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卫校护理专业

卫校护理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卫校护理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卫校护理专业

卫校护理专业范文第1篇

由于对医院的基本情况、医疗管理流程等知之甚少,同时接触社会少,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士等沟通的能力,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时显得手足无措,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看着护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着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我有点羡慕也有点怀疑自己是否也能做到这样。第一天我呆在妇科病房里。导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看到指导老师给破腹产的产妇插导尿管的时候,很小心翼翼,我不禁也有一种冲动,很想自己实践一下。导尿包满了,指导老师叫我,在学校没见过导尿包,也不知道怎么,但是我还是蹲了下来,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是护士,这是我的职责,不是我嫌脏嫌累的时候,就这样自己摸索着,把尿放完了。当我站起来的一瞬间对自己的看法顿然不一样了,尽管这是很小的一件事,可是我做了,并且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一丁点价值,一种久违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由于我是个刚见习的小护士,妇产科人多而杂,,护士长把我调到了外科,对此只能服从。外科人很少,负责指导我的也是一个小护士,年纪还没我大,我很庆幸,这样我们能好交流,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吧!

在外科的第一天我只叠了被子,看着指导老师给病人挂水,到了第二天老师就叫我给病人穿刺打点滴了,这个比我想象的要快,我以为我只能看看暂且还不能动手。她找了一个经脉比较粗的病人让我来实践,当拿到治疗盘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紧张,什么消毒,排气通通都忘了,好在病人竟然安慰我说,谁都会有第一次动手,不要紧张,看这个小姑娘手长得挺漂亮的,这点小事难不倒你的。为此,我很欣慰,一般的病人是不会轻易牺牲自己当做实验的,我就在慢慢的思考着静脉输液的步骤。尽管不是很完美,但是还是很顺利的给第一个病人做好了静脉输液,指导老师也对我点点头,渐渐也就熟悉了,老师对我也放心了,后来病人的输液都是我负责。换药水的过程中,我有一次没有对床号,仅有的一次却被院长看到了,我是该说我不幸呢,还是庆幸呢,不幸的是就一次,却被看到了,幸运的是还有人指导我,教育我,是的我应该老老实实按步骤来,三查七对。在病人的生命面前容不得我半点马虎。见习了几天我很小心翼翼,可是还是遇到了问题,有一种药现配现用,由于的疏忽,提前配,当我配完了才发现自己可能做错事了,我很慌张,我不停的上网搜索会出现什么不良症状,可是没搜到结果,我纠结彷徨,最终我还是向值班护士汇报了,幸好没什么,护士说不超过几个小时没什么大碍。我这才安心。原来我还不够细心,需要学习的真的很多。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现在实践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但我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见习 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学无止境。其实我们也知道,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年后的我们也要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然而社会看重的不仅是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多的要看我们是否掌握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旦踏入社会,我们就必须去适应,去融入。那么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踏实的基本功,以知识为后盾,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些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目标。

见习也无声无息的结束了,时间虽不长,但是我学到不少,理论与身体力行同样重要,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里好好掌握该学会的知识。我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

卫校护理专业范文第2篇

卫校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正值青春期,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由于环境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了人格的差异。为了深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城乡青春期女性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掌握现时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心理保健工作,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对卫生学校护理专业1080名女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朝阳市卫校2008、2007、2006级来自县城、市以上的女性学生560人,平均年龄(17+0.51);抽取朝阳市卫生学校2008、2007、2006级来自乡镇的女性学生520人,平均年龄(18+0.62)。

2.方法。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抽样人群一年内的心理及行为状况;②由负责本调查的心理咨询老师对调查班级的班主任进行统一培训,然后由班主任发放调查问卷,不记名进行调查;③心理健康指标依据表1、表3进行判定。

二、结果

收回问卷后统一分析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三、讨论

卫校护理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措施

根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情况看,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依旧是护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影响了国内医疗护理水平的提升。为了保证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护理从业人员,中职卫校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仅要培养自己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足够的实践技能,全面引导学生参与护理专业知识学习。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聘请人才,搞好队伍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而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护理作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对医院的工作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关系着社会医疗建设的发展状况。在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给予高要求的今天,医院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多,这就要求中职卫校能定期定量向社会输送护理人才。而教师是护理教学的引导者,其必须要从理论、实践两大方面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当前,中职卫校教师多数为理论知识的研究者,对于实际护理技能没有足够的经验,这显然满足不了学生对临床护理技能的学习。中职卫校需积极聘请临床护理人才到学校参与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与临床的有效结合,还能让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和各单位之间要互相协调,让临床工作者成为中等卫生学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二、改变观念,重视教师作用

为了满足现代化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医院应该搞好自身的医疗服务工作,这些都需要借助于专业人才作用的发挥。国内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的作用得到社会认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但中职卫校在增加学生数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学校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教育部门在指导中职教师工作时强调了“双师型”教师这一新概念,除了对教师的资格、职责等给予严格要求外,也关注了教师在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培养综合性教师是不可缺少的。

中职学校现有的教师队伍里,大部分来自于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教师多数研究仅限于理论知识,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人数较少。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会对临床上的新理论、新技术难以充分了解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给学生造成误导作用,影响了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而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给教师的临床实践学习未留有足够的空间。大部分中等卫生学校的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大,这是造成教学内容和临床实际情况不合的主要因素,学生毕业之后走上护理岗位会觉得学无所用。若教师无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那么其教学工作则是失败的。中职卫校必须全面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双师型”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栽培“双师型”教师,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教育发展。

三、基地建设,完善实训教学

从现实运用情况看,护理专业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最关键的并非局限于理论知识学习,而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用理论指导临床护理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不仅要参与课堂学习,还要通过参加各种实训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作为学校,应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平台,在掌握理论知识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校期间的实践操作练习均在实验室完成,教师同样也应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从这些情况看,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改善有促进作用,让“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技能教学的必备条件。另外,只有校方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教学条件,才能发挥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操作技能。

四、主动学习,参与技能训练

教师是护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学习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技能培训,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收获专业技能。尽管中等卫生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也曾到临床工作或进修,但因工作时间持续不长,教师所掌握的技能有限,给后期的课堂教学工作带来诸多阻碍。此外,临床技能学习的持续性不强,导致教师对于临床上采用的新理论、新技术难以及时了解,教学时也往往会无从下手。顾及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学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到医院进行临床学习,对护理专业中运用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全面了解,以更好地发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要采取边临床边教学的方法,从而满足各专业知识的教学需求,把护理专业的每个知识都能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教学条件有限的中职卫校,校领导需顾及专业课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当地条件较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不仅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临床实践技能,也能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结合亲身经历向学生讲述临床护理内容,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深动有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为了保证护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师在校工作期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需要借助于学校的力量,引导教师从多个方面改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继坪,宋锦平,成翼娟.临床护理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59-160.

[2]梁晓坤,李峥.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分工与合作[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29-531.

卫校护理专业范文第4篇

1.1对象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本研究随机抽取郑州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20个教学班,每个班随机抽取20名学生,共计400名学生;随机抽取护理专业相关教师60名,其中专业课教师40名,基础课教师20名;抽取郑州市较为知名的医院、社区门诊等相关医疗机构30家。发放调查问卷,对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专业课教学与实践安排、师资队伍、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调查。

1.2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及数据,同时结合小组访谈、个别访问的方式作为补充,对所抽取的调查对象分别发放预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行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法和改革意见,构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将该新模式在我校护理专业的30多个教学班进行试行,观察效果,逐步完善和优化。

2.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整理,共回收有效问卷481份,其中学生问卷394份,教师问卷58份,相关医疗机构问卷29,有效回收率均在96%以上,调查结果更具说服力。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行的中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2.1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健康观念的转变,社会对能够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结合性整体护理保健服务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而现有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是以生物护理模式为主的临床疾病护理,能力、素质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2组织教学与培养专业思想不契合

目前,在教学模式方面,绝大多数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都是采用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客观上造成了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理论与临床之间的脱节;在临床教学方面,任课教师主要为临床医生,使学生所学护理理论知识不能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组织方面,常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形式,致使一部分学生的护理专业思想发生动摇[1]。

2.3课程设置与专业特色不配套

现阶段,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学生在学校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比例不协调[2],护理专业知识所占比例过少,临床课程医疗专业知识所占比例过大;人文课程所占比例过小,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知识涉及的不够;课程内容多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框架构造,以学科为中心,各课程间过于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各课程之间、前期课程与后期课程之间重复过多。然而,现代护理专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不但知识覆盖面广,而且实践性强,在与医疗专业相互交叉的同时,又有自己的侧重点。因此,现有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与日益成熟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脱节。

2.4师资队伍自身素质和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中专院校层次相对较低,高学历的人才不愿选择来中专学校当教师,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护理教师的学历起点仍比较低[3]。据调查显示,目前,中等卫生学校教师本科学历教师为主,大多数中等卫生学校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较低,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更低,部分学校至今没有医学博士学位的教师;一部分教师是大专学历,且多为各中等卫生学校自己培养的人才,缺少外来人才,造成教师队伍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另外,各中等卫生学校护理教师在选拔、培养及执教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因学校教师资源短缺,部分任课教师身兼数职;护理专业教师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相比,所占比重较小;部分临床任课教师需从事临床工作,工作繁忙,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且课后与学生交流时间不足,都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校效果造成较大影响。

3.结论及讨论

3.1明确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

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与医疗卫生职业岗位的需求相适应。作为要培养护理人才的中等卫生学校,要时刻认清社会背景,对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收集毕业生反馈,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护理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等各方面要求,用以指导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4]。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对护理人才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卫生学校须为培养适应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护理人才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5]:(1)把好生源关,提高生源质量;(2)选择合理的教材,优化课程设置,建立良好的基础教学设施,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3)拓展好的医疗机构作为实习基础,并安排师资负责实习工作,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3.2树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理念

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对其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如下新的护理理念:(1)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要让护理专业学生的认为护理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疾病”,将服务意识由“病”转向“人”,加强对病人的关注与尊重,为病人创建温馨的医疗环境。(2)整体护理理念。整体护理是指导护理实践工作的一种思想方法,开展整体护理,树立整体护理观,从社会、心理及生理多方面评估病人潜在的或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提供全面的、主动的整体护理,以满足病人多方面的需要。(3)开放系统理念。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护理学生只有掌握本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并不断地的与外界环境互动,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生存。

3.3改革课程设置,建立新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改革是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课程改革要有创新思维,课程设置应与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已将护理学从医学领域,转变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结合的范畴。现代护理模式要求课程设置中要注重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对部分课程优化重组,强化其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系,如将外科护理学与内科护理学重组为护理课程Ⅰ,将儿科护理学与妇产科护理学重组为护理学课程Ⅱ,将精神护理学、传染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与康复护理学重组为护理学课程Ⅲ,这些课程的优化重组,既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又注重了学科间的交叉和联系,突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满足不同时期、层次的人对健康的需求,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实施。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质

卫校护理专业范文第5篇

 

计算机网络按覆盖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为局域网具有投入少、组网速度快、维护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所以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中小型企业基本上都使用局域网。

 

通过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组网的理论知识以及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对职校生今后的就业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多次组织计算机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开展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案例教学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以往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拘泥于教材内容,无法在提升学生技能方面取得突破。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课堂与企业通过实际工作案例实现“无缝对接”,学生随着案例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用人单位以最短的时间达到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同时,案例教学又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又会涉及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模块教学等许多内容。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案例教学在职校生技能提升方面的作用。

 

二、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效激发职校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职业院校中报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计算机专业已没有了当初的神秘“光环”;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与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这无疑加大了职校生学习的困难,不少学生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则可让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案例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突出工作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了较好的理论与实训成绩,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就业后面对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问题时还是会手足无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工作脱节,而案例教学将真实的工作情境搬进了课堂、搬进了实训室,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需的工作能力的培养。

 

3.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案例,从而达到了理论与实训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教学目标。

 

三、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案例教学的开展

 

1.课堂教学多样化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都局限于教室与实训室,而在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打破这种界限。

 

如在“走近计算机网络”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由于笔者所在学校已建校园网多年,采用光纤接入Internet,有公网IP地址若干,对外有可用于宣传学校网站,并为学校下属的系、部提供网站虚拟主机托管服务,对内建立了无纸化办公网络,用于日常信息、教学管理。所以,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网,通过与校园网的零距离接触,去认识、了解局域网的功能、结构及使用设备情况,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

 

2.教学内容实战化

 

教学内容实战化是提升职校生工作能力的关键。因此,要选择切合学生能力现状的案例展开教学。

 

如在“使用交换机组网”的教学中,笔者设置如下案例:学校第一教学楼要增加一个实训室,可容纳40台计算机,要用两个24换机将这40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组建一个局域网。规定好网络拓扑形式,让学生自己分组解决如何使用交换机进行组网。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通过实践,很快就掌握了交换机的连接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设置相关案例,就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及级联、堆叠和链路聚合的原理。

 

3.教学考核科学化

 

教学考核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考核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也要考核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提升。

 

总之,职业院校的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应以实际工作案例作为教学突破口,着力培养职校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