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第1篇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怎么写?它的写作也是有标准的格式和要求的,不是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本篇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了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怎么写,希望给大家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标准论文格式要求(1)】

1.中文摘要

(1)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字符。

(2)“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个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好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

(1)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两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3.目录

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开始页码(小四号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第1章、1.1、1.1.1等数字一次标出。

4.前言

“前言”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二字之间控一字符。

5.正文:

1XXX--章级层次

三号黑体居中排,段前段后各0.5行;

1.1XXX--节级层次

四号黑体左起排,段前段后各0.5行;

1.1.1XXX--小节级层次

四号楷体左起排,段前0.5行;

1.1.1.1或1.XXX--条款层次

小四号宋体左起;

(1)XXX(小四号宋体,接排)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2磅,标准字距。

6.图

图题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5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方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标号在图下方。

7.表格

表格按章顺序编号,表格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标号在表上方。

8.公式

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号按章顺序排列。标号在公式同行右对齐。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欣赏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机械制造发展现状和前景趋势

摘要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度的有效指标之一,是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国际市场竞争现象越演越烈,如何将高科技融入机械制造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特点;现状;趋势

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1机械制造的系统性

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感应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以及新开发材料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对产品的设计,销售网络、组织管理等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现代技术运用。机械制造技术需要将传统的制造加工技术与现代科技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制造技术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过程。

1.2机械制造的综合性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局限于机械加工制造的本身过程,它的产品面向整个市场,并且涉及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销售以及售后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机械制造的终极追求是产品投放进市场后的应用情况,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能够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1.3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体现了市场竞争要素

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产品生产率,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矛盾已经逐渐向质量、时间和成本三者综合考虑的矛盾。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可以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2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2.1管理模式落后

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实现计算机系统代替人为管理,并且尤其重视对体制的改革和生产流水线模式的更新。已经全面提出了精益生产、高效生产、准时生产的管理思想,但由于我国进入信息时代时间较短,对于先进管理模式还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对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运用并不广泛,还是以人为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

2.2自动化技术落后

与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相比较,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我国还没有掌握自动化的核心技术,设计的产品方案相对较为落后,仅仅是简单利用自动化技术,目前还无法真正做到将机电进行有机结合;其次,我国使用的机械自动化还是传统的加工方式,并且,已有的自动化的设备数量太少,导致我国自动化整体水平较低;第三,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还相对较为落后,还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机械自动化发展进度较为缓慢;最后,我国的机械种类选择的局限性比较大,质量也无法达到国际普遍执行的标准,使用的范围也不够普遍、广泛。因此,我国的机械自动化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发展潜力巨大。

3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3.1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和网络化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融入网络化是工业机电设备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技术普及的市场大环境下,监视技术与远程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就是机械制造的产品,因此,将机械自动化融入网络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局域网络技术还将运用到大量的家电设备中,逐步渗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生活模式,正常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这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3.2以智能化为依托,发展实用型机械自动化技术

人类的社会进步一直伴随对智能的开发,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脚步进行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与传统机械制造自动化最大的区别,也是工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体现在控制论的基础上运用生理学、运筹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进行人工智能模拟、自动编程、人机接口和对话,在加工过程中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决策,从而取代部分人类脑力劳动,对人类的职能进行收集,从而达到更高的控制目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层次的发展是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的智能化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当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实际需要作为导向,采取与之相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只有将企业发展需求作为核心原则进行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才能将机械自动化技术产生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取得高效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以新材料为支撑,进行绿色化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受到各方的关注,绿色化发展是工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传统工业发展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依靠掠夺环境资源进行自我发展,但地球上的能源有限,不能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工业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从而改变高投入低收入的局面,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所以,必须保持生态环境与机械制造发展的平衡,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4光机电一体化发展

将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机械技术交叉融合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是现阶段很多高新企业以及高新设备的基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实现机械一体化产品的基础,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生产出高功能水平、高附加价值的机械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激光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光能驱动等等均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工业工程;工厂自动化;途径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技术与管理。而单纯依靠工厂自动化技术来发展,效果不佳,因此应该将其与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结合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改善效果。

一、现代工业工程与工厂自动化的概述

(一)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在20世纪初产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工程、自然、管理、社会科学等。由于其随着市场变化发展,对自身的不断丰富完善,一直没有完整的定义[1]。在1955年时,将其统一定义为:工业工程是针对人、物资、设备、能源及信息的系统整合设计,借助数学、物理、社会科学等知识,进行了工程设计的分析探讨,最终构建成综合性评估的学科。

(二)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

我国对于工业工程应用,大多是从技术角度来促进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因此必须要拥有自身的技术体系来作为支持。而在我国制造业中,应用工业工程的技术支持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因此,工业工程所包含的技术体系表现为:1.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除了一般的技术要求外,还会对其整体管理提出要求。同时,设计是整个制造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2、在生产企业的管理上,实行整体的分析与决策,尤其是面临工程经济,工程的系统质量问题,以及生产市场预测和人力资源管理上,都能够通过工程工业来进行整体管理,提高整体效益。3、在对制造企业进行设计管理过程中,重点强调其控制技术。尤其是对于生产成本的绝对控制,是实现效率、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2]。

(三)工厂自动化的概念及技术支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工厂自动化概念也打破了传统的车间大型机器自动化生产过程,逐步扩展到制造企业的管理层面。它们在不断改进完善过程中,构成了新的工程自动化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工厂自动化技术以制造执行系统技术(MES)、网络化控制技术以及专用装备技术三部分为主要的技术支持[3]。MES是进行制造业革新发展的主要技术,它基本上承载了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设计、管理、决策与控制,将车间的所有信息传递给企业上层管理处,用各种有用的数据信息来实现对制造业改善的技术支持。

而网络化控制技术与专业装备技术都是其相关的技术体系,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环境下所进行的具体实践操作。从根源上带来新的技术支持,无论是理论还是具体实践都是最有利的技术保障。同时由于三大技术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工厂自动化技术支持体系,如图2所示:

二、现代工业工程与工厂自动化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节奏下,工厂自动化技术也不能全方面的适应社会的竞争压力,出现了各方面的困难障碍,尤其是制造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的难题。因此,单纯依靠工厂自动化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不行的,还要从管理技术上着手。只有将二者技术不断磨合,才能从技术、管理上实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结合我国制造企业来讲,管理水平是阻碍发展的重要问题,造成了缺乏创新能力,成本过高,质量水平低,资金短缺等现状。因此,应用现代工业工程技术来改善管理水平,再结合工厂自动化技术从底层技术进行改革,应经成为迫在眉睫局势。它们共同构成的制造业发展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重点强调工业工程的优势作用,从最基础的企业环节开始进行改善管理,无论是设计、决策、管理还是控制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这样才能逐步的将制造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进而促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二)在进行工业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改善过程中,还要利用相关条件,促进工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革新,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管理,二者共同实现制造业发展技术革新;(三)在进行制造业的发展推进过程中,还要采用各种技术与手段,最大程度的降低其风险系数,确保改善的绝对成功。

三、结语

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将工业工程与工厂自动化技术完美结合,从管理上进行创新才是正确之道。因此,加强对工业工程与工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言.工业工程及其应用[J].北京: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8):13-14.

[2]段芬,孙传家,潘广德.浅谈我国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J].北京:电子制作,2012(11):91-93.

[3]齐二石,霍艳芳,李钢.现代工业工程与工厂自动化[J].北京:机械工人(冷加工),2003(2):4-5.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0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能在机械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其不仅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相关知识,也要求学生系统地对机电控制、自动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1,2]。在“中国制造”期间,该专业为市场输送了大量的工科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当今,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持续深化,制造产业的变革不断推进[3];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行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4,5]。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我国提出了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其将“创新驱动”摆在了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人才为本”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为了给“中国智造”输送更优秀的专业人才,适应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本文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浅谈《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启示,以供参考。

1强化教师培训,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是“人才为本”,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领路人”的重要角色,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队伍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6]。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两个方面的知识,在长期的教学期间,高校教师不断地强化自己所在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技能,但是随着学术专注度的不断提高,知识面的宽度有所变小;并且,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知识跨度大、思维方式差别大,很难长期掌握二者的大部分知识及其发展方向;再者,“中国制造2025”是以“互联网+”为支撑载体,将电气化工业时代的机械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把制造业提高到智能化水平。如果高校教师不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互联网+”等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只是依照传统的方式按部就班的将专业知识零散的传授给学生,而不对相关关联知识、应用、技术等问题进行拓展讲解,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非常被动地进行学习,更不会对知识进行再思考、再学习,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从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①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中国智造”发展及方向进行讲解分析,为老师进行知识更新提供方向;②鼓励教师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互联网+”所涉及的相关知识;③鼓励教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不断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精神。

2优化专业课程,突出特色课程

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程之后,便进入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基本的途径之一[7]。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添加了很多与本专业相关度不大的课程。而且,上述课程大部分还是采用考试为考核方式的必修科目,这些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宽度,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些课程并不感兴趣,多是抱着拿学分的态度进行相关的学习,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在这些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十分有限[8~9]。为了培养更加适合“中国制造2025”所需求的人才,需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考量、设计学生的专业课程方案。首先,在保证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删除与专业相关度较小的课程,或者将相关度较小的基本专业课程合并,减少教学以及学习工作量;其次,根据学生兴趣及需要,增加自动化、现代制造产业、互联网+、现在制造管理类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对制造业及其发展有良好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3改革实验室制度,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实验室的主要作用是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设定相应的实验项目,而且是定时、定点、定人的进行相关的实验,实验完全依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传统的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基本上对学生的实验行为进行了较强的限定,很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对实验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11],其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创新驱动”不能很好的契合。学生实验不仅是验证知识的工具,还要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推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让学生享有实验的自。首先,要合理的设置课程实验的类型与数目,区分实验主次,在保证课程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实验;其次,改革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不仅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融合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规模生产;定制服务;大规模定制

1.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30年里,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有个巨大的转变,即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传统的制造业慢慢转向为服务业。美国、日本等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表明,在这个时期内,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服务业的产值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推进下,美国已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而美国的经济已经从制造业经济转型为服务业经济。就美国而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0%,反观我国,2010年,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3%。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工业。简言之,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定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同挑战

制造一个产品和提供一个服务显然是不同的。不同于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有几个特点:第一,服务是无形的,无实体的;第二,通常情况下,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即边生产边消费;第三,服务能提供不同形式的附加值;第四、合作“生产”,客户和服务提供商可以就客户的需求和服务的具体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制造业和服务业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即制造业提供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而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所以,制造业和服务业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即如何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品或服务。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下,企业要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又必须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或服务)方式,顺应了降低成本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转型趋势。

纵观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服务业在提供定制服务方面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发展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民众对定制服务的迫切需要。服务业对民众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教育、医疗等服务性质的行业,涉及到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二,经济中的其他部门(如制造业)已经表明,定制服务不是空想。事实上,在制造业领域,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JIT)和大规模定制已经成为现实。第三,互联网和IT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人类能掌控的计算能力大幅提高,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技术进步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壁垒,所有行业的竞争都在加剧,服务业和制造业也不例外。

3.信息技术:实现准时制生产(JIT)和定制服务的必备条件

不可否认,在从大规模生产到准时制生产和大规模定制的这场变革中,信息技术的巨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自动化使得制造厂商能掌握大量的从生产一线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计划。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了流程的自动化和自动化控制。供应链不再局限于国家之间的界限,使得全球市场变成一个具有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这意味着制造业竞争更激烈,同时会生产出质量更好的定制产品,并且以更短的物流配送时间送到客户手中。新的数据库集成系统和网络技术能把大量的可得到的信息转化成为有用的信息,以便厂商做出更为优化的决策。

类似地,信息技术也能在定制服务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对定制服务有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能影响提供给客户的服务的样式;第二,能影响服务的架构;第三,可以在保证尽可能高的质量和尽可能低的成本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按客户需求定制的服务。绝大多数新兴的服务都包含有很大的信息技术成分。比如,在医疗保健领域,信息系统可以利用数据库让医生了解患者的发病史,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治疗疾病。同样地,在线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日益便捷。信息技术还能让服务提供商打破地理上的界限,向全球输送他们的服务。

大规模定制服务要求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而先进的信息技术就能帮助企业迅速地获取客户的需求。企业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生产和销售服务。毫无疑问,信息技术会继续发挥它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作用。

4.指标体系: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异同

本文前述部分提到信息技术推动了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事实上,这个转变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原则上的,即对评估和促进变革的指标体系的重视。制造业有四个关键性的指标,即成本、质量、速度、定制化程度。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指标体系,制造业有完整的一套指标体系,同理,服务业也应有一套指标体系。本文将分别阐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四个指标。

4.1 制造业的指标体系

4.1.1 生产成本

在大规模生产时代,生产成本是制造业部门评估生产效率的主要指标。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曾是那个时代的主要驱动力。对成本的绝对关注导致了对生产成本估算研究的盛行。多年来,包括了原材料、劳动力、日常开支在内的成本就是最精确的成本估算途径。随着原材料采购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日常开支占总生产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大。厂商们很快意识到传统的成本估算方法很可能错误地计算了生产成本。此后,随着质量、速度、定制化程度日益受到厂商们的关注,成本估算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4.1.2 产品质量

在20世纪70年代,质量成为评价生产系统的主要指标。那时,主流观点认为成本和质量这两个指标存在内在的、固有的均衡联系,即更好的质量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当时提出降低成本并不一定需要牺牲产品质量,相反,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降低成本。产品质量方面的理论集中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和六西格玛(Six Sigma,6σ)。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数理统计技术、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六西格玛作为一个质量管理理论,最早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其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和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高产品质量。

4.1.3 生产速度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因特网的出现,产品的生产周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时间的竞争(Time Based Competition,TBC)、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等理论开始强调减少生产过程所耗费的总时间(从收到订单到交货的时间)的重要性。这个总时间是指产品设计、流程计划、营销、生产、配送等环节所耗费的时间总和。企业意外地发现加快生产速度也能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4.1.4 生产的定制化

进入21世纪,成本、质量、生产速度被认为是已知的竞争力要素,这些是生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面临在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大量不同种类的、定制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压力,这种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增大。主流的定制方式有三种:第一种,配置定制(Configured To Order,CTO),即客户可以自主选择产品的各种配置参数,典型例子是美国戴尔公司允许客户在网上订购电脑时自主选择电脑各个部件的配置,戴尔公司根据客户的配置单组装电脑。第二种,面向定单设计(Engineering To Order,ETO),即企业收到到订单后,才开始进行产品设计。这种定制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第三种,制造定制(Make To Order,MTO),即客户的需求直接影响产品的制造阶段,产品的制造阶段由企业和客户共同来完成。

4.2 服务业的指标体系

4.2.1 服务成本

服务成本和客户所支付的价格具有直接的关系。在医疗保健领域,服务成本和医疗保险、对病人的护理时间长短等因素相关。在教育领域,服务成本和学费直接相关。与制造业不同的是,服务成本到底由哪些部分构成尚不清晰明确,导致估算服务成本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比如,电信运营商的成本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论是运营商自身还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都无法核算出通信行业的服务成本。

4.2.2 服务质量

绝大多数客户愿意花更高的价钱购买更高质量的服务,服务质量似乎是服务业最主要的评价指标。相比较而言,服务质量比有形产品的质量更难被客户评价。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心理预期和实际所感受到的服务水平的比较。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考虑服务的结果,更重要的因素是服务的过程。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到的对象,离不开服务的生产交易过程,而服务的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往往是很难区分的。交易过程往往就是生产过程。

4.2.3 服务速度

服务速度的能否提高极大地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医院建立患者信息库,病史信息共享可以让患者和医生交流地更快、更顺畅,从而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制造业中的快速响应理论和精益生产理论也可运用到服务业中,但更为基本的是,除了对现有的流程实现自动化,还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重新设计服务流程和步骤。

4.2.4 服务的定制化

服务天生就是可以定制的。客户可以参与服务的生产交易全过程。模块化是定制服务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对模块化构件的组合,而后装配成可定制的服务,大规模生产和定制服务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又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21世纪,是服务业的世纪。大规模定制服务是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式,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趋势。大规模定制服务以其成本低和客户满意度高等独特竞争优势,必将成为21世纪主流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马钦海,陈桂云等.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系统协同思想及理论与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

[2]汤向东.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韦琦.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模块化设计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

制造业自动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教学 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68-02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以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和新型材料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来临。它将极大改变传统的商品制造方式,并推动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从而改变就业的格局。而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学科自动化技术则是这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基石。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很多制造业还处于2.0、3.0阶段,其本质就是中国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距德国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科技产业革命的高水平自动化人才,就成为了高职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毕业设计是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工作态度及作风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原有的教学资源显得严重不足,能够跟得上潮流的新技术的教育资源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毕业设计的质量也逐年下滑,甚至社会上有人提出取消毕业设计的建议。因此,如何改革毕业设计,提高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教改的难点之一。

一、高职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题目科学性不足。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以“互联网+”“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不断地与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相互融合,从而不断地改变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然而以往的高职毕业设计,过于强调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因此很多毕业设计题目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要么陈旧单一,重复率高。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下降,降低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势必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二)系统方案创新率低。首先大部分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都会选择以前用过的或者相类似的题目,再者,所设计的系统方案也大都是书本上的翻版,缺少创新性的原创,而且重复率非常高。因此,毕业设计质量会大打折扣。

(三)系统设计实用性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现场工作的实战经验,所以,在做系统设计时,要么操作不方便,要么安全性不够,要么与现场其他设备不匹配,要么性价比较低等,导致做出的系统设计往往脱离实际,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四)论文缺乏条理。首先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很少写过学术论文,所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缺乏整体布局,因而论文中经常出现结构不完整,内容颠三倒四,上下两段明显割裂开来,缺乏自然过渡,层次不明,看起来费力,论证不得力,缺乏逻辑性等缺点,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五)毕业答辩流于形式。由于每年扩招的学生不断地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地增大,所以找工作就成了学生们最重要的课题,因此,很多学校的毕业答辩就流于形式了,不仅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答辩也就成了走过场。不仅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而且无法准确衡量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对学校未来的就业也产生了很大的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进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全面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选题。学生可以将企业里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等科目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科目内容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大概有如下几种类型:(1)技术改造型:以PLC或DCS为控制核心的工业现场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2)产品开发型: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等装置产品的开发。(3)系统集成型:以PLC或DCS控制系统与以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的MES系统等集成系统。(4)实验研究型: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实验研究。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就是自己的实习内容,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所以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指导。虽然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已经在学校学习过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但是由于自动化学科的自身特点,使它能够在不同行业内与不同的专业技术相融合,比如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液压技术、机械、数据库等技术相互融合,因此,就需要从企业里的技术人员或者专业人士中聘请为指导导师,对学生进行其相关专业或者行业知识的技术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设计漏洞等缺陷,大大增强了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三)加大对实验装置的经费投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装置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了让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跟得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就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实验装置的引进。通过对新实验装置的引入,既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够让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有了一个充分的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构想与才华在这个平台上充分的发挥,从而不仅能够提高毕业设计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验不断地提高与升华。

(四)加强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因此要想写好毕业论文不仅需要前期的技术工作的积累,还涉及组织材料等相关写作技巧等知识。所以,学生可以从企业里的技术报告、技术方案、技术总结等各个方面入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初期,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论文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初稿完成后,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内容、逻辑、语句、格式等方面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深入企业开展毕业答辩。毕业设计是衡量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也只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才具有实用价值,才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需求。将企业里的技术专家与学校内的专业老师组合成的答辩专家,能够更加全面地检验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通过企业里的技术专家现场出题,可以有效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全面专业的建议,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最快的成长。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此类答辩发现适合自己企业所需求的技术人才,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就业。

总之,毕业设计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相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企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红霞,贾丰春,郑舒.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李晓凤.关于高校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消费电子,2013(4)

[3]黄永文,王海燕,葛继科.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7)

[4]徐丽玉,邓嘉明.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5(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YB201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