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育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样的改变,要感谢孩子们、家长、及班主任老师的配合。才能让我们的美术课这么顺利地完成。但是,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也有需要提高反思的地方。
每一学年的下学期都是忙碌的。本学期同样,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活动工作,一是最初的六年级毕业资料的收集,配合毕业班各项影像,资料的制作整理;二是迎接7个好习惯黄小琥老师的参观指导工作中,做好学生美术作品展示工作;三是家长开放日配合班级装饰,作品展览相关工作的安排;四是迎接7个好习惯世界各灯塔校区领导参观学习活动的课程设计,准备工作,认真上课,此次活动中孩子们表现非常优秀,孩子们在应对老师提出的相关活动的问题,回答准确灵活,是自己的想法,证明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都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是死记硬背的,能用自己理解的表述出来,表达能力很强的,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五是学校的六一汇演及毕业典礼活动的节目编排,本学期田老师我们选择的是一场亲子秀,这里面有很多人的支持与牺牲,两位舞蹈老师的帮助下,家长们能牺牲自己的工作来参与其中,孩子们的认真等使我们这场节目能完美的谢幕。
本学期是充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的一个学期。
在这样的一学期中也有不足之处,遗憾之处。回头反思,也有需要今后调整改正的地方。
①、专业知识的储备,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头脑。
②、对自己定下的计划继续实行,田教授给我们的作业是每天要练习绘画,他说美术跟以前的数学不一样,美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练习,才会在专业这方面有所提高,因此,自己给自己要求每天到校以后,在美术教室练习绘画到9:20。可是,后边的几周排练节目有所松懈。需要以后调整好自己工作安排,能坚持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关键词:农村 美术课堂 教学资源 学习兴趣 个体差异
自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美术教学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新的教学观念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一线教师也在尝试学习新的理念进而分析教材,为美术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然而,农村美术课堂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发挥农村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让其具有闪光点成为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农村和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的学习由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村美术课堂具体教育教学的时候,需要我们提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获得较大发展。笔者认为农村课堂教学要想具有闪光点,需要充分发现和利用农村和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具体的应用笔者将其总结为“抛、探、展、思”,“抛”就是抛砖引玉,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的优势乡土教材;“探”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课堂中教育教学不能完全由教师制定,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应引导学生学习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展开主动探索;“展”就是指成果展览,因为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生的教学存在差异,美术教学具有极强的表现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览,容易让其获得自信心,发挥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思”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农村和身边的教学资源,针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上文我们也谈到,学生受家庭文化、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予以尊重,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美术教育是所有学科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最见成效的学科之一。美术课堂要具有闪光点,就应该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加开放,在具体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强调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和内心精神世界,给学生思考空间。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就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逐渐淡化美术学习中片面强调“像不像”的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唯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增强美术课堂的吸引力,让其具有独特的闪光点。例如,让学生用树叶制作贴画,教师只是做引导,这样全班几十幅贴画表达出学生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也展现了不同的面貌和特点,其中有些学生的作品展现出的特点,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创造的源泉。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1]
三、重视写生教学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高楼林立,而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但是城市的辅助设施资源却比农村要丰富。因此,写生对于农村美术教学来说,是一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的课程,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自然,了解本地方的生活状态和习惯,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中,以自然环境为课堂,让学生欣赏、描写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传统的农村美术教育课堂十分古板,只是让学生在教室内进行绘画、描写,内容单一,而让学生将大自然作为课堂,能够让美术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课堂充满活力。
四、能够多维度审视教材
只有教师备好课才能把课上的精彩,备课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教师反复推敲,不断总结和反思。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备课即备学生。而多维度审视教材,这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素养更应该具备教育机智。那么,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闪光点究竟该如何备课呢?笔者根据自身备课的经验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第二,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学生还需要明确教学效果希望达到的目标,根据具体设置的目标具体实施教学计划。第三,根据农村的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开发农村美术课堂,让学生感受课堂的活力。总之,一线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优势以及自己所教农村学生的基础,创设生动、活力的课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反思、探究、创新。
五、改变传统评价方式,课堂评价应注重学生心灵和情感的培养
传统观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依据自身主观想法给学生一个等级评价,学生去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问题又出在哪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美术评价是片面的。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加注重他们的心灵和情感。首先,合理做出评价,获得学生信赖。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最好当堂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多鼓励,具体作品具体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师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课堂上注重观察学生,耐心倾听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自己的收获,也提出对课堂不满意的地方以及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想法和建议,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自己的,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2]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意在提高农村美术教育质量,使农村课堂具有闪光点,给予此,笔者总结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将其总结了四点,希望能够为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也希望通过我国学者、专家等的努力不断改善我国农村美术教育问题,促进我国美术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3]
参考文献:
[1]许岩平.让农村美术课堂“丰满”起来[J].艺术教育研究,2010(10).
[2]罗艳喜.农村美术教育现状[N].中国教育报,2006-5-12.
[3]王海青.让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活”得精彩[J].理论研究,2012(7).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大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也被提上议程,现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大学美学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发展因素和时代变化因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不但表现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上,也渗透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大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信息化大环境,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推动大学美术教学的信息化改革。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大学美术;教学特点;价值;措施
本文探究分析了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的教学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和措施,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中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性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显露信息化特征。本文归纳总结了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的突出特点,详情如下。
1.多元化
多元化是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突出特征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区域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美术教学工作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利用互联网收集和筛选先进有益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们接触到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资源的丰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扩宽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实现百花齐放,从而促进了大学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自主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自主性更强。上文提到,受到网络资源共享的影响,大学美术的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发展方向也更加多元。除了能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促进了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培养。
3.交流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交流性增强。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变得更加便捷,交流活动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师生间交流、校际交流以及国内外学校的交流。交流的主要方式有网上教研、教学资料共享、网络课程等。
二、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美术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网络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学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也促进了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利用多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对此,有关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刺激了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的衍生和发展,也丰富了现阶段大学美术的教学方法。此外,大学美术的信息化教学,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贡献条件,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发展,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三、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措施
1.完善信息化设施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措施。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设施进行信息化调整,主要的实施方法有兴建多媒体网络教室、规划区域教学网络等。利用多媒体网络,将不同的教室联系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授课教师也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时、了解每一位听课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和不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学习。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让学生收获到了更多的知识;也缓解美术教师上大课的压力,减轻了教师的实际工作强度。本文认为,学校建立的多媒体授课教室应该具备以下功能,分别是广播功能、转播功能、监视功能、私信功能等。广播功能是指授课教师可以将屏幕上的内容呈现到每一位学生的屏幕上,避免大屏幕授课的简单杂乱;转播功能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某一位学生的屏幕内容呈现在其他学生的屏幕上,这一功能主要是适用于示范教学、提问等;监视功能是指教师的主机能够监控所有学生的电脑运行情况,防止学生用电脑做与教学无关的事;私信功能是指教师能够接收到从学生电脑中发出的私信,主要适用于答疑环节、或者是学生向老师提出建议等。
2.收集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各种积极有益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该建立校内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将收集到的资源存储在专门的数据库内。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可以随时访问资源数据库,调取信息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利用数据库来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用于学习研究、写论文等。
3.实践能力
大学美术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信息技术为媒介。联系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如美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画,为将来从事艺术设计的学生丰富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美术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突破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大学美术的教学水平,促进我国美学教育的整体发展。
作者:杨梦玲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邢澄.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
[2]王凯.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以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学模式为例[J].美育学刊,2010(1).
[3]林叶红.广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4]曹国洪,牟云刚.对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5]刘靖君.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6]殷会利.发展中的民族美术教育——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J].美术观察,2005(4).
关键词:市场;美术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民族职业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职业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中重要教学课程。本文主要就是对市场导向和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做主要的说明,总结了民族职业美术教育的特点,最后分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职业美术教育发展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市场为导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适应新的时展要求,教育方针和教学目的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越来越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要求。发展和完善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把握好当今时代所给予的良好发展机会,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使教育为社会服务,并不断改革和创新,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旦民族职业美术教育和市场需求没有相匹配,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职场中必然不会较快地相适应,他们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在整个市场中,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学专业根本无法紧跟时代的发展。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民族职业美术教育,才能真正的培养出能为社会作应有贡献的人才。
(二)民族职业技术教育
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概念就是指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对人数比较少的民族群体进行教育。在我们国家,少数民族教育就是指除了汉族意外的民族对于族人进行相关的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指的是那些少数民族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方。在整个民族教育的板块中,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是处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于民族职业教育就是指能够对学生进行先进的科学的职业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少数民族的技术型人才,从而大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缩短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内容,让他们能够掌握香港的技术手段和职业技能,进一步满足就业上岗的相关要求。
二、民族职业美术教育的研究
(一)民族职业美术教育的特点
对于民族职业美术教育的特点,它包含了和传统的同属美术教育一样的特点,但是对于美术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还包括了情意性、经验性、全体性等等特点,此外,名族职业美术教学和市场直接相关联,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为密切,给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所培养的人才。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职业美术教育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族民间的艺术进行研究,有利于改变一个民族的行为、心里、人格以及社会结构的模式,有利于对艺术和宗教的起源的进一步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民族美术以及工艺品都保存的十分完整,和其他的民族相比而言,它们主要是有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长期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下,交通十分不发达与世隔绝的特点。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世界上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文化艺术的传播和交流有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因此,发展民族职业美术教育大大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
2.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的教育功能
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职业美术教育模式的开发,对美术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极大的提升作用,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其就业面十分小,完全不能满足广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但是如果对于学生的就业质量的很好的提升,很好的适应了企业的需求,毕业生能够很快的融入到社会企业所安排的相关工作,学校的教育模式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就有利于学校进一步的办学,学校的知名度也会大大提升。随着学校知名度的升高,那么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就业也就将会变得更加让人满意,这样的专业将会是学生们渴望学习的、拼命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的推动之下,新的理论体系的支持之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职业美术教育模式将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实验,对于民族职业美术教学的教学观念又一次改善,就是把市场作为向导,塑造更好的教学风格,专业的设置将会更加合理化,设定好更加有利于培养市场才相关目标,建立好更加完善的民族职业美术教育理论体系,最好能够使得学校和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合作,能够安排学生尽快的到企业实践学习,把学校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学校里面去,对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因此,提升民族职业美术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的教育功能。
三、结语
本文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职业美术教育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总结了民族职业美术教育的特点以及其发展的意义,发展民族职业美术教育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提升民族职业美术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的教育功能。这对我们将来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相关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鑫.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与民族地区特色美术教育[J].艺术科技,2012,(05).
[2]张明霞.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群文天地,2011,(15).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师培训;顺向模式;特型示范;美术教育;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239-03
促进中小学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开展教师培训的核心工作。教师培训主要从培训理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与方式、考核与评价、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实践,努力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的有效教师培训体系,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多年培训教学的观察、分析、实践和调研总结,笔者提出了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理念。由此,深入解析顺向美术教师培训、探讨构建与实施顺向美术教师培养模式,既是推进中国学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必须,也是深化中国本土艺术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有效途径。
一、艺术教师培训现状
满足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应是艺术教师培训的首要目标,培训是否满足了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也应作为评价教师培训的重要权重指标。当下,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受教育者满足需求的相关性峰值越来越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训目标定位的短浅性。主要体现在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任务的完成,对教师培训的性质、功能、目标、动力与保障等伴随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系列偏差,把培训目标单纯定位在学历提升、职称晋升、合格证书获得或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等外在功能的层面上,缺乏体现对艺术教师内在素养的培育与外化知识技能更新转化的需求,缺少从长远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去培训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潜力与终身学习的未来艺术教师。
第二,培训内容设置的僵化性。僵化性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的引领理念滞后与培训内容的设置缺乏实效性两个方面。一方面,引领具体培训课程的内容时,缺乏相应的理念更新性,导致培训内容与具体的教育教学现实脱轨,造成教师实际教学转化困难。另一方面,在培训课程和内容的安排上,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员在特定教学情境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反思性、探究性、互动性、情境性、实践性课程内容偏少,缺乏培训实效。
第三,培训形式策略的单一性。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是行政指令性计划为主,培训形式基本上是采取短期集中面授,以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课堂讲座教学为主的单一形式,对学员在受教育背景、教龄、经验、职称、能力以及教学的理念、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性缺乏考量。
第四,培训管理模式的非专业性。教师培训的组织与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关系到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过程的实施、培训服务的质量和培训效果的评价。培训管理模式的非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一些组织与管理者对受训者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缺乏认识高度,另一方面本身缺少参加实际培训活动,培训组织管理的理念不够创新,途径策略不够实效,对培训过程的参与程度有限。
二、艺术教师培训模式
(一)艺术教师培训方案需要多模式贡献
目前,在还没有形成教师培训的“专业发展标准”或“项目实施标准”的情况下,培训目标的界定和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遵循“在多元中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总体原则。研制一个切合培训实际目标的培训方案是培训获得实效的关键要素之一。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学时)、培训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培训方式、培训教材与教参、培训组织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内容,核心是确立具体的、可操作的、可监测完成的培训目标。“在研制培训方案时,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量,提高方案设计的有效性:一是在有效组织方面,实施流程是否规范有序;二是在有效教学方面,培训者是否已经化‘理论’为‘实践’,倡导的经验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和可运用性;三是在有效需求方面,学员的教学难点、疑点、热点是否得到解惑和诠释;四是在有效互动方面,师生是否营造了智慧共享的交流互动平台;五是在有效提升方面,学员的是否能够从‘一般经验’升华到‘核心经验’,从‘经验型教师’升华到‘未来型教师’;六是在有效评价方面,考核方法是否能够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七是在有效管理方面,服务水平是否保障培训正常有序愉悦地实施。”在确保了培训方案依循一定原则,能切实保证培训实效性的基础上,艺术教师的培训机构与培训者需要贡献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多模式培养易于择优避短地进行培训活动,在活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优化整体艺术教师培训的模式建设是增益无穷的。
(二)艺术教师培养的顺向模式
针对当前中国美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全新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加速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其中,研究提出的“顺向美术教育”思想是在艺术教育视野下寻求美术教育教师培训的学理依据。“顺向美术教育”是指美术教育实施者依顺受教育者的情势潜质和需要而实施的美术文化的社会性育人活动。其包含顺势和顺心两大切入取向内涵。所以,顺向美术教育也可称为“顺势、顺心美术教育”。通过向心调控、牵引情境、顺理导向、特型示范、双向交流、“审艺”评价等教学培训方法,可以有效引领艺术教师培训的目标导向与方法探索,并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促使儿童身心发展和美术文化素养的形成。
1 构建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模型
进行艺术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在研究制定实施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模式过程中,首先,应本着实效性原则而展开建构具体的教学培训模型。其次,研究可操作的建构艺术教师培训“顺向”模型的方法。即用逻辑法、要素法和学科学习内化关联法等方法进行实操作。最后,有效搭建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模型。即以专业素养、理性精神为核心,关照和关联学生的心性个体判断,而进行向心调控、创设具体的情境、预设牵引师生双向互渗交流、审定“艺性”的生态运行模式的逻辑框架(见下图)。
2 实践“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策略
“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策略依据培训具体内容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第一,向心调控。向心是根据每个培训教师的受教育背景、教龄、经验、职称、能力以及教学的理念、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个体观察指导,顺其心化的进行收放自如的调控。主要
针对受训者的主体性、专业性进行的实际培训活动。一方面,突出受训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教育培训的师范专业性。一要适当增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更新性内容,除了促进教育教学理论转化外,还要适应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二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渗透、整合与拓展,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学术型与技能型并举的教师。
第二,牵引情境。牵引情境是指培训者要在为各个接受培训教师的独特教育教学理念的开发上预先设置的一个“场”,在这个“场”中制造引发创新成果的氛围、疏通日常教育教学障碍,使任何一个受培者都自由地打开心性进入具体的培训情境中来。主要强调受训者要顺应艺术教育的时代性、发展性。其一,艺术教育的时代性规定了要根据当代艺术社会学的特点和未来教师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基础艺术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个人能力、人格、经验的阶段性变化,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补充,转向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尤其要突出教师的自我潜能的激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二,艺术教育的发展性强调教师人力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把教师个人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认知与人格的并重,实现受训者在知识、技能、人格、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三,顺理导向。顺理导向中的“顺”之核心是一种具体的“提示性”操作,是指培训者在进行培训实操时,应守候专业学理的诉求,而根据每个受培者不同的心志特性与教育教学理念进行生态性的导向。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趋势。教师培训工作理念必须转变为探索“研训一体”模式,在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科研活动等实践,以训促研,以研带训,研训结合,将艺术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艺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训内容以学科为中心变为以问题为中心,实现生态性的专业成长。
第四,特型示范。特型示范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的范畴:一是根据不同教龄段的受培教师进行层次不同的艺术教育学理示范;二是根据艺术教育理念趋进的教师类型进行不同模式开创的启发引领示范,达到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核心诉求目标――“引领每一个艺术教师自顺教学”。比如笔者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为期半年的访学经历建构为培训课程中的一部分,将课程主题命名为《美术教育观念的蒙启》,分别设置分主题为“为什么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育观念哪来的”、“美术教育观念的形成”、“如何让美术教育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发挥实际的功效”的两课时、两课时、三课时、一课时的“四环节――八课时”培训。
在“为什么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的两课时环节中,主要分为“观念与美术教育观念”与“美术教育目的直接体现”进行编码知识的讲述。一,利用问卷调查、设问等方式,希冀开启个人智慧的逻辑起点、生发维度与宽广延伸,以此对受训者进行美术教育潜能的引导与开发。二,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提出问题“没有美术教育观念的美术教育会是什么样?”,以此引出国内现存的美术教育观念引导下的美术教育实践案例,引导受训者思考自我美术教育观念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匹配程度。最后引导式探讨两个选题:一是“美术教育的顺利、成功开展与实施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的统摄”;二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能够真正成长为完满的人,发展人的理性。”
在“美术教育观念哪来的”的两课时环节中,主要分为“大师们的智慧”与“每个人创造的集成性创生”两部分进行编码知识与有限编码知识的拓展讲述。前一部分中,着重联系当时的社会整体背景,讲述历史上的学者与大师们的各异的艺术教育观念,如史密斯、杜威、西泽克、罗恩菲德、布鲁纳、席勒、、等,以及对当代经典美术教育观念案例的探讨;后一部分中,着重联系当下的美术教育实际问题,如乡土美术、商业美术、网络美术的现实发展,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与思维模式,每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都应该寻找建立自我美术教育观念的可能与支持学理。寻找自身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或特殊案例,尝试建构自己的美术教育观念。
在“美术教育观念的形成”的三课时环节中,结合自身的访学经历为背景,分为“学术研究”与“不断实践”两部分进行如何构建艺术教育有限编码知识的讲述。在“学术研究”的讲述中,结合自身的访学教育,分析学术研究的信息获取、事象分析以及形成结论的集成过程。一方面,从研究事象的积累人手,强调学术研究是研究者长期多层次教学理论与实践化合而一的追问与反思的结果。在访学期间根据参加学术活动性质、主题、组织以及目的的不同,进行关于高等艺术教育与基础艺术教育的理念、实施方式、传播策略以及学科现状的多方位的思考。另一方面,提出自我观点的集成的重要性,鼓励受训者不断充实与验证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给出自身的观点形成逻辑――“事象-观点-观念-主张-思想-理论-系统理论-原理体系”;在“不断实践”的讲述中,注重引导受训者从“探寻实施教育观念的方法”、“逐步形成独立的普适方案”两方面进行自身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如何让美术教育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发挥实际的功效”的一课时环节中,进行“如何帮助学生成长”、“如何帮助教师成长”、“如何帮助学校成长”、“如何帮助福建成长”、“如何帮助中国成长”、“如何帮助人类自己成长”六个方面的宏观讲述,诸如此类的“特型示范”,不仅是笔者自身的顺向艺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策略之一,更启发了许多受训者在认识艺术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探索自身艺术教育理念的促进性、深化实践培训模式的实效性上,有了切实的收获。
第五,双向交流。双向交流是指在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培训者与受培者、受培者之间的共同建立的培训“教与学”的链条后,根据“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培训者为主、受培者为辅助或受培者为主、培训者为辅,亦或某一受训者为主、其他受培者为辅的双向对话交流。参加教师培训的学员既是学习者,评价者,还是参与者,贡献者。把学习和交流结合起来,同时培训者可根据交流情景、交流频率、交流实效的调研,有效地进行“顺向”链接的调控,为今后的可持续培训教学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交流作为一种宝贵的培训资源,各种反馈的信息、意见和建议都是培训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者提高培训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