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德学习材料

师德学习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师德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师德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一、教师应怎样懂得师德

首先,新时代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建设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力财富奉献自己取之于社会的文化财富和精力财富。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眼于对全部学生的造就,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代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点。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含先进的社会观、教导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

再次,新时代历史时代虽为师德参加了新的内涵,还应认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造就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四,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二、社会应怎样懂得师德。

首先,教师是一种社会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从业的特点,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社会上,人们特别是家长及教导行政的领导们,要明确的认识到教师首先是普通人,然后才是从事教导行业的教师。

其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一样,有着本行业的特点,人们应尊重行业的特点,应尊重学校那样的育人圣地。教师在社会上是一种具有双层人格形象的群体,在学校是教师,他们这时具有教师的一面,他们应为人师表,恪尽教师的本职,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走出校园,出没于大街小巷、留连在集市、拥挤在公共汽车里等等时候,他们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必须容许他们做社会的普通一员,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第三,教导行业肩负着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责任,教师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造就下一代的园丁,他们的从业行动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从事教导事业的人,理应挑选社会的精英,对于无师德不合适从事教导工作的人,理所当然要从本行业扫除出去;对社会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力上的待遇。

三、对师德的毛病认识。

教师本身对师德的毛病认识。一种认识,认为自己是教师,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们自夸清高,盲目尊大,最终走向孤单,他们将像隐居山林的“隐者”在不被懂得的挫折中倒下,谈不上建立师德形象。另一种认识,无论在从事职业还是非从事职业时,都将自己划为普通人一类,只不过是上完自己那堂课了事,他们不注意教师形象,只认为教师也是一般的人,这种人完整丧失了师德。还有一种认识,自己是教师要处处谨小慎为,在保持自己的形象的同时筋疲力尽,最后,认为自己得不偿失而最终丧失师德形象。还有的自认为是知识分子,国民教师,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没有认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人,在没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后自暴自弃,丧失师德。这些都应为教师认识戒。

社会对师德的毛病认识。教师理应思想好、行动端、知书达礼、对人礼让三厢、谦恭恭敬;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是社会的榜样和榜样。他们在与教师有争执时,他们可说粗俗话但教师不行,他们动辄说:“还说是当老师的。”

四、教师、学校、社会共建师德。

1、就教师自身而言:人文关心,努力学习,修炼人格,实现自我。

我们认为,新时代的教师看待职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导的理念,要重视人文关心,精力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领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请求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看待自己的知识修养建立毕生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教导不断发展的需要;看待自己操行要从小节从严请求,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出身,造就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以奉献的精力实现自我的价值。

2、就学校、社会而言:懂得、关心、规范、监督。

加强师德建设时,我们对宽大教师也应当重视人文关心和精力建构,我们不能仅仅请求教师怎样怎样,只关注教师业务程度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良,还应充分懂得他们的请求,器重他们人文精力和物质精力的充实,建筑起精力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长城,使宽大教师切实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优越与光辉,让师德自立于教师心中。只有这样才干使宽大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力文明的特使。另外,学校、社会应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设立相应的条例、准则,进行必定的监督,建立起良好的师德环境,让环境熏陶教师,以社会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以及教师群体的力量框正教师的个人行动。

师德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失效分析;实验教学;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38-02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在设计、生产、使用与维修上技术的改进,使产品的可靠性日益提高。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技术愈密集,一旦出现失效造成的损失就愈严重。因此,“质量第一”将成为工程界永恒遵循的原则。任何产品失效或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某些零构件或某些另构件的失效,失效是由于构成零件的材料的损伤和变质引起的。也就是说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性能发生了变化,不再能适应使用的要求。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契合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宗旨,我院根据国家本科生培养计划,结合我校专业发展方向于2010年新设置了《材料失效分析》这门学科基础选修课。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将对提高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为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对实验教学活动中的计划、大纲、教材、教师、学生、仪器设备、场地、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和组合,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组织结构及程序和方法的有效教学形式。以下是我院在材料失效分析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一、精心设计一些综合性强、有代表性的实验教学课程

通过对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不断修订、完善,将内容旧的失效实验删掉,对经典的失效实验项目进行更新改造予以保留,使其内容和方法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同时增设一些内容新、综合性强、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失效分析实际案例作为实验项目。做到实验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本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避免学生只为了单独的学习这门课而学习,考试后便忘了大部分所学的情况出现。现在我院的材料失效分析课程中的实验课时为2学时,内容为“金属材料的典型断口分析”;建议增设2个学时的“典型磨损失效分析实验”,包括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等常见的磨损形式;另外,可将钢的腐蚀失效实验作为选修实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随老师去实验室亲自动手自己做分析。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亲自参与的乐趣,也就没有枯燥、无聊的感觉。

二、实验课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以前的材料失效分析实验教学在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对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实验心理需求的研究。也就是说,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和应试的要求,少有考虑到学生对实验的喜好与厌恶的心理需求,来安排实验教学。以至于在实验教学中充斥着被动的、机械的、乏味的、缺少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要有效发挥失效分析实验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功能,实验教学应当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实验教学的设计和改革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就要突出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分组实验形式。实验前,老师可以先把实验课内容当作课下作业安排下去,让学生小组先对某个或某种失效模式的分析进行设计,然后到实验课去具体实施。真正做到还给学生实验探索空间,由静态变为动态,由独立变为合作,由观察者变为探索者,由单纯动脑变为手脑并用,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实验课教学中对实验的具体做法、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做硬性规定,可以提出一些设备供学生进行失效分析实验课选择。当然实验地点也不限于某一个具体房间。这样便于因地制宜开展实验教学,便于提出不同实验方法,有利于实验设计,使师生更注重实验的科学思想,而不是记忆实验器材、步骤等条文,不过分强调实验数据的精确和操作技能,而是更注重实验设计,因为实验设计的思想更能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

三、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或建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自,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这无疑对该课程下的实验教学具有实际的合乎实验教学特点的指导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摸索操作方法,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自行探究实验结论,并通过评价与交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和谐发展。这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证据的获得、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实验结论的确定缺一不可。但是,学生这种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刻板的模式,只要在实验教学中能体现自主性和探究性就可以。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实验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对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

四、去失效分析现场或实验室考查参观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课程。讲课过程可引入较多的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工程实例中的失效现象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进行再现,便于学生理解。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工程实践方面的内容,在时间和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使学生能接触1~2个工程失效分析案例,除了课堂上所举的例子外,去失效分析现场或实验室考查,都将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现场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与失效产品有关的背景资料和现场情况。但是背景资料和现场情况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而用来调查的力量和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分析必需的材料,这就要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调查研究,这也是去现场考查的局限性所在。除此之外,还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建议这一实验环节可以和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共同进行。

通过以上几方面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希望建立一种材料失效分析课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既能体现实验教学的特点,又符合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孙连荣.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1):4-5.

[2]徐伟丽,马莺,徐德昌,代翠红.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轻工教育,2010,(5):64.

[3]李月明,江瑜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轻工教育,2010,(5):62-63.

[4]夏润玺,刘限,秦力.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2,(4):5.

师德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教学片段:

教师走进课堂,略带神秘地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听一听他的脚步声,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虽然是公开课,可还是有学生马上侧过身子窃窃私语,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摸课前准备好的小闹钟。“闹钟”、“钟表”的声音虽然轻微但清晰可闻。)

课件里传来了钟表的“滴答”声后,马上响起不约而同的声音:“闹钟”“钟表”……

师:是啊!你们真聪明!钟表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谁愿意来说说它有什么用处呢?

生1: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

生2:我有一个小闹钟。早上闹钟响了,我就该起床了。

生3:“我也有一个,看,我的是凯蒂猫的……”

“我也有。”“我也有……”

(也许是刚才的问题没有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欲。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经意的你一言我一语打破了教师苦心经营的学习氛围,座位上的小头顿时攒动起来。一些顽皮的学生纷纷拿出放在抽屉里的小闹钟,情不自禁地说起了自己的闹钟,课堂教学有些失控……

原本“猜一猜”的活动能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准备的学习材料提露了“天机”,对早已知道谜底的学生而言,这种神秘的情景已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不猜,学生也知道今天要上的是认识钟表。因而交流自己的小闹钟成了他们最想做的事情。由此我想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呈现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而精心,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比较有实效。

一、 开门见山,让学习材料直接呈现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知识的起点,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直接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

《可能性》教学片段:

由于学生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意思有了大概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写上三个词语。

(直接出示:“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1:“一定”就是“肯定”的意思;

生2:“一定”就是肯定喜欢;

生3:“一定”就是一点儿也不喜欢;

生4:“可能”就是都行。

生5:“也许”

生6:“或者”

生7:“大概”

生8:“不可能”就是没有

生9:“不喜欢”

生10:“绝对不行”

……

教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知识起点,运用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组织教学,马上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在想:怎么上数学课会解释词语?学生运用了很多的词汇来表述自己对这三者的理解。这很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二、 顺水推舟,让学习材料乘势而下

所谓顺水推舟就是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新授环节中自己出题作为探究的学习材料,在巩固环节中自己出题作为验证的学习材料,并根据这些学习材料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展开教学。

《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能从生活中寻找到成正反比例的例子吗?

一位学生看到老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就编了这么一道题:老校长爱吸烟,一盒烟20支,吸掉1支,剩19支,吸掉2支剩18支……吸掉的烟越多,所剩的烟就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吸掉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

(教师大为震惊,没想到编题会编到老校长头上。但冷静一想,觉得此题大有利用价值。)

师:那大家觉得这道题是不是成反比例?

生1:是的,抽得越多,剩的越少。吸掉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

生2: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生3:这道题不是积不变,而是和不变,所以不成比例。

师:看来这道题确实不是反比例,那还是这个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成正比例关系的题呢?

(经过大家互相启发,终于有人编出来了。)

生: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

师:看来吸烟危害太大了,我们一起劝老校长戒烟好吗?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校长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并不断地点头。)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例子并以此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探究这是不是反比例,没想到学生编出了老校长抽烟的例子,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追问,这是不是反比例,最后竟出来了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

三、 曲线迂回,让学习材料错进正出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学习材料,面对这些学习材料,如果采用回避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曲线迂回的方法,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提高思维的批判性。

《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拼图形。学生很快就按要求操作起来,反馈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都已摆出了四种图形,少数学生有点疑惑。

生:我只剩4根小棒,拼不出一个圆来。

师:那大家一起来数一下你的圆有几条边。

生1:圆有8条边。

生2:圆有12条边。

生3:圆有20条边

师:圆到底有几条边呢?

(学生争论不休,这时我就拿出一个圆让学生来数数有几条边。)

生:老师,你拿出的这个圆,数不出有几条边。

师:那么书本上的圆能数出有几条边吗?

学生摇摇头。这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圆片,动手摸一摸,学生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纷纷举起手来。

生1:圆的一圈是弯弯的,我们拼出来的都有角。

生2:那是因为我们的小棒不够了,多一点就会像的。

没想到学生不经意的一个错误会引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在亲身体验与探索中学生不但知道了圆的特征,并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四、 动态生成,让学习材料意外生光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呈现课堂学习材料也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一个“可变的过程”。

《可能性》教学片段:

教学《可能性》时,创设了如下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一个互动生成的空间。

师:(提供给学生一个盒子,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盒子里有6颗棋子,可能怎么放?

(学生汇报,并完成下表。)

师:请你在这里选择一种,如果要拿一颗白棋子,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

师:好,下面我们通过活动验证一下大家的想法。

小组合作验证并填表,要求:A、先数一数自己盒子中有白棋子与黑棋子的颗数;B、在盒子里拿1颗棋子,再放回去;C、组长做好记录,小组成员轮流拿,每人拿3次。

汇报,完成表格。

师:观察这张表格,哪种拿到白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生:第五种,白棋5颗,黑棋子1颗。

师:哪种可能性最小?

生:第一种,白棋子1颗,黑棋子5颗。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1:白棋子与黑棋子一样时,拿的次数也可能一样。

生2:白棋子多的时候,拿到白棋的可能性大。

生3:黑棋子多的时候,拿到黑棋子的可能性大。

……

师德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维;递进式;教学模式;材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226-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材料行业技术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对材料类人才需求量日趋增多,同时社会对材料人才要求更偏向于实践经验,人才的选择由以往的“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能力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面对社会上残酷竞争的人才市场,现在各高校就材料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面临捉着挑战,尤其是实用型材料人才已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一大缺口。

实践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锻炼学生在专业方面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更是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改变角色的有效方法。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是在重实际的理念思想指导下,将实验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整合于一体,体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相互渗透。因此,建立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材料类人才,充分体现“重实际”理念,对材料实际教育体系改革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

材料学是以材料为中心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材料专业教学不仅包含知识的灌输、操作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开发新材料能力的培育。学生的教育应以理论、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培养实用型材料类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材料类教育已形成了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材料类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也不断更新,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材料类教育较偏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实践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办学规模方面,高等院校的高比重、低投入的重复建设和连续扩招规模给材料学R笛生毕业就业问题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几乎不重视实践教学,每门课没有几节实践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简单,实践教学内容很少更新等问题。在实习教学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实习空间基地有限;同时实习时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提升等给实习教学带来了困难。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现有大部分院校所建立的实践基地范围窄,且仅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主,实践教学期短,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实践教学基地不堪重负,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在教学理念方面,实践教学缺乏真正的让学生动手思考的思想理念。所以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多维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实用型材料人才面临与时俱进、势在必行的。

三、实施方法

1.进行实验大纲改革:首先要对材料类专业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具体实施方法为将实验大纲逐步分成三个过程:首先改变教学计划,主要是在总的授课计划里增加实验内容;其次是建立实验项目卡,针对每个实验,建立相应的项目卡,提出实验过程中对老师及学生的要求,实验的目的、原理、设备、过程等。让学生能通过实验达到学习什么知识的目的;最后,是多培训老师在实验课程方面的教学。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是对课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再次体现、巩固、深化和创新,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书本上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专业技能,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加强实验教学课堂的规范管理,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纪律,对实验教学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要老师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案以及实验指导书。同时对学生也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分组进行实验,采用和教室上课一样的教学模式,严格要求学生遵从实验上课纪律。在上课过程中,勤动手,多动脑,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回顾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2.实践基地建设:尽最大能力扩大见习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实际实验场所。主要的实习基地包括:学校金工实习、学校的生产单位、学校周边工厂以及或内大型生产单位等。同时学校内部也可以建设有大学生实训基地,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实习教学改革。实习教学模式改革:采用“早锻炼、重基础、抓实际”的方案,在学生实习阶段,使他形成实际动手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早锻炼:加强实习前的训练,从而减少学生上班动手能力的适应期。利用周末、晚上、实习前几个星期学生组织学习相关的职业规章制度等内容,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理解和领悟基本材料的生产过程及相关操作技能,使学生快速地适应工作角色,缩短适应上班后由学生向工人转换的时间。(2)重基础:让学生从世纪中掌握基本实践生产技能。教学模式采取“课下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模式。①课下实习是指学生学习完一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后,立即安排10左右课时的实验时间。②集中实习是指在学习完主要理论课程后,安排6周左右教学生产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大概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教学实训实习。③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安排在自己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基地。采取单个与综合时间实习、课下自由与集中安排相结合的形式,运用以带着问题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抓实际:最后毕业实习安排在毕业前一学年生产,时间为一个学期。毕业生产实习前,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包括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安全、实习指导、法规教育。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国内大型生产单位集中实习。聘请工厂骨干为指导老师或外聘教师。毕业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和学校指导老师两者一起考核。

4.实际教学体系改革。实施“3+X”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具体采取措施为改变传统的实验课考核方式,要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放在首位。一是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设备水平;二是考核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实验成绩评分标准要强调全面性与全程性,通过平时试验课成绩、实验报告、操作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1)平时成绩占15分左右。根据学生平时每次实验课的态度、实验操作设备等加以评定。(2)实验报告占15分左右。根据试验报告书写规范、步骤、回答问题的质量逐项加以评分。为充分发挥学生的鼓励创新意识,主观能动性,对那些创新性设计相应酌情加分。(3)操作考核占70分左右。见习实习成绩由见习带对老师评定。实习成绩由生产实习单位和学校指导老师相结合考核评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3+X”组成,包括实验教学实践成绩、见习实践成绩、实习成绩(毕业生产实习)、各类实践竞赛成绩(即X的成绩)。X成绩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比赛及获得奖项的级别、名次来给予相应的加分。

师德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1 仪器和材料

1.1 器材

光学显微镜、解剖器、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培养皿、双面刀片、蒸馏水、滴管、质量分数为0.1%的中性红溶液、质量分数为30%的甘油、物质量浓度为0.5 mol/L的NaCl溶液、紫皮洋葱。

1.2 方法和步骤

制片过程――撕取表皮。取一紫色洋葱鳞茎,用水果刀分成4份,剥下外层新鲜的肉质鳞叶,分别撕取鳞叶内外表皮,撕开的一面朝上,迅速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将洋葱表皮展平,先使盖玻片的边缘与水平面呈45°接触水滴。然后再慢慢地降低盖玻片,当水漫过盖玻片的1/2并超过洋葱表皮的位置时,慢慢放平盖玻片。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用中性红染液染色。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像一层网眼,细胞排列紧密,没有胞间隙,呈长方形,选择最清晰的几个细胞放在视野的中央,换高倍物镜观察。使用高倍镜时要注意:① 用细聚焦器(限于高倍物镜下用)调好焦距,细聚焦器可以使厚度上不同部位分别成像,使细胞具有立体感;② 调节光圈,使进入物镜的光线适当。仔细观察细胞结构。

细胞壁是无色透明的,上下两层不能看出来,只能看到细胞的侧壁,看到的细胞壁为相邻两个细胞共有,调节细聚焦器和后虹彩光圈,可发现两个相邻的细胞壁上有相对凹陷的纹孔对(图1,图2)。

细胞质是紧贴细胞膜的一层无色透明的胶状物,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因为被挤到四周成为一薄层,仅在细胞两端比较明显(图1)。把视野调暗,可见细胞质中有细小的白色体和线粒体颗粒。光学显微镜分辨能力有限,只能看到这些结构的轮廓。

细胞核是沉没在细胞质中的折光性强的卵圆形或圆形小球体,在成熟的细胞中总是位于细胞的边缘,紧贴细胞壁(图3)。如果细胞核贴近细胞的侧壁,只能见到核的侧面观;如果紧贴细胞的上壁或下壁,可见细胞核的正面观。细胞核中发亮的小颗粒是核仁,如果细胞破裂,核和质均外流,则观察不到细胞核;如果鳞叶取材靠外,原生质体解体,也找不到细胞核。

成熟的表皮细胞中,常有一个或几个大的液泡,占据细胞90%以上的体积,细胞质被挤成一个薄层,细胞核被挤到细胞的边缘。用0.1%的中性红染液(水溶液)染色,可以把液泡染成红色(图4),并可鉴定细胞的死活。由于洋葱鳞叶内表皮容易与肉质分离,有的表皮细胞已经死亡,因此可以看到视野中着色程度不同的细胞(图5)。

花青素是溶解在细胞液中的色素,是细胞常见的代谢物质,成均匀分布的溶解状态,用紫皮洋葱鳞叶外层表皮做成临时装片,可见花青素溶解在细胞液中,不同于有色体的颗粒状结构(图6,图7)。

质壁分离观察: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NaCl溶液进行。可见细胞在发生质壁发离时,质膜和细胞壁还是联系的(图6)。这可以使得质壁分离的细胞在吸水时还能质壁分离复原。

用中性红染液染色的装片,再加上NaCl溶液处理,可以使得细胞膜和液泡膜轮廓更清晰(图8)。

晶体:取洋葱外部膜质的鳞叶剪成3~5 mm2小块,用30%的甘油浸泡软化15~20 min,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表皮细胞内有柱状的单晶(图9、图10)。换高倍镜,调节光圈和细聚焦器,可以看到细胞壁上的纹孔。

2 讨论

植物学实验中,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必做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找到典型的细胞是有些困难的,使得许多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对细胞结构的标注时常出现错误,特别是液泡和细胞质的标注。本实验用中性红染液将液泡染色,用NaCl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可以清晰地观察液泡膜和质膜,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中性红是一种低毒性染料,可以鉴定细胞的死活,可以把活细胞的液泡染成红色,细胞质和细胞核不被着色;而死细胞的液泡不被染色,细胞核和细胞质被染成红色。中性红是一种弱碱性pH指示剂,变色范围为pH6.4~8.0(由红变黄)。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植物的活细胞能大量吸收中性红并排向液泡中,由于液泡在一般情况下呈酸性反应,因此,进入液泡的中性红便解离出大量阳离子而呈现樱桃红色,原生质和细胞壁一般不着色。死细胞由于原生质变性凝固,细胞液不能维持在液泡内,因此,用中性红染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相反,中性红的阳离子,却与带有一定负电荷的原生质及细胞核结合,而使原生质与细胞核染色(图3)。

用洋葱膜质鳞叶观察晶w的结构,取材方便,效果明显,并且充分利用实验材料,充实丰富了实验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萌.对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4,(7-8).37.

[2] 周仪.植物形态解剖实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