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试题

初中物理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试题

初中物理试题范文第1篇

本人对部分地区中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出试题的的共同特点.

特点一注重基础,紧扣课标和教材

所有的中考试题最明显的特征是注重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对“双基”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试题提供的情景具有以下特点.问题不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现实情境中加以表述;问题的设计更多的是从生活事例中提出,要求用物理的相关知识解答,诠释生活现象.使学生对物理既熟悉,又亲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

案例1(2012年扬州市)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评析惯性的事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都是依据惯性来完成的.判断某一现象是否利用了惯性,主要看物体是否在这一现象中由于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被利用.

案例2(2012年连云港市)图1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填写字母符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填写字母符号).

评析杠杆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此题考查的是不同类型的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这四幅图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特点二联系生活实际,强调知识的应用,培养能力

案例5(2012年常州市)2011年12月,漂阳首创“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栽种技术,收割完稻子、栽下油菜苗之后,农民把脱粒后的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如图2所示.对该栽种技术优点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白天,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

B.白天,防止地表风直接刮向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

C.白天,发挥稻草的遮光功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

D.夜晚,发挥稻草的导热不良功能为土壤保温,避免油菜受冻害

评析此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注意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试题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引导教师的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物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功能.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及归纳总结得出规律的能力.这些试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初中物理试题范文第2篇

关键字:中考 初中 物理试题 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科的最后一题的第二小题是这样的:

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

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这道题目为我们对力臂的教学引发了思考,我们应如何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力臂,如何进行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

一、背景

初中物理教学中“力臂”作为物理概念,从认知结构来看,学生的学习有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同化是把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律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顺应则是新学习的概念或规律,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能够同化的,只有改造或重建原有的认知结构后才能接受和容纳。而“力臂”概念是顺应的认知方式。“力臂”作为教材内容的呈现,目前从多种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来看,为了方便地从有刻度的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大小,都是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后,杠杆左右添加钩码,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这样测出几组数据,从而探究得到杆杠平衡的条件。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力臂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的定势思维。因而“先入为主”在以后画力臂等有关问题中常常出现失误。

二、力臂教学中的两种思路

力臂概念的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探讨的难点,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理解、掌握。教学的程序一般可划分为引入、形成、深化和巩固四个阶段。深化和巩固阶段一般都是采用举例、练习的方法,多画几个力臂示意图,多分析几种类型就可以了。大家最纠结的还是引入和形成阶段。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对两种思路有不同的看法:

思路一: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直接告之力臂概念,并通过作图来强化。

优点:开门见山,直接。

缺点:事倍功半。虽然教师讲解透彻,但学生就是反反复复地问你:什么是力臂?什么是力的作用线?画的力臂示意图错误不断。老师不得不对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距离等相关概念反复讲解。经过多次举例讲解,直到你无奈地怀疑自己的教学方法时,80%学生才掌握力臂。另外发现学生对三角板不会用、放,教师只好示范。

原因: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只是从字面上机械的记忆、套用。为什么经过大量分析实例和反复画图、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掌握?因为这个反复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感知过程,要形成正确概念,这个过程必不可少,教师直接告之的初衷是为了省时间,殊不知认知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教师想要的快速高效结果,只有所有孩子接受能力非凡才能达到,所以,你不必再为力臂难教而纠结。

思路二:通过实例认识杠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时,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非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由此水到渠成得出力臂概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缺点:麻烦。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势必麻烦不断,一波三折。

优点:事半功倍。

原因:学生亲自做实验,通过自己的摸索、思考、发现,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了解“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的区别,此时告之力臂概念内容是水到渠成。较之第一种思路,更深刻和典型,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同时,对力臂也真正理解了,形成理性认识。

三、 中考物理试题对初中物理教学思路的启示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创设问题的启发性,保持思维的持续性。

提问不是简单的“是非问”:“对不对”、“哪个对”等,而是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发现:找规律,找结论。要让学生多知道几个“为什么”,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好的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的效果。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怎样保持这种积极性,使其持续下去而不中断呢?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尤其是现在的物理考试中开放性的题目越来越多。教师的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创设问题中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信心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设问时应注意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强其参与的信心。信心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表扬,寻找失败中成功因素,并给予鼓励从而保护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3、全方位、全身心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要从根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还需做到:

(1)、教师必须改变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真正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事实证明,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组织者等角色转变。作为教育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其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甚至是有机会时多合作,只有如此,教师这个组织者,促进者才能在新课改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初中物理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于多媒体教学它能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于一体,具有灵活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感染力,大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若不考虑适当、适度,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反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笔者认为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使用适当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感觉到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并不十分了解,在教学中选择、使用媒体不适当,有时课件没有起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足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例如视频展示台可将实物放大投影在屏幕上,在学习“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时可展示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轻松学会了读数,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此刻被轻易攻破了。但平面的纸张投影和立体的实物投影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在讲到这个知识点时,因操作不熟练,使用过程中不流畅,屏幕一会儿太亮,一会儿太暗,学生反而看不清指针的读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课堂上的操作熟练与否,会直接影响多媒体使用的效果。

还有一些教师,从网上下载了精美的课件,不作修改直接拿来用。一位教师在讲“密度的测量”时,回顾天平的使用方法,结果展示的步骤不是他想要的,在那大费周折找了半天,冲淡了课堂气氛,打断了教学思路,课堂效果当然受到了影响。因此选择使用的课件,应作合理的修改,只有和自己设计的教案充分整合在一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作为传播教学信息的教学媒体,对教学的表现力不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即使媒体相同、传播的信息相同,由于传播的方法不同,会得到差异很大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两位教师分别使用同一个教学光盘上的课件,一位教师是把光盘纳入整体的教学设计,先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再播放光盘的内容,在组织学生讨论后,再次播放光盘加深印象。而另外一位教师则只是在课堂讲授之后让学生们自己观看录像,笔者发现两者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因为媒体效能的发挥与媒体的使用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按照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将课件有机的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获得多重信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还有,不是任何教学环节都能用多媒体来实现的。例如,一些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来代替传统的学生物理实验。如“电路的连接”,有的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电路的连接过程,但没有让学生进实验室亲自动手连接,试想,学生看屏幕上的电路连接和学生亲自到实验室去进行电路连接,产生的感性认识会一样吗?这样做,完全扼杀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和物理课程标准背道而驰。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生只有亲自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制订实验方案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能力等等,这是多媒体永远代替不了的。用多媒体模拟物理实验过程,只有在有些内容抽象而又无法用实验来演示的情况下使用才比较合理,它只能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学生实验。

二、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使用适度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一个“度”。“过度”就会让事物走向反面。有些教师,逢课必用多媒体,甚至以多媒体课件全程代替课堂教学。例如一堂课,本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完全可以讲清楚的,非得用多媒体教学来点缀,一会儿播放音乐,一会儿练习投影,一会儿录像解说,忙得不亦乐乎,搞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眼花缭乱,顾此失彼,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只有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避免产生这种华而不实的现象。如初中物理一开始的绪论课,教师一般要涉及课程的大量资料和实例,但并不对它们展开深入完整分析,因此这时采用在线放电影、录像或VCD光盘等媒体就可以使绪论课收到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的效果。

再如,每章新课结束后的复习课,课容量特别大,既要复习基础知识,又要构建知识框架;既有习题练习,又有物理实验规律重现;此时用多媒体课件,能达到精炼信息和高密度集合信息的目的,真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传播学的奠基人施拉姆说:“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只有最恰当的媒体,而没有最好的媒体。”,也就是说,再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合理使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初中物理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合理建议 初中物理 合理性提问

1 提问要有一定的激疑性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 教师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引伸性提问,或逆着题意进行分析。这样的提问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又如,电学部分“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是按科学探究的程序展现的,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力图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出的问题如果只是单一地从正面去讲,让学生从电路中改变的方法(可改变电源电压、也可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入手。许多学生会养成导体的电阻对导体的电流有影响,反之,当导体中的电流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也会改变,这就形成了一种错误的结论。如果能同时从反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想电路中改变电阻的方法。这就使学生的思维不再从单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种发散式的提问会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因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能力并非少数专家所特有。“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的学生个个是人才,人人能创新,人人可成才。树立这种观念,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

3 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迂回设问,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

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可以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曲问是一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曲问,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例如对密度的概念,学生知道“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如果采用曲问的方法提问:①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比是多少?②同质量的铁块和铝块的体积比是多少?3.1立方厘米的铁块与多少立方厘米的铝块质量相等?4.1克质量的铁块与多少质量的铝块体积相等?如果学生对于密度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透彻是答不出来的。长此以往,就会诱使学生思考、琢磨,从而将知识消化、巩固。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问能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光靠“满堂灌”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能发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

初中物理试题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97―01

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常会凭生活经验去理解物理知识,往往会出现纰漏,导致错误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善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初中学生在解物理题时常见的典型思维误区进行剖析。

一、思维定势产生的思维误区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人脑多次受到某种外来信号的刺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不善于区分要认识的对象和已有经验之间的差异,仅仅凭借已有经验就直接套用在新的认知对象上,使思维步入误区。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即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干扰了他们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

例如,把一辆玩具小车逐渐向平面镜推近时,它的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通过研究学生的作业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选A。这是因为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物体从远处向人靠拢时,人眼看到的物体会逐渐变大;反之,则逐渐变小。这是来自生活经验的错误判断。为排除这种错误思维的干扰,应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所反映的本质:这种现象实际上与人的视觉大小有关,当物体或物体的像靠近观察者的眼睛时,眼睛的视角增大,因此会觉得靠近的事物在变大;当物体或物体的像远离观察者的眼睛时,眼睛的视角减小,因此就觉得远离的事物在变小。正如巨大的太阳在我们的眼睛看来仍然像一个盘子那么小,主要是因为太阳离我们太遥远了,眼睛的视角很小的缘故。而这道题是问像本身大小是否会变化,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始终与物体是等大的,物体的大小没有改变,像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应选C。

二、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的误区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因而很容易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日常观念去分析物理问题。

例如,这道题:将装满冷水的试管放在沸腾的开水中加热,当加热较长时间后,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在测试时绝大多数学生答错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按照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即以概念和规律为依据去分析问题。他们认为只要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而没有考虑到热传递和沸腾都是有条件的:当杯内外的水都达到了100℃时热传递就停止了,而沸腾除了要达到沸点的条件外,还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试管中的水不能从烧杯开水中继续吸收到热量,那么只能是100℃的水,而不能变成100℃的水蒸气,所以试管中的水是不会沸腾的。

三、盲目乱套公式导致的误区

数学是学习物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物理概念和规律采用数学语言表达,往往非常简洁,但是数学表达式与物理内涵有本质差异,学生往往把公式及公式变形后的物理意义,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