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年学习总结

青年学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年学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年学习总结

青年学习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一年来的工作表现 

(一)强化形象,提高自身素质。为做好扫黑除恶工作,我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一是爱岗敬业讲奉献。我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二是锤炼业务讲提高。经过学习和锻炼,利用办公室学习资料,细心学习他人长处,改掉自己不足,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使自己在业务上有所提高。

(二)严于律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一年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扫黑办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司法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司法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司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强化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工作中,我注重把握根本,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市扫黑办人手少,工作量大,这就需要所有人员团结协作。在这一年里,与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会计较干得多,干得少,只希望把工作圆满完成。

青年学习总结范文第2篇

月日,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同志的谈话精神按照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大力推进我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按照团中央《关于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中青发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通知如下。

一、抓好组织、宣传、动员工作,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深入人心。

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网、板报、宣传栏、文艺宣传、学生会组织等各种团属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的进行宣传动员工作。要专门召开会议,成立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学院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教育活动计划,认真安排部署,做好重点宣传,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生分会、班委会、团支部、团小组等各种学生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形成良好导向,营造浓厚的氛围,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特点,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八荣八耻”,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广大青年学生的心中。

二、组织、落实好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

各学院分团委、直属团总支要认真组织所属青年学生深入学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版权所有论述,将此次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确保学习教育活动的扎实深入。

要把学习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青年学生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要通过组织学习,使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通过组织学习,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要求组成以团支部为学习单位,以宿舍为学习小组,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学习,团支书负责小组长学习,分团委、团总支负责团支书学习的学习体制。围绕学校评建工作、新时期共青团员的时代特征等专题,紧密结合学风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通过树立典型、倡导文明,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何以为荣、何以为耻在广大同学中深入人心,成为自觉的行动。

三、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根据学习教育活动进程,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我校评建工作、学风建设等工作,适时地开展各项主题教育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深化青年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学生创业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重点项目,结合学校评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的实际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坚持实践育人,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杜绝一切不良行为,推动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蔚然成风,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道德追求和生活方式,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确保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效果。版权所有

四、学生干部、团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作好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

教育广大学生干部、团干部带头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掌握精神实质,努力把握基本要求。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和学校评建工作的要求,规范思想行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要加强和改进团学组织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联系工程”。要求每个班级的党员、班级主要干部、团支部骨干要在班级帮扶一至两名青年学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成立“互助对子”,重点帮扶那些成绩较差、思想行为较松散、家庭经济较困难的青年学生,通过日常的互助、引导、共同学习。教育、动员广大团学干部要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实际、深入青年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始终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学生,努力做“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学好干部。

青年学习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青年学生不正确利用网络,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生成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文章提出了对青年学生进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关键词:网络、道德、信息、媒体

网络道德一般指人们在使用、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时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被称为第四媒体,其高效率、大容量的信息,为人们开辟了崭新的信息交流渠道,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新型工具,是青年学生积累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工具,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又一个少年“黑客”的出现,一宗又一宗的网络违法案件的发生,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世界,一些网络信息与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年学生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忽视了网络道德的培养,将会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在运用网络时如何趋利避害,关键在于人们网络道德;网络是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将取决于人们的网络道德水平。笔者多年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的实践中,严格按照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中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重视青年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更注重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特别是计算机网络道德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一些经验,仅供参考,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一、教育青年学生理性认识网络信息

“知明而行无过。”理性认识网络信息是科学使用网络的前提。网络丰富的信息为青年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上网成为青年学生汲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网络信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教学中,首先要教育青年学生理性的认识网络信息,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使青年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能准确选择,使其明白什么信息是有益的,什么信息是有害的,从而能明确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践中,笔者除了从自身出发,言传身教,如上网时调高安全属性,增加一些反黄、反暴力、防病毒的过滤软件外,还通过电子邮件、局域网论坛、电子留言板等,加强与青年学生的交流,及时指导青年学生抑制有害信息;向青年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学习网站,组织青年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使青年学生有目的的上网,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经常性组织有关网络、时事、科技类的知识竞赛;通过班、团会交流上网心得,等等。在不断实践中让青年学生明辨是非,学会选择,提高信息判断的能力。

二、培养青年学生正确体验网络情感

合理利用网络,造福社会,成就自我是道德高尚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感。但当代青年学生成长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生活的负累,已经彻底走出20世纪70年代青年学生的政治盲从与狂热,继而在道德情感上出现冷漠的倾向,缺乏良好的道德情感。网络的出现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虚拟世界,这种冷漠的道德情感倾向在虚拟的空间得到了一定的强化,表现在青年学生网络行为上的失控,如以“黑客”手段等非正常途径修改、删除他人信息,侵犯他人的作品、隐私,造成对他人的危害;网络论坛上的胡乱发表言论,散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等,一些青年学生对此不仅毫无内疚之意,甚至还引以为“荣”。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要抓住两点:

一是要从本学科内容出发加强引导。要让青年学生明确电脑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的产生则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也能与外界交流,它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我们的道德情感不能因这种改变而改变,在运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中,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我们仍要牢牢掌握美丑、善恶的标准,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例如在教学中,笔者一方面大量收集正面素材,大到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到由电脑制作的各种贺卡、网页、动画等,借助多媒体的声、光、电功能向青年学生传递真、善、美。另一方面,也展示一些反面材料,小到垃圾邮件造成的网络阻塞,大到全球范围内的病毒泛滥,以及利用电脑进行的高科技智能犯罪等。

二是要联合其它学科全面教育。教育作用的发挥仅靠单方面力量是不够的,它往往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为此,笔者十分注意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共同教育青年学生。如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风俗习惯、信仰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作品、隐私等,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在公用电脑上操作,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查看、删改他人作品;再如与班会、团会结合开展一些活动,举办一些网络道德讲座等。通过种种活动,树立青年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观。

三、帮助青年学生自觉规范网络行为

使青年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青年学生处于初步成熟童阶段,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教育等方面的制约,道德规范意识还处于成长和建设中。我们不否认大多数青年学生进入网络的初衷是享受现代科技所造就的成果。但是网络的弱规范性,必然引发道德弱化症,并催化着更多的青年学生步入为满足个人刺激和私欲而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列。在现实中,尽管教师的教育从未松懈,但青年学生还是难免出问题。例如,少数青年学生会随便引用他人资料,更有甚者会擦除、删改他人资料,问及原因,他会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但在不经意间这样一幕又会上演。对此,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是青年学生自律意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完善的体现,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大惊小怪,要及时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加大教育、监控力度。使青年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知道干哪些事是违法行为,办哪些事是不道德行为。另外倡导青年学生间的相互监督,进而要引导青年学生进行自我监督,让青年学生在多次反复的实践——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改造,逐步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坚强道德意志。

四、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网络实践

学校是专门的育人场所,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难得的教育条件,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有利条件,积极为青年学生创设科学实践和体验网络的机会,寓教于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可利用学校的网站、团队、班级板报和青年学生电脑小报,宣传爱科学、讲科学及计算机网络科普知识等内容,让青年学生处处能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求知欲望的宣传栏目;可运用网络开展各种班级活动,使青年学生既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有所收获,思想觉悟又逐步提高;可举办各种网络应用技能比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正确运用网络技术的体验成功的机会;举办网络犯罪案件警示,等等,促进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而言之,网络对青年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钱建昌、谢建斌主编《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2] 陈民众等著的《创新教育新论》

青年学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高校教师;教学新模式

一、手机新媒体给高校教师教学带来的挑战

海量信息通过手机新媒体的无障碍传播,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渗透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手机不仅拓展了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空间,而且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进而扩大了他们的信息容量,使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们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固有知识。同时,高校青年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多、探索心较强、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手机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新鲜功能也使他们容易对手机“上瘾”,这些都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青年学生变身“低头族”

手机———高校青年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搭载微信、微博、视频、直播、游戏等手机新媒体后,摇身一变成为击败青年学生的一把“利剑”。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园人行道上,亦或是在学生宿舍里,处处可以看到“埋头”抱着手机的“低头族”。据了解,在课堂上,大部分高校青年学生都曾用手机做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聊天、玩游戏、刷微博等。部分学生反映,在课程内容苦涩难懂的时候,自己并没有选择“更加全神贯注听讲或者与教师互动讨论”,而是带着厌烦情绪和逃避心理,转而沉浸到轻松愉悦的视频、微信、微博等手机新媒体当中。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本该是青年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思考总结能力的最佳时机,但部分学生往往会因懒惰而选择“捷径”———通过手机新媒体查阅网络答案,或是直接让同学将做好的题目答案拍照传输、誊写为自己的作业答案。期末考试时,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建立“互助讨论组”传阅答案或者在网络上寻觅“助考大神”,抱着侥幸的心理“通过考试”。近年来,因手机新媒体作弊被处分的学生在所有违纪处分学生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有极个别学生因手机作弊受到两次及以上处分,最终拿不到学位证,对将来的就业和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青年学生尚未成熟的判断力,导致他们过于依赖手机新媒体上的信息,虽能广泛涉猎,但都浅尝辄止,这种“快餐式”体验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青年人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

手机新媒体给高校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的单向性知识传授,教师单靠陈旧教材的备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必须将以教师“教”为主的旧式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新式课堂,提高课堂内容的交互性;同时要注重提升教学课件质量,用精美的课件、动听的音乐和丰富的视频素材等提升学生课堂的感官性、趣味性。另一方面,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宽,对教师教授内容、学术观点的质疑能力增强,教师如果不及时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授课质量,那么其学术权威性和师者形象将受到严重挑战。再者,随着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考评体系也要随之转变,以往“一考论英雄”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通过提高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质量等平时成绩的考核比重,制定更加综合、客观、公正的考核办法来引导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成才。

(三)对手机新媒体认识不足

在手机新媒体已经覆盖校园每一个角落的现实背景下,个别教师秉持守旧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味给予手机新媒体以否定的态度,不仅没能将手机新媒体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为我所用”,而且还将利用手机新媒体学习的学生视为“玩手机”和“不务正业”,他们寄希望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手机信号,或者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施行“无手机课堂”等,通过这些途径摆脱手机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相反,也有个别教师没有掌握好分寸、过于依赖手机新媒体,认为它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将未经深度加工考究的网络资源直接通过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在课堂上互动学习,或鼓励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自学,就连学生作业的完成、缴交和批改等也完全依靠手机新媒体,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批改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忽略了国家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等“三全育人”的要求。[3]如果一位高校教师对手机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发挥的长处与弊端认识不足,将导致其在实际的教学中无法充分运用手机新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在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和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手机新媒体给高校教师教学带来的机遇

手机新媒体方便快捷、交互存储性强、高移动性和便携性、知识碎片化和功能多样化的特性也给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带来了机遇。[4]

(一)拓宽了教师自我提升渠道

手机新媒体较强的交互存储性决定了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利用手机新媒体进行充电备课,提高自己的课前准备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若要运用手机新媒体中的声光电功能图文并茂地向学生讲授课程,就必须掌握手机新媒体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并且能熟练操作相关新媒体软件,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实施能力,即教学融合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使高校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灵活地将教学方案付诸实践。课后,手机新媒体自带的匿名教学评价功能,可以分章节、分专题、分时间段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真实地评价,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举措,精准地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反思的实效性。同时,手机新媒体搭建的课程建设、课程交流、课程协作平台,提高了教师同行教学难题解答、教学成果共享和教学问题探究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有利于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稳步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

(二)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手机新媒体的普及使“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得到长足而多样的发展,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教学模式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课本+黑板”“讲台+书桌”这种已经无法吸引现代青年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传统模式,教师和学生分别从“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中得到解脱,树立了“人本位”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以“翻转课堂”为例,它在教学理念上以授课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以学生合作为前提,在教学技巧上以展示学生成果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专业指导为重点,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适时调整课程的进度、深度和难度,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手机新媒体与教师教学的有机融合,打破了传统的只在课堂中从事“教学”活动的授课方式限制,使碎片化的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契合了青年学生富有朝气、思想活泼、爱动好动的特点,给“爱学、好学、乐学”的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新的教学方式使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升华自己、使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改变了原有模式中教与学对立的局面,促成了教师和学生“你———我”的伙伴关系,营造了教书与学习互融共生、相得益彰的局面。

(三)丰富了师生的交流途径

手机新媒体上搭载的各类通讯工具,如微信、QQ、微博等互动性强的交流工具,在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建构了多元化的沟通桥梁,使“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壁垒被打破,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学生下课后就再也找不到任课教师”的尴尬局面。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惑和难题,对存在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线上“一对一”学业辅导。同时能适时根据同学们反馈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亦可以将教学计划和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上传通讯平台,方便学生提前做好课程预习,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建议,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手机新媒体可以向校内外学生图片、声音、文字等融媒体信息,定期推出优质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丰富了师生之间学习沟通方式和交流渠道。另外,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学生本人乃至学生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新媒体及时关注到学生所发“QQ说说”和“微信朋友圈”,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生活向导和心理疏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高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三、利用手机新媒体推动教学发展的路径

面对手机新媒体“风暴”的强势来袭,高校教师应主动适应,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充分运用手机新媒体给“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一互融共生的教育过程带来的机遇和契机,引入教学新模式,打造“教+学”沟通平台。

(一)正视手机新媒体,提升运用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教师如不正视手机新媒体、提高运用能力,将无法实现手机新媒体在教学发展中“为我所用”。[5]首先,高校教师要了解手机新媒体的特点,既要看到它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好处,也要看到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强对手机新媒体“双刃剑”功能定位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对各种教学资源能辨别真伪、存善去恶,让手机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出正能量的声音。其次,通过专业培训、同行交流和实践探索等途径增强自己对各种手机新媒体APP功能的了解和运用,寻求手机新媒体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契合点,运用手机新媒体开发出质量高、效果好的教学载体。最后,善于发现运用手机新媒体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讨、持续更新、定期升级,让手机新媒体成为教师“教好”的助手和学生“学好”的帮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服务。

(二)引入教学新模式,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面对手机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并适应青年学生对手机新媒体的“依赖”和“上瘾”的现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手机新媒体,引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开放性、研讨式教学模式。首先,高校青年学生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会使用手机新媒体,受众广、使用频率高、契合青年人的年龄特点,这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手机新媒体。其次,面对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开小车”的状况,高校教师应通过课前手机新媒体素养培训、课中运用手机新媒体互动交流提问、课后对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参与课程情况进行总结点评等,多途径提高学生参与手机新媒体课堂的有效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坚持手机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发展,不能一味推崇手机新媒体,夸大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应结合当下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将手机新媒体课堂的“新”与传统授课课堂的“实”二者相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青年学习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 青年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创新创效的主力军,只有引导青年投身企业生产、技术、科技、管理创新的丰富实践,提高创新能力,以双创平台促进其成才,同时积极改进企业双创工作体系,才能促进企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青年 创新创效

一、概念认知

近年以来,大家所指的双创多是指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2015年这一提法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构建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具体到企业内部层面,就是要创新创效,围绕创新创效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就是双创工作。

二、重要性认识

青年作为公司员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投身双创工作实践,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青年双创工作的重要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1.助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生产一线出发,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等方面重点、难点寻找新课题,并将新课题的“触角”延伸到生产中的各个领域,科技成果的覆盖面拓展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只要充分调动起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就能够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助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把青年作为创新创效的生力军,敢于给青年加压,让青年在业务范围内发挥创造力、创新力,将青年的才华充分展现。寻求青年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同点,实现二者利益与价值同频共振,才能留住人才,进一步更好的创新创效为企业服务。因而搭建创新创效平台,将有能力的青年技术、操作、管理人才发掘、展现,必将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3.促进青年职工成长成才。青年职工进入企业时间短,资历浅,在很多工作中只能打打下手,做做配合工作,对企业的重点岗位、关键工程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结合这样的情况,以重点岗位、关键工程作为青年创新创效的有效载体,先让青年在次要岗位、节点工程上能为、可为,通^不断积累提高,为今后担当大任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三、改进青年双创工作的有效措施

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互联网+”新潮流,加快发展动力转换,采取有效措施开创新局面。具体如下:

1.营造氛围,强化意识。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传播手段大力宣传,引导青年踊跃投身创新创效实践。积极培育青年创新文化,注重“四个结合”,即:与企业实际、青年特点、组织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努力营造时时、事事、人人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创新创效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企业与青年同心同力、合创共赢的局面。

2.学习培训,提升能力。加大青年学习培训力度,采用青年大讲堂、科技论坛、创新年会等方式,组织青年学习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安全、管理等方面知识,不断优化青年知识结构、提高青年科技文化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导师带徒等活动,促进青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方法,不断提升青年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3.立足实际,选题立项。引导广大青年结合实际提出或积极领办创新项目,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采取灵活方式,允许个人立项、集体立项、联合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责任人、参与人、时间进度和实施方案,增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可操作性。

4.丰富载体,拓展平台。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特征与煤炭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建立双创交流微信群、QQ群、电子简报、企业内网专栏,便于相互沟通交流。深化青年“五小”活动、技能竞赛、QC小组、创新基金、创新论坛等载体建设。在依托“青”字号品牌活动的同时,建立各类创新协会,不断探索新平台。

5.总结经验,推广交流。扩大双创的思路和范围,深入推广延伸青工创新创效工作到每个有青年的班组岗位,不只是在生产科室、一线区队,更要延伸到经营管理、后勤服务等每个角落,在不同的领域中全面展开。坚持“以评促创”,广泛开展青年创新奖评选等活动,挖掘、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促进青年双创活动不断深入,进一步创出成果,创出效益,创出人才。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持续提高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