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1.也许很多人对于插画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小人书或者是连环画的领域中,这样是不全面的。插画,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顾名思义是指穿插在书中的图画,它以一种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存在着,对文字内容进行更直截了当的解释说明。在我国,插画最早是以木版画和石版画的形式出现,继而受到西方插画的影响,整个插画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都渐渐脱离了本土化。随后插画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书籍出版物中,这为我国小人书和连环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插画的表现形式也慢慢的在涌现,它不止局限于图和画,还包括一些摄影作品,手绘作品以及图表和图形符号等。

2.插画与平面设计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历史悠久,它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与它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插画的通俗易懂让人们能在第一时间读懂它所传达的信息,幽默风趣的特征展示着其独有的魅力,让人们更易与其产生共鸣。插画的独创性表现出设计师们独具匠心的创意理念,让人们在细细品味的同时爱上插画这门艺术。插画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视觉元素,它可以弥补设计中信息传递的缺失,用最直观、最快捷的方式让人们在欣赏中接受信息。插画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其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例如漫画的发展就是从插画慢慢演变过来的。如今在漫画产业繁荣的日本,一些出色的漫画作品直接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虽然插画开始逐渐走向独立,但它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插画与平面设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插画的日益更新给平面设计带来了福音,平面设计的创意提升同时也带动着插画产业的发展。

二、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1.书籍装帧中的插画常言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承载着传播信息的功能,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媒介,那么如何做到与阅读者进行无障碍沟通呢,我想仅仅凭借文字的力量是很难达到的。插画的运用,可以将文字内容以一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书籍变得生动形象。书籍中的插画类型分为儿童插画、文学作品插画、科技插画这三类,其中儿童插画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例如在很多儿童读物中,大量色彩艳丽的插画替代文字内容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可见插画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是不容忽视的。

2.包装设计中的插画在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出色的包装不仅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对商品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和保护的作用。现代的设计师习惯在包装上运用实物摄影的图片,真实的色泽与质感充分体现了商品的本质,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插画的抽象或具象的独特个性。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是艺术与商品相互渗透的过程,在显现产品个性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插画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不同的风格也定位着不同的消费群体。例如毕加索生硬线条的形态,又如梵高那激烈奔放的色彩风格。它们在很好的诠释插画的同时也充分的揭示着产品的特征。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参考文献:

[1]黄核成,余剑耀.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措施[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14(3):311-314.

[2]高秦嫣.对加强农林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233-234.

[3]苏畅.农林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4):17-19.

[4]钱学敏.钱学森谈科学艺术与创新思维[J].华中建筑,2003,21(3):9-21.

[5]王莲英.成立中国插花花艺专业教育机构势在必行[J].中国花卉园艺,2012,(21):30-31.

[6]汪劲松.谈在大学生中开设《插花艺术》课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5):55-57.

参考文献

[1]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6(11):44-48.

[2]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3]汪劲松.谈在大学生中开设《插花艺术》课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5):55-57.

[4]姚霆.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赏析公选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新思路,2013(12):35-36.

[5]张虎,孙莉,吴冬.《插花艺术》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1-18303,18318.

[6]袁菊红.多科性大学中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9(20):12627-12628.

[7]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2(1):55-56.

[8]吴丽君.《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和实践改革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2(4):184-185.

[9]吴钟鸣.高校公选课程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1(30):202-203.

[10]罗凯华.确立公选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科学地位[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3-14.

参考文献

[1]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2]何黎明.“插花艺术”教学实践现状和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186~187

[3]钱锦、马玲.《插花与花艺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32):184

[4]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73~76

[6]李福东.现代插花及其审美教育价值[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87~90

[7]吴丽君.《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和实践改革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2(4):184~185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1.1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民间剪纸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产物,采用剪刀和纸张,使用纸张的“实”和被减掉的部分的“虚”,以自然的生活实物作为背景,来体现剪纸美术的画面感。我国不同地区的剪纸艺术是不一样的,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最为著名,已经成为我国民俗艺术研究中的一大派别。

1.2民间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民间剪纸艺术发源于古代普通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是人们将对生活的渴望、希望,对美好未来的想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纪念,通过最常见的家常事务表达出来的形式。因此,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艺术价值,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剪纸艺术中的内容变化,我们也很容易能观察到不同时代的平民文化的变化。

2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中的应用

2.1在特殊节日中的应用民间剪纸艺术中最常用的纸张颜色是红色,这种颜色自有的热烈、喜庆的含义,加上剪纸作品所展现的具体形象,使剪纸艺术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很多针对传统节日所设计的插画作品,大量地应用民间剪纸艺术,以剪纸艺术团作为插画的背景,来凸显传统节日的民族气息。例如在春节的时候,插画中经常出现贴窗花的画面,这实际上就是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应用;在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时候,大量插画都以红灯笼剪纸作为背景来烘托节日气氛等。

2.2在突出插画风格方面的应用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固有的传统艺术,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和韩国这些流行插画的国家,都没有这样历史悠久的剪纸艺术。许多插画都以中国风为基调,但在形象设计、技法应用方面却流露出日韩风格,受到欣赏者的质疑,但是,一旦在插画中应用剪纸艺术元素,无疑就标示了插画的“中国风”风格,欣赏者对插画作品的认同度会大大提升。

2.3在插画细节诠释方面的应用插画艺术设计中的人物形象受日韩画风影响,在细节方面多有雷同,而剪纸的应用,则可以对插画的细节进行特殊的诠释。在刻画人物时,使用可爱的人影形态,没有脸部表情,胖胖的身体,小小的四肢,简单的红白相间颜色。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每一个普通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的影子,不一定要有漂亮的脸孔,不一定要有魔鬼的身材,而喜庆的胖胖身体中一定装着一颗满满幸福的心。这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神奇力量之所在,它可以用简单的图案创造出生动、丰富的形态,而对于这些图案进行一定的提炼与变形,能够创造出了千百个不同的形态,每个形态的气质、精神,都能够得到完美的诠释。

3民间剪纸艺术对插画的实际作用

3.1为现代插画艺术添加审美价值现代插画艺术被应用在图书出版、广告设计、会展布置等方方面面,如此广泛的应用使得插画艺术的审美价值变得不稳定,插画艺术价值的范畴始终难以确定。而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艺术中的运用,却使得插画艺术的审美价值稳定下来,一旦有剪纸元素的出现,插画从整体气质上就显得传统并且具有亲和力,应用的限定性就更强,审美价值也就从简单的装饰品成为烘托气氛的必需品。

3.2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人类制作某种图案为某种文化目的服务,而当这种图案长期代表特定的意义之后,它就具有了这种特殊的含义,人们随意使用它的自由就会受到其背后意义的限制。剪纸艺术以简约的符号为表象,表示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插画艺术中使用剪纸艺术,使得插画也具有这样的艺术意义,这实际上就是插画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

4结语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秘书;中西文化;交际用语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9-01

1.涉外秘书交际用语在中西文化差异中的体现及重要性

语言可以用来表达文化,更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各不相同的文化造就了语言特点上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中西方迥然有别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特征:中国式的直觉感性思维及其悟性语言,西方式的逻辑分析思维及其智性语言。

从涉外秘书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进行人际交流的核心出发,交际用语就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秘书怎样使用交际用语是秘书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根据场合情境选择话题以及用词的准确度都会对涉外交流活动中外方人员的满意度造成影响。

2.秘书在中西文化差异下正确使用交际用语

2.1礼貌问候、尊重隐私。在汉语文化中,我们一般用上级的职位名称来称呼上级领导,如"李局长、王科长、赵组长"等,在对比较熟悉的人称呼时,我们往往会在开头加上"老、小"等来称呼,如"小张、老王、小李"等。不同的职位,不同的熟悉度之间需要用不同的称谓。在西方文化中,称呼问题要相对简单一些,人们一般用Mr.,Mrs.,Miss,Mr.加上姓来称呼,如Mr.Smith,MissWhite,Mrs.Brown等等。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习惯在打招呼的时候问"最近去哪儿了?","吃饭了吗?"等包含个人隐私的问题,这些以询问作为寒暄语的方式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普遍和可以理解的情况,人们在询问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想打听个人隐私的意图,只是一种关怀式的问候方式。在西方注重隐私的文化氛围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场合,套用中国式的问候语,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2.2适時告别、挽留有度。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再礼貌告辞是一项基本礼仪。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在中国文化中,在表示告辞的时候,通常是把对方放在首位考虑。例如,IthinkIbetterleavenow,youmustbetired.(我想我最好走了,您一定累了。),IguessIshouldleave,youhavetogetupearlytomorrow.(我想我应该告辞了,您明天还要早起。)。这样的告别方式本意上是要说明自己不想打扰到对方,以一种相对被动的姿态离开,但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情况有时会被看做先入为主的思想。

上面讨论了自己在告辞时语言使用的情况,然而在回应对方的告辞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汉语文化中,在客人表示离开的意愿时,我们经常会热情地挽留对方,这不仅是热情好客的表现,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但在西方文化中,过度的挽留会使对方感到一种强迫的意愿。在对方表示离开意愿的时候,只需要用一两句礼貌温和的挽留语并表达一下期望便够了。

2.3直白应答、大方亲切。赞扬和恭维常常放在一起讨论,赞扬是指对别人用美好的辞藻表达一种敬佩之情,而恭维则更商业化一些,恭维不一定是真心的赞扬,有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和目标,不管二者在主观意愿上有什么不同,其在运用时的技巧是通用的,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怎样正确使用称赞语关乎语言交际的成败。称赞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语言褒贬的使用。积极的语言氛围是称赞语的基本构架,出现在称赞语中的几乎都是正面评价语言。例如,虽然中国和西方恭维语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西方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由于汉语文化中谦逊含蓄的特点,在面对赞扬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定自己,以免流露出过分的张扬,例如"哪里哪里","我的能力还差得远呢"等之类的话语都是对赞扬表示谦虚的意思,如果把这类谦虚的回答运用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就会出现歧义。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感谢方面的用语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有一些细小的区别。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关系是密切相连的,在关系密切的亲人之间几乎不用致谢。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同事朋友之间,互不相识的人之间,只要你对对方提供了帮助,对方都要向你表示感谢。所以,在英语文化中,"Thankyou"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