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班教师论文

中班教师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班教师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班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人文建构 教学策略 个性化教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突破以往教材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展开了语文教材的新面目。新教材汲取语文教学经验,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出发,在编排结构和文本选择上都有了新的超越,而它所赋予教师的教学职能也有了新的内涵。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特点

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突破了以前语文教材的风格,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而成,是国家首批通过五套高中语文教材之一的新教材,目前的使用人数众多,也备受教育界的关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尤其自身的优势特点。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曾经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这一基本特征。它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情况确立特定的学习专题,而且每个专题都比较注重人文性,以人文母题统领整个组元,在具体的板块中,教材又都以高中语文的学习活动为支撑点和立足点,以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每个专题都围绕阅读与鉴赏、表现与交流这两条主要线索来编排。

2.跨文本、超文选的全新的教材结构

我们知道,以前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结构始终遵循着一种模式,那就是一本教材包含大概固定的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四五篇文章都属于同一种文体,一个单元都设定与该单元相对应的单元知识和训练点。几乎这种教材结构从小学语文一直延续到高中,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方式的僵化,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固定模式,实现了跨文本、超文选的块状教材结构。这是适应新时期教材改革中的一次巨大突破,也是课程改革中的新的课程理念。这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教学的个性化和学习的自主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赋予教师和学生很强的选择性,这也正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它在多个层面上位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

(1)专题层面的选择空间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前四个模块是四个专题,这四个专题的设置并不是要求在同等的教学时间里全部教授完成,而是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让高中语文教师从四个专题中选择三个专题进行教学就可以。

(2)层面的选择就是板块的选择空间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专题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之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进行有取舍、有整合的教学,并不是把每个板块的内容都搬进课堂。这有利于给教师提供一个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自主性,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的掌握。

同时,苏教版教材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主性选择的空间。在教师进行有选择的教学的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自身学习情况,对教材的专题和版块进行二次选择,有取舍的进行区别对待,以更灵活的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整体素质。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时期,适应新时期时展的要求,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更加广阔的学习思路。

二、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的建议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并不会一帆风顺,同样,新教材的从出现到被大家接受也需要一个探索和完善的长期过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比之于以前的语文教材,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现提出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建议。

1.自主选择,果断取舍

苏教版教材的内容相比于以前可谓更为丰富多彩。有些教师看到每个专题每个板块的内容都很好,而且考虑到学生的阅读量与一个人的总体语文素养是成正比的。因此,就不知道怎么对教材进行取舍。但是,无论从教学任务还是学习任务来看,几乎是无法全部选择的。因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课时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专题特点进行自主选择,对相关专题相关版块,要大胆取舍和整合。剩下的专题和内容可以留给学生作为课后阅读作业来完成。

2.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选择已经突破了以前高中教材的单元性类别划分模式,而是以专题为大单位,以板块为小单位的结构编排。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对教材的文本进行类型的认定,再根绝不同类型的文本设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不但可以解决教学时间的紧张,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重点突出。而对于那些具有很强副属性的文本,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时,安排进去进行内容渗透,以完成教学任务。经典性文本采用精读教学,一般性文本则应该采用略读、速度的教学方法。

3.课上课下,互动学习

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每个专题的每个板块都应该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明确的规定,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前预习、课下复习及课后体验活动相结合,进行一种互动性教学。

4.融会贯通,注重体验

苏教版教材的提出了的一个重要新教学方式就是“活动体验”。活动体验是引导学生围绕相关专题的文本内涵及学习要求而设定的,因此,体验活动的落实并能够与专题文本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探究,让学生通过体验融合进专题文本内涵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总结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既然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主选择性和灵活性空间,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以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化的进行有选择的处理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教材的二次解决和二次开发。把新教材本身赋予的职能利用在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开阔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丽君.避免“半死不活”,力求“动而不乱”――苏教版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的实施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20).

[2]黄厚江.苏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基本特点及教学建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2).

[3]陈善钊.理想主义的排萧――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教学心得[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9).

[4]杨月娥.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研究[D],2007.

中班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首先,容量大且环保,不同于普通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设置多个页面,如屏幕页、白板页等,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黑板容量限制,能够为学生展现更多内容。另外,电子白板使用电子笔,比传统粉笔更环保,且教学内容能够更为直观。其次,交互性较强。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是在课前准备课件,难以在课堂上即时更改,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互动,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学生与白板之间等,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再次,灵活度较高。交互式电子白板自身具有多项功能,如书写、批注、聚光灯等,利用聚光灯将教学重点突出出来,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并加深学生印象。不仅如此,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具有回放等功能,便于教师课后总结,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对策

1.合理利用批注,简化生物知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白板的书写和绘画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分解生物知识,简化知识难度,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例如:在进行“双受精过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过程,再让学生在白板上填写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评价和批注,强化学生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培养综合能力。

2.关注数据库,丰富课堂内容电子白板资源库中包含大量资源,且具有开放性,能够满足不同教学需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收集的资料保存到资源库中,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出来,丰富学生知识面。例如: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蒙特实验和恩吉尔曼实验,利用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由于光合作用过程涉及大量图标、公式等内容,交互式电子白板便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整合教学资源,如在播放PPT的同时,需要一段视频,这时便可以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料。

3.注重回放和强调,巩固学生知识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利用回放功能,对课堂某一重要环节,如实验操作、知识难点等进行回放,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另外,强调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可以利用聚光灯突出重点。例如:在学习“蝗虫结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聚光灯,轮流照亮某一区域,吸引学生目光。回放一般在课后总结环节中使用,不仅能够重复教学重难点,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生物教学知识体系。

4.适当增加模拟实验,突出实验重点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但由于一些实验受到条件及课时的影响,难以在课堂上完成。而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为初中生物教学构建新实验平台。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涉及的暗处理和光照处理耗时较长,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现实验过程,突出实验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5.灵活使用遮屏和抓屏,强化学生记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将知识按照顺序传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电子白板中具备的遮屏功能,能够辅助教师授课,将知识循序渐进展现出来。另外,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想将图片细节放大,可以使用抓屏功能,将图片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记忆,还能够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中班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教学方法 文化交际 大学西班牙语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他《语言》一书中写道:“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一个由于自身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分开的集团,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该社会整个文化的基础,文化对语言反过来又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在大学的西班牙语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译这几项基本技能而忽视外语文化教学,在西班牙语的教学中注重文化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西班牙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实践意义

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对文化传授重视不足,历来一说到外语教学,人们往往只谈及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纯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的讲授,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不同的语言间的文化差异,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发音准确、语法知识牢固,但是学生往往弄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致使说出来的外语经常令人费解,甚至造成误解。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故而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西班牙语教学从语音、语调、词汇到表达都无处不渗透着异域文化的色彩。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和了解其文化知识的过程,难以想象一个缺乏对异国文化知识背景的人能这一国家进行正常的交往。正如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曾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El abad lo que canta yanta.”这个西班牙语句子,看上去是个很简单的句子,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最著名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一句著名谚语,如果不了解文化上的内涵,而仅是单纯地从语言的角度去理解,也只能懂得句子词汇的表面意义和语言结构,而无法真正了解这句话的意义。

因此,针对当前大学西班牙语教学中重视语法、忽视文化教学的现象,以及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休克现象,西语教师要明确地认识到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己任,全面提高西班牙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所以,在西班牙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渗透有着不可低估的实际意义。

三、西班牙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方法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大学西班牙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要攻克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造成的障碍,在大学西班牙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首先要注重与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密切联系,对于那些干扰学生交际的文化因素,要详细解释,多做练习,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课堂上文化的导入尽量与学生所学的教材相结合或是教材内容的适度拓展,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见缝插针地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使语言教学更富吸引力,更加生动实用,也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

1.从词汇入手,努力挖掘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般两种语言的常用词汇中意义完全对等的情况比较少见,表面意义对应的词,也许表达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大学西班牙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留意挖掘、搜集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经常对比、归纳和总结这些词汇与我国文化的差异。

举例来说,在动物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方面,西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就相当明显。猴子在中国文化里颇受青睐,它是聪明伶俐、活泼灵巧、追求自由的象征。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猴也有很高的地位。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猴”与“侯”同音的说法,“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王制》中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秦汉时代的封侯拜将,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封侯使“猴”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更使得猴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得以大幅提升,而在西班牙语里,猴子则带有“微不足道、滑稽可笑”之意,在与猴子有关的习语里多为贬义。

另外,在颜色词汇的文化附加义方面,两种语言的差异也不小。西班牙语和汉语中对绿色这个色彩词汇在语用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比如,西语中的ponerse verde de envidia翻译成汉语就改变了颜色,意为“害了红眼病”或“眼红”。另外,在西语中的verde还可以用来表示“生的,未煮熟的(专指食物)、不成熟、知识浅薄、缺乏经验”等类似的意思,例如:“Ese baloncestista es bastante joven y está aún un poco verde.”(这个篮球运动员相当年轻,经验还不足)。还有,西语中的“verde”又是还可以表示“风流的,好色的”的意思,例如,“viejo verde”指“老色鬼”,“libros verdes”意为“黄色书籍”。让学生在掌握了西班牙语词汇的特殊文化背景之后,他们对“sangre azul”(贵族血统)、“ponerse rojo”(感到害臊、难堪)、“oveja negra”(害群之马)、“un día de perros”(糟糕的一天)、“comer pavo”(指在舞会上,没有被人邀请跳舞的女人)等词汇也就不难理解了。

2.从西班牙语国家的特有节日入手,进行文化渗透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西语国家大多节日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以西班牙为例,每年约有200多个节日。除了国庆节、元旦、圣诞节、复活节、圣周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节日。比如在教授《西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程时,教材中提到了西班牙世界闻名的两个节日,奔牛节(San Fermín)和西红柿节(Tomatina),这是教师可以把握这一时机,在课堂上通过展示PPT课件和播放在西语网站上下载的与这两个节日相关的新闻报道、广播音频,向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介绍节日的地点、由来和庆祝方式,以及相关词汇表达,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词汇量。

3.对比西汉“熟语”表达差异

西班牙语和汉语中都有相当多的习惯用语、谚语、成语和俗语。西语中的这些语言现象统称“熟语”(modismo)。它们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背景、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心理情绪等的具体反映,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大多语言洗练、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时一般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西班牙语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讲授习语的文化背景,并进行适当地知识拓展,逐渐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西班牙语中有大量来自《圣经》和西方神话的词汇,比如“apocalíptico”(取苦难、恐怖之意)、“diluviano”(形容历史久远的事务)。

另外,熟语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他们常用浅显鲜活、生动简练的语言,高度地阐述了人文习俗、思想好恶,并体现其民族的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因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4.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非语言交际知识

人类交际往往强调语言交际,却忽略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是人类在语言之外进行交流的所有符号。莫然(Genelle G.Morain)将非语言文化交际分为三类:

人体语:与他人交往时所使用的移动、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人体接触、人体距离。

物体语:与他人交际是所使用的标志、图案、实物、服装和个人饰品。

环境语:颜色、亮度、建筑、空间、方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虽然非语言文化内容不太直观,但它同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不容忽视。例如,在一节外教课上,西班牙籍教师在课堂上向一位同学提问,学生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着自己的太阳穴,表示“他需要想一想,考虑一下”,而西班牙外教却因此而生气了,因为这个手势在西班牙表示“alguien está pasado,loco,ido,chaveta”,即“某人做事情做得过份了或某人丧失理智、疯了”。如果教师在获知这种情况后,能够及时地准备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讲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手势的不同含义,这样既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又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汉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大学教师教授的西班牙语背离了它的文化内涵,就会只剩下一个空壳了。优秀的大学西班牙语教学必须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由始至终地贯穿于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西汉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尽力挖掘教材本身的文化因素,利用各种机会、不拘形式地向学生们灌输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和灵活运用西班牙语。

参考文献:

[1]常世儒.西汉口译实用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唐民权.西班牙语习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孟宪臣.街头西班牙语习语[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8.

[4]孟宪臣.街头西班牙语俚语[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5]赵士钰.汉语西班牙语双语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盛力.西汉翻译教程[M].背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中班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 施工

水混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混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一些地域的路基更适合水混路面,使得水混凝土路面科学化施工摆在许多施工单位面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搅拦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搅拌和摊铺的技术合理化运用进行探讨。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施工工序如下:

1、安装摸板:在摊铺砼之前根据车道宽度安装摸板。

2、铺筑整平层:摸板安装好以后即用粗砂铺约5mm的垫层,摊铺后喷水湿润、振实振平。

3、接缝施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可分为:胀缝、缩缝、工作缝及纵缝,在施工中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而设置。

4、安放钢筋:混凝土路面板的边缘和角隅是薄弱环节,易受车轮荷载作用而遭破坏,在混凝土路面板的边缘不少于5cm处设置边缘钢筋和在胀缝两旁板的角隅处设置钢筋以加固强度。

5、混凝土的拌和:安装接缝和钢筋后即进行砼的拌和,砼的拌和首先应严格控制用水量,为了避免第一拌砼中的水泥砂浆被鼓筒壁所吸附,而影响其质量,在拌和前先加工25kg左右的水泥砂浆(水泥和砂的重量比为1:2),使其在鼓筒上预先吸附。砼是按照加入砂―水泥―小碎石―大碎石的程序拌和的, 搅拌时间则根据混合料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为度。

6、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从搅拌站到工地一般采用手推车和自卸车运输,混凝土运输中若有离析现象应翻拌后才使用,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应有足够的时间,运到工地后及时检查它的的坍落度和质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7、混凝土的摊铺:在摊铺前先检查摸板的位置、标高、涂油、支撑是否符合要求,基层表面有无杂物等其它布置是否稳固,并在基层表面洒水湿润,这一切做好后开始摊铺。摊铺时用铁铲撒铺混合料,混合料若有离析现象用铁铲翻拌均匀后再摊铺,摊铺中不得扬撒抛揍防止混凝土离析。在摸板附近用方铲撒铺混合料并插捣使之浆水捣出,以免出现空洞蜂窝现象。因混凝土面层厚25cm需分两次摊铺,分层振实,下层摊铺厚度为总厚度的3/5(边摊铺、边整平、边振实)振实后紧接摊铺上层并整平振实。在摊铺传力杆处的混凝土混合料时,先摊铺下半层,用插入式振动机振实并校正传力杆位置后,再浇筑上半层。

8、混凝土振实:混凝土铺筑到厚度的一半后,先用2.2KW(3.0Kw)的平板振动器振捣一遍后加高铺筑混凝土到顶,等初步整平后换1.2-1.5kW的平板式振动器再振捣一遍。振捣时振捣器沿纵向一行一行的由路边缘向路中移动,每次移动平板时前后位置的搭头重叠面为20cm左右,振捣器在每一位置的振动时间为15s-25s振至混凝土混合料泛浆,不明显下降、不冒气泡,表面均匀。在摸板边缘、传力杆及企口处等振不到的地方,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每次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与摸板间距为10cm左右并严禁在传力杆上振捣,防止损坏邻板边缘的混凝土。经振实整平后,用振动夯板搁在纵向摸板顶上,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振动两遍,把表面多余的混凝土刮去,低凹不平的地方及时填料补足,使混凝土表面平整、不露石子,有一层薄薄的滋润的砂浆即可。

9、收水抹面及表面扫毛:在路面混凝土浇捣成型并经过整平后采用泥板反复多次左右来回并向下压抹,使泌出水从磨耗层内部以及砂浆与石子界面处上浮到表面蒸发,部分空气泡也被排除,反复多遍达到密实状态(一般为4次)。当第四次泥板加压抹面,表面出现水光即可扫毛。扫毛时用芦花扫帚顺横坡方向在整个板面上一次进行,中途不停留。

10、养生:当混凝土表面呈湿润而有一定硬度时,用湿草帘覆盖,并经常洒水使草帘始终保持潮湿,养生期一般为14天。养生结束后将草帘移出路外,但接缝处的草帘暂不移去以防止尘土、小石子等落入缝内增加填缝前的清除困难。

11、拆模、填缝: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拆模:先拆除摸板支撑、铁钎等,后用扁头撬棒插入摸板与混凝土之间慢慢向外撬动摸板。养生期满后进行填缝,先将缝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再在缝口两边各涂一层石粉水(作为填缝料与混凝土表面的防粘剂)后,进行填缝。灌缝高出板面1-2mm,冷缩后用烙铁烫平并洒上少量石粉。

二、 水泥混凝土摊铺

目前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均采用滑模式摊铺法时行篱工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是施工中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我们仅从摊铺前准备,摊铺机的合理运用,摊铺后养护等方面常被忽视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很多,我们主要强调一下摊铺前的洒水的卸料工序。

(1)摊铺前洒水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往往不被施工人员重视,但如果洒水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路面质量。

洒水量要根据基层材料、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洒水量,即保证摊铺混凝土前基层湿润,而且尽可能洒布均匀,尤其在基层不平整之处禁止有存水现象。从目前施工现场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洒水量不足,因为基层较干,铺筑后混凝土路面底部产生大量细小裂纹,有些小裂纹与混凝土本身收缩应力产生的裂重叠后使整个混凝土路面裂纹增多。

(2)自卸车的卸料也是常常不被重视的工序,在施工中经常发生摊铺机前堆料过多使摊铺机行走困难,有时布料过少使振捣箱内混凝土量不足,路面厚度得不到保证。摊铺机前这种混凝土忽多忽少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者死板地间隔一定距离卸一车料,而忽视了基层不平整的变化,这咱变化在客观上是普遍存在的。我国目前施工水平不是很高,对路面基层标高和平整度不一致,加大了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难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对基层表面与面层基准标高线隔段实测来决定混凝土的卸料量,这样会避免卸料不均的问题。

1.2 混凝土摊铺机的合理使用

(1)振捣器间隔距离的确定看似简单,但它会对混凝土的密实度产生直接影响。振捣器的间隔一般在厂家安装高度时均加以调整、确定、正是这一点使操作人员忽视了振捣器使用中的再定位,因为要的不同混凝土的级配、和易性、坍落度以及摊铺后的密实度要求,振捣器的间隔应做适当调整,这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两边的振捣器距侧模板的距离更应该常做出调整,以防止坍边。

另外,液压式振捣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振捣能力有所下降,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2)许多摊铺机边模板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缸来调整的。在实际使用中,边模板不能与基层间距太大,以防止严重漏浆,由于这一要求,摊铺行走过程中随着基层变化,边模板会直接与基层接触,使边模板形成支承点,严重影响了成型模对混凝土的挤压在型,坍边严重。

(3)从目前国内施工单位来看,大多数单位摊铺能力远远大于搅拌的生产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一般摊铺机最大摊铺能力均大于500³/h,而混凝土生产能力只有100―200³/h,有些单位生产能力更小,强调这一点主要是为了说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没有必要开得很快,单方面的速度并不能提高施工进度。

在施工中如果将摊铺速度控制在1―2m/min左右,就会使摊铺机运行平稳,路面平整度好,连续摊铺成为可能。而如果混凝土摊铺速度过快则会造成铺铺停停,不仅使每次起动时设备磨损大大增加,而且每次停机时的停机跳点不可避免,造成路面平整度很差。

三、 水泥混凝土搅拌

水泥混凝土搅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混凝土的质量则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我们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和自动砂石含水补偿装置的正确使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2.1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主要因素

(1)级配变化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水和水泥对等体积的大料和细料和包裹率有着很大的差别,如在同等含水量和水灰比地情况下细料混凝土坍落度远远小于粗料混凝土坍落度,因此浊凝土搅拌生产过程中的往骨料仓里上料时要尽可能保持各仓骨料级配配相对移民定,从而确保混凝土级配的配定。

(2)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搅拌站水秤中的水量变化可以直观地了解,但砂中含水率变化大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影响十分明显,这一点已经得到施工者足够重视。但在雨水较大地区或下雨过后,坍落度很不好控制。因此,在搅拌生产过程中应先测一下骨料中的含水率,水秤中应扣除这此水量,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3)水泥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往往被施工人员忽视,这种因素往往在单机生产能力较大的搅拌站中发生,因为一般水泥仓只有100―150t左右,大方量搅拌站用水泥量也较多,有些时候一边往水泥罐里打水泥一边生产,有时候水泥还没有冷却下来就开搅拌,这不仅使生产出的混凝土温度较高,而且坍落度因水泥温度高,吸水较大而变小。

(4)水秤和水泥秤的称量偏差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水秤和水泥秤的称量偏差都是稳定的,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重量计算用量。如果这个偏差是不稳定的,尤其是用水计量采用流量计方法的搅拌站,水量计量偏差较大且不稳定,因而坍落度不易控制。

(5)添加剂的用量也是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因为添国剂用量较多,因而添加剂用量的多少就直接对坍落度起作用。在添加剂的使用中不要用量过大。它虽然能使水量减少,便用量过大会使混凝土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能发生较大变化。所在具体生产的过程中,减水剂的用量应相对稳定,才会起到较发的作用。

2.2 砂石自动含水补偿装置的正确使用

在使用自动含水补偿装置时有一种错误认识,即自动测量显示仪显示的百分数就是砂石中的含水率。这种认识主要原因是看缺乏对此装置原量的理解,要正确使用自动含水补偿装置,必须在每次使用前重测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并依此调节显示仪上的显示值。

自动测量补偿装置能够正常工作、精确补偿后,混凝土的坍落度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结束语:修一条高质量的混凝土路,从设计到施工之间影响质量的 因素很多,一些理论和工艺有待探讨和改进,以上对混凝土的摊铺和搅拌两方面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在实践中的 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 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路面施工才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中班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树立以学失为本的教育理念,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使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得巧妙地运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在课堂口语,板书上有让学生佩服的特色、魅力,发挥教师课堂口语、板书字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美感的陶养下,逐渐对语文学习发生兴趣,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热心地钻研语文知识的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教学的目的。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中职语文教师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精心设计,饱含激情的讲述课文,学生却不予配合,在下面有窃窃私语的,有堂而皇之睡觉的,有玩手机的,有看课外书的……教师的讲课情绪直线下降,不得不停下课来,或训斥学生,或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劝学生学习,但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中仍然有不少人依然无动于衷。什么原因呢?当前同行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学生文化基础太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顾及学生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注重结论的灌输,看轻过程的享受等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缺乏兴趣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却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一、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是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引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寻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就是要把课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学生。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味,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除了要求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备的有趣味外,教师还应在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上下功夫。即:储备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一笔漂亮的粉笔字。规范、优美、悦耳的课堂口语,漂亮、潇洒的板书字体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即美感。”美感能使人产生对美的感动,产生愉、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有时非常强烈和突出,以至主体全身心为美感的激情所

    浸润、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灵、思想活跃,想象飞驰,好似顷刻间悟到人生真谛,窥见宇宙胜景,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在当时和事后,主体都会对这种情感格外珍爱,视之为人间乐事,而不断地加以回味和追求。这样的美感激情,会直接冲击和改变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倾向,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也较差,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有逆反心理,单靠教师的正面说教,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很难取得效果,有时甚至还适得其反。而”润物细无声”的美感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试想:当学生们发现那的充满感情的、标准的、播音员似的声音,一行行整齐、舒适、潇洒的板书字是出自正在给自己上课的老师处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和联想呢?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学或中学的老师的课堂口语或板书字体给自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自己的一生。许多人练字就是由羡慕、模仿老师的字体开始的,许多人对语文、文学的学习兴趣也是从羡慕老师的口语、朗诵、字体开始的。如果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只会按部就班地顺着课文的思路讲述,口语不标准,不清楚,或者说错音,字体一般、或难看、难认,学生难免感觉乏味,怎么能对课程产生兴趣呢?而教师美妙的课堂口语和字体却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是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引线:

    二、教师的课堂口语和板书字体的魅力

    (一)语言、字体也能产生魅力

    说话、写字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工具,几乎伴随人的终生,一个人的说话、写字水平不仅是自己的门面,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而语文课是学生进行说话、口语交际、写字练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是学生口语、字体发展趋向的主要启蒙者和引导者,因而教师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水平的高低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不多,许多学生不会正确握笔,写出的字歪歪扭扭,没有字形,更谈不上字体,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矫正。20世纪80至90年代,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学生在课外把听收音机作为感悟和模仿悦耳的语音的一种补充形式,借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许多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磨练中体验字体的作用。这些因素在客观上为教师的指导和矫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的说教容易起到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电视、电脑越来越垄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课余时间里,愿意听收音机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重视自己的字体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电视的精彩画面取代了单纯语音的收音机,电子打字取代了手写字,不少学生认为字写得好坏无所谓,只要会打字就可以了。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的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说话、写字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呢?中职学生在知识、学习方式、语言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能主动学习的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想学但又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朦胧状态,要想使他们能自己思考、感知、领悟,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需要一种特殊的魅力来引诱。魅力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观察到,特殊的,让人难忘的语言、字体也能产生魅力。如:相同的一段话语,由播音员、评书演员、相声演员、普通人、语文教师、学生说出,其效果明显不同。播音员、评书演员、相声演员能使话语产生不同的魅力,让人难忘、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兴趣,甚至时常模仿。著名书法家的字体让人赞叹、羡慕、向往。字写得工整、漂亮的孩子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扬,使家长自豪。因此,面对那些不愿学习、知识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的中职学生,我们与其和颜悦色或声色俱厉地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劝说他们学习,还不如用自己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魅力来无声的吸引他们发生兴趣,自觉学习。

   (二)怎样使自己的课堂口语、板书字体产生魅力

    魅力是一种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美国著名女诗人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语、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魄力、性格的魅力、人格的魅力、书法的魅力等等。人的魅力可以无所不在,包括发怒、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也会成为魅万的源泉。魅力一旦产生就有了一些神奇色彩,,它能吸引人对它作出更多的感情、时间、物质上的投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好,讲课被学生所欢迎,就得有能吸引学生的魅力。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业精,师更亲”,教师有了魅力,学生就愿意亲近你,相信你,接受你的说教。语文教师的魅力在于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把课讲得有声有色,还应在课堂口语,板书上有让学生佩服的特色。

    首先,在课堂口语上要努力做到发音准确,不读错音,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说普通话。汉字,在中国使用了数千年,其数量、字义在变化中,难记、难认,有些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又有不同的发音,不同的字义;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们念错字,发错音的现象,即使是汉语专业工作者,有时也难免出现误差。但中职学生文字根底较浅,不理解这点,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不允许念错字,读错音的;倘若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一次这样的错误,他们就会认为这位教师没水平,在心中形成长时间的不良印象,直接影响其学习情绪和兴趣,教师形象和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语文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发音、字义研究清楚,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方言,是不同地域的人日常使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习惯性,固定性,但普通话既是我国的国语,又是我国的通用语,作为一名国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说普通话,为学生做榜样,起示范作用,指导学生说好普通话。要想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就要在说普通话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发音准确、规范,克服方言的影响。如:”事情,shiqing”不能说成”siqing",,生活,shenghuo”不能说成”senghuo"”你,ni不能说成nen"”学习,xuexi不能说成xiaoxi”等等。另外还要有声音的抑扬顿挫、激情起伏的配合等。语文教师的普通话说得标准、漂亮、动听,课堂口语就显得生动,有特色,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魅力就会在学生的欣赏中显示出来了。

    其次,语文教师一定要能写出一笔好字,且有一定的书法知识。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体现教学思路,显示课文的重点和观点,对学生起引路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板书的形体效能,使板书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语文教师要讲究粉笔书法美。其审美要求是清楚、美观,书体以行楷为主,字的大小适中(以后排学生看清楚为度)。教学实践证明,写得一手漂亮粉笔字的语文老师,往往比较受学生敬慕。上课时,大多数学生会被教师优美的板书字体所吸引,并努力模仿。风流、潇洒的粉笔书法美,有一种电脑所无法替代的魅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路,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相反,如果教师板书字体潦草,字迹不清,板书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好的字体,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想写好字,就必须对书法有所了解,有所研究。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并使用了不同的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同时也随之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他们的风格各不相同,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前后相望,佳作如林,他们的形象一直是种楷模,是一种激励人前进的力量。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可产生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语文教师了解和研究书法,不仅对自己写好字大有帮助,而且还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向学生介绍各种书体的特点,展示各种书体中刚、柔、平、激烈的美,并把这种美渲染得深入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为之着迷,从而自觉参与这种运动中。此外,语文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还要将知识的范围拓宽到社会人生的”大课堂”,把语文课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态”课堂,变成乐学、尚学、陶冶情操的”美”课堂;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健全人格素养等贯穿到教学中。教师可在介绍书法字体的同时给学生介绍著名的书法家,以及他们的成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等,让学生在向往中把他们当成追求的目标,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