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二年级上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低段学生,导入
新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主体活动能否实现预设目标,与有效导入直接相关。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一个有针对性、吸引性、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而且能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小学低段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几种导入的方法。
1.旧知识导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恰当而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
学习锐角和钝角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联想二年级上册角的知识,让学生动手任意画一个角并叫一些学生到黑板上画,然后让学生将黑板上的角进行分类,同学们分类时依据已学知识张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来分很快就分好了,那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又叫什么呢?(这样引入,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学习,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发展。)
2.操作、演示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融于学生的操作、演示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玩具。(老师从背后拿出了火车和风车,学生兴高采烈)。
师:你们想玩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学生积极踊跃,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
师:在这两位同学玩之前,老师提两点要求:①请认真观察火车和风车是怎样运动的。②请用语言描述运动情况。(上台的同学分别操作、演示)
师:谁来回答?(学生踊跃举手回答火车是平移,飞机是旋转,揭示本堂课所学内容。)
3.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法与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相符合,游戏的过程既能说明或启迪一个科学道理,又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很利于儿童吸收。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准备了好多礼物(拿出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我们来玩一个拼组游戏请同学们用这些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学生兴趣浓厚的进行拼组游戏)。
师:请将你拼好的图案的每一部分图形名称说给同桌听听。
(用这种游戏导入法使同学们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同学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在讲解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教师利用活动角)
师:老师要学孙悟空变戏法了,仔细看。(学生瞪大眼睛看着我)
变,变,变(老师边说边把活动角的张口由小变大,如下图所示)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角变大了。
师:具体说一说,角的什么变大了?
生:角的张口变大了。(师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
师:老师又要学孙悟空变戏法了,仔细看。(学生瞪大眼睛开着我)
变,变,变(老师边说边把活动角的两条边分别对折,如下图所示)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角的边变短了。
师:还有吗?
生:角的大小没变。
师:你们真是会观察的孩子。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师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谜语导入
谜语导入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具有“竞争”意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对谜语的分析,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结合我们以前所学知识仔细听,好好想,这是什么?(老师放语音:“小小图形真简单,尖尖脑袋两条边,想知它的大与小要看开口不看边”学生一听完就积极举手)
师:是什么?
生:角。(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学习锐角和钝角打下基础,明确学习的目标。)
5.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的故事来引入的方法。这种形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蝴蝶自由自在的在森林里飞舞着,飞着飞着它觉的自己独自一人太孤单了,蝴蝶决定去找自己的家人,这时聪明的猴子正巧路过,蝴蝶忙问:“聪明的猴哥谁和我是一家人?”猴子挠挠头环顾一周,看见蜻蜓,于是猴子对美丽的蝴蝶说:“蝴蝶妹妹蜻蜓你们就是一家人。”)
师:同学们,蝴蝶、蜻蜓为什么都是一家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出示下图)
6.设疑导入
有人说:产生疑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的测量》
师:笑笑和淘气是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孩子,有一天他俩因谁高谁矮争论不休。听!淘气说:“我比你高,要不然你怎么叫我哥哥?”笑笑说:“不对,不对,我比你高,要不然我怎么比你穿的裤子长?”
师:你们谁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到底谁高?为什么?
(这样便很自然地引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先量出笑笑和淘气的身高,再进行比较,以达到有效导入新课的目的。)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我在备课时,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游乐园游戏项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体会“几个几”。 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例一的主题图为情境先解决问题,再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的反馈和学生解决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读法,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就会困难小得多。
2、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中,没有非常好地剖析教材中“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这句话中的分类思想,只是把摆小棒作为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含义的一个促进活动。应该有递进地设计摆小棒活动,通过学生摆小棒的情况分类得到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才能得出乘法。
新教材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来编排的,内容编排改动比较大。在对新教材使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我不断摸索,不断反思总结,现在重点以“问题解决教学”为主,结合案例分析一下自己的得与失。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解题方法策略的掌握,在解题过程中,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知道了什么、怎么解决、回顾与反思来解题;新教材还加强了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的培养。教材呈现了学生画图理解数量关系,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顺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3页《问题解决》
二、教学流程
三、案例描述
片段一:
教师:想一想,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先让学生先独立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然后指名汇报。
5×4=20(张) 5+4=9(张)
教师:比一比:两题都有4和5,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
教师: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说明你是怎样想的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其它直观的方式来画。学生自由画图表示。(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认认真真地画图)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例子。
……
教师:画图没有统一标准,可以用长方形、圆、小棒、三角形……画图,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了,画好后,如果能把图意说一说就更好了。画图分析没有对错之分。(学生露出笑脸)
片段二:
教师:老师现在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伤透了脑筋,我们一起来帮忙解决好吗?(学生跃跃欲试):
出示}组:玩具店里的玩具小汽车有4个轮子,三轮车有3个轮子。
(1)一辆小汽车和一辆三轮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2)3辆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3)4辆三轮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教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画图分析,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图分析,小组交流)(教师半扶半放)
小组汇报,展示学生画图作品。
教师:同学们通过认真思考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怎样检验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让学生知道:画图不但能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列出算式解答,还能帮助我们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片段三:
智慧大比拼: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画图分析,尝试解决,指名板演,之后全班辨析。(学生独立画图分析,效果较好)(教师完全放手)
四、教学反思
(一)创设画图解题的情境,增强学生画图解答问题的意识
低年级的学生看到这种繁杂的文字,多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多会觉得无从下手,甚至读通整个题目都有困难。根据其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使孩子读懂题意、理解题意,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会画图的方法,感受画图策略的多样性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学生解题还不如教他们解题的方法。希望学生能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来画图,并选择合理的画图方式来解题。
画图的形式除了大家熟悉的线段图、平面图、立体图、集合图、统计图,还包括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的图形表征,如实物图、示意图等。对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画图没有统一标准,可以用长方形、圆、小棒、三角形……画图,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了,画好后,如果能把图意说一说就更好了。画图分析没有对错之分。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不同的图来帮助自己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策略,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愿望。教学中,在保护学生积极性和独创性的前提下,教师也要规范学生的画图要求,无论是用什么图形表示,尽可能做到大小一样,特别是上到高年级,如树图用尽子来画,集合图的两个椭圆大小尽量相等,并在图上标出具体的条件,教学生一些常用的简笔画,示意图力求简洁实用等。
(三)提供探索的空间,提高运用画图策略的能力
学生对画图有了兴趣,并初步掌握了画图的方法时,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在加深问题的难度上下功夫,而是教师要有意识地找有代表性的又为学生容易接受的题目,重点培养学生的画图策略,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画图策略,并产生迁移,遇到同类题目也能运用这样的画图方法来解决,甚至遇到一些未碰到过的题型,学生也能灵活运用合理的画图策略,经过自己的画图、分析从而找出解答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梳理教材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灵活运用,并能对不同题型的问题解决时所运用的画图策略进行归纳,达到合理运用,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从而通过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画图策略的评析,提升学生画图解答问题的素养
关键词:数学 创造思维 关键
从以往的的记忆教育到现在的发散思维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也经历着非常大的改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示明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现代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出合格的人才,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是基本条件。小学数学教育就担负着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思维创新的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集中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等。小学数学虽然是内容较浅比较简单的一个科目,但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一个科目。其通过缜密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或者是发散性的思维,都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有了这些思维能力,学生们
不论是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有好的思维习惯,最终可以在自己理想的领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所以,小学数学是必要的,小学数学中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注意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在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里所指的全面发展,就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小学数学教育,就是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怎样将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全部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明确教师任务。首先要明确各年级所担负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上一年级开始就要开始不断的提高。在提高思维能力上最好与网络相互结合,它上面的教材生动形象,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任务,每天将自己备课记录与思维能力提高方面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得自己的数学课生动起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举个例子: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______。用扇形表示______,扇形的大小表示______”等等。
2、从每一节课做起。不论每次课开始讲新内容,还是温故而知新,或者是期末的总结复习,都要有计划有准备的在每一节课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中的“平均数”学习,北师大出版的教材没有向以往的教材那样直接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是独具匠心的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根据2个小组的投篮比赛的数据,如何决定谁获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将会发现两个组的人数不同,投进的总数不同,此时应该看每个同学平均投进了几个球。这样的情景引导,就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是小学生首次接触到不确定现象,北师大版的教材通过有趣味的猜测活动(抛硬币、摸球),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什么是不确定现象。特别指出的是,教材精心设计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转盘游戏——“分别将转出的两个数字填在方格中,看谁转出的两位数大”。学生们通过做这个游戏,可以知晓每个数字的不同含义,并更深层次的理解位值制的意义。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这个游戏,提高自己的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的能力,如当有学生转出9时,大家会把它放在十位,但是如果转出6呢?这时有的学生就可能冒险会不将它放在最高位,而是希望下次转出比6大的数,但是经过多次游戏后,学生将会总结出下次转出7,8,9的可能性要比转出5,4,3,2,1,0的可能性小很多。
3、将教学内容融汇其中。小学数学中包括了一些概念、计算法则、或者一些动手操作技能都是要在这些内容上着重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例如,北师大版教材在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概念学习中,教材巧妙的安排使用了七巧板中的某些板,分别拼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一系列活动。这样的内容,不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了图形的概念,形状,特点,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直觉思维能力。
三、课后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多练习。
而小学数学做有效的巩固方法莫过于留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们在练习中深刻体会,加深印象。此时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对思维能力不同的同学针对性的留不同的作业,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统计”单元,教材就在课后安排学生熟悉的“组织比赛”、“买气球”、“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等活动,激励学生们学会收集数据,运用图来统计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作出相应的决策,真正的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程度以及重要性。
四、总结
根据新课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数学不在仅限于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是更加注重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一个思维能力好的人未必优秀,但是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思维能力好的人。所以,为了给学生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小学数学开始,就要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学生数学应用知识竞赛委员会.中学应用数学竞赛题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云鼎,许少华.点击解析几何[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6,(1):45-4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活动中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3 培养学生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用学具量,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1 活动引路,提出问题。
(1)比一比。看看数学课本的封面,它的长边和短边各有多长呢?用手分别比划出来。
(2)量一量。活动:4人一组,每人从四样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小刀、方木块)中选取一样不同的物品去量课本的宽。 (方法指导: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展示交流。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4)想一想。为什么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5)比一比。请几位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同学展示并比较他们测量的结果。
小结:量同一样物体的长。可以用不同的学具(或物品),但如果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学具(或物品)作标准来量。
(6)练一练。①让学生用同一学具作标准,量课本封面的长。 (提高操作要求,如只用1把小刀逐次量出)②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3题。
2 归纳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在测量、比较物体的长度时,必须使用同样的测量标准,这样才便于交流。
[设计意图]安排量物体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为什么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这一问题的提出,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进而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安排操作、练习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并体验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实践操作,认识新知
1 认识尺子。
为了让测量更简便,聪明的人们发明了一种测量工具,谁知道我们通常用什么来量物体的长度?(尺子)
(1)让学生拿出尺子,观察:你会看尺子吗?上面都有些什么?请知道的同学告诉大家好吗?
(2)结合学生汇报、交流,认识刻度线、刻度数、“0”刻度、长度单位(厘米)。
2 认识1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课件演示:在尺子上,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画出长1厘米的线段)
(2)感知1厘米有多长。
①比一比。教师示范测量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棱长,带领学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这中间的空隙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②记一记。闭眼想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③找一找。你认为在尺子上,还有从哪个数到哪个数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找出其中的1厘米给同桌看一看。在学具、文具中,还有周围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同桌交流、汇报)
3 认识几厘米。
(1)说一说,在尺子上,除了1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2)想一想。通过在尺子上找出这几段不同的长度,你知道怎么看尺子了吗? (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几厘米里面就有几个1厘米)
[设计意图]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记一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中,丰富了感知,建立了“厘米”的表象。
4 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
(1)请学生先估一估黄色纸条大约有几厘米,再试着用尺子量一量。(结合学生出现的正、误两种实例的比较、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尝试练习:选一样文具,先估再量,它大约有几厘米长。(巡视中如果发现学生采用别的正确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3)用所学的方法,量出数学课本的两条边的长度,再与前面用学具量的方法和结果进行比较,体现“用尺子量”的优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让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尺子度量的技能。设计中增加了让学生先估一估再量这一活动,在加深对“厘米”认识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物体长度的整体把握,形成初步的空间知觉能力。最后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呼应,让学生运用所学,量出课本两边的长度,旨在让学生在对方法和结果的比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 指导学生看书。
2 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