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歌投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高校师生关系 交流 民主 和谐
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过程中基本也是重要的一种关系。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理论,多么完美的教育改革设想,如果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支持,都无法实现其初衷。[1]因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特征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及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2]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在对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抽样调查分析中,得知当前高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有如下特征:师生之间交往不多,缺少交流与沟通;课堂互动不强,气氛不融洽;师生关系淡漠,交往双方的主动性都不强;师生之间很少共同参加活动,除了上课之外,交往机会和时间很少。[3]
二、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分析
师生关系是高校校园人际关系中基本、重要,也是活跃的人际关系。笔者以为,影响高校师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师生间文化观念差异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高校教师与学生在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亚文化和以成年教师、老年教授为主体的社会主流文化会产生冲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冲突发生在不同的“代”之间,所以也叫做代际文化冲突或代际冲突。[4]代际冲突是人类文化冲突的一部分,其实质就是在不同的“代”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建立在其上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冲突。高校生追求自我、渴望自由甚至自视甚高的学习生活态度跟教师脚踏实地、遵循规矩甚至有些保守的行为方式产生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师生冲突的事件也由此不断爆发。如曾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的“杨帆门事件”,便是师生间的文化观念差异造成的。
2.学生个性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性格特征左右着人际关系。根据调查资料,有53.7%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性格特征影响了自己与教师的交往,并把性格特征作为影响其与教师交往的首要因素。[5]一般来说,外向型的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比较多,师生关系比较和谐。而内向型的学生则很少主动与教师交流,甚至不敢与老师联系,从而影响了与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在心理学中,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尤其在大学阶段,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已经有所认知,如果能进行正确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就可以变得活泼开朗,这时教师起主要作用。在良好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塑造学生的个性。
3.教师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因素对师生关系影响很大。教师的情感、学识、行为等对师生关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据调查资料,3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能力是影响师生交往的主要因素,有24.8%的学生把教师的知识丰富程度作为排在第二位的影响因素。另外,教师的人格品质也对师生关系有较大的影响,有21.1%的学生把它作为对师生关系的第三项影响因素。[6]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老化周期缩短。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汲取新知识,时刻注意更新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既有广博的学识,又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既教学有方,又育人有成的新一代教师。
三、教学改革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学活动作为高校师生接触的基本方式,也是师生关系形成的重要场域,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方向和结果。高校通过教学改革不断变革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从客观上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当前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学习环境。
1.教学方式改革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总称[7]。当前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是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这种转变是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变化,也促成了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掌控的单向信息传递,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而对于改革后的教学活动,教师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和辅助者,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本质上转换了师生的角色,形成了新型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
2.教学内容改革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
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综合[8]。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从支持教转向支持学,这一转变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更加注重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改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绝对主体地位。二是教学内容表征的多样化、丰富性及获取的便捷性,这主要是由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所带来的,多样化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师相对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易于接受,同时,教学内容获取的便捷性使学生可以获得比教师掌握更丰富、全面的信息,使教师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更加彻底地影响着师生关系。
3.学习环境改革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
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和人际互动两方面。一方面,教学改革引入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而学生对这些资源的获取能力明显优于教师,从而影响着师生信息对称程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所创建的开放、多样的交互方式使人际互动变得更为便捷。传统单向的传播方式和纸质传播媒介,被电子化、网络化的表达方式所颠覆,伴随着博客、微博这类“碎片式”记录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话语权逐渐得到彰显。
四、教学改革背景下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1.确立师生间民主、平等的角色定位。
师生民主平等是指师生双方在民主的氛围中,平等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双方均以主体人格的身份敞开彼此的内心世界,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沟通。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应有作为平等主体的“人”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应当看到教育行为是以学生为对象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不是传统的以“填鸭”方式的知识灌输,而是面向学生的互动式教育活动。在认识和理解教育对象时,教师应当把学生放在作为平等、自由、独立的人的维度上加以审视,视之为共同完成教育活动的平等参与主体,进而在“民主”观念的指导之下与之共同推动和完成这个教育活动。
2.积极构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等一系列新事物的出现,对于传统高等教育是巨大的挑战。快捷方便的互联网与日新月异的电视广播使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减少,师生关系逐渐淡化、冷漠。然而,我们在看到信息技术给师生关系带来弊端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打造便捷的师生交流平台。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除了传统的课堂交流及课后的座谈、讨论,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师生交往的空间和渠道。例如利用博客、教学网站、论坛甚至是QQ、微博等多种方式,打造立体化的师生交流平台。
3.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这必然要求教学的中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将从“教授”转移到“引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从经验型教学中跳出来,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理论高度,同时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把自己打造成为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这是在当前进行教改的背景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赵琳琳.后现代主义师生观及其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改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1—73.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33.
[3][5][6]唐清云,余国瑞.对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3,(7):49—50.
[4]石中英.代际冲突与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J].现代教育论丛,1997,(1):15—18.
今年9月26日,英特尔宣布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90亿元,并获得20%的股权。
展讯和锐迪科是两家中国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开发移动芯片。从去年开始,紫光集团先后收购这两家芯片公司,一跃成为内地芯片设计行业老大。英特尔则以高达178%的溢价对这两家公司进行投资。
在政府层面,这笔投资正合时局。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大国,中国每年都生产大量的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这些电子产品的大脑――芯片,却长期处于高度依赖进口的状况。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规模3043亿美元,中国进口就有2322亿美元,超过了石油进口额。
这种状况下,中国国务院于今年史上最全面的半导体行业发展指引。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领导的一个工作组表示,希望到2030年将中国打造成为全球第一芯片大国。根据麦肯锡的报告,该工作组联合了四个部委,估计在未来5到10年给予中国芯片行业1700亿美元的政府支持。有专家表示,按政策设计目标,国家及各省产业基金规模将达6000亿元,未来10年则将拉动5万亿元资金投入。
分析师和行业内部人士都认为,在这个发展路线中,一大重点正是整合展讯和锐迪科。根据一位接近紫光集团人士的说法,政府希望紫光集团能在5年内抗衡台湾联发科,并在10年内超越高通。英特尔的加入,大为助力这一过程。对此,紫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伟国也承认,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番与英特尔的携手将推动中国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英特尔CEO科再奇则称这是英特尔的“里程碑事件”。
同为国际芯片巨头,高通接受中国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已十月有余,尚无定论。一部3000元手机,高通要收取芯片专利费150元,接近芯片本身的200元。从3G到4G,作为移动芯片业霸主,高通在过去的几年里,其专利授权费让众多移动终端厂商喘不过气。接近此反垄断调查的律师表示,最终,高通可能会降低中国厂商的专利许可费,或得到技术分享,这一结果也符合国家的工业政策目标。
另一边厢,几乎与英特尔入股紫光的消息同期,高通宣布斥资25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厂商CSR,该公司产品包括GPS芯片、蓝牙通信芯片以及物联网芯片等,在蓝牙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杰富瑞集团分析师李・辛普森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高通一直都在构建“物联网”业务,收购CSR的交易表明,芯片行业正愈加集中于生产移动设备芯片。
事实上,高通在近年的一系列收购与投资证实了这一观点。今年7月,高通收购了WiFi产品生产商Wilocity,后者的产品被用于家用路由器和智能互联设备。高通自身也在开发智能互联平台,而其最新买入的CSR公司更从5年前就着力于此。CSR拥有的一项度假蓝牙mesh技术,使得人们可以用一个手机直接控制超过65000盏灯。这意味着,掌握了这一芯片技术,就能让一部手机或平板成为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的核心。
2009年5月16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了上海高新产业的九大方向: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并提出在2012年九大高新技术行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的目标。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九大产业实现产值为6041.98亿元,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为3346.99亿元,而2005—2008年四年间,九大产业的单位固定资产平均产值为1.79,根据此数据,到2012年,要实现1.1万亿产值目标,上海市九大产业的固定资产规模需达到6145亿元,这就意味着2010—2012年间,九大产业新增固定资产至少应达到约2652亿元。按照最近几年固定资产平均交付使用率的水平60%计算,要形成265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需要的投资额大约在4420亿元左右。2005到2009年的九大产业固定资产实际平均增长额为146亿元/年。这个数据表明,要实现1.1万亿元的产值目标,上海市九大产业的固定资产缺口在2214亿元左右,折合的投资需求为3690亿元。按照3年计算,平均每年需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增加投资1230亿元。
2007、2008两年,上海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分别为4458亿元和4829亿元。相对于这个数据,要在九大产业中每年增加1230亿元的投资,必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最近几年来,上海市的投资资本来源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从现实情况看,要想实现九大产业发展目标,仅仅依靠政府及国有资本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因此,如何改善融投资管理体制,积极引导全社会资源进入九大产业,就成为上海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九大产业发展目标的关键问题。
1国内现有的投资管理机制———产业引导基金发展现状
2009年7月,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联手对地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情况进行紧急摸底调查。据了解,目前在国内,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县,甚至一些乡镇,都成立有不同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仅仅根据媒体已经公开报道的情况统计,自2005年以来,已经正式成立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已达40多只,可以统计到的总投入金额已经在200亿元以上。这些引导基金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在地方财政支持下,鼓励民间资金参与,但一般而言,其性质属于国有。
1.1地方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与资金来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根据创业投资发展的需要和财力状况设立引导基金。引导基金以独立事业法人的形式设立,由有关部门任命或派出人员组成的理事会行使决策管理职责,并对外行使引导基金的权益和承担相应义务与责任[1]。
目前地方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4种:①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资金;②引导基金的投资收益与担保收益;③闲置资金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益;④个人、企业或社会机构无偿捐赠的资金等。
1.2国家级产业引导基金的运作
2007年7月6日,财政部、科技部颁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建立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引导基金得以建立。这一引导基金主要运用4种方式支持创业投资:
(1)支持阶段参股。引导基金向创业投资机构参股,并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期限,支持设立新的创业投资机构,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总量。
(2)支持跟进投资。引导基金与创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于初创期中小企业,以支持已经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降低其投资风险。
(3)风险补助。对已投资于初创期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予以一定的补助,增强创业投资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4)投资保障。创业引导基金对有投资价值,但有一定风险的初创期中小企业,在先期予以资助的同时,由创业投资机构向这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础上,引导基金再给予第二次补助,以解决创业投资机构因担心风险,想投而不敢投的问题,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尤其适用。
当前,我国在如何吸引民间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困难[2]。主要有两方面原因:①国内该领域缺乏成熟的经验指导,没有形成良好健全的民间资本引导机制;②即便是有些许引导途径正在进行局部性的试点运行,也常常遭受失败。
然而目前,国外诸多发达国家,已在如何利用产业投资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有效的模式和机制[3]。在1995年,美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已有30%为民间的私人资本;在欧洲,有75%来自私人投资和民间投资基金;在我国台湾省,风险投资的民间成分甚至占到100%。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外及我国台湾省在吸引民间资本进行投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管理体制设计
从前文的分析可见,一方面,民间资本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单一主体较小的资金规模和分散的投资模式限制了民间资本识别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使投资决策的短视行为进一步减小了民间资本的增值空间,使庞大而具有活力的民间资本无法顺利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高风险特征使民间资本及其它资本的进入顾虑重重,作为项目投资的主要组织模式———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相关政策门槛的限制,又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进入增加了大量无形成本。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雄厚的资本支持,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推动民间资本积极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需要从宏观调控层面出发,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指引,疏通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实行以政府为引导的积极发展模式[4],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现其对应的管理职能成为必然。
基于这一思路,拟建立产业引导基金,以实现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产业引导基金将以政府为主导,采取社会化的基金运作形式。一方面在高新技术或项目发展的初创期提供资本支持,并承担风险,为民间资本及其它资本的进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基金的指挥棒作用,实行一系列的政策倾斜,提高投资双方的信任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投资者信心。
下图为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为萌芽期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本扶持和风险分担,为民间资本的进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产生的投资收益经风险投资企业流向民间资本所有者,推动民间资本的增值,也会促使民间资本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回流,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收益-投资循环。当民间资本不断积累,并使得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产业引导基金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萌芽期予以扶持和保护,成长期提供政策性引导,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民间资本以及其它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力量,并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投入的不足,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建设
3.1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理念和功能定位
上海市通过建立产业引导基金,以政府为主导,在高新技术或项目发展的初创期提供资本支持和风险分担,使其能够顺利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性指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1)政府的“引导基金”重点是“引导”,是要“引导”民间资本及其它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中去。政府引导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初创期的各地区域性自主创新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顺利成长壮大提供资金保障和风险分担,并以自身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到政府扶持的产业。
(2)产业引导基金还需要划出一部分资金建设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完善产业链和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业引导基金,需政府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作为初始引导基金,由此向社会募集部分资金,形成一定规模的母基金,实现引导基金的首次放大。再通过母基金对外投资,形成引导基金的二次放大,最终达到产业发展所需的规模。在资金循环方面,投资企业所得的收益除了小部分用来填补基金的管理运行成本之外,绝大部分应被用于建设产业环境。
3.2产业引导基金规模预算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07—2009年)中的统计数据,我们推算得到2009年工业总产值为6721.80亿元,2009年年末的资产总计为3493.56亿元,参照数据如下表所示。
按照平均投入产出比1.79估算,2012年底要达到1.1万亿元产值,需要的固定资产值为:11000÷1.79=6145(亿元)
减去2009年底的年末资产总额,即2010—2012年需新增资产:6145-3493=2652(亿元)
按照最近几年的固定资产平均交付使用率水平60%计算,2010—2012年期间需新增投资额为:2652÷60%=4420(亿元)
扣除每年年末资产实际增长额146亿元,2010—2012年实际资产缺口为2012亿元,相应的投资缺口为:2214÷60%=3690亿元
这意味着从2010年到2012年的3年间,每年需要新增投资额约1230亿元。根据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形势,这一资金缺口应来主要民间投资资金,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好方式就是建立一套以上所设计的产业投融资管理体制[5]。
3.3产业引导基金的运行模式
3.3.1引导基金组织模式
为提高财政支出的运行效率,引导基金的管理必须是权责明晰的,需要建立一个理事会与基金管理公司分工协作的体系。
(1)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理事会,人员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外经贸委等部门抽调。为保障部门间协调的畅通性,建议各部门委派局级干部担任理事会成员。在理事会下设理事会办公室,负责理事会的日常事务。
(2)把财政资金剥离出政府部门的管辖范围,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保证财政资金高效、透明的运作。基金管理公司向理事会负责,定期报告引导基金的运作情况,汇报总结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反馈信息。
3.3.2引导基金管理规范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对引导基金管理的规范作出了指导。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引导基金的管理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专款专用。引导基金专项用于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初创期中小企业投资;②独立运作。财政投入的具体运作应该独立于政府部门,必须确保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完全由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作。
3.3.3引导基金投放方式
(1)阶段参股。引导基金向创业投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在约定的期限内退出。主要支持发起设立新的创业投资企业。
(2)跟进投资。对创业投资机构选定投资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基金共同参与投资。
(3)项目预期收益与投放比例。引导基金的投资额分配参照项目的预期收益。对于预期收益低的项目,引导基金加大投资比重,以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反之,适当降低引导基金的投入比重。
(4)项目风险分级与资金配比。引导基金的投资额分配参照项目的风险等级。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项目,引导基金应加大投资比重,降低民间资本的风险。反之,适当降低引导基金的投入比重。
3.3.4引导基金回收方式
引导基金采取阶段参股方式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将在约定期限内退出。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其他股东或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自引导基金投入后3年内购买的,转让价格为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超过3年的,转让价格为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与一定资本利得之和。此外,引导基金在退出之时,可以根据其它投资机构的投资损失对其进行一定的风险补助。
3.3.5引导项目评价与选择
项目的评价主要指标有以下几个:项目的市场前景、市场规模、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项目的选择在参考项目评价的基础上,还要考虑项目对所在产业的贡献程度、引导基金对民间资本的激励程度和引导基金运作的实际情况。
3.3.6后期管理
引导基金的工作是持续性的,对项目的发展应进行跟踪关注,重点把握引导基金引致的民间投资总量、各部门对项目运作的评价、项目的年总产值、市场反馈信息等。基于对项目的跟踪观察,引导基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更有成效地协调各政府部门的关系、引导基金与风险投资的关系,以及各类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的关系。
3.3.7支撑平台建设
引导基金的内部运作和吸引民间资本的能力都离不开支撑平台的建设。具体的平台建设可分为:①信息与交流平台。建立一个政府部门、引导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协会和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之间信息共享的平台;②知识产权平台。建立一个知识产权创新、转化、应用、维权等一条龙服务体系和相关信息平台;③行政服务平台。通过理事会负责协调各部门,形成一个方便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行政服务平台,提高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效率。
3.3.8引导基金对银行贷款的支持
除了创业企业自身资本、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银行贷款也是创业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来源。高新技术产业高风险的内涵特征也制约了银行贷款的投放。引导基金可以同时发挥其对银行信贷的支持作用:①担保作用。引导基金可以作为项目的担保方,减少银行放贷的风险;②税收优惠。对相关银行可以适当减免税收负担;③辅项目评估。引导基金在投资前已经对相关创业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银行可以分享这些评估成果,减少重复评估的成本,降低不确定性。
3.4产业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
要确保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持续、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对引导基金的运作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从基金运作和基金管理两方面来规避风险,主要手段包括:①严格筛选项目及合作方。从项目可行性、预期收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②项目全程跟踪。引导基金一旦得以投放,即实施全程跟踪及观察,必要时可适当协调与协助;③强行止损措施。当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出现难以为继、项目失败、项目风险加大等问题时,采取强行终止引导的措施,以减少基金投放损失;④管理团队约束。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或制度限定,约束引导基金管理团队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⑤开展定期评估。对基金的管理与运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基金运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纠偏。
3.5产业引导基金的相关政策建议
3.5.1有关如何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的政策建议
引导基金的设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良好开端的基础是清晰的资金预算、合理的人员配备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①基金预算与规划。引导基金的规模预算须经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调研论证,获得各个行业的资金需求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据,资金的预算和规划应做到阶段性规划,随着实际变动、细化。
②机构的设立。为引导基金的运作设立专门的基金公司,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机构在设立时应慎重挑选基金经理,必须是同时具备基金管理能力和产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③制度规定。这里的制度指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司章程。章程的内容包括投资方向、注册资本、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制度和用人制度等事项。
3.5.2有关如何进行产业引导基金运作的政策建议
产业引导基金的运作主要围绕着各种投资项目进行,包括确定投资项目的方向、具体选择项目,以及项目的审批和运行过程都是产业引导基金的运作重点。
(1)项目导向。引导基金的项目选择必须明确导向,才能有的放矢。项目的导向可以根据项目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或项目吸引风险投资的障碍大小,来调节引导基金的投资力度。
(2)项目选择。项目的选择可以在基金管理人员内部评估的基础上,引入专家顾问团队进行评估。各个领域的专家扮演智囊团的角色,全方位评估投资项目。
(3)项目审批。项目审批流程应遵循简化、透明原则,通过各政府部门的协作平台大大缩短项目审批的周期。
(4)项目运行。项目运行期间,引导基金应有专人全程负责,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将相关情况和经验总结整理成文档。
3.5.3有关如何加强引导基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为保证引导基金的有效运作,需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掌握引导基金运作的最新动态,以使其能正常、有效地发挥产业投资引导作用。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金监管办公室。设立专门执行引导基金监管工作的办公室,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引导基金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及其资产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负责全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该部门可由基金理事会选调人员担任,不受基金经理支配,直接对理事会负责,以达到监管的公正性。
(2)总结汇报制度。引导基金经理应当定期向基金监管办公室报告运作情况,形成书面性的阶段总结报告;运作过程中发生重大事件时,应及时报告。基金监管办公室应对报告内容进行公示,获得公众监督。
(3)项目审计。加强对项目的审计监督与管理,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包括项目信息隐瞒、、事后不负责任等行为;此外,需加强对基金运作效率的监督,减少不必要的财力、物力、精力上的投入,督促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运作效率。
(4)项目公示制度。通过透明化的审批过程,不仅使民间资本所有者及相关机构获得及时的信息资源,又有利于引导基金的监管,防止暗箱操作类似事件的发生。
(5)全程跟踪。基金监管人员应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项目最新进展,与项目执行进度安排及收益预算进行核对;若存在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发现违反规定的情况,需根据严重程度,向相关负责人发送书面提醒、警告、严重警告、勒令禁止等不同等级的处罚,以达到监督的效果。
3.5.4有关引导基金如何与产业投资基金相对接的政策建议
为实现引导基金与投资基金的有效对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1)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引导基金可以通过此平台公布投资基金需要的信息,包括引导基金已投入项目信息、项目评估最新进展、九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最新动向、潜在的投资项目等。另一方面,投资基金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公布其相关信息,包括已投资项目收益情况、资金分配比例、最新投资意向等。
(2)常设性的沟通平台。要实现引导基金的引导性作用,其管理者需借助各种渠道主动加强与投资基金管理人员的沟通,以有效传达引导性思想,确保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正确。可以通过设立定期(例如,每月一次)的论坛、座谈会、联谊会等活动来加深双方的交流与理解。
项目运作中的对接。投资基金从投资意向的确定,到项目的评估与选择,到项目最终执行的整个运作过程中,都需要引导基金的有效支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风险分担。引导基金需让利于民间资本,分担投资基金的风险。此外,引导基金的投资比例会参照项目的风险等级相应增加,也进一步减少投资基金的风险承担;②评估共享。引导基金在选择投入项目的过程中需进行详细的评估工作,而此项工作在投资基金的管理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因此,实现双方在评估信息方面的共享,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③培训与宣传。引导基金的投入往往先于投资基金,因此在项目选择上具有信息资源上的优势及丰富的经验。引导基金可通过培训、召开宣传讲座等方式,向投资基金机构提供支持,可以吸引更多不熟悉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中。
4结语
美国希望引导中国的发展战略
这次中美对话机制被赫然冠以“战略”二字,区别于以往美国所确认的“美中战略竞争关系”、“利益相关者”的提法。但就在2006年8月的中美高层会谈,美国还不同意使用“战略”一词,认为“战略”对话是在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中国并不是美国的战略同盟者。
虽然,这次只是“经济战略对话”还不是全面战略对话,但这个微妙的改变应该有一些值得咀嚼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第一,中美双方都愿意着眼现在的“经济利益”,淡化过去意识形态的分歧,在“经济战略对话”中,创造共赢。第二,双方不希望循环“施加压力――几十亿经济合约的回应更大的摩擦和争端”的游戏,希望建立稳定的经济框架和规则。第三,双方都希望在经济战略的发展目标上达成一定的共识。特别是美国,希望通过对话,引导中国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美财政部长鲍尔森先生很明确地表达,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当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很大。而且鲍尔森先生对三大战略问题的诠释,没有脱离“华盛顿共识”的贸易自由化的框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挑战”的命题,以及美国分享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的意愿,都说明美方希望推动中国经济在“华盛顿共识”下的未来的发展战略。
实事求是地说,美国的价值观和中国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各自坚定不移地捍卫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争取和谋求各自的利益也是天经地义的。各自坚持自己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对话的基础。
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
美国和中国之间建立如此“隆重”的对话机制,实际上是美国与欧盟特殊的“双边”关系以外最正式的“双边”对话机制。这一对话机制的建立意味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中美对话揭开的应该不仅仅是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序幕,应该揭开的是“南北”对话的序幕。国际经济舞台大戏将增加一些新的主角和新的题材。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的话语权,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话语权正在加大,更多的因素开始影响世界经济,包括中国因素,印度因素等等“发展中因素”而不完全是“发达因素”。世界游戏规则正在改变,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
对话机制:共赢和务实思维的结果
金融市场和能源问题对中美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
鲍尔森先生非常明确地对中国政府表示:“政府能提供给国民的经济利益上最好的服务方式是,欢迎所有领域的健康竞争,包括服务业。特别是,提升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度,可以成为所有经济领域的投资和增长的催化剂。”
美国是金融强国,华尔街已经渗透全球的金融市场,欧洲、亚洲和新兴市场。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几乎是个没有开发的处女地,中国的银行业、巨大的居民储蓄显示的潜在的资金实力,初级的还未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规模远远不够的债券市场、成千上万的上市资源、产业的收购兼并市场,这些对美国金融服务业的扩张无疑有巨大的诱惑力。
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美国金融业的全球发展,长期来说,可能有点近似当年新大陆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近期来说,美国的金融服务业有巨大的比较优势,美国金融服务业的输出,有利于平衡商品贸易逆差,改善经常账户的赤字状态。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以后,美国的金融业的比较优势一定会推动金融业在中国的大规模拓展,我们今后应该更多地关注美国金融服务贸易盈余对美国经常账户的贡献,美国与中国在商品加“服务”的贸易记录可能要大大改写了。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石油进口国。美中两国提早对各自的石油战略进行协调,有利于缓解不必要的恶性的两败俱伤的能源竞争。
【关键词】高考改革;英语教学改革;教学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11-02
高考改革由统一考试逐渐过渡到自主命题,客观题占主导接着主观题比率上升经历了从1952年到至今4个阶段。最近江苏省率先敲响了高考改革的钟声,2016年英语将“退出”江苏省高考,实行一年两考,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接着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根据方案,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由此次改革可以看出,英语教学要摆脱应试最终达到应用的目的势在必行。但放眼目前湘西贫困地区的英语教学现状是否能立马就进行类似北京的高考改革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硬件未达标
学校的硬件包括教育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等。北京高考方案中100分总分听力占30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听力占的比重可见一斑。而目前湘西贫困地区大部分高中根本就无法达到进行基本听力教学的条件。因经费的原因,教室没有安装多媒体,虽然有语音室,但大多因为设备的陈旧或者年久失修而使其成为摆设,有的甚至已经将语音教室另作它用。整个湘西有约20所高中,其中5所省示范性高中,笔者以曾工作过的某所高中为例。此高中是某县唯一的一所省示范性高中,但因政府资金投入英语教学过少,语音室设施跟不上而没法用, 教师自备录音机进行听力练习,少数教师录音机没有以至于听力教学化为零。英语备课组原计划的英语听说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因场地、经费、设施等问题而搁浅。贫困地区最好高中的硬件设施都如此,一些普通高中甚至一些远离城区的高中就更别提了。
二、软件更需充实
学校的软件包括师资水平(如教师年龄、学历等)、生源、管理( 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湘西很多普通高中根本就无法进行听说的教学。据笔者对某所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师结构作了一番调查,此校设了10个教学班,英语教师8人,这8人中全日制本科生3人,5人为函授本科,年龄30岁以下2人,30岁到40岁之间有4人,40岁以上2人。30岁以下1人的教师能进行日常交流,但30岁以上的只有3人能进行交流,剩下一半都因发音或听力的障碍只能进行只有自己听得懂,通过翻译学生才明白的“交流”。目前此高中的教程用的牛津译林版教材,虽然有听说课程,但大多因班上大多数学生听不懂,无法开口而省略。如果类似北京的高考制度实施,湘西地区的大多数高中学生只有以放弃英语而去花更多时间学其他“高分科目”来提高总分了。
三、导致教育不公平
虽然江苏、北京这些发达地区将高中英语作为选修课,学生到了大学仍然能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和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将英语作为工具仍然难不倒他们。那是因为他们有许多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可以到英语培训机构学习、参加夏令营或者请家庭辅导教师等等形式把英语“捡”起来。而湘西这些贫困地区呢?假如高考英语降分,那么学生会把大部分的精力转移到其他科目,对英语这门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薄弱的科目根本没法兼顾了。那么到了大学,因为经济状况、自身的英语基础等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对英语查漏补缺,这样就根本不能通过大学中一系列的英语考试。想读研究生,但有英语这个巨大的“拦路虎”在前面啊。即便通过某些便捷的方式通过了英语,到了真正读研的时候因不能使用英语这门重要的工具而寸步难行。结果贫困地区的孩子无法继续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发达地区的孩子,不仅可以顺利地在国内进行研究生乃至博士的学习,有的甚至出国留学。这种强烈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的教育不公平现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都把追求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成为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问题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而到了二十一世纪,教育公平却越加明显,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当然在湘西贫困地区,英语教学现状确实令人堪忧。这里教学方法落后,英语课就是英汉翻译课,教师常常担心教学目标无法落实而进行“满堂灌”,常以教师为中心一人唱“独角戏”。师资力量也欠缺,许多教师不愿意更新教学观念,开拓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听说能力有待提高。教材的内容也不适用于落后地区,内容的趣味性适合发达地区,难度也偏难导致学生毫无趣味,英语课上学生要么打瞌睡要么发呆。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即便学了6、7年英语仍无法张开嘴巴进行交流。随着西部建设及城镇化给湘西地区带来了机遇其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那么,英语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地处贫困地区的湘西,因受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生源等软硬件的局限,它的高考教学改革决不能生搬硬套发达地区的模式。相关部门在改革前务必认真做好调研、进行试点、不断分析总结从而做出因地制宜的高考改革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且不要让以前“走新路、老套路”的历史重演。为此,笔者针对湘西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一些建议。
1、增强外部援助。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多关心和支持贫困地区的英语教育。在资源投入方面应作一些倾斜。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行为,确保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援贫困地区的英语教学,以至于慢慢赶上发达地区的教学水平。比如:让每个高中的每间教室都有自己的多媒体,投入资金买些英文图书资料供学生阅读,提高教师的待遇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多指派一些省级或者其它发达地区的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2、完善高考英语测试及评价制度。虽然1952年以来,英语就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英语测试也历经过三个阶段的改革,第一阶段:主观题为主,重视语法。题型主要有:阅读题、英译汉和汉译英。第二阶段:出现了各地的高考考卷,但题型差不多,以语音辨析、短文填空、阅读理解以及词类转换为主。第三个阶段: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题型主要有听力、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写作等题型。但不管考试题型如何改变仍然以应试为主,学生花在英语上面的时间多而收效甚小。由此可见,对英语测试的完善和改变也极其重要。笔者认为应该将听力和口语放在一起考试作为高考的测试内容,同时加强对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否有必要减少高考英语分值值得商
榷。同时教学评价机制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要与注重英语实用这个目的相接轨。
3、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目前湘西地区的高中英语“老”教师,很多已经进入职业倦怠状态,他们不想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守旧自闭,由原来的合格逐渐演变为不合格而青年教师虽然具有很强的基本功但缺少教学经验。为此,鼓励教师不断进行学习迫在眉睫。首先,教师的学习培训要和职称的晋升及工资的涨幅挂钩。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称的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不同层次及内容的培训,而后用严格的考试来检查他们学习情况。其次,培训学习的内容要实际。目前虽然有国家培训、省级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培训和实地考察,但都因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问题,大多教师都应付了事,结果这些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培训成为搞形式。最后,培训形式要多样。除了进行网络的学习,还可以进行参观,或者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进修。例如:自2004年以来,近500名的西部中学英语教师到国外高中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除了派去国外也可以派到香港、北京等发达地区进行教学观摩。希望这些培训学习能普及到湘西每个县、每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