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功格言

成功格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功格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功格言

成功格言范文第1篇

1、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Goethe

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歌德

2、Don't aim for succeif you want it; just do what you love and believe in, and it will come naturally.

如果你想要成功,不要去追求成功;尽管做你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相信它,成功自然到来。

3、Learning makes a good man better and ill man worse.

好人越学越好,坏人越学越坏

4、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5、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tomorrow is doing your best today.

对明天做好的准备就是今天做到最好

6、There's only one corner of the universe you can be sure of improving, and that's your own self.

这个宇宙中只有一个角落你肯定可以改进,那就是你自己。

7、Death comes to all, but great achievements raise a monument which shall endure until the sun grows old.

死亡无人能免,但非凡的成就会树起一座纪念碑,它将一直立到太阳冷却之时。

8、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 —— Thomas Carlyle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卡莱尔

9、Fear not that the life shall come to an end, but rather fear that it shall never have a beginning. ——J.H. Newman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真正开始。——纽曼

10、Strength alone knows conflict, weakness is below even defeat, and is born vanquished. —— Swetchine

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斯威特切尼

11、Only they who fulfill their duties in everyday matters will fulfill them on great occasions.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尽责的人才会在重大时刻尽责。

12、What makes life dreary is the want of motive. —— George Eliot

没有了目的,生活便郁闷无光。——乔治·埃略特

13、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乃成功之母。

14、An aim in life is the only fortune worth finding.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生活的目标,是唯一值得寻找的财富。——史蒂文森

15、A strong man will struggle with the storms of fate. —— Thomas Addison

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爱迪生

16、The people who get on in this world are the people who get up and look for circumstances they want, and if they cannot find them, make them. —— Bernara Shaw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

17、Towering genius disdains a beaten path. It seeks regions hitherto unexplored.

卓越的天才不屑走旁人走过的路。他寻找迄今未开拓的地区。

18、Energy and persistence conquer all things. —— Benjamin Franklin

能量加毅力可以征服一切。——富兰克林

19、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 Charles Chaplin

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

20、None is of freedom or of life deserving unless he daily conquers it anew.

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21、The world is like a mirror: Frown at itand it frowns at you; smile, and it smiles too.

世界犹如一面镜子:朝它皱眉它就朝你皱眉,朝它微笑它也吵你微笑。

22、You cannot improve your past, but you can improve your future. Once time is wasted, life is wasted.

你不能改变你的过去,但你可以让你的未来变得更美好。一旦时间浪费了,生命就浪费了。

23、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Socrates

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24、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R.M. Nixon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尼克松

25、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great talent without great will - power.——Balzac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26、Pursue your object, be it what it will, steadily and indefatigably.

不管追求什么目标,都应坚持不懈。

27、The greatest test of courage on earth is to bear defeat without losing heart.

世界上对勇气的最大考验是忍受失败而不丧失信心。

28、A man's best friends are his ten fingers.

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的十个手指。

29、Nothing seek, nothing find.

无所求则无所获。

30、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

31、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

做许多事情的捷径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一件事。

32、Gods determine what you’re going to be. —— Julius Erving

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 欧文

33、Man struggles upwards; water flows downwards.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4、A thousand-lijourney is started by taking the first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We must accept finite disappointment, but we must never lose infinite hope. —— Mattin Luther King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马丁 ·路德 · 金

36、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 John Ruskin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罗斯金

37、Man errs as long as he strives. —— Goethe

失误是进取的代价。——歌德

38、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39、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 A. Einstein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爱因斯坦

40、Knowlegde can change your fate and English can accomplish your future.

知识改变命运,英语成就未来。

41、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 M.Moore

胜利是不会向我们走来的,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穆尔

成功格言范文第2篇

2、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信心,他却下定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5、最重要的是不要看远方的模糊,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6、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能量;

成功格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2019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新时代,公共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及其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根据该文件,全国84.6%的大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共艺术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有13年。已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宣布,未来三年,全市所有高校应要求提供公共艺术指导并记入学分,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参加1~2门艺术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通知》文件,要确保在2017年底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分,大学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其专业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目前参照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对于实施学分制的高等教育机构,每名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部的下属“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上述课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其他院校尽快开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等的优势,提供任意艺术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介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各省在实施该课程时基本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该课程有艺术介绍、音乐赏析、歌剧赏析、戏剧赏析等,没有实行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课程建设才有了依据,各省出台政策建立完善美育工作,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改善和完备。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日渐使我国高校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公共艺术课程通对大学生艺术理念的灌输,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合一全面均衡发展。

二、改革的建议

第一,以世界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为研究背景,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线。从学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新时代重视美育思想下,以国内外美育课程设置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公共美术课程改革为研究基点,解决公共美术教育体系普遍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实施普遍意义。形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且有目的地对课程设计、目标、内容等研究设计,形成系统的研究中的问题,然后获得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系统的课例等记录和分析,形成量化的研究指标,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形成结论,形成系统有效的研究。第二,对公共美术课程、美术艺术活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发展。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包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自身院校、专业等特色、特点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设置。公共美术课程人才培养是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各学年公共美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教学等工作思路,制定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教学收获的实际效益。第三,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艺术实践性研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应当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不拘泥于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搭建校园艺术展示平台、组织课间课后欣赏活动、线上微课、校园媒体平台互助、组织校社团交流等方式,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文件中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进行修订,学生艺术团队成员的选拔、挖掘,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平台展示课,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让众多学生乐在其中的参与。第四,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术课堂、德育与美育之间课堂融合的研究等。在新时代美育思想下,紧跟时代潮流,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思政也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融入思政课堂德育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成功格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工程材料 教学改革 材料加工 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材料加工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1.1 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共同发展

工程材料加工是一门涵盖多种材料工艺的学科,该学科实践性很强,实验课程和课堂教学都必须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课程不仅涵盖化学、力学、冶金等方面的知识,还对相关的工艺流程和相关原理做出阐释,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层面的认知。在国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中,通常将实验课程以系列的形式搭配主干理论知识,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因此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在保障焊接、铸造、金属塑性加工等工艺实验的基础上,添加激光加工、超声加工等新型加工工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1.2 适应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工程材料加工是我国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相关需求。在传授学科领域范围内主要加工制造方法的同时,又引进新型材料加工工艺,这种教学安排既体现了相关行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也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决定的。

2 工程材料加工教学理论知识的发展方向

2.1 优化专业课程内容

材料加工工艺既包括锻造、铸造和焊接等传统工艺,又涵盖微电子封装、真空镀膜等现代加工工艺,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适时引入专业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和发展成就,打造一个适宜人才培养计划的专业知识架构。举例来说,工艺教材内容设置应该在单一的传统工艺中加入粉末冶金等先进工艺,金属液态成型教学重点应该向热门的砂型铸造倾斜等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突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内容,辅助学生拓展知识领域,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奠定基础。

2.2 扩大专业知识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相关专业涉及的领域也逐渐得到拓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分支型的工艺和原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做出改变,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面、扩充知识体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以一至两个典型工艺为讲解范例,对其它工艺进行概述或将其作为课外阅读,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又达到广泛涉猎的教学目的。

2.3 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专业指导性资料,在材料相关专业的教材设置方面,各级院校应该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并且形成书面性的参考意见,辅助教育部门对专业教材进行修订,将以锻造、焊接、表面工程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以及以快速原型制造、粉末冶金为代表的新型工艺相结合,弥补专业教材内容设置上的缺口,避免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

3 工程材料加工教学实践内容的改革思路

教学实践直接作用于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多方面培养。为了顺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高职院校材料加工相关专业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理论和实验并重的同时,将教学重点向实践运用方面倾斜。

3.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60页)

工程材料加工具有工科专业的普遍特点,即概念和原理抽象化、理解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种模型道具或者直观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工艺流程或者技术原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讲解锻造压、铸造等成型工艺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工艺操作流程以多媒体动画形式呈现出来,便于教师讲解,也易于学生理解。

3.2 加强互动式的课堂教学

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被时代抛弃,现代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材料加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适度的话题切入,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以材料“加工硬化”和“二次硬化”的教学为例,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互相之间提问对不同工艺特点加以辨别,着重关注易于混淆的部分。

3.3 改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改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模式,教师应该根据教材设定有针对性的实验项目,转化实验教学思路,由点到面、层层推进实验教学,大幅度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以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的演示过程为例,教师选题范围应该以贴近毕业设计为重要指导方向,将其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部分来开展,在这一综合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工艺全过程的演示,启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将创造性思维能力作用于实践。

3.4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学校充分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供需状况和技术需求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企业为这些后备人才创造足够的实践空间。校企合作办学通过设立教学指导机构、定期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教学开展指导等方式,实现了材料加工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顺应市场对相关人才的具体需要进行安排教学内容和实际训练课程,为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教学实践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高职院校材料加工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要将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管理水平的新突破。提高材料加工教学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的长期性工作,不仅需要学校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还需要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践合作和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 张钧,姚婷珍.材料加工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15):132.

[2] 黄天佑.研究型大学中“材料加工”课程建设中的几点体会[C].2006年全国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汇编,2006:21-25.

[3] 张诤,涂文斌.材料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99.

成功格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改革 实用性 人才智力支撑

1概述

工程教育广义而言,是一种以技术科学为主要科学基础的培养工程人才的专门教育,它以传授技术科学与工程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特征;狭义而言,是指培养工程人才的学校教育,其最终目标就是造就合格的工程师。而工程教育改革是在工程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其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对教育体制进行的一个系统的梳理、选择、废除、更新,使得教育体制更加完善,与时代接轨。

2我国工程教育发展及现状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大致可分为1949年前后两阶段。第一阶段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是采取的欧美的教育模式,总体结构依次是按院、系、专业逐层分解。其教学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理论为目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工程教育格局。第二阶段高等工程教育经历了大规模院系调整和学科分类阶段(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促进了高校教育结构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走上正规),恢复和发展阶段(专科和研究生教育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此时,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知道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工程硕士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整齐统一,目标定位模糊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向,教育教学方向影响着人才的素质。上世纪50年代,学校严格按照社会需要的模式来教育教学,培养了一批批整齐统一的“技能工作者”,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模式是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身个性的扼杀和抹灭。进入80年代后,工程教育思维模式与培养方法受到了“科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许多高校只重视“科学”而轻“工程”,直接导致工程师的地位迅速下滑,同时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严重缺失“工程化”的特殊。今天,当我们回看工程教育的得与失时,不得不承认,我国工程技术人才普遍缺乏的“自主力”和“创造力”,在集成化大工程中民族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的严重弱化,究其根本,与多年来工程教育对人才目标定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产业模式的不断升级,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要日益加剧。然而走“学术化”道路的模式使得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内容继续削减,而学术性和理论性内容不断增加。学科教育与工业实践脱节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长期以来专业的定向培养体制及学生重授课轻自学的思想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窄,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从而培养出的学生严重缺乏适应性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工程教育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现行的工程教育不仅要加强管理、系统思维和团队协同合作与交流、职业道德和法律、创造性工作和工程设计等能力方面的培养,还应将工程教育置身于全球经济背景中进行系统的规划。

3.2工科院校与行业脱轨,培养人才重理论轻实践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必须尊重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一般而言应是专业的学习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但目前我国高校与行业间呈现脱节状态。学校教育往往以学科系统自成体系地实施,缺乏对生成实际和人才需求的了解,长期以来显示出“重学轻术”的教育趋势;与此同时,企业方面也缺少参与教育的动机和体制,对人才的培养的策略和过程没有投入和参与,对人才使用的信息也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结果是,工科人才培养的途径缺乏完整的环节,学生的知识结构也缺乏使用性,达不到对工科“厚基础”和“强能力”的目的。

3.3院校创新教育环境匮乏,忽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朽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工科院校创新环境亟待改善。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建设均存在不足,一方面是有些院校忙于持续扩招,教学量增加,无暇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在教育中常常忽视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惰性思维,长久如此,创新精神被消磨殆尽。

4 加快工程教育改革的对策

4.1优化课程体系,将工程教育融入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启蒙期,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这对一个工科实用性人才来说至关重要。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改善教学氛围,使中小学生在科学、工程、设计理念以及创新理念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等。在基础学习阶段,应重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融会贯通,应当构建科学基础、技术基础、文化基础与基本技能基础有机结合的基础教育体系。学科基础知识不仅要包括本学科基础,也要掌握一些适用的其他科知识,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应细化分层教学,适当增加选修课,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而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工科院校应大力培养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具有综合设计能力的优秀工科人才。在课程和实践环节要体现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特征,培养出的工科人才要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设计和交流技能。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工程教育课程应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结构体系,造就多样化的工程人才。

4.2优化工科师资队伍,发挥工程研究院的优势

目前的工科师资队伍都趋向于重理论、重科研项目而轻工程实践。对于教师本身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这严重影响着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师资队伍进行整改,使师资队伍中有具有一定经历的专职教师,也经常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来校讲学。

工程研究院所的突出优点是师资雄厚、实践条件优良,同时承担大量科研项目。在工程研究所里有一大批高水平的专家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他们通过科研和实践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和“实用”价值。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易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宽阔的理论视野、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工程研究院导师资源丰富,而院所导师每年招收学员有限,因此,相对于高校,工程研究院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拥有更加充裕的导师资源,发展潜力相当客观。

4.3贯彻落实产学研多元合作

形成产学合作教育、产学合作研究和产学合作拓展三位一体的“全面产学研究合作”体系,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鼓励三者之间建立协作联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推进各方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创业上的全方位合作。坚持实践教育与职业发展和就业引导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广林. 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基于工程本质属性的思考[J]. 辽宁教育研究,2008(9).

[2]张文雪,王孙禺. 建立专业认证制度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3]蔡映辉. 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的文化和谐观念[J]. 理工高等研究,2008(4).

[4]刘吉臻,从行业需求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R].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9).

[5]罗尧.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成因分析[R]. 北京:北京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