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资源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要坚持长期修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在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长期坚持,不动摇、不懈怠,在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新的保护理念,完善修复环节,加大保护力度。
2加强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视度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近年来才提出的国家战略重点项目,有些资源保护单位对其的重视度不够,意识较为淡薄。水土保持的第一要素就是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也一定要以水资源的基础建设为依据。因此,我国各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资源,做好协调生产工作,并立足未来,从长远角度考虑,将该工作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新措施的有效运用。
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坚持创新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水生态系统由于地区差异,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也不能仅仅依靠一种策略。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创新发展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1针对水生态修复保护系统地的差异,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予以完善。
例如,在农田边缘开挖截根沟,在与林地接壤处挖掘排水沟,对潜在威胁大的水蚀沟采用回填对策等等。
3.2采取不同的生物措施实施保护修复。
根据季节差异进行植树,结合土壤特点,因地制宜的选取种植树木,在保护植被覆盖率的基础上,利用沟谷营建水源涵养林,并做好防风固沙、排水种植等工作,有效缓解冲刷侵袭。
3.3创新保护与修复方法。
具体而言,要创新体制,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完善监管,加强验收,保证权责分明。此外,还要深化改革,改进以往的治理方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并坚持技术创新,采取高科技方式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尊重科学,做好系统建设工作。
4扎实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
明确思路,打好工作基础是有效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关键。国家在系统维护动工前可以搭建试点项目,结合地区差异和自然状况特点,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在试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积累工作经验,并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治水方式,总结技术问题,扎实科学基础,从而完善保护修复能力,推广现代化新技术。
5结语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原则;开发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生产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弛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论证,方能投产。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三大类。(如表1)
三、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母庸置疑,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列为国家级的243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26个。各类森林公园1900多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627处。这些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人们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永续利用原则。“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
五、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
生态旅游资源要开发、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游客太多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开发措施如下:
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1900多处,年吸引游客达2亿多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资源得以正确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
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另外,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等。
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在开发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应有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各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各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应多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7.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程道品,阳柏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
[2]吴章文,孟明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1).
[3]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3).
关键词:印第安人;原始生态智慧;自然中心生态伦理;梭罗;克罗农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6)01-0030-05
On the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Researches by Thoreau and Cronon on Indians
JIANG Ying
(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nan, China)
Abstract:Being a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in nature, the primitive ecological thought and wisdom of New England Indian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This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al ways Indians interacted with nature. It included the ethical norms and codes of conduct derived from simple experience of primitive ecological wisdom and ethical beliefs expressed in primitive religious faiths. In contrast to the modern humancentric ethic,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is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stands out prominently. It maintained the respective independence of man and nature, and freed man from his opposition to nature. It also made the rich cultural life of primitive Indians possible. This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can become the valuable thought asset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Indians; primitive ecological wisdom; naturecentric ecological ethic; Thoreau; Cronon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开启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批判工业文明的思潮兴起,并延伸到对农业和原始文明的重新审视。人们发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时代总体是和谐的,在农业时代既和谐又对立,在工业时代对立发展成危机。于是,出现了赞美原始文明的观点。对此,理性评论者保持了科学的分析态度:“如果说我们必须走出现代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必须是继承了现代文明一切积极成果而又避免了现代文明致命弊端的更高级、更复杂的文明。原始文明的种种优点也可为生态文明所吸取,但生态文明绝不是原始文明的简单重复。”[1]笔者同意这段分析的基本观点,所要补充是:原始人类的生态意识和智慧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在吸取原始文明的种种优点时,应当注意吸取这份宝贵的思想资源。 本文拟以美国19世纪中期作家梭罗和20世纪后期环境史学家克罗农对美国新英格兰印第安人原始生态的研究为例,揭示原始文明时代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产生基础、内容和现代价值。
一、 原始文明自然中心生态伦理形成的基础及其内容
(一)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产生的基础:原始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特殊方式
梭罗和克罗农在反思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独特交往方式。梭罗生活的19世纪中期,上距英国清教徒在新英格兰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已经二百多年,距离独立战争也已七十多年,于是,印第安人存在了数千年、但已经濒临灭绝的原始生态系统,殖民者创造的农业生态系统,独立战争后迅速膨胀的工业生态系统都共时性地呈现在梭罗眼前,使他的生态研究一开始就是在三种文明形态的比较中进行。梭罗在《日记》中写道:“整个文明化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一个城市,而我是一个可怜的市民。我最感兴趣的是原始自然……使我懊恼的是,我听说,我获得和阅读的只是不完整的稿本,我的祖先们已经把开头的几页和最主要的段落都撕掉了,一些部分被删改得支离破碎。想到一些神人之子已经先我而来摘取了最美的星辰,令人怅然。我希望认知的是完整的天空和大地。”[2]梭罗用原始自然来对抗恶性膨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鄙弃城市化带来的文化的同质性。他致力于追问这种变化的根源,并且力图还原原始自然的全貌。他发现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方式有其优越之处:“印第安人同自然的交往至少是这种容许双方有最大独立性的交往。如果他在自然界中有几分像陌生人,那么这园丁(指白人农场主――引者)就太像个熟人了。后者同女主人的亲密有些庸俗、卑污,而前者同女主人保持距离则体现某种高尚和纯洁。”[3]48-49印第安人与自然的交往方式保持了原始自然的完整,与原始自然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
一百多年后,世界性环境保护运动方兴未艾,美国环境史学异军突起,克罗农重拾梭罗的话题,研究印第安人原始时代至19世纪初期的新英格兰生态。他说:“在新英格兰殖民地,曾有两组人类群落,同时也是两组生态关系在那里相遇,一个是印第安人,一个是欧洲人。他们很快就融为一个单一的社会,但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新英格兰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致印第安人早期的那种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已不复存在。”[4]12克罗农也承认,他所谓“融合过程”其实是欧洲人征服印第安人的过程;与景观变迁和生态衰退相伴随的,是印第安人与环境互动之独特方式的消亡。梭罗和克罗农的研究还原了这种正在消亡的独特方式,并且表明这是一种适应原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生态周期的交往方式,是原始生态智慧即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产生的基础。
1.生产活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以环境承受力为限。人与自然交往首先通过生产活动进行,在这方面,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态智慧表现在:对新英格兰的生态系统有深刻认识,采集―鱼猎、农业活动都遵循生态规律和周期,在自然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的阈限内进行,并且留给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
新英格兰属于北美温带生态系统,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有丰富的动植物群落。这个自然生态系统随四季气候变化而产生生态周期,春夏秋出产丰裕,冬季萧条。与自然生态周期相适应的是印第安人生产活动的流动性[5]。由扩大的亲属网络组成的村落,“是印第安人借以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中心”,“按照社会和生态需要解体和重组”[4]31-32,便于流动迁徙。“村庄地点的流动性以及在各种食物源地之间的转换减轻了对生态系统任何特定部分潜在的滥用,总体上保持了较低的人口负担。”[4]40由此,人的资源利用没有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自然有了恢复的时间,保持了原始自然的完整性。
2.生活活动遵循自然生态周期并以生产流动性为要。人与自然的交往也通过生活活动进行。在这方面,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表现在:围绕生态周期和生产的流动性安排生活,生活方式简朴,衣食住行就地取材。
印第安人的住房是适应生产的流动性,根据在几个小时内可以拆卸和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棚屋,木质框架,树皮墙面,地面敷设菖蒲制作的草垫。“工具财产轻便而易于携带,或随时可以丢弃,需要时在新的地方可以重新制作。”[4]32印第安人的水路出行工具是独木舟,服饰的材料也取自自然。夏季和春季,物产丰裕,但印第安人并不竭泽而渔,并且只为冬季储备适量食物。“通过保持低人口密度,冬季的食物短缺可以保证春天时的资源丰裕,从而维护了人与生态系统的总体稳定。”[4]34-35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印第安人的生活活动也有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面。由于缺少科学知识,印第安人迷信大火,在其营地,无论冬夏,大火终夜燃烧,耗尽附近薪柴,造成大面积无树木的光秃地带。因为印第安人人口密度低,造成的环境破坏也只是局部性的。
在一些论者看来,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对低下,面对严酷的大自然,原始人类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依赖自然的赐予,过着简陋的生活;世界上各原始民族普遍具有的生产生活的流动性,这是原始人的无奈之举,无所谓生态智慧。不可否认,印第安人生产生活的流动性确有被动和无奈的因素,除了食源和地力耗尽外,无法处理的垃圾问题也迫使他们迁移营地[6]。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原始人类的思维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最终产生了生态智慧。在原始社会的长期发展历史中,原始人类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社会组织,提高思维能力,并且取得一系列重大的发明创造,从中结晶出生态智慧。梭罗和克罗农的研究科学地证明了印第安人原始生态智慧的存在:第一,印第安人生产生活活动建立在对生态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他们流动的采集―鱼猎活动准确地把握住了生态周期,“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对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和生态有深切的了解,而这正是英国人发现自己所缺乏的知识”[4]31。第二,印第安人与自然的交往,有适应自然、依赖自然的一面,但也有能动地改造自然的一面。例如,新英格兰南部的印第安村落每年春秋两次大面积焚烧村落周边森林[7]。其生态效果是:植物疾病和害虫被消灭,草类植物生长茂盛,为大部分野生物种创造了理想栖息地。“那些猎取动物的印第安人不仅仅收取了大自然‘不用播种的恩惠’;在某种重要意义上,他们所收获的食料是他们一直在有意和有效的活动中创造出来的。”[4]43研究者认为印第安人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北美大陆,并有独特的农业技术,“印第安人不但在森林中开辟了无数耕地,而且还有他们的农作物和种植方法”[8]。综上所述,印第安人作为主体,有深刻认识生态系统规律的认知能力,也有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再塑和控制生态系统的实践能力;在他们与自然交往的独特方式基础上产生了遵循生态规律和周期的生态智慧, 亦即自然中心生态伦理。
(二)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内容:生态智慧与原始宗教
1.生态智慧。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智慧,是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朴素经验形态。“智慧又称智力,《辞海》把‘智慧’定义为,主体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人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智力,增长智慧;智慧又指引人开拓实践的新广度和深度,取得实践的成功。原始印第安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人与自然的互动,是人与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实践活动,其在数千年中形成独特的交往方式,成功地保持了印第安人的生存繁衍和原始自然生态的稳定,培育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态智慧,即认识自然并处理与自然矛盾的能力、经验和方法。 生态智慧有其内部结构:在对自然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积淀着经验和技能,但其核心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行为规范,使印第安人在生产生活活动中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周期,爱惜自然资源,不竭泽而渔。
2.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信仰体系形态。 原始宗教是在印第安人与自然交往的特殊方式基础上产生的、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一种文化现象。印第安人“认为他们的始祖是从动物或无生物变成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动物或无生物即成为他们氏族的徽志”[10]174。例如新英格兰印第安人的一支摩黑冈人的三个氏族,图腾分别是:狼、龟和火鸡[10]168。原始人通过图腾崇拜一方面表达了自我意识,即人是与自然万物不同的新物种,因而与自然相对立;另一方面,又认同自然万物是人类生命之源,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由万物演化而来的,因而与自然相统一。这样就有了崇拜自然的神圣性,支配着印第安人的宗教仪式、节庆等文化活动及生产生活活动。由于原始宗教从世界观角度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给予定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总体规定,因此它同时也是一种伦理信念体系,在印第安人那里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中心生态伦理。
二、 原始文明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
以原始生态智慧和宗教形态存在的自然中心生态伦理,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塑造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在与19世纪新英格兰的人类中心观念的对比中彰显出其多方面的价值。
在新英格兰,除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态系统之外,还存在着殖民者的农业生态系统、美国人的工业生态系统,后两种生态系统所体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林恩・怀特认为,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11]。圣经《创世纪》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人类拥有道德上的唯一性,且由上帝授意支配和控制自然。英国清教徒和独立战争后的美国人,就是依照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采取征服的态度,以人类利益的名义对自然进行无情的掠夺;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物质成果,但自然生态系统开始衰退。数千年前印第安人对自然的科学认知及他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技术,已经被农业和工业文明所远远超越,成为一种原始文化遗存。但是,他们的自然中心生态伦理,在生态系统衰退的背景下,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生态伦理,却显示出某种合理性与优越性。新英格兰两种生态伦理的鲜明对比,把印第安人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彰显出来。
(一)保持人与自然的各自独立
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保持了印第安人和自然各自的独立性,而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难以走出征服自然与遭受自然惩罚的困境。梭罗指出,印第安人“暗淡的森林生活、小心翼翼的独立性和孤寂使他维持了与自己本土神灵的交流,而且他一次又一次被允许同大自然进行珍贵而奇特的交往”[3]48。这种珍贵而奇特的交往,包括与本土神灵的交流,都不是愚昧,而是遵循生态规律和周期,不越出生态阈限,对自然的神圣性保持敬畏,其结果是保持了原始自然的完整和印第安人的繁衍,也保持了人与自然各自的独立性。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后果则与此大相径庭。殖民者和美国人对自然采取征服和掠夺的傲慢态度,违背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使他们屡屡遭受自然惩罚,甚至危及生存。17世纪殖民者初到新英格兰,对当地的生态周期缺乏深刻了解,以为这里物产四季一样丰裕。因此,“既不种植玉米,也不捕鱼,但却热衷构建幻想中的城堡,各种要塞,浪费了大量的捕鱼时间”[4]30。由于没有粮食储备,新英格兰半数清教徒没有熬过第一个严冬。这是自然对忽视生态规律的殖民者的第一次惩罚。但是,殖民者并没有从此改弦更张,而是变本加厉,在发展工农业的同时,造成生态系统大规模衰退,森林资源枯竭状况在新英格兰最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和沙化在西部大平原地区最突出。梭罗辞世9年,1871年,滥砍滥伐引发威斯康星州森林特大火灾,夺去一千多条生命[12];20世纪30年代,大平原地区发生巨大砂暴,把成千上万的民众赶出家园,流离失所。这些都是大自然实施的惩罚。
(二)摆脱人与自然对立的困境并获得自由
自然中心伦理与原始部落制度相结合,使印第安人保持自由;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陷入不自由的困境。自由总是历史的和具体的。照理说,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他们的自由空间应该不会比殖民者和美国人更大。但是,印第安人的氏族部落,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剩余产品,因而,也没有形成私有财产观念,这使他们摆脱了现代人深受其害的人欲和物欲之累;他们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在局部上还停留在表面,但自然中心伦理却使他们在对待自然的总体态度上是明智和正确的。这就使他们从社会和自然两方面获得较多自由。与此相对照的是,殖民者和美国人社会组织程度高,但阶级压迫和剥削产生劳动异化(劳动的创造性本质丧失)和产品异化(本应占有产品的劳动者被产品所占有);劳动和产品异化赋予商品神性,导致商品拜物教,并且衍生出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丧失自由,拜倒在商品、金钱和资本脚下。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在局部上比印第安人深刻全面,但人类中心主义使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在总体上是不明智的和错误的。因此,他们从社会和自然两方面获得的自由反而比印第安人逊色。梭罗说:“印第安人的魅力在于他自由,从容地处于大自然之间。”[13]美国人过的是充满绝望情绪的生活,印第安人过的是自由的生活。因此梭罗转向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寻求出路,在瓦尔登湖边实验自食其力的简朴生活。
(三)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
自然中心生态伦理使印第安人享有充裕的可支配自由时间,去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而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则使殖民者和美国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过着贫乏的文化生活。原始印第安人物质生活条件相对简陋,但自然中心生态伦理让他们顺应自然,按照生态系统的节律安排生产生活,获取生活资料,因此能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新英格兰北部采集―鱼猎的印第安人,“得到了自然的恩惠,‘过着少许劳动,但乐趣巨大’的生活”。而对于南部鱼猎―农耕的印第安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节日的季节”, 此时他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仪式和庆典[4]33,38。殖民者和美国人信奉人类中心伦理,对自然进行无止境的掠夺,以满足物欲,富人物欲膨胀,穷人深陷贫困泥淖,自由时间被挤压,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贫乏。
在肯定印第安人生态智慧和自然中心生态伦理时,梭罗和克罗农都没有否定农业和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梭罗认为:“尽管今天我们不会退化到去住在山洞或棚屋里,或穿上兽皮,但是,对人类发明和工业所提供的种种好处,虽然要用高昂的代价才能得到,仍以接受为佳。”[14]396实际上,梭罗提出的问题是:人类的进步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生态的破坏、人类自由的丧失为高昂代价?能否找到一条保护生态和人类自由的发展道路?他在思考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问题时,试图向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寻找出路,这就主观地把原始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彰显出来。
三、 结语
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本质上是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伦理,敬畏自然又保持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梭罗和克罗农的研究,只是个案,但具有普遍意义,世界许多民族都积累了类似的原始生态智慧。正如摩尔根所说:“印第安人的制度、技术、发明和实际经验构成人类纪录的一个部分,其价值特殊宝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印第安人本族的范围。”[10]iii摩尔根之言,值得我们深长思之,进而重视对原始文明自然中心生态伦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卢风.生态文明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0-21.
[2] THOREAU,HENRY DAVID.The Journal(1837-1861)[M].New York:NYREV,Inc.,2009:372-373.
[3] 亨利・戴维・梭罗.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M]//罗伯特・塞尔.梭罗集.陈凯,许崇信,林本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4] 威廉・克罗农.土地的变迁――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和生态[M].鲁奇,赵欣华,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5] HAROLD C CONKLI.An Ethnocultural Approach Shifting Agriculture[J].Transaction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eries II,1954(17):133-142.
[6]WILLIAM CHRISTIE MACLEOD.Fuel and Early Civiliz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25,27(2):344-346.
[7] EMILY W B RUSSELL.Indian-Set Fires in the Forests of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J].Ecology,1983,64 (1):78-88.
[8] 拉尔夫・亨・布朗.美国历史地理[M].秦士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
[9]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9.
[10]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 LYNN WHITE,JR.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J].Science,1967(155):1203.
[12] 尼尔・R・彼尔斯,杰里・哈格斯特洛姆.美国志[M].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5.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11,800pp
Hardback
ISBN9780521762588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组成地质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分布现状、水体生态健康、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水源安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以全面的与多学科相结合的独特的视角,论述了如何在考虑了社会、工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下,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方案。本书由来自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问题的专家所撰写的论文编著而成,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实例,展示了目前地球上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处理这些问题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全书共35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 认识水资源,包含论文1-7篇,1.气候变化与全球水循环;2.理解全球水文;3.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4.理解水质的基本概念;5.内陆水域生态系统;6.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7.水资源短缺下的全球粮食生产。第2部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包含论文8-15篇,8.水利法规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9.全球水资源危机的对策;10.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11.合作与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12.能力建构与信息共享;13.水资源的自适应与综合管理;14.水资源的分类与综合管理;15.生态用水。第3部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实例,包含论文16-35篇,其中按照实例类别的不同分为9章,分别是废水处理;农业用水;城市水供应与管理;水域生态系统;工业与矿业用水;乡村与偏远社区用水;水利基础设施设计与利用;跨流域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市场机制。
本书介绍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为现代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供高等学校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水资源评价、规划、调度与管理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刘昊,
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6]沈连峰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