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淑敏的散文

毕淑敏的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毕淑敏的散文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毕淑敏散文;比喻;文化语境;得体性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个运用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修辞,提出修辞必须适应题旨情境,据此进一步提出修辞手法的两大分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使得《修辞学发凡》成为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张弓先生认为:“把握交际对象;保持自我本色;同语言环境相一致;明确前提;视点适当。”[1]王希杰先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出了得体性原则,大胆陈说,小心求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得体性是修辞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2]“得体性是评价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决定话语表达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2]“现在我们认为,修辞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一切其他的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最高原则的派生物。这个最高原则制约着和控制着一切其他原则。”[2]它是“修辞立其诚”的现代诊释,是对中国古典修辞学传统的回归。同时,他还指出“得体性就是话语对语言环境的适应程度。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没有得体不得体的问题。”[2]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现象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3]它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通常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心理背景、文化背景、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与各种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等。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中把语言环境分为三类:(1)小语境(context),包括话题、前提和上下文;(2)中语境(situation),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事件;(3)大语境(backgroud)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4]

语言环境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得体性的多层次性。得体性可以分为小语境得体性和大语境得体性。小语境得体性是微观得体性,静态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或话语本身,这是传统修辞学最重视的;大语境得体性是宏观得体性,动态得体性,指的是话语同大语境的关系,也就是对大语境的适应度。下面我将从适应语境的角度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

一、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上下文语境,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这是对语境的最狭义的理解。“微观得体性,就是在小语境中,在特定上下文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同其他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搭配要得当,同整个话语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组合。”[2]因此,我们应该在上下文中去理解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去分析它的得体性。

例(1)更讲究的花砖像是一部有头有尾的小说呢。……(《腰线》)“花砖”和“小说”是两个不存在任何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相似点,如果单看这个比喻,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如果看完下文,“一款叫做‘爱情鸟’的瓷砖,花砖就有几种格局。一块是来年感只水鸟相依为命,耳鬓厮磨的。这好理解,新婚燕尔啊。再一块就是三只鸟左顾右盼呼朋引类的。这多出来的鸟,可不是什么非法闯入者,而是大鸟们辛辛苦苦孵出的小鸟”,就会恍然大悟:花砖在装饰家庭的同时还显露了主人的文化内涵。

例(2)幸福是个哑巴。(《哑幸福》)“幸福”是人们的自我感受,而“哑巴”却是有生理缺陷的个体,两者毫无相似点。如果单从这句话来看,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如果联系它的上一段“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并认真看了全文就会明白: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追求和把握。

例(3)我才明白,节日就像一个国度,是有特定的领海和领空的。(《三月,是我们的节日》)乍看之下,“节日”和“国度”之间毫无联系,但是通过后面的说明,“特定的领海和领空”,联系作者正在谈论的话题“三八妇女节”这一女性专有的节日,就很好明白这一比喻了。

二、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大背景,包括社会生活、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等。文化贯穿于语言的始终,因此,文化语境不仅对语言活动起到整体制约作用,对语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解释和说明功能。例如:

例(4)上午借,下午还。临到考试,便连书也借不到了。我有时顿感滑稽,觉得自己有点像高玉宝。(《铁马冰河入梦来》);例(5)婚后的男人,太累太累。好像追赶太阳的夸父,一头担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关于女人和男人的吉光片羽》);例(6)电话像七仙女下凡时的难香,点燃起来,七八个数码拨完,女友的声音,就像施了魔法的精灵,飘然来到。(《午夜的声音》);例(7)处方像一条阿拉伯魔毯。它雪片似的飞着,覆盖住病痛的荒野,托举来康复的远景。(《医生提笔》);例(8)处方像观音菩萨的净瓶,撒出甘露,收伏病魔。有句俗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处方就是剥茧抽丝的能手,把病渐渐地融化了。(《医生提笔》);例(9)我把许多真实的故事砸烂,像捣药的兔子一样,操作不停。我最后制出一颗药丸,它和所有的草药茎叶都不同,但毫无疑义,它是它们的儿子。(《炼蜜为丸》)

在这几个比喻句中,喻体分别是“高玉宝”、“追赶太阳的夸父”、“七仙女下凡时燃起的难香”、“阿拉伯魔毯”、“观音菩萨的净瓶”、“捣药的兔子”,它们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来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素养作基础,是无法理解这些精彩比喻的内涵的。

三、背景语境

背景语境指背景知识、社会常识、专业知识等构成的语境,它不像文化语境那样一定与民族性相关,但它构成了理解语言的一种重要语境。比喻是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或者说语言使用者在这两种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他要寻找这种关联,要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整个比喻的把握依赖于喻体部分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或社会常识。例如:

例(10)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之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时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的证据》)作者认为教养的形成如同做成香喷喷的面包,要有“酵母”发酵过程、适当的“烘烤”过程等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揭示了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这一道理;同时教养是一张X片,通过它看到的不是皮肤而是骨骼,因此教养不是外表,靠化装可繁花似锦,它是内在素质的表现。

例(11)真诚是爱的风向标,当一对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爱的台风就亮起来了。(《爱最怕什么》)“风向标”是用来观察风向、预测天气的,在这里,用来形容“爱”,形容“真诚”,如果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那么“真诚”这一“风向标”就发挥它的作用,“台风”(这里比喻矛盾、隔阂)即将来临。

四、主观语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比喻的确切意义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直接相关,这种主观意图就属于主观语境。对语言接受者来说,比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当然,主观语境不仅仅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还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信仰、感情状况、当时的心境等。信仰、主观目的、甚至当时的情感状况不同,同一个事物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同是海洋,可以是“咆哮的大海”、“狂怒的大海”、“跳跃的大海”、“傲慢的大海”、“荒凉的大海”等等。仍是那个大海,但因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海的比喻意义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如果对主观语境不能很好地把握,就难以准确理解一些相关的比喻。例如:

例(12)草原在午后阳光灼热的呼吸,波光粼粼,犹如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脚旁的小草,像无数神奇的吸管,把苍黄大地的水分,变成了绿色油漆,不慌不忙地涂抹在自己向阳的叶面上。野花英勇地高举着花茎,把小小的花盘,骄傲地迸裂到近乎水平的角度,竭力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好似一个细胳膊的小伙子,一往情深地仰着脸,向蓝天求爱。(《大雁落脚的地方》)这段话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午后草原的美丽景色,而且通过“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无数神奇的吸管”、“绿色油漆”、“细胳膊的小伙子”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深切感情。

例(13)她(母亲)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她是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她是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她是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她是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当我们想家的时候》)作者连用十多个比喻,通过“低垂的五谷”、“无尽的蚕丝”、“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麦田的白雪皑皑”、“永不熄灭的炉火”、“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这些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喻体,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高大的母亲形象。

例(14)疼痛撕下面具,暴躁起来,如长鞭驱赶大批毒蛇,从我体内的某一处出发,在腔内翻转腾挪。疼痛好似优异的体操运动员,精彩地练着它们的托马斯全旋。无数火红的信舌狂舔腑脏,烙铁般的疼痛如霞蔚蒸腾而起。(《无胆之人》)在这里,作者用“长鞭驱赶大批毒蛇”、“优异的体操运动员”、“无数火红的信舌狂舔腑脏”和“霞蔚”形容自己胆囊发炎时疼痛的感觉,让读者宛如有了切身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张弓.汉语修辞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M.Black.ModelsandMetaphors[M].CornellUniversity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2篇

前几日,有幸读到毕淑敏的《你永远不要说――雪域高原的传奇故事》一书,读后犹如食过橄榄嚼过甘饴,回味无穷:

毕淑敏17岁便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来到海拔5000米的高原阿里当兵。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毕淑敏和战友小如、果平、河莲、小鹿。毕淑敏当班长,她们既是战友,又是姐妹、朋友。在苍茫的雪域高原上当兵,生活是艰苦的,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乐观,她们一起用心演绎着生活的快乐音符。毕淑敏用饱含琼浆玉液的细腻笔触,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地描述出雪域高原上的生活经历:

昆仑之行:毕淑敏和战友们一起连着坐12天的汽车才到达藏北部队,后来又经过一周的乘车跋涉,才到达了阿里。高原上的路陡峭难行,车子在“搓板路”上行走,就像跳摇摆舞。一会儿抛上浪尖,一会儿跌下深谷。幸亏大米压住了车厢,要不然人们就像滚珠似的在车厢里蹦跳不止。一天车坐下来,整个身体活像一把用了一百年的旧椅子,所有的关节处都要散开了。

昆仑之吃:高原上奇冷,一年要生九个月的炉子;高原缺氧,要烧焦炭。他们吃不上新鲜蔬菜,吃干菜和酸菜罐头,吃脱水菜炒肉;每年八九月份山下最热的时候,几卡车新鲜蔬菜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运到高原上,但严寒使所有的蔬菜都改变了风味,吃到嘴里,都是雪花的味道;能供给女孩子打牙祭的东西太少了,她们偷偷地用手术刀割冻羊肉,用毛衣针穿上羊肉块烤羊肉;空投来的西瓜,随着降落伞飘到了雪原深处。

昆仑之喝:高原缺氧,水烧到60度就开了,食堂统一烧水,男兵女兵们提着水舀子、暖瓶,在那里排队等待40分钟;要喝茶就自己煮,抓把茶叶扔进硕大的搪瓷缸子,炖在火炉上,像熬中药似的焖着。

昆仑之眠:睡铁床,床上铺着薄薄的褥子,下面垫着草垫子。晒被子成为奢侈的节目。昆仑之眠充满着陷阱,有些人在梦中就醒不过来了,她们每天早上起床看见大家都活着,就觉得很幸运,心中充满了重生的快乐。

看过毕淑敏亲身经历的故事,觉得不只是有趣、新颖,还感动于她对心灵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她不是用沉重,而是用乐观诙谐的口吻描写了她的高原从军经历,那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是那种无论在何种艰苦的环境中都充满生活情趣,充满对美的热爱的情怀。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3篇

毕淑敏是目前在读者中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以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洞察力与细腻的笔墨,记录和描摹着当下人们的各种生活状态和心灵史。

《心灵处方》是毕淑敏近年来最优秀的散文随笔集。全书收入了《流露你的真表情》《保持惊奇》《我很重要》《自拔》《致不美丽的女孩子》《致被的女人》《爱最怕什么》等73篇作品。

这些作品顾名思义,着重于对当下人们生活现状的叙述和解剖。随着一个个生活小故事的叙述,毕淑敏以外科医生的目光和洞察力,一层一层细致入微地将生活的苦痛和“病灶”找出并解剖,让读者不仅看到生活的残酷,还会欣喜地发现自己已经从这些小故事里看到了出路和希望。

毕淑敏在《流露你的真表情》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每次乘飞机,起飞之前,航空小姐总要为旅客演示一遍空中遭遇紧急情形时,如何打开氧气面罩的操作……乘机数十次,每一次都凝神细察,但从未看清过具体步骤。小姐满面笑容地屹立前舱,脸上很真诚,手上却很敷衍,好像在做一种太极功夫,点到为止,全然顾及不到这种急救措施对乘客是怎样的性命交关……我分明看到她们脸上悬挂的笑容和冷淡的分离,于是,升起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毕淑敏指出,“无时无刻不在笑――这是一种刑法,它使‘笑’――这种人类最美丽最优秀的表情,蜕化为一种酷刑。”“现代自然是没有这刑法了。但如果不表达自己的心愿,只是一味地微笑着,微笑像画皮一样粘在我们的脸庞上,像破旧的门帘沉重地垂挂着,完全失掉了真诚善良的原始涵义,那岂不是人类进化的大退步,大哀痛!……有一句话叫做‘笑比哭好’,我常常怀疑它的确切,笑和哭都是人类的正常情绪反应,谁能说黛玉临终的笑比哭好呢?”

她认为,“痛则大悲,喜则大笑,只要是从心底流出的对世界的真情感,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经得起岁月风雨的推敲,值得我们久久珍爱。”

这就是毕淑敏,从一个小小的微笑便能够挖出隐藏在其后的深刻涵义,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在《保持惊奇》中,毕淑敏有着更加令人称快的叙述。“惊奇,是天性的一种流露……但人是不可以总是惊奇着的……在生命的某一时辰,你突然因为你的惊奇,遭逢尴尬与嘲笑。……我们的词典里,印着诸多如‘处变不惊’、‘宠辱不惊’的词汇,使‘不惊’镀着大将风度的金辉,而‘惊’则屈于永久的贬义……假如牛顿不惊奇……人类与伟大的万有引力相逢,也许还要迟至很多年……世界是没有止境的,惊奇也是没有止境的,惊奇是流动的水,它使我们的思想翻滚着,散发着清新,抗拒着腐烂……在城市待久了,常常使我们丧失惊奇的本能。我们鳝一样滑行着,浑身沾满了市侩的黏液。”她最后说,“保持惊奇,它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温泉,会有汩汩的对于世界的热爱蒸腾而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在《心灵处方》这本书中,类似这样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并且还有许多如何排解人生苦痛的小故事,它们像黑夜中一扇有着亮光的小窗,将人们麻痹了许久的神经重新激发得敏感起来,恢复对生活应有的感知能力。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4篇

呵呵,必须坦白,美丽的女孩子很小就喜欢看,看多了渐渐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美不过清新美丽的少女,飘飘然青丝抑惑齐肩的短发或是俏皮的马尾轻轻的遮掩着细细而洁白的颈子,星星般的眼眸由轻柔的睫毛簇拥,秀气的鼻子与一线的唇尖和下巴,白里透红的脸蛋加上永远微笑的酒窝,挺拔的身姿还有天籁般的谈笑……之后便觉得其他所有美好事物最多也不过是陪衬,所有丑恶的事和物在这般地美丽之前都应该自己漂白的干干净净,这样的美丽是世上最伟大的武器。

以上好像有点肤浅,不够深入,其实审美需要恰到好处,心底纯洁的像西藏高原上韵积的雪一样一尘不染,没有任何企图也就不需再做任何深入。所以我喜欢欣赏美女,但不愿估计其他,生怕破坏这美丽的气氛

喜欢散文是高中以后的事了,高中是接触到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一下子喜欢上了他的文章,于是乎把他的散文看了个遍,在这里还要请他老人家多包涵,尽管他比较反对盗版,但是我读他的文章,大多都是从便宜的盗版物上得来的,所以心中很是不安……

这个时候,喜欢都他的散文也是与我当时的心境有关,高中三年我是拼了命的学习,极力想凭借读书走出自家的土屋,条件很艰苦,所以学的很累,心中不免有种种不良的情绪积郁缠结,这个时候他的文章恰好给我这种抒发郁闷的工具,并不是说他的文笔苦涩,而是觉得他的文字有力而深刻,如果要找个倾诉的方式,我希望是用他的笔调来抒发心中的青涩的感情

再后来,上了大学,换了环境。一次闲时无聊,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余光中散文》,没有想到一口气读完了,错过了午饭却浑然不觉的饿。这是一本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在欧洲各国旅游生活的种种情节,写得轻松优美,读来就像我奶奶给我娓娓的讲着她的故事,当然我奶奶没有如此的游历,但是当她耐不住我的纠缠,坐下来由我趴在她的腿上拖着下巴听着她讲那些以前的陈年往事时,心情总是放松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破坏我听故事的心情,这样也常常忘了吃饭,所以余光中的文章是我再一次重温那久别的美好的感情,这种感情已经很久违了……( : )

然后读过贾平凹的作品,觉得他把散文当成记述日常琐事的唠叨,太接近生活或者说太接近作者本人日常琐事的散文,在我看来就像过分关注女孩子日常是如何化妆如何保养的细节,而不忽略了她的美丽,这些都不是我喜欢做的

最近借到另一位作家的作品,是位女性,有王蒙给她作品的序如是说道:“她太正常,太善良,甚至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心,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家估计已经知道我在说谁了,对了,她就是毕淑敏——一位医生和作家。在我个人的心目中中国的女性文人中只有几个人,我是可以记住的,她们分别是李清照、张爱玲、三毛,另一个就是毕淑敏。读她的散文有一种这样感觉——一位慈祥而智慧的母亲在教导她淘气的孩儿,一切如同清澈的小溪,涤荡去一切阴暗和不快,使人重新获得朝气和力量,也正是读她的散文,在我无法入睡的时候,想想她的文字,也便坦然进入梦乡,这样的散文除了审美的力量,还能起到疗救的作用,所以很喜欢,遇到好读书的朋友总是推荐她的文章。

此外还读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伊豆的舞女》《千纸鹤》等,感觉那样一种纤细而单纯的美已经超越了国界,恰到好处的反映了东方美的特质,让人不愿离去,但也不愿碰触,生怕惊吓到美丽女生的诉说,正是读了他的文章是我对日本民族产生了好感,之前觉得这个民族就像一先天不足又被人遗弃的孤儿拼了命的要赚得人们刮目相看,却长成了奇异而乖戾的民族性格,很糟糕,现在却生了要去日本看看的想法。

也正是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让我感叹世上竟有美如天使(我觉得如果有天使,那她一定是女孩儿)的散文作品,也让我对美好事物的统一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原来除了美丽的女还有美丽的文章让人心动。

所以要是又一位漂亮如川端康成散文,知趣如毕淑敏散文,游历如余光中散文,发起牢骚如余秋雨散文那样的美女存在,那我愿为她赌上十世而永不后悔。

现实一如断臂的维纳斯,给美好的事物留下些许缺陷,也正是这些“美丽”的缺憾才使人们不断的追求美好的事物,不断完善自我…..

喜欢散文,喜欢美女是我两大爱好吧,呵呵。

远生2008-10-16于天津大学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5篇

2012年2月,毕淑敏推出新作《花冠病毒》。在这部“软科幻”小说里,她将人性的幽暗之处,喻为“人心的花冠病毒”。

“人性固然不像我们想象般美好,但也并非无可救药。有心理学家说,做人是有期望的好事,所以我们才留恋这个世界。总体而言,人性总是要善良多一点儿,总是要感念亲情、世间真情。”显然,人之波诡云谲,令她流连忘返。一如小说的收尾——“再见再会再来”。

雪域高原面对生死

1987年春,时任《昆仑》杂志编辑的海波,在社内接待一名陌生中年男子的来访。

男子递上的纸袋里,装有一沓稿纸,标题是“昆仑殇”。

“他说这部中篇小说是他爱人写的。我追问,她怎么不亲自送来?”事隔多年,海波还记得这件事。

第二天读完稿,海波被小说“磅礴的气势与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希望马上见到作者。

《昆仑殇》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昆仑边防部队最高指挥官“一号”为挑战严酷的自然条件与军人的意志,也为捍卫作为长官的尊严,执意命令属下一群士兵,在海拔5000多米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冒着零下40℃的严寒,进行冬季长途野营拉练,徒步穿越无人区。为完成这一自虐式的军事拉练,有人冻伤冻残,更有人付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面对文中描写埋葬战士的新土,读者会追问:这次行动的意义何在?到底值不值?

“我向来喜欢初露锋芒,来势很猛的作者。”海波想起,第二次见面,毕淑敏与先生一同前来。他们的一番交流,让他“有点儿吃惊”。

“她说这是她的处女作。过去没发表作品是因为她喜欢写作,只想写得愉快,并不刻意追求结果。从小说刻画人物、把握细节的能力看,她的文学底蕴已较成熟,不像一个初学者。

“那时很多描写、新疆的作品,多是男作家所写。女作者大多擅长抒发内心感受,描写客观现实,不及男作者特色鲜明。而毕淑敏明显不同,《昆仑殇》展现出一股力量与生命的强悍。这当然也与她的性格有关。”

了解毕淑敏的人生过往后,海波反倒不惊讶了。

1969年,17岁的毕淑敏从北京坐了3天火车,来到乌鲁木齐。在那里,她与另外4名女兵,钻进满载大米的卡车,开始了一连12天的数千公里的长途跋涉,直抵阿里。

“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像3座银白色的公牛,抵角于茫茫的高原。它们拱起的背脊,簇拥着地球上最宏伟的峰峦。我所在的队伍就驻扎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上。”她在自述中写道。她本想做一名通信兵,不愿当上卫生员,但1973年,她被派往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医。

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让这位花季少女迅速认识到,“人都会死,我将来也一定会死。”

入伍两年后,一次行军,“零下40℃的严寒中,我们同男人一样负重几十公斤,徒步行进在皑皑雪原中,每天跋涉几十公里。在攀越壁立的冰坂时,我那么热切地渴望死亡。我真是受够了这种非人的苦难,再也不愿忍受下去了。我想,我可以装作失足,痛快地滑向无底的深渊。没有一个人会发现我是有意的,因为在如此艰苦卓绝的军事活动中,死人的事的确经常发生。这样我就可以被追认为烈士,我的父母就不会因了我的死而受到牵累。”

“我一定要找到尖利嶙峋的山石,能一摔必死,还不会将他人带落——当时行军队伍跟随特别紧密。”自以为计划周详,可以撒手人寰,“可手就是撒不开。我想死,我的肌体不服从。后来我才明白,这正是青春生命的本能。”

凌晨两点多,到达目的地。她一头倒在地上,仰望辽阔星空,摸遍全身,哪儿也没坏,“原来真的坚持一下就可以过来。”

写出的或未写的,肯定与生命相关

“1980年转业回来,在一家工厂医务室工作。我的青年时代是在那遥远的昆仑山上度过的。多少年过去了,我的思绪还常常飞往那里……我看过一些描写西部边陲部队生活的作品,令我感动,令我赞赏,但掩卷之余,又生出淡淡的惆怅。它们与我心中那座雄伟奇丽的高山,总不那么相符,像一架尚未调到极佳状态的电视机,有几丝重影……”散文《一起试一试》中,毕淑敏道出了《昆仑殇》的由来。

“心中的高山”几乎奠定她一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当年,我们以身体为界桩戍守边防,现在想想挺虚幻。那份领土与我们实际生活有多大关系?但我们就是要以生命的代价来守卫这份虚拟的现实。”

1987年第四期、第五期《昆仑》接连刊登了毕淑敏的《昆仑殇》和《送你一条红地毯》。从此,她正式步入文坛。

“经济学家茅于轼告诉我,他快到80岁才知道,人活着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让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要实现幸福最大化,就要有目标。我在阿里时,已深知生命太脆弱。我要把生命过得有意思,让自己快乐,希望也能帮助别人,这是我秉承不变的目标。”

从早期作品不难发现,她的创作主题一以贯之——如何生死。

小说《生生不已》里,小甜因晚期脑瘤,不治身亡。母亲乔先竹伤心至极,最终却以生的代价,换取新生儿的呱呱坠地,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相接”。

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血玲珑》,传达出对命运无情捉弄的无奈与反抗——商界女强人卜绣文的女儿夏早早患上“渐近性贫血症”。为了挽救女儿性命,这位母亲不得不与女儿生父、当年自己的男人再造一个生命,以完成“血玲珑”计划——骨髓移植造血,从而再度陷入对另一亲生骨肉的生死抉择。

“在我20多岁,还在野战医院做实习医生时,曾经参加过抢救一个小男孩儿的手术。为救这个孩子,大家真是费了很大气力,但他还是死了。”眼见孩子母亲悲痛欲绝,一位老医生劝慰道,你还可以再生一个。母亲泣诉:“我可以再生,但第二个孩子与这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但凡我写出的或未写的,肯定与生命相关。我无法不尊重生命,这是我的习惯,深入骨髓。”毕淑敏说。

相关期刊更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教育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甘肃省教育厅

中医药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