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默生随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i01文献标识码:a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关于生态美的内涵问题,徐恒醇教授明确提出:“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生态美首先体现了主体的参与性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它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共感和欢歌。”1它是包括自然万物与人类在内的“天人合一”作为整体系统的生态平衡功能所显现的审美意义。这种生态美学观超越了以往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物化”功利的审美观。另外,从生态美学意义上去看自然的美,美不是体现在个体生命上,而是体现在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均衡发展与动态平衡上,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最高宗旨。生态美学在审美视野上的转换为诸多文学作品的现代性阐释提供了新的言说空间和理论资源。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1882) 集哲学家、诗人、散文家于一身。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然当作主要审美对象进行创作的作家,尤其是散文《论自然》的发表,为美国思想界文学界吹来一股清风,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精神宝库”。 《论自然》中所呈现的自然之美,自然之精神价值,自然之整体和谐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其对于今天的人们从生态美学的新视角看待自然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代人重建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也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一、自然美与爱相交融的生态境界
自然世界在人类的艺术文化视野中,已不再是一种无知无觉的本然存在,生态意识已然从宇宙天地潜入了人类的内心,人类在自然生命的涌动中感受到一种美产生的微妙的愉悦。正如席勒所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2在美学层面上, 审美必须“以我观物”,是一种心灵表现,即人已经化入自然了,与自然浑然合一、共鸣了。故诗哲们的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描写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风景画,而更是传达了由自然之美而生发的一种普泛之爱,归根到底是生命精神的体现,是建立在对宇宙间所有自然生命观照基础上的生命精神。因而,可以说“生命精神于外,就是爱的精神,爱的情感取像于宇宙的变易,宇宙在一阴一阳之道中建立万有之情,优美的生命才能于焉实现”3。宇宙生生不息的变化和延续的生命之道给了人类关于爱和美的审美体验。美在自然,同样,爱也在自然。建立在与天地、宇宙相通的审美结构基础上的爱和美无疑是一种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共振,是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愉悦,是具有现代生态意识的审美趣尚。能将自然美和爱完美结合起来,是当今生态审美的重要特征。爱默生诗歌和散文中对自然美与爱的讴歌也正反映出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态意识的审美取向和内心深处的生态审美追求。如在《杜鹃花》中,爱默生描述自己在森林潮湿的角落发现一丛杜鹃花,那盛开的明艳动人花朵展示出的独特的美与感染力令他惊诧不已,诗中写道:“紫色的花瓣,飘坠在池塘里,给幽暗的水面增添了几分明媚。……这种美不需要任何解释,它无须有形,只为感官上的愉悦。”4440花瓣纷纷飘落的这个自然现象在其勾勒下已成为一种美妙的意境,他充分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同时也发出了深切的感悟:“美丽自身就是存在的缘故。”4440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中所有生命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而自由生长、自由存在的接纳与包容,这就是宇宙的大爱,超越人类之爱的宇宙之爱。只有真正把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的人,才会具有如此博大的生态审美意识。在这样的生态审美中,自然中的动物、植物都与人
一样,是完整的有生命力的个体,它们和人类一样是平等的,人类没有也不应该高踞于它们之上。相反,人类应该融入自然,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爱的最高体现。
爱默生认为:“对于善于发现的眼睛,大自然的每时每刻都体现出它那独特的美。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看到不同的美。”511对自然美和自然爱的追求已内化为他的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以今天的生态美学理念和理论观之,这是生态审美的最高境界。在爱默生笔下,世间万物,无一不美,如:天空、树木、山峦、动植物,它们都会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美的形式,它们各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们产生共鸣,并以其温馨静谧为人类营造出一种和谐安乐及赏心悦目的氛围。如在《暴风雪》中,他运用生动的描述和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大雪纷飞美感顿生的冬日景观画。诗中描述了暴风雪如何造出一座奇幻的“雪的嬉戏”的建筑。……它一边惊愕人类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砖一石,用一个时代来垒造飞雪一夜挥就的建筑——暴风雪的游戏之作,一边用自己的积雪做出一些诸如‘白色花环’和‘天鹅模样造型’的艺术品装点自己的建筑6。作者描绘了暴风雪的无限生机和它的鬼斧神工,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从而,暴风雪不再是令人类恐惧的存在,而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 爱默生正是在与物同化的浑然状态下,用超功利的审美意识去触碰自然的真美,实现物性与人性的和谐交融之美,从而触及了自然最根本性的美,即生态之美。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
“他们转向自然,他们寻找自然,也就是寻找自己”7。寻找自然,融入自然,就是寻找人类已遗失的与自然的精神联系,寻找人类被文明、经验、理性、欲望所重重包裹的本真之美。
在爱默生看来,自然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生命之外的自然,指的是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客观物质世界,这种自然是人类和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土壤,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二是人生命之内的自然,指的是人生命内部的本真自然境界,这种自然境界根源于生命之外的自然界。由于外部自然界充溢着真善美,所以人心内部也呈现着具有自然人性的状态,一旦人的内心世界被外物所役,人心就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根和家园,就会感到生命的委顿、生存的危机,最终陷入病态和苦痛之中。这往往是由于远离外部自然所致,而人要消解这种困境,回归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爱默生所处的年代,工业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失衡,先是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接着就是人的精神生态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为物欲膨胀、精神空虚和道德上的虚无主义。面对这些社会问题,爱默生从对人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注和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上去思考融入自然的必要性。他认为:“大自然对人的影响力程度不一,它既能使人遗世独立,也能给人的想象力和心灵以极为珍贵极为重要的帮助。我们依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就如寄生虫依靠她的谷物和根茎来生存。”8 他这样眷恋自然,是对现代文明疾患的一种深刻认识,显然不同于卢梭的“返归自然”,因为他不把自然与社会完全对立起来。他意在引导人们从“美”的角度,用全新的,浪漫主义的眼光看待自然,发掘自然的精神价值。他提倡融入自然也是为了让人不要陷入极端悲观厌世的精神状态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仅视自然为生命整体,而且视自然为逃避现代文明污染的净土,这确立了爱默生生态审美的内涵与本质:人源于自然,因而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论自然》一文中,他写到:“对于那些处于工作的压力和受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的人来说,自然是医治他们心病的良方,可以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恢复。”510与喧嚣复杂的社会相比,大自然往往具有一种无欲无求,质朴天成,宁静纯洁的氛围美,对现代人来说,这无异于是用以慰藉疲惫心灵的鸡汤。正如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里所表达的对自然神秘气息的体会:“好似盲人看不见美景,但当我孤居喧闹的城市,寂寞而疲惫的时候,它们却带来甜蜜,让我从血里心里感到,还进入我更纯的思想,又恢复了恬静,记起了一种欢欣。”9同时,爱默生认为, 自然是最纯净的,是超灵的外衣,无论是天空的云,树丛的鸟,还是溪畔的花,乃至整座森林,都蕴藏着人类的真理和奥秘。如,冲击礁石的海浪教人坚定,蔚蓝而深邃的天空教人宁静。因而,它们能在人身上产生圣洁的道德影响,人能获得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超越。
在《论自然》一文中, 他这样追述自己在自然中的感觉:“站在旷野中,我的精神沐浴在自然的灵光中,思想提升到了至高的境界,所有卑劣的念头都消失了,……在这里,人们变得更亲热,更理性,可以看到隐含在本性深处的美,这些东西原本在生活中是难以发现的。”510坚信融入自然以及对真理和美的热爱,会使人以焕然一新的目光来解读自然的文本。自然如同一本书,展示着理性与忠诚、道德与崇高、美与爱。爱默生坚持这样的信念,就是要把人们引到自然的大课堂上来,使人们仰头望见的不再是神秘的自然,而是人类一位可敬的心灵导师了。故在 《美国学者》一文中,爱默生又说到:“对人类心灵影响最大的是大自然,其重要性首屈一指。”1045他著文倡导人们回到自然中去,沉浸于自然的影响力中,以便在精神上重新达到完美的境界。因此,对他来说,充满自然生态的乡野,比起都市生活来,显然有意义得多。同时他又指出,问题是“自然之光直射我们的心灵,但我们却无视它的存在。”518这样的忠告,直到现在依然掷地有声。其也表达了爱默生在精神上放逐自我,去乡野、去自然中找寻理想的生命形式的向往。自然在他的精神视野里,已不再是无知无觉的本然的存在,而成了一种类似宗教信仰乃至理想生命形式的一种象征。
爱默生在《论自助》中说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之直接,以至于寻求任何中介的帮助都会被认为是一种亵渎,……一颗纯真的心,随时都可以得到神的启示。”11这种对自然怀着向往、热爱和崇敬,并融入自然,物我合一的境界,是他同自然万物交流的最高层次。因他深受康德先验论及欧洲浪漫派理论家思想的影响,崇尚直觉并凭直觉认识真理,所以,他能时常以孩童般纯真的心灵观物感物,把自然万物都当成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和朋友,是可以交流,甚至是可以分享悲欢的对象。故自然中的花虫鸟鱼、山川草木皆成为他笔下有知觉有灵感自然美的抒情体,寓含着某种人化精神。在《论自然》一文中,他这样写道:“如果谁真正热爱大自然,那么他的内心与大自然是相通的。他的心与自然息息相通,与自然倾心交谈已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与他是忘年交。每次与自然交流时,都会在内心产生一愉悦之情。虽然生活中会产生一些麻烦和悲伤,但只要融入自然中,就会时时觉得快乐。”104
对自然万物的独特感悟,蕴含着爱默生广博的爱物之心和生态情怀。这是他的主观精神世界投射到自然物中散发出的光彩,是审美主体审美观照时与自然界的一种呼应和融合,参透出一种“境界”和“理性”。而这种“境界”和“理性”就是与自然建立了一种玄妙的精神关系。在《论自然》中,他还写到:“置身空旷的田野或森林深处,最大的感受就是那时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那么的神秘。在自然中,人不是孤独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都在与人交谈,都在向人点头致意。”105爱默生以隐逸超脱之情怀表达了在自然之中寻求精神归属的文人情结。他仿佛视己为自然界的一员,在与天地万物同类相通、物我合一的状态里找到了自然本真的自我,达到如中国庄子所呈现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精神境界。这种人与天地自然交融无间的宇宙哲学,为现代生态美学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整体互融共生之和谐生态美
按生态哲学看来,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活的系统,它是不能分割的,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分别只具相对的意义,不具绝对的意义。离开部分,整体当然不存在,而离开整体其部分也不成其为部分。整体与部分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整体可以影响、决定部分,部分也可以影响、决定整体。生态美学不同于别的美学就在于它是以有机整体的观念来看美学的问题。生态美不只是某一物的美,而是整体生态系统的美,更是整体上的和合与生成之美。任何一物,只不过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它们多样分化,协调和谐,互补共生,综合超越,构成自然生态的基本秩序。生命只有在这样的一种秩序和广泛联系之中,才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生态之美。爱默生在讨论自然之美时, 深深认识到自然万物的生命性、秩序性、联系性的生态属性,他在比较有名的《个体与整体》一文中具体阐述了这个观点。他写道:“那山顶田间的红衣草人,虽在俯视却未把您放在心里;山庄小牛的叫声传得很远,……整体寓于个体,美不是个体的离群索居。”[12]437作品第一部分营造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红衣草人在山冈田地间兢兢业业值勤的
面,让人想起丰收时硕果累累的喜悦。更有那炊烟袅袅的幽静村庄和悠闲自得的牛群,以及小牛的叫声应和着教堂的钟鸣。每个意象看上去都是分立的,但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将它们连成一体的隐形元素——美,即体现了整体离不开个体,美不是孤立的寓意。在这样的意境中,温馨、幸福、康宁、静美的和谐整体之美跃然纸上,尤能引起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其接着写道:“清晨,山雀在杨树枝头鸣唱,曼妙歌声好似来自天堂;……当优雅的新娘终于来到他的房子,就像林间的鸟儿进了笼子——梦幻般的魅力顿时消失,佳丽成妻珠变黄。”[12]438这诗歌的第二部分,描绘了具体的意象来凸显和谐的意境美。同时他又感叹,阳光下海边熠熠生辉的贝壳,它们精美的让人赏心悦目。但当它们从沙滩中被分离出来,它们就变成了“相貌平平,有碍观瞻”的东西。把欢唱的小鸟带回家所唱的“同样的歌却再不能给我快乐。”同样,沙滩上的贝壳被视为海中诞生的宝物,但当它们从沙滩中被分离出来,它们就变成了“相貌平平,有碍观瞻的东西”[12]438。因为自然物的美是不能离开自然物本身的生态的,是必须首先建立在自然物自身自由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它们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它们的灵性和美就随之消失了。
诗人告诫人们:“歌声从此不再动听,是因为河流天空仍然留在原地,而它只能对着我的眼睛叹息,贝壳已将美丽留在海岸上,陪伴沙滩、咆哮的海浪和阳光。”[12]439接着,诗人又进一步说明,新娘当她还是窈窕淑女与伙伴相处时,似乎有无穷的魅力与优雅,一旦脱离了天真烂漫的生活环境,她就好似鸟儿被关进了笼子,就失去了美的光华。他显然深刻体会到,自然生命之美并非美在自然中某一单个事物,而是诸多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映衬。它们依照生态系统的运化规则,安于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以各自不同的生态形态,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之美。它们不仅仅体现在个体的独立表象,而且充盈于整个宇宙,呈现为欣欣向荣的生命形态。正是事物的这种内在关联唤醒了他的美感意识。于是,他说到:“我追求真理;永恒的天空高悬在头顶,充满光明,也溢满神性;我再次说话,再次听见,流淌的河水,晨鸟的乐音美又潜行在我的每个感官,我让自己融入这完美的整体。”[12]439由此,爱默生对生态美的感悟在作品的结尾处升华了。自然中的诸多意象——松树、紫罗兰的香气、河水以及小鸟的歌声——相互映衬,组成了和谐而完美的画面,他的感悟也因此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美在我的感觉中潜行,不仅自然万物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就连我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分子,离开它,我就成了孤家寡人,每一部分只有作为整体的一面,才能既保留其单个美,又能维持整个环境的和谐美。
自然万物广泛联系,整体才能生发和谐的混融之美。生态观念下对美的观照,从来不是就个体或物种的独立存在来看待生命之美的。显然,爱默生也认识到了自然生命间存在着的这种普遍联系,体验到了混融的生存之美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最终达到“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境界。这是爱默生站在自然共同体的高度来审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进而使人类能超越自身狭窄的视野,实现对非人自然的尊重和义务。这种强调生命互感,整体联系的美学思想,超越了物我二分的对立思想,是现代生态美学值得去深度挖掘的核心之处。
四、结语
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但人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却始终未变,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一种最原始,最纯净,最善良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和谐”是古老的命题, 爱默生欣赏、体验自然之美,参悟自然物语的启迪,强调自然万物之间生命互感,整体联系,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提倡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的本源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这无疑是希望人们从人的自然本性中寻回人类从原始时代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失落的真善美的精神乐园。爱默生凭着这种艺术精神,“将会把我们重新带回涌动生长的大地,带向至高无上的神圣”13。在大地之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大和谐及大完美。
[参考文献]
[1]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9.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50151.
[3]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51.
[4]ralph waldo emerson.selected writings of ralph waldo emerson[m].ed.and fwd. william h. oilman. new york: penguin, 1965.
[5]爱默生.爱默生文集[m].李磊,文小勇,译.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6]爱默生.爱默生诗选[m/ol].[20111208]http:∥blog. stnn.cc/ljhe /efp b1 1002376857.aspx, 20110102.
[7]里尔克.艺术家画像[m].张黎,译. 广州: 花城出版社,1999:16.
[8]爱默生.中外名家经典随笔(爱默生卷):生命中的财富[m].陈悦,译.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135.
[9]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
[10]爱默生.爱默生文集[m].张世飞,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11]ralph waldo emerson.selections from ralph waldo emerson[m].stephen e.whicher.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1960:15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清教主义及其基本教义,17世纪清教思想传播到北美并发展壮大,带有了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清教思想对于“新大陆”殖民文学和美国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清教主义 宗教改革 殖民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清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
说到清教主义,不能不提及16世纪影响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在16世纪之前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处于罗马天主教的单一神权统治下。教皇独霸神权,教会日益腐化堕落,这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基督教中的又一大分支:新教(protestant)。新教的宗教思想主要由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的神学观点构成。清教主义就发源于宗教改革之后的加尔文教派。基本教义是主张人的“原罪论”和“命定论”,即人生是罪恶的,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出生时就被上帝决定。上帝预定大部分人死后要下地狱,而一些人通过自己的诚心诚意和积极努力获得心灵的“救赎”,从而成为上帝的“选民”。这些“选民”的心灵要经历从罪恶到神圣的转化。清教思想主张自律(self-discipline)和内省(introspection),虔诚的信徒只要阅读《圣经》,就可以通过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获得灵魂的救赎。教会和教皇不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信徒们不必通过教皇取得和上帝的联系。
宗教改革运动甫一发生,便在英国击败了天主教,获得了教会的统治权。当时的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2)因为与罗马教皇在政治观点以及自己的婚姻问题上产生分裂,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把新教作为英国国教。这一变革虽然在政治上脱离了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摆脱了教皇对于英国内政的干涉,但在教义及宗教仪式上却没有任何变动。这引起了一部分信仰加尔文教义的宗教改革激进派的不满。他们提出“净化”和改革英国国教。这些人的宗教思想被称为清教主义(Puritanism),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清教徒们主张取消宗教等级差别,从国王任命的主教手中把权力转移到某种形式的委员会手中,强烈反对天主教和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度(episcopacy)。清教主义与英国国教不仅有神学观点的不同,甚至后来发展到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例如:清教主义在安息日有严格的仪式,而詹姆士一世(1603―1625)却固执地坚持在那天游戏和狩猎。清教同英国国教的冲突也是英国革命(1640―1660)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英国革命又被称为清教革命(Puritan Revolution)。革命期间,由清教徒控制的国会废除了主教,甚至处死了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劳德(William Laud)。直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之前,清教主义思想一直不断地影响着英国教会。1620年,随着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建立,早期的英国移民把清教思想带到了新大陆。在整个17、18世纪,清教是北美新英格兰地区最为重要的宗教势力。
二 清教在北美的发展及其显著特点
美国宗教历史学家佩里・米勒(Perry Miller)这样描述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他是一个决不会忘记二加二等于四的幻想家;他是耶和华的士兵,从不在交易中以失利者的身份出现……他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来到新大陆为了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和拥有选举权的王国,而他从不期望它十分完美,而只是易犯错误的人类所能建立的最好的社会。他的信条是上帝已经说过的话语,他的一生崇尚中庸之道,他的信念被很好地流传下来,他因有利而行事。他是一个空论家和机会主义者。”移居到新大陆的清教徒们,在建设这片蛮荒之地的过程中,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移民思想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逐渐形成了北美清教主义的一些显著特点:
1 新大陆的清教徒们更加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安排他们来到这块处女地经历心灵从罪恶到神圣的转化。与常人相比,这些思想坚定的信徒们具有更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希望把殖民地建成一座“山巅之城”(a city upon hill),成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尽管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他们却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因为这块土地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建设在欧洲无法实现的“伊甸乐园”。这种乐观主义精神是身处欧洲的清教徒们体会不到的。在欧洲清教主义受到天主教和新教两大势力的排挤和打击。信徒们的宗教信仰处处受限,甚至他们的政治权力、财产权和生命权也得不到保障,在如此压抑的社会环境下毫无乐观可言。在美国文学中,不论殖民时期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拉尔夫・爱默生(Ralph Emerson)、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无不在他们的作品中抒发了这种乐观主义精神。
2 清教思想观点中某些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逐渐形成了美国民族精神中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平等意识(sense of equality)和勤奋工作(hard work)的价值观。美国精神中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汉语中和集体主义精神相背的贬义词,而是强调充分重视个人自由的价值,尊重他人。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 Hoover)说:“如果消灭了个人主义还能保证社会的成功那就无异于消灭了太阳的光辉还能饮食生存。”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来源于清教思想中关于个人与上帝直接联系的教义。由于摆脱了教皇和教会的思想控制,新大陆的移民们在宗教信仰上的个人主义逐渐影响到了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美国民族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
平等意识的价值观是美国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机会平等是被大众认可的美国平等主义形式。而最初的平等意识则来源于移民新大陆之前的清教主义思想。他们强烈反对天主教和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度,主张取消宗教等级差别。然而直到清教徒们在新大陆建立起了理想中的社会,他们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教信仰上的平等自由。和个人主义一样,平等意识的价值观逐渐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教思想中,富裕和成功是上帝选民的象征。这种信念和新大陆艰苦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便孕育了勤奋工作的价值观。面对一片片原始森林和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不劳动不仅没有收获更可能危及个人的生存,而勤奋工作不仅为个人带来利益,更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清教徒们要求人人有能力阅读《圣经》,通过建立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来理解上帝旨意。他们大力提倡文字教育,在建立殖民地不久就成立了一系列学院,如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Harvard),1693年建立的威廉・玛丽学院(William Mary)和1701年创立的耶鲁大学(Yale)。美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与清教思想中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4 在北美的新英格兰,清教徒们实现了宗教理想,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theocratic politics)。他们奉行严厉的道德教条,宣扬禁欲主义,谴责对尘世乐趣的追求,宗教观狭隘的一面和不宽容性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来倍受压迫的清教主义转而开始迫害那些他们认为持有异端邪说的人。新英格兰的宗教迫害主要以两种方式来实行:一是处死女巫。18世纪之前,新英格兰有三十多名女巫被处死。二是驱逐持不同宗教观点者。驱逐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和安妮・哈钦森(Anne Hutchinson)是当时最突出的事件。这种宗教迫害在美国文学中也有所体现。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最著名的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就描述了17世纪中期新英格兰的社会背景。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因为与一名年青牧师秘密相爱,生下一女,而犯了清教主义严禁的“通奸罪”,被罚终生佩带象征通奸的红色A字,并受到了社会的排斥。为了确保教会在宗教和世俗事物上的统治地位,保持一个“纯洁的社会”,新英格兰的神权政体严厉惩罚醉汉、通奸者或违反安息日规定者。18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宗教观念的日益淡薄,这种宗教迫害也慢慢消失了。
三 清教思想对于新英格兰文学传统的影响
早期的美国文学因为缺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学,而是从欧洲,特别是英国文学中移植而来的。大多数作品具有模仿的痕迹,创作素材也大多从欧洲大陆搜集撷取。如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的《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其中大部分作品以英国为背景,有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也有对英国风俗习惯的描写和旅行随笔。清教思想对于美国文学,特别是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论是诗歌、游记还是宗教著作,早期文学作品充满了宗教色彩,揭示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感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清教思想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冲击和重塑,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清教思想在殖民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代表:一方面女诗人安妮・布雷兹特里特(Anne Bradstreet)的诗歌和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的宗教著作是清教传统中虔诚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The Autobiography)则体现了清教传统中“务实以奉上帝”的思想。
爱德华兹在作品《自述》(Personal Narrative)中说:“我常因默想神和神的荣美以及主耶稣基督的良善,而感到甘甜和喜乐。我觉得神是荣耀可爱的……神有至高的权柄,神白白地赐人恩典……人绝对地需要依靠圣灵的运行,这对我是荣耀的,也是使我大有喜乐的。我最乐意到神的面前,敬拜他为至高的神,祈求他大施怜悯。”他的作品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原罪意识,承认上帝无所不在,顺从上帝,追求精神上与上帝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爱德华兹相比,富兰克林则同时受到了清教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在《自传》中罗列的勤劳、俭朴、节制等13条美德大多是清教主义所宣扬的信条。富兰克林更关注现实世界,通过自我奋斗,白手起家,创造财富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富兰克林代表的美国人的形象是“美国梦”的集中体现。他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北美人民觉醒,追求繁荣幸福生活的时代风貌。
19世纪初期弥漫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影响美国。它所提倡的注重精神、崇尚个人、歌颂自然的一系列思想同北美的清教思想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代表了美国浪漫主义的最高阶段。拉尔夫・爱默生的《论自然》(Nature)和亨利・梭罗(Henry Thoreau)的《华尔腾》(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是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受到爱德华兹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强调人的精神的重要性,人因能体现上帝的存在而神圣,同时热情讴歌大自然。梭罗为了实践自己的超验主义思想,在华尔腾湖畔度过了两年多的野外生活,歌颂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批判开始在美国盛行的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寻生命的真正价值。
从清教主义产生到19世纪的超验主义,清教思想的影响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塑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哺育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这种影响直到现在也能在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感受到,不了解清教主义,就无法真正理解美国和美国文学。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
[2] 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朱永涛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金莉、秦亚青:《美国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又是学生思维的辛勤开发者。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深层次的智力开发,它的价值不亚于开发一座座金矿。每位成熟的语文教师,都会融会课本内容,把握教学目标,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在读写听说的训练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艺术。随意与诚心、盲目与选择、多与少、精与粗、快与慢、思考与练习、知与行等都是阅读的辩证法。
方尺之书体积不大,容量有限。是学生用以获得知识技能,磨砺思想,陶冶情操,并得以终身学习、终身发展之重要凭借。阅读教学在他的一生中,可以培养他们具有特殊的能力,战略家的高瞻远瞩的目光,科学家严谨求实的态度,哲学家深邃的思辨和睿智,艺术家无穷的超人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是对阅读的要求,阅读是过程性目标,说、写是终极性目标。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又是学生思维的辛勤开发者。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深层次的智力开发,它的价值不亚于开发一座座金矿。每位成熟的语文教师,都会融会课本内容,把握教学目标,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在读写听说的训练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把学生引进“积极阅读的王国“。
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写作与阅读,并且近年来作文的分数比值越来越高,加大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育水平,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每阅读名家的精美篇章,常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而研读巧妙时二个可贵之处:借鉴前人却不老调重弹,浑然天成却有迹可寻,推陈出新且技高一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体会阅读的艺术。阅读有它的艺术,随意与诚心、盲目与选择、多与少、精与粗、快与慢、思考与练习、知与行等都是阅读的辩证法。只有灵活掌握阅读的艺术,才能从阅读中受益匪浅,与时具进。
随意与诚心
林语堂一生与书有缘,主张阅读随意,喜读则读,不爱读就把它放一边,40岁时有了“一个好书斋”,他的书房四面全是书架,取名为“有不为斋”。 “有不为”的意思就是随意随缘。但是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很多时候林语堂阅读并不能做到完全随意,而仍然毕恭毕敬、严格规范、诚心诚意居多。
有一位哲人说:”要受益于书本,就必须虚心的全意的诚实的去读;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贪图博学的虚名.”.鲁迅先生的阅读的诚信足以值得效仿:每当他拿起一本书以后,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一大堆问题。例如:书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自己写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鲁迅先生认为,带着这样的问题诚心诚意的去读,阅读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在阅读教学中,教育学生诚心与随意的关系。学生受益匪浅。
诚心比随意,阅读收获会大很多,比如,随意读一些书,可以掌握篇章、段意、句意、词义,但诚心去细读,就可以感受到或理解到作者比他人高明的意采、情采、词采。“采”同彩,是指书或文章中精彩的成分,恰恰是作者、作品的高明之处。例如:同样写“秋声”,大多数人只是写了有形的“声”,风声、雨声、落叶声、虫吟声,而欧阳修写出了“秋本身”的无形之声。 这就是“情采”不凡。如果把书籍比作海洋,活到老、学到老的话,阅读就必须既要随意,又要专心致志,孜孜以求,诚心诚意,方能到达学海彼岸。
盲目与选择
盲目与选择,这也蕴含着辩证的艺术。学人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校,许多学生都眷恋课外书,老师越禁,却愈加激起学生读课外书籍的兴趣,经常与老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说来也奇怪,这样读的东西竟远比教科书的内容记得牢。回想上初中时,书籍奇缺,仅有的几本以及几本刊物,便被人们互相接着看,一本也不肯漏下,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眼下的书品种越来越多,装帧越精美,学人手头也越宽裕,跑书店的人和次数却越来越少,再也没有过去,借书来读时咬牙攻读的“痴”劲.这说明过去的书少,我们因饥渴而盲目阅读,现在面对书山文海,我们因时间少而有所选择了另外,也说明,不管做什么工作,阅读应兼容百家,古今中外,”三教九流“。接触过了,哪怕是皮毛也总应留下一点印象。纵然是搞专业的研究,在分清主次的前提下,什么书都读也会大有益处的。这是不可不察不思的。
然而,阅读艺术还在于有选择的读书。因为人生是短暂的,其中宁静的日子可供阅读的时间不多,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阅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上。有人读科学著作要最新的,读文学作品要读名家名篇,读哲学著作要读传世经典,,既便如此,还必须要审慎,而有节制。爱默生说:“我有三条可行的规则奉献给大家:一是不读问世不到一年的书;二是不度没有名气的书;三是不读自己不喜欢的书。“与盲目阅读相反的是:最有益的并不是博览群书,而恰恰是选择有用的书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育学生重视选择,不要盲目。
俞平伯先生喜爱读书,但他绝不盲目。他说:“可知读书并不是多多益善,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在未曾到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之前,读不得法甚至会被魔障所误。故我们要有所读,有所不读。俞平伯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意识我们需要死牢的时间,一味的读下去剥夺了独立思考;二是书的确有好坏与有价值之别,阅读必须有所选择。
多与少、粗与精、快与慢
阅读贵精不在多。“与其匆匆博览百书,不如彻底消化几本”培根在他的《随笔集-论读书》中:对于书本上的东西,我们既不存心挑刺找茬,也不可盲目听信。,更不能拿他们当聊天的谈资和说教的教材。而更应该明辩良莠,潜心体会。有些书只能浅尝,有些书只能吞咽,只有少数一部分蔬菜汁的通读、精读,刻意理解。“阅读面窄,读书太少也不行。鲁讯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才过许多话,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定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枯燥了“培根说:”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 ,他们只知道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他们只知道靠自己把网子造出来。而蜜蜂则是从百花中采集材料。“这些大师的论述告诉我们:阅读不再一味贪多而贵精,但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面。
应当咀嚼消化的书,阅读不宜快,不宜粗。鲁迅先生说:“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失败,但一定要达到他们向往的目标。“陆九渊有一首诗:”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这首诗就说明了快与慢的辩证。对于难懂的书,要坚持一读再读,直到懂了记下为止。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我自读关于我不懂得问题之书藉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先求得该问题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许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赌气,以求得精密的知识。“这样阅读,速度慢,但收获很大。
精读是阅读的重要的方法。台湾作家李傲珍视书中的资料,更甚于书本身。他常把书中的重要资料影印,或直接撕下来,在做分门别类的“专辑整理“,名曰”吸收日月精华,等到书中的精华被他吸收光了,这本书对他也没多大意义。茅盾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很快把他读完,好像在飞机上俯瞰全景,;第二遍慢慢的度,细细的咀嚼,注意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度一段一段的读,领会、运用,注意他的炼词炼句。
多与少、精与粗、快与慢、是阅读的艺术。强调少,绝不否定博览群书;强调慢,并不排斥快速阅读,跳读浏览的方法。强调精,也不反对有的书随意翻一翻,不求甚解,粗略大一,。具体情况如何掌握,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阅读的目的而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多与少,快与慢,都非常重要。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
思考与练习、知与行
阅读必须与思考通行,与练习同步。博览群书固然可贵,但如果不动脑筋,如贪图腹欲,虽然满肚子美味佳肴,却常常是弊多利少,吃饱了撑的也不好受。苏轼在诗中写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食不绝口,使人健壮;书不离手,使人聪慧;。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的头脑以健康和活力。阅读与思老同行,能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能使自己的头脑清醒明白,而最终成为思想者。宋朝朱熹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阅读的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归纳、多比较、多揣摩、多体会。”比较、归纳、揣摩、体会都是思考,不下决心养成思考的习惯的人,便失去了阅读的最大兴趣。
除思考外,阅读还必须与联系同步:因为语言文字的技巧是手工性的,必须熟练才能生巧。鲁迅教学生:“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言,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所以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读的书活起来,从天下万事万物学之,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除书本知识以外,还必须从社会中、从人生道路中获得知识,这就将阅读从思考与练习提升到知与行的关系上来
陆游有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牢牢的掌握它,还要靠亲自实践才行。陆游的更高精神境界:”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阅读过程就是求知、实践行动、有所创造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求知,不断共性,不断增进,才是阅读的整正目的。这里所说的阅读艺术,实际就属于记忆、经验之类,必须长期实践,反复历练才能掌握。在阅读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思维培养的关键。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积累,多读书,读名著名篇,这是积累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思维,绝非贝多芬、莎士比亚、瓦特等伟人的专利,处在创造思维萌发时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不断积累新知识,不满于故有答案,探求新思路,善于抓住灵感并把它发展先去,细细思维,突发奇想、标新立异、刻意求新成为他们的需要,阅读思考成为他们的追求,成为他们的乐趣、成为他们的享受。
阅读的最高境界
阅读与人生感悟不无关系,一些大方之家对人生的感悟,很多是读了某些经典作品以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而发出的。有幸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品尝到醇厚的可人的清泉,泉水流经的地方,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彩蝶飞舞,小鸟欢唱,一派生机黯然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能够读到这样的好书,无疑能够荡涤灵魂,滋身补气,健全人格,升华精神。
作为一个读书人,千万不可为自己理解水平低下而自卑或干脆放弃书不读,阅读犹如泡茶一样,熟能生巧,这巧要靠生活经验积累,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人格修的成熟。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信心和毅力,有了信心和毅力,再笨的人,也能渐入佳境。
怎样的境界才是阅读的最佳境界?王国维说:“古今之成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起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已风靡近百年,然而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仍有个性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