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朱熹观书有感

朱熹观书有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朱熹观书有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朱熹观书有感范文第1篇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同属哲理古诗,编者根据诗意及含义上的联系,将其编排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首古诗理解另一首。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带领学生展开了探寻比较。

一、对比,把握哲理诗意

哲理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并不鲜见,但让学生正确解读哲理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尤其是《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这类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学生在把握上存在着理解难度。为此,我先展开对比,让学生将两首诗做一个整体比较。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首先从诗人来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陆游,《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同为宋代著名诗人。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将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对。陆游为宋代爱国诗人,其诗作大多书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南宋无能者的痛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

这两首诗的内容有何异同?《冬夜读书示子聿》从题眼可知,这是一首写读书的古诗,是陆游和儿子谈读书的诗,而《观书有感》是朱熹对读书的一些感悟,讲的是自己瞬间的体验。

在说理上,这两首诗又有何异同?从共同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冬夜读书示子聿》从教导儿子的角度,讲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观书有感》则从自己的瞬间领悟入手,体验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

这两首诗的哲理含义有何不同?陆游通过实例告诉儿子,读书是知行合一的,既能读到真知又要实践真知,否则便是空纸一文,毫无用途。《观书有感》中,朱熹感悟到读书能够使人明智,可以使内心的湖面清澈如镜,让一个人保持聪明和睿智。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梳理了两首古诗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握了哲理诗的含义,从内容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拓展,丰富哲理诗韵

古诗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会默写,背诵古诗,而是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诗韵的熏陶,思维得到发展,将哲理渗透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要想做到这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

“这两首古诗中,你理解最深的有哪句话?”学生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找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是陆游举出例子以告诫儿子。我从古诗的第一句抓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通过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想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有学生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哪个字眼能够表明读书的真髓?学生从“纸上”和“躬行”找到这首古诗的关键所在,纸上代表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收获真知,否则便是肤浅的说辞,对积累知识毫无益处。

在《观书有感》中,何谓活水?从诗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是半亩方塘的源头,是清澈的源流所在。在古诗中,大学问家朱熹难道仅仅只是在谈论方塘的清澈,追问方塘的源头吗?并非如此,作者如此追问,是以方塘的清澈象征人的睿智,以此阐释读书之于活水的关系:正因为不断地读书,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获得滋养,更明智。

三、存疑,延伸哲理诗韵

古诗是语文阅读教学园地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异常丰厚的积淀,学生一旦走进诗境,领悟到其中的意蕴,必能拓展思维。为此,我引导学生从唐诗谈起,进行研究比对,看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有何特征,与此种诗歌类似的还有哪些古诗。学生认为,这两首诗的哲理意蕴非常丰富,之前学过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有着丰厚的哲理意蕴,与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么,还有哪些诗能给人这样的感悟呢?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继续探索,我让学生在课外多找相关的古诗,进行自主探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己体会。

哲理诗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认为可以将哲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谈到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用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到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荡涤自己的心灵,就要用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因为疑问,学生有了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获得了语文探究的能力,打开了走进语文殿堂的大门。

朱熹观书有感范文第2篇

“渠”字作为人称代词始见于《三国志》:“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它是由“其”字发展而来。到了唐代,“渠”字大量出现,表示“他或她”。如:

(1)师曰,子见甚道理,便道渠无彼往。(唐《洞山语录》)

(2)渠若向西行,我便东边走。(唐《寒山诗》)

(3)对云:“渠亦不道今日是。”(唐《祖堂集》)

(4)若道人心变,从渠照胆看。(唐《游仙窟》)

尽管到了宋代,“他”在口语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渠”字在这一时期,仍然是很重要的人称代词,有诗为证:

(5)为其师不达道,只将知见教渠。(宋《禅林僧宝传卷第一十二》)

(6)渠方寄家齐安,时得与之相见也。(宋《东坡文集》)

(7)至今心胆为渠狂。(宋《西江月》)

(8)林外桔槔闲挂,省渠多少心情。(宋《清平乐》)

到了现代,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再用“渠”作第三人称代词,但在有些方言当中,“渠”字仍然在使用,广东话、客家话里都含有“渠”。我们可以发现,“渠”自古以来就只表示第三人称代词,并不指代物。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哲理诗,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应该被认为是第三人称。查阅语料库,其中包含“问渠”二字的语料在唐代出现1例,宋代9例,明代1例。现举若干例子如下:

(9)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唐《千松岭》)

(10)青镜里,数丝点鬓,问渠何事忘归。(宋《汉宫春》)

(11)问渠能饮否,把酒酹霜根。(宋《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12)问渠何事归来早,白首糟糠不下堂。(明《南濠诗话》)

以上诗句当中,“问渠”都作“问他”讲。“问渠那得清如许”中“渠”字指代“他”还是“它”呢,我们应该联系上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方塘如此清澈,这是为什么呢?于是诗人不禁发问,那问谁呢?问方塘可,问方塘的主人也可。但这时,我们该注意到诗歌的题目《观书有感》,这首诗写自朱熹读书有所感有所悟之时,因此他不可能真正置身于方塘之畔,也不可能遇见方塘的主人。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确是问方塘,但“渠”字一直都是人称代词,并不指示事物。在这里,诗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方塘人格化,诗人与之进行了如下的对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来活水来。”拟人手法的应用在诗歌中非常常见,如:

(13)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唐《故乡杏花》)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苍天。(宋《水调歌头》)

在这些句子中,大自然成为诗人谈话的对象,借助于诗人的笔,“花枝、苍天”都具有“人格”。因此笔者认为,“渠”应该解释为:“第三人称代词,他;这里代指方塘。”才合适。

参考文献:

朱熹观书有感范文第3篇

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十二生肖小路,雕刻家用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把十二生肖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十分逼真;老鼠狡猾机灵,老虎威风凛凛,老牛忠诚勤恳....我们看了以后不禁连声赞叹,这些精美的是二生肖真是雕刻家智慧的结晶啊!

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悠扬的乐曲声,闻声寻去,原来是雄伟壮观的音乐喷泉,啊!喷起来了!中间的水花直冲云霄,边上的小水柱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喷泉一收一合,过了一会儿,音乐优美了起来,水花也放轻了脚步,柔和的向我们招手.音乐响亮了些,水花也跟着节奏:强弱弱,强弱弱.就像少女一样灵活地舞动着身子.音乐的声音隆重了起来,水花也慢慢变大了,喷泉像一把利剑直冲云霄,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一窝蜂似的拥向喷泉,跳啊!笑啊!公园里洋溢着的快乐就像喷泉一样爆发出来,孩子们冲进喷泉,泉水淋湿了他们的衣服,但是他们依旧是那样开心,那样快乐.音乐喷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再往前行,你会看到一个好似"书本''的池塘,那就是朱熹名诗<<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了.半亩方塘的中央还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桥.站在桥上俯身往下看,透过清澈的水,可以看见成群的鱼儿在嬉戏,好不快活.鱼塘里的水能源源不断地从石像鱼嘴里冒出来,所以鱼在池塘里才能取得足够的氧气,长久地生存.看着这样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踏入旁边的大门,你会看到两棵高耸挺拔的樟树,相传,这是朱熹小时侯亲手栽下的,已经八百七十多岁了.需要九个人才能围成一圈,这两棵樟树就像两个士宾一样守护着朱熹公园,樟树枝繁叶茂,下雨时,可以避雨;天热时,可以避暑,作用真多啊!

朱熹观书有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生态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33-02

现代教育技术倡导以人为本,主体互动和参与的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实现交互式、交际式等泛在的学习形式。这与“生态课堂”追求的师生与教学资源、环境等生态因子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打造自然、融洽、开放、创新的教学过程相得益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学是“自自然然地生成,粗枝大叶地勾画,带着些许‘随意’和‘粗糙’”,师生如同大树、花草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然地安居,盎然地生长。怀着对理想课堂的憧憬,笔者进行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以期从秋毫之末中探寻“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下的语文生态课堂”的建构。

一、因材而学,多元启悟,连接课堂内外

翻转课堂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学生由单一的“被灌输式”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建构”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自身学习的最大效益。

1. 微课导学,学从思中来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往往用等待的心理开始学习,被动地等待老师安排学习内容,被动地听老师讲解。“生态课堂”则遵循“先学后教”的理念,更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样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地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通过微课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

首先,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与课文对应的微课,在学习中,他们既能有所悟,又可存疑问。接着,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思考与老师、同学进行在线互动,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教师只需“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六上“习作三”《我最喜欢的美食》一课。我们把微课内容设定为:①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对美食的探究欲望;②了解习作要求;③阅读例文,明白习作步骤。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学习写作方法,理清写作思路。由于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便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掌握学习的节奏。而后,学生根据微课的指导和生活体验进行初稿的创作。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同学发现美食的做法特别难写,有的同学则认为如何描述好吃是难点……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共享到班级微博里,并提出疑问,和同学、老师一起探讨,大家跟帖互动,实时评价,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空前高涨,他们拥有更多的思考、交流、表现自我的机会,习作的体验也更加愉悦。

2. 翻转课堂,学向深处行

翻转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催生了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让教学向更深层拓展。

如在尝试古诗《观书有感》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课前观看了微课,并根据微视频教授的“四步学诗法”进行自学,填写学习任务单。课上,学生先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微课的辅助下,大家都出色地完成了对古诗的理解,此环节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因此,翻转的课堂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强的延展性,也具备了深层探索的可能。

教学片断如下:

生:老师,诗作通篇写的都是池塘,可却用“观书有感”为题,这是为什么呢?

师:这个问题很耐人寻味,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生纷纷摇头)

师:方塘和读书有什么联系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

生:《观书有感》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用方塘比喻人的心智,用源源不断的活水比喻新的知识。

生:这首诗告诉我们方塘是由于源源不断的活水才变得如此清澈。

生:而我们也应该不断读书,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这不就把读书和方塘的所见联系起来了吗?

师:是啊,同学们真会学习!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这种写法就叫譬喻。朱熹为什么不直接说出道理,而要用譬喻呢?

生:譬喻的写法更生动,也很新颖。

生:这样讲道理更让人易于接受。

师: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诗就叫作“哲理诗”。赏析哲理诗,我们要“入乎其内感受,出乎其外分析”。刚才我们的读书过程就是入乎其内感受,要深入、透彻地理解哲理诗还要找到诗与生活的共同点,跳出原诗之外来联系生活、学习分析其哲理,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五步――悟诗理(情)。

师:其实,当时朱熹写了两首《观书有感》,我们来看看另一首。请同学按照五步学诗法,自学这首古诗。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大家通过交流明白了方塘和读书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哲理诗的学习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共同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从而找出哲理诗的共性所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结束了,可学生的探究并没有止步,他们对学过的哲理诗进行了整理,并将学习的方法运用到课外学习中。至此,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所习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得以向纵深拓展,所精进的不仅是学识,更主要的是得法其中。

二、因学而教,释扬机智,师生共同发展

翻转课堂也带来了教的革命。教师的教学由依照“教参”备课转变成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疑点,并在课堂上对关键问题进行及时地捕捉、正确地定位、巧妙地引领,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 微课助教,微处彰显智慧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既直接决定了课前知识传递的效果,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所以微课的内容要基于目标、学情、内容进行分析、提炼,也要找准与课堂的衔接点,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为高效。例如上文提到的《观书有感》一课,教研时老师对微课的内容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老师认为微课可以通过对第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学习,总结学诗的方法,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学习。有的老师却认为《冬夜读书示子聿》也是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能仅仅通过微课的方式囫囵吞枣。经过讨论,教师将微课作为衔接两首哲理诗学习的桥梁,既对第一首古诗的学习进行总结,又运用此方法初步学习第二首诗。微课内容如下:1.回顾第一首古诗,总结四步学诗法;2.布置自学要求,用四步学诗法自学《观书有感》;3.运用图片、动画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我们希望学生在自主学习微课时能积极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据此,我们结合微课设计了“自学任务单”。

2. 翻转课堂,重塑教师角色

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语文生态课堂注重学生、教师的“课堂生长”,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展。

诸如前文的例子,教师对微课的设计过程就是对教材充分研读的过程,同时,由于有了微课的前置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得教师必须改变一讲到底、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教学行为模式。课前,教师通过在线答疑环节和自学任务单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课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讲解,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同时,翻转后的课堂是个动态平衡的课堂,教学的平衡会被学生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打破,教师则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通过及时捕捉、正确定位、巧妙引领,建立新的课堂生态平衡。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为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建构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会因成长的快乐而学,教师能为生命的美丽而教,我们的课堂也必将成为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沃土和乐园。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3] 朱治国.生态课堂中教师领导力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3):50-52.

[4] 赖艳,侯咏娴,赵姣姣.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3):36-39.

朱熹观书有感范文第5篇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相关期刊更多

宋代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哲学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周易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