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中政治课的延伸,内容上是相互衔接的,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内容是重叠的,为此就应注意处理好与高中已学内容知识交叉部分的讲授,防止学生产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高中课程的重复,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专题式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途径。专题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关注社会问题为特点,同时要求教师要打破教材体系,从纵横两方面整合课程内容,这样才符合大学生思想具有社会性、认知具有能动性的特点。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也存在知识的重合,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也有相关的表述,专题式教学可以根据教材体系,挖掘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不同课程的重合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既有效确立不同课程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又凸显不同课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2.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高度压缩,表述抽象、理论性强和跨度较大等特点,尤其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如果仅仅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忽略教学时数、学生层次、院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熟知教科书的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打破章节的限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度创作”,形成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突出而鲜明的若干教学专题。
3.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应注意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决定了每一个人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就形成不同的讲授风格。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专题,这样可以把每一位老师的特长和个性充分体现,课程具有了个性特征,才更容易打动学生。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应注重教师的优化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对于原来分别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学为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无疑具有一定难度。专题式教学将教师从现有的教学任务繁重“、一人一讲到底”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个人只需完成所负责的教学专题,这也就意味着一位老师一个学期只准备一个或两个专题,备课时间充足,甚至可以弥补教师本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把相关问题讲精,讲透彻。因此,专题式教学是解决教师知识结构与教材的理论结构矛盾的有效手段。
二、思政课中实施专题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教学大纲,归纳教学目标
专题化教学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因此会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但是这个创作要有标准和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有其各自的教学目标,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各有偏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专题化教学,所有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做到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共同归纳出若干个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是原有教学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2.针对教学专题,整合教学内容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专题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要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与疑点理出,然后重点讲授,理论本身要系统而彻底,也就是要有的理论根据,观点正确而清晰,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说服力。但仅仅把课本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合还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与大学生现实思想状况大相径庭,达不到学生听课期望,即使是专题教学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自己讲授专题收集资料,深入研究,备好课。在确定专题内容时,教师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历层次等具体因素,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对专题内容和方向做出调整。
3.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根据各专题内容的不同,选择与其相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专题教学法,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但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施专题式教学过程中从大学生的主体条件、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等要素出发,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研究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师生双向交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营造共同探讨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对这门课程学习有兴趣,学习的内容入脑、入心,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结合专题化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
(一)微信的使用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指的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对教育客体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当前大学生更多地使用微信等进行社会交往和意见表达,而传统的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下降,加上微信的去个性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使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弱化,校园网络的监控、渗透、引导的难度正在加大,这无疑增加了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同时,微信的快速发展在满足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需求的同时,也会加剧大学生的“宅”现象,这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增强现实环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引导大学生从“宅”中走出来,在现实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微信的使用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首先,微信的使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提出了挑战。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除了必须具备应有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与相应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简单的移动通信技术素质,只有对微信有正确的认知与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微信分散传播的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以前的中心地位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如何将大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周围,在主客体的互动中实现顺应和同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微信的使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提出了挑战。在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的今天,微信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在扩大,在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人际沟通的同时,也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的迷失。微信的技术复制这一特点可以使他们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立体化方式的无限复制,这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也极易产生大量的重复与垃圾信息,增加了大学生信息选择的难度。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微信使学生的搜索依赖进一步加强,只不过是由过去的网页搜索转为软件搜索和语音搜索,习惯的力量将会加深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同时微信让现实转化为影像,容易造成了空间距离感的模糊,客观上进一步消解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容易产生偏差,变成懒于思考的“平面人”。
(三)微信的使用影响着现行的道德与法律
微信有“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等多种新型即时通讯功能,在手机网络覆盖处就可随时随地与陌生人聊天,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壮大了大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的胆量,所以微信被大学生称为“交友利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信在给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不法分子也在通过“微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微信的负面影响对社会法制与伦理道德提出的严峻的挑战。由于微信对陌生人的定位精确,可以更容易有针对性地实施犯罪,从利用微信犯罪的事实来看,犯罪者多为年轻人,并以盗窃、抢劫、诈骗和敲诈勒索等为主,同时还存在侵害被害人人身权利的现象,受害者多为女性,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犯罪态势在逐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犯罪主体逐渐由社会人士变成了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已经开始从被害人转化为犯罪人,这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
二、微信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微信的制度化建设
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微信的外部法律环境。国家的立法部门应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微信的监督、管理和规范,充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建立大学生的微信管理信息交流与意见反馈制度。高校可以与微信运营商合作,建立信息交流制度与反馈制度,微信运营商通过对微信用户的监管,制定出针对大学生的监管方法,并把有效信息反馈给高校,从而使高校不断提高与改进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高校与微信运营商的管理、监督职能。最后,高校要建立大学生的微信的监控制度。学校通过微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微信信息收集分析,加强网络监控,建立一支由技术人员、学生政工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微信监控队伍,加强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管理,针对有特殊倾向的大学生要尽快加以辅导与心理疏通,避免大学生受到微信的不良影响。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者要牢固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积极激发大学生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教育者发挥正面引导激励的作用,及时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在沟通中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基于自身思想认识水平和内在需要积极能动地接受教育或进行自我教育。这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而教育者的主动教育也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发挥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熟练、科学的使用微信。微信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善于运用微信的各种功能,加以创新,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的LBS功能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学生的喜好,找出相应的话题,与学生加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烦人对讲机功能,及时相关通知和提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的热点推荐功能,发现学生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和校园热点,并通过现实教育活动,加以深入剖析和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的“随手拍”功能,提升学生校园公共教育活动的参与性,增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微信的“摇一摇”与“漂流瓶”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置于移动网络,让学生在好奇与趣味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引导他们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信息分辨能力和正确使用微信的理念。让学生在具体的使用中要遵守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不利用微信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时大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安排时间,不沉溺于网络、不依赖与微信,合理调节与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微信交友的发散性,高校要注重对学生加强引导,教会他们与各种陌生人打交道,增强他们对不良信息与不法分子的辨识度和警惕心。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对自己使用微信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做一名文明、理性的微信使用者。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倦怠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德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然则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包括哪些,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更,直至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兴趣但是为了学分又不得不上课,从而产生倦怠。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倦怠的表现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倦怠主要是大学生对纯粹理论性质的课程缺乏兴趣或学习动力而不得不为时之表现出来的思想倦怠和行为倦怠。对理论课没有兴趣,消极看待甚至是采取逃避的态度,逃课、旷课、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复习、拼凑作业、考前突击背一背等行为。刘驾云老师曾对安徽省内三所高校的学生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状况、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做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开设的必要,对自身的发展没有帮助,而且有兴趣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机中“学分”是主要因素,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为了研究生、教师和公务员等考试。从刘老师的这份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多是被动性学习,缺乏主观兴趣和主动性,甚至可以说动机有些偏差,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之严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倦怠的原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长期的厌倦心理还会连带的排斥对其他学科学习。其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还会挫伤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得不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慢慢会丧失教学热情,就会减少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甚至可能会产生教学倦怠。最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倦怠不利于“四有”新人的建设。曾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体育不好,那就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残次品”,若德育不好,那就是“危险品”了。所以解决思想政治倦怠问题刻不容缓,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存在认识误区。
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古板,找不到兴趣点。很难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课后根本不想看有关的书籍,甚至有些动机偏差。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只对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等才有些许作用,而对以后的其他工作并没有什么用,尤其是在理工类,艺术类学生中,这种想法更显著。现在学生大多只重视实用性课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用性和启发性使学生更加不重视这门课程,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中的辅导课。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有效沟通。
当然,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占着相当大的地位。而在刘驾云教授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落后,枯燥占一定的比重。一些老师较多重视科研而有些忽略授课,不注重教学方式的革新,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少,课堂纪律差,甚至有的老师只是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至于学生是睡觉还是玩手机并不在意,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倦怠。老师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挖掘深层及的原因,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
(三)家庭的环境作用弱化,不能积极影响。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所以理论教学应与各种生活各种环境有良性的互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逐渐的渗透的,是深远持久的,是不可替代的。而现在的教学现状中家庭对学生教育的良性作用正在弱化。比如,家长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重视、只重主科,忽视副科等态度直接会影响到子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而在调查中发现在家庭中国并不是人人都关注时事,大多是男性关注时事新闻,女性大多关注娱乐等,这也使子女缺少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容易在理论课上出现倦怠现象。
(四)校园教育主阵地丧失,学习氛围不理想。
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很多同学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校风和班风都不浓郁,大学生在平时很少阅读思想政治相关的书籍,只是考前学霸,本着60分万岁的想法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现在的网络科技非常发达,一些网红、关系户的说法更引起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空谈社会主义,并没有什么用。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弱化,使大学生并没有接受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倦怠的措施
调查显示,学生并不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实用性有选择地接受。而且新颖的教学方式,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改善倦怠的现状,应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所以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引起倦怠的根源。大学生应用理论武装自己,切记盲目跟风,要有自己判断正误的能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教师是受教育者的引导者,所以提高教师素质是解决倦怠问题的关键。教育专家武宏伟说:“一个好校长便是一所好学校,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在授课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允许学生讨论,并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最后,引起倦怠问题的内因是根本,但是也不能忽视外因即环境。学校应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更加公正合理的平台。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应改大班教学为应材施教。学校净化校园环境,不能只是场上抓考风,还应场下严抓纪律,改变考前学霸,缩印答案等现象。
【参考文献】
[1]武志宏.任命校长要科学民主[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9,09.
[2]彭.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J].光明日报,2014,12.
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带来了多元化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思潮相互交织,引发了当代大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也使其感到困惑与迷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括来说有三大特点。其一,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思想较重,价值目标现实化,责任意识淡薄化。某些具有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张扬个性,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割断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其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具有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与疾病。其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不一致。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形成、成熟时期,因而受多元化的道德观影响最大。在认知、情感上,他们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观念,但在行动上,他们的践行能力差,就使得自己的行为又偏离了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使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批判,借助深湛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授课模式与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所渴望的教学方式不尽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人意,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他们需要的是灵活、可以发挥自己所想的教育。而我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对人和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其他媒介有较强的渗透力、广泛的影响力,且其生动形象的诗词曲赋等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感染影响之时,启发学生睿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例。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从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关爱他人意识不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爱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关爱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即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儒家的“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理解尊重、忠人之事、宽恕为怀等;礼是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此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人格平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形势下,儒家的人文情怀将有助于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使学生在犹豫迷惑之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情感慰藉与正能量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确实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探索二者相互交融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二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频率为在校大学生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质报告会等。这样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方法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真切实地走进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确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学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熟背《论语》和《老子》。杨院士是希望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受益终生。
(二)社会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因此,高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均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一,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学课堂、诗词背诵等可以让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邀请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化大师的风采,进而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其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迹、文化资源开展“探索发现”“文化挖掘”等活动,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最后,举办诸如“汉字大赛”“成语大赛”之类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网络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开发利用网络媒体新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其吸引力。其一,高校可以建立QQ群和飞信群,及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又可以让大家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二,微信客户端的普及则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用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长期关注。其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90后大学生传承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首先得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在本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亲自来当主角,拍一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做不但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镌刻于心。
(四)校园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以大学生的就业实际、自身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实现毕业生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触目惊心的数字,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高校办学、治学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学校的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压力增加。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4l3万人增至2009年61l万人,到2010年的630万人。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2.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就业影响更加明显。2010年高校630万毕业生,加上历年未就业人员,超过700万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找工作,是社会对“80后”这代人的又一次考验。
(二)大学生的主观原因
1.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学生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滞后于就业体制改革,择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大多选择在东部沿海等中心城市就业.对急需人才的基层、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却少人问津;向往机关、事业单位,很少人考虑民营企业,更少人考虑自主创业。2008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2.就业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而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十分欠缺,择业时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
3.就业心理脆弱。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持有不同的就业心态,很多毕业生存在自我认识过高、理想脱离实际、心理封闭、害怕困难等问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差;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等等。
4.精神追求欠缺。现在的毕业生是“80后”,且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上较脆弱,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很不完善,精神信仰匮乏,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退却。
5.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薄弱。一些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对个人的发展考虑过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缺乏诚信意识,违约离职、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接收计划。
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给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地就业。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途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根据新形势发展进行转移,就业指导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把就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思想教育中,作为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来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切身利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最好时机,而且是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涉及学生利益的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是思想教育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我们要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以下在问题。
(一)对就业指导内涵认识不足。
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压力,就业指导工作强调服务功能,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主要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却忽视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择业观、就业观、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造成大学生求职障碍的思想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
(二)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
就业指导往往定位于“就业”指导,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才进行就业教育,未毕业的学生“事不关己”,出现就业教育工作“前松后紧”的局面,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三)就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渠道单一。
就业指导工作只靠职能部门、部分学生工作人员及个别教师参与,不能引起各层面的人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人手不足,难免出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讲普遍性问题多,解决思想疑惑少;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育少;学生盲目就业的多,深思熟虑的少等现象。
毫无疑问,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问题,与当前高校忽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思想教育息息相关。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积极宣传国家和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继续利用讲座、论坛、网络、新闻宣传媒体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工作。新出台的征兵政策的征兵对象主体倾斜于大学生,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广东省为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自2009年起,每年招募1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制定了《广东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为鼓励毕业生走创业之路,2009年至2011年,重点扶持4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2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理念教育。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只抓就业环节,而必须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新生军政教育、形势教育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到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引导学生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起步,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学生能对照自己,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在新的就业环境和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全程为学生服务,要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针对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树立追求先进科学知识、做合格人才的成才观,鼓励他们要凭借自身的优良素质参与公平竞争.从容选择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育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评价自己,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要把收入高低作为评价职业好坏的唯一标准。职业是无贵贱的,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能从就业“寒冬”中突围而出
(三)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