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祥林嫂,鲁迅小说《彷徨》中主要的人物,她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她——勤劳善良,有力气,本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美好的“伊甸园”。但是,她后来几乎沦为乞丐,最终客死他乡!是谁毁了她的“伊甸园”呢?读罢全文,掩面沉思,我想:是封建礼教的毒害,更是社会的冷酷彻底毁了她的人生,彻底摧毁了祥林嫂梦寐以求的“伊甸园”!
1 封建礼教的毒害
本文写于1924年2月7日,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兴起的革命浪潮还没在鲁镇人们心灵的湖面上吹起半点儿涟漪,民主革命的东风还未吹到这个闭塞的小镇,在鲁镇最大的感受是“都没有什么大改变”。所以,在鲁镇,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封建等级关系仍然是天经地义的观念。“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这时候,女人们忙着准备一切“祝福”的事宜:杀鸡,宰鹅,买猪肉,还要“用心细细地洗,”“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但祝福时“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是男人的专利,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礼教赋予男人的尊严与特权,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训诫:男尊女卑,长尊幼卑,上尊下卑,亘古不变,没有谁能超越。
另外,在“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封建理学里,不幸却早早降临在祥林嫂身上——年纪轻轻(二十六七岁)便守寡,再嫁——婆婆把她卖给货老六——日子不长,新丈夫年纪轻轻便患伤寒而死,继而唯一的亲人儿子又被狼衔去了。所以,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的眼里就是一个“谬种”,是“可恶”,是“异端”。似乎死了丈夫丢了孩子本身就是她的错。
所以,鲁镇的“祝福”不属于祥林嫂,她没有“资格”祭奠神灵,因为她是“谬种”,鲁四老爷怕“失节”的她玷污了神位,亵渎了神灵,因而,鲁家人在“祝福”时处处提防着,冷漠着她,远离着她,不让触碰任何与祭奠有关的东西。“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在灶下烧火”。
所以,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做人的骄傲,毁灭了她构想的“伊甸园”!
2 社会的冷酷
祥林嫂,同鲁迅先生塑造的另一个人物啊Q一样,没有人知道她姓什么,只是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中介人老婆子是卫家人,说祥林嫂是邻居,既然如此,大家便推测她也姓卫罢了。大家知道她家的情况也很少。她寡言少语,埋头苦干,鲁四老爷的家,鲁镇,本也可能会成为她重建“伊甸园”的梦想,在鲁镇的这些日子,她“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但是命运对于弱者并没有半点怜惜,社会的冷酷再一次摧毁了祥林嫂的梦想,彻彻底底的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1 鲁四老爷——冷漠、腐朽。 鲁四老爷,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见不惯新生的事物,见到我也只是“大骂其新党”,在他的眼里,所谓的“理”—“三纲五常” 的定律就是天,爱心、同情、尊严、人格,统统都被踩在脚下。所以当祥林嫂初到他家时,虽然年轻健康,“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通红的”,但是她却“死了当家的”,想到这些,鲁四老爷不高兴,皱眉头,嫌弃她是寡妇。只是鲁四老太太看她“摸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同意试用,三天后因为祥林嫂做活可抵过男子而收留了她,至此,祥林嫂才得以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暂居于鲁镇了。
后来,当祥林嫂在河边看到似乎有婆家大伯在和对岸,惊异是来抓自己时,鲁四老爷闻说后只是皱皱眉头,说“不好”,怀疑她是逃出来的,但并没有为祥林嫂想应对的办法,可见,他的冷漠。
当祥林嫂“只剩光身了。”被人赶了,走投无路了,再度来到鲁四老爷家时,鲁四老爷对她没有表示同情和尊重,而是更加冷漠了,他依然是皱眉头,还要暗暗地告诫家人:让她干活可以,但祭祀的事可不能让她沾手,说她“败坏风俗,”她做的祭品会“不干净,祖宗是不吃的。”
“祝福”之际,听到祥林嫂死了的噩耗,鲁四老爷则极其生气,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在鲁四老爷的眼里,祥林嫂的生命还不如一尊佛像,一堆“土偶木梗”,更见其对祥林嫂态度的极度冷漠了!是他的冷漠腐朽毁了灭祥林嫂的“伊甸园”!
2.2 “我”——模棱两可的回答。 “我”,一个见过世面的知识青年,在祥林嫂极度绝望之时,对于她的“人死了是否有魂灵”的问题,没有给予正确的肯定的回答,而只是是是而非支支吾吾模棱两可的回答,可见作为知识象征,先进思想代表的“我”没有彻底做到唤醒民众,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所以,“我”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她悲剧命运的结束,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3 柳妈及其像柳妈一样的农村妇女——愚昧无知。 柳妈,一个也在鲁四老爷家里干活的女工,应该说是祥林嫂的同事,也可以说她们是同志,本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但是,对于祥林嫂的不幸,她只是将之作为愚弄她的笑料。
祥林嫂二十几岁时,小她十岁的第一任丈夫便夭折了,她成了人们瞧不起的寡妇,无奈只好瞒着婆婆来到鲁镇做工,后来在婆婆的逼迫下再嫁名叫货老六的山里男子,日子还算可以,可好日子不长,不久这第二任丈夫又病故,她再一次成了人们鄙弃的寡妇。面对祥林嫂不幸的婚姻柳妈“诡秘”地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另一个妇女说“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竞肯依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 柳妈之类的农村妇女们没有同情,没有关爱,更多的是嘲笑,无情愚昧之态尽显无遗。
祥林嫂唯一的希望——儿子也被狼衔走,这对于一个寡妇来说是多么深重悲痛啊。可是在柳妈们那群愚昧的村妇眼里,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故得乏味了,枯燥了,不耐烦了……
柳妈如此,和柳妈一样的妇女们都如此,人们最初听到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时,还能附和着流下几颗同情的眼泪,继而同情淡忘了,剩下的只有白眼冷漠和嘲笑!她们的冷漠、愚昧、无知最终被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2.4 婆婆的残酷。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同为女性的婆婆,对年纪轻轻便守了寡的儿媳,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她一切都只盘算着祥林嫂如何再嫁才划算,她只打着她的小算盘,全然不管祥林嫂的命。她的残酷毁灭了祥林嫂的“伊甸园”。
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是的,在祥林嫂的悲剧里,“我”、鲁四老爷、鲁四老太太、柳妈以及像柳妈一样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婆婆等,他们可能都体格健全,但他们精神上是萎靡的,正是他们的愚昧,冷酷,麻木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梦中“伊甸园”。
3 孔乙己
孔乙己,鲁迅作品中极具典型性的人物,中国文学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与众不同——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却具有中国人的共性——希望通过科举之路功成名就;他似乎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但那不论不类形象却让我们读后久久挥之不去,内心顿生一种似痛非痛、似悲非悲、似喜非喜的沉重。掩面沉思:孔乙己,一个唯“读书”至上的读书人,本可以有一段美好前程,拥有一个美好的“伊甸园”,但他为何竞沦落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乞讨为生,最终路死街头的地步呢?我想: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孔乙己自身的原因。
3.1 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3.1.1 封建传统文化思想把他置于死地。 孔乙己贫困潦倒,他善良而又无能,不受人们尊重,你看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简直就是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
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不肯脱下这么一件标志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另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传统文化也不容他脱下那件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如果脱下了那件长衫,他孔乙己不就不再是读书人了吗?不就又变回普通人了吗?好不轻易忍饥挨饿辛苦几十年熬得个“读书人”的地位,不就又回到“解放前”了吗?在只有“上”哪有“下”的封建传统文化现实里,这也是不容他脱下那件破长衫的。再说了,“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理想确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啊,他孔乙己也不容列外!哪怕是忍饥受冻死亦足啊。至死,孔乙己也不愿放弃他“读书人”的架势与尊严。
“人家背地里议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孔乙己之所以不会“营生”,是因为他读的书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薄劳动。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至死,孔乙己终究不会也没有放下“读书人”的尊严,举起袖管自食其力!
所以,封建传统文化思想的桎梏毁灭了孔乙己的“伊甸园”。
3.1.2 封建旧社会的冷酷无情置他于死地。 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用手“走”了去,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小说中四次写到众人的哄笑:“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众人拿他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由此可见人们的麻木不仁、穷极无聊,这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这笑声里只有冷漠而毫无一点温暖的意味,这是令人窒息的笑声!
“……‘孔乙己,你当真认得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摸样,脸上陇上了一层灰色。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更浓!
就连小孩子也觉得他又好笑又不耐烦,有几回,邻居的孩子听得笑声也赶来凑然闹,在孔乙己之乎者也的话语中寻找快乐,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直到孔乙己穷困落魄、临死之际,人们也不忘拿他来取笑:“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此时的孔乙己境遇如此凄惨,众人非但不同情,反而把他的痛处当做笑料,足见其自私冷酷、毫无同情之心!
3.1.3 社会的盲从心理催化了孔乙己的灭亡。 四次写众人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孔乙己一出场,大人、孩子、掌柜、贫民、老爷、妇人 … …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从孔乙己身上寻找快乐;只有一个共同的动作——极力取笑孔乙己;只有一个共同的表情——开心地满足地哄笑!你笑,我笑,他也笑,说话的人笑,喝酒的人笑,凑热闹的人也笑,大家都笑 … … 全然没有了人类应该的温暖与同情!多么可怕的从众心里,它催化了孔乙己生命的结束。
3.2 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除了社会的原因外,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一方面,他好喝懒做,四体不勤,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
另一方面,他又思想守旧、迂腐、麻木不仁,他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半文不白,竭力掩饰自己的窘迫。作者通过这一件长衫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揭示了孔乙己既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欲走科举踏上仕途之路,可自己偏偏又不争气,一辈子竟然连个一个秀才也没能“捞”到,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
他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苦命人和弱者。他穷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悲,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是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关键词】鲁迅作品 教学 人物 心态 乐趣
凡是读过中学的人,对孔乙己、阿Q、祥林嫂,这些鲁迅作品中的影像不会陌生。谈到鲁迅就是那种不卑不亢的韧性力量,就是以一己之力对于民族命运的现实担忧与孤独呐喊;就是横眉冷对与觅向刀丛的彷徨与无奈。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以他的伟大作品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动。
鲁迅是写社会人生的,中学生已经对社会人生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但这种感受和了解还是初步的。鲁迅作品所描写的人生和事件、所议论的那些问题,人们是可以感觉到、感受到的,但它们所能够暗示的内容却是无限的,是鲁迅自己也不一定全部意识到的。它们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经历不断地去补充、去挖掘,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是供教师和学生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的对象。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鲁迅作品都适宜于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和欣赏。鲁迅到了三十年代,还说很少有人懂得他的《阿Q正传》。但阅读、欣赏、接受语言作品的基础不是“懂”,而是可感受性。可感就能接受,至于它们内在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是可以随着学生人生观察和体验的不断增加、随着学生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的逐渐丰富而不断深化的。
鲁迅作品除具有极高思想性外,还有许多的“读点”,经久耐读,越读越有“味道”。笔者以为不妨让学生先从捕捉对象的特征、重视细节的特殊作用上加以品读。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三个片段的描述。作品仅仅捕捉了祥林嫂一生中的三种形象,就表现了她一生悲剧性的遭遇和变故后的轨迹,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学习的过程中抓取这类特征性细节,既有助于对课文人物形象的丰满性把握,又有助于学生作文题材的丰富性积累。如果我们在讲析鲁迅作品时,能引导学生从细节去理解作品,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会深得多。
一、三味书屋中的“乐趣”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生活反衬百草园的无穷乐趣让人怀念。百草园给“我”带来的“乐趣”自不必说。然而在三味书屋中读书就没有一点儿童追慕的“乐趣”吗?我看有,而且不少。
乐趣一:在书屋后面的园里,“我”和“同窗们“爬花坛,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多么繁忙有趣的游戏啊!“爬”“折”“寻”“捉”“喂”这些动词同百草园中的翻断砖、按斑蝥的脊梁、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中的“翻”“按”“拔”“摘”等遥相呼应,勾画出儿童所独有的心性。
乐趣二:孩子们在观察先生时寻找乐趣。由于长期观察,知道先生见到众多的人一拥而进书房很可能发怒,便“小心翼翼”的“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瞒骗一下先生,成功的喜悦自不用说。观察先生“念书”,用象声符号写出先生念书时大声的连绵不断的声态,同时,写先生念书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如果不是觉得有趣,怎么会观察得如此仔细?
乐趣三:课内做小动作。乘着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便偷偷做起有趣的小动作――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描小说的绣像画儿,甚至还做“小生意”卖画儿呢!读着这些内容,我们不难想见“我”那时蒙骗先生偷得几分乐趣的情境。只不过,在百草园,是痛痛快快地恣情取乐,而在三味书屋则是不得不用些“瞒”“骗”“偷”的小点子。因此,“我”对百草园的时光也就更加眷念了。
二、《故乡》中的“母亲”
《故乡》中的“母亲”,她虽然不是重要人物,却是个必不可少的人物,从某种意义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作为“我”的思想性格的补充而出现。“我”这次“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去”目的就在交割房产,搬“母亲”到谋食的异地去,如果没有“母亲”的存在根本就没有返乡的必要了,也就没有这部作品。
另外她在作品的情节结构上又起着重要的串连作用,在作品中,闰土的名字是她先提出来的,以引出”我“对儿时与闰土交往的美好回忆;杨二嫂是她介绍出来的,以引起“我”对杨二嫂过去的追述;与闰土见面后,当闰土称“老爷”,母亲连忙制止,让其照旧称呼,对闰土的现状母亲是了解的,她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母亲对贫苦劳动者不轻视。也是由母亲安排着宏儿和水生结交的,这样为后文“我”把希望寄托在宏儿和水生这一代身上埋下伏笔,最后又是由于她的追忆,揭示闰土和杨二嫂之间的矛盾(杨二嫂说闰土偷碗碟)。由于母亲,使两个没有正面叙述和描写中没有见面的人物撮合起来,从而展现“我”、闰土、杨二嫂之间的关系,小说情节在结构上也更显得完整和谐,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祝福》中“我”之心态
《祝福》中的“我”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同情祥林嫂的遭遇,想帮助她又无力帮助;既与以鲁老爷为代表的实力格格不入,也对摧残祥林嫂的封建礼教极度不满。如果我们剖析了“我”心态,实际上也就是找到了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
从文中“我”对祥林嫂关于灵魂的有无、有没有地狱以及死去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的三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体味到“我”对祥林嫂的同情,想帮助她又无力帮助她的无奈进而转为内疚、自责的心态。
因为“这里的人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人何必增添末路人的苦恼”,所以“为她起见,不知说有罢”。从“我”的这个思维过程来看,正是表现了“我”同情祥林嫂,想帮助她的心情。“我”对于有没有地狱的有无是既“希望其有,有希望其无”,所以只能这样含糊的回答。在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时候,作者插入了几句自我批评的话来进一步解释“我”的心态,“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划,都挡不住三两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此时“我”已明白自己是无力帮助祥林嫂的了,于是转为内疚、自责,于是用“说不清”完全了先前的话。
“福兴楼的请墩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这是“我”在遇见祥林嫂之后的第一段文字,从字面看好像在赞美一种吃食,或表达一种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但放在祥林嫂对“我”的逼问之后,联系它后面紧接的“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就可以体会到它实际上表达了一种不安的情绪,一种极力想摆脱困惑苦恼又终于摆脱不了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扰。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都还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这段文字是在听到祥林嫂的死讯之后,从字面看来好像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然而联系小说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从后文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肖像描写、从对她的勤快能干的极力赞美以及对她命运的转折的一贯关注来看,“我”对祥林嫂的同情是显而易见的。之所以听到祥林嫂的死讯后“我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是因为“我”骨子里是不相信有灵魂,祥林嫂是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关键词:鲁迅 海明威 人物 死亡意识 探析
一.毫无意识与毫无惧色
在鲁迅的笔下,人物的消亡往往是在他人无意识抑或自己无意识的状态出现。《孔乙己》中的落魄文人孔乙己,他在笑声中出场,也在笑声中淡出人们的视线。最终,“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被人们称为“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在春天里丧父、失子并不明不白地死去。《伤逝》中的子君,不被人理解,受到冷嘲热讽,受到感情决裂的打击,最终对自己生命价值毫无意识地抛弃生命。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鲁迅笔下的大部分主人公在其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死或者亲人的死及其原因和意义,似乎毫无意识,谈不上思考和分析了。他们在糊涂中生存,也在糊涂中死去。
而海明威的笔下的大多数人物与鲁迅笔下的人物对待死亡的意识和态度迥然不同。虽然死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他们对死亡都有一定的认识,他们正视死亡,勇敢地抗争死亡,力图在精神上超越死亡。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里“用末日审判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过往岁月和当下的生活,内省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最后在梦幻中,坐飞机飞往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山巅,完成了对肉体死亡的精神超越,实现了精神生命的不朽。”
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作者通过两天的狩猎,突出塑造了主人公麦康伯真实而饱满的形象,层层深入地展示了他从猎狮时的“胆小鬼”到追猎公牛时毫无惧色的“男子汉”的精神成长历程。追猎公牛时,他英勇无比,尝试到勇气带来的无比幸福,体验到克服死亡恐惧的无比快乐,真正确立了正视死亡的生命信念。因此,在与受伤公牛对决时,在麦康伯太太的枪声下,一个“胆小鬼”的肉体麦康伯死亡,而无数个“毫无惧色”的精神强大的麦康伯形象在读者心中诞生。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在炸掉桥的撤退途中,自己却被炮弹炸断了大腿,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独自留下阻击敌人。他怀着坚定的信念,面对敌人和死亡,无所畏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乔丹必然牺牲,但他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二.唤醒责任与硬汉精神
探析鲁迅与海明威笔下人物不同的死亡意识,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不同源于作者不同的创作意图、死亡观念、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并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他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使命意识和批判意识,使他有意识地力图如何唤醒民族、民众的生存意识、抗争意识,不遗余力地为探索民族新生之路。所以,在描写众多主人公死亡前后毫无意识的状态,表达的是作者强烈的唤醒责任。他要唤醒的是民众的麻木的灵魂和东方孱弱的睡狮。
其实,把脉了家庭变故和国难临头,鲁迅早就诊断出人的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强烈地激起了他的人、家、国的生死存亡意识。因此,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对生死毫无意识的艺术形象,旨在唤醒民众意识和东方睡狮。
总之,鲁迅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即唤醒民族、民众的生存意识、抗争意识。而海明威旨在构建“硬汉子”精神,崇尚勇气的价值,正视死亡,张扬精神生命的崇高和伟大,以便疗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精神迷惘”。因此,鲁迅笔下人物死亡往往是在他人无意识抑或自己无意识的状态出现,而海明威作品中的人物对生死有所感悟,因而面对死亡毫无惧色。
参考文献
[1]海明威.死在午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22.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4.
[3]孙玉林.破解《乞力马扎罗的雪》之谜[J].作家.2014(10下).
[关键词] 鲁迅;借鉴;日本小说;《复仇的话》;《铸剑》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74-2
1902年,二十二岁的鲁迅作为公派留学生留学日本。可想而知,鲁迅第一次远离国土,接触的第一个除中国以外的国家便是日本,那么日本对其影响便是举足轻重的。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课余喜欢阅读哲学与文艺之书。他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N. Gogol)和波兰的显克微支(H. Sienkiewitz)。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由此可见,夏目漱石、森鸥外等日本本土作家对鲁迅在文学创作方面产生了某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仅举简单一例,鲁迅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其中的“记”字并不是他写的错别字,而是日语中“记念”一词的汉语写法。
此外,经由日文翻译而来的欧洲作品,自然带有日本语言所特有的语词特点和言语感觉,不能不说某一种语言的力量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较为深刻的影响因素。那么,我们就能够更清楚地理解体会到鲁迅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带有日本文学的色彩。总体说来,日本近代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充满了对封建势力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探索。鲁迅先生在民族国家危难之时,也是这样充满了斗争性与探索性,用自己手中的去笔呼唤人性中最本真的自我,这就可以成为我们中国的“民族魂”。
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夏目漱石的《克莱喀先生》与鲁迅的《藤野先生》两篇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同鲁迅的《风筝》,都讲述了心灵的忏悔和谴责在人的一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鲁迅的《野草》也受到了夏目漱石《十夜梦》的影响。在这里,想着重谈一谈鲁迅《故事新编》中《铸剑》同日本作家菊池宽的《复仇的话》这两篇文章。鲁迅在其自身翻译《复仇的话》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以及《铸剑》中的人物设定、故事主题、表达思想等方面对菊池宽都有着许多借鉴之处。
一、对翻译日本小说的借鉴之处
鲁迅一生的创作,仅仅从他翻译各国文学作品这方面的影响因素来看,其所受国外作家作品的影响颇深。他通晓德、英、日等国语言,这其中,以日语最佳。
一国作家在翻译另一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之时,其思想意识、语言环境都会在自己的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周氏兄弟的合译文集《现代日本小说集》中收录了日本作家菊池宽的两篇作品:《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和《复仇的话》,译者在《现代日本小说集》前言中提到,所选被译文章完全出于兴趣考虑。由此可见,鲁迅对于菊池宽的作品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先生的创作便是从这些细致认真的翻译工作中找寻其细微的心灵相通与相识之处,然后迸发出灵感。菊池宽为日本“新思潮”作家,擅于写作历史题材小说,借古讽今。他的创作通俗流畅,深受大众喜爱,这些也许就是鲁迅选择翻译他作品的原因之一吧。
首先,鲁迅发表《铸剑》的时间与《复仇的话》被翻译出来的时间相隔较近,先生在翻译过后进行的创作就会受到某些影响。菊池宽的《复仇的话》,通过历史审美的角度,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突破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小说形式。这些在鲁迅的《铸剑》中也体现地淋漓尽致。带着对翻译作品的诸多情愫,再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传说“眉间尺为父报仇的故事”鲁迅完成了自己的故事新编――《铸剑》。
其次,鲁迅在《铸剑》中,开篇描写眉间尺消灭老鼠一段,其中在描写老鼠时使用的量词,就是“一匹老鼠”,这是日本语言有的量词用法,体积相对较小的动物就用“匹”来计量。又如,鲁迅翻译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其中描写狗,也是用的“一匹狗”。这样细小的地方都有着日本语言的痕迹,可见鲁迅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语言的影响。他在后来的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一种生涩坚硬之感,部分原因也是因袭了日本语言的行文方式所致。
二、具体的借鉴之处
(一)人物设定的借鉴之处
菊池宽的小说《复仇的话》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名叫铃木八弥,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元服之仪过后踏上为父报仇的“困难而又紧张的事业”。历经四年时间,经过无数地方,遇险化夷,小有名气。最后在风烛残年的前川自杀之后,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使命,在“胜利的悲哀”中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任务,但最终却丢失了自身的信仰与人生意义。小说中的主人公铃木八弥,本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虽然早年丧父,但除却淡淡的悲哀之外,他生活富足,天真烂漫。在成人礼过后,得知杀父仇人之事,便踏上了征途。最初的八弥报仇目的是明确的,也判断清晰,“所谓复仇,固不测有怎样的难,然而这是显赫的不枉为人的事业,却以为是确凿的。”但是经过生驹浪人一事,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认为这和为父报仇没有丝毫关系。而后没过多久,他便忘却了最初的悔意,认为复仇的事业是一种冒险的传奇。但却发现仍然是需要忍耐劳作的。在接下来的四年时光中,他经历过种种困难与磨难,练就了一身本事,成为一代名人,认为复仇之事易如反掌。八弥的成长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性格中历练而成的,从最开始的懵懂无知、是非分明、到快意恩仇、隐忍劳苦、自信勇猛,以及后来面对悔不当初的前川之时,所表现的犹豫不决,都充分地说明了八弥矛盾的性格特征。这个少年固然在成长,但是他性格中的多变、摇摆以及童年生活带给他的完美保护,都使得他内心深处的优柔寡断多于勇敢无畏。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抱负,但是却丢失了自己对人生意义和人性真实的判断。
菊池宽在创作铃木八弥的这个人物之时,是想借用人物的思想局限,来表现当时真实的社会状态。菊池宽主张“为生活而写小说”,他对人物表达的保留也未尝不是一种借古言今的手段。
同样,在鲁迅的《铸剑》中,主人公眉间尺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在母亲的告知下,自己的杀父仇人竟是当今的王。于是,眉间尺负上父亲留下的雄剑,踏上了为父报仇的道路。这之前,鲁迅还穿插地描写了眉间尺消灭老鼠一段,看似与主题无关,实则对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活该!”他一想到夜夜咬家具,闹得他不能安稳睡觉的便是它们,很觉得畅快。他将松明插在土墙的小孔里,赏玩着......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眉间尺又觉得很可怜,随即折断芦柴,好容易将它夹了出来,放在地面上。老鼠先是丝毫不动,后来才有一点呼吸;又许多时,四只脚运动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来逃走。这使眉间尺大吃一惊,不觉提起左脚,一脚踏下去。只听得吱的一声,他蹲下去仔细看时,只见口角上微有鲜血,大概是死掉了。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他蹲着,呆看着,站不起来。
所引用的原文这一段,充分体现出眉间尺不冷不热、犹豫不决的性格。这和《复仇的话》中铃木八弥的形象如出一辙。而后眉间尺听到自己父亲是被暴君所杀,涌起的怒火也只是一瞬之事。在途中被“干瘪脸的少年”纠缠一事,也体现出他性格中的软弱与无能。但是后来遇到黑衣人宴之敖者之时,认定他能为自己报仇,眉间尺又毅然决然地砍下自己的头颅,这也算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自己身体力行地在实现为父报仇的愿望。故事的结尾,三头共战,虽然借于他人之手,但也彻底地使眉间尺的人生得到了升华。
通过上述分析,鲁迅在刻画“眉间尺”的形象之时,确实借鉴了菊池宽“铃木八弥”的这个人物形象,两者的设计发展,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完成了人生的成长与任务。两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相似性就证明了小说之间联系的紧密性,鲁迅在自身的创作过程中,对日本小说的吸收借鉴,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创作,也为中国小说注入了清新之风。
(二)“复仇”主题的借鉴之处
鲁迅曾说过:“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先生手中的文字虽然铿锵有力,但是他内心的“复仇”情结,从始至终都埋藏于心中。
可以说,菊池宽的“复仇”主题,是鲁迅创作《铸剑》的导火索,一经先生在翻译菊池宽作品之时,产生了共鸣,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由来已久的情感。正如山洪暴发,排山倒海般的回忆郁结于胸,文字就会流淌于笔端。这是文化交流在具体个人和具体作品中的深刻体现。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鲁迅对于菊池宽“复仇”主题的引用,也说明了先生的大胆借鉴,敢于创新,擅于调和现实与内心的冲突,把自己内心中张扬、棱角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表达方式的借鉴之处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正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流行时期。其中,他对自然主义文学中的“自我小说”十分关注。“自我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有的一种文学现象。“自我小说”的作者多描写个人生活和身边的琐碎小事,以求用真实的生活达到真实的表现。菊池宽的作品虽然没有极尽个人生活细小的描写,但他一向标榜“生活第一、文学第二”,企图在作品中挖掘出人世间的真情故事,不在乎被贴上“大众文学作家”的标签。这也正是鲁迅在自己的小说《铸剑》中所借鉴之处:改写历史传说,旧事新语,在嬉笑怒骂间深掘人间正义。
菊池宽的一句名言:“Here is also a man.”这在其作品《三浦右卫门的最后》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就是――英雄也怕死,他只不过也是一个人。且不谈菊池宽对英雄的描写,仅仅看这句英文,就能体现出他对“人性”的重视。世间万物,为生活第一,真实地再现生活,迎合大众,是他作为“人间性”的首要出发点。鲁迅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也十分注意这一点。《铸剑》中,眉间尺前后心态的变化,便是鲁迅对当时社会普通大众心理的真实描绘――心中虽有怒火,但是自我力量弱小,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照亮作者的同时也同样会照亮读者。我们总能在文学中找到生活的影子,我们在读自己的故事。
三、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鲁迅在自身的文学创作中对日本小说有着不同程度的借鉴之处。鲁迅先生的一生,用自己手中的笔传达着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他的作品凝结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和文化传统之中。对有所借鉴的各国文学,鲁迅也是自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与民族性。鲁迅就是鲁迅,他的名字与作品不会随着时间地流逝而被人们淡忘,他的特立独行与尖刻犀利也是任何作家所不能企及的。这么说来,鲁迅在借鉴日本小说的过程中,广泛地汲取营养,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参考文献:
[1]钱模祥.两篇复仇小说的不同审美机制――《铸剑》与《复仇的话》比较论析[J].南通师专学报,1993,(3).
[2]李明.再论鲁迅的自我小说与日本文学[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6,(3).
一、现行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以下几大变化
1.外国作品选编更多关注人物的命运,尤其重视一些人物的成长,较多的是关于励志或人格塑造类的文章,至于外国科学家、艺术家的文章也有所增多,反映国外人文景观的文章也不在少数。2.各地的语文课本适当增加了有关地方特色或地方著名人物的篇目,如“辽宁籍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通讯被节选入辽宁省普通高中新语文教材中。3.一些极具有影响力,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作品进入语文教材。比如人教社版2005年《卧虎藏龙》和《天龙八部》的节选首次被入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4.教材中关于经济意识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如广东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新教材别增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钱》和《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5.不再刻意回避爱情表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沈从文的《边城》的节选,教材中还保留了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山歌等。
二、走进鲁迅作品,体会鲁迅精神
1.爱国爱民,疗救国民灵魂。鲁迅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和社会,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经历,更是直接地促成他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接着在的政治社会背景下,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02年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2.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探求人生新路。中学教材《故乡》以“我”回乡的所见见闻及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农民痛苦的生活遭际以及精神上的彷徨,抒写了作者对当时的国民现状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3.对知识分子自身弱点的批判。《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4.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学课文《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在平桥村外婆家居住时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三、莫让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悄悄溜掉”
1.鲁迅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都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远、意味深长,篇章结构严谨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语言准确、精炼、生动,这些都明显地在当时其他众多作家之上。当然,任何作家都有局限性。包括鲁迅也一样,他的作品在题材、社会视野上也有其局限;所以中学教材根据这种思想,在选课文时尽可能多地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呈现中学语文教材的多种风格,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诚然,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个便让鲁迅的作品悄悄溜掉,即使其涉及重要的人文主题非常深刻,让广大师生难以理解,语文教材决不能排除鲁迅的作品,并且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否则,我们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