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态度 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Attitude and the Employment Outlook Survey

――Take Sichuan University, Jinche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Graduate Employment attitudes and career intentions of the macro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the employment outlook and career intentions brought changes to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influence graduate employment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discusses a method to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nd career outlook.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ttitude; employment outlook

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宏观因素

1.1 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就业形式的多元化

指出,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经济发展迅速,效益提高显著;二是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大学生自主择业成为主要特征,就业自得到彻底解放,但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从供过于求到供需两旺,就业难逐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1.2 经济制度滞后性制约了就业的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速经济增长,但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但潜力有限,对长期增加就业不利。197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9.3%,而全社会就业平均增长仅为2.4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严重不同步。

1.3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许多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热门人才过剩,冷门人才过少,导致某些领域出现断层现象。近年来公路铁路等部分行业基础建设投资增速放慢,同时楼市限购政策,必然导致建筑类人才的过剩。

2 大学生就业的态度、择业观调查

2.1 大学生择业调查数据分析

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1届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回收问卷590份,成功有效问卷568份,有效问卷为91.6%。在成功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有66.8%的同学表示毕业后就业;考研深造占12.6%;考公务员占7.9%;出国学习占0.6%;还有3.9%表示将自主创业。

有56%的人看重就业“地点”,“待遇”(42%)、“事业发展前景”(35%)、“单位性质”(20%)、“工作环境”(10%)、“个人发展空间”(9%)也是大学生特别关注的因素。

专业及个人兴趣占46%,工资福利占30%,自我价值的实现12%,工作稳定性10%。其中在回答“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什么因素”时,工作轻松稳定占41%,工作有风险而富于锻炼占28.2%,社会地位高占20.3%,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占13.6%,在沿海大中城市占17.6%,有出国机会占11%,而考虑“国家需要”(4.01%)和“社会利益”(3.53%)的较少。

2.2 毕业生在择业意向方面的特征

(1)倾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六成的学生认为可以先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表明学生普遍认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也符合目前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实际需求情况。(2)就业倾向于本专业,看重职业稳定性。62%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7.95%选择公务员。可看出毕业生择业时注重行业背景,同时也看重工作稳定、收入高的国家企事业单位。(3)就业地域性倾向严重。17.6%的学生选择沿海大中型城市,愿意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学生只占13%。可见学生就业时地域倾向性严重,绝大多数同学宁可留在大城市干收入低的工作,也不愿到基层与偏远农村。

2.3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求职态度不端正,忽略专业知识储备。不少学生就业态度不端正,求职前的准备工作不细致,不注重个人形象,自视清高,就业材料质量粗糙,忽略专业知识准备,没有了解用人单位情况等。(2)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差。不少学生迷恋网络、自我封闭、自视清高,交往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够,工作经验欠缺,求职面试时缺乏竞争优势,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3)就业前自我认知不足,择业盲目。部分毕业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缺乏合理定位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清晰,择业较盲目;或过多依赖学校、父母与社会关系,消极等待,不思进取。(4)就业时功利性较严重,道德修养有待提高。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别强调自我意识,较少考虑到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有一些学生会暂时抛开理想,先选择高收入的职位,遇到变化时匆匆解约。这些都说明,当前的大学生在就业时,看重当前的经济利益,功利性高。

3 对策与建议

3.1 帮助毕业生调试择业心态

在就业时,很多学生盲目跟风,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同时由于社会阅历浅,不能科学分析环境条件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结果造成个人期望与社会需要脱节。这提示我们要帮助毕业生调试就业心态,纠正错误的观念,确立明确的目标,顺利就业。学生在就业时不能既看重物质需要,又要期望与个人理想契合。所以在引导学生合理认知自身需要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薪酬的高低、工作的环境好坏只是将来从事行业的一个阶段,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符合社会的需要。

3.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积累知识经验,也有利于工作技能的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培养专业性和职业性。

3.3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许多学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与自己的个性特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规划建议,并培养敬业、诚信、感恩、团队意识等优秀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提早找到发展目标。

3.4 岗位调查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经过一年的社会调查研究出版了《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报告》。该报告针对各系的每个专业对口就业的岗位名称、任职条件、工作性质等方面,收集了大量资料。根据社会岗位的要求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教师将根据社会岗位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为基础,更好地选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依据将来想要从事岗位的要求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刘斐.简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阶段特征[J].经济研究导刊,2011(8):66-67.

[2] 成德宁. 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扩张的战略思考[J]. 生产力研究, 2001 (5):44-46.

[3] 林秀梅.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互动机理[J].社会科学战线,2009(4):101-103.

[4] 张海涛.高校人才培养过剩与企业人才匮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6):27-30.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特点 就业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36-02

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就业成为社会关注高校的着眼点。党的十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虫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增强就业稳定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当代贫困大学生的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普及,我国高校在校生基数增大,呈逐年扩大和分布不平衡趋势,与非贫困大学生不同,贫困大学生具有相对的特殊性。

1.物质条件

“贫困”这一概念相对比较模糊,有其历时性与现时性。但是贫困总体来讲就是“一种生存能力和发展机会的缺乏”,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于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源的缺乏”,也即是物质条件的匮乏。正是基于物质基础的匮乏导致贫困大学生生存能力和发展机会的缺陷。贫困大学生物质基础的匮乏主要源自于家庭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本的贫乏,导致其不能利用社会资源改善自己各方面的处境。。

2.社会地位

家庭地位的弱势决定了贫困大学生自身社会地位的劣势。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成员多下岗、失业或农村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家庭收入有限。这样的家庭在社会分层中处在较底层属于相对弱势群体,也就决定了贫困大学生整体地位偏低的局势。

3.心理趋向

自卑是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之一。多个因素构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典型心理――自卑。“自卑是人们在长期的自我认知基础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偏差,是个体在自己心目中形成的一种不良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象。”

这种心理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对就业产生潜移默化阻碍,它表现为:缺乏自信,我评价低,性格内向、孤僻,情感脆弱。学者表示“自卑心理不仅影响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这种心理使贫困大学生处于“压力大、焦虑、无助” 的局面,让贫困大学生始终存在“矛盾、彷徨、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

4.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是贫困大学生走入社会的重要辅助。但是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不擅长、更不愿意主动与人为友,将自己封闭在相对狭隘的思维环境中。学较之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伴有焦虑、回避与苦恼的情绪。这说明贫困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主动性和积极态度,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较差。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是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以及贫富认知等原因。

二、当代贫困大学生就业特点

1.就业取向现实

贫困大学生来自弱势家庭,思想传统、经济匮乏等原因,造成其就业取向偏于现实。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趋于关注薪酬以及家庭对于自己的期望。

他们择业成本额度定立偏低,但是在心态上显得期望值高,竞争意识强,忽视风险意识,对于择业政策的把握能力不足。因此,贫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较高的就业期望造成其思想偏激,目标趋于功利化。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趋向避开回到生源地,希望留在本科就读的城市的居多,一方面经济上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将助学贷款和家庭债务偿还清楚,另一方面,为父母“争光”是大多是贫困家庭大学生根深蒂固的想法。

2.就业需求急迫

多数贫困大学生经济负担由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缓解,因此就业需求特别急迫,同时家庭的期盼,较重的思想负担,也造成其性格内向,孤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张欢和王丽对包括宁夏、陕西、湖南、四川、甘肃等在内的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尽管在就业的主观期望和认知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贫困生家庭的伍力以及个人想摆脱贫困命运的强烈愿望使他们表现出更强烈的就业愿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对待考研这一问题时,贫困大学生一般都首先考虑谋求生计,直接选择就业,而放弃把考研作为暂缓就业压力的途径,仅有极少的选择“继续读研,避开就业压力”;而非贫困大学生则有较大比例把“继续读研,避汗就业力”作为自己的就业策略。

三、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1.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困大学生的择业观的树立决定了就业取向。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择业观就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更是价值观,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和特点,从进入大学初期,从校园文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生活动设计等多方面着重贫困生就业规划,择业指导,能力训练的引导。

2.引导贫困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就业积极融入社会。

在就业过程中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的关键是提升其就业能力,引导贫困大学生走出“读死书”的框架,积极参加学校设置课外活动,注重专业能力的培训,是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自信,提高就业成功率的根本;同时,,学校要从多方着手提供经济支持,劝导其摆脱经济因素的桎梏,引导贫困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就业提升能力,积极融入群体,以能力保障就业,以良好积极的心态融入校园生活从而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教疗部信息中心.高校贫困生及受资助情况调查分析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1, (11).

[2]陈成文.社会弱#论――休制转换时期社会弱名?的生活状况ijfl:会社flM].北京:时t丨版礼.2000.15.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1、择业观念趋于理性

三资企业依然是大学生较为理想的就业倾向所指,有54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毕业后到那里工作,其余依次为机关事业单位(13)、国有企业(12)、民营企业(10)、自己创业(7)等。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原因主要出于个人发展(88)和学有所用(60)的考虑,三资企业有较高的福利待遇,也是大学生对三资企业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此外,性格因素、家庭影响、社会舆论等也会影响大学生做出就业选择,比例分别为41、23、15、12。

但是,专家认为这种清晰更多可能只是大学生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复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人力资源研究专家阎嘉陵教授,复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复旦就业指导中心刘教师,在与此次调查受访单位宝钢股份集团人事处人员座谈时认为,在校大学生中对于择业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价值同企业的设计和价值之间存在矛盾。这种问题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择业不当甚至于失败。

2、择业更有准备

不过,专家们还是从调查结果中看到了积极的一面。专家指出,这种结果的影响是两方面的,对大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变提供高薪水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来迎合大学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其准备分为3种类别:

第一,应用型技能的强化训练和考证热。包括,中高级口译、商务英语、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甚至连出国考试托福、雅思、GRE都成为了表示自己英语水平的标志,这一部分占80之多。

第二,互补型的学习。有的学生对于自己目前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满意,于是想补充相关的知识。学校开设的第二专业选修课就成为了比较好的选择。另外,也有不少同学偷偷地旁听他系的课程,或者选择程度比较浅的公选课的学习。

第三,各种经历都是使自己简历增色的砝码。这些砝码不仅仅包括以前所指的奖学金、荣誉称号等,而且更包括了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工作、学生活动中的工作、勤工俭学的经历、打工兼职经历、参与研究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等。

3、承担风险,未来不确定

求职的过程不像考试的过程,往往心中有底,而求职的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生们会产生迷茫。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职业前景缺乏比较清晰的理解。33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其职业前景如何,43的大学生对此不置可否,两项合计超过被调查整体的四分之三。了解自己职业前景的被调查者只有24。

目前大学生认为掌握职业发展信息并不完全。6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信息不完全,30的人没有注意过有关职业发展信息,了解职业发展信息的人仅占3。事实上,对于职业发展信息,许多大学生表现出渴望的心态。有46的人认为,了解这一方面十分必要,主张“应该了解一点”的人也不在少数,约为42。看来,因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造成一系列问题,如就业选择迷茫不定,不能把个人自我设计与所选择职业的岗位需要有机结合等,这是当前高校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课题之一。

4、学生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从学生就职的单位来看,“贫富”差距比较大。大型跨国公司、国有企业、小型外资企业、国有事业单位等等,薪金待遇、所承诺的发展前途、工作的性质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系、同一个专业、平时成绩不相上下的,在求职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培养比较健康的心态,学会心理调节方法,对于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也许由于很多“成功”的毕业生求职的经历给在校大学生一个错觉——高工资是大学生应得的,这种错觉容易造成今后求职中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因此,如何在学生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是必要的。不能光把宣传目标集中在少数成功的大学生身上,他们毕竟是少数,而应该更加关心大多数普通的大学生。

5、重视继续教育

80的往届毕业生都表示希望能够继续参加研究生、MBA的教育,或者出国。这个时候他们参加教育的目的就比较明确。同时,继续教育对于职业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6、法制、道德观念比较被动,过于注重个人发展

在调查中发现,在个别大学生身上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会反映在求职中,比如诚信问题。一些直研的同学会中途休学出国,求职的学生会擅自毁约。其实并不是不懂法,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是观念比较模糊,一旦遇到了价值冲突的时候,就会失去方向,做出错误的选择。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蚁族”概况;成因;隐患;人类学启示

“蚁族”现象是社会城市化、高等教育转型的产物,也是人口结构转变、个人及家庭择业观相对滞后的结果。“蚁族”现象构成了社会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活力,同时也凸显了我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个人、社会及国家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1 蚁族概况

“蚁族”并不是一种动物,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族群,它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由80后组成,并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蚁族”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据调查表明,目前全国“蚁族”的总人数高达300多万,在北京的“蚁族”将近200万人次。该群体的年龄在22~29岁之间,其中有70%来自农村。他们的居住环境极其恶劣,聚居在“城中村”(都市里的农村)的“握手楼”(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距离太近的楼房)里或是偏远的郊区。北京的史各庄是“蚁族”聚居区的典型,村里的常住人口为1.2万,而流动人口已达到10万。本土村民为了收取高额的房租,在仅有的宅基地上最大限度地建造房屋,这就是“城中村”中出现“握手楼”现象的直接原因。而这些“蚁族”因为收入低,只能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处于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状态。

2 “蚁族”现象形成的原因

第一,一线城市属于全国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有的行业,如CG(Computer Animation),从这个行业本身来看,只有在一线城市才能生存。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城市就像磁场一样,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着大学毕业生。他们扎堆涌入大城市,导致大城市劳动力过剩,出现一职难求现象,这是“蚁族”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第二,高校的扩招。我国真正实行高校扩招是在1999年,从1999年到2016年,我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从160万涨到756万。然而,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而成比例地增长。这就导致就业岗位出现“狼多肉少”的状况,这是“蚁族”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第三,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呈脱节状态。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按照市场需求来设置相对应的专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兴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供给不足,而理论性专业的人才过剩,这是“蚁族”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第四,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只有大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据统计,“蚁族”中的70%来自农村,从整体上看,由于农村知识的缺乏和文化的相对落后,很多个人及家庭择业观念相对滞后。他们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大城市才是他们的归属,认为大学生回中小城市就业,有损整个家庭的颜面。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之下,这些毕业生背负着整个家庭乃至家乡人民的期望,宁愿选择在大城市做“蚁族”,也不愿去中小城市发展,这是“蚁族”现象出现的主观原因。

3 “蚁族”现象的隐患

3.1 安全隐患

史各庄本土村民只有1.2万,而“蚁族”的数量达到10万。也就是说,该村公共资源的使用由原来的1.2万人次变成11.2万人次。尤其在水电的使用上,在用水用电高峰期,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这些“蚁族”私拉电线、私接水管,水电的使用毫无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由于“蚁族”的人口流动性大,给本村的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

3.2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仍以北京史各庄为例,走进村庄,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到处都是各种垃圾、废水,散发出一股恶臭的气味。刚进村口,就能看到一条小河,整条河水都呈黑色。村里道路狭窄,由于行人较多,车辆行驶步履维艰,司机不停地鸣笛,于是产生了生活中的另一种垃圾――噪音。可以说,这里的居民,整天都以垃圾为伴。

3.3 降低人们对高等学历的认可

“蚁族”现象容易引起社会价值观念错位,降低人们对高等学历的认可,如今的高等学历由当初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造成人才过剩,出现就业难、薪资低的状况。这就造成“蚁族”对自己所受的高等教育有一种挫败感,对教育回报满意度低下,甚至他们会对高等教育产生怀疑。

4 “蚁族”现象的人类学启示

“蚁族”现象不仅关系到个人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首先,政府要统筹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投资力度,确保毕业生去二、三线城市的就业岗位。其次,政府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在招生的同时,一定要考虑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再次,高校专业的设置要与市场需求接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投资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就业率。最后,从“蚁族”自身及其家庭来看,要有正确的择业观。机会、高薪和前途并非是一线城市的专属,中小城市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5 结语

人类学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将会发出越来越多的声音,笔者带着对人类学的思考,对北京史各庄进行田野调查。本文在基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希望能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共同努力,争取让这类人群早日“脱蚁”。但是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需要用理解并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他们。我们既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他们,也不能过分地怜悯他们,我们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他们能够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方式。近年来“蚁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的对象,其实理解中国“蚁族”,就是一个理解“人”的过程。只有透彻地理解中国“蚁族”,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目前,国家正加大扶持力度缓解“蚁族”现象,同时“蚁族”个人认同也在发生改变。处于风险中的“蚁族”,其实他们自身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将这种风险进行转化,从而使个人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杨,蒙丽.城中村农民社会研究的人类学维度与限度[J].广西民族研究,2014(4).

[2] 杜小m,房维维.透视“蚁族”:现象背后的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对此,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慢就业”未必是件坏事情,对于一些学生,他们可利用“慢就业”这段时间来增长社会阅历,开拓眼界。不过,也有专家反对学生“慢就业”,认为他们应该尽早就业,接受锻炼。

“毕业后,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如今,这样的困惑存于许多大学生心中,同样也困扰着刚走出校园的姜力。

在就业选择上,和很多90后一样,姜力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在找不到满意工作,并且不愿随便就业的情况下,他加入了“慢就业”一族,选择一边在家陪父母,一边慢慢考虑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此时,作为“慢就业”一族的资深成员、90后女孩刘英则在某事业单位实习。由于家境优渥,毕业一年多的刘英此前一直未急着找工作,其主要的“工作”是遵照父母的意愿考公务员。由于近几次公务员考试连连受挫,她决定先找份实习工作过渡一下,然后继续考公务员。

虽然情况各有不同,但显然,近年来,和姜力、刘英一样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据媒体报道,通过对比2010~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未就业人群分布比例,第三方调查机构研究发现:最近5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长,“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此外,某网络平台去年7月的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显示,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

原因――工作不理想、理性

寻找发展方向占主流

“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那么,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究竟为哪般?有观点认为,其背后既有就业形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也有青年一代就业观念的变化。

专家分析,“第一,现实的问题是,有些资质并不好的大学学校里面出来的学生没有找到好工作,导致‘慢就业’。第二,有些人打算去留学、实习或尝试新的东西,发展兴趣爱好。”

有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有57.7%的受访者选择;其次是受访者希望能够“理性寻找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再次是“准备自己创业”。“要考研”“想做自由职业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

@然,“慢就业”现象突出还与当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薪资问题,不再是许多大学生就业的决定性要素。渴望被尊重,工作是否理想,是他们更为看重的。

日前,智联招聘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大学生群体理想雇主的构成要素中,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尊重员工”“良好的收入前景”“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完善的福利待遇”“吸引人的企业文化”“与员工贡献匹配的薪酬回报”。值得关注的是,“尊重员工”要素超越了“良好的收入前景”。

观点――先锻炼能力还是丰富阅历

如今,“慢就业”现象日益突出,有专家分析,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近些年“慢就业”现象反映了许多人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多地考虑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不过,在家“啃老”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那么,“慢就业”到底好不好?有反对者批评,提倡“慢就业”是在为那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2016年12月初教育部数据,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比2016年又多出30万。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递简历的动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错失良机,再提倡“慢就业”,岂不是把人往坑里带?

但有支持者认为,“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