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化工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坚持早晚自习、阳光晨读,健全考勤制;二是坚持“考前预警,考中监督,考后总结”,用好“学风监督团”,确保考试诚信;三是坚持建立健全学业预警机制,通过学业困难学生信息库的建立,及时更新及保存学生、班委、化学化工学院、家长四方联系记录,最大限度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四是坚持“人机分离”,净化课堂环境;五是坚持“一对一”帮扶结对子,努力营造勤奋刻苦、笃学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完善《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学风建设管理办法》,确保化学化工学院学风良性发展。
二、以制度为约束,完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决定一支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织保障,关注学生成长的贯彻落实,与队伍建设密不可分,而队伍建设则要以工作实效为目标,以讲学习、练素质、塑形象、做表率为重点,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化学化工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突出“六看”:一看是否用心,二看是否主动,三看是否负责,四看是否有效,五看是否被学生认可,六看是否有突出贡献。较好地发挥了导师心理疏导、学业指导、生活引导等作用;通过学生干部素质拓展训练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在学生干部中开展“作风建设月”,强化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践行学生干部“六要”要求,强化化工精神,尽职、守纪、做好服务;出台《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部门考核制度》,完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
三、以品牌活动、科技创新为依托,强化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化学化工学院以宣传引导、经费支持、业绩激励几个方面着手,推动了品牌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强化素质教育。化学化工学院持续开展“新生趣味运动会”“阳光宿舍”“化工之星”“化工达人秀”“家长教师寄语进宿舍”等品牌活动,保持活动主旨,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达到在活动中感染人、教育人、锻炼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平台,鼓励并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及创新党日活动;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挂靠化学化工学院科研部,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化工设计大赛、大学科技园创新项目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加快化学化工学院“一院一品”工作的推进;落实“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的职业发展课要求,争取与更多的单位确立社会实践基地。
四、做好九项工作,深化四项教育,落实服务保障工作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其身心、潜移其品性、陶冶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为主要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涵盖了思想道德教育类、学术科技类、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以及与各学校优势特色相结合的品牌类等五大类活动,并且每一类活动包含了很多子活动,几乎覆盖了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仅思想道德教育类活动就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风建设活动、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以及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等多种内容。校园文化活动同样有很多不同的举办形式,例如讲座、图文展、运动会、科技竞赛、文艺晚会、素质拓展训练、志愿服务等。这些举办形式能够全面的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才华施展,并且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之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已经集广泛性、教育性、创新性、娱乐性、自主性、实践性、情感性于一体,成为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新途径
新形势新背景下,我们应当不断拓宽和发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的提升途径,而校园文化活动以其鲜明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对此,我们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同时,结合成都理工大学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探究校园文化活动视域下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途径,以理工科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为重点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载体创新有利于提高其道德评判和道德践行能力所谓道德评判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是指人是否能用最合理的评判标准对事物的好坏做出分辨,并在此基础上用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志在2010年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也曾着重提到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但在当下各大高校,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依然停留在面对面授课,单项灌输以及简单说教的“显性教育”上,而这种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被大学生所接受。尤其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会增加其反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载体来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则能用很受大学生欢迎和接纳的方式来传播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其能够以生动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枯燥的理论,以真实影像来代替抽象的文字描述,以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竞赛来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等等。以该学校为例,其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例如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书香沁园,静以修身;低碳生活,俭以养德”为理念的读书节、以当下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线索的道德类图文展;等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厚,生动明朗,易于理解并极具与时俱进的教育性,这一系列特点都表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完全符合我们所需要的载体的全部要求,它可以让大学生在参与和组织的过程中,以轻松和愉悦的状态无意识的学习到很多正面的精神,达到在思想上不断认识领悟,并将其逐渐落实到日常行为上这一思想道德教育目的。
(二)学术科技类活动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航空工程的先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曾说:“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有的世界。”而理工科类大学大多以培养卓越的工程生为办学目标,所以,对理工科学子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的将理论知识转换为高科技的产物,才能创造未有的世界。而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优良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引导大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和夯实基础知识。从这三点可以总结出,所有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即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学术科技类活动具备了超越其他专业知识教育途径的自主性能,因为并不受集体因素、传统因素以及经济效益因素等的过多制约,使其从活动理念到活动内容再到举办形式,都可以让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调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活动充满浓烈的创新色彩,让大学生在一次次的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该学校每学年举办的学生课外科技立项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现学生创新思想的最具代表性和最受学生欢迎的平台,其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素养为目标,从活动筹备到活动实施再到活动总结等,都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和最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体育竞技类活动的实践性有利于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理工科大学男女比例的特殊性,使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体育竞技活动成为了理工科大学生参加最多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有着浓厚的实践性,同时蕴含了公平的竞争意识,这使其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一方面,参加体育竞技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发泄不良情绪,而通过很多研究表明,适当的发泄能有效的缓解大学生焦虑、悲伤等心理状况;另一方面,这种实践性强的集体活动可以很好的提供给学生彼此之间交往的机会,同时营造轻松的娱乐氛围和良性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生会逐渐打开心扉,变得乐观开朗,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再次,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和障碍,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自己的内心,如紧张、害怕、挫败等心理,通过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能使学生直面这些困难,从而扩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空间,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该学校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的学生(如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的队员),普遍比其他学生更加坚强和乐观一些,并且敢于拼搏,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很少存在焦虑、脆弱、惧怕等心理亚健康状况。
(四)文化艺术类活动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因此,对于长期以理性角度来思考问题而缺乏感性情怀,致使审美鉴赏能力相对薄弱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审美教育应该从加强其情感教育入手。不言而喻,文化艺术类活动建立在高雅的艺术基础之上,而高雅的艺术是艺术家们通过对生活、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通彻感悟,融入自己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从而形成的能震撼人心和引发人共鸣的艺术作品。它是人类对社会和自然最深刻的认识的表达和最真挚的情感的抒发,并且它极具观赏性和体验性。文化艺术类活动能将高雅的艺术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很好的融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加此类活动时,能对艺术家所想表达的意义进行思考分析,净化自己的心灵,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加全面的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有深度的理解美的含义,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如该校每学年举办的“傲雪争辉”系列文艺晚会,其每一年都会赋予晚会不同的文化主题(如动漫时代、喜迎十等)。晚会将感彩浓烈的文化主题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的结合,各主创人员在节目的选材、音视频的制作、舞美背景的设计以及演员的培训等方面都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从中挑选优秀的作品作为素材,在此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将这些情感和思想传达给演员,进而去感染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主创人员还是演员或者观众,都能积累大量的知识,增加情感体验的次数,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Abstract: 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at the margins of society, from the initial increasingly central to society, advocating self-imposed exile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concept of involvement in the world. Different times, there is reason for people to university and never stopped questioning the value of refuge. However, university-like state is the true culture of the university's basic mission should be cultural, traditional university is so, the modern university should not be shielded its cultural essence.
关键词:现代大学 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功能
Key words: modern university cultu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functions
一、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也是个非常复杂、多意的概念,如果让谁用语言描述什么叫文化则并非容易的事情。文化20世纪50年代初,克鲁伯(Kroeber, A.L.)和克拉克洪(Kluckhohn, C.)在其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罗列从1871到1951年的80年间的文化定义就达164种。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适用于一切学科的文化概念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做出界定。
爱华德・泰勒(Tylor, Edward )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一切精神性创造物的整体。有的哲学家和文化学家则把文化看作人类文明的总称,从而倾向把文化和文明看作等同意义上的范畴。也就是把人类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创造物都理解为文化的内容。
梁漱溟先生虽然主张把文化与文明进行区分,但仍从广义上理解文化。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就曾把文化界定为“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向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向理智的。(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2也有的学者从价值观体系界说文化的内涵。戴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 曾强调:“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把‘文化’定义为由一个社会或一些人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3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和不同的背景下,自然有着多重的含义。它常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知识、音乐、艺术和文学成品,即社会的‘高文化’。4
在本文中,我们关心的是文化狭义概念,即对文化的理解,更应该把他看作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带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社会意识、道德制度等观念。
二、现代大学文化的特征
从大学的本质属性来说,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内在属性,从组织文化学的角度看,现代大学存在的本真意义在于它的学术文化的维系作用。所谓学术文化,就是指能够维系人们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科学规范)、利益和理念。现代大学归属于文化机构,必然会呈现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方式,以探讨“理”为旨趣。与此同时,文化决定大学的精神和品牌,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现代大学内在的文化性品质和内涵,决定了其具有其他社会机构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样式,也赋予自身鲜明的文化表征和意义。现代大学的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在高深性、普遍性、批判性三个方面。
第一,现代大学文化的高深性
现代大学文化具有高深性的特征,主要现代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文化发展到有了系统知识并形成高深层次之后才出现了现代大学的组织形式,因此,高深知识与现代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布鲁贝克(J.Brubacher)强调现代大学教育“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文化。只要大学仍然是正规组织,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5
第二,现代大学文化的普遍性
中世纪大学在产生时的正式称呼是Studium generale,意指探索普遍学问的机构,应该说,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的精神。现代大学的普遍主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师必须来自世界各地;学生必须广泛多样;课程和项目必须承载普遍真理。夸美纽斯(eniuS)指出,现代大学的课程应该真正是普遍的,应有学习人类知识的每一部门的准备。为了使大学的课程具有普遍性,现代大学必须具有精通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并有能力的教授,能在一切科目上把知识传授给所有的学生。6
第三,现代大学文化的批判性
批判性是现代大学最重要、最可贵的一个文化品质,也是现代大学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就是独立思想和批判的精神。所谓批判精神,简单地理解就是怀疑和否定的精神。霍克海默认为批判,“并不意味着对一个东西进行谴责,或抱怨某种方法及其他东西,也不意味着单纯的否定和驳斥……就批判而言,指的是一种理智的、最终注重实效的努力,即不满足于接受流行的观点、行为,不满足于不加以思索地、只凭习惯而接受社会状态的那种努力;批判指的是那种目的在于协调社会生活中个体间的关系,协调它们与普通的观念和时代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的那种努力。”7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真理的发现不会终结,而要发展人类的认识,发现新的真理,就必须从怀疑和否定开始。但是,现代大学文化这种怀疑和否定又不是盲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建立在科学和审慎的分析扬弃基础之上,因此称为理性的批判精神。
三、现代大学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化人过程而使文化得以遗传和再生。教育具有文化遗传性。从教育起源看,教育因为人类文化传递的需要而产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人类必须从生产劳动中获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同时,在劳动过程中把个体和群体逐步积累起来的劳动生产知识、经验和技能,有意识和有目的地随时随地地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人类自身和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这也是培养新生一代具有进一步创造文化能力的需要。
如果说教育最基本的社会任务是文化传承,那么高等教育就是高深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层次、系统化、学科化的特点。克拉克洪曾把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他认为外在形态的文化和活动性文化是显性文化,显性文化则属于较浅层次的文化;而隐性文化,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科学理论和学术思想等,则是属于较深层次的文化。只有通过大学的教育,隐性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传递。
从现代大学文化传递内部过程看,文化传承具有双向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文化传递时不仅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单向传递,而是两者互动的过程。因为大学的学生无论在身体还是在心智上都比较成熟,在接受高深文化传递时,有能力形成自己的判断,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进而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与学双方文化传递的质量和效益。因为教育对象“不是仅仅来听讲座或读书的,你是为了问答教学而来的。这种教学存在于你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中。”8现代大学文化的传递应是开放、交互式的过程,同时,为了实现大学提供完整和普遍的知识的教学目标,他强调学生在一种洋溢着普遍文化的益智团体氛围中进行自我教育。这就揭示了现代大学文化传递的另一种形式,即文化熏陶的方式。大学除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实现文化传递外,还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不知不觉地给人文化影响,实现文化传递的目的。当然,文化传递的双向性和潜在性,在其他教育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相比较而言,大学在这方面的特点更为明显。
(二)文化启蒙功能
启蒙,正如康德所言:以理智之光照亮人的心智,使人成为自觉的人。所谓文化启蒙就是指教育的文化熏陶和教化的功能,就是指教育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教育性原则。人是教育的中心问题,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仅仅获得知识。如果把教育的目的看成只是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性,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这样的教育无疑是一种无生命活力的教育,这种教育培养的人也只会是一种无生命活力的人。
应该说,具有文化启蒙功能,是大学的本真教育样态,是大学的人文传统。诞生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以其作为知识中心的地位和所享有学术自由,崇尚无功利的理智传统,孕育了大学文化启蒙的萌芽。那时的大学虽然具有学者行会的特征,但事实上承担着对社会终极意义的阐释和精神信仰的教化等使命。进入近代以后,欧洲大学实际上成为崇尚理性的教育。这里的理性既包括科学理性,也包括人文理性。尽管当时整个社会弥漫于科学狂热中,但大学还是有选择地接受着科学精神,同时有选择地保留着人文精神,并致力于两者的结合,把启蒙教育作为大学的重要目标,欧洲一些经典大学至今固守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启蒙的传统。
应该承认,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大学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大学教育的非教化功能得到提升,现代大学教育具有了有用性和有意义双重性。所谓有用性包括对国家、企业和个人“有用”。对国家和企业有用自不必多言,因为作为知识传递和创新机制的现代大学教育,不断为经济发展孕育新的生产技术和再生产劳动力,从而具有了巨大的经济功能,这已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对个人有用则集中反映在通过大学教育改变人生命运方面。所谓有意义,则是指大学本真意义上具有使人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的丰富,使人的生活富有建设性和超越性,愉快而有意义的性质。而在现实中大学教育往往被异化为单纯及极端的有用性和事功性,形成大学本真性质与实践活动中的精神对立和冲突,消解了大学文化启蒙的价值和意义。这种“重有用、轻意义”,“有知识、无文化”的倾向,对大学的现代生存无疑是十分有害的
(三)文化创新功能
文化的生命在于不断地创新,只有时时更新的文化,才能历久常新。文化创新需要有更新的机制,需要有进行文化创新的机构,而教育则是为文化而生,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使命。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大学已经成为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成为文化精神的培育基地。
大学在文化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体现在资源优势特别是人才上。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西方有学者就倾向于认为,大学的本质就在于让来自各地的优秀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各类观点相互碰撞,创造力相互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一方面,大学教师一般都是某一业领域的专家,兼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另一方面,大学的学生是同年龄中最为优秀的部分,是“天之娇子”,具有了一定文化基础知识,思想比较跃,富有创新精神。
再有,大学所具有的学术自由氛围为其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内在的良好件。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是一处特殊的领地,这首先因为它有不同于其他会机构的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早在大学创立之初,大学就表现出来社团精不受任何派别控制的独立性和表示异议的倾向,使其成为一种令当时社会各势力都感到不安的力量。进入近代以后,大学保持和发扬了已有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传统,使大学成为知识人“文化”地生活的理想之地,而这也恰恰大学进行文化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正是由于具有传统的独立精神、批判精和理想主义,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围,有几十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大学才成为最重要的创造力源泉。伏尔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所说,但我誓死保卫你说的权利。”有了学术自由,有了思想交锋,使大学具有一些使自己成为独特场所的特点,也孕育了文化造力。
注释:
[1] [英]爱华德.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3]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刘云德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4] [美]塞缪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3页。
[5]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卜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6]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校园阵地文化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校园媒体文化,包括校报、学报、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是校园文化存在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随着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校园文化传播载体的各类传媒,正是高校主流声音的舆论宣传阵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包括共同理想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引领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把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校园阵地文化建设中,一是可依托校园舆论宣传载体为阵地,切实加强对大学精神、优良校风和学校名师的宣传。积极开展对具有各校办学特色、作为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的校训、校歌、学校精神和办学的优良校风以及学校师生公认的名师的学术成就、崇高品德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精神,了解学校的优良校风,了解学生引以为豪、视为楷模的名师风采,促进大学生在深厚的大学精神的熏陶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传统的感染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坚定共同理想打下基础。二是可依托校园舆论宣传载体为阵地,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师生,引领校园阵地文化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共同理想的思想共识。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各种先进典型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对在大学生中涌现出来的、经评选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人物,加大正面宣传和报道力度,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培育大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对共同理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着力使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活动文化是指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导和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下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各类“活动”形态表现出来的彰显学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以及师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校园活动文化包括校园一切文化活动,它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方式最灵活、表达最直接的校园文化形态。校园活动文化按其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宣传教育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拓展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文化,不仅对于培育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团结合作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由思想上认同外化为自觉践行的有效切入点。把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可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富有特色的以“活动”为载体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诸如通过开展大量体现校园日常生活的各类活动,包括文体竞赛活动、专题报告或演讲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公益服务活动、文明班级创建活动等,通过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各类大学生社团活动,以及通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切实把包括共同理想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项校园活动文化中,发挥校园“活动”文化的熏陶、凝聚和激励作用,引领大学生对共同理想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加强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应注重提高校园活动文化的品味和水平,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品牌意识,确立校园活动文化品牌战略。为此,应注重采取以下相应对策:(1)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应重视和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活动文化健康开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校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和学生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科学管理和指导,促进校园活动文化的规范化。(2)积极加强引导,注重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邀请校内知名专家、教授做专题教育报告、担任相关活动的评委或颁奖嘉宾;根据各社团的特点,聘请有关教师和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成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团活动的水平和感召力。(3)强化激励措施,吸引学生参加。积极发挥大学生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把参加校园活动文化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评先评优等奖励的条件之一,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园活动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总之,通过开展各项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文化,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确立和不断巩固共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着力使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创业文化是伴随着高校开设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校园创业文化的形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创新色彩,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关于“校园创业文化”的概念,目前在我国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校园创业文化是高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难看出,这一概念是由“文化”一词的概念导引而来,仍觉过于笼统。笔者认为,校园创业文化是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在推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创业行为的总和。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提高创业素质,为毕业后继续创业奠定一定基础、提供可能,而且可以把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共同理想教育的平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确立并不断强化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把为实现个人的理想与实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基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切实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创业技能大赛、创业成果表彰和展览、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或社会人士做创业报告、举办创业论坛等活动,用成功的创业经验激励和鼓舞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积极开展创业政策、创业理念和创业精神等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支持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建全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可将创业教育课程与创新、就业指导等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设施“通识教育加专业教育加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和加强对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与创业实践辅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再次,要加大校园创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力度。适当增加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建立大学生创业实验基地或实践场所,或进行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场所。
武晶,女,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
樊颖(1975年-),女,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副教授。
摘 要: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加以研究。本文针对大学寝室文化的涵义、发展及其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大学寝室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大学寝室文化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高校寝室文化;结构;功能
高校寝室是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活动和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信息流通、交流感情、建立情谊的环境要求,还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平台,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进行社会实践的课堂,因此寝室文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因为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的教室和交流场所,学生课余活动空间发生了深刻变革,寝室被历史地提上了学风建设的重要位置。在高校中寝室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学风建设中的独立性更加凸现,其组织功能亦随之得到了提升。
一、寝室文化的涵义和发展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
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
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 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学生个体先认清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向室友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从个体行为到集体开放、交流;以诚恳的态度邀请室友对自己的心智模式进行检视,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每一名室友也会敞开心怀,深入探询彼此的看法,进而发现全新的观点,从而创新以致改善学生个体的心智模式,从而促进学风建设,完善主体人格。
(作者单位:1.吉林农业大学,2.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1998
[2] 科罗齐耶.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