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岗位格言

岗位格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岗位格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岗位格言

岗位格言范文第1篇

这首《茨冈》完全打上了这位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特点的印记。他极敏感地绘声绘色地剖析吉普赛人的内心世界并展示了一幅流浪者的“音画”。

音乐一开始那大段的散板,沉重粗犷的音调,是在G弦上奏出的,音乐是拉威尔的“即兴式”,拉威尔的特殊品格的烙印――重复音,几乎在每一乐句里都会听到。音乐一层一层深入,带着戏剧性的激情在G弦的高把位上一次比一次紧张,直到紧张得使人颤抖……

这一首音乐的情绪内容很鲜明,可以听到流浪者无依无靠的悲苦和焦虑,痛苦到使人不安到发狂的情绪,在它的情绪中,即这段独白音乐结尾的时候,竖琴以大幅度的琶音出现,并为主要的音调做了引子。主要音调在这个乐曲中多次出现,最初是在独白式的结尾处即已显露,后来在整个作品中以不同的情绪形式多次出现。

先是缓慢的舞蹈节奏,曲调的附点音型和装饰音使得它带有很放纵的色彩,这是茨冈人的舞蹈形象,并不因为节拍是慢的就失去粗犷的性格而变成“文雅”。在G弦上演奏时仍然有最初那一段独白中的气氛――无依无靠的悲痛和焦虑。但当它被转到高音区以后,很快就倾泻出粗野的狂喊乱叫一样的情绪。

特别应该仔细地听一下拉威尔特殊的和声语言,他几乎打破了传统的一切和声法则,他用平行四度、五度(这是在古典主义和声中不允许的),连续的不谐和弦及平行的和弦,使得和声的运用完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他的根本思想在于把一些本能的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采用了过多不规则的和声连结。这种倾向在后来的斯特拉文斯基(STRVINSKY1882―1971)的创作中也有。

同样的音调从缓慢转到快速度,这种手法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并不多见,或几乎没有,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这种手法成为借以改变音乐性质的手段。拉威尔在这首《茨冈》中,借助这一手法把同样的音调变成各种各样的色彩,比如,我们在钢琴伴奏(或是乐队伴奏)中可以听到很辉煌、很辽阔的色彩,在小提琴独奏中节奏加快时又用了“泛音”交错出现,轻佻得像是一面打着响板,一面吹起口哨来的放荡的。这些都一个连一个地绘出茨冈人生活的各种图画,没有任何掩饰和造作,裸地表达了出来,是这首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

岗位格言范文第2篇

--诚信我的原则

守法诚信,我的原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你们好!

我叫XX,现在在XX县城关2X路的广安楼一层,开了一家XX购物广场,经营包括卷烟在内的食杂及其他一些小商品的零售业务。前几天,XX烟草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分管我这个片区的客户经理XX同志来我的店里,就XX市烟草专卖局在全市烟草系统范围内,深入开展“‘两个维护’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将要邀请卷烟零售户代表参加专题演讲报告会一事,征求我的意见,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今天,我能够来到这里,要非常的感谢XX市、XX县两级烟草专卖局(公司)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让我倾诉心声,尽情地讲述我及我与烟草的故事,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在经营卷烟零售业务多年来,我认为要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就是要卖好烟,不卖走私烟,不卖假冒烟,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并通过诚信经营来创造合法的利润。

在未经营卷烟零售业务前,我先后在农村支教、在福建XX珠宝集团公司工作,在此期间,我已经能够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才是经营之根本的这个商界精髓!2004年年初,我决定独自创业,得到了各位领导、朋友的大力支持,当年的3月8日,我的XX购物广场就正式开张了。XX购物广场刚开张时,我就向广大的消费者承诺:坚持不是名牌商品不进商场的采购原则;坚持不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商品的销售原则;坚持售出商品质量跟踪的售后服务原则,通过这三条原则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

在XX购物广场经营卷烟零售业务后的两三年里,我经历过风风雨雨,磕磕碰碰,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疑问、也有领悟;有喜悦、也有汗水;但是在XX县烟草公司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XX购物广场卷烟零售业务争争日上。

XX购物广场刚开张不久时,首先碰上的事情就是时不时的有几个人,或男、或女,他们或用自行车、或用摩托车带一些像牡丹啊、双喜、红友谊等紧俏烟到我店上来推销,说这烟便宜,利润更大,希望能在购物广场销售。由于这些紧俏烟来路不明,并非烟草专卖公司正规渠道来的烟,即使利润再大,我还是坚持了自己守法经营的原则,为此对于的这样的烟,都被我拒绝了,一次也没有进过他们的货。因为我必须做个守法的经营者,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货真价实是诚实守信的经营者不怕被人误解的最好诠释。在XX购物广场的二楼有一个网吧,里面常常是一些社会青年在玩。有一次,有2个小青年在我店里买了2包红双喜上楼去了,不一会儿他们又下来了,说烟的味道不对,是假的,我当时没有多少经验,为了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还是请片区客户经理小叶帮忙,在他们的解释和帮助下,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识到:只要自己的烟是正规渠道的烟,那就要理直气壮地向消费者解释。有了这次事件,我就有经验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社会青年来我店里要买红利群,他抽了一支,说这烟有问题,是假烟。我一看这烟是我店里出去的,我当时就对他说:这烟是真的,如果怀疑,你可以打电话给烟草专卖局或工商局的同志,请他们过来现场检测,如是是假烟,我假一赔十!“坚持不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商品的销售原则”是我的第二条承偌。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三五次后,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我店里东西过得了硬,也承蒙他们的关照,XX购物广场的生意一直不错。因为,这么多年来消费者从来没有在购物广场买到过一包假烟、一瓶假酒,也没有买到一次过期的饼干、变质的洗发水等商品。诚实守信,这就是我的经营原则。

由于我一直能够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并按承诺的三条原则去经营,不仅XX购物广场的经营业绩每个月都是稳中有升,而且,我的经营原则也慢慢地被社会认可,因为最终我维护的是国家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就在上个月,经217路卷烟零售户无记名投票,我还有幸当选城区XX路卷烟零售户诚信经营自管自律小组的小组长。我想这就是我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给我最大的回报,也是广大消费都对我最大的支持与信任。

回想过去,经过多年的商海拼博,我感慨颇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利益。守法经营,即使少了利润,我无怨无悔;诚信经营,即使被消费者误解,我无怨无悔。因为,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是我的最高追求!

岗位格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岗位绩效薪酬;职位薪酬;基尼系数

改革之前,教师的发展方式稍显落后,以至于出现教师工作态度懒散等情况,这对高校未来发展非常不利。高校必须对教师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因此,2006年7月,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了相关改革方案。

一、高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薪酬制度相挂钩,出现教师工作态度懒散等情况,教育发展出现很多障碍,如岗位设置不合理,考核指标难以量化,绩效考核不真实,收入分配不平衡等。因此是时候进行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的改革了,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实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薪资激励机制,通过高校的表彰制度,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使命感,为教师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促进高校教学事业的发展。

二、提出假设

我国实行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后,各所高校对教师均设置了多个职位等级层次。高校对教授的薪酬待遇可以激励副教授努力工作,副教授的薪酬待遇可以激励讲师努力工作。不同等级的岗位工资的薪酬待遇相差越大,这种激励的期望效用就越大,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与职称或职务挂钩的职位薪酬的激励作用变大。1.样本选取本文以江苏某高校的工资数据为样本,该校根据规定,逐步进行岗位薪酬绩效制度的改革。2013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本文选取2013年实施前后的教职工工资收入情况进行比较。2.变量说明与方法介绍(1)职位薪酬和绩效薪酬。本文选取岗位工资、岗位津贴和基础绩效之和作为职位薪酬,选取奖励绩效作为绩效薪酬。(2)职称或职务等级。全校教职工分为四个等级,正高级(包括教授、校级领导)、副高级(包括副教授、处级领导)、中级(包括讲师、科级领导)和初级(助教、科员和工人)。(3)方法介绍。本文比较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前后的不同职称等级的职位薪酬的增长率差异,分析等级薪酬增长率的变化。为了研究绩效薪酬的分配情况,还采用衡量收入分配的两个指标,即基尼系数和标准离差率来衡量,这两个变量的取值越大,表明绩效薪酬的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3.研究数据表1可以看出,教工总数为2481人,专业技术岗位为1609人,占比64.85%,不到总人数的2/3,表明以教师为主的专技岗位人数比例偏低,该高校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压缩非教学人员比例。正高级职称人数为346人,占比13.95%,其中92%是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表明高水平和高科研能力人员主要在专技岗位。四种职称人数的分配呈正态分布即副高和中级人数比较多,而正级和初级人数都比较少。表2表明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后,教职工职位薪酬均值为3916.66元,绩效薪酬均值为1538.11元,初步认为,高校薪酬的公平激励程度不高,教工努力工作的激励力主要源于晋升职称以达到上一级的职位薪酬,初步支持假设1。此外,不论实施前还是实施后,四个职称等级的职位薪酬差距都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增长率,发现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前正高比副高的职位薪酬增长了797.2元,增长率为40.31%,而岗位绩效制度实施后,二者的增长率更高,为45.71%,这表明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正高和副高的职位薪酬差距。不同等级的职位薪酬差距进一步增大,激励效果明显,假设1得到验证。为了提高结果稳健性,表3报告了衡量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和标准离差率指标。发现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三种岗位的基尼系数和标准离差率都有变大的趋势,这表明绩效薪酬分配进一步拉开了收入差距,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打破大锅饭的局面,实现绩效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总结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激励教职工为升入更高的职称或职务级别而努力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绩效工薪制度的按劳分配原则,激励教职工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正是通过职位薪酬激励和绩效薪酬激励的组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实现了比之前更优的激励效果。因此建议高校根据教师、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工作性质,细化分类管理,实施分类考核,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评体系,以更好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牛晓叶.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激励效果实证研究.会计师,2015(10).

2.宋瑛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模式探究.管理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5(13).

3.刘长江,苟延杰.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问题调查与对策探究.当代教育论坛,2015(4).

4.李应.聘任制下高校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创想.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6).

岗位格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岗位能力培养;高职;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印刷行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印刷业的持续增长,印前制作方面的人才也已成为这一领域的抢手人才。印前制作人员大约占整体从业人员的1/6,从印刷行业的发展来看,印前制作员的需求呈现增长之势。

1《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现状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是印刷工艺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印刷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它的内容包括:印前的图文信息输入、处理、输出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图像处理技术、图形处理技术、文字排版与设计技术和印前工艺参数的设置。本课程结束后能达到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还着重培养学生在图文信息制作中的主创性,加强学生在创作系列作品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符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现代的高职教育应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注重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需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能力本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只注重PS、AI等图文处理软件的教学,教学内容单一并且与实际岗位脱节

大部分印刷企业的印前制作过程一般是客户拿过来设计稿,印前制作人员只需要检查错误,进行简单修改,或者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产品任务,以制作为主、设计为辅,对于软件操作的要求相对会低一些。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过多的关注学生对软件工具和命令的掌握程度,课内只有一些简单的实践项目或课内设置的项目主要是掌握知识点本身,很少按照企业相关职位的工作内容来设置课程内容模块,与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严重脱节。最终导致学生根本不了解常见印刷品的制作流程,也不清楚图片所需的分辨率、印前输出的文件格式、预检等最实用的印前工艺知识,最终致使学生不具备印刷企业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与实际岗位造成了严重的脱节。

1.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对PS、AI等软件的工具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学生照着教师的讲解一摸一样地练习。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实际的结果是这种教学模式磨灭了学生的主观想法,无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阻碍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严重脱离了目前高职教育的要求。

1.3印刷企业和行业参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要与印刷企业、行业保持联系与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讨论和制定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数量少、质量差。有的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名义上是校企合作,共同改革,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参与进来,只是挂个名字而已。

1.4偏离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考核内容

平版制版工具体考核内容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印刷基础知识、印前检查、印前输出等内容。但是现在很多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课程只注重PS、AI等图文处理软件的学习,并没有将这些知识贯穿于教学中,造成学生不懂印前输出,无法从事印刷企业中实际的印前处理工作岗位。

2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课程改革方案

要解决上述《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校企合作共同整合《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建立新的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2.1去企业调研,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改革方案

首先查阅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资料,明确本课程对应职业工种所需的职业技能。其次去印刷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本课程对应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对印刷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访谈或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本课程对应的岗位群有哪些,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印刷企业员工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看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最后,引入几家行业内大型的印刷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整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修订本课程的大纲和教案。以企业真实任务为教学项目,并将工作过程转化为相对应的数个单项项目,紧贴岗位生产要求,工作任务的完成就是一个印刷活件的完成。

2.2教学内容改革

(1)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平版制版工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印前工艺基础、印前检查、印前输出等内容,贯穿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2)以校外印刷厂和校内实训基地等真实工作环境为学习场所,将课堂与车间融为一体,按照印前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以印刷企业的真实任务为教学项目,紧贴岗位生产要求,工作任务的完成就是一个印刷活件的完成。

(2)划分工作小组,分组合作,指定负责人,明确责任。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分为几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组的作品。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指导,解答疑问,综合评价。

(3)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工厂,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的真实一致性。

2.4评价机制的改革

本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将平版制版工的考核标准融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并采用项目制作过程评价与任务完成情况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

3结束语

经过去印刷企业进行大量的调研,并派遣任课教师去相关企业实习和学习,最后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课程改革,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实操技能。以企业真实任务为教学项目,并将工作过程转化为相对应的数个单项项目,紧贴岗位生产要求,工作任务的完成就是一个印刷活件的完成,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特定岗位。但是在进行本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本课程对应的软硬件配套还不够完善、企业的参与力度还不够深入等等。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还需不断的努力,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印刷行业的印前处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隆.高职印刷专业《印前图像处理》课程教法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133.

[2]赵炜.工学结合课程《排版印刷实务》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13,(14):241.

[3]张彦粉,李小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高职印刷材料适性与检测》教学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15):124-125.

岗位格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流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

近些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经过一轮快速发展,数量和规模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物流管理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亦进入了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这也是社会工作环境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新要求。

1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现状

1.1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定义。所谓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主要是指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的学院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即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习任务或毕业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2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就就业市场而言,目前很多物流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而另一方面却是众多手握文凭和各类专业技能证书的专业人才仍在职场门外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 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缺乏预测。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各个层次的不同物流岗位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最新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大约需要新增就业人员130万人。这些数据只能知道未来人员需求数量,对于具体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能、岗位职能等都缺乏科学的统计和预测,因此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存在盲目性。

1.2.2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增设物流管理专业,截止目前,共有82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使物流专业的在校生急剧增长,但高职院并没有形成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明确目标,对于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没有具体的规定。

1.2.3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岗位要求不能对接。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岗位要求不能对接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多套用或照搬本科、专科院校相同专业,而不是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其物流岗位的用人标准要求来设计,其培养规格还十分模糊;(2)由于国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导致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积极性不高;(3)到目前为止,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岗位技能还没有相应的标准。

1.2.4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知识面窄,能力不强。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知识大多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对于国家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历史、文化等知识了解不多,对于和物流相关的政策、物流行业变化等知识也不能随时更新。同时,在学生能力培养上面,学生只能掌握物流基本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且转岗能力差,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提升空间有限。

1.2.5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不高,就业面窄。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使得物流专业人才素质普遍不高,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较大差距,因此,物流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只能选择物流基层工作,而由于知识、能力的原因,很多人都不能很好地进行职业发展,只有部分学生能胜任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有较大空间的提升和发展。

2 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规格准确定位

2.1 物流职业岗位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首先要准确了解物流职业岗位群。通过对毕业的80多名学生、多家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所从事的主要有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国际物流这几方面的工作,这些职业对应的岗位具体如下表: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物流专业人才大多是从岗位基层做起,但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根据学生个人能力、知识、素质的不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岗位深造和岗位转换上会有很大的区别。短短几年,学生的岗位级别差距就已经很明显,究其原因,学生在深思的同时,学院也应该多方面去考虑,如何准确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并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设置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为缩短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高职院校需要对物流人才进行准确定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掌握目前物流岗位设置情况及能力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11年针对《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开展了调研,于2012年4月,《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物流岗位技能标准的制定将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的规范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曾对社会人才需求作过专门调研。从行业对人才需求角度看,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大约需要新增就业人员130万人,其中85%是一线操作技能岗位,而目前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约为40万人,远远无法满足物流一线技能人才的需求。尽管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在数量上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但质量上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本人曾对80多位毕业学生所在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归纳起来,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规格有3个方面的要求:(1)知识结构。企业不断发展,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就业岗位正在大量减少,新的职业岗位不断产生,使得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企业要求员工所掌握的知识不仅仅有像英语、语文、计算机这样的基础知,仓储、运输、配送这些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掌握像电子商务、物流专业英语、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外贸单证、财务管理等相关性的知识,只有这样,高职物流学生才能很好地胜任专业技术应用型职业岗位,同时为将来岗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2)能力结构。企业的不断发展,岗位的不断变化,职业岗位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适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还要具备创造职业岗位、发展职业岗位的能力。因此,对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除了要培养物流业务能力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敬业能力、业务谈判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这样,物流专业人才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发展岗位,提升企业竞争力。(3)素质结构。素质教育是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内容,一个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诚信素质、创业素质。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素质,才能更好的自我发展。

只有将人才培养规格准确定位,从企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出发,进行精心设计,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传承型、创业型和创新型的三种人才类型。

3 结 论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劳动密集等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围绕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进行教学理论研究,并利用学院自身优势,针对周边地区行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 王飞. 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其培养途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82—83.

[2] 罗文洁. 高等院校“四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定位[J]. 会计之友,2008(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