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坚持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完善科学的教材内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升的关键。由于社会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很多计算机硬件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往的维护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计算机设备。想要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中职院校一定要适时更新教材内容,将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硬件设施的维护技术纳入书本之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坚持试验教学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教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只知道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保证有效教学。针对这样的现象,各中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建立计算机硬件维护实验室,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将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保证有效教学。例如,中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师在讲解计算机黑屏、反复重启等故障的维修手段的时候,就可以改变以往的单纯讲解方法,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让学生亲自操作具体的维修流程,从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和软、硬件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对人员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扩大。作者结合教学和下企业实践,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指出目前课堂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偏差,提出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从板卡级到芯片级维修的建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组装、系统设置、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国家“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能力,让学生毕业后不需要企业另外对其培训就能上岗。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电脑销售员、电脑技术服务员、计算机硬件评测师和计算机硬件维修工程师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很多高职院校里都是热门专业,深受学生的青睐。但是由于今年来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日益黯淡,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正在减少,毕业生找工作也比较困难。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创造出计算机专业的亮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就业和市场的需求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2012年上半年,笔者在学校和系部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到常州通诚科技有限公司锻炼半年。通过这半年的经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能力特别是硬件芯片级维修的职业技能做如下思考。
一、发展芯片级维修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已经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的需要。
目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是:一是到长三角周边各城市的电子工厂从事工厂流水线作业,这样的工种虽然可以较大程度地吸收毕业生,但流水线作业对学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低,毕业生只要通过工厂的短期培训,就能胜任,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在校期间对于学习的兴趣;二是自主择业,毕业生毕业后,自谋发展,担任销售、搬运、维修等低等级的劳动。
计算机维修基本上可以分为板卡级维修和芯片级维修两个级别,分别解决不同的问题。板卡级维修是对整机而言的,通过检测找出有问题的板卡、设备,对其进行更换,从而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而芯片级维修是对有问题的电子元件再进行深入地分析。找出具体出现故障的芯片或元器件,并对其进行更换维修,从而达到维修的目的。芯片级维修与板卡级维修相比,需要维修人员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经验。
通过近年的市场调查和这半年的企业实践经验得知,板卡级维修人员和销售人员因为准入门槛低,已经严重饱和,而且工资水平也较低;但是另一方面,市场对能从事芯片级主板维修、液晶维修、笔记本维修这类高层次的电脑维修人员的需求量大,而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基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够完善。因此,我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改革应适应时代潮流,避开各类高职院校都在开办的低层次的板卡级维修,大力进行芯片级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迅速抢占芯片级维修这个市场的制高点。
二、提升教师能力 发展芯片级维修
纵观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教师队伍还主要停留在低层次的电脑组装与维护方面,芯片级别维修的教师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芯片级维修需要精通电路、而且精通计算机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而高职学校缺乏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二是随着高校的扩招,现在高职生的底子普遍较薄,自学自控能力较差,使之不能很好地完成类似芯片级维修的课程,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课程实训教学,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只有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鼓励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积极探索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新路子,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满足市场的需要。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通过下企业锻炼,自身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更加紧密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把企业里的相关信息带回到学院,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融合和深度合作。
三、大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目前,我们虽然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但目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实践设备跟不上现实要求,上机实践的时间偏少,以及教师实践指导策略的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让学生从计算机配件的组装做起,对出错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但是要有目的性地加强主板电路的维修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笔记本主板的维修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焊接技术,掌握普通芯片的拆卸与安装。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实践,减少基础理论课程,锻炼学生动手实践技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课程,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时设置上,应使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基本持平。
四、加强课程合作交流 增设校内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操练室
一般的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技能的训练门槛较低,但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维修的投入成本较高,一般学生掌握硬件维修特别是芯片级维修技能的较少。大部分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电气工具及电器元器件的认知度较低。这里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电子类实训项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电气元件,掌握电气维修工具的应用,如恒温无铅热风枪、恒温无铅电烙铁、多功能万用数字表的使用,配备基本的维修设备和维护工具,可以适应大部分板卡维修。诸如示波器、万用表和烙铁等,端口测试设备可以检查串口、并口、USB口、软驱和IDE口等接口能否正常工作。端口检测设备通过模拟各种工作状态,再搭配专用的诊断软件就可以进行各类接口的故障测试。使用焊台可以拆除一些结构简单的芯片,通过高温气流,再配合规范的加热手法,可以把主板上常用的I/O芯片轻松摘取下来。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校内操练室可以看成是既像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又像维修公司的一个实践操作和训练的场所。
使用一间60平米左右的房间作为校内操练室,购置一些基本的维修电脑的工具。购买维修工具如下:数字万用表、主板诊断卡、936B恒温焊台、850风枪、编程器、普通电烙铁、焊锡丝、助焊剂、松香、吸锡器、吸锡线、十字和一字起子、钳子、刀片、洗板水或无水酒精、橡皮擦、毛刷、电吹风、网线钳、网线测线仪等。可把此待修的故障电脑集中到操练室维修,电脑机房更新后剩下的较多旧电脑,放到操练室,用来练习组装及拆卸元件和维修。各个办公室以及机房所有的出故障的电脑、网络和办公设备全部拿到校内操练室来维修。
挑选优秀学生,对其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选择任务式方法,把机房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机器或周边设备这些实际故障,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既可以降低设备维修的成本,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自我价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能力时,可以为这部分参加集训的学生安排参加各项对应的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大赛的历练强化他们的技术技能。
参考文献
[1] 顾翊锬,凌筱清.浅谈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1,(7):65.
关键词:计算机维护 非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31-02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广泛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80%以上的中学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加快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进程;由于家庭电脑拥有率的提高,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用人单位逐渐提高员工对计算机掌握程度要求,只开设两三门计算机基础课已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日常维护越来越重要。由于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多是纸上谈兵,通常老师介绍主板、显卡、CPU、以及外设的型号品牌、技术指标等,在课程后期进行一些实训,这样就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要培养出合格的实用性人才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现代化教学方式。
1 现状
由于越来越多人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对掌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技能的期望越来越多,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深入学习计算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通过对部分事业、中小学单位、政府机关、公司、学生群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用人单位要求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掌握计算机能力的不局限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而且还对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络应用与维护、简单故障处理的要求也很高,如病毒查杀与防范技能、硬件的组装技能、简单的故障处理技能、软件故障处理技能和数据备份恢复技能等。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学生掌握了电脑的基本应用,但学生在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系统维护等技能方面还远未达社会需求。
2 存在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非计算机学生的计算机要求不高,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导致落后于主干课程的建设,体现在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配置等,导致课程教学模式的呆板,内容的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下降,课堂上缺乏多媒体的演示以及操作,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的机会减少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考虑到教学生本问题,减少了相应的实训环节,这就严重导致了学生自身的操作能力下降,团队合作精神缺乏。
2.2 教学资源不足
教学条件落后,没有适合实训的实验室,学生不能进行操作实验,主流计算机组件实物不能提供,没有适合的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等。
2.3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教师很少从事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实践活动,这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严重缺乏教学经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教学改革
3.1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的调动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学科教学法很难调动起学习兴趣,并且理解、掌握知识、记忆效果差、创新思维能力低。采用看、听、做、思、练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知识掌握程度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把教学场地转移到实验室内进行,利用投影仪来给学生讲解每一个操作细节,让学生可以亲眼目睹每一步的过程,教师还要在操作过程中指出重点以及不规范的地方,还有错误的做法以及强调注意的问题等,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了软件维护过程中,还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3.2 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要求内容新、更新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该门课程一般总学时32,占2个学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实验室计算机资源,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边讲边练或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我们是理论为12学时,实验为28学时,基本内容如以下所述。
(1)计算机硬件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种组件的概念和功能,包括:主板、内存、CPU、显卡、硬盘、软驱、显示器、光驱声卡、音箱、鼠标、键盘、MODEM、机箱、电源、网卡等;熟悉配件的性能参数,并根据不通用户需求给出相应的高性价比的购机方案。从感性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2)计算机装机技能。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对主板说明书阅读并应用;掌握组装一台电脑的要领、注意事项、流程,能熟练、独立的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对计算机进行加电自检;
(3)BIOS设置与维护。能根据上电自检的屏幕提示掌握PC的相关信息及配置;了解CMOS与BIOS的区别;掌握进入BIOS的方法;学会BIOS设置并能熟练设置和保存常用BIOS设置项。
(4)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学会使用FDISK命令,能独立选择硬盘分区格式并完成硬盘分区、格式化;能完成不同操作系统(如WIN XP、WIN2K、WIN7、UNIX)的安装、双操作系统及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常用外部设备的驱动(包括显卡、声卡、网卡、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5)计算机日常维护和工具软件。了解计算机各组件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能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包括了解系统信息、系统还原、杀毒、磁盘整理等;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维护工具软件(PQMAGIC硬盘分区魔术师、GHOST硬盘镜像与恢复程序、WINDOWS优化大师、DM硬盘管理程序、虚拟光驱软件、超级兔子魔法设置软件等)的使用方法及。
(6)计算机日常故障分析与排除。认识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现象,掌握计算机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步骤;独立分析并排除常见简单故障;了解数据恢复的常用软件。
(7)网络设置与应用。学习水晶头的制作;了解交叉线的使用;了解集线器的功能及使用;学会添加协议。
3.3 考核方式改革
我们在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了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考核为辅方式,理论占30%,实验占70%。实验的考核有实验测试、综合性故障排除的考核,考查学生完成的质量、操作规范和团队的融洽度。考核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实验测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对学生每一次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2)综合考核。学生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系统安装、系统优化调试、软件安装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对一系列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考核,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而理论考试则以论文形式进行。根据论文质量情况给出成绩。这种考核方法合理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将平时的学习实践过程、学习的总结和回顾融合在一起。
3.4 教学观念的转变
计算机发生的故障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故障引起的原因也各有差异,仅以理论或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解决所遇到的计算机故障,给出简单的解决方法案或答已不适用,而计算机维护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注重思维模式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依据教学的内容设计案例,先向学生介绍案例基本情况,提出案例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结合相应的技术,形成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检验,使让学生在该过程中真正掌握维护技术。着重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极少数是由于设备老化所引起的,大多是人为造成。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学会主动和善于发问,例如询问上一次的正常情况,出现故障时的现象,所进行的操作等,只有采取有效沟通后才能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再结合观察现象,加强人为的条件试验,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方可得出故障发生可能的原因,最后利用测量法、替换法、高级诊断程序检测法等,进行计算机实践维护,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问题解决。
3.5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实验室的建设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要建专门的实验室,其理由为:
(1)软件类实验室机器不可能承担经常性拆装。
(2)维护的实验项目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风险,对计算机硬件、系统造成灾难性的损害。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实验室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三点:
(1)逐步建立设备部件档案室,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不断地搜索新旧设备及部件,用于课上向学生介绍产品的内部结构,让学生直接观察,增强感性认识。
(2)进行合理的配置计算机及其他设备,装机及设备维护用性能差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及应用性能高的计算机。
(3)高校淘汰的设备经过初步挑选,再以领用的方式,用于实验室开展维护教学。对本身就存在故障的设备,可以让学生实验,另一部分由教师“制造”故障考核学生或挑选使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计算机应用以维护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在实验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强思维方式的锻炼,培养学生灵活应变能力,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教学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
参考文献
[1] 阎琦.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福建电脑,2006,3:194-195.
关键词:双模块群模式,差异化教学,分模块组合教学,分层教学,基本模块群,选学模块群,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1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1.1 对不同专业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留下隐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高职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不同,而目前普遍的教学还停留在统一内容、材、统一进度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学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而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的现象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笔者连续多年在高职生中做过问卷调查,高职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几个省区,有城市的,有农村的;有经济发达地区的,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有些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的甚至能比较熟练地维修一些计算机故障,但还有个别学生还从来没用过电脑,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由于计算机课在高中属于高考非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从领导到老师和学生,对这门课都不太重视,有的学校虽然开着,但学生普遍不好好学,有的学校干脆不开,有的名开实不开。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为自学,或跟家长及同学学的,主要应用是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玩游戏、聊天等,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目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逐步下移到中小学,高职新生的计算机水平还会逐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而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更新的软硬件支持,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的现象还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在教学上照顾到基础差的学生,好的学生就吃不饱,感觉越来越没意思,逐步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充分考虑基础好的学生又影响到了基础差的学生,他们会跟不上,产生畏难情绪,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
2 解决这两个突出问题的方案探讨
笔者长期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摸索和实践, 笔者对解决这两个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经过在教学中实践,效果不错。论文参考。现在总结如下:
2.1 双模块群模式
双模块群模式即基本模块群+选学模块群,分模块组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基础差异,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划分成基本模块群和选学模块群两大部分。基本模块群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微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基础模块、OFFICE 2003应用模块、Internet基本应用模块。都是高职学生最基本应知应会的内容。选学模块群包括多媒体软件选讲模块、OFFICE 2003高级应用模块、计算机网络基础模块、数据库Access模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等等。
基本模块群里的模块每个学生不一定必学,但一定必须会。选学模块群是为学生提供提高和选择机会的,供学生选择。论文参考。设置选学模块群的主要目的是让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学到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我们设置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块群的划分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块群划分图
在选学模块的选择上,老师要积极指导学生根据专业选择。例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应该选择多媒体软件选讲模块,管理、会计、金融、物流专业的学生一般应该选择数据库Access模块,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一般应该选择OFFICE高级应用模块,电子类专业的学生一般应该选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计算机网络基础模块。当然,每个学生不一定非得这样选择,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等选择,也可以一个学生选择几个模块等等。这种模块组合的方式既能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求,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
2.2 差异化教学
所谓差异化教学,也叫差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能力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分层教学。
由于地域及家庭环境的差异,存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的分层教学是必要的。分层教学有点像早年的“复式班”,它主要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客观条件,二是分层方法。
就客观条件而言,主要涉及教师人数、教学设备以及排课三个问题。有些情况看上去不具备条件,但通过变通的手法还是可以达到分层要求的。以我校为例,我们在不增加教师和教学设备,不改变现行课表的情况下,采用了同时上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学生间的分层教学,即将同时上课的几个班学生按照信息技术水平分为A班和B班。例如,有3个班同时上课,视具体情况可能会分为2个A班1个B班,或1个A班2个B班,这样既没有增加班级个数,又不需要重新排课表,也不必增加教师和计算机教室,就可以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就分层方法而言,关键是分层的合理性,通过分层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教师调配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调查表以及必要的几次课堂实践测试来进行分层,还可以引入了分层软件,分层软件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分层软件流程图
刚开始分层后的几周还可以采用试听的方式允许学生二次选择。下面是我校分层的条件和教学方式。
A层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解决为主的自主学习。论文参考。进入A层的学生首先确定自己将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视问题大小,可选2~5个。然后通过从分析问题、确定方法、解决问题等步骤,通过获取信息、加工、管理信息,最后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交流。体验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表达交流信息的信息处理过程。
为了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我们常常会让学生在一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时进行相应的作品设计。
B层教学方式:首先,在教师引导下,对一些信息处理与表达工具进行学习。然后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解决一系列的小问题、体验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表达、交流评价信息的信息处理过程。
3 结束语
双模块群模式与差异化教学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效果会更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把双模块群模式与差异化教学有机结合,效果很好。但在互相结合这方面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总结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 李艺李冬梅 《信息技术教学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杨永战杨 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外教育研究2008.11
[论文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来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文章就网络环境下课程的研究型学习为例,提出适合于课程实践性较强的几种新的教学策略.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网络环境自身的特点能实现学习的交互性,通过人机对话与人工智能化,进行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原理的模拟和仿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推出的各种课程教育计划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已构成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如美国的“自然与研究”、“设计学习”,英国的“社会研究”、“设计学习”,法国的“综合学习”,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这类课程都注重和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特征
从课程发展角度来看,研究性学习课程及信息课程的整合研究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网络环境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倡导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性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以网络为背景的探究性的教与学.它是以课堂教学的过程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与协作.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研究性学习,是指以网络为媒介,依据网络的资源共享、交互学习、超文本链接等特征,在教师或专家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相应专题,以小组讨论方式,展开组装与维护综合性活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与网络环境的交互性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与设计,可以根据学生、学校及课程的具体条件灵活地选择.网络自身的交互性特征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采取丰富多彩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的界限进行协作交流,如利用BBS、E-mail、网络聊天室、电子公告栏等,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伙伴之间,学习者与专家之间展开学习,讨论问题,从而促进信息的相互交流,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1.2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网络环境的生成性
有效借助网络进行个性化学习,可以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模拟有效结合,可以获得实际应用的真切体验.因此,借助网络环境可以减少实验设备的投资,降低教学成本,同样使学习者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
1.3研究性学习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网络环境的广泛性
这门课程研究性学习正是有了内容广泛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所以适应了学生群体智能的多元倾向与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选择.而网络环境下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丰富,信息更新速度快,在教师有效组织的前提下,网络环境可以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不同需要的学习内容和实践对象;而各种层次的学习者,几乎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在线点击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从而产生探究欲望和积极性.网络
环境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可以使学习者尽早形成合作、资源共享意识,同时,因为学习参与过程,从而使学习者获得尊重且产生成就感.
1.4研究性学习活动环境、气氛的愉悦性和网络环境的趣味性
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研究性学习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要求进行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安排,如果以分组竞赛的形式组织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倘若教师安排的活动有吸引力,还能激励学生乐学、好学的志趣,同时为学生创造趣味性强、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容易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因此,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特点,把学习者提出的具有价值性的问题,以多媒体的方式将问题情景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习者增强学习主动性,产生探究的欲望,进而学会创新.
2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建构
2.1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直接体验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其专题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是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和信息的咨询者.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信息与手段等各要素的关系与功能开发,是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另一种功能性结构模式,是一种理想化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教师从观念到实际操作都起到了质的变化.教师角色中的“知识来源”作用将由部分网络替代,即技术承担教师的部分角色.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性使得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专权”,而逐步向“伙伴与伙伴”的关系转换.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制定和成果的到学习过程与学习的检测评估,每个环节都是基于网络环境进行的,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和使用水平;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搜集,要求教师具备通过网络和电子资料熟练查询和搜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和给学生提供技术材料,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文本编辑能力;协助学生进行课题成果的展示,以及利用学生网页发表学生的研究成果,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以及一定的网页编辑能力.只有当教师熟悉并能熟练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使之成为指导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时,教师角色的定位才有可能科学而准确.
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而是更多地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如何才能更快捷的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使自己的知识成为更适用更有效的结论并被别人接受和加以运用.
2.2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2.2.1“个体活动”型
活动的过程是由学生个体独立进行探究和实践.比如完成老师布置的具有研究性的课外作业,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要与人交往和沟通,如向人请教、与人协商、查询资料等,但其所有的决定和判断都要求学生自己做出.
2.2.2“小组合作学习”型
以4~6人小组为基本形式,个人与集体活动也包含在小组活动之中,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进行横向交流与多向沟通的网络环境,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这种学习形式往往是以“电脑某种故障现象专题”的形态出现的.
2.2.3“沙龙”型
网络环境下课程的研究型学习,特别是一些常见故障现象的分析解决,可以采取“沙龙”的形式,以“头脑风暴”的方法,围绕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共识,从而加快个人和各研究小组的学习、研究进程.
总之,网络环境为实现全方位的、适时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新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较好的体现了学生以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获得理论和经验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运用网络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借助网络环境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建构一个“协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具有丰富的可以用来协作性学习活动的信息资源,通过各种网络交流手段,可在网络上呈现和表达思想与观点,实现与他人交流共享信息.在基于因特网的协作学习中,具有学习资源环境与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小组与学习个体、学习者个体与学习者个体以及协作学习小组与协作学习小组之间的多重协同作用.协作学习模式有组内和组间协作,学习者首先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结合不同的协作小组进行展开学习过程.
“协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如下:
1)创设情景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故意设置障碍,创设最佳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CMOS设置”的教学中,教师给一台计算机分别设置系统BIOS密码和开机保护密码,不告诉学生密码要求清除并开机,有效激发学生对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兴趣,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状态,依靠网络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网络环境使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邮件列表、新闻组、IRC实时聊天、MOO虚拟环境、视频会议等因特网上的交流工具与指导教师就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利用网络,一些电脑常见故障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利用QQ进行群聊、交流讨论,最后根据个人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进而展开研究性学习.
2)确定目标
学生运用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比较质疑法等,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通过学生自主自我设问,学生之间相互设问,师生之间相互设问等方式,提出研究课题的目标与专题.在课题的提出阶段,学生可以使用因特网上的交流工具与指导教师就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课题的选题来源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即从家用电脑常见的问题出发提出课题;根据电脑某部件的工作原理提出使用电脑应注意的课题;从学习资料信息中分析比较并提炼出课题.如学生在研究“硬盘的工作原理”课题时,教师利用网络,要研究的主题是“硬盘的工作原理”,然后,引导学生对“硬盘的工作原理”进行讨论,利用QQ进行交流已有的经验,然后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分专题研究,分别针对专题提出研究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而展开研究性学习.
3)自主探究
教师提供接近学生最近所学知识的材料,组织学生结合目前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能够合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或网上查询的相关计算机硬件网站及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网络上搜集到的知识进行分析一比较一归纳一思维概括,从而得出探究的初步结论,然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4)协作交流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受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有计划地利用网络组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一流,从而形成竞争、协同、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助解决问题而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对于交流中遇到的一些疑难及时通过网络协作学习方式来共同克服,同时加强了针对性的辅导.学生针对个人学习结果可以通过BBS讨论区进行交流,协作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会议对各研究小组进行集体辅导.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的协作交流是指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由多个学习者或研究小组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过程中,通常有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四种形式.
5)总结
研究小组同学对指导教师和同学的客观评价进行总结反思,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式和相关内容,提出进一步的完善方案和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自主提高.于此同时,利用超级链接将实践经验和理论向课外延伸,提高研究成果的社会认可度.
3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3.1借助网络下超文本链接的选择性,培养学生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能力网络资源丰富多样,信息量大,动感和交互性强,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查询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到互联网查询资料,利用学校先进的校园网将教学背景材料实现网上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评价信息的能力,而且拓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的空间.通过校园网设立共享文件夹,作为信息平台,学生可以上传他们查阅的研究资料,也可以下载他们所需要的研究资料,由于各研究性学习小组的选题是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课题,因而有相近之处或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交流意见,答疑解惑.
3.2借助网络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网络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集成性的信息,而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过程,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排除网络上无关信息的干扰,把精力集中在当前正在研究的问题和专题上.同时教师应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查询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并能结合查询到的研究资料,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信息梳理、分类、比较、综合、提炼、概括和升华,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3.3借助网络展示各种故障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探究、发现和体验
传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通常忽略经验与实践,把技能的培养变成了知识的填鸭,只重视给学生尽可能地灌输更多的知识,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的组装和操作过程,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精于观察、灵活思维、熟练操作的能力,要求“授之与鱼,更应授之与渔”,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网络环境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富有启发性的资料,现象的模拟和再现加深了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