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1.也许很多人对于插画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小人书或者是连环画的领域中,这样是不全面的。插画,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顾名思义是指穿插在书中的图画,它以一种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存在着,对文字内容进行更直截了当的解释说明。在我国,插画最早是以木版画和石版画的形式出现,继而受到西方插画的影响,整个插画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都渐渐脱离了本土化。随后插画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书籍出版物中,这为我国小人书和连环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插画的表现形式也慢慢的在涌现,它不止局限于图和画,还包括一些摄影作品,手绘作品以及图表和图形符号等。

2.插画与平面设计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历史悠久,它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与它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插画的通俗易懂让人们能在第一时间读懂它所传达的信息,幽默风趣的特征展示着其独有的魅力,让人们更易与其产生共鸣。插画的独创性表现出设计师们独具匠心的创意理念,让人们在细细品味的同时爱上插画这门艺术。插画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视觉元素,它可以弥补设计中信息传递的缺失,用最直观、最快捷的方式让人们在欣赏中接受信息。插画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其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例如漫画的发展就是从插画慢慢演变过来的。如今在漫画产业繁荣的日本,一些出色的漫画作品直接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虽然插画开始逐渐走向独立,但它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插画与平面设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插画的日益更新给平面设计带来了福音,平面设计的创意提升同时也带动着插画产业的发展。

二、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1.书籍装帧中的插画常言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承载着传播信息的功能,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媒介,那么如何做到与阅读者进行无障碍沟通呢,我想仅仅凭借文字的力量是很难达到的。插画的运用,可以将文字内容以一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书籍变得生动形象。书籍中的插画类型分为儿童插画、文学作品插画、科技插画这三类,其中儿童插画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例如在很多儿童读物中,大量色彩艳丽的插画替代文字内容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可见插画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是不容忽视的。

2.包装设计中的插画在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出色的包装不仅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对商品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和保护的作用。现代的设计师习惯在包装上运用实物摄影的图片,真实的色泽与质感充分体现了商品的本质,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插画的抽象或具象的独特个性。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是艺术与商品相互渗透的过程,在显现产品个性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插画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不同的风格也定位着不同的消费群体。例如毕加索生硬线条的形态,又如梵高那激烈奔放的色彩风格。它们在很好的诠释插画的同时也充分的揭示着产品的特征。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参考文献:

[1]黄核成,余剑耀.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措施[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14(3):311-314.

[2]高秦嫣.对加强农林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233-234.

[3]苏畅.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4):17-19.

[4]钱学敏.钱学森谈科学艺术与创新思维[J].华中建筑,2003,21(3):9-21.

[5]王莲英.成立中国插花花艺专业教育机构势在必行[J].中国花卉园艺,2012,(21):30-31.

[6]汪劲松.谈在大学生中开设《插花艺术》课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5):55-57.

参考文献

[1]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6(11):44-48.

[2]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3]汪劲松.谈在大学生中开设《插花艺术》课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5):55-57.

[4]姚霆.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赏析公选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新思路,2013(12):35-36.

[5]张虎,孙莉,吴冬.《插花艺术》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1-18303,18318.

[6]袁菊红.多科性大学中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9(20):12627-12628.

[7]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2(1):55-56.

[8]吴丽君.《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和实践改革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2(4):184-185.

[9]吴钟鸣.高校公选课程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1(30):202-203.

[10]罗凯华.确立公选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科学地位[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3-14.

参考文献

[1]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2]何黎明.“插花艺术”教学实践现状和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186~187

[3]钱锦、马玲.《插花与花艺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32):184

[4]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73~76

[6]李福东.现代插花及其审美教育价值[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87~90

[7]吴丽君.《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和实践改革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2(4):184~185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从插画艺术史的发展来说,美国是插画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享受的插图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独立的插画在终端市场出售的产品,如插图书籍,杂志,插图贺卡;另一方面,插图的视觉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广泛用于在平面广告,海报封面设计。美国插画市场非常专业,分为儿童类,数字、食品、体育、科幻,纯艺术风格类,幽默和其他类型的专业,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插画艺术家。

2插画在设计中的形式特征

好的设计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较生动有趣,形状的图案和颜色都比较协调,有强烈的美感和艺术性。一个好的插图设计,应该包含更多的有趣的设计元素,不仅仅是一个元素的产品信息或产品特性,其中包含有趣的艺术。你可以一目了然立即感受到插图本身最真的部分,和触摸共鸣。比如现在的插图艺术的配套产品,在社会上也很受欢迎,如手机壳,鼠标垫,卡通杯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因此,插画艺术应具有有趣性的形式特征。设计本身就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修。今天的插画,在现代生活中流行的设计元素上占据更多,人们越来越注重实用的插图设计。其性能要与华而不实的产品相比较,人们更愿意购买的产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由以上特点分析来说,插画艺术应具有趣味性,通俗性,多元化,形象化等形式特征的艺术表现方式。

3平面设计中插画的艺术表达形式

3.1插画在文学插图上的应用以及艺术性

插画在文学插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如果载入人类心灵和情感的活动,文学既有现实的插图,也有装饰插图。那么,里面插图文学为主要特征,是孤傲的文学在千变万化,开放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成员组成的文学作品。插画在平面设计中应具有写实性手法和装饰性手法。作为一个例证,显示了很多的内容,一些插图,甚至具有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连接到一个插画,如此逼真的插图,一般喜欢使用蒙太奇的表现。现实主义文学插图艺术,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道路上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甚至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和现实生活中是不一样的电影的时间和空间。

3.2插画在商业插图上的应用以及艺术性

伴随着商业市场的不断成熟,插画市场涌入了大量的视觉文化信息,商务信息,尤其是在强调商业插画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按照不同的媒体商业插图,插画平面设计,插图,版式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设计,电脑游戏和网络媒体中的插图,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市场,引导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群体,为商业插画的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现代艺术对商业插画,其影响是在快速发展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一方面,战后经济的逐步复苏期间,每个国家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前景,价值观,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国内文化消费水平一天一天的提高。现代插画艺术的演变,从抽象的艺术,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达达主义和其他形式的艺术,在艺术市场为商业插画带来了新鲜的设计灵感。

3.3商业插画的表现风格及应用

商业插画设计的性能特点,往往是在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合作。一种流行的插图,不仅成为了大量的印刷杂志发行宠儿,而且也可能被改编成动画片和电影电视节目。这个时代真正的态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短暂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商业插画,也是值得玩味的。商业插画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它在自然背景的图案符号,从书本上插入一直延伸到各种布局,户外海报,包装,以及尖端的时尚,今天的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插画的明天。产品的包装设计是更广泛的插图。产品包装设计,包括标志,图形,文字三个要素。它具有双重的使命:一是介绍产品,二是树立品牌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是在平面和立体设计之间。

4结语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秘书;中西文化;交际用语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9-01

1.涉外秘书交际用语在中西文化差异中的体现及重要性

语言可以用来表达文化,更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各不相同的文化造就了语言特点上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中西方迥然有别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特征:中国式的直觉感性思维及其悟性语言,西方式的逻辑分析思维及其智性语言。

从涉外秘书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进行人际交流的核心出发,交际用语就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秘书怎样使用交际用语是秘书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根据场合情境选择话题以及用词的准确度都会对涉外交流活动中外方人员的满意度造成影响。

2.秘书在中西文化差异下正确使用交际用语

2.1礼貌问候、尊重隐私。在汉语文化中,我们一般用上级的职位名称来称呼上级领导,如"李局长、王科长、赵组长"等,在对比较熟悉的人称呼时,我们往往会在开头加上"老、小"等来称呼,如"小张、老王、小李"等。不同的职位,不同的熟悉度之间需要用不同的称谓。在西方文化中,称呼问题要相对简单一些,人们一般用Mr.,Mrs.,Miss,Mr.加上姓来称呼,如Mr.Smith,MissWhite,Mrs.Brown等等。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习惯在打招呼的时候问"最近去哪儿了?","吃饭了吗?"等包含个人隐私的问题,这些以询问作为寒暄语的方式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普遍和可以理解的情况,人们在询问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想打听个人隐私的意图,只是一种关怀式的问候方式。在西方注重隐私的文化氛围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场合,套用中国式的问候语,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2.2适時告别、挽留有度。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再礼貌告辞是一项基本礼仪。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在中国文化中,在表示告辞的时候,通常是把对方放在首位考虑。例如,IthinkIbetterleavenow,youmustbetired.(我想我最好走了,您一定累了。),IguessIshouldleave,youhavetogetupearlytomorrow.(我想我应该告辞了,您明天还要早起。)。这样的告别方式本意上是要说明自己不想打扰到对方,以一种相对被动的姿态离开,但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情况有时会被看做先入为主的思想。

上面讨论了自己在告辞时语言使用的情况,然而在回应对方的告辞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汉语文化中,在客人表示离开的意愿时,我们经常会热情地挽留对方,这不仅是热情好客的表现,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但在西方文化中,过度的挽留会使对方感到一种强迫的意愿。在对方表示离开意愿的时候,只需要用一两句礼貌温和的挽留语并表达一下期望便够了。

2.3直白应答、大方亲切。赞扬和恭维常常放在一起讨论,赞扬是指对别人用美好的辞藻表达一种敬佩之情,而恭维则更商业化一些,恭维不一定是真心的赞扬,有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和目标,不管二者在主观意愿上有什么不同,其在运用时的技巧是通用的,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怎样正确使用称赞语关乎语言交际的成败。称赞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语言褒贬的使用。积极的语言氛围是称赞语的基本构架,出现在称赞语中的几乎都是正面评价语言。例如,虽然中国和西方恭维语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西方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由于汉语文化中谦逊含蓄的特点,在面对赞扬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定自己,以免流露出过分的张扬,例如"哪里哪里","我的能力还差得远呢"等之类的话语都是对赞扬表示谦虚的意思,如果把这类谦虚的回答运用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就会出现歧义。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感谢方面的用语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有一些细小的区别。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关系是密切相连的,在关系密切的亲人之间几乎不用致谢。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同事朋友之间,互不相识的人之间,只要你对对方提供了帮助,对方都要向你表示感谢。所以,在英语文化中,"Thankyou"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