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7日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是指高校图书馆为了使在职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知识深化、更新、补缺等教育,就是旨在增强图书馆馆员的适应性和发挥其创造性能力的在职教育,将其一次性教育改变为不断更新知识的终身教育。这种教育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经实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推行。笔者认为,应当将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这一重要课题作为一个既带战略性又有现实意义的大事情去做。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首先,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作为以储存和传播文化知识为己任的图书馆,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的迅速增加,建设一个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许多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自动化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基于网络开展深层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

2、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时代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高新科技产品已经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广泛应用,所以就要求图书馆馆员既要有图书馆学知识,又要懂得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自动化、网络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知识,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技术性能、操作技能及其标准与规范。笔者认为,衡量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志,已经不仅仅是图书馆规模的大小和藏书量的多少,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管理水平的科学化、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人员素质的专业化。因此,有必要在图书馆馆员中开展继续教育,组织馆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加速知识的更新补缺,才能有效地保证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使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3、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图书馆本身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其他各学科专业知识。作为沟通图书馆所藏文献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需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为教学、科研开展的各类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情报服务、编写书刊目录、主题索引等工作;其他专业毕业人员需要补缺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和图书馆实际工作技能,并在实践中逐步成为各学科文献的专家。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各学科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研究,以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习。对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国家应从政策法规上做出统一规定,在教育经费投入、学员时间保障、结业资格认可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使继续教育有法可依,促进我国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发展。

2、建立激励机制,将继续教育与定岗定编挂钩。继续教育是提高图书馆馆员学历、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一种手段与途径。它必须与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资格、岗位认证、职称评定相统一,从而调动图书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3、集中培训,定期交流。邀请专家为本馆工作人员作报告、讲座,这种法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借鉴性。而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制度化,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而不是可有可无或者心血来潮。同时,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较多,业务集中,因而可以举行馆内学习交流会。交流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可以是各自工作的心得以及经验进行交流,更可以撰写学术论文展开研讨。这既有利于培育馆内良好的学术气氛,加强馆员的敬业精神,又可以促进馆员间的工作交流,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异。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时代,也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料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读者的层次、需求也开始多样化、复杂化。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唯有不断充实知识、学习新技能,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才能适应图书馆自身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亚雄.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论坛,2004.5.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图书馆 管理人员 素质

知识的有效运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将知识凝聚在一起的图书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要想使国内图书馆走入一流图书馆水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这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是管理好图书馆的关键,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对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思想素质以及专业知识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处于主导和说明地位。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才能和组织才能,也难于发挥出来。图书管理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职业素养。政治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正义感,原则性。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具有不断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管理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着述能力。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是图书馆各级管理者的必备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懂得自己的管理对象,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才能对本馆本部门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行内行的领导。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图书馆学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较高的业务能力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除掌握多层次知识外,还应具有宏观思维、科学的逻辑推理、预测分析、灵敏的信息与心理研究等能力,这样的人才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⑴宏观思维能力。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埋在资料堆里,必须要有宏观思维,做到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注意信息的旁系性,善于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有用的微观信息,开展立体思考,通过点滴资料的积累去揭示未来的发展;⑵综合分析能力。图书管理人员要把纷繁复杂的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研究、储存、检索,然后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认识其内在的联系与发展变化规律,为读者提供方便。而综合分析的质量关键在于资料的准确性和可能性:首先,要提高选择素材与国情的适应性;其次,精确地辨别、选择素材的可靠性与可信性;⑶较高的心理素质。图书馆管理人员是根据不同用户与读者的需求提供各种不同服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直接为读者与用户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分析用户与读者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和行为需要等能力。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途径

1、图书管理人员自身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快速普及,各种各类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形式层出不穷。作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只有树立起创新意识,才能为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及批评性思维的技能。

2、强化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形象是图书馆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文化素养、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形象至关重要。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应明确其职业职责,以“为读者服务”为宗旨,工作过程中忠于职守,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同时甘于默默奉献,用熟练的操作、周到的服务、和蔼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为读者提供适时适当的服务;另外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意识到图书馆工作的意义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具有为读者服务的崇高品质。

3、实施有效管理,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图书馆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图书馆应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把任务计划工作列入主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贯彻到图书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中去,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压力,促使图书管理人员有质量、有责任、有目标地完成工作;同时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使其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提高实际业务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综合服务的效果。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职业道德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这个职业集团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基于图书馆员的自觉意识,向社会公示集团性的职业伦理、专业素养与行业规范。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以人为本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全方位服务好读者是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方面。因此,爱岗敬业、读者第一、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图书馆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爱岗敬业:爱岗就是应该热爱图书馆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应该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能认识其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

2.读者第一:读者是图书馆直接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工作的任务之一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馆员对事业的忠诚,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都体现在对读者的认识上,这也是一种职业责任。这就需要培养一种精神,一种以服务为荣、以服务为乐的精神。

3.勤奋好学:勤奋好学不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图书馆员只有不断的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图书馆行业的竞争力;并且要有终身学习意识,要经常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有了能力才能为读者做好高质量的服务。

4.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在与人交往态度上的诚恳和气、言语上的谈吐文明,行为上的举止谦恭的表现。它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在读者服务中,要求图书馆员热情文明、真心实意地搞好读者服务工作。

二、丰富的文化专业知识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培养。

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管理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着述能力。

专业知识是实行内行领导的基础,缺乏专业知识是难于胜任图书管理工作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是图书馆各级管理者的必备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懂得自己的管理对象,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才能对本馆本部门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行内行的领导。专业知识还指各行各业、各层次、各岗位管理共同需要的科学知识,如信息科学、控制论、系统论、决策科学。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图书馆学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图书馆是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多功能知识服务场所。计算机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其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迅速、准确、灵活地为读者检索资料,满足读者的需求,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较高的业务能力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除掌握多层次知识外,还应具有宏观思维、科学的逻辑推理、预测分析、灵敏的信息与心理研究等能力,这样的人才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1.宏观思维能力。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埋在资料堆里,必须要有宏观思维,做到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注意信息的旁系性,善于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有用的微观信息,开展立体思考,通过点滴资料的积累去揭示未来的发展。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优化基础服务

       在这一年中,我馆继续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

       1. 满足读者需求,增加开放时间。随着学校的发展,师资队伍壮大,学生人数增多,使图书馆直接面对的读者对象达到2400余人。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增加各室的开放时间,如文科、理科借阅室实现每天连续11小时开放制度,电子阅览室实现每天中、晚3小时开放制度,此外,还为外省市学生增加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的开放服务。全年借阅图书量为32028册,接待师生借阅数为70329人次,和去年全年44377人次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

       2.完善排架,更新导引标识。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我馆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文科借阅室39125册图书进行全面倒架、整架,实现严密规范排架。为了让读者利用图书资源更加得心应手,我馆还对全馆书架进行了重新标识,设置各类图书导引本133种,使图书标引更加规范。

       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还包括教材分发、期刊订购、新书采购、书刊加工等诸多工作,全馆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高涨工作热情及吃苦耐劳精神,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二、优化管理软环境

       在图书馆硬环境建设取得了极大改观的基础上,我馆及时调整建设思路,把工作重点从硬环境建设转移到软环境建设,明确发展目标,健全各项制度,优化管理软环境。

       1.遵循馆章制度,明确工作目标。我馆人员认真遵循《图书馆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细则》、《图书馆三年发展规划》、《图书馆XX年工作计划》等一系列制度计划,并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工作盲点,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工作标准。

       2.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书馆管理软件来提升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管理。目前,我馆已全面实现图书采编、流通、检索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各项内务统计都已实现电脑操作、有序化管理。我馆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已有三年,数据库数据已达34884条,即有60086册图书,为了确保数据库数据安全与规范,我们采取必要措施,对数据库进行经常性的、制度性的维护,同时做好1台服务器、6台工作机、5台公共查询检索机、79台师生用电脑的维护保养工作。除此之外,我馆利用完备的现代化设施和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课题研究资料检索及复印、刻录等服务,并坚持每月更新图书馆网页,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料服务及信息的网络化。

       三、拓展图书馆功能

       从传统的借还服务到教育和信息导航的功能转化,是当前教育形式下对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全新要,基于这一要求,我馆努力探索工作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教育功能。

       1. 开展利用图书馆教育。对高一全体学生进行入馆教育;组织学生图管员,开展图书情报知识、怎样利用图书馆资源及读者借阅制度等培训;参与学生图书资源利用研究型课题研究;开设网络资源信息检索拓展性课程。通过一系列培训教育,吸引了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今年馆办读书活动4次,主题是:《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比较》读书讲座、《我与学校图书馆》征文交流、《博览群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示,累计参与学生达313人。组织学生参加区中小学文学社团刊物比赛,我校xxXX年5月号刊获得区高中组一等奖。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生网上读书活动,如《纪念胜利60周年》、《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读书征文及《电脑作品》制作,参加学生30人,其中1人获得二等奖,7人获得三等奖,我馆荣获学校优秀组织奖。

       3. 开展图书馆宣传。开展对400名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书。每月通过本馆网页、《图书苑》小报及新书专架,向学生报道图书馆动态,新书通报,好书借阅排行榜,开展图书评论及阅读交流。

       4. 开展教育情报服务。坚持每年编制各学科教育期刊题录及有关教育文摘,开展教师课题研究或教学用资料检索服务,为学校《城郊新建寄宿制高中“和谐发展“的教育资源优化的实践研究》分课题及子课题提供有关资料检索服务。

       四、提升馆员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岗位职责要求,学校引进了两位图书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人员,充实了图书馆的技术力量,同时也激发了全馆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1.加强业务学习。不少馆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学习。今年,我馆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讲座、《中小学图书馆人员图情知识》上岗培训、《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组织及检索、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目》职称培训、《学科资源库建设》培训,全年参加培训有5人次,累计培训时数达245学时。共2页,当前第1页1

图书馆学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当今,在公共图书馆管理问题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引起了图书馆界专家、领导的关注。本文根据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建构的需要,将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特色与要旨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探究公共图书馆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内在驱动力。

在图书馆界,专家们对图书馆管理颇有争议,认为它是“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图书馆内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高度协调一致”、“低耗、高效、优质的管理”、“图书馆组织管理的系统化”等。这些说法,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都忽视了“人”的作用。我们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离不开“人”,要“以人为本”,通过计划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实现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物质资源的科学利用,以期达成公共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1.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用户服务工作,它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继续教育学习的良好环境。“人来人往”、“知识共享”,“不分彼此”、“共同提高”,每个人都拥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这是“以人为本”的很好体现。同时,它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荷兰学者霍夫斯坦特说,管理不是处理具体的东西,而是处理对于“人”有意义的信号,这种信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而文化必然渗透于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在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1、1以人为本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工作先要做好“人”的工作,人是管理活动中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把人管理好了,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开展了。人的个体,在心理、行为、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是极为复杂的。以人为本,就要准确把握人的这些差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

1、1、1责任到人。协调公共图书馆各个系统的工作,实行业务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并落实具体的负责人。

1、1、2监督到位。建立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代表参加的民主管理组织,对公共图书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督促公共图书馆工作计划的执行,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

1、1、3人尽其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力求用最少的经费补充、用最快的速度提供用户最需要、最有使用价值的文献资料,并使既有的人力资源和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设备发挥最大作用。

因此,人本主义的特色,其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公共图书馆中的人充分发挥其才能。

1、2科学管理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要做到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统一,借鉴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充满人性关怀中,摸索出公共图书馆自身的管理途径。

1、2、1劳动组织合理化。根据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合理设置业务机构;根据馆藏的文献资料类型和用户需要的特点,科学划分工序和工作范围。

1、2、2业务工作计量化。在掌握一定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库存论研究现有书库空间的合理使用;运用线性规划科学地安排开馆时间、干部配备和经费的使用等。

1、2、3工作人员专业化。在熟悉公共图书馆业务的基础上,在某一学科知识的范围内,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深入学习、钻研,能够担负起该学科的专题文献和信息服务工作。

因此,管理科学的特色,具有前瞻性、前沿性与和谐性。否则,在原来的水平上强调科学管理不仅会落后,而且很可能是一种逆动。

2.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要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也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对“馆人”的重视,要求职工更自觉、更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并通过进修、培训等学习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由经济发展而带动的科学管理追求,即以“人本主义”的思想为基础,顺应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精神。

2、1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根本”。

从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说,是指公共图书馆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属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公共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出发点。

2、1、2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1、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事业的共同发展。

2、2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核心”。

从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说,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并为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也可以在相互协调中达成共同的愿景。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2、2、1重视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需要。

2、2、2鼓励职工,培养职工。

2、2、3设计组织,始终围绕“人”这个中心。

总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工作结构也日益复杂化。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公共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必然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分散、重复、混乱和浪费。因此,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功能,建构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一项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 孔兹.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