料供应和旅游业合作。
3、宣传了杭州。考察团在两国学习考察期间,充分接触澳新社会的各个方面,积极宣传杭州,扩大了杭州在澳新的影响。在研修学习和企业考察中,研修考察团负责人向澳洲有关人员介绍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及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积极探讨杭州与澳大利亚相关组织机构之间在企业家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在经贸洽谈会上,杭州市经济委员会孙孝明副主任介绍我市商贸旅游环境和产业发展概况;我市旅游集团、杭州大厦、交通置业公司、服装公司和五丰冷食等5家企业负责人在会上进行了企业介绍,增进了澳方企业对我市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了解;播放了宣传杭州的光盘。在整个研修考察期间,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宣传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今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休闲博览会。我们所带的产业宣传资料和休博会宣传光盘得到了澳新两国企业和部门的青睐,资料被索要一空,许多澳方企业还留下联系方式,希望我们会后补寄。同时考察团中的企业是经过选择的我市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相关行业代表企业,他们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在交流和考察中,充分展示了我市现代企业家的新形象。通过活动和宣传,有效扩大了杭州在澳新两国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
三、几点建议
此次考察团澳新之行,我们也感到有以下两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2021年4月6月,班主任带领我们学习了《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细则》
对此我做出以下承诺:
1.严格守《一日常规量化管理规定》,服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不服从等校和班级管理,违反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制度,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学校将做出劝退等相关处理。
2.严格遵循学校的作息时间,在校期间不擅自离开学校。确因生病等原因离校的,必须经班主任同意,由家长接送。
3.在校期间,言行举止文明礼貌,不惹事生非,不参加与学生身份不符合的活动
4.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做到不早恋,不打架斗殴,不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品进入校园。
5.日常生活中尊敬师长,不顶撞老师。
6.在校期间,因击反校规校纪和本承诺书造成自身及危害学习等问题由本人负责,并自觉接受学校惩罚。
一、外出学习考察的总体感受
XX县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特别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发展理念明确,思路思维清晰,工作重点突出,重点打造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敦永线、吉新线百里示范带,同时加速推进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XX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百姓致富工程,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XX镇XX村XX村:村庄打造“精”
突出了追求精致与因地制宜。该村是山区贫困村,人口仅18户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5人。在扶贫开发上,该村脱贫致富不盲目,在“精”字上下足功夫,在全村仅有耕地150亩的情况下,以通过实施村庄整治,整理出房前屋后空地80余亩,见缝插绿种植井冈蜜柚2500多株,户均4.5亩,其中5户贫困户更是户均6亩以上。
(二)XX镇XX村XX村:规模效应“显”
措施有“力”。为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出台了贷款担保、现金奖补、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四轮驱动”产业政策,妥善解决了群众的远虑近忧。同时,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带动有“用”。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民全村发展葡萄种植1300多亩,户均种植达13亩以上。扶贫有“果”。“十一五”期间,该村有贫困户31户10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经过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目前,贫困户为6户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三)XX镇村前村肉鸡养殖小区:模式效益“好”
该小区有两个自然村村民投资兴建,与XX温氏禽畜公司发展合作养鸡,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破解了资金难题。采取赊销记账方式,提高鸡苗、饲料、疫苗,实现零成本养殖。破解了就业难题。每户家庭无需外出辛苦打工合作养鸡户实现户均年收入4.8万元。破解了技术难题。禽畜公司派出技术员进行养殖培训,养殖指导,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养殖风险。破解了市场难题。由禽畜公司全部收购养殖户养殖的合格肉鸡,养殖户无需跑市场。
(四)XX窖遗址保护公园:历史底蕴“厚”
先做旺人气。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镇村联动,集聚人口,加强古窑址保护,吸引市民观光。再扩大名气。大力建设XX窑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宋街等,全面打造好古窑遗址保护区。后填充底气。引进永和瓷业、香港向荣集团、书香叶等8家陶瓷艺术企业落户XX窑,发展陶瓷生产作坊10余家,下一步规划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等。
二、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2015年,XX镇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部署,结合学习考察的经验和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扶贫开发新机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沉下身子,全力以赴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抓项目争取,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与沟通,加大向上争资争项力度,围绕扶贫产业发展及群众脱贫,着力加强产业发展所需的道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成本,完善其生产生活设施。
(二)抓产业扶持,促进农民增收。抓好重点扶持,引导帮扶大墩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好绿茶生产示范基地。抓好特色扶持,引导周田、桂岭、王屋、团丰等村发展好苹果桃、火龙果、肉牛、灰鹅、猕猴桃、石参、油茶等种(养)殖业,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抓就业培训,增强致富技能。按照扶贫重“扶智”的思路,大力开展好实用技术培训、产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培训,力争培训人员达到700人次。积极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在阳光购物、东源果业、亿丰果业等企业设置贫困群众就业基地,力争解决贫困群众就业500人以上。
(四)抓移民搬迁,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移民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督促引导深山及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住户进行移民搬迁,力争全年完成394户1455人进城进园。全力打造好王屋村移民安置区,进一步完善亮化、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
(五)抓基层组织,健全各项机制。健全镇村干部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或有经济基础的村民争做精准扶贫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自身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自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快工作步伐。
三、外出学习考察的几点建议
针对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再提几点粗浅建议:
(一)要谋划好有一个详细的扶贫规划。结合XX实际,明确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不盲目追求大、洋。优化好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什么产业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