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教育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1 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技巧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高科技不断推进,使教学的各种手段得以提升。小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技巧的改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焦点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技巧应用对小学语文就有了应用的必要性。

1.1 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不断变化,并且这些变化都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崭新内容,这就必须借助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来提供素材。

1.2 信息化下不断丰富的手段有助于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

语文教学的内容相对于数学来讲是较为“死气”的,因为其文科的特点决定了其融会贯通的弱性。信息化技术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理性的,而这些理性的内容同时又是通用的,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则能够改进语文教学方式,使其能够灵活、更有效地起到基础工具性的作用。

1.3 信息化能够使课堂冲破时空限制,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融入广阔的现实天地

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社会高科技元素,具备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同时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的功能。信息化的这一特性能够使课堂无限扩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枯燥的理论,而向实践不断进发。

2 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化技巧具体应用

2.1 在教学素材和内容方面应用信息化技巧中的信息开放性特点

信息技术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的开放性,其与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较为固定和封闭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借助信息化的开放性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且有效的丰富。具体来说,就是要应用多种与语文内容相关的信息,增加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创造出知识与学问更多的来源。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雾凇》和三年级上册的《小露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利用信息化来丰富教学内容。《雾凇》一课中,雾凇的形成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需要加强的内容,然而这一部分又是难点,单凭课文中的讲解学生很难深刻理解相应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信息化技巧对雾凇的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应的课文内容,更能拓展其视野。《小露珠》也是如此,虽然课文中并没有具体讲述露珠的形成过程,但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动态展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也将自然地表现给学生,从而丰富其知识面,使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

2.2 在教学手段和方式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化技巧中的多样化特点

现代信息化技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多样性,而且这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手段和方式的应用中。如现代信息化技术具备动态性,这种动态性能将静态死板的内容活起来,从而提升教与学的乐趣性。如《航天飞机》一课,虽然讲述的是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的高端表现、在科技类知识中对学生也是有着极大吸引力的内容——航天,但是单凭课本的纯文字讲述,小学阶段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航天飞机的功能及作用原理。如果借助信息技术,采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将航天飞机的内部构造加以展现,并结合网络的应用将其作用原理穿插入演示动画中,就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本课内容了。

2.3 教研活动的信息技术化更新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信息化不仅对教学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对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态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化的丰富性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多方面的便利,从而使其教学更加顺心、顺手、顺意,能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并在便利的基础上产生更为强烈的创造欲望,有效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进行并改进教学。

2.4 信息技术化的广泛应用对师生沟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化的广泛出现还能够有效促进沟通与交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仅是通过课堂交流即课后极为有限的时间进行交流,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运用信息技术化技巧中的网络互联,学生及教师可以随时保持联系,及时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反馈。语文是一种文字教学的内容,而网络作为载体正能有效地改进语文教学内容的传输。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强化,进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更加高效进行。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优化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课程整合的深入,必将产生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优势明显,用它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化静为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这些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合理应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同时还促进了教材观念、教学思想的变革。引发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数学、新方法的思考与探索。我根据自己几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带来了数学课堂教学愉快轻松的氛围。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引发其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动力。可见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往往成为学习的动机。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使这些动机得到优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这课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我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软件,演示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一边绕太阳公转,一边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圈产生白天和黑夜的情境。电脑边演示,边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观察生动的画面,遐想进入奇妙的宇宙去感知白天和黑夜是怎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屏幕上这一生动形象的演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短短的几分钟看、思、议。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像火山一样即将喷涌而出。正当他们纷纷举手、个个充满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时,教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去认识"循环"的意义和"循环小数".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因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授课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特点,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进行多感观的学习。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作为一名教师重在对学生授之以"渔",教学过程中关健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应掌握知识的所以然。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中深感棘手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中,为让学生对"年、月、日""闰年"这些比较抽象的词语了解得更加透彻。在教学中我就自制了教学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的动态影像展示,将这些平时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抽象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们面前。这样不仅使他们对奇妙的宇宙充满了好奇,还在不经意间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样教学,由于利用了计算机的动态效果,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一堂课下来,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能轻松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高层次发展。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技术,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把问题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以扩大学生探索数学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可探索性的、能从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以激活课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如:录制生活中一些场景或将平时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背景材料)以现代信息技术形式存入电脑。教学时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片断设置为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播放。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及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如: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放录像展示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话:甲生说:"7个小朋友在玩,又跑来3个小朋友,现在有10个小朋友:7和3组成10".乙生说:"把7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10,7+3=10".再引导学生看图口述应用题。丙生说:"操场上原来有7个小朋友,又路来3个,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又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15—8"的计算时,教师也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呈现问题情境以及15—8的多种计算方法。以促进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合作。掌握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素材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区域化 教育资源

一、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已经不同程度地得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理想是抛开地域差异、城乡差别,学生都能实现整体进步,而这一理想只有依靠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有效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保障。信息技术方便快捷,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而且成本较低,运用方便,是时展赋予我们的有力武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边远地区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相对落后地区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扩大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教育教学改革渠道,促进有效信息和资源的利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改革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课程教与学优化发展的目标。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为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保障,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开辟有效途径,使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先进教育和现代文明的熏陶,这是利用信息化优势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探索。

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育均衡发展是时展的需要,尤其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需要实现区域教育层面的均衡发展,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对某一特定群体,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即教好每个学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人平等,作为全民义务接受教育的基础教育必须公平,而当前边远地区的农村、牧区由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短期内要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太现实,只有运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优质教育,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从学生未来成长的角度考虑,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充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方便,需要接受更丰富而广阔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益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均等,信息化应用的不均衡是区域教育资源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学校与学校之间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最终导致学生个体信息素养的差距,这是实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当今竞争日趋剧烈的信息社会中,人人都有获得信息的平等机会,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没有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另外,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与相应的学习内容,无需关心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来自何方。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已将每个学生的发展和他所面临的接受教育问题,客观地置身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有了充分享受和选择的机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发展,已经成为贯穿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在促进教育资源向优质化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切实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学校资源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和方法与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实施乡村等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改造工程,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展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重组、整合工作,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大力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学校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多媒体设施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积极推进校园网和教育局域网建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资源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呆板单调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些基层教师存在认识误区,教学实践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媒体的现象,原本用低档次电教媒体就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却刻意使用高档媒体,其目的似乎不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特别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建议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相促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应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配以声音等动态画面,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实现先进教学技术共享。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使教学形式更灵活生动,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先进的区域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有效推进了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突破了区域的限制。

参考文献: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终生性的医学教育方式,贯穿于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中。由于医学进步日新月异,而医务人员工作繁忙,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于知识更新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因此大力整合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医院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促进学习型医院的形成,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1 数字化学习的涵义及特点

1.1 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高度共享性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能较好地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数字化学习使学习内容的时效性更强,比如出现像SARS、禽流感等新的流行病期间,卫生行政部门在其网站上相关的学习资料,各地医务人员借助网络可以即时知道专家制定的诊疗指南。

1.2 学习自主性增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专业需要、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好医生网站上就开设有继续医学教育的平台,医务人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2]。

1.3 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和协作环境,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聊天室、电子邮件、公告板和网络传呼机等工具,选择独立学习、团队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学习、远程互动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比如网上“虚拟患者”为学习者提供医学病例情境,指导学习者对情境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在网络环境下,有着相同学习兴趣的医务人员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在相关网站的交流平台上学习、讨论、交流。

1.4 降低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成本: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医务人员不用离院就可以参加学习,节省了学习成本。通过开展数字化学习,在医院里面就可以普及继续医学教育,也减轻了医院的负担。

1.5 缩小了地区之间的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差异:一些边远地区相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数字化学习,在边远地区的医务人员也可以有机会接受著名专家、教授的授课。

2 继续医学教育中数字化学习的实施

数字化学习必将成为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三个基本要素。数字化学习环境是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上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特性。数字化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和数字化资源通过自主探究、协商合作、实践创造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医院要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实施数字化学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构建医院数字化学习平台,创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首先要加强医院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对外能高速地连接互联网,对内有良好的内部局域网,配备足够的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到医务人员的办公室。其次要整合医学知识信息资源,医院的数字化医学信息知识资源包括各种医学多媒体课件、医学数据库、因特网上免费的医学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经过整合以后为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知识上的保障。再次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自主开发或者购买数字化学习的管理软件在医院的局域网中构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医务人员随时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2.2 加强员工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员工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的继续医学教育仅仅依靠新知识的传播是不够的,必须唤起医院员工对知识的渴望,发展员工个人的潜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培养他们独立的适合自己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3]。在信息社会里,终身学习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信息素质,只有具备相应的信息素质才能很好的适应数字化学习的学习方式。医院的继续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具备发现、判断、筛选、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使他们具备检索、评估、利用、传播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使员工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够熟练使用诸如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并能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利用恰当的检索策略,通过合适的途径从各种数字化资源中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高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3 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以个人分散式的学习为主,不同于传统的集中上课学习,因此必需探索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方法,在构建数字学习平台时考虑到如何让学习者和授课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学习者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如何确定学习者完成相应的学时,如何授与学分等等。参考当前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模式,医院可以通过员工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中进行注册,员工根据个人的学科专长、实际工作需求和学习时间,选择适宜的课程,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方能获得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即所谓终结性评价。

此外,还可利用博客(Blog)进行形成性评价。Blog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相比较而言也是一种较严肃的沟通工具。利用Blog构造学习者的电子档案袋,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学习成果。通过在Blog中记录学习者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全过程情况,从学习过程的方法、情感、态度、心理等方面全面评价学习者,而不是简单地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总之,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改善现有的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继续医学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

[2] 马 敏.现代远程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5):376.

[3] 冼利青,吴少林.论信息社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23.

数学教育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发现式学习 合作交流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当代教育改革中,新课程的一系列革新始终围绕着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出重点要求,这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模式。如今初中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会把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再把二者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更有助于促使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形成,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分析问题,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应教学顺应改革的大趋势,使初中数学教学多样化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一、发现式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后,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一个再次发现的过程可以被称为发现式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注重让学生亲实践,并学会在实践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获得新结果,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

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老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三角形是所有形状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找出现实生活中或者教室内出现的一些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并进行说明。然后再延伸此问题,对学生提出“除了三角形具有这样的稳定性,其他类型的图像是否也具有稳定性,原因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亲手把准备好的课前材料拿来实际操作一番,然后就能在实践中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寻找问题答案的发现式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激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对数学充满求知探索的欲望,开拓学生思维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不仅如此,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清晰,掌握的知识更全面准确,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合作交流式学习

初中数学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堂从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为主体到如今越来越推崇以学生为主体。这要求学生互相帮助,理解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彼此之间对问题的想法的交流分享,锻炼各自的沟通能力,懂得如何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一圆柱体地面周长为24厘米,高AB为4厘米,BC是直径,一直蚂蚁从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为多少?”老师再把图画出来,给出6厘米、12厘米、13厘米、16厘米四个选择答案,然后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个题目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讨论,让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自己给出的答案,如果成员认为对方答案错误或正确,都要给出自己的原因。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一些答题思路与运用数学公式得出这个答案的原因。最后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后,老师再收集每组学员探究出来的成果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对问题进行完整的讲解,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又有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得出最终结果。因此,合作交流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是比较实用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摸索出问题答案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探究式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设出一个适于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研究分析出答案,从而亲身体验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功或者失败。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这对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主动发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从侧面激发学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初中数学中,老师提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是使用“三线合一”验证其真实性,学生此时就可以自己主动验证分析等腰三角形是否符合“三线合一”的条件,老师在一旁进行适当引导与帮助,最终取得探索的结果,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科学引导下发现问题、观察分析问题、合理解决问题,避免学生盲目杂乱地学习,从而让学生科学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样化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各大学校融于其中,以此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