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目主持人开场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变能力;判断力;心理素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选题主要研究了相关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案例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概述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一种由主持人引导,在特定环境中,谈话参与者围绕某个主题阐述和讨论观点的节目。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其语言特点是诙谐风趣、机敏睿智、能言善辩、用语巧妙。
2.2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标准要求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标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点:汲取书面语的精粹口语;艺术性和魅力。
2.2.1汲取书面语的精粹口语
日常生活中口语的使用一般都是从“极其严肃”向“十分随意”转换,这种风格被语言学家吕叔湘归纳为庄重、正式、通常、脱略四级。而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要面向大众播放,所以不能太随意,所以主持人的口语是介于“正式”和“通俗”之间的。
2.2.2艺术性和魅力
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是主干,所以对于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标准要求必须具有艺术性和魅力。尤其是谈话类节目,主要靠主持人的谈话来录制,所以语言显得更为重要。
2.3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口语化特点,幽默性特点,合作性特点,针对性特点,引导性特点,个性化特点等。
2.3.1口语化特点
口语化特点是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第一大特点。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其语言不能是书面语言的有声版。这样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所以,应该具有口语化特点,但其口语化特点又不是日常通俗的口语,而是在日常口语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精选而成的,是升华了的口语。
2.3.2幽默性特点
人的语言特点幽默可以帮助主持人实现现场的自然交流,激励在场的每个人畅所欲言,拉近自己与嘉宾及现场观众的距离”。
2.3.3合作性特点
谈话类节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主持人和现场观众共同完成,双方应该密切配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是有助于彼此交流的重要语用原则。表现在“诚实”和“适度”两个方面。
2.4提升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修养的有效方法
在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标准要求以及语言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提升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修养的有效方法:建立知识结构,增加知识积累;沉淀丰富的生活阅历及人生体验;广泛的兴趣和高尚的情操。
2.4.1建立知识结构,增加知识积累
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丰富的知识是丰富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有效途径。
2.4.2沉淀丰富的生活阅历及人生体验
读书增加知识面是提高电视谈话类主持人语言能力的一大因素,同时行路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两者都有利于提高主持人的语言能力。
2.4.3广泛的兴趣和高尚的情操
电视谈话类主持人的工作,从不同角度看,其工作性质不同。我们可以说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一个“杂家”。所以广泛的兴趣和高尚的情操是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的潜质。
2.5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对不同过程应具有的语言策略
2.5.1提出话题的策略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具有强烈意向性和目的性的会话过程,为了实现要达到的目的,每次都要围绕主题形成系统的结构。话题要不断的深入,首先要注重话题的提出,也就是节目的开场白,如果有效的表达好节目的开场白,是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关键。那么提出话题的策略主要从词汇宣示、修饰以及疑问三方面进行了讲解。
2.5.1.1词汇宣示策略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控制话轮转换的主要方式就是词汇宣言,也就是通过常用的词汇来宣布由谁来接管话语权,例如,谈话开启阶段的“有请”、“下面”、“是不是”等等。
2.5.1.2修饰
提出话题的修饰策略主要包括借助联想和想象的修饰策略;借助比喻的修饰策略等。
(1)、借助联想和想象
所谓联想是通过事物之间的联想,从A事物联想到B事物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联想可以对事物进行展开,将话题散发开来,以此引起听众的共鸣。通过联想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陈旧的事情崭新化等等。
(2)、比喻策略
通过比喻的方式可以形象的描述清楚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听众非常容易的听明白其中的意思。
2.5.1.3疑问策略
疑问策略主要包括假设性提问,“激问”以及明知故问三种。对于假设性提问,主要是以假设的方式进行提问,通过假设从而有效了解真实情况的方式。对于“激问”来说,它是一种相对刺激的提问方式,用激动的情绪,逼迫对方不得不说。通过“激问”的方式,有利于谈话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明知故问来说,目的是刺激对方的兴奋程度,迅速产生要否定错误、澄清事实的感觉。
2.5.2结束话题的策略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成功的交谈和讨论后,如果对话题总结,对未来形成展望也是影响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注重结束话题方面策略的修炼。要想在结束话题中做到满足听众要求,成功的主持人往往都采用辞格策略和概括策略。
3.结论
总之,研究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对于提升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水平以及提高节目观众人数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修养的有效方法以及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对不同过程应具有的语言策略方面展开了一定的探讨,并形成了一定的思路。然而,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视野非常宏大,笔者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需要新闻传媒业的深入改革才能实现。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叶丽红. 试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以《鲁豫有约》《艺术人生》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 朱鸿洁.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3] 孙元平,崔永江.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化主持风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1年央视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使用“节目主持人”一词,开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先河。
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能够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要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那么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体会到,基本上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政治素质
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意识。走上这个岗位,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在话筒前、镜头前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已经不再是个人的言论和个人的行为,而成了节目群体、电视台、某一级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换句话说,各级党和政府把话语权赋予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他们,传达党、政府和人民的立场态度、思想观念、路线方针、政策策略、舆论导向、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而不允许个人的杂念、私人的情绪混入其中。
(二)专业素质
1、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语言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荧屏前既是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主持有明显的表演成分。这种表演是为了完整、准确地表达导演及制作对节目的意图,以及主持人自己对节目的理解,通过眼睛、面部表情、肢体、空间、服饰、布景等形体语言表达有关的手段,强化语言传递的信息并且极大地丰富其内涵。形体语言是电视主持人用来真心倾听、平等交流、准确表达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电视节目品牌化、个性化和主持人增强自身形象魅力的重要途径。
2、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主要手段,有声语言应当是播音员主持人打磨得很好的劳动工具,无论是将文字稿件转换为有声语言,还是直接由内部语言外化为有声语言,都首先要求语言“外壳”的清晰、准确、入耳、耐听。播音员、主持人的用声吐字,关系到传播效果。
3、节目主持人的采编播合作与合一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责,一是播报提要、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语;二是呼叫、导引现场报道员(记者),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及重要新闻时,新闻节目主持人又往往集采、编、播于一身。节目主持人,首先,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广博的生活阅历,让自己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拓视野,增广见识,从与众多的新闻事件接触而获取的感性经验中,锻炼自己的眼力,去发现捕捉热点、焦点、敏感点。同时,不断深化自己的思维,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迅速准确地找出关键所在,并就此作更深、更广的联想,进而向受众阐发、剖析。
4、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能力
临场发挥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项很高的主持技巧,它要求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节目的最终效果必须实现合理的契合。一般来说,没有交流对象的信息节目或节目片断,最容易达成临场效果与最终效果之间的一致,这是因为主持人在这样的节目中,完全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文字来主持,其间没有信息的遗漏或扭曲。当主持人在节目中与人进行交流时,就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阻断,如主持人事先准备不足,对采访主题不够了解,对采访对象的风格把握不准,机械地按事先设定好的计划来交流,不做临时处理,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文化素质
主持人的文化素质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除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夫、敏捷的才思、得体的言谈举止外,尤须具备一般新闻工作者的应有特质――即“杂”与“专”的有机结合。所谓“杂”,即要求节目主持人须掌握自然与社会科学各领域里的一般知识。这是因为节目主持人作为新闻工作者中的一部分,在其工作中时常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知识问题,应对这些无处不在的知识问题,当然离不开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所谓“专”,应包括两方面:一是节目主持人毋庸置疑要对自己主持的节目所涉及的领域较为熟悉;二是节目主持人要具备一般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新闻知识及能力。
(四)个性特色
成功的节目主持人,一般均具有富有特色的主持人形象。这一形象的创造,除了应具有的其它各种要素之外,突出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应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看到,在当代电视事业的发展中,节目主持人愈来愈朝着个性化发展,这是因为,一般的模式化的主持人难以给人留下生动、鲜活的印象。
1、主持人的气质特点
主持人的气质,源于主持人的既有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节目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和融注于节目之中,使节目感染上主持人气质的特点,这样,就会使节目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如:儒雅型、严谨型、恬美型、幽默型等等。主持人的气质,有时又具有交叉和互融的特点,即一个人可以兼居两种或更多的气质特点,这当然更可以突出主持人的风格。
2、主持人的思想情感及审美倾向。
古今中外的名篇,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情”是电视节目中的灵魂,在节目中,主持人要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引导观众进入角色,身临其境。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具有审美性的传播者,节目主持人的审美追求对受众来说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一个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形象美、语言的规范美、表达的自然美、人格美以及个性美。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
突发事件采访与其他采访的区别
一般来说,广播节目主持人参与的采访可分为常规性采访和非常规性采访(也即突发事件采访),其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
l.掌握信息的数量不同。一般的常规性采访,事先经过充分的准备,可对事件人物、背景等一系列相关元素全部掌握。而突发事件采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主持人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对现场发生情况掌握的信息点有限,所有的突发事件背景有可能是直播室外的同事提供,也可能什么线索都没有,要主持人直接与嘉宾对话获得,主持人与嘉宾在直播节目中谈话的多少、主次、详略等情况就显得至关重要。
2.气氛不同。一般的采访由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气氛相对较轻松,活动也较自由。而突发事件采访由于节目正在进行中,气氛相对比较紧张,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3.播出方式不同。一般采访可以将所采访的素材剪辑整理后再播出,一次不成功可以重新再来。而突发事件采访由于受“直播”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是“现在进行时”,即说即播,不能做任何的加工整理,也不能重来,所以要求一次成功。
突发事件采访的准备
一次成功的直播室中面对突发事件的采访,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主持人平时的准备、积累工作尤为重要。结合笔者在直播节目中面对突发事件采访的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梳理好突发事件的类型。
在交通广播中,主持人直播节目时通常会碰到以下四大主要类型的突发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命案、盗窃、警方协查等;
事故灾害:交通事故、火灾、意外伤害、塌方、跳楼、爆炸等;
自然灾害:洪水、风雪、旱情、地震等;
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疾病等。
(二)梳理好突发事件中可能会采访到的嘉宾。
采访嘉宾的选择要围绕事件的类型来进行。嘉宾应对要谈论的内容很熟悉,是关键人物,或者是听众十分关心的人物。以下几类人群比较符合:
l.事件当事人:了解事件来龙去脉;
2.周边的见证者:在突发事件中当事人已经不在,可以采访见证人;
3.参与事件的救援者: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救火的消防官兵、医院的医护人员等;
4.政府官员:如果是政策性较强的话题,他们对事件能讲得透彻且具权威性;
5.现场新闻记者:可以是广播记者、电视记者,也可以是报刊记者,他们对突发事件采访过程,往往是直播节目的重要内容;
6.还有现场很多不确定的人物。
(三)做好采访前的案头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的成功与否与采访前的案头准备工作成正比。准备做得越充分,采访就越主动,采访的效率就越高,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l.日常准备、积累。
直播节目中要面对采访的突发事件不管是以上四种类型中哪一种,我们首先关注的要素无外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
例如:车祸、火灾、台风等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没有人员伤亡?险情如何?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对周边交通有何影响?
这些看似常规简单的问题中却隐藏着很丰富的信息。
2.设计提问。
正在做常规节目的主持人插播突发事件,在掌握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提问呢?这里有三个原则可供参考: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听众,面对火灾、地震我最想知道哪些现场情况,有没有人伤亡、在什么地方、会不会是我认识的等等;
从小处着眼:设计提问角度要小要细,范围要广,并要考虑从哪个角度切入更有新意,更能让嘉宾好回答;
提纲挈领:比如关于火灾类话题的直播采访,从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带来的危害、存在的隐患、应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角度去谈,落脚点当然是告诫大家都要杜绝侥幸心理,防患于未然。
成功报道突发事件需通力协作
1.处理好与日常节目的衔接问题。
突发事件发生前,主持人正在直播日常节目,面对突发事件,连线采访首先要考虑好主持人的开场白、结束语。开场白、结束语怎么说,上海著名节目主持人叶惠贤曾经说过一段话,可供参考:主持人说话的标点应该是句号(完整的看法),感叹号(独特的见解),问号(让听众思考),省略号(留下点回味),而不应该是逗号(尽是些水话)。二是要设计好采访前后的串连、中间的过渡。主持人既可以自己说话也可以用音乐或歌曲来串连过渡,但无论是用哪种方式,都要预先准备好应急预案。
2.处理好报道中各个环节协作。
突发事件信息往往是听众主动爆料的。第一手新闻线索要在第一时间,导播、记者的工作很重要。因为主持人在直播室,只能借助外力了解、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内外的协作、配合很重要。
例如我们曾接到过一位在工厂意外受伤,被切断8个手指的工人求助电话,要从绍兴赶到杭州做紧急手术,可不知怎么到杭州,走哪条高速,杭州哪家医院可以做接指手术。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全面布局,导播将事件的大致情况告诉直播室主持人,打破常规节目,第一时间和护送他的人取得联系,直播采访了解伤者受伤原因、受伤程度、目前状况、有哪些需求。直播室外记者联系沿途高速交警及时警车开道,让出绿色生命通道;绍兴地方记者及时追踪报道,介绍沿途的道路疏导情况;跑医疗线的记者立即联系杭州整形医院,请医护人员做好准备。还有热心的杭州司机在高速口接应伤员,直接为他们带路。直播室内继续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采访:面对这样的断指病人一般会采取哪些救助措施?治好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平时如何预防?同时,插播路上的路况,随时提醒车子行进的速度、路线。这一系列的报道既丰满又充实,非常立体化地表现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3.处理好与嘉宾的关系。
(一)加强文化内涵和品位的培养
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曾经说过:如果不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当不好节目主持人。可见,具有一定的文学气质和文化品味是一名优秀播音主持必备的素质之一。语言表达技巧是播音主持外在的语言表现,文化品味是播音主持文化知识的沉淀。只有当一个主持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在播音主持中体现出人文关怀,表达自己对文化独特的理解,才能提升节目的品位和层次,感染受众,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当然,我们提倡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并不是让播音主持在节目中故意掉文、卖弄学问、故弄玄虚、之乎者也,这恰恰是肤浅的表现。主持人真正的语言文化气息和魅力是在长期文化学习中积累和形成的,不是投机取巧来获得的。为此,节目主持人要广泛阅读各种文化经典著作,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节目主持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同时主持人要做好自身修养,培养慎独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真诚坦荡的人生态度,在节目主持中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观众,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二)真诚情感表达的培养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播音主持在节目中与观众不仅进行着语言上的交流,更是情感上的沟通。主持人的语言只有充满感情、真情、热情、激情,才能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和热爱。这样的节目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例如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在《焦点访谈》的一期节目中,有这样的开场白:“观众朋友们,我们这一期节目是从一个特殊地方的清晨开始的,这里就是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这座城市的居民每天清晨都是在焦虑和不安中开始的……”这样的表述让国内观众感受到伊拉克人民对和平和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对伊拉克人民的遭遇有了深深的同情,这样充满真实情感的节目一定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再例如1997年之日,白岩松在直播现场主持了整个回归仪式,当时他站在深港两地的分界线上,饱含深情地说道:我左边是香港,右脚是祖国深圳,再过三个小时,这条让两地中华儿女伤心的管理线,就要彻底消失了。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听到这,电视前的观众无不感到情绪激昂、感慨万千。可见,情感在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作为播音主持,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社会、关心百姓疾苦,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将情感因素准确地运用到节目主持中,并通过一定的肢体动作和凝重的表情感染观众,为节目营造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另外,作为播音主持,要积极参加节目前期的采访和编辑环节,这样才能更加清楚新闻的来源,了解新闻当事人的情形,才能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自然地情感进入,提高主持效果。
(三)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培养
播音主持的语言要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和艺术性。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的蓬勃发展,各种节目类型不断出现,一些地方电视台主持人自身语言不过关,操着浓厚的方言在主持节目,有的主持人刻意效仿港台腔和东北腔,不仅严重影响到节目的播出质量,而且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带来了阻碍。事实上,无论节目类型如何变化,有着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依然是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播音主持要提高自身语言水平,在语言表达上能够遵循基本的语法、语音和语义的要求。为此,播音主持要加强自己的发声练习,扩展声域、美化音质,提高发音标准。积极学习《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等专业书籍,多向有丰富经验的主持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同时,播音主持的语言要简洁而充实,语言表达中的语气、语态要与主持内容相吻合,最大程度让观众理解和接受,而不是刻意的长篇大论、口若悬河,冗余信息太多会大大降低观众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另外,播音主持的语言要亲切自然,不要让观众感觉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当然不同的主持语言风格要与节目的宗旨相一致,在严肃类节目中,主持人讲话要谨慎、准确、用力,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在娱乐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要风趣活泼,符合节目生活化和轻松化的特点。例如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说事》节目中,主持风格亲和、质朴,让嘉宾感觉到主持人平易近人,敢于在节目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个性化主持风格的培养
播音主持个性化是近年来播音主持业界和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日益增多,不同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观众对传统节目的新鲜感在下降,对个性化的播音主持风格十分期待。目前,在广播电视节目市场中,收视率较高的一些节目大多具有鲜明的主持风格,他们拥有着大批的忠实粉丝和受众群体,这也使得这些节目能够长盛不衰,经常占据收视率排行榜前几名。例如来自台湾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深受内地青年观众的欢迎,节目主持人徐熙媛的俏皮搞怪、蔡康永的机智风趣都为该节目打下了个性化的烙印。一些严肃类的节目,例如《海峡两岸》等也由于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风格而备受喜爱。事实上,主持个性化是主持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主持人的性格、修养、生活经历、语言风格等因素与节目个性的完美融合,从而呈现给受众不一样的主持风格。不同的播音节目主持有着不同的风格,白岩松的主持风格在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崔永元的主持风格是风趣幽默、善于提炼;赵忠祥的风格是意蕴醇厚、沉稳厚重;王小丫是热情爽朗、本色诚恳。这些优秀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都给主持的节目烙下了自己个性化的印记,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当然,我们提倡个性化的播音主持语言,不是提倡怪腔怪调、插科打诨、吐字含混、言语不通,而是讲究表达张驰自如、灵动丰富,融入更多的个人理解和个人特色。
二、结语
电视节目主持人 体态语 副语言 传播 表情手势
电视,是视听艺术,表现在画面、声音等诸多方面,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语言符号外,主持人的目光、手势、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量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符号能真实地传达无声语言的情感,渲染环境气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也正是基于此,电视节目主持人信息表达的方式与载体的多元性是广播节目主持人无法比拟的。后者仅能通过有声语言一种方式来传递信息,而前者对于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机听到主持人的声音,通过主持人的语言叙事来揣测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可以通过画面看见主持人的神态和动作,通过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丰富自己对语言叙述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产生全方位的感受。这些专属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等传播手段就属于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的范畴。
“体态语”也称之为“态势语”,同样也是表达主持人情感意图的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尽管体态语属于“副语言”的范畴,但在实际的主持过程中,尤其是在当今电视节目多元化,主持人个人风格魅力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的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体态语言理解为“附属的语言”,认为其可有可无。恰恰相反,体态语言在电视节目主持中越来越凸显出不可替代的独立作用。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的重要性
体态语使主持人向受众传达的信息更加丰富。在节目主持中,因为画面的局限性使许多东西不能很直接明了地告诉受众,只能以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来表现。甚至有时候,副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东西比语言符号表达得更丰富。美国研究体态语言的专家伯德惠·斯戴尔估计:在有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传送的。这就是说,通过语言传播的含义不超过35%。有声语言固然是最为先进的传播符号,但是毕竟是人为设计的,其容量和作用是有限的。非语言符号是不能抛弃的,人类进行语言传播的同时,不可能消除非语言传播。进而言之,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同于传统电视节目播音员,不是对着台词照本宣科,而是要对节目现场氛围的掌控能力、随即应变能力、和观众和嘉宾的沟通能力等有着更高的要求。比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张丹丹,她每次节目开始前总是先跟观众笑一笑,打个招呼,一个简单的体态语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语言沟通开了好头。反观许多初上镜的主持人在使用肢体语言时没有仔细斟酌,或眉毛乱跳,给人感觉轻佻;或双手下垂晃来晃去,给人感觉不自在:更有甚者频频地变换手的位置,给人紧张而不安定的感觉。由此可见,在现代电视节目传播中,体态语发挥着独立乃至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表现有时比有声语言更具有说服力,更能直接传达主持人最真实想法,带来事半功倍的节目效果。善于运用体态语,能够显示出电视节目主持人综合效应的深度、力度及其美感。
二、主持人体态语在电视节目中传情达意的意义
电视节目也是关于时空的艺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同样要配合电视节目的需要,在完成节目信息的叙事过程中,兼有叙事的时间艺术和空间塑造的双重功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具备时间叙事的功能。无论是连贯的叙事时问,还是错乱的叙事时间,时间的转换都是电视节目情节推进的重要手段,电视节目正是利用这种对时间叙事的处理,来完成某种审美意蕴的暗示和传达。而参与其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配合节目的需要,进一步将这种审美意蕴明确地传递和表达出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可以配合主持人的口头语言和电视节目的其他声画手段进一步强化节目最终的目标和追求。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一期题为《丧钟为谁敲响——南非首次非种族大选在即》的节目。主持人讲完开场白“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南非一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这里我们不用去说南非的黄金以及钻石的储量占世界的多少,我们还是先请看一组南非的镜头……”以后,转过身去,镜头便从他的肩头迅速推到大屏幕上,音乐声中,山鹰在翱翔,越过高山,飞临乡村、城市……然后主持人转过身来,再次面对镜头说:“南非的确很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却经历了一段种族歧视的黑暗年代……所幸的是,从今天开始算起,再过整整二十天,南非将消灭种族隔离制度。”以大屏幕画面为主体的一个转过身去,一个转过身来,代表着南非历史的冰火两重天。这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与主持人口头语言以及大屏幕的完美结合,达成了节目整体的时间叙事目的,给节目内容创造出更多的意境。这说明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能够在节目中描画出神来之笔,参与时间叙事任务,具备时间叙事的功能。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还具备空间叙事的功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动作,以视觉活动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上,表现着最为丰富、鲜明、流动的画面,展示了观众难以感受和体会的内心世界。例如:《艺术人生——秦怡专辑》那期节目,按照栏目组的策划方案是:节目最后给嘉宾过80岁的生日,先把蜡烛点起来,然后把蛋糕分给大家,吃完就结束。当节目进行到这个环节时,朱军总觉得心中有一种情感没有表达出来,于是,他没有受预定方案的约束,而是根据现场气氛非常真情地对秦怡说:“秦妈妈,我能代表所有爱你的观众拥抱你吗?”得到秦怡的同意后,朱军和秦怡有了长达半分钟的感人拥抱。这个拥抱既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之情,抚慰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的心,又把节目推向了,带给了观众更多的心灵回响。
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对自身体态语言的巧妙运用,能够同时具备空间叙事和时间叙事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既可以并存、又可以互动,为观众编织出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中国达人秀》节目中,非常可爱的七岁小女孩唱完参赛歌曲《忐忑》后,未获得晋级。当周立波说出“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时,小女孩情绪失控,当场哭了起来,伊能静坐在主席台上安慰小女孩说:“笑一个,好不好?”这时,主持人程雷走上台来,单膝跪下拥抱小女孩,并用手帕帮她擦拭泪花。不再孤立无助的小女孩终于大声地对评委和场下观众喊出“再见”,程雷温和地给了小女孩一个鼓励的亲吻后抱起小女孩走下台。主持人此时此刻几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在时间叙事上连接两位参赛选手的演出,在空间叙事上表现出了一名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举手投足间化解了小女孩的痛苦,弱化了比赛的残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涉及心理学领域的相关感受,是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紧密结合的视觉叙事艺术。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同体态语言的实际运用
体态语大致上由面部表情语言、手势语言、身姿语言等三个部分组成,而我们所讨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表情,它意味着这些动作表情是有意义的,是重要的节目表达符号。下面我们来分别看看,具体到每一种体态语在节目传播中的运用。
首先来说说体态语中最为直接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表情。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来传递、交流。而主持人的面部表情最能反映其情绪,也传递给观众节目内容所需表达的意境与观点态度。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言语,表情语在体态语种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心理学家德惠斯戴尔认为,正常人的面孔能做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由此可见,表情是所有非语言符号中含义最丰富的一种。在一档谈“人民币再次降息”的访谈节目中,金融专家面对主持人谈降息的原因时,主持人时而低头作记录状,不时还翻动桌子上的稿纸,或将视线从专家的时点上移向摄影机镜头,似乎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觉到他既注意了观众又对权威的谈话进行了思考。
表情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还能够反映出主持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比如,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实况,节目中都出现过这样的画面: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中国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在场的主持人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五角星红旗,欢庆胜利,祝贺北京申奥成功。他们欢喜雀跃,相互拥抱,喜极而泣。这种真实、生动的面目表情深深感染和触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激发起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不同的节目类型也决定着主持人选择不同的表情体态语。如少儿节目《大风车》,主持人针对少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其表情应较为夸张、幅度大;新闻评论类节目,如《焦点访淡》、《新闻1+1》等,风格较为严肃郑重,表情也应具有端庄、沉稳的特点;新闻性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中就要把握好表情分寸,如果表情过于丰富,则会使人怀疑新闻真实性和可信性。
再来说说手势等肢体动作语言。可以说,手势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体态语。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在主持《开心辞典》节目的时候,有很多经典的手势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例如王小丫的介绍手势结束后,恢复成翘大拇指的手势搁置于胸前,而后指引选手进入答题桌时,她只需在翘大拇指的动作基础上,将四指伸开即可。如在讲解海水结的冰晶为什么是淡的时,她一边说一边做手势:“其实答案是这样的,就是说海水结了冰分成三个部分”,一边双手伸开并拢,再分开握住,然后伸出左手三个手指头。当她说到“开了一个好头,请听题”,她又握住右手,接着张开伸向前方。这些手势不仅让选手更便于理解,也能展现出她的个性风格。由此可见,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为观众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可能性,同时也创造了多重的空间意义,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主持人在实际手势语的运用过程当中,应该符合“适度”、“需要”和“美”的原则。所谓适度原则指的是手势忌“多、乱、杂”,比如有些主持人板砖式或切西瓜式的动作就显得杂乱又刻板。所谓的需要,是根据内容需要来设计动作,老艺术家曾说的“凡出一指必有所指”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所谓美的原则,指的是运用手势时要和整体姿态配合密切,例如在交谈时应少用双臂抱在胸前这样的封闭性姿势,新闻节日中也尽量不要使用过多的夸张手势,而例如《非常6+1》节目中,主持人李咏带动全场观众的气氛使用的标志性“6+1”手势,就与节目浑然天成,既加深了观众印象,也树立了个人风格。
体态语中的身姿语言最常见的是站姿与坐姿。一个主持人想要表现出得体雅致的姿态,在节日中传递环节信息,打造出节目风格和个人魅力,首先要从得体的站姿与坐姿开始。比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主持人孟非的站姿就做到了既挺拔端庄,又给人轻松亲切,让人没有距离感或做作的感觉。双手也会是常有一些变化,但大多数时候只是自然地垂直于身体两侧,拿着手稿,这就很好地树立出一个沉稳成熟的“盂爷爷”形象,给年轻的男女嘉宾一种信赖感。再有,比如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在主持节目中,总是和嘉宾拉家常一样并排坐在沙发上,姿势挺拔优美,非常漂亮。稍微侧一点身的角度也更方便交流,但鲁豫的坐姿从来不会给人过于僵直严肃的感觉,双手既没有冗余复杂的动作,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放在膝盖或者腿上,有时会双手十指交叉抱膝,有时毫不掩饰地一手撑在沙发上,一手遮住嘴巴大笑,同时身体向后倾斜,真实自然地“行随情动”,根据嘉宾的话语内容,像普通观众一样去倾听,一样自然而然地喜怒哀乐。再比如,央视四套的卢琛、凤凰卫视的曾子墨在坐姿上就有意采取前倾的姿态,既保持了新闻播报的端正与信赖感,同时也给人以亲切感。可见,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都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传递视觉信息,表达情感的有力体态语言,它时刻影响着观众的收视情绪,也必须遵从于节目的类型,才能给节目以及个人加分,否则,再精彩的有声语言也会被不合适的姿态语言毁于一旦。
在实际的电视节目主持过程中,所有类型的体态语运用起来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我们不能把它们单一化、程式化。体态语的运用必须尊重一些原则与规律,其中很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原则如下:
第一,与节目配合。主持人要时刻注意运用体态语过程中,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宗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对象,还有不同的录制环境,观众在收看不同的节目时会有不同的心理和审美标准。面对种种“不同”,主持人的体态语也应随之有所调节和选择。例如在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当导师要从两位选手中选择一位晋级时,主持人华少采用的体态语就是站在两位选手中间,伸出左右手分与两位选手十指相扣,紧紧地将手握在一起,这既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也体现出人文关怀,与节目当时的气氛非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