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语堂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林语堂;传记文学;纪实散文;文学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 I2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95―06

Abstract:The reason why people divide over the evaluation of Lin Yutang, and the absenc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appears to be the problem of concep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vision. In fact, Lin Yutang was such an iconic figure who had been committed to the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fter Liang Qichao, which connected the pas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He was not only such a pioneer wh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orm of prose, but also an originator of modern long documentary prose. Therefore, in terms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Lin Yutang is such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who possesses irreplaceable 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Moreover, taking fiction literature into consideration, we seriously need to reevaluate Lin's historical status and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Lin Yutang Phenomenon" shows that when rewriting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we should not only update traditional concept centered on fiction and expand the disciplinary fields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further emancipate our mind, while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oncept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 Lin Yutang;biographical literature;documentary prose;the status in literary history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语堂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和较快的发展。如就作家传记(包括评传)而言,就先后有林太乙的《林语堂传》、施建伟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传》、王兆胜的《林语堂大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和刘炎生的《林语堂评传》等多种。这些传记特色各异,风格不一,从各个方面对传主进行了还原与评述。其中尤其是《林语堂大传》突破较多,特色最鲜明。正如作者所说:“我这本《林语堂大传》在吸收林太乙、施建伟和万平近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如下方面进行突破”:“第一,从大量繁琐的资料中跳身而出,紧紧抓住最能代表林语堂精神与灵魂的部分进行展示,尤其将林语堂放在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区别中,把握其独特个性与风采”;“第二,实现从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向一个灵魂对话者的角色转换”;“第三,结构的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第四,在坚持史料完全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增强审美性和可读性”。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5―406页。然而,在如何从整体上评价林语堂的问题上,他们的分歧较大。如王兆胜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对林语堂的评价一直不高,对他的文章人品也颇多微辞,这不能不说与地域、历史和文化的隔膜造成的误解与误读直接有关”;实际上,“林语堂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更是一位难得的人生智者”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4页。 ,“有很多伟大之处”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说《京华烟云》“是现代中国极有个性的伟大小说并不为过”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序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而万平近的看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给林语堂挂上“世界文学大师”、“中国的大文豪” 的桂冠“缺乏足够的事实作依据”;“有些给林语堂戴上‘伟大’桂冠的评论者,并未从学术上、文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至于是否将林语堂称誉为‘一代哲人’,学术界是难以取得共识的”:“林语堂始终在道德家的庭园中漫步,未能进入思想家、哲学家的大雅之堂。”万平近:《林语堂评传》,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一是林语堂本身的复杂性:“主要难度在于林氏思想、性格、气度、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他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因素

于一身,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施建伟:《幽默大师――林语堂传・前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二是评价标准问题:“过去不少著作评价林语堂以‘是否与左翼文人步调一致’为标准,一致的就肯定,不一致的就否定。这一标准显然过于狭隘”诸孝正:《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如对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幽默与小品文等,因鲁迅和左翼作家曾对其进行批评,故文学史均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实际上,“即使他提倡幽默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他的提倡之功及其积极贡献却是主要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便是对历史真实的不尊重,亦无法说清我国现代幽默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刘炎生:《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93页。。三是文学史视野与文学观念问题。其中对海外华文文学与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是其突出表现。这一点,即使是在有较多突破和创新的最新教材――如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中也不可免。该著在整体上分为“大陆文学”和“台港文学与离散写作”两个板块,其中“离散写作”指除台港外的海外华文文学,而林语堂应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然而,遗憾的是他榜上无名。此外,该著也同样存在着对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对这方面的作家作品极少论述。而这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只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拓展与入史标准等,而首先是文学观念的更新问题。

总之,我们之所以在对林语堂的评价上产生严重分歧,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无地位,首先是观念问题,其次是评价标准与学术视野问题。具体来说,林语堂的文学成就与影响主要是在纪实文学方面,如《坡传》、《武则天传》等传记文学与《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纪实散文,其成就与影响远在《京华烟云》等小说之上。而他的这些创作与影响又主要是在海外。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评价林语堂――尤其是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能不对他的纪实文学创作进行较具体、深入的考察。然后,我们才有可能对他进行整体把握与重新评价,也才谈得上更新观念、拓展领域和“重写”文学史。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2篇

――题记

不勉强儿子的泰戈尔父亲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父是位有名的哲学家、宗教改革家,被人尊称为大仙。随着泰戈尔的一天天长大,父亲就给他请了家庭教师教他。但当泰戈尔见别的孩子都去学校上学时,也闹着要去学校上学。父亲同意了他的要求,把他送进了学校。而这所学校的教师好体罚学生,体罚的方法简直是五花八门,令小泰戈尔十分害怕。泰戈尔向父亲提出要求转学,父亲非但没勉强他,还同意了他的要求,把他送到了一所师范学校。这所师范学校虽不体罚学生,教学方法却机械呆板,枯燥无味,泰戈尔没有学习兴趣。接着他又转了两所学校,结果仍没有学习兴趣。泰戈尔说什么也不去学校上学了。

对于泰戈尔的行为,一般的父亲一定会很生气,认为泰戈尔不可理喻、不可救药,一定要惩罚他了。但泰戈尔的父亲没有这样做,他没勉强儿子去学校上学,并再次请了家庭教师在家里教泰戈尔。他让泰戈尔跟着请来的老师学习数学、物理、生物、英语、历史、音乐、体育、孟加拉语和梵文等。教孟加拉语的老师找到了使泰戈尔对学习感兴趣的好方法。如,他教泰戈尔研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教了一两幕戏后,就把泰戈尔关在屋子里,让他把这两幕戏译成孟加拉韵文后,才放他出来。就这样,泰戈尔在翻译剧本的同时,也熟练地掌握了盂加拉语。通过这种严格有效的教育方式,使泰戈尔的学习兴趣浓烈起来了,学习热情也高涨了,往往是拿到什么书都想读,都喜欢读,甚至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与此同时他对文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泰戈尔的父亲不仅宽容儿子,还很注意开阔儿子的视野。为此,在泰戈尔11岁那年,他把泰戈尔带到喜马拉雅山去旅游。旅途中,他让泰戈尔坐在自己身边,给泰戈尔读孟加拉语、梵语和英语文学作品。父亲说话好用美妙且富有诗意的比喻,小泰戈尔一路听着,十分感兴趣。到了喜马拉雅山,他们父子就沿着山路向山上爬去。喜马拉雅山美丽极了,有直指苍穹的古松,有潺潺流淌的河水,有鲜艳夺目的野花,更有那终年不化耀眼夺目的皑皑白雪。他深深地被喜马拉雅山的美丽所陶醉了。

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极大地陶冶了泰戈尔的情操,激发了他写诗的热情。13岁时,他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泰戈尔一生作品颇丰,创作了近50部诗集,12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同时还著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散文作品和其它杂著。1913年,荣获诺贝尔奖金。

想让儿子上世界最好学校的林语堂之父

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之父,没到学校上过学,他会认字读书,完全是自修的结果。他24岁时入教会神学院,后来成了一名牧师。他有八个孩子,五男三女,林语堂是他的五子。

林语堂的父亲精力充沛,活泼乐观,幽默成性,且不随波逐流,所以在那个男子都梳辫子的时代,他的孩子不梳辫子。他教育子女对每个人都要友好和善,弟兄们不许吵架。因此林语堂兄弟脸上经常挂着笑容。林语堂的父亲小时候曾做过小贩,肩挑糖果,四处叫卖,他也挑着米和竹笋卖过。久之,肩上就磨出了疤痕。后来他把自己肩上的疤痕指给他的孩子看,说是挑重担磨出来的,要小孩们必须刻苦耐劳,才能站起来做人。

林语堂的父亲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林语堂在上小学之前,他所知道的许多知识,都是父亲教给他的。父亲不仅教孩子《四书》、《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还鼓励孩子们看西洋书,如《福尔摩斯》、《天方夜谭》、《茶花女》,以及狄更斯、莫泊桑等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

林语堂的父亲对西方的东西知道的很多,并对西方的一切都非常感兴趣。他决心让他的儿子读英文,接受西洋教育。他说,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是德国柏林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他要儿子用功读书,将来能进那种学校读书。夜里他常坐在床头,吸着旱烟,对林语堂讲个不停,希望林语堂将来能读书成名。

林语堂6岁时上了小学,13岁时上了中学,17岁时中学毕业。接着他要去上海读书,但起码要筹备一百银元。而他父亲月薪只有20银元。林语堂不知道父亲能否拿出一百银元来。但他父亲并没悲观,并没让困难吓倒,为了能让林语堂到上海读书,他整个夏天都在为筹款东奔西跑,结果并没筹到钱。到最后,他突然想到了他的一位学生,这个学生发财了。这个学生小时候家里很穷,有年冬天,林语堂的父亲送给他一顶瓜皮小帽,这个学生感激得发誓,即使这顶帽子变得破烂到不能再戴,他也永远不再买第二顶。林语堂的父亲觉得向他借一百银元估计没问题。结果那个学生真借给他一百银元。林语堂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如愿以偿地去上海读了书。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3篇

从30年代未,日本就开始翻译、出版林语堂的著作,到20世纪末,林氏著作的日文翻译本已超过26种。随着林语堂在国际文坛上的崛起,国内外对于林语堂及其作品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但林语堂还曾将中国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出版,后来又有多种日文译本,却很少有人知晓,或一直以来表述不详。

近年,美国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中(《余英时文集》(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对于林语堂及其海外著述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述,但并未提及曾写作并出版过《红楼梦》英文版之事。林语堂之女林太乙,在1989年所著《林语堂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并于2002年再版的《我心中的父亲——林语堂传》(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一书附录:《林语堂中英文著作及翻译作品总目》中均未列入。

2013年5月,黑龙江大学翻译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忠廉,在《光明讲坛》发表的演讲《林语堂:中国文化译出的典范》(载《光明日报》2013年5月13日第5版),论及了林语堂在国外发表的各种英文著作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也未曾提及林语堂《红楼梦》英文版之事。目前国内史学界公认,对于《红楼梦》英文版全译本有二个:一个版本翻译者是中国学者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另一版本翻译者是英国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斯。

但笔者近期见到台湾“汉学研究中心”所编《中国文学著述外文译作书目(初稿),1990年》“分类册”第217页及“语文册”第78页曾经收入林语堂《红楼梦》英文版。冯羽在《日本“林学”的风景——兼评日本学者合山究的林语堂论》(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第1期)述及:“另外,佐藤亮一还译有一册林语堂的红学著作,名为《红楼梦》,其出版社和出版年月不详”。

实际上,林语堂早于1954年2月,在纽约创作完成了英文版的《朱门》一书的写作之后,即开始着手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的工作,1973年度11月在香港定稿。但他考虑到《红楼梦》故事情境的巨大时空差异,会影响西方读者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从而影响对于书中内容的接受程度。他所采用的是方式为变译,并非全译的手法,即对于原著进行大量的增减、编缩的变通式翻译,对于《红楼梦》一书进行再创作,英译本书名为《The Red Chamber Dream》。笔者虽然目前还无缘见到这部英译本,但查见到了日译本书籍。

据日本查询索引Webcat Plus中显示,关于涉及林语堂《红楼梦》一书共有六个版本的书,翻译者均为佐藤亮一。在1983年的日文译本,是东京“六兴出版社”出版,共四册。1992年东京“第三书馆”又对其再版,书名为《红楼梦全一册》,曹雪芹作,林语堂编,佐藤亮一译。在此书的封面中,第三书馆称此书为“中国近世小说的金字塔”。另有一本“六兴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合订本,出版年限不详。由此可见,林语堂《红楼梦》节译本在日本是极受欢迎的。

佐藤亮一现任日本翻译家协会副会长,2012年曾应邀到厦门大学做日语翻译方法的演讲。从50年代开始,佐藤亮一就曾将林语堂的英文著作《京华烟云》(1950年)、《杜十娘》(1956年)、《朱门》(1973年),于不同年代先后翻译成日文版。

1939年,林语堂在美国出版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其书中含有强烈的反日内容,并涉及到许多事件的描写,但并未影响该书于一年之后在日本的翻译和出版,可见《京华烟云》一书在日本的影响力。但鉴于作品内容的敏感性,当年的两个译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直到1950年,才有佐藤亮一的全译本问世。这样,在《京华烟云》中文本尚未出现的时候,日本国内就已经有三个以上不同的翻译本出现了。佐藤亮一在1956年翻译的《杜十娘》,则是根据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1951年原版)的全译版本。而《朱门》一书的日文最新版本,书名则更改为《西域的反乱》。

林语堂翻译的《红楼梦》节译本,不但将全书给予适当重组,以便让读者了解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并对原作稍加修改,使故事情节更加合理化。他将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故事情节分为四个部分,全书共有六十六章,包括“楔子”(序言)、“尾声”(终章),以及六十四章节故事内容,其中二十七章是写后四十回的内容。和一般节译本注重前八十回故事不同,林语堂认为一百二十回是一个整体的故事,其结局尤其重要,但他的英译本的顺序并不同于原著。

林语堂的《红楼梦》情结最早要追溯到20年代。关于这一点,从林语堂的个人传记和他的家人出版的一些作品中,不难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1916年林语堂到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师时,有感于以往教会学校对中文的忽视,他开始认真在中文上下功夫。从这时候开始,《红楼梦》就成为他的理想教材。引用他在《八十自述》一书中的话:“我看《红楼梦》,籍此学北平话,因为《红楼梦》上的北平话还是无可比拟的杰作。袭人和晴雯说的语言之美,使多少想写白话的中国人感到脸上无光”。从那时以后,《红楼梦》便成为他经常阅读的一部著作。正是这种持续读“红学”的效果,使林语堂不仅获得了语言与文化的营养,而且极大地在丰富了他写作的思维与灵感。后来,他所发表的《中国人的家族理想》、《家庭与婚姻》等许多散文与随笔,均与《红楼梦》保持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

1939年11月出版的《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小说,在美国以英文书写,也是他借鉴,甚至直接参照《红楼梦》写成的长篇小说。全书描写了姚、曾、牛三代家族的兴衰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讲述了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故事,书中以女主角姚木兰的半生经历为主线,其中“重要的人物约八九十,丫头亦十来个,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见林语堂《给郁达夫的信》)。

林语堂的大女儿林如斯曾经为《京华烟云》写过书评。关于此书的写作原由,林如斯写道:“1938年春天,父亲突然想到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感到此时非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相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关于此书的写作过程,林如斯又写道:“初两个月的预备期全是在脑中的,后来开始就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出来了,几样重要的事件也记下来。”

林如斯还追忆他父亲1938年搁笔的经过,“每晨总在案上写作,有时8页,有时2页,有时15页,而最后一天写了19页”。林语堂写完书中的人物“冯红玉”之死,取出手帕擦拭眼睛并笑言:“‘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林语堂认为,只有至情至性之文才能流芳百世。林如斯评价《京华烟云》一书,“实际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此书的最大优点不在于性格的描写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画的巧妙,而是在它的哲学意义。留给读者的细嚼余味,忽然恍然大悟,何谓人生,何谓梦也?而我乃称叹叫绝也”。

如何理解林如斯所谓“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就是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突出自己的观点与文学素养,并能按照西洋人的口味进行改革,方便西洋人阅读。正如余英时在《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一文中,评价林语堂:“懂得西方但又不随西方的调子起舞,这是林语堂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获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4篇

何谓幽默?幽默就是笑吗?搔痒引起笑算不算幽默?幽默一定要笑吗?为什么有的幽默让人哭呢?幽默的家族谱系是怎样的?幽默和反讽有什么不同?言语幽默和形体幽默各自特点如何?笑话和漫画的各自生命力在哪儿?任何时候都可以幽默吗?东方人的幽默和西方人的幽默有什么不同?男人的幽默和女人的幽默有什么分别?老年人的幽默与青年人和孩子的幽默有怎样的差别?公务员的幽默和商人的幽默一样吗?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吗?为什么幽默有时能化干戈为玉帛?为什么幽默的人往往让人着迷呢?幽默是否为人类专属?动物懂幽默吗?的确,关于幽默的这些问题,别人不问,我们还清醒;人若发问,我们便如坠五里烟雾。

既然如此,与其绞尽脑汁,不妨换个思路,考察一下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是怎样看待幽默的,或者说幽默观念是如何生长、壮大起来的,这或许是我们回答上边林林总总的问题、不断接近真理的另一种选择。

探求幽默堂奥前,殊有必要说说“幽默”(Humour)一词是如何在我国落地生根的。不仅因为“幽默”与“德先生”和“赛先生”相类,都是对我国现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舶来品(尽管命运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着近现代国人对幽默的追问。

从现有文献看,“幽默”(Humour)于20世纪初由王国维首先引入我国,译名“欧穆亚”。王国维认为,屈原诗作中充满了“欧穆亚”精神。他说:“此种人生观,实亦处于悲剧与喜剧的交叉点上,其基础则为主观与客观矛盾。”王国维的“欧穆亚”是一个既与喜剧无法分割又偏重于悲剧和崇高的范畴,与现代幽默意义尚有距离。

1924年5月23日和6月9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分别发表了《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两文,首开“幽默”这一译名,并首倡幽默人生观。林语堂给出“幽默”译名前后,均有不同译名出现,如沈雁冰于1921年在《小说月报》第12卷刊发的《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认为当时人云亦云的小说“缺少活气(Humour)”,又如樊炳清于1926年在《哲学辞典》中给出的译名是“有情滑稽”,另有“语妙”、“幽妙”等译名,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尽管如此,“幽默”还是因林氏对它的圆说和大力提倡获得较高认同,脱颖而出。林语堂说:“幽默二字原为纯粹音译,行文间一时所想到,并非有十分计较考量然后选定,或是藏何奥义。Humour既不能译为‘笑话’,又不尽同‘诙谐’、‘滑稽’:若必译其意,或可作‘风趣’、‘谐趣’、‘诙谐风格’(humour实多只是指一种作者或作品的风格),无论如何总是不如译音的直截了当,省引起人家的误会。既说译音,便无所取义,译音正确便了。不但‘幽默’可用,并且勉强一点‘朽木’、‘蟹蟆’、‘黑幕’、‘诙摹’都可用。惟是我既然倡用‘幽默’,自亦有以自圆其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以意义言,勉强似乎说得过去。”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维型教学文化;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96-01

现今的教育现实是,学生的写作空洞无物,为文造情,教师的教学方式脱离生活,模式单一,教师为让学生形成"求稳"的文风而疲于奔命,学生为形成充满"匠气"的文章而反复操练,教师的作文教学应当如何调整?学生的思维个性应当如何呈现?这是笔者提笔写下此文的思维起始点。

笔者踏入高中教学领域之初,恰逢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就个人拙见,改革中的语文作文教学确实不应只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而应当是还原到人本主义的一次努力尝试,教师不再是教学的边缘人,在世界各种的思潮的冲击下,教师可以大胆的让高中语文与现代中国的衣食住行来一次亲密接触,亦可将仍活跃在今人血统中的古人的爱恨情仇还原出来,学生可以将现实的世界与文学的世界打通。

1.唤醒厦门学生的岛民意识,使之在现代散文的学习中进行本土化追寻

新课改的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收录了洛夫,痖弦,纪弦等一系列现代台湾文人的作品。也收录厦门知名文人舒婷,林语堂的代表作品。舒婷是厦门中学毕业的,林语堂的故居位于鼓浪屿漳州路44号,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约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了。文学就在身边,这些作家的生平一旦在课堂上借由图片视频等现代工具传达到位,文学的香气立刻能在课堂散开,学生产生亲近之感是必然的,每一朵花都有它盛开的时机,川端康成说过,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所需要的,只是合宜的时机。而这些时机的创设,就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不能绕开的必经之途。

然后告知学生这些身边的文人他们曾经进行或者正在进行的毕生的追求——本土化尝试。中国社科院2010年7月29日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中已经将厦门列为最靠近宝岛台湾的一个最安逸的处所,但厦门文人绝不满足于在本土的象牙塔里自我陶醉。他们和台湾作家一样,一代代的在进行本土化尝试,这无疑是一种文化追寻,是想保有闽南文化在华人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而其中的集大成者,当推洛夫和林语堂。

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为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

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这时/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边界望乡》节选

林语堂,1963年写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不仅仅这是他对初恋女友的回忆,还是闽南文化的传播,在书中闽南话、闽南风俗集中得到了体现。从1966年定居台湾开始,林语堂更是十分卖力的追寻故土文化的点滴踪迹。

这时的学生会惊觉,脚下的土地就有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我们无视的一只白鹭,一曲鼓浪屿之波,一座五老峰上孤单的古坟,甚至凤凰树下的一朵落蕊都是写作的素材,都是让我们产生无数写作欲望的起点。不了解故土文化本身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哑巴。"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的历史。"申小龙《语文阐释》中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语言史永恒的主题。

在此简要记录当时学生的写作片段:

同一块土地上,应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同一个时代里,应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但物质条件的优越化正在逐渐模糊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差异,生活由此成为现代人脑子中的"生活"——那就是"平庸"。

我们的人生岂能如此草草收场?

我们怎么能忘记了 ,我们应有祖上国姓爷郑成功的追寻自由的勇气,我们应有闽人开闽地时托志乱世,辗转九州的斗志。故土的记忆不能永世尘封。

撇开功利的评价标准,我们暂且不论他是否符合高考的各项发展等级,但是该生血统中的对于故土的某种迷恋的感觉究竟是还原出来了,也可以说是将现实的世界与文学的世界打通了。并且是用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清晰的传达出来。

2.训练学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能力,思考生活点滴与文学的真实关联

叶嘉莹曾说过:一般出色的文学家,其成功的元素,大抵有如下,一则以生活体验过人的深广取胜;一则是以其写作技巧过人取胜,再一则,是以一种迥异于常人的心灵取胜。这三者的后两者,基本适用于各个时代的天才少年,只有第一者是可操作的,也较适合现代的集体授课模式。因而笔者有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活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譬如同样要传达寂寞的心境,经由王维,李商隐,圣埃克苏佩里,郁达夫,林语堂等文人对"寂寞"一词的体验都有不同。

心灵通透的王维说"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应是深夜借助音乐派遣寂寞,谁想反而深陷。

义山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乱世诗神望月时瞬间产生的寂寞。

圣埃克苏佩里说,"小王子,永远永远的等候着另一个星球上属于他的玫瑰。"这是心灵纯净度极高的法兰西民族才感觉得到的寂寞。而李商隐与圣埃克苏佩里虽处不同时空,但其寂寞的思绪都是因为望月的姿态而产生。

郁达夫说"北国的槐树,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那样的一个乱世,郁达夫无疑一个是清醒而温柔的寂寞者,他活过的那样一个秋季,因为他而让无数后人无限留恋。

林语堂说: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看着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你会有种莫名之感。这是林语堂式的平民的寂寞。

同样是抽象的寂寞的情绪,不同的作者会将它投射在不同的时空的某个纤小的瞬间,即兴,率性,但都十分动人。所以张潮会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所以此时此刻的"点滴"和"有限",正是彼时彼刻"无穷"和"无限"的具体而微。

陆游《夜吟》说道,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没有尽心尽力的生活过的人谈何为文?人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是一定会影响到写作能力的。

课堂一结束,就有一个学生写上一段文字,这是一个由龙岩来厦就读的学生:

我是龙岩人,我自小就习惯同姓的千人大家族同住一个土楼,可惜,我封闭的故乡生活容不下我遥远的理想,每次要离家奔赴厦门,一一的告别土楼中的内亲外戚都要耗掉我大半天时光。特别是元宵节后离家时,回忆中满世界都是烟花燃尽的味道,还有泪珠的味道。是不是所有的灿烂都需要靠眼泪来换取?

因此 笔者的作文教学总是试图暂且将功利主义写作教育流程搁置,同时努力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针对学生对审美的内在需求,因势利导,采用情境教学,努力缩小学生和老师,学生和作者的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极大的拓宽了作文教学的时空维度。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热点问题冷思考:透视中国基础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2]叶嘉莹 《迦陵论诗丛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

相关期刊更多

闽台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闽南师范大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满族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