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增加;农民收入;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8202

1 引言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对怎样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不少人只从农业着手,认为只有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生产、流通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笔者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农村的调查分析发现,要增加农民收入,应在不放松农业生产的同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才能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高州市是粤西人口大市(县级),2010年户籍总人口超过170万人,也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达140多万人,曾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县(市)”。

2 高州市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分析

来自非农收入的增长已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因素,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增加非农收入。据对高州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分析,农民来自非农收入(以下所称收入均为当年价纯收入)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较快,所占比重增大,已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见表1。

2.1 高州市农民收入比重分析

“七五”期间,随着开发性农业的发展,高州市农民农业收入大幅增加,年均增长19.7%,农业收入的比重大于非农收入的比重,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农业收入拉动,农业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1.9%,而同期非农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只有8.1%,比农业收入贡献率低83.8%。这一时期,在农业收入的拉动下,农民收入有了比较快的增长,年均增长达12.2%。到了“八五”期间,农业收入增长还比较快,年均增长仍达到17.2%,但来自非农的收入增长更快,年均增长高达34.9%,致使农业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到42.6%;而非农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57.4%,比农业收入贡献率高14.8%。“八五”期间,在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双轮驱动下,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年均增长达到23.9%,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到了“九五”期间,由于农业生产从“短缺”变为“过剩”,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加不大,年均只增长4.5%,比“八五”期间下降了14.5%。而非农收入增长较快,已超过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这一时期农业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到21%,而来自非农收入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大大超过了农业,达到79%,比农业收入的贡献率高58%。非农收入的增加确保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仍有较快的增长,年均增长仍有9.9%。“十五”、“十一五”期间,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靠非农收入拉动,非农收入的贡献率保持在78%以上,但由于非农收入增长不快,年均只增长6%,以至这一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4.8%。

2.2 高州市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的收入比重在逐年下降,而来自非农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上升。这也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可以预料,按经济发展规律,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下去。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分析,寻找非农收入增长的亮点,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

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在非农收入中,农民从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运输业收入、商业收入增长最大,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也很大。“九五”期间,高州市农民从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的增长额占了整个农民收入增长额的85.5%,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发展工、商、运输业,发展劳务经济,同样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也体现了广东省现正在推行“双转移”(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正确性。据调查,高州市大力发展劳保手套加工业,农村妇女入厂不离乡,从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增加,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从调查分析可见,转移农村劳动力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非农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各级要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适应新的工作。同时要注意作好引导工作,多举办招聘会,用工推介会等,增加双向选择的机会,既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难问题。

3 结语

农业收入增长放缓,拖慢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要增加农民收入,也不能放松农业生产,要力促农业增产增收。“九五”期间以来,由于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减少,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八五”期间,高州市农民农业收入年均增长17.2%,农民收入年均增长23.9%;“九五”期间,农民农业收入年均增长只有4.5%,比“八五”期间下降了12.7%,农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也相应下降到9.9%,下降了14%;“十一五”期间,农民农业收入年均增长4.8%,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9%。由于农民农业收入仍占农民收入近4成,农民农业收入的增减仍对农民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也不能放松农业生产。只有农业增产增收或不减收,农民收入的增加才有基础,否则,此长彼消也难以增收。要确保农业增收,现阶段应重点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树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调整种养结构,向优、特、珍、稀方向发展。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支农力度,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保护好耕地,管理好农资市场,通过落实中央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高州市统计局.1985年《高州统计年鉴》[R].高州:高州市统计局,1985.

[2] 高州市统计局.1990年《高州统计年鉴》[R].高州:高州市统计局,1990.

[3] 高州市统计局.1995年《高州统计年鉴》[R].高州:高州市统计局,1995.

[4] 高州市统计局.2000年《高州统计年鉴》[R].高州:高州市统计局,2000.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农民收入支持

 

    一、文献综述

    农民增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从文字上讲,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获得务农收入的人。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的缘故,中国语境中“农民”的含义要丰富得多,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必须要具有农业户口,两者缺一不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部分农民也可以不必从事农业生产,但是要成为农民仍然必须具有农业户口。也就是说,农民在中国不是一个职业称谓,而是一个身份的标识。基于农民的身份,每一个农民有一块可以永久无偿使用的宅基地,有一份土地使用权,可以比较自由地择业而获得多项收入。因此,国家统计局对农民收入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被调查农民纯收入之和除以被调查人数。“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每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包括四个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人。不过,既然被称为农民,务农是其家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产生,各级统计部门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定,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而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农民,是指农村常住户。农村常住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以及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常住户范围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农民收入计算中包括没有变现的部分。在农民收获产品之后,统计上就算做了收入;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消费,粮食、蔬菜等,统计口径是既算收入也算支出,都要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收入和支出;对农民的收入,统计口径不仅要算现金收入,算实物收入,还包括副产品。例如:小麦收割完,小麦要算收入,麦秸也要算收入;养鸡养猪养鸭,鸡猪鸭要算收入,粪便也要算收入,可做田地有机肥。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一部分是不能用做生活消费的,因为每一个农民家庭都是一个经营主体,必须自己为自己垫付生产费用。

    目前,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研究,主要是对根据现行测算方法得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和批评,探讨农业生产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文献很少,目前主要有曹子坚、王敏分析了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黄永兴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何秀荣发现了发展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递减,但没有实证的支持;王细芳选取中国粮食生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围绕农民增收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其他农业活动则没有进行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农业和农民问题,笔者试图从农业生产角度探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经验证据和智力支持。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收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F01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24-0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关系到农民利益,影响农业稳定、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达到52.6%,农村人口还占到将近一半的比重,因而如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维护粮食安全,是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突出方面和战略任务。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民的收入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难点。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意见和措施,一方面,稳定了粮食生产的大好局面,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对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起到了明显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使得农业农村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制约,农民增收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形势更严峻,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因而,必须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以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鉴于此,本文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商丘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当地农民收入的结构现状和增长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一、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现状

商丘市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粮食产量节节攀升,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保障区,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如果说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那么黄淮四市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粮仓”。从2006年起,商丘市粮食年产量一直都在110亿斤,而全国一共有19个省辖市粮食年产量超过100亿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丘市粮食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产量,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安全,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一) 农民收入总体现状

与粮食产量的稳步上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农民收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止步不前,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河南省全省收入水平都较为滞后,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样的收入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甚至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商丘市农民绝对收入水平提高速度较快,从2003年的1 556元上升到2012年的6 426元,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的转变,与商丘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比,差距虽然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变化较为微小,根本不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状。与城镇居民收入的比值从25.76%,仅仅缩小到2102年的35.09%。从绝对收入差距来看,收入差距不仅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拉大,从2003年绝对差距4 485元扩大到2012年11 886元。所以,相对于城镇化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相当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同时,与河南全省的农民人均收入相比,商丘市农民收入始终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从相对差距来看是逐步在缩小,从2003年的69.59%缩小到2012年的85.39%。但是,绝对收入水平却是逐步在拉大,2003年绝对收入差距为680元,而2012年的绝对收入差距就扩大到1 099元。这说明商丘市农民收入相对于全省农民收入来看,依然有较大差距。

(二)农民收入结构现状

从农民收入结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四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表2所示为2003—2011年商丘市农民收入结构分布。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3年以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始终是家庭经营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然后是转移性收入,最后是财产性收入。虽然从2003年以来收入结构所占比重位次没有根本变化,但是各种收入来源所占比重却发生明显变化。2003年家庭经营收入为1 802元,到2011年家庭经营收入为2 823元,增长了1 021元;工资性收入从2003年的363元,增加到2011年的2 505元,增长了2 142元,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家庭经营的增长幅度;2003年工资性收入仅仅相当于经营性收入的20.14%,2008年相当于69.57%,而到2011年就上升为88.74%。财产性收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支农惠农政策的加强,农民获得的粮食补贴、种子补贴等等也是逐步上升,但是在2011年也仅仅达到232元。从上述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构成农民收入结构的最主要的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虽然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依然是最大,但是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来看,工资性收入无疑是贡献最大的。

二、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滞后原因分析

(一)第一产业比重太大,非农产业滞后

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民收入较高的地区,都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的地区,因而,农民的收入来源更多的是来源于非农产业。但是在粮食核心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都是比较大,并且下降的趋势较为缓慢,而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如表3所示,在2002年以前,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比例始终是一二三,2003年之后才变成二一三的结构,从2007年之后,生产总值的比例才稳定为二三一的结构。这说明,商丘市非农产值所占比重上升相对比较缓慢,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较为缓慢。2011年商丘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还高达24.1%,非农产值比重为75.9%。而同一时期河南省的第一产值比重仅为13%,非农产值为87%;全国2011年的第一产值比重仅为10%,非农产值比重高达90%。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与河南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商丘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都过高,而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都过低。商丘市的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粮食核心区生产总值比例结构,这是农民收入较低的经济结构客观原因。

相对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商丘市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却居高不下。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始终是最高的,在2009年之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直高于50%。在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依然高达45.2%,而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仅仅为24.1%。由此可以看出,过多的从业人员分配过少的产值很难让农民收入提高,这也是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的农民收入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高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带来农业资源禀赋的减少,很多地区农民人均土地不足1.2亩,同时还有很多干旱、半干旱以及受污染的耕地,这都导致农业劳动率提升的困难。

(二)城镇化水平低

对于粮食核心区的农民来说,收入滞后的一个突出的原因是粮食核心区城镇化水平低,其结果是过多的劳动力资源只能滞留于农村,过多的从业人员从事产值较低的第一产业,劳动效率低下,结果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升,都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聚效应,因此城镇化水平较低不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进而经济缺乏活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漫长,结果是二三产业发展滞后。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1.3%,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0.6%,而商丘市的城镇化率仅为31.5%。城镇化水平较低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城镇建设不足,因而农民就近就地转移的进程就被拖延,甚至用户籍来阻碍农民的进城,导致的结果是农民进不了城;同时,由于土地流转的滞后,农民又与农村的联系割不断,最终的结果是过多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外出的农民工也是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周而复始地流动,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三)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根据商丘市统计局对农村住户2011年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商丘市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被调查的2 650个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仅仅为727人,占比仅为27.43%。在被调查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分布中,不识字或者识字较少的农民为206人,占比7.8%;小学程度的为444人,占比为16.76%;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 606人,占比为60.6%;中专以及中专以上的一共127人,占比4.78%。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住户的农民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及以下;同时,由于参加专业培训的比例较低,因而其收入水平很难短期大幅度提升。由于被调查的农户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程度低下,在选择就业地点时,被调查的2 650人中间,在乡内就业的达到1 910人,占比72.08%;由于本地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因而当地就业的劳动力很难获得较高的收入。同时,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的不高,导致农民意识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一些农民宁愿收入较少,也不愿意尝试收入较高的农业生产的调整。

(四)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效益低

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电力、油料等能源价格的上升,粮食生产正步入高成本时代,粮食种植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下降。据河南省农调队连续5年(2007—2011)对粮食种植成本与收益的资料分析统计显示,小麦的生产投入的各项费用都在大幅度地提升。

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天气异常情况的影响,几年来小麦的收益出现波动的态势。2007—2011年,小麦亩产值增加193元,增幅35.7%,年均达到7.9%。但是,如果扣除成本,再减去种粮补贴,实际上种植一亩小麦的平均收益仅仅增加60.9元,年均仅增长6.8%。小麦收益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成本的增长,而农民该种经济作物或者外出代工所带来的收入要远远高于种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就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

(五)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到目前为止,农业的生产依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主,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缓慢,农产品价值链条没有形成,分散的农民依然只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并不能从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流通中获得增值的分配,因而处于价值链条的末端,被动接受市场的调整,从而不能真正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市场价格波动过程中,农民对于市场的反应总是最为滞后,农民只能被动地受市场价格波动的摆布,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不是最大的收益群体,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却是受损最大的群体。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维护粮食安全,必须保证粮食核心区粮食产量的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形成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稳定机制。

(一)提升粮食核心区城镇化水平,减少农民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差距逐步拉大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民过多,尤其是粮食核心区农民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导致农业劳动效率低下、农业增产增效缓慢。所以,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减少农民,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这样,才可以提高农业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减少的农民的出路就是从事非农产业。而城镇是二三产业集聚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提高粮食核心区的城镇化水平,以产兴城、以产促城,结果就会把大批的剩余农民就近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增加;同时,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粮食的稳产增产。提升城镇化水平、发展非农产业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是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策,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平等的经营环境。目前,中国在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方面实行的还是“一国两制”的城乡差异的倾斜的政策,造成城乡的差距依然在扩大。为此,就需要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形成二者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第二是必须尽快去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各种有利的外在条件,尤其是在住房、教育、医疗等农民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得农民出得去、进得来、留得住。三是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水平。由于粮食核心区的城镇化总体水平比较低、中心城市的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因而必须提升中心城市的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另外,中小城镇的规模较小,体现不出规模效益,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提升中心城镇的集聚能力,提升二三产业对于城镇的支撑能力,这样才能吸引农民就近就地转移。为此,就需要放开户籍制度,出台有利于农民就近转移的各种政策措施;同时,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得那些愿意种地、善于种地的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收入的增加。

(二)加强农民的组织合作,延长农业产业链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农民经营收入最主要的原因。农户生产规模小,限制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产品商品率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先进技术的采用和推广,因而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自身体育风险的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从提升农民自身能力的方面来看,需要有序流转土地,增强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效益,培养职业农民,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种植的职业化;与之相同重要的是,发展农民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支持、鼓励发展类型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由于农民家庭经营的大部分都局限于种植业,和农业相关的加工增值环节农民都得不到,因而需要发展粮食核心区农产品加工业,让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工业。这样,既可以发挥粮食产区的农产品优势,又可以发展与粮食加工相关的非农产业,在提升农产品价值环节的同时,又吸纳了农民的就地转移就业。

(三)调整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关键

农林牧副渔各自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农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对于粮食核心产区来说,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所占比重“一头独大”,其他的如林业、渔业等所占比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就需要加强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第一产业的相互比重关系。第一,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发展区域化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有针对性地发展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搞好产业的区域化优势,突出地理品牌优势,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种植和养殖。第二,优化农产品的结构。把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真正的放在首位,提升农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农产品的结构必须依据市场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真正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环保、低耗农业。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农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才能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三是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发挥服务职能,真正做到农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为农民的农业增产又增收提供专业的指导。

(四)加强国家政策对于农业的倾斜政策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

第一,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是和农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投资应该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这样,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同时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第二,对于和农业相关的水利、土地治理等增加投入,提升农业生产的基础技术水平。第三,是对于农业从业者的倾斜支持,重点支持产量大户,加大产粮重点地区的资金投入。为此就需要深化财政投入机制、金融支农机制改革、真正形成对于粮食核心区财政金融重点倾斜的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 郭建军.中部崛起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

[2] 翁贞林,朱述斌.农民收入水平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模型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2,(4).

[3] 柯炳生.关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4] 赵翠萍,任淑荣.从家庭经营收入透视河南农民增收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4,(3).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creasing

the farmers' income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grain production

QIU Shu-qin1,2

(1 Industry and commerce Administration college,Zhong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aw,

Wuhan 430073,China;2 Shangqiu Normal college,Shangqiu 476000,China)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4篇

二、调查经过

根据统计口径,农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具体内容附表)。根据这四项包含的具体内容,逐一向被调查农户提问,把农户的回答记入表格相应的栏目中,通过电脑录入汇总数据,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显示的农民收入的特点

1、工资性收入中,打工收入为主,而打工收入又主要以外出打工(本乡以外)收入为主。乡内打零工人均收入614元,占工资性收入的14.6%;乡以外从业收入人均3548元,占工资性收入84.6%。

2、家庭经营收入中,主要以粮食蔬菜瓜果销售为主。粮食蔬菜瓜果销售收入人均660元,占家庭经营收入69.5%;畜牧家禽销售收入人均209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22%;渔业收入人均53元,占家庭经营收入5.6%;林业收入人均28元,占家庭经营收入2.9%。

从上述情况看,被调查农户的现金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这块收入占到了农民现金总收入的78.4%。家庭经营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12.5%,其他占9%左右。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主要以打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

四、调查数据的可信性及对全县农民现金收入推算结果

五、合理建议

1、加速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本县打工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方面为农民开辟更广泛的就业门路,另一方面方便农民工照料家庭。

2、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集约经济。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灵活有效的流转机制,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集约经济,培育粮食蔬菜瓜果、畜牧家禽、林业、渔业大户。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研发短平快项目,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短期完成农村原始资本积累。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

5、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5-01

一、农村劳动力教育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根据对相关农业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农民收入有重要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高的农业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也较高,在文盲较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很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影响收入水平的高低,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收入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地区农民收入是保障教育发展的前提,收入低的地区无法保证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而收入高的地区则可以较好的保证受教育的程度和时限,使农村劳动力有一个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影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从而对农民收入造成影响,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素养好的农村劳动力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较低,大多进入第二、三产业发展,收入较高;而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事较低级的农业生产,影响了收入的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农村劳动力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术与经营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极大地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程度不是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相关资料显示,有过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收入一般要高过未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无论从事的是否为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都有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在生产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从而制约着收入的增加。有过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更加倾向于在企业和服务业等非农领域创收,而没有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培训与否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的就业,从而影响着农民收入。有过培训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上更有优势,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表现明显,他们大多有能力选择规范严格素质较高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自主选择性较强,不用依赖通过各种关系来找到就业机会,他们有能力选择就业地区,可以选择经济发展环境好、交通便利的中心发达地区就业。培训使他们增强的就业能力、提升了自身素质,有着广泛的就业选择空间,这就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会有力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经济发展的越好,农民收入越高,就会更加重视培训工作,就能通过劳动力培训持续地提升劳动生产经营的效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所以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有利于农村经济长期繁荣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应当加大培训的力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培训的能力和水平,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培训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三、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与农业发展其他关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在经济学的视域下,农民收入主要决定于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而对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水平产生影响,在其他因素(如土地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否和提升程度,有赖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培训程度,所以,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就可以积累农村农业的人力资本,提高农村农业人力资源的效率,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的基础。

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利于加快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从而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国内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和价格也不稳定,农民收入有下滑的趋势,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这其中既有农业自身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培训程度较低、农民自身素养水平偏低造成的,这是因为没有必要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就不能准确的分析判断市场需求,市场预见能力差,同时缺乏组织对应市场生产农产品的能力,更加没有运用优质农产品生产所需技术与知识的能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而又艰难。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大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为提升农民文化科技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从而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后的就业是农村劳动力的双向选择,这样的机制造就了不管是城镇就业还是农业内部的就业都需要有必备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关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能力越高、素质越强,越倾向转移,就业机会和空间越大,收入也越高。同时,城镇化进程也需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转化为市民,关键在就业,这要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的程度,农村劳动力整体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是决定由农民变为市民的关键。素质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既容易就业,有了生存基础,又可以融入城镇,有了发展空间。所以,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