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的诗歌

爱的诗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的诗歌

爱的诗歌范文第1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著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

3、《母爱》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险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

爱的诗歌范文第2篇

摘要 正如狄金森生前坚信她的诗歌会照亮世界一样,她的诗歌获得了世界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她以自己化平凡为神奇的诗歌风格、清新的诗歌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杰出的女诗人,狄金森在很多方面都是独特的: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情感生活、她的诗歌风格与主题等。本文重在从对照的角度来诠释、挖掘诗人本身和她的诗歌折射出的生命意识和对真善美的坚守,从而通过阅读达到对读者生命化教育的浸润和张扬。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寂寞与丰富 简单与深刻 真善美 绝望与爱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文学史上,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创造了奇迹。她生前通过努力才得以发表七首诗歌,可是,在她谢世后的第五年,她的第一本诗集在六个月里就出版了六次。时至今天,她被视为现代派诗歌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被称为“最伟大、有创造性的诗人”,是西方“自萨福以来的最伟大的女诗人”。几乎在任何一部美国诗文选集中,狄金森的诗都占有显著地位;她的诗和惠特曼的诗一样,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狄金森生前,连其家人在内几乎没有人知道她一直在写诗,所有的一切都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地进行。她去世前将自己的诗稿交给妹妹,嘱咐她将其焚毁,不要留在世间。幸运的是,她妹妹看过这些诗作后,不忍心毁掉诗稿,几经波折,终使这一千七百多首诗作得以发表出版,从而留传下来,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瑰宝。艾米莉・狄金森,从此成为美国诗坛上不朽的诗人。

狄金森,是一位柔弱的女子,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她承受了寂寞也创造了辉煌,她甘于平凡却终至伟大。透过诗行,今人无法想象她曾经的寂寞,却无法不被她诗歌的深情与哲理而震憾!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这位只穿白衣的诗人,是怎样的淡泊让她远离红尘俗世;是怎样的矜持令她终老独身;是怎样的坚守让她才华横溢只为伊人?狄金森留下了一个个谜,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经历过失败的人才会更加懂得成功的意义。狄金森经历了失败,由此,她更体味了坚持与成功的意义。或许正是坚守,正是对成功的理解,让狄金森身后获得了无尽的赞誉与成功。诗人写《成功》:“从未成功的人们/认为成功最甜蜜/要领略仙酒的滋味/须经最痛楚的寻觅。”古往今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轻易得到成功的人往往不知道去珍惜,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才更能体会成功的可贵。狄金森也曾渴望品尝成功的滋味。只是,历史让成功的脚步有所缓慢,她的成功在她过世后才蜂拥而来。

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似乎是所有诗人的特有权利。狄金森在没有读者的诗歌天地中尽情追求真善美,平静而理性地看待生与死,看待社会与自然。她的一首《篱笆那边》让所有的读者看到了纯洁,看到了渴望,看到了追求美好是所有人的渴望:

“篱笆那边/有一颗草莓/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世界在诗人的笔下,在一瞬间浓缩成了小小的甜甜的“草莓”,虽然那矮矮的“篱笆”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但追求美好是所有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草莓”是一切美好的化身,而善于发现的诗人让这样的美好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之欣悦不已。我们说,诗是诗人真情的自然流露。读诗,需要远离功利,需要坦荡淡泊,需要穿越诗行。狄金森的诗来自于心灵最真挚的写意,也需要我们最真挚的体味,才会感受到诗歌的力量,才会穿越时空,看到诗人的静美优雅从容。

一 诗人是寂寞的,也是真善美的

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这样写道:

“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我们无法确切推测狄金森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失败促使她关闭了现实生活之门,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失去了自己的追求。相反,即使在远离俗世的生活中,诗人依然通过诗行给我们展现了生活的广阔,她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我而丰富地生活着。

狄金森在《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中写道: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不为所动,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不为所动。我知道她从一个民族众多的人口,选中了一个,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一块石头。”

诗人远离了俗世的生活,但诗人对美的执着让她有足够的敏感去多情地感受生活。诗人说:

“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一株苜蓿一只蜂/一株苜蓿,一只蜂/再加上白日梦/有白日梦也就够了/如果找不到蜂。”

她写道:

“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没有适应/一个殉真理的烈士/就成了我的近邻/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我回答他‘为了美’/他说‘我为了真理,真与美/是一体,我们是兄弟’/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我们,隔着房间谈心/直到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覆盖掉,我们的姓名。”

狄金森生前仅仅发表过七首诗歌,之后就不再做出任何努力去发表,甚至在去世前,还交代其妹妹把诗稿焚毁。而这些幸存下来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光芒。

二 诗人是孤独的,也是充满爱的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抒情性。晋代文论家陆机曾指出:“诗缘情而绮靡。”就是强调诗歌是因情而生,缘情指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是把情感放在诗歌表达的第一位。可以说,情是诗歌的灵魂。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狄金森远离俗世,后来甚至是足不出户。然而,心中有爱,让她的诗行自然真切地流露出了心灵的爱恋。她写爱情:

“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因为/风,从不要求小草/回答,为什么他经过/她就不能不动摇//因为他知道……日出,先生,使我不能自己/因为他是日出,我看见了/所以,于是/我爱你。

可以肯定,狄金森爱过,她也被爱过。她写相会:

“我碎步急走过堂屋/我默默跨出门洞/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只见他的面孔!”

她抱过希望,但也终于绝望。她告诉我们:

“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我会用掸子把夏季掸掉/一半轻蔑/一半含笑/像管家妇把苍蝇赶跑/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不多不少/整整一生/他们说,这是市价/他们称了称我的分量/锱铢必较,毫厘不爽/然后给了我的生命所值/一滴,幸福的琼浆!”

是的,爱有时不需要理由,甚至不需要言语,就会温暖心灵,让人温暖到心底而无法忘记。即使只是一滴,幸福的琼浆!即使用一生来交换!因为爱,诗人坚守了寂寞和孤独;因为爱,诗人创造了爱的诗行。

三 诗人是简单的,也是深刻的

诗人于坚认为:诗歌是一种“在之诗”,它由具体的细节、局部、动作、物态、事相、事件、行为构成;诗人与诗的关系是镜头之于镜像的关系;结构即语言,语言即结构;诗歌的语义内涵即是一种画面形象的客观再现。在诗歌的意象上,狄金森构造的就是日常所见。太阳、风、小草、土地、篱笆、坟墓、苜蓿、蜜蜂等等,是随处可见的平凡事物。即使是写死亡,作者也写得如此的平静和熟悉,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亲切与平静。例如:

死去,只需片刻/据说,并不痛苦/只是逐渐,逐渐昏迷/然后,视力全无/系一天黑色缎带/帽上佩戴服丧标志/然后,美丽的阳光照耀/帮助我们忘记/离去的神秘的那一位/若不是由于我们的爱/已经睡最香甜的一觉/再不知困倦疲惫。(《死去,只需片刻》)

狄金森的语言,一洗铅华,不事雕饰。但简单的文字,耐人寻味。例如:《美,不能造作,它自生》:“美,不能造作,它自生/刻意追求,便消失/听任自然,它留存/当清风吹过草地。”;《等待一小时,太久》:“等待一小时,太久/如果爱,恰巧在那以后/等待一万年,不长/如果,终于有爱作为报偿/追求的简单就是为了一滴幸福的琼浆!”诗人为此付出了寂寞孤独的一生,她的生活简单到足不出户。她的文字简单到几笔就可以勾勒一个画面。她把她的爱情,她的全部深情都深深地镶嵌在平凡的诗句景象中,隐藏在了最简单的文字里。然而,透过诗行我们还是感受到了美和震撼。

四 诗人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

作为诗人,狄金森是两面的:一方面,理性的自我带着诗人在现实中承受悲欢、承受哀乐;一方面,感性的翅膀带着诗人超越现实,远离红尘羁绊和世俗烦扰。狄金森将自己倾注于自家的花园里、西窗前和书房中,孤独度日却不乏多情敏感,一个死苍蝇、一朵小枯花、一丛迎风摇摆的青草或者一只疾飞而过的小鸟,都可能给她带来诗的灵感,激发她的创作:“希望”是不长羽毛的小鸟/专栖于灵魂之上/唱着没有歌词的曲调/从来不会遗忘。

狄金森认为,“诗人,就是他/从平凡的词意中/提炼神奇的思想――从门边寻常落英/提炼精纯的/玫瑰油上品/”。又说,诗人是“建造庙宇的工匠”。她写道: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晕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尽管,狄金森远离红尘,但她又始终以精神的意义、诗歌的意义坚守着对生命、对爱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坚守诗歌,就是对精神的坚守,对信仰的执着。

五 诗人的选择:静默在绝望与爱中

诗人艾青说:“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才华横溢的诗人,生活在自己的悲欢喜怒中,坚守静默终至名震诗坛,这是对爱的坚守!更是对诗歌意义的坚守。

布罗姆说:“美国作家里,就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来说,只有爱默生、惠特曼和亨利・詹姆士能够和狄金森匹敌。艾米莉・狄金森思想的复杂性,在于其不和谐。她既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又有一个加尔文教徒的世界观;在一个悲剧性颠覆和无望的世界中,她又想发现短暂的极乐。”后世诗人潘维在《致艾米莉・狄金森》中写道:

“我甚至无法想象你奢侈、胆怯的孤寂怎样蹑手蹑脚地使意义充满整个天空。请不要生气,姑姑,即使是佯装的责怪。我,潘维,一个吸血鬼将你的生命输入到我的血管里更别说怎样对待你抽屉里的创伤了。我愿将你看作篱笆上的一阵风,或裙衣的 声。而实际上你被婚姻绊倒,一辈子摔在孤寂中。

如何做到就像从未有人在你面前活过一样活着?挂钟配制的草莓酱已发酵你忠实的狗,一双绸布鞋,会衔给我。

你不是只有一张,而是有无数张正面的、侧面的脸,核心围绕着‘绝望’与‘爱’。”

正是绝望让狄金森远离红尘孤独的生活,而又是爱让狄金森孤独却温暖地活着,把生活中美的瞬间用文字固定成诗行。诗人留下了谜一样的情感生活,留下的是浸润心灵的绝美诗行,留下的是诗人温暖的情感和哲理的思想。正如她在诗中所说:“我的诗一定得亮着自己的光芒,无需他人的擦拭,要不然,我会藏起来直到合适的光出现。”她坚信:“今天世界将黄金当成垃圾,但时间只会让它更珍贵。”这就是狄金森的风格,静默而不平庸,用文字创造瞬间的永恒,然后像光一样照亮整个诗坛。

参考文献:

[1] 江枫:《狄金森名诗精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爱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意象;床;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48-02

一、引言

邓恩是玄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创作的早期诗歌是以爱情诗而著称的,他的爱情诗时而粗旷,时而缠绵,评论界对他的爱情诗也是褒贬不一。在邓恩的爱情诗中,常会出现一些新奇而又大胆的意象,这些看似南辕北辙的意象思辨地展示了邓恩的独特见解。本文通过对邓恩的爱情诗中常见的意象“床”进行分析研究,以《跳蚤》、《升起的太阳》、《哀歌第十九:致他就要上床的女人》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为例,探讨邓恩的爱情观。他追求的爱情是理想化的灵与肉交融的和谐的状态。“床”这一奇思妙喻增强了其诗文的张力与可读性,使其意蕴深远,体现了邓恩诗歌的创新精神和革命力。“床”的意象虽然看似粗糙不堪,却透露出邓恩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他理想的爱情观。

二、邓恩的世俗之爱

邓恩的爱情诗备受争议,甚至有人将其定义为艳俗低级趣味的创作,原因之一便是他大胆而又露骨地描写男女之间的情爱。“床”这一意象更会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但是邓恩的爱情诗绝不像看起来那样浅薄与下流。如果仅看表面,读者很容易被误导而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诗人以“床”为切入点来描写俗世中的爱恋,使其诗文客观而真实可感。他一改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诗人把恋爱中的人比作“星辰”、“玫瑰”“夏天”等含蓄委婉的表达,使用了“床”这一露骨直白的意象来描写他心目中的爱情。“床”这一意象让人联想到恋人间的,初看其表达粗俗而又缺乏美感。但邓恩的真实用意是描写他心目中的真正爱情,这是种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而非文艺复兴时期爱情诗所歌颂的精神上的爱情即柏拉图式的爱情。

邓恩的爱情诗避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诗人对爱情矫揉造作和空洞乏味的刻板描写。他的多个诗篇运用“床”这一意象描写了极尽的诗,来表达他对矫揉造作文风的反叛,表达出尘世间男男女女的真实感情。如在邓恩《哀歌第十九:致他就要上床的女人》中,他就极尽渲染了俗世中的男欢女爱,借用“床”这一意象极尽表达了尘世中的,讽刺且反抗了主流文学中矫揉造作的爱情观。他在诗中如此表达:摘下那金丝花冠,展现你/那头发本就是王冠般的鬟云。/现在取下这双鞋子,然后安全踏进/这爱情的圣殿,这温柔的床笫。(卞之琳,1983:86)

这首诗常被大家理解为诗,这是极其不妥的。结合邓恩时代那个矫揉造作和浮华的诗歌大背景可以看出,邓恩借用“床”这一带有意味的意象要表达的是人世间最真实的感情。该诗虽然写得露骨,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同时也彰显了邓恩在诗歌领域的创新与革命精神。他强调肉体的结合,这使他的诗作区别于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爱恋,从而扩大了爱情诗歌的范畴,使爱情变成男女之间真实可感的世俗感情,而非高不可攀。

三、邓恩的“灵肉合一”的理想爱情观

要是只是把邓恩的诗简单地理解成追求的激情又是极其不恰当的。在他的诗中,“床”这一意象所承载的是邓恩理想的爱情观,是灵与肉的结合。他笔下的爱情是理想化的,是理智与情感的共存体。他的诗歌充满他对爱情的睿智思辨的认知,他关注的是和谐的恋爱关系,关注的是恋人间灵与肉的交融。

如在《跳蚤》一诗中,诗人运用奇思妙喻把跳蚤的身体看作是可以提供某种秘密场所的“屏障”,就像爱的婚床。正如诗中所云:啊,住手,绕过这跳蚤里的三个生命/在它体内,我们不止是结了婚/它是你是我,是我们的花烛温床。(李正栓吴晓梅, 2004: 37)诗人将“跳蚤”和“婚床”这两个意象融合在一起,乍看觉得南辕北辙、毫不相干,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其中的玄妙所在,这显得生动而又贴切,意蕴隽永。因为跳蚤既吸了“你”的血,也吸了“我”的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融合为一体,而这样的结合不仅是肉体的结合,其实更是诗人希冀的爱情在精神上的结合。跳蚤庇护的“婚床”不仅代表着恋人间肉体的融合,更是恋人间的精神之爱在跳蚤体内得到的融合与统一。但可惜的是,最后女方掐死了跳蚤,这也就破坏了矛盾统一体的平衡,爱情就此被破坏殆尽,爱情被否定,一对矛盾消亡,另一对矛盾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正是诗人强大的思辨能力在诗中的集中体现,这样导致了诗中的“我”变得对那位爱恋的女人冷漠疏离,因为“你”不能够与“我”形成精神上的和谐与理解。这正说明了邓恩追求的理想的爱情是形神具备的,是灵和肉的完整体。通过此诗,读者可以看出,邓恩追求的爱情是一种琴瑟和鸣的理想状态,是感官上的舒适和灵魂的统一。由此可见,他追求的是灵与肉的和谐统一体,是肉体的狂欢与心灵上的契合的统一体。

四、邓恩的爱情至上

同时,读者可以领会到在邓恩诗中“床”这一意象所包涵的深刻意蕴。“床”这一意象透露出邓恩的爱情至上的观点。他极尽所能地描写了男男女女之间的爱恋,将“床”视为整个世界的中心。这种爱恋不仅是上的吸引,同时也是精神上的共鸣,这正是他笔下这种和谐的爱情状态显示出的他对纯粹爱情的追求。

《上升的太阳》一诗,便是邓恩大力歌颂爱情、崇尚爱情至上的诗歌典范。诗中第一节严厉指责了被文艺复兴的诗人奉为神灵的太阳,因为太阳打扰了在床上的一对亲密的恋人。接着诗人在第二节中写道:你离开它们的地方,还是在此与我共卧/去打听你昨天看见过的那些帝王的去向/你将听说/他们全都在这里躺在同一张床上。(李正栓,2009:65)在此诗人表达了在爱情面前,帝王与平民是平等的,他们一样享受着爱情的滋养,帝王们和诗人一样都在床上忙于床笫之欢。诗人把他和恋人之间爱的答案限定在“躺在同一张床上”,充分表达了他的爱情观,表达了他对爱情的追求。接下来,诗人将对爱情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她是所有国家,而所有王子是我/其外什么也不是/帝王仅仅扮演我们;与此相比/一切荣誉不过是做戏;一切财富都只是假货/太阳你只有我们一半快乐/看到这世界竟如此缩小/你年迈需要安逸,既然你的职责/是温暖世界,那么温暖我们就算够了/在这里照耀我们,你就无处不在了/这床是你的中心,这四壁是你的轨道。(李正栓,2009:65)在此诗人将床当作一切的中心,此处“床”便是作者对爱情的炽热追求,也是邓恩认为的万事万物的中心。诗人面对爱情时,轻蔑权贵、金钱、荣耀,把象征着爱情的“床”当作中心。在床第之欢上无论帝王还是贫民都是平等的,都臣服于伟大的爱情。同时这首诗所表达的爱情观也是诗人对自己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邓恩从一个放荡不羁的浪子转变成宗教和爱情的忠实信徒。他信仰爱情,愿意为其付出一切。诗中“床”这一意象的反复出现,正是诗人爱情至上的集中体现。

五、结论

邓恩以“床”这一奇思妙喻彰显了生命美、人体美和情爱之美,展现了他独特的爱情观。邓恩的爱情观与伊丽莎白时期的爱情观是截然不同的,他赞美灵与肉相结合的俗世之爱,一改伊丽莎白时期那种刻板、矫揉造作的文风以及精神恋爱的高调。他借助“床”这一意象,大胆而又热烈地去歌颂他心目中的爱情。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对爱情提出睿智独特的见解,留给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邓恩正是借助“床”这一震撼人心的意象,来表达他纯粹的爱情观,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的大胆创新,同时也丰富了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的爱情诗篇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卞之琳译.英国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李菡.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J].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2).

[3]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正栓 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爱的诗歌范文第4篇

历史已经流淌过去,大概很多人忘了,在30年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黄色歌曲。啊,居然敢在歌中唱起“我的心上”?!真不要脸!但随着改革开放,邓丽君开始为大陆人所熟知。邓丽君那些亲切的、绵软的,有着浓郁酒吧和舞厅风格。以男欢女爱为主题的歌曲,昨天还是被的对象,今天却成了冲破禁欲主义的最有力的武器。邓丽君有一张甜美、的笑脸,还有一把甜润沁脾的歌声,恍如夜莺,我们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柔情主义。

张洁小说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深入地探讨了什么是爱情,在30年前曾风靡一时。与其说它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还不如说,这是一份纯粹的神圣爱情文本。

作者以轻柔的笔触、浓烈的感情探索着女主人公钟雨隐秘的内心世界,记录了一代知识女性渴望爱的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它诞生得恰逢其时,在当时禁锢的风气之下,这篇小说把爱情提到一个高度,它凌驾于政治生活,凌驾于社会生活,甚至凌驾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基・瓦西利夫《情爱论》

1984年,超级畅销书《情爱论》出版了,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保加利亚作者基・瓦西利夫。书中,不仅正面肯定爱情,而且肯定了“”的合理性。《情爱论》旗帜鲜明地指出“性生活是一个正常人的生理需要”,“企图压制性的欲求、无视它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柏拉图式的爱情通常是反对男女平等的。它的鼓吹者不仅诅咒两性关系,而且诅咒妇女。”

《情爱论》最后创造了120多万册的销售纪录。据三联书店的编辑回忆,当时复旦大学文科学生几乎人手一册,很多学生到书店不是只给自己买一本,而是帮着同学十本二十本地买。编辑沈昌文表示,“很多人在回忆中都提到这本书是他们关于爱情的启蒙书籍,因为曾经就等于犯罪。”

舒婷诗歌《致橡树》

1979年4月,舒婷的《致橡树》和北岛的《回答》在一份油印刊物《今天》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甚至被当作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代表作。《致橡树》被选入了中学课本,现在百度的搜索结果大多数都是“如何赏析《致橡树》”的教案,可以说,不仅这首诗得了官方的承认,这种爱情观也成了官方钦定的爱情观,甚至可供中学生学习。

现在,舒婷每次出现都会有人提及《致橡树》,每次被人提及《致橡树》,她都是一脸的尴尬和无奈。实际上,这首诗绝不能代表舒婷的诗作最高水平,但这首算不上优秀、也不是舒婷心头所爱的诗却成为所谓“朦胧诗”的经典,真是造物弄人。

琼瑶小说

1986、1987年的琼瑶在中国大陆出尽了风头,至少有20个以上的出版社同时出版这位台湾女作家的言情小说,而后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各地录像厅里几乎场场爆满。

琼瑶的通俗言情小说写尽了男女青年的恋情百态,不过,不管那些俊男美女是三角恋还是四角恋,是婚外恋还是移情别恋,大体上都是“不食人间烟火,把恋爱当饭吃”的金童玉女。她为我们虚构出一种甜蜜、纯洁、天真得令人发指的爱情关系。感情的波折基本来源于家庭反对和各种各样的误会、疾病以及天意弄人,感情本身则是坚如磐石的,只要把外界的魔障击退,他们的爱情还是完美得像钻石,有情人一定能眷属。

冯小刚电影《一声叹息》、《手机》

冯小刚奉献了两部关于婚外恋题材的电影,票房飘红,更是曾经引发全社会对婚姻与情感危机的大讨论――当时传说,看了《手机》后,男人开始看好自己的手机,女人普遍学会了翻男人的手机了――酿成了社会事件。

《一声叹息》里的刘蓓是全身心付出真情,然后渴望天长地久,渴望婚姻:而《手机》的范冰冰,与严守一同样抱有游戏心态,恃着青春和美貌,她们更无所避忌,轻而易举地把那拨F40戏弄于掌间。到底是谁玩了谁,还说不定呢。

其实,这两部作品的转变,也正暗合了社会的潮流,男性,尤其是中年男性,道德底线越来越低,已经丧失了“做贼心虚”的传统美德。大家对婚外性的态度,从“三言二拍”式的警世功能,渐渐变成了手机短信一样的娱乐功能。爱情呢,已经缺席了。

卫慧小说《上海宝贝》

爱的诗歌范文第5篇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