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一)构建教师和学生主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二)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主动发展

(三)学生在其学习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二、研究内容

首先,通过优化人际关系,为师生主动发展创造适宜的人际环境;第二,优化师生抱负水平,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意识到群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群体内个人目标的实现,使自己在确立工作和学习目标时,主动与群体目标结合起来;第三,改善师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开展超越自我活动,推行合作性的活动化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以人(师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建设,让师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对于与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相关的理论文献的梳理,以及对于实践调查是必要的。因此,采用了理论概括和文献研究以及调查的方法;在构成研究假设以及研究结果讨论中主要采用了理论抽象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各种研究措施与实践结合是研究者的反思和观察是主要方法;研究中对于学校在优化群体中的成功做法有助于课题实施。适当采用经验总结的方法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四、课题研究主要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民主宽松的群体氛围

形成群体成员的合理组织与重组,开展集体活动和竞赛,改革学校管理,做到权力下放,责任到人,增进干群之间的相互了解,实行民主管理,接纳群众参与管理。

(二)探索校本教研,打造现代群体学习型校园

为教师制定成长规划,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合作互助,发挥群体智慧,引进外智与以校为本相结合,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学以致用,加大教改力度,重“名师”培养,鼓励教师超越自我。

(三)探索“群体优化,主动发展”的德育活动模式

1 实施“自主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全体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努力按照校训“参与、明理、求美、创新”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2 开展“社会实践”、“中队勤日周”、“自主十分钟”、“班干部轮换制”、“小博士论坛”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3 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机制。

(四)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1 研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2 研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切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 初步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五、研究取得的效果

(一)完善了管理机制

第一,制定了教师在校一日生活规范,学生在校一日规范,用两规范约束人。严格常规管理,按考核方案办事,这为后绩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抓科研兴校,科研育师,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以实施符合校情的教育教学策略。着重抓了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

第三,以学校整体环境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对学校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建设形成和谐奋进的育人环境。

第四,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聘任制,评聘首席教师。

第五,开发社会上教育资源,树立大教育观,实现教育社会化。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请外教-办英才学校。

第六,反思原有经验不断推陈出新,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二)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必须与时展的脉搏共存,要求教师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如果漠视时代和教育的发展,拒绝学习,接受新东西,墨守陈规,安于现状,最终必将被淘汰出局。

(三)建立了学校民主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

我们强调建立教师与管理者人格上的平等。引导教师确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帮助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自己最大的才能。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在校内构建起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大利益大荣誉的引领下,实小每一位教师的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和实小精神体现得非常充分,也为我校每年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领先的水平奠定了基础。

(四)科研引路,促进了教师主动发展

科研引路,课题激活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主动发展。我们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教科研方案,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聘请区、市教科研专家到校做专题指导,形成了教科研工作的完整组织系统。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在2000年开始使用景山教材时,就着手进行了校本课程建设,从内容上,针对我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确定开发了如下板块的校本课程,见表1,并逐渐形成了校本课程体系。

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获得很大提高。而且向其它学科进行辐射,并能利用、依靠其它学科的知识,回应教学重、难点问题,培养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又使其逐步向复合型教师转变。

(六)形成了有效的德育运行机制

在学生所有素质中,做人是根本,因而德育成为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机制,在德育过程中体现教育效益。为了做好德育工作,本课题采取分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分层推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并逐渐内化为学生人格形成,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载体,从而构建学生人格的生成机制。

(七)学生主动发展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主动的进行学习。转变了以往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着力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六、结论

本课题研究从实践的角度证实了研究假设,主要可以表述为以下结论:

(一)学校教育应该促进教育主体和谐发展

教育主体的和谐发展:一是教育主体件发展的平衡性。教育过程中不能以牺牲教师的发展来换取学生的发展,忽视教师的发展,难以使教师有幸福感。现代学校教育的主体应将教师纳入其中。二是教育主体个体发展的和谐性。从哲学角度看,学生素质发展可以概括为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只有二者平衡才能实现其和谐发展,教育只有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才可能实现他的本体价值和功能。

(二)宽松民主的群体氛围是实现群体优化的关键

“人际沟通一认同目标一参与活动一实现发展”是实施群体优化的基本逻辑。本研究效果在实践中的显现的机理在于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群体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人际沟通,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群体成员才能把集体目标作为个体目标,个人与集体的目标的一致性,引导群体成员形成合力,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将大家聚集到集体活动中来,为集体活动目标的实现献计献策,通过活动实现集体目标,同时各得其所的获得发展。

(三)合作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是群体优化的基本活动方式

在优化的群体中,学生获得了安全感,他们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师生个人的活动目标与群体目标融合起来,实现个人目标与完成群任务统一起来,群体内的竞争是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师生的挫败感。在和谐的群体氛围中,不仅学生间能够实现彼此优势互补,扬长补短,而且教师间能够形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异质”成员构成的群体。

(四)群体优化有助于校本课程开发

新课程计划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也是重要的课程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开发校本课程单靠教师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任务,必须有教师团队和学生配合的共同参与。教师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转变了观念,增长了才干,促进了自己专业化发展。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计算机 教学改革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转变教学理念,努力形成教学特色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1)使教师从“教育者”角色转到“引导者”角色上来。不再是简单地“卖”知识,而是把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门口,引导学生入门。

(2)使教师从“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上来。把主要任务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

(3)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做学习的主人上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搞“墨守成规,照本宣科”,而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比如在讲解Word时,学生会理解这是一种简单的打字工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新年贺卡,既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又挖掘了他们潜意识的艺术细胞。当一幅幅精美的贺卡诞生后,他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转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2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参照《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南》的要求,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的行业特色,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注重技能和应用的不同,使得它们在各专业上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3注重“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

所谓“精讲”,就是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纲举目张。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应用能力必须在应用中培养。

4改进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达到“精讲多练”,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着重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改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所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采用多媒体机房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相给合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校园网、Internet在教学中的作用,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条件,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1)在用电子教案进行讲解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做到图文声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接使用各种软件实时操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同步感受软件的运行过程。

(3)演示程序的调试与运行过程,真正实现了“用计算机教计算机”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同时大大加快了授课的速度。

(4)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Intemet得到教师的答疑。

5加强教学督查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保证计算机的教学取得成效,稳定和发展计算机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我校为了建设好一支计算机教学骨干队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学校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度,主任经常到教室听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且要求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保证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2)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每三个星期组织一次教学研讨会,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3)形成制度,鼓励教师在职自学。鼓励青年教师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经常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把自己的教学心得言传身教,形成一种老中青结合的“传帮带”体系,保证和稳定教学梯队的合理性。

(4)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研究经验。经常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和学习,参加省或全国的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会议,并积极撰写论文和教材。

6严格教学提高考证通过率

我校实行双证书办学模式,把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Ⅰ级作为我校实行双证书之一,同时也是我校迎接教学评估的教学成果之一。由于我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不同地区,学生所在地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太一样,有些地方计算机的文化氛围比较落后,甚至有些乡镇学校基本没有计算机的文化环境。

总的来讲,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在应用性和实用性方面比较少。作为高职毕业学生,进人社会后主要从事技术性行业,因此应该接受动手能力强的教育。我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来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教育。我校严格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注重计算机动手能力培养,并且争取每一位首次参加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考试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

参考文献

[1] 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02).

[2] 张洁.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展望[J].广东科技,2006(10).

[3] 何文瑶.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05).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地方高校;实践教学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管理工作,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为在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受过系统教育的劳动保障专业人才完成,同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从1998年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培养了大批该专业毕业生,为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很快胜任工作,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

2原因分析

2.1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当前地方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实践课程开设过少,实践学时过少。此外,地方高校一般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制度作支撑,较主观、随意,并且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较陈旧。在课程开设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的介绍。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都是具体某省市的社会保障管理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阐述,教师在授课时或者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根本不讲授,只是讲授理论部分。

2.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近年来学校对教师的招聘普遍重视学历,近年来招聘的教师多是年轻没有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缺乏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实践经验;一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急需的课程,师资更是严重缺乏,如社会保险精算等。经历了几年的扩招,高校普遍存在教师短缺的现象。当前人们只看到大学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工作清闲,却不了解上好一门课要付出多少精力。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高校的老师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人们对扩招后师生比例认识不足,大家都知道扩招后学生增加了多少,却没有多少人关注同时老师增加了多少。我国的高校生师比例比国外高出很多。在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国705所高校平均生师比为16.60︰1,地方高校形式更为严峻。相比较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的生师比要低得多,例如美国11所著名大学生师比平均为6.7:1。一名成熟的教师约需要六年的讲课经验,一些落后地区的地方性大学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流向大城市,导致学校在短时间内较难找到优秀的或者合适的教师人选,大量的课程压在其他教师身上,一名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负担过重,导致教师无暇在实践上花心思,下功夫。

2.3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很多高校误以想当然的认为该专业不需要实验室,在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上不愿投资。另外,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基地数量少、接收能力有限;关系不稳定,缺少可控性;方向单一,选择范围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2.4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和教师关注拿多少项目,发表多少篇论文,导致教师无心恋战教学,理论课教学相对较简单,上完课就离开,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被忽视。这主要和当前的高校制度导向有关,教师只要有了科研项目、发表了高层次学术论文就有了就会顺利的通过评职称,受到学校的重视,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科研上,对于教学本身敷衍塞责,更谈不上搞好实践教学了。

3对策与建议

3.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许多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过于草率,没有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而是简单的将任务交给某位教师去完成,结果导致培养方案目标不科学具体,课程体系不合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为地方服务,但是由于事前没有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无法把握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毋庸置疑,按照此种方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2改革高校教师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存在的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情况,学校应通过大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降低生师比,减轻在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确保教师有足够精力投放在实践教学上。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除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一定的研究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行业的了解,当前许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经验方面大都没有要求。面对这种局面,高校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加大实践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为了激发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积极性,学校在教学工作量计算上,应增加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除此之外,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也应加大实践教学经历在此中所占的比重。

3.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校应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如安排教师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习锻炼,提高其业务能力;鼓励老师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的政策讨论相关的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试等。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可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4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可引导教师在授课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现场观摩法等,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同时,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5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打造实践教学平台非常重要。为此,高校应建立劳动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引进诸如“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教学软件,让学生模拟和实验我国劳动保障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在实验室中开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实训操作,以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能力,更加真实、形象地消化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保险实务 教学改革

随着保险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及保险市场运行机制的日趋规范,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愈发体现为保险营销人才的竞争,兼具保险专业知识、服务创新意识和保险产品营销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成为各保险公司争抢的热点。保险公司对其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促使高职院校保险实务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一、当前高职院校保险实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素质型教师匮乏

保险实务课程主要对接保险人岗位,实践性极强,对学生保险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支撑作用。因此,保险实务课程对授课教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保险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熟悉保险人岗位的各项业务流程,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营销技能。而现实情况是,多数高职院校保险专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师资储备不足,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素质教师和企业长期兼职教师占比低,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没有保险公司的从业经验。[1]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保险实务课程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保险实务课程实训教学不到位

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大模块的训练,贯穿于保险实务课程的课内实训环节、实训室专项实训环节、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环节、技能竞赛环节、校外顶岗实习环节。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保险实务课程只注重于对保险基本技能(投保单填写、保险条款解读等)的重复训练,而对于保险从业尤为重要的“职业礼仪、陌生拜访、营销话术、保险规划、销售促成”等核心技能缺少必要的训练。[1]对保险行业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第二课堂和技能竞赛环节未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统筹考虑,针对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顶岗实习缺乏有效监控。

(三)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脱节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保险实务课程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制定仍然是封闭式的,缺乏保险公司的有效参与;教材及授课内容依然围绕学科的系统性进行,授课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多数高职院校保险实务课程评价仍以理论知识记忆为主体,没有重点关注学生在技能竞赛和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现行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比重最大的顶岗实习,其完成情况主要通过提交实习手册这一单一的形式来确认,其他如假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主动参加生产实践活动等实践学习任务则缺乏有效途径来证实和检验。

二、构建基于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机制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障

随着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都把校企合作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然而,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双方主体利益诉求的不同,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是学校一头热,而学校能为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与企业的预期相距甚远,企业在度过最初的憧憬期后便丧失合作的动力与热情,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形式。[2]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的不足直接制约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与效果。因此,从保险公司的需求角度出发,与保险公司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为深化保险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障。

保险公司不是公益机构,其参与校企合作必然服务于其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如果保险公司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只是一味向学校输血(提供实习基地、提供实训师资、参与专业建设等),而不能从校企合作过程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保险公司必然会失去合作的动力与热情,合作也不会持久。保险公司参与校企合作的初衷是看重于高职院校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才储备优势:高职院校教师待遇好、收入稳定,是车险、投连险、分红险、子女教育规划保险、健康保险等保险产品的需求主体;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庞大,成千上万的学生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家庭,市场容量很大;高职院校毕业生资源丰富,不乏既掌握扎实的保险理论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营销技能的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应转变校企合作理念,主动服务保险公司。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为保险公司服务的思想,把为其服务视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寻求为其提供服务的领域和方式。高职院校可在校内为保险公司提供办公场所开设校中厂――保险产品销售中心,鼓励和支持教职员工在项目中心购买车险等保险产品;高职院校可邀请保险公司定期来校向广大师生做保险理财知识讲座,增强师生保险意识,激发保险需求和购买欲望;高职院校可以为保险公司定向培养人才,将那些有意愿从事保险销售业务的学生集中组建订单班,按企业的标准与要求执行教学计划,为保险公司输送一批批极具发展后劲的保险专业人才。只要确实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将保险公司视为自身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必能使保险公司真正感觉到校企合作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保险公司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保险公司只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校服务于企业的诚意,并收获一定的经济效益,保险公司才会更主动、更深入地迎合学校的合作需求,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实训教学、技能鉴定、课题研究、师资培训、考核评价、实训基地共建等工作,使校企合作的内涵得到实质性深化。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校企合作,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走出去,是鼓励与支持高职院校保险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在保险公司挂职锻炼,直接从事保险公司一线销售岗位,这不仅能使专业教师的实践销售技能得到锻炼与提升,还能使专业教师对保险公司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有更感性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教学改革。请进来,是邀请保险公司人力部门管理人员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方案,聘请保险公司销售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及校外实习指导任务。[3]

(二)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岗位能力的教学项目与教学内容

在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够用”的要求下,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保险人岗位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兼顾保险从业人员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对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实现理实一体和课证融合。[4]在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围绕保险人保险规划方案设计、保险产品销售与咨询等核心职业能力,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五个理论教学项目(认识风险与保险、保险原则解读、认识财产保险产品、认识人身保险产品及熟悉保险监管制度)和六个实训项目(保险需求分析、保险规划方案设计、保险职业礼仪训练、保险销售技能训练、保险单证填制、保险承保与理赔)。

(三)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体系

灵活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推行保险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场所与实践场所一体化、考试与考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研究保险实务课程“工学交替”、“企业课堂”实施方案,将保险实务课程中操作性很强的实训教学项目,如保险营销技能训练、承保与理赔教学项目等移到保险公司及实际工作环境,由保险公司的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客户拜访、话术演练,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改革学生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突出保险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采取理论笔考、技能竞赛表现、实战演练综合测评等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突出“过程化、能力化、成果化”三原则。

(四)校企合作,开展保险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筹下,与保险公司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基于保险行业标准的保险规划方案设计竞赛和基于真实产品销售的保险产品营销竞赛实施方案。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技能,实现以赛促学的目标。

(五)校企合作,共建保险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保险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总结出了许多销售经典话术、陌生拜访技巧,拥有丰富翔实的销售成功案例、骗保案例、核保疏漏案例、理赔纠纷案例等,这些资源是高职院校所欠缺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十分有益。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保险实务课程是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教学团队于2012年9月全面启动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运用系统化的思维统筹教学改革,深入研究保险公司与学校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从与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建立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着手,将深化与保险公司校企合作的层次和内涵作为保险实务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学校与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完善了互聘机制,保险公司每年接受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熟悉保险公司业务,学校吸收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选聘优秀保险公司员工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全程参与保险实务课程教学项目的设置,根据保险人的实际岗位任务,构建了集理论、方法、实践操作为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有效促进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方式的推行;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在学校设立保险产品项目中心,吸收那些取得保险人证书的同学进项目中心开展车险业务,项目中心每年五一前夕和十一前夕举办保险产品营销竞赛,主打产品是旅游意外伤害保险,让学生在真实的产品销售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保险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一年多来,金融专业学生对保险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参加保险销售人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接近100%。与此同时,学生对保险行业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观,对保险人岗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职业发展的定位也进一步明晰,有志于从事保险销售的学生大幅增多。教学改革的推进,极大提升了2010级和2011级友邦保险订单班的学生的保险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绝大多数订单班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进入保险公司熟练展业,基本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保险从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刘爱华.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谢朝德.论保险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3]张伟贤.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7).

[4]潘红艳.以项目为核心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书法除了本身具有的艺术形式以外,其自身的独特文化魅力也是值得中国人去继承和发扬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用键盘代替写字,汉字书写的重要性逐渐被边缘化。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离开了书法,就无法全面了解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内容包括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保障,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要对书法教育学生用书进行审查。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有2737名学生,同时我校还是重庆市书法艺术特色学校。因此,本课题以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具有深厚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

3.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书法教育: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习惯养成: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概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

4.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孙振坤老师于2013年发表了题为《古墨生香,写意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尝试》的论文,在该文中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行解读,提出书法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强调是的汉字的书写和书法的审美鉴赏。雷实老师于2013年发表了题为《书法教育・语文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试析》的文章,作者在该文中从书法教育与语文课程、书法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两个角度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使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纲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4.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Cecilia W. P. Li-Tsang于2015年发表题为《视觉记忆训练课程对香港小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的文章,作者在该文中指出视觉记忆训练可以有效帮助香港小学生排除汉字认知障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Emily McMaster, Tara Roberts于2016年发表《2015年适龄儿童的文字书写现状调查》,认为文字的书写能力应该是儿童在学校期间完成的学习任务,因此为了对澳大利亚小学生文字书写的课堂教学情况产生正确的认识,作者于2015年对澳大利亚3所学校的9个班级小学生课堂书写文字的时间、教师促进W生书写采取的技术手段等内容进行观察与分析。

5.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在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显然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而且即使教师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调节,在课堂中为书法教育争取了时间,然而学生的书法体验与实践也是无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的。因此我课题小组主张利用课余时间,以校本特色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让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争宠",而是给予它们平等的位置。

6.本课题研究对象

龙潭希望小学的小学生。

7.本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7.1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手眼的协调力。

(2)培养学生作品欣赏能力、养成爱护作品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及学习古人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精神的领悟。

(4)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学习古人的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

7.2研究内容。

(1)对龙潭希望小学学行为习惯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对我国书法教材为基础对学生养成习惯存在的盲点分析。

(3)开发出与学生养成习惯相关的书法校本课程。

(4)将书法教育与小学生习惯养成紧密相连,设定相应的评价细则。

8.研究思路及方法

8.1研究思路。以学校书法课题组的老师和小学生作为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的主客体,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8.2技术路线。了解书法教育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申请书――开题论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总结――深化研究――结题鉴定――总结推广。

8.3研究方法。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调查法、文献法、对比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以及反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9.研究计划和安排

准备阶段(2016.04――2016.05)

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分析课题研究现状,建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撰写课题方案。

实施阶段(2016.06――2018.04)

召开课题组会议,按照课题成员分工与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交流活动,分阶段进行课题小结,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课题实施策略。

总结阶段(2018.04――2018.06)

收集整理学生作品,教师作品,优质教案,书法论文等相关资料;提炼、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等。

10.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小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的问卷调查》,问卷形式。

(2)《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可行性》,论文形式。

(3)《校本课程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4)整理学生书法作品集,其他形式。

(5)完成《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11.完成课题的保障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11.1完成课题的保障性分析。本课题小组成员均为龙潭希望小学一线书法教师,从事书法教育多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说这是这些一线书法教师在能力和素质上的高度为课题演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由于本课题研究内容为本校校本课程,同时也是我校特色办学的出发点,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顾问组:

领导组:

专家指导组:

课题研究组:

课题核心组成员:

11.2该课题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预测可能遇到的最大难度就是经费的不足,由于经费的限制,使得我校本课程无法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现;师资力量的紧缺也是重要的难题之一,虽然我校现已具备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书法教师,但随着我校书法特色办学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的质量和数量要求都会有所增加,而教师队伍的扩张就成了一个制约我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

12.课题经费预算

参考文献:

[1]孙振坤.古墨生香,写意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尝试[J].语文教学通讯.2013(35)

[2]钱超.试论郭沫若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观及其启示――兼论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困窘现状及对策[J].书法赏评.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