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乞巧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课教学内容取材于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九年级第15课《机器人认路》。学习任务是通过机器人认路项目的实施,掌握利用灰度传感器感知路线,完成沿固定路线行走的任务,了解机器人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方式,理解机器人如何根据各种信息做出决策。涉及的知识点有传感器的种类、灰度传感器、条件循环和分支结构。实体机器人项目受到硬件、场地因素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在我校全体学生中开展课堂教学。基于3D仿真平台的虚拟机器人项目是理想状态下的机器人项目,受硬件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少。我区在2013年引进区域版的萝卜圈仿真机器人平台。结合教材的教学环境,我选择了萝卜圈机器人在线仿真平台中的《穿越浮桥》作为任务载体,利用双灰度传感器来感知行走的轨迹,完成穿越浮桥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机器人完成任务的一般流程,理解双灰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感悟通过个人努力让机器人完成任务之后的愉悦。
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经历了五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具有比较扎实的知识经验和操作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机器人项目学习,初步了解模块化编程的方法,对机器人项目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前沿知识和新技术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此外,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流程图有所了解,但没有亲自设计过,对萝卜圈仿真机器人平台没有接触过,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做铺垫与充分的准备,在教学实施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机器人穿越浮桥的任务,初步构建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基本模型,理解双灰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设计双灰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流程图,了解算法与流程图的作用,掌握程序设计的思维方法。通过编写运行、调试运行、优化程序,掌握在3D仿真环境中程序的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讨论、拼流程图、编写程序、调试优化等过程,体验让机器人完成穿越浮桥任务的整个流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参与机器人穿越浮桥面的项目活动中,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增强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对虚拟机器人项目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灰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机器人完成任务的一般流程。
难点:在仿真平台中实现机器人穿越浮桥的程序设计。
整体思路
机器人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前沿领域,学生在机器人的设计、搭建、编程、调试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到完成任务之后的成功感与自信心,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课以让学生感受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为主,将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理解机器人利用传感器完成任务上,按照“分析建模―设计流程图―编程运行―调试优化”这个顺序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我选择了灰度传感器作为机器人巡线行走的感应器,也作为传感器的一个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体验,经历机器人穿越悬浮桥的整个过程,理解灰度传感器在机器人巡线行走过程中的作用,掌握在仿真平台中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巡线走的方法,最后通过拓展提升,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和机器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各类传感器和学习机器人的兴趣。通过本课学习体验,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到机器人完成任务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的,体验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思维方法,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机器人项目的乐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在计算机教室安装好IrobotQ 3D机器人在线仿真平台及其客户端;事先搭建好装有左右双灰度传感器的机器人,并做好相关参数的设置;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用来设计流程图的相关材料,供学生练习使用;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任务
(1)视频导入,引出学习主题
教师播放一段经过加工处理的各种巡线机器人项目活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机器人穿越浮桥”,即“机器人沿着轨迹行走”的学习主题。
(2)情境呈现,揭示学习任务
教师用图片呈现机器人在魔幻寻宝途中要通过一座浮桥(如下页图1),引出本课的任务:机器人穿越浮桥。
设计意图:通过将多个不同的巡线机器人项目竞赛的视频整合起来播放,用真实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科技氛围,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通过呈现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了解本课中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中沿着沿轨迹行走,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分析任务,建构模型
(1)观察思考,提取浮桥上的轨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片(如下页图2),从机器人穿越浮桥的任务中提取出轨迹,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2)分析任务,归纳机器人行走路线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机器人沿轨迹行走的路线,初步构建任务模型:直行左转直行右转直行右转直行左转直行。
(3)提出问题,分析双灰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教师以机器人在穿越浮桥时需要左转和右转,引出“双灰度传感器”。
学生观察认识装有左右双灰度传感器的机器人图片,探讨双灰度传感器在机器人“穿越浮桥”过程中的工作原理。
结论:当左灰度传感器检测到线时,机器人左转;当右灰度传感器检测到线时,机器人右转;两个传感器都没检测到线时,机器人直行。
设计意图:从情境图中提取机器人将要行走的道路轨迹,以便对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激发已有认知经验,得出机器人的行走路线,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引出双灰度传感器,借助启发、观察图、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表述观点,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解决问题,设计流程图
(1)设计流程图
拼图活动: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流程图素材,在虚线框内拼出机器人转弯的流程图,并画出相应的流程线,得出机器人穿越浮桥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
(2)展示交流,了解程序结构
教师展示学生设计的流程图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再利用课件出示教师设计的流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师生共同分析让机器人完成穿越浮桥这一任务的整个流程。教师介绍该程序中的两种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并指出程序设计的三种常用结构为循环结构、分支结构和顺序结构。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了解用流程图方式说明实现一个解决方案所需完成的一系列操作,在本课中教师准备了流程图的相关元素,让学生根据双灰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拼图活动并画出流程线,完成机器人穿越浮桥的流程图,理解双灰度传感器器工作原理,了解算法与流程图的作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展示交流,教师让学生根据流程图来描述让机器人穿越浮桥的整个流程,明确机器人完成任务的主要步骤,初步了解程序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为接下来编写程序做好铺垫。
4.实践体验,程序实现
(1)编写程序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设计好的流程图来编写机器人穿越浮桥的程序。进入仿真平台,教师先引领做部分的讲解与演示说明,然后学生尝试独立编写程序。说明:①“while永远循环”的作用;②灰度值设置为“<103”;③学生自主探索编写程序(提供导学单)。
(2)运行程序
教师提醒编写好机器人程序的学生运行程序。提示:①选择机器人、选择程序;②选择一个空座位;③单击“运行”按钮;④成功后提交成绩。教师公布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学生姓名,引导其他学生前去观看和咨询。
(3)调试优化程序
教师呈现一个机器人穿越浮桥掉下悬崖而失败的案例,分析失败的原因,引出要修改参数,反复调试程序。
分层教学:①没有完成的学生根据分析继续调试程序,完成任务提交成绩;②已经完成的学生尝试优化程序,提高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效率,成功后再提交新的成绩。
教师登录仿真机器人软件管理平台,呈现所有学生的成绩排行榜,表彰冠军。
(4)交流探讨
请成绩排行榜中的首位学生交流心得经验,引出进一步的探索的欲望。
学生反馈:如何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结论:调整直流电机值。
教师设疑:这些值是不是越大或越小就越好呢?
结论:不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调试,找到合适的数值。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培养程序设计意识。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编写出程序,体验成功,教师在这里直接给出灰度值。②通过运行程序,观察机器人穿越浮桥的行走过程,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双灰度传感器的作用。利用同伴效应激励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③师生共同分析失败原因,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编写程序的速度不一,成败皆有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设置挑战任务让学生有所选择,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引入排行榜,增加竞争性和趣味性。④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进行拓展延伸,了解直流电机值的作用,体验改变参数值对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影响,激发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5.回顾梳理,拓展提升
(1)回顾梳理
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让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流程:分析建模―设计流程图―编程运行―调试优化。
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左右灰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梳理:当左灰度传感器检测到线时,机器人向左转;当右灰度传感器检测到线时,机器人向右转;两个传感器都没检测到线时,机器人直行。
(2)拓展提升
教师课件出示两组图片及视频,了解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之后再总结提升,激励学生去探索传感器,研究机器人。
设计意图:①借助两个问题并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再现学习过程,梳理所学的知识技能,归纳一般方法,形成知识序列,明确让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基本流程,理解双灰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②结合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机器人的奥秘,增强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