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大家好!

我们初二物理组由八人组成,由张校长和李主任带头,我们大家都配合的非常默契,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的务实和敬业。以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投入到物理教学之中。两年多来我们学校的物理成绩总是高于兄弟学校。新学年,我们初二物理组的工作目标就是“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再创辉煌”。

1. 发扬团队精神——做一个和谐共赢的教研团队一个教研组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我们每个老师都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大家相互尊重,坦诚相待,相互学习。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在我们这个教研组里,碰到大型的教研活动,大家总是一起来备课、研讨,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建议,做到优势互补。例如:隋老师的课件做的比较好,唐老师的实验做的非常成功,张校长的说课、评课比较精辟,林老师的教材挖掘比较透彻;李老师的课比较扎实,张老师语言比较幽默……。

九一年我刚毕业的时候就和唐老师一块教毕业班,如今唐老师工作三十多年了,可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增无减,尤其是他的备课、作业批改非常的认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说心里话有时候真不好意思让唐老师干,可唐老师总是任劳任怨,一点没有倚老卖老的架子。我们都非常的感动。

李主任担任级部主任、班主任、还有后勤工作,忙的很少在办公室里碰到他,可轮到他备课的时候总是说“好”,可谓雷厉风行。

教研室来学校督导,我们总是先找到年轻的隋老师,她总是不折不扣的答应、保质保量的完成。

还有任劳任怨的李老师、林老师等,使的我们组的工作总是有条不紊。

2. 做一个善于学习的教研团队积极参加教研室、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如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等活动,让学习成为习惯 。珍惜每一次业务学习的机会。以前我不知道怎么进行说课,也没说过。去年暑假期间我们在这里举行了说课大比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记得王爱民、高国圆、孙培森、李树明等十几位老师精彩的说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深受启发,在去年的潍坊市教学能手选拔活动中,就是采用了说课的形式。在此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老师提供了这次业务学习的机会。

有些毕业多年的学生问我:老师您还用备课吗?我只是微微一笑,工作二十多年了,我从不用现成的备课,课堂检测、作业本等的次数可能少了点,书写可能差一些,但备课、上课从不马虎。每天再忙,我总要拿出点时间研究点教材、教法,发现几个问题。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用来催我自新,教我进取。努力打造每一节精品的备课,这是我不懈的追求。对于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总是反复推敲、仔细研究,和老师们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尽量少走弯路。

3. 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研团队:让反思成为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催化剂。为了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组进行了以下反思。

3.1 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从内心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我心目中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品质第一;态度第二;学习第三。即使学习差一点,只要态度端正了,差也是暂时的。尤其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只是智力的较量;更重要的是毅力、态度、习惯的较量。

为了不使每一个学生落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起学生的自信 心,并且采用了“盯人”战术。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永远是最棒的。让学生觉得“我行,我能行,我要行”。哪怕有一线希望,就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

3.2 将知识落实进行到底。

教学不是看你教给学生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我对“会”是这样理解的:知道——理解——会说、会做——会讲——会变。我经常对学生说:学物理就像学英语一样,要学会“翻译”,也就是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规律变成自己的话。

为了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上课的时候眼睛最好盯在学生上,六十多个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对学生不能估计过高。提问问题的时候尽量提问那些中下等的学生,从而为教学很好的“把脉”。狠抓两头,促中间,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的成绩。

3.3 夯实基础,狠抓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

在那些年的毕业班教学中,总是围绕中考的指挥棒,由于受评价机制的影响,我们老师总是围绕班里的尖子生转,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并且差的越差。现在我们彻底转变了。其实班里的尖子生根本不用去管,因此例题、习题的选编主要应该考虑到中下等学生的接受水平。当大多数学生都对基本知识掌握很好的时候再去逐渐的拓宽知识面。但放的不能过宽,尤其在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始终围绕课本这条主线,教辅永远代替不了教材;再说做题不在多少,在于“精”。

3.4 善于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

现在的物理中考,实验题占了三十多分,而计算题才二十分左右,因此练习的重点不要只放在计算上,更要深入研究课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插图、例题、习题。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在研究中考试题的时候,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考虑一下,这道题目和课本上的哪一个插图、习题、例题、实验类似?是怎样变式的?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中考的最前沿?

3.5 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释疑的习惯和能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觉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导学稿中,往往是一些老师预设的问题,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呢?在学生中吃等食的不在少数。以前是老师解答,现在弄不好就是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好学生的“一言堂”。我提倡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问别人,大多数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大多数学生不会的老师也不讲,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顿悟的时间。

反思我们初二物理组的教学,也存在以下问题:

(1)在在“细化”、“打磨”、“做精”,教学常规上下功夫。我们学校的整体物理教学水平很高,但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创造出我们第一初中的品牌。

(2)如何删除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无效教学环节,打造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上下功夫。

(3)在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上下功夫。尤其在说课方面还没有像讲课那么熟练,没有达到顺口成章、脱稿的程度。

(4)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一提到教研活动好像就是年轻教师的事。其实从两次全市的物理教研活动来看,我们学校的老师水平很高,就是怕麻烦、不愿参加。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封面学校介绍

(1)封面学校介绍 无

教改前沿

(4)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自身学习理论的重新解读 姚建忠

(6)生态课堂:演绎教育的和谐 薄方林

(8)语文课堂学习策略 徐静佩 陈奇斌

教育感言录

(9)善意的谎言 陆国杰 李金洋

教改前沿

(10)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刘萍

(12)以人为本,开辟作文创新之路 王青

(14)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顾晓红

教育感言录

(15)在张扬个性的心灵对话中充满活力 史小芳

教改前沿

(16)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探索 钱维娜 陈卫东

(17)新理念 新课堂 新评价——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李增强

(19)“全程式”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沈小花

科研指津

(20)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校本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 彭丽君 孙闯 孙雪昭

科研经纬

(22)巧借“节日、纪念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魏仁飞 宋飞

(23)低学段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与运用研究 林金江 朱春明 朱玉勤

(24)激发学生数学课堂的“主角意识” 张燕

(26)数学教学的“有疑——无疑——疑中出新” 晁林

(27)引导学生 走近数感 屠莉琴

(28)对数学符号教学的思考 良

(30)品德与生活课程育人功能的有效落实 宗引囡

(32)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王建凤

(33)小学舞蹈创编和教学的艺术特点 刘静洁

案例与分析

(35)两种教法 折射不同的教育思想——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 顾桂荣

(37)关注个性差异 尊重个性体验——一年级《家》的教学及评析 朱健琳

(38)《两只小狮子》教学片段及反思 王洪汝

(39)在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学会做客》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与评析 许嫣

(41)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尝试——《比尾巴》教学有感 陆玉芳

(42)学会真正的阅读——《雨点》教学片段及反思 刘芳

(43)一个文本 多种感情 几多回味——《去年的树》教学与反思 方利

(45)以玩为主:一年级语文教学示例

及简析 陶友云

(46)在游戏中学数学——一年级“数的组成”的教学 张荣森

(47)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园地 唐晓红

教学衔接研究

(48)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濮荷英

(50)牛津初中英语教学探索 周惠琴

专题研讨

(52)语文教学的“关系” 张菊荣

争鸣之页

(54)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学 李明霞

(55)营造互动的数学课堂教学 周敏

热门话题

(56)阅读:回归自然,还“本”求“真” 庄蓉琴

(58)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理性思考 吴刚

(60)运用开放性策略 追求可持续发展 任建华

名校专版

(62)抓教学三项常规工作 促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陶建良

(64)语文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陶沁

(66)着力探索 倾情“对话”——语文课堂精彩的“生成” 俞培菊

(68)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杨春蕾

(70)注重情感教育 塑造健全人格 蔡秀华

(72)小学体育应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 沈伟华

名师教学研究

(73)教师——“富有个性的读者”——特级教师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片段及分析 虞岳明

青年沙龙

(75)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新课程改革 谭敦舫

教育感言录

(76)执手相看泪眼,竟成无语凝噎! 时守礼 熊苏芹

海外传真

(77)美国全方位浸润式的价值观教育 朱芳仪

治校方略

(78)校园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韩培珍

(79)本刊理事会名单 无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金秋九月,大地流金。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今天上午,我们新安二高两千五百余名师生,欢聚校园,隆重举行开学典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对长期以来支持关怀二高发展的上级领导表示深深地谢意!

对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刚刚开始高中生活的800名高一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恪尽职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我校教育教学成绩做出巨大贡献的广大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思想进步,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的全体高二、高三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我们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是新安县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是市级示范性高中、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百佳高中之一,是河南最具教育变革的榜样学校。她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的古代学宫。数百年来,大成德馨,钟灵毓秀,豪杰辈出,群英荟萃。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新安二高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又一次实现了高考的历史性突破,又是洛阳教育战线上一面鲜艳的旗帜。尤其是去年九月,我们学校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甲流感袭击,全校师生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表现出了我们二高师生特有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风貌。今年高考,我校普通类文理科考生1276人,其中一本上线142人,比去年增加了30人;二本上线595人,比去年增加54人;三本上线999人,比去年增加142人;本科上线率高达78.29%,比去年的67%高出11个百分点,比全新安县的57.56%高出20个百分点,比全洛阳市的37.01%高出41个百分点。我校一、二、三本上线绝对人数均居全市86所普通高中第八位,超过了全市五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以绝对优势连续多年保持市级示范性高中第一名,本科上线率居洛阳市所有普通高中第一位。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校师生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精诚团结,求实奋进,整体创优,不断超越,教育教学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2月,我校荣获双节“体彩杯”职工篮球比赛第六名; 3月,我校荣获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4月,由《教育时报》主办、新安二高承办的全国第四届学校新文化发展论坛在我县人民会堂隆重举行,使新安二高的品牌效应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5月,我校荣获2010年度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先进学校称号和德育成果集体一等奖。《教育时报》开辟专栏连续十期集中报道我校的办学经验及实践成果,聚焦二高精神,宣传二高文化,打造二高品牌。洛阳电视台《新闻聚焦》栏目还以“素质教育育英才”进行专题报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在欢庆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新安二高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是我校的复习班已经并至新安县博达复读学校,明年高三学生人数少了一半,上线人数会大幅减少,更重要的是学校里可能会减弱复读班师生顽强拼搏的竞争氛围。

二是部分学生没有目标理想,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精神。

三是明年是河南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高考的第一年,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能否稳扎稳打,成功打响课程改革后高考的第一枪,对于我们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此,我们本学年学校的各项工作将紧紧围绕“在求实中奋进,在和谐中发展”的思路而开展。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经校委会领导讨论,新的一年,我们全校师生要在“创名校,当名师,培名生”的“三名”活动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新的一年,我们要唱响打造名校的主旋律。

我们要搞好和谐校园建设。为人处世,德字为先。我们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建设的有效载体。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全体师生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实现人格的升华,共享平等、宽容、理解、激励和关爱,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即科学、道德和艺术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与学校和谐发展的统一。

我们在坚持增值评价、捆绑考核、寝室竞争的同时,本学期要大张旗鼓开展“生存教育”德育主题活动。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能力,它主要表现为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通过“生存教育”,让我们新安二高的学生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生存之本,学会团结、学会坚持,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从而珍惜青春美好时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积淀竞争实力,提高生存技能。

我们要深化完善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认真研究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破记录意识,努力实现明年高考、质检的整体创优,全面超越。

我们要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办学理念,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使过程性管理成为取得优异教学成绩的有力保证。

我们要加强基础改造。增加硬件建设,添加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善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使我们新安二高的教师和同学的工作感到幸福,学习感到愉快,使我们二高人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当名师”上下功夫。

我们要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造就更多的在省市县有影响力的名师,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我们新安二高的教师走出去扬眉吐气,走进来满腔信心。

在这里,我还想给同志们提几点建议:

要做一个学习者。作为新安二高的一名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要是一个喜欢读书人,要耐得住寂寞,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要能沉得下去搞教学研究,要有较高的学科素养。

要做一名奉献者。作为新安二高的一名教师,我们应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校,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二高这一所大厦绝对不是靠一个两个人来支撑,她需要所有的二高人共同来竭尽心智,努力奉献。

要做一名合作者。作为新安二高的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要善于团结互助,乐于分享,加强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仁者爱人,作为新安二高的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这是打造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课堂的重要前提。

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新安二高的一名教师,要学会阳光思维,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我们的家庭才能和谐,我们的家人才能快乐,我们的学校才能和谐温馨,我们的生活工作才能感到幸福舒畅。

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培名生”上大做文章。

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名学生呢?在此,我给大家提三点要求:

要志存高远,把握人生。一流的学生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一流的学生要考上一流的大学。

要勤学善思,务实求新。一流的学生的一个共性,就是都具有自学钻研的精神。长期以来,在一批批学子的努力下,我们新安二高已形成了“勤学善思,务实求新”的学风。勤学善思是求学的基本途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务实”就是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求新”就是指观念先进、学法灵活、方法多样。

要意志坚强,不畏挫折。要成为一流的名学生,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不屈不挠、勇敢直面挫折的意志品德。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享受成功我们能做到,而要勇敢面对挫折、从挫折和失败中寻求新的支撑点、开始新的跋涉却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永不轻言放弃的品德。诺贝尔曾说过:“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高一的同学们,你们是我们新安二高历史上学生人数最多、教师配备最强的一届,我对你们充满希望!古人说:“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希望你们尽快适应高中生自立、自主、自动的要求和学习上知识密度大、坡度陡的特点,从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很快进入状态,记住二高的精神:“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高二的同学们,你们是经过新安二高环境熏陶、感悟新安二高精神一年的二高人。当你刚进校的激动已成为过去,而今自认为熟悉一切,看清一切的时候,你是否留心你身边的同学有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审视过自己在进入高中后所走过的人生足迹?你是否承担起一份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你们也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两年后的收获,还要看你今天的辛勤耕耘!此时此刻,我们都还来得及把握自己命运之舟的方向和速度,无论是暂时领先的还是暂时落后的。我们要加强反思,反思自己一年来的行为品德,反思自己一年来的学习方式,反思自己一年来的目标定位,总结成功与不足,重新定位,继续奋斗!

高三的同学们,你们是等待破茧的蛹,是准备接受6月洗礼的海燕,是将要在考场上实现诺曼底登陆的战士!你们已经等待了整整十一个春秋,今天该是你们开始冲刺的时候了。此时的你们,汇集了老师们最多的目光,倾注了家长更多的心血,你们将担负着希望,开始最后一年的冲刺!再有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你们就将告别母校,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选择。此时此刻,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有“舍我其谁”的信念和气魄,千锤百炼,挑战极限,分秒必争,分分必得。俗话说: “高考成绩多一分,就能压倒一个军”,只要你播种了,耕耘了,付出了,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人活着,就要诠释生命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如果生命是一朵花,那它就应该绽放在飞雪连天的冬季,让寂寞无助的心灵得以温暖与慰藉;如果生命是一棵树,那它就应该直立在荒芜的旷野,让天涯孤旅者能有纳凉小憩的地方;如果生命是一枝小草,那它就应成为葱茏原野的一分子,点缀盎然的春意。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的价值只有拼搏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我衷心地期待同学们,在高中生活中,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只争朝夕,奋发学习,走好你们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一段路程!

亲爱的老师们,当我们每天面对二高大门历经风雨沧桑的石狮的时候,我们应扪心自问:为我们的学校强大尽力了吗?当在文化积淀深厚的大成殿前伫立的时候,我们应深深思索: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尽心了吗?当我们在枝叶葱茏的合欢树下徜徉散步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想:我是二高这个群体里拼搏奉献、和谐发展的一分子吗?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新安二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获取成功的平台,我们就可在此放飞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它给予我们的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我们可以潜心地翻阅;它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可以酣畅地表演;它给我们的是一个难逢的机遇,我们要及时地把握;它给予我们的是一个理想的空间,我们可以天才地创造;它给予我们的是一个热切的期待,我们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

老师们,同学们,育人的事业风光无限,我们的未来前程似锦。风正潮平,自当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我们将带着全校2500名师生员工的理想,向着更加光辉的未来,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阅读理解是一种受文体制约的思维,或曰“文体思维”。文体是阅读对话的“契约”、模型和边界。文体作为文本的外在形式也是对阅读理解的一种规范。因此,只有切合语境和语体的多元解读,才是有价值的。对读者而言,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的过程。阅读不同文体,看语句和语篇的什么地方,并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是有实质性的区别的。

阅读课上,教师如何拿捏文体特征与读者创意之间的度?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两个与“多元有界”有关的教学案例。

【案例一】

《去年的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在树上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冬天,鸟儿飞走了,答应树的要求,明年再唱给他听。可是,第二年鸟儿回来后,发现只留下树根了。鸟儿就问树根,树哪儿去了。树根说被伐木人砍了,送到工厂去了。鸟儿又到工厂,问工厂的大门,门说,做成火柴运到村里去了。鸟儿又到村子里,问一个坐在煤油灯旁的小女孩,小女孩说火柴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灯还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唱起去年的歌给灯火听,最后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去年的树》这个故事的主题时,学生各自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的说,我体会到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乱砍滥伐树木,破坏了环境,使得鸟儿没有居住的地方。我们要保护环境。有的说,我体会到砍树的人很可恶,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和鸟儿的友谊。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树木很伟大,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有的说,我体会到鸟儿很真诚,它因为自己答应给树木唱歌,就历尽艰辛,非找到树不可……

对这些学生的发言,教师都一一地表示理解、肯定和夸赞。他的想法是,既然新课程强调要多元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我就应该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

多元解读就是随便解读吗?可以不讲原则、不讲主导倾向吗?不是的!事实上,多元解读必须以教材的主体内容为依据,首先必须着眼于教材的整体,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独特体验什么都说对、什么都说好,那么,这就势必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失去正确、全面的价值判断。

以上五位学生的看法,第二、三、四位学生的见解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的文本,它的主题一般都是相对明朗的。《去年的树》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鸟儿一诺千金,答应明年再为树木唱歌。为了实现这个承诺,鸟儿无论如何要找到树,并为它唱歌。至于第一和第五种见解,和信守诺言有着一定的联系,从多元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不够准确的。

文本的内涵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有主导倾向的。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就体现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但无论如何,一千个也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林黛玉”“堂吉诃德”,这就是文本的主导倾向。因此,要把握文本的r值取向,首先就是要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大方向正确了,才谈得上多元的、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案例二】

柳宗元写过一首诗叫《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表面看,这首诗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寂寥、空灵、凄清的寒江垂钓图,刻画的是一位孤傲不群、遗世独立的渔翁形象。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作者借了这景这境,究竟要言说些什么呢?这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究的。

在教学中,当学生读完全诗之后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个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曾经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位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呢?对此,有个教师的回答很经典,只用了三个字,是哪三个字呢?就是“你说呢?”这样回答妙在哪儿呢?把皮球抛给学生,促进学生思考,要是自己没有准备,也可给自己赢得时间。于是,学生有各种猜测:有的说,可能是老人特别喜爱钓鱼吧(兴趣说);有的说,可能老人是为了生计的缘故吧(贫困说);有的说,这时候人家都不再出来钓鱼了,老人就可以多钓到鱼了(清静说);有的说,可能老人在家吵架了,出来散散心(郁闷说)……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他们只能到这个层次,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教学如果只到这个层次,那就辜负了柳宗元的一片苦心。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出必要的引导和点拨了。古人说,诗言志,柳宗元写《江雪》,显然寄托着他的某种人生见解和理想。这时,教师反问学生: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这无疑是一个撞击,学生之前都在顺向思考(渔翁在钓鱼,他为什么钓鱼),教师这样一反问,就促进学生逆向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面对教师的问题,也许学生一时间不能回答,但谁都清楚,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正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口欲言不能言之,心欲得而不能得之,处于愤悱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教师出手了,呈现了一个课程资源,即有关柳宗元生平情况的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柳宗元生于唐朝的动乱年代,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20岁那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在为官过程中,柳宗元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新派的重要人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只有半年时间就以失败告终,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这次革新,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偏僻荒凉,人烟稀少。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但是,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没有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在柳州10年期间,柳宗元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柳宗元的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的作品,写得精致细密,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出极其沉郁的感情,《江雪》就是其中的一首。

学生了解了柳宗元的背景资料之后,对《江雪》这首诗的内涵和主旨就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解读。有的说,柳宗元借这首诗是要告诉人们,他的内心非常非常孤独。因为,学生发现这首诗的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千万孤独”。有的说,这首诗表面上写渔翁,实际上写的就是柳宗元自己。他不怕寒冷,不怕孤寂,坚持钓鱼,说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说,其实这个渔翁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既然冬天已经到了,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本诗的诗眼是“钓”,“钓”是什么?就是一种文化――东方人的文化、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这个文化里有隐忍、永不言败、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反思人生……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个渔翁,渔翁就是柳宗元。不管怎么样,时机未到,就静观其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学生对柳宗元生平了解之后,对“钓”这种特有的智慧和情怀就有了自己独特且有创意的感悟。其解读显然已经和前面的解读不可同日而语了。知其人,论其世,依照了诗歌文体特征,尊重了学生创意理解。这样多元有界地解读文本,的确精彩!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文学性文本的解读案例。其实,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实用性文本的解读并不需要创意解读。比如说明文,主要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事物特点。其中包括正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出文章的大概内容、逻辑结构,迅速从文章搜索、检取和筛选真实信息,据此作出准确的选择和回答。那么,准确地理解和规范地表达是这类文章阅读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因此,阅读此类文章的时候,读者必须清楚这类文本有界的范围比文学性文本更明确,必须忠实于文本,遵循文章的阐述,从文中提取信息,形成对文章描述对象和事理的完整的、合理的、准确的认知,不需要对文章内容做“漫无边际”的假设与创新。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必,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①把我们的培养对象铸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从而使得他们在历史课堂中不仅仅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有终身受益的历史方法和能力。那么,这个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②也就是说要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师生在45分钟内用历史知识去激荡历史思维,从而使师生双方都能在课堂中得到知识的升华,思维的舞蹈,精神的愉悦。

怎么能实现这样理想的课堂呢?主要从教师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和教学手段、方法媒介的选择。

历史不会自动地走进学生的心里,所以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通过历史教学来实现教而学之,学而问之,思而悟之。我们必须在课堂上认真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尤其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和我们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这是理念和追求,更是原则和目的,是教学前教学设计不可不求的境界,更是教学的实践反思不可或缺的准据。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都要落实,如何落实呢?实际采用怎样的“过程与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帮助学生习得有效的历史“ 知识与能力”养成有效服务于学生生活与人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实现呢?

认真提高自身历史素养,加大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真正的把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而且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得以提升。

在纯粹地讲述或使用别的知识、观念和方法时,很不能挥洒自如,很不能教态潇洒;也只有纯粹地阐述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时才能很好地展现个人的风彩,也应该是一种自信的体现,就如剑客一样,人剑合一,这中间就有一个问题是如何把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知识和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历史素养,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赵亚夫教授曾说:现在我们搞不好教学,教得很累,根本原因还是自己没有理论指导。一些教师连一知半解都不想做,就更糟。说到底,自己不能掌握自己,讲历史要么痛苦、要么麻木,没有第三条路的。要自己掌握自己,只有学点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理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万万不能。③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历史专业知识、教材教法、课程标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历史学科的前沿知识;现代教育技术。④

具备历史素养和其他教学技能后,一定是认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践自己的新理念,反思自我的经验和不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抱怨之中,不愿意自我的成长。用我们的行动去诠释历史的使命,完成新课改的任务。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的效能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推进以后的教学。做好整个过程的记录、总结、反思,从中发现问题。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曾说:“课堂教学的最关键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史学功底、思想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发展,本中之本,课程之魂,关键从教师自身的改革做起。”

我们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了学生而做的。我们教师的智慧最终要通过学生来实现,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教学不扎根于人性沃壤、紧密关切学生人生,欲走出教而无育(学而无悟)、不受欢迎的窘境,岂有他途?惟其如此,我们才需要新课改,才需要创新。创新绝非阿世媚俗、立异标新,创新的真谛乃是把未做好的事,做得恰到好处。历史教学“恰到好处”的培养,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⑤所以,没有学生的主体性的展现和发挥,我们教师纵然有千万本领也无法使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走进学生的心田。所以,我们教师的备课的思想、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第一要务。但是,就会有这样的矛盾,学生要么没有主体意识,要么不具备知识、能力的主体性的素质。尽管初中的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好几年了,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地体现。我们平时光责怪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但是历史学科被社会、家长、学生称之为副课,学生的重视更是如此了。所以,我们也应该从学生身上或社会氛围中找找原因。以免把棍子打在我们历史教师的屁股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束手无策。而是更是我们的挑战。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动用各种激励办法,发挥我们的智慧。把学生引导过来,让他们自己关注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未来。所以教学需要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鱼;第二境界——授人以渔;第三境界——悟其渔识。

了解学生,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生活:课程实施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生活,对学生来说是构成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双向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共同体,在互动中一起推进课程生活,实现经验的改造。这样就能很好的推动学生关注自我的成长。

我们从三个方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扉页上的一段话: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所以,只有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我们才能让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走进学生的心中。

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相互交融时,我们的历史课堂才是一堂优质课。就可以把历史形象和历史思维和二为一,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健全的人生价值观、根本的思维能力。强烈的创新精神,适应“现实社会需要的综合技能”。也是教师教学主导性发挥: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性与教育。

让我们的历史知识 去激荡师生的思维,形成活的有效的互动课堂。

参考文献:

①②《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 教育部;

③⑤《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4 、3期;

④《历史教学》2007年第3期。

参考书目: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