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毕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声带息肉;术前;术后;护理
康复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它的任务包括对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和处理,以便使伤病员和残疾人能尽量恢复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或能力,促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把康复与保健、预防、治疗并列,作为人类医疗卫生事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康复医学引入我国20多年来,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讫今,全国已有20多所院校成立了康复医学系,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育,百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但与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为此我校在2004年率先开设康复治疗技术赚业,特别重视康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康复人才奇缺的需求。
1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的成长方向和规格,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学制、教学计划,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1】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是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康复机构,保健康复机构和老年看护机构的康复治疗技术岗位从事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保健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康复治疗专门人才。【2】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的康复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康复治疗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人力基础还十分薄弱,康复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模式、知识结构、综合职业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3】
1.2以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需求,构建人才培养目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PT治疗师、OT治疗师),而不是康复医师,所以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应紧紧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及康复训练方法制定教学计划,重点加强实践教学。
2其次是教学方法的改进
2.1把握专业需求的特殊性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一个合格的康复治疗师不但要有广博的康复知识,还需要有系统、扎实、熟练的康复操作技能与技巧。因此我们教研室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强调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外,特别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基础课程实训、专业课程实训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训的项目。
2.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在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研室运用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向传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潜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3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堂的应用
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已经作为当前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以及录像教学配合适当的板书等手段进行授课,其中有关康复治疗过程的动态图画能够特别提高同学们的听课积极性。
2.4模拟患者教学的应用
学生之间彼此扮演治疗师与患者的不同角色,可以相互之间反复手法训练操作,直到熟练为止。此教学方法应用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出错,但却不会构成危害。手法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发现错误可以迅速纠正错误;有利于增强记忆,避免下次再犯同类错误,对于到临床见习、实习起到非常有益的帮助作用。
2.5康复科室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医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治疗师角色转变的第一步。学生在带教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接触病人、病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毕业实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医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阶段。毕业实习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在学生的毕业实习中我们尤其注重加强康复各个学科病历的书写能力培养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综上所述是我们康复教研室五年来关于对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通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但我们也深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任然任重而道远,我们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相关医学系康复教研室全体同志将继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努力创新,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张凤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3):184-185.
[2]王玉龙.康复治疗师教育体质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5):742.
[中图分类号] R1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青海省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3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54%。,与1987年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相比,残疾人总量19年间增加了12.5万人。残疾人现况是国情基础数据的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协调发展和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也是政府制定有关残疾人事业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重要参考依据。为使我区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基础之上,在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资助下,对平安地区残疾人进行了基础情况的调查,现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选取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平安县社区康复服务合作项目调查残疾人员,共计4003人。
1.2 方法选取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平安县社区康复服务合作项目建档立卡人员进行入户调查,获取残疾人员基本情况。
2 结果
3 讨论
平安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中心腹地,为海东地委、行署所在地,南北长33.6公里,东西宽23公里,县域总面积76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66-2300米,县城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降水350-600mm之间。县内兰青铁路和兰青公路(109国道)兰西高速公路横穿,平阿高速公路纵穿,距曹家堡(西宁)飞机场5公里,是甘肃、青海、,本省南部地区的交通要道,西距省会西宁市35公里,东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00公里,处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地形起伏连绵。县城――平安镇位于平安县北侧湟水河岸,县城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平安县辖六乡三镇,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8万,城市人口4.5万,属国家贫困县。
平安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我县有各类残疾人4003人,其中肢体残疾1914人,占47.8%,视力残疾602人,占15%,听力语言残疾661人,占16.5%,智力残疾312人,占7.8%,精神残疾102人,占2.6%,综合残疾412人,占10.3%。均低与我省调查比例[1]。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多以中小学毕业为主,小学毕业2185人,初中文化652人,高中以上文化168人;男性2404人,占残疾总数的60%, 14岁以上残疾人287人,占绝大多数,能从事复杂劳动的82人,占需求总数的4.6%,能从事简单劳动1072人,占58.7%,无劳动能力的671人,占36.7%;这也是造成因残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78元,城镇居民纯收入2793元[2],残疾人的收入远远低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其中年收入500元以上的家庭不到200户,最贫困的残疾人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许多残疾人靠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维护生活。特困残疾人3816人,造成平安县残疾人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家庭贫困致使有病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使某些慢性疾病造成残疾,如类风湿、风湿、紫外线、近亲结婚、遗传、药物、意外伤害等导致的残疾;昂贵的康复医药费用和康复设施和缺乏,使疾病人无力或无法进行康复等[3]。
通过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平安县社区康复服务合作项目的普查,全县共有康复需求人数为1825人,占全县总残疾人的46%。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57-63.
1.“三板块”主要涵盖体育教育、康复和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板块。
体育院校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一定要与师范院校有所不同,要有自身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体育院校该专业的特点与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应突出特殊体育教育和训练,立足于培养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兼顾运动康复,这是本专业主要的办学方向。这也是与其他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区别所在。
2.“两结合”就是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因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以本专业的开办不能脱离特殊人群而只进行空洞的理论学习。所以本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教学实习与实践,积累与特殊人群接触的经验,培养对待特殊人士的专业情感,所以实践教学可以说是本专业办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学院也专门筹措资金在校内建起实习基地,以符合专业办学的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三实践、一实习”制度。即大一至大三分别进行校内外的专业实践教学,大四进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成为既熟悉运动康复业务,又掌握特殊人群康复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达到了学界与业界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实践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3.“一坚持”就是指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服务社会方向放在首位。
在教学中,本专业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展开,因而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夯实特殊教育和运动康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特殊体育教育为主,兼顾残疾人运动康复的专业特色。
二、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广体特教专业从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层面,不断探索新形式,探讨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影响。经过不断尝试,总结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即适应社会需求、政府支持引导、以科研促教学、加强国际交流相结合为主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
1.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
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Halliwick技术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为依托开展特殊儿童水中运动疗法的研究,将特教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实践纳入其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水中运动疗法的教学及学生技能的培养。随后凭着此科研课题的带动及研究成果,又陆续于暑假持续做特殊儿童水中运动康复的实践与尝试,并与学生暑期实践队结合,为学生暑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2.以国际残疾人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项目促进实践教学。
在学院的支持下,引入了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大学计划,定期与特殊学校、机构开展特奥大学活动日,参与特奥会创始人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纪念日(EKSDay)活动,参与由国际特奥东亚地区及中国特奥委员会主办的特奥融合计划。与美国移动无国界组织(MIUSA)建立了密切地联系,参与“中美残疾青年融合运动”,共同推动中国特殊人群融合运动的发展;申报了中美合作项目“加强适应性水中运动在融合社区的开展”,得到项目组织对适应性水中运动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导。该项目是美国国务院及MIUSA面向全世界20个国家开展的“加强伙伴合作社区融合计划”中国获批的唯一项目。
3.以社会活动促进实践教学。
以校内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于暑期及周末开展“星星少儿运动营”的活动,进行对外社会服务,实施各类特殊儿童体育教学与运动康复的尝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实践对象与机会,积累学习经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围绕学生教学和教师科研来服务。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熟悉对特殊儿童教育评估、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一系列流程的掌握。逐步引入学生管理员,整合教师资源实施有效指导,拓展此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为专业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参与机会,做到科学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时时总结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4.重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使用。
学院和系部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挂牌成立“特殊儿童心智体能促进中心”,下设感觉动作训练室和音乐治疗室。感觉动作训练室中设置了攀岩区,配置了感觉统合训练器材,脑瘫康复器材等;音乐治疗室主要引入的是奥尔夫音乐器具与教学。另外配套购置了相关评估仪器与工具,可用于特殊人群运动功能与体育教学评估。本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教学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实践需求,为学生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且全部(100%)对学生开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分别与广州康复实验学校、越秀启智学校、广州市聋校、中山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达成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事项。为本专业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教学实践与就业平台。
三、多元化实践教学的成效与经验
1.积累了与特殊人群接触的经验,培养了对待特殊人士的专业情感。
通过多元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提升了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增强了社会服务观念;更坚定了从事特殊教育的决心,肯定专业价值,更热爱自己的专业;彰显了特殊教育的奉献精神;更关爱特殊人群。
2.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
通过社会实践,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于儿童动作发展、运动功能评定、运动治疗与康复等本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促进了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为特殊体育教学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完善了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的修订。
通过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不断修订广州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规定,合理设置实践性课程及教学,使实践教学内容、时数要求、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要求科学化、规范化,真正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表现在:课程方案突出实践课、实验课教学环节。在本专业所开设的60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限选课中,有实践或实验教学环节的课达42门,占所开课程总数的70%。同时在限选课中设置3个模块,即特殊教育方向、康复方向和体育教育方向,这3个模块强调实践技能的提高,每门课都安排了实践或实验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教学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除系统、科学、全面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外,我们还有意识地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如脑瘫游泳康复训练、自闭症运动康复等课外教学活动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坚持“一调查三实习”的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本专业教学一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实践,“一调查三实习”正是这一“双实践”教学特色的体现。一调查是指本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寒暑假期间要做一次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本专业的实习分为专题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简称“三实习”。
4.建立了相应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评估学生在多元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
在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监督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效果,组织编写了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手册,完善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规范管理和对学生参与状况的全面评价。
5.推动了实践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在“儿童心智、体能促进中心”的运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残疾人运动与健康促进实验室(中心)”,拟将其建成残疾人生理机能与运动功能评定研究平台、残疾人运动技能分析研究平台、残疾人体育康复研究平台、残疾人运动心理研究平台。强化科研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积累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素材以便可持续性指导各届学生的教学。
关键词:康复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从目前的高等医学学院来看,康复临床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临床教学活动是指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从事各项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是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高等医学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该校学生在毕业以后实际工作能力,关系着学生前途以及病人的生命健康大事。所以,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康复临床教学水平,是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等医学院的学生作为将来的康复治疗师,首先自身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培养自身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实现病人的早日康复的前提。在医学领域,“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在尽量遵从学生的特点以及性格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高等医学院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将病人作为中心的思想,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的困扰。要做到以上两点,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外,还需要他们不断创新。另外,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大环境,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拥有一颗仁爱之心。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项教学的落实
2.1培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康复临床教学实践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可以采用病例为单位的讨论小组,让学生通过总结临床实践,不断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并进行总结和完善,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做总结发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了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
根据学生不同科室适当的训练学生操作技术。对于刚进入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教师进行操作演示,例如:怎样给病人换药,怎样拆线,怎样打结等等,让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外科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一些小型手术,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手术过程,增加自身对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2.3加强教与学的沟通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主要是以临床实践工作为主,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实现将理论知识正确的运用在临床实践中。在学校开展临床实习的刚开始,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环境以及学习的角色发生变化而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孤僻,不愿意和同学以及带教老师进行沟通的现象。针对这类典型的问题,高等医学院的相关领导、实习负责人以及带教老师应该开展专题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学校的座谈会、交流会等等及时掌握学生在临床中存在的疑惑,并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还鼓励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多到科室进行走动,加强自身和同学、带教老师之间的交流。
3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3.1提高认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康复临床教学工作的指导
医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该学科更加重视实践,因此康复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在实践并不断强化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康复临床教学工作在高等医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医学临床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以及领导者加强对康复临床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自身领导作用,在加强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软件设施。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决定康复临床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高等医学院中,为了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要针对部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医教相结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先进经验的教师从事带教工作;二是邀请相关医疗相关科室的医生到现场对学生的临床实习进行指导,从而加强康复临床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3.3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和带教意识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是经过康复临床教学基地以及相关学校进行审核的,承担康复临床教学和人才培训的执业医师。在整个教学中,带教老师是学生的直接负责人,因此他们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是影响整个教学的关键。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应该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带教意识,能够深刻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是不予余力的做好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能够认真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计划。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中,需要带教老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说服相关病人配合教学。
4.不断完善康复临床教学管理体系
由于不同的高等医学学校的规模不同,在医、教、研这三个方面的水平也不一样,因此为了保证康复临床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就离不开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高等医学学校来说,可以制定出各种管理制度,例如:《临床实践管理办法》、《教学医院管理细则》等等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持续、健康的进行。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强化高等医学学校的教学意识,不断转变观念,理顺教学和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教学和医疗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爱国,王东光,林永超.2l世纪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20.
关键词:康复医学;教学;合理;教学手段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康复医学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和生命的必然需求。当前,康复医学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学科。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健康并不仅是消除虚弱和疾病,而是社会生活、精神、身体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要完成我国"每个人都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作为医务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医疗思维模式,由传统的治病和救命转变成治病、救命和功能。不仅仅要治病和救命还要突出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1 康复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开设的重要性
康复医学不是临床医学的延续和重复,它应该从最早期开始进行,即临床的第一阶段。所以康复与每一个临床医师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每个医师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临床医师应该以临床诊疗技术为基础,探索怎样防止病人因为各种疾病而造成的功能,即康复治疗和预防,尽量减少因为误用、废用而造成的严重伤害。所以这就给临床医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即掌握所有有关康复医学的概念,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正确引导。
康复医学的教育任务主要是培养医学学生全面掌握医学技术,形成康复医学理念。我国在1984年提出所有医学高等院校都应该开设康复医学课程,康复医学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发展的也非常迅速。康复医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康复医学,形成正确的康复观,并在毕业工作时能有熟练的康复技术和正确的康复意识,认同康复治疗在社会、职业、精神、肢体参与能力等各种功能改善过程中的意义,改变人们对康复医学的偏见,了解有关康复治疗的各种症状,减少患者在康复治疗中残疾的发生。为了顺应医疗模式的发展,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对提高康复医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康复医学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康复医学的综合性极强,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人体发育学、残疾学、环境改造学、社会学、生物力学、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与研究成果。由于涉及内容广泛,特定内容和专有固定名词较多,但是教学课时有限,容易导致学生理解、记忆困难,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据调查发现,对于康复医学课程学生普遍反映方法和概念过于抽象、内容多、课时少,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康复医学的教学要求和发展。
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将声音、动画、视频图像、图片、文本等各种媒体进行综合,凭借其表达清晰、生动活泼、声像并茂、内容广泛等各种优势,补充了传统教学中的缺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容易接受,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
多媒体教学的具体优点总结如下:
(1)提高康复医学教学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学生不用边听课边盲目地记笔记更不用死记硬背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灵活的转换方式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了教学范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提高了学生对康复医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够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动画、音频、图像、文本等各种信息集成一体,使教师利用图像、声音、文字来表达自己所讲的内容,完全改变了对所讲知识的包装,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在活泼、新颖、生动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学习康复医学的兴趣和效率。
(3)有效解决了教学难点、重点问题。利用多媒体能够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准确表达的难点和重点,帮学生掌握全面的、多维化、形象化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运动疗法,特别是运动再学习和神经发育疗法时,由于课时有限、种类繁多,并且这些内容的实践性极强,如果只靠教师的课堂板书和讲述是很难表述清楚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的掌握所学知识。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讲课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
康复医学知识比较综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踏实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外,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恰当的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传统康复医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繁多、教学时间少,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而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学生们在平时考试前突击理论知识便可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等时间一长,学生们便会遗忘所学知识。所以更加谈不上熟练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了,学生们普遍出现一种"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良好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们才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永久性的记忆。
总之,在康复医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在教学方式完美结合,仔细分析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恰当的方法将康复医学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自己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彻底掌握康复医学相关知识,为医学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