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建筑论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持续建筑论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高层建筑设计中尺度的确难以把握,因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很容易根据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层建筑物的体量巨大,远远超出人的尺度。二是高层建筑物不同于日常用品,在建筑中有许多要素不是单纯根据功能这一方面的因素来决定它们的大小和尺寸的,例如门,本来可以略高于人的尺度就可以了,但有的门出于别的考虑设计得很高,这些都会给辨认尺度带来困难。

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

首先定义一下尺度,所谓的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建筑形体的长度、宽度、整体与城市、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行为主体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讲到尺度时应注意它与尺寸之间的区别,尺度一般不是指建筑物或要素的真实尺寸,而是表达一种关系及其给人的感觉,尺寸是用度量单位,如:公里、米、尺、厘米等对建筑物或要素的度量,是在量上反映建筑及各构成要素的大小。不同的尺度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尺度使高层建筑显得挺拔或厚重,有的则使高层建筑显得庞大或轻飘,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由此可见,尺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1、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每栋高层都想表现自己,突出自我,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整个城市显得纷繁无序、生硬,建筑个体外部体量失衡,缺乏亲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认真仔细推敲,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如:上海市,黄浦江可谓是城市一条重要水系,原先具有宽大、雄壮的气势。但由于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过于*近黄浦江,其他高层建筑也跟着*近黄浦江建设,使黄浦江的尺度感变小了,失去了原有的雄壮,而改变了老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是一件憾事。

1.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给人的感觉。整体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理论有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对一栋建筑物时,人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该栋建筑物的秩序或规律,如果得到这一点,就会认为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这一点,人对该建筑物的感知就会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混乱和不安。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1.2.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裙房、主体和顶部,也有些建筑在设计中加入了活跃元,以使整栋建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而这三个部分尺度的确定,应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参考系(如把建筑的一层或几层的高度作为参考系),不能每一部分的尺度参考系都不同,这样易使整个建筑含糊、难以把握。

1.2.2高层建筑中各部分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尺度等级最高部分为高层建筑的某一整个部分(裙房、主体和顶部),最低部分通常采用层高、开间的尺寸、窗户、阳台等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尺寸,使人们观察该建筑时很容易把握该部分的尺度大小。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级之间还有1~2个尺度等级,也不易过多,太多易使建筑造型复杂而难以把握。

1.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例如:上海南京路两边的高层建筑置于后面,裙房置于前使两侧的建筑高度与街道的宽度的比例为1∶12,形成良好的购物环境。

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如:在新加坡老区和改建后的一条干道的两侧,为了不致造成新区高层和老区低层截然分开,沿新区一侧作了和老区房屋高度相同中相似的裙房,高层稍后退,形态效果良好的对话关系。

1.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部分经常为使用者所接触,也易被人们仔细观察,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使建筑缺少亲近性,过小则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犹如玩具。

在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入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几个部分更细。对入口部分及建筑周边空间加以限定,创造一个由街道到建筑的过渡缓冲的空间,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如:上海图书馆门前采用柱廊的形式,使出入馆的人有一个过渡区,这样使建筑更具有近人及亲人性。

1.5细部尺度

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在生活中,有的事物我们喜欢触摸,有的事物我们不喜欢触摸——我们通过说“美妙”或“可怕”来对这些事物做出反应,形成人的视觉质感,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质感,来塑造建筑物,吸引人们亲手去触摸或至少取得同我们的眼睛亲近感,或者换言之,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优美的感觉。勒。柯布西埃在拉托尔提建造的修道院是运用或者确切地说是留下大自然“印下”的质感的优秀典范,这里的质感,也就是用斜撑制作在混凝土上留的木纹。

2、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的原则

2.1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上的统一

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1)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为避免其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虽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间距适当,组成有关的构图。也可以单栋高层建筑布置在道路转弯处,以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2)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则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3)高层建筑的顶部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感。超级秘书网

2.2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2.3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一些屋檐、台阶、柱子、楼梯等来表示建筑物的体量。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习惯的认知尺度部件就会造成错觉,效果就不好。但有时往往要利用这种错觉来求得特殊的效果。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1.1传统工业建筑缺乏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低碳社会和绿色建筑浪潮的影响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绿色建筑的理念也已经进入工业建筑设计领域。我国《“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建筑节能要形成1.16亿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其中在绿色建筑环节,要形成45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这就要求包括工业建筑在内的建筑业必须积极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1.2从传统工业建筑到现代工业建筑

在人们的观念里,相对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仅仅是经济实用。一般的工业建筑给人的印象总是“笨重”、“庞大”、“丑陋”、“粗犷”等,这是人们对工业建筑的基本认识。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分工有了新的变化,产业结构已经与数十年前不同,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也由粗放式为主转变为集约式为主,企业的升级改造日新月异,现代化的高精尖工业取代了传统工业。在此背景下,工业建筑也有了新的需求:一方面,出于对人员的健康保护,对建筑室内外环境要求更高了,与此同时,建筑的建造成本和能源消耗也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工业建筑形象也有了新的需求,工业建筑也需要成为体现时代特色和精神诉求的新建筑。

2工业建筑的优势和价值

工业建筑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典型的示范性样板作用和独一无二的创新优势。现代建筑先驱格罗皮乌斯认为,工业建筑应当是住宅建筑的样板。一直以来,工程师就寻求用最少的劳动力、时间、原材料和资金生产出最简洁产品,工业建筑很早就已经开始在工厂像其他产品一样装配和制造,这比建筑行业为住宅建筑采取同样的预制装配措施要早得多。在这一方面,工业建筑无疑是具有领先性优势的。对每一项建筑工程来说,有技巧性的、创新性的方案,包括形式、材料、色彩、从内而外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完整、清晰的观念。工业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在追求绿色建筑的创新方面更具优势。新的材料、形式、构造细节等,都可以在绿色工业建筑中得到尝试创新,在这一方面,工业建筑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

3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建筑

3.1绿色建筑的发展成为社会主流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源自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聚焦于建筑技术发展的研究,希望通过技术的进步取得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和突破。绿色建筑关注的范围,既有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既有构造节点的创新研究,也有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探索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诸多方面。随后数十年,关于绿色建筑的实践在世界很多国家展开,众多的研究成果包括建筑节能技术、绿色种植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循环再生技术等逐渐应用于建筑实践。时至今日,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燎原之势,遍布全球。

3.2绿色工业建筑中离不开设计

工业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不是一个单独学科,是一个设计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要求从前期的规划中就考虑建筑的低碳策略,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概念引入,并贯穿到整个设计之中。设计伊始就应该有各专业工程师介入,共同制定建筑的绿色计划。例如,如果暖通工程师最初没有介入的话,后期往往是很多补救的措施,这些措施将难以成为最优化的措施,进而造成浪费。以建筑节能为例,节能设计首先要有节能设计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应该是科学合理、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节能设计的目标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长远观点。这个目标,除了满足国家规定的节能百分比要求外,还可以根据项目特点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不断的提出更高要求,才能不断取得突破和超越;在指定节能目标的基础上,要综合各方面因素,选取最合适的节能技术和策略,这一步则是最为关键性的,是决定性的。同时,建筑节能的技术需要合理组织、灵活运用,不能简单堆砌或者顾此失彼。没有合理规划的节能措施往往难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反而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4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建筑

早在2010年6月,我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就已经编制完成,并于同年8月由住建部批准颁布。在此《导则》基础上,由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14家单位参编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已于2011年通过审查,2013年8月,2014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绿色工业建筑”的概念,抓住了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共性问题,并为各行业工业建筑进行绿色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和评价标准。该标准针对工业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外环境和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评价标准。其中,关于室内污染和职业健康部分的评价标准,是《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创新之处,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4.1绿色工业建筑与节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大量土地资源消失,建设项目中节地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绿色工业建筑节地,首先要充分研究工业生产形式以及内部的物流特点,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次,设计合理高效用地的单体建筑也非常重要。要地上、地下统筹考虑,充分考虑立体空间的应用,打破以往工业建筑以单层空间为主的思维,充分研究、科学论证,做到疏密得当、简洁高效;第三,要充分利用非耕地类的土地如荒山、荒滩、劣地等,尽量不占越来越宝贵的耕地资源;第四,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处理建筑物内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以免污染周边耕地,这也是节地的重要体现。

4.2绿色工业建筑与节能

能源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是解决当今能源危机的两个重要方面。因为建筑的能耗占到全社会能耗的30%~40%,因此,建筑领域的节能在整个社会的节能中至关重要。工业建筑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在绿色工业建筑设计中,能源消耗应该成为一个重要设计目标参数,这个参数决定着工业建筑设计从最开始选址到正常运行的每一个细节:在总体规划和选择结构形式中,要明确地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判断;要将气候条件和拟采用的绿色技术相结合;要合理组织流线以减少交通方面能源消耗;要充分利用工业建筑运行过程中的采暖通风空调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为生产服务。总的来说,优秀的绿色工业建筑内部仅仅需要很少的机械或者人工采暖、通风和采光。关于绿色工业建筑的节能,建筑师应形成以下认识:首先,最便宜的能源其实就是好的节能设计方案,好的节能设计方案是最佳选择;第二,因为要充分利用被动式太阳能。而且,现代工业建筑往往有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采暖、自然通风等被动节能措施;第三,有条件时,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尽管目前可再生能源相对昂贵且效率不及常规能源,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能够节约石化矿物能源且环境污染小。就太阳能应用来说,尽管目前应用太阳能比较昂贵,但使用太阳能仍然是值得的。目前,国外很多绿色工业建筑在设计中尝试用技术方法将可再生资源转变为电能、热能等建筑消耗的能源,实现了太阳能建筑设计一体化。例如,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电装置和风力涡轮发电装置,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等,实现建筑自身能源供给平衡,即建筑运行不再需要额外的能源供应,甚至建筑自身产能大于消耗,并能将剩余的电能输送给城市电网。绿色工业建筑节能主要是护结构的节能,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部位。在这些部位,要优先采用绿色环保建材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以起到节能作用。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一方面可以减轻建材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建筑结构自身重量,减少热量损耗和资源损耗。同时,建材使用量降低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了人力资源。

4.3绿色工业建筑与节水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据有关资料,我国人均淡水供应只有2000m3,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世界平均水平是3000m3)属于缺水国家。同时,我国人均淡水供应正在急剧减少。另一方面,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南方较为充足而北方严重缺水。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由于以前粗放式的发展,我国大部分河流和湖泊等天然水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超过6亿人口正在饮用被污染的水。对于绿色工业建筑的节水,要从开源、节流、高效利用和创新利用4个方面考虑。开源方面,主要是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工业建筑一般所占区域大,建筑层数低、屋顶面积大,同时地面铺装面积大,雨水完全靠自然渗透是不现实的,反过来,将屋顶、硬质路面、广场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资源;节流方面,主要是减少水资源流失和浪费;高效利用方面,是指利用技术创新,安装节水型设备和器材,正确、科学地设计城市管网,使水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合理;创新利用方面,是指依托技术创新,加强水的循环使用。可以通过污水、废水净化系统、中水系统等设置达到这一目的。

4.4绿色工业建筑与节材

根据法国《环境建筑报》,绿色建筑材料可分为以下5个类别:材料有利于环境;不含有某种有害成分;可减少建造、维护、拆除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建筑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有助于形成安全而健康的室内环境。绿色建材的宗旨是保护人体健康、保护环境的。绿色建材在生产中,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工农业或者城市废弃物,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生产出的建材无毒、无污染、无辐射,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目前,业内绿色建材主要有以下三类:首先是一些传统绿色建材,如钢材。这类建材的特点是可回收、可循环利用。虽然材料的生产消耗了大量能源,但材料的重复使用有利于节材节能;其次是用工业生产和建筑废弃物为原料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制造的建筑材料,如利用建筑废弃物现场制造各种砖材。据报道,我国某企业研发出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制砖组合生产线,即移动制砖工厂。该生产线将建筑垃圾处理移动破碎站与移动制砖机配套,把“砖厂”移动到拆迁和施工现场,现场制作道牙砖、植草砖、广场砖等十几种市政用砖。这类建筑材料的特点是既获得了新的建筑材料,又消化了大量废弃固体垃圾,一举两得,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第三类是新研发的各种新型绿色建材。这类建材主要特点是在某些方面有着很强优势,如保温方面。对于新型建材是否能够推广,还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由市场进行判断。对于建筑师来说,一方面在设计中要积累材料信息,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积极使用新型绿色建材,同时,也要加强甄别能力,防止因为绿色建材鱼龙混杂而失去判断力。

4.5绿色工业建筑与职业健康

传统工业建筑中一般都有大量余热和烟尘散出,大量化工类工业建筑不断排出大量酸、碱、盐等腐蚀性物质或者有毒、易燃、易爆气体,还有很多工业建筑内部时刻产生大量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现代绿色工业建筑设计中,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关注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力争创造宜人、舒适、高效的绿色空间。在这里,不仅仅生产活动能够高效有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能够得到满足。具体设计时,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例如迪斯•乔比恩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奈尔曼售后服务部中,企业决策者和建筑师力求给广大员工提供积极的趣味性空间。整个设计强调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重要性,并且按照人员规模和比例精心设计建筑结构,同时为员工设计了精彩的生态休息大厅作为交流的场所;再例如德国诺伊格鲍尔与罗斯设计的格特拉克研发中心,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的开放性、交流性。在建筑师的精心设计下,该建筑内部各部门之间清晰可见,视觉上形成沟通。

4.6绿色工业建筑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1.1印度现代建筑的开端

印度学术界普遍认为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开端为1947年印度独立。其标志则是1951年开始设计的遮普邦新首府昌迪加尔。在20世纪初,由于英国统治,英式建筑这种生硬的做法一直延续到30年代,英国建筑师勒琴斯于30年代初完成的新德里总督府便吸收了印度传统建筑精华并加以抽象。而在印度公认第一座纯现代主义建筑为1938年设计的印度教高僧住宅。美籍建筑师安东尼奥·雷蒙多(AntoninRaymond)是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他深受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他也是在日本首位成功设计素混凝土建筑作品(灵南坂的自宅,1924)的建筑师。1919年,他与赖同负责东京帝国大厦的项目,在赖特1922年永久性地离开日本之后,雷蒙多留日工作长达43年,并在关东大地震和二战后参与重建日本的工作。在一系列的项目中,雷蒙多创造出一系列地域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围绕着炉灶进行空间布局,但在外形和材料上有所区别。而印度教高僧住宅也是印度较早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的住宅,它虽然是运用了现代主义手法的建筑,但是它却充分考虑了印度当地的湿热气候,建筑立面等也符合了宗教的氛围要求。并在屋顶形成了双层通风结构,设计了可以通过调节棒调节的百叶窗,这些构件弱化了印度炎热气候带来的不适。同时印度教高僧住宅开放了底层,并精心设计了庭院,小品与喷泉又更一步弱化炎热气候。成功将一个现代建筑地域化,融入了当地环境之中。适应了当地气候,是印度可持续建筑先驱之作。

1.2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

1.2.1埃德温·勒琴斯的新德里规划

在印度尚未独立之前,1919年英国为了方便统治,放弃加尔各答,在新德里重新规划建设新首都,在这个规划中,对方案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便是埃德温·勒琴斯,新德里规划简洁明晰,中轴线明显突出,从印度门直达总督府,干道则呈六角形发射状。而总督府则融合了印度传统建筑符号,虽然这种融合是简单的,富于表面的乃至粗糙的,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但仍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在文化方面本土化的一个尝试。

1.2.2柯布西耶与印度现代建筑

1951年,柯布西耶来到了印度,而柯布西耶在来到印度之前,柯布西耶努力的方向往往是在超自然抽象的“普适性”上,代表作便是萨伏伊别墅。柯布西耶在印度之前关注的是空间和形态等建筑本源问题。而来到印度之后,他的建筑实践便把关注抽象的空间形态,构图等要素转变为印度当地具体气候条件了,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当地工艺水平与技术工人水平等因素不断地修改和调整建筑设计,这避免了所谓“通用建筑”可能会造成的失败,毕竟不同的地方,审美,材料,气候以及当地工艺水准都不相同,一个通用的建筑模式是行不通的。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昌迪加尔的政府项目以及艾哈迈达巴德的民间项目。首先是昌迪加尔,昌迪加尔位于印度西北山区,曾经是沙漠和稀树草原地貌的交界地区,全年旱季长,仅有两个月雨季,阳光辐射量大。在昌迪加尔的政府性项目中,柯布西耶充分考虑了昌迪加尔的气候特点,他认为在当地决定建筑的两个最重要气候条件便是太阳和雨水。也就是建筑要考虑遮阳以及符合水力学。到了单体建筑,柯布西耶对遮阳的考虑下足了功夫。由于印度过于强烈的日照,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从拥抱太阳转向了遮挡太阳———遮阳,柯布西耶在印度极大发展了遮阳手法。其中遮阳手法最为出名的就是:体量遮阳,立面遮阳以及屋顶遮阳。

1.3印度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尾声———路易斯·康与砖

当柯布西耶在印度引领时,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也来到了印度,不得不说的是,路易斯·康在砖这个材料上的天赋在印度与孟加拉这片土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印度管理学院与孟加拉国议会大厦成了路易斯·康留给建筑学后来者最宝贵的财富。费城学派的掌门人在南亚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实现了他所谓的“废墟”梦。1962年,路易斯·康来到印度,他被选为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者。因为印度当地技术的限制,路易斯·康大量使用当地砖作为材料,并使用当地本土施工技术,因为印度这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砖这个最常见的材料在康手里发挥出了不一样的光辉。在印度管理学院,厚重的砖墙成为天然的隔热屏障,精心设计的绿化提供了一片片树荫,将炎热隔绝在学院之外。与此同时,路易斯·康拿手的空间连接,秩序,几何开口与砖拱在印度管理学院随处可见,在印度管理学院一个个砖拱投下的光影以及严整的空间秩序又将印度管理学院的空间品质提高了一个档次。除了材料隔热特性,路易斯·康为了防止隔热又发展了新的构造形式———双层皮肤。双层皮肤是通过厚墙壁形成,在其上面开挖的孔洞也多是圆形和三角形这种具有象征性的形态。为了避开强烈的日照,路易斯·康在开有象征性的大孔洞之内再次树墙,形成双层墙构造,这个构造既满足了路易斯·康所追求的象征性空间,也减弱了炎热的气候以及强烈的日照影响。

2印度本土建筑师的探索

2.1印度本土建筑师的崛起

随着西方现代建筑大师的影响,印度本土建筑师跟着他们茁壮成长,多西曾与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合作过项目,而查尔斯柯里亚也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深造,他们虽然受到了西方建筑教育,但是由于其自身是地道的印度人,印度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设计,而不是像路易斯·康等人需要迎合印度文化,他们更加有力地发展了在印度的现代建筑理论与可持续建筑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印度本土建筑师已经在当地甚至国际打出了名号。

2.2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

查尔斯柯里亚,1930年出生于印度,在建筑求学过程中于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建筑学硕士,学成后归国建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经过多年建筑实践后,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这个震撼人心的观点,设计作品充分考虑到了印度气候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印度现代建筑本土化的旗手。这篇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论文———《气候控制论》是在柯里亚长年建筑实践中所得,在论文中,他敏锐发现印度由于特殊的位置(临海以及低纬度),气候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最大,针对印度的环境,他提出了围廊、管式住宅、中央庭院、跃层阳台、一系列分离的建筑单元5个概念,十分切合印度湿热的环境。

2.3小结

查尔斯柯里亚继承柯布西耶继续发展适应印度气候环境的建筑,他所提出的“形式追随气候”口号对照空调技术这一消极的普世技术的确有其进步的一面,他试图摆脱柯布以及路易·康对他的影响,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好的建筑有很明显的继承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痕迹。但是笔者认为,查尔斯柯里亚仍然属于地域主义。因为他本人对印度本土建筑理论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印度最传统的民居入手学习到建筑适应气候以及文脉的方法,并加入了现代建筑构造元素,使印度的可持续建筑随着现代建筑并行发展。

3结语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福斯特设计的北京机场三号航站楼开放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经历了4年的设计和施工后,比预期时间提前开放,并及时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

这将是参赛运动员进入北京的关口。航站楼的屋顶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外形又像是一条巨龙,与飞行这一主题非常贴切。内部的红色、橘色和黄色装饰反映出中国传统的色彩。坐落在东跑道和未来第三跑道之间三号航站楼和地面交通中心覆盖的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大部分都处于同一屋檐下。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超越百万平方米的大建筑。到2020年,进出三号航站楼的乘客预计将达5000万人次。

Haworth Tompkin把一座工厂改造成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新楼

Wandsworth理事会已经批准了Haworth Tompkins为皇家艺术学院(RCA)设计的新楼。皇家艺术学院位于伦敦南部,锯齿形屋顶的工作室原来是Battersea的一座工厂,改造后成为学院绘画系学生的新家。目前,绘画系分隔在两个地址上。Tompkins是在RIBA组织的设计竞赛中获胜的,提案中将已建建筑的高度增加一倍,预期8月份开工。曾经培育过著名画家David Hockney、Peter Blake和Tracey Emin的绘画系将在2009~2010学年搬进他们的新家。

KITA为英国湖区Elleray预备学校设计可持续性“豆荚”教室

英国坎布里亚郡的KITA事务所在湖区国家公园里设计了一系列可持续性的“豆荚”教室。

这些教室是为Elleray预备学校设置的,已经获得规划许可。教室用可再生的木料建造,采用了太阳能板,实现低能源照明。此外,该项目还利用羊毛绝缘和被动通风(passive ventilation)等技术。

艺术家Olafur Eliasson在纽约制造4条巨型瀑布

2003年,200万参观者涌入泰特现代博物馆,欣赏了丹麦――冰岛裔艺术家Olafur Eliasson设计的巨型太阳展台。

现在,这位艺术家宣布将在纽约海港周围制造4条巨型的独立式瀑布,时间是今年的7月到10月期间。这些巨型瀑布高度达37m,包括一条在布鲁克林大桥下设置的瀑布。这个1500万美元的项目是由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艺术基金会(Public Art Fund)赞助的。

McBains设计英国剑桥郡“绿色”警局

地产和施工咨询公司McBains Cooper和EC Harris一起与剑桥郡警察局签订合同,在Cambourne新镇修建一座警局,日前规划申请刚刚提交。

这个耗资130万英镑的项目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板、地源取暖、灰水回收、部分绿色屋顶和一座17.5m高的风力涡轮。涡轮能够提供警局所需电能的20%。

高两层、建筑面积500m2的警局呈现出当代设计风格,即采用暗蓝灰色的古旧铜板外墙和类似于中庭的玻璃连接段。

伦敦圣保罗教堂旁边将建1万平方米商业办公楼

圣保罗教堂将有一位新“邻居”――JohnMcAslan+Partners设计的1万平方米的办公楼。这一项目的开发商是StMartins公司,目前已经提交规划申请。2006年6月的最初设计中,8000m2的大楼坐落在Cheapside的西端,靠近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这处商业空间高6层,位于底层2000m2商店的上方,并在北端向外悬垂16m。

世界上最长的拱桥将在阿联酋迪拜建造

纽约建筑公司FXFOWLE被迪拜当局挑选来设计世界上最长的拱桥(arch bridge),这也将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拱桥。

FXFOWLE设计了一座独特的结构,包括一座巨大的拱廊,高205m,有12条车道和两条沿着“绿线”(Green Line)运送迪拜地铁火车的铁路。

大桥最大的主跨度长667m,超过了上海卢浦大桥550m的跨度。目前卢浦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拱桥。这个耗资30亿迪拉姆的项目将花费4年时间建造。迪拜道路和交通部部长Mattar Al Tayer表示:“大桥至少要在2012年年底完成。”大桥工程将分6个阶段完成,每小时可通过2万辆汽车。地铁线路每小时能运送2.3万乘客。

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马德里Caixa Forum文化中心正式开放

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主持了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马德里Caixa Forum文化中心的开幕仪式。

这一重要的文化设施将原来的Mediodia发电站的砖石外壳进行扩展,容纳了一座新的入口大厅、咖啡馆、展厅、餐馆和行政办公室。砖石的正面底部被切割开来,似乎悬垂在地面上。

Herzog & de Meuron的发言人称:“建筑底部被移除,构成了砖石外壳下的带盖广场,砖石部分看上去似乎漂浮在街道上。这个带盖的空间为参观者提供了遮挡,同时也是入口通道。”

在附近的建筑旁边,该事务所种植了一座600m2的绿墙,这是与法国艺术家Patrick Blanc共同构思的。昨天文化中心的第一个大型展览开始上演。

面对气候变化 建造低排放建筑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初步制定出气候变化背景资料、低排放建筑设计工具指南、低排放标准与评价方法指南三文件。

面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发起"挑战气候变化"研究项目,此项研究旨在为广大建筑师在设计低排放建筑时提供一套实用的准则与工具,目前已初步完成了三个文件,包括气候变化背景资料、低排放建筑设计工具指南、低排放标准与评价方法指南。其他相关文件与工具也将于2008年内完成。(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省略)。

巴西政府宣布2008年为奥斯卡・尼迈耶年

2007年12月15日是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的百岁生日,为表彰这位世界著名建筑师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巴西总统卢拉宣布2008年为奥斯卡・尼迈耶年,并将其设计的23个建筑项目命名为“历史纪念建筑”。

Atkins公布在英国布里斯托设计的缆车网络

Atkins公布了为布里斯托设计的缆车交通系统。这套系统能够让乘客观赏到Brunel的Temple Meads车站和克里夫顿悬索桥。计划中的路线还将穿过布里斯托的历史性码头和停泊在Bedminster的SS Great Britain号。Atkins说,这个项目类似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港口缆车,即Transbordador Aeri。该系统每年运输40万人,钢缆高度达315英尺。”Atkins的主管Martin Pease说,这种缆车“不是解决布里斯托交通问题的可行的交通系统,但是可以帮助当地人四处游逛,也给游客一种独特的体验。”

英国查尔斯王子“炮轰”伦敦当代建筑

近日举行的王子基金会会议上,查尔斯王子抨击了当代建筑。这位英国王位继承人在主题为“历史地点的新建筑”的论坛上发言说,“摩登化”是对“我们城市仅有的几处未破坏地区”的极大破坏,并呼吁中止在伦敦“随意规划”高层建筑。查尔斯王子还对“在老地点修建新建筑”提出了5点看法:修建的建筑至少能延续100年,而不是仅有20年;以灵活的态度设计和施工,能够使建筑将来再利用;在建筑的布局、材料和生态上注意与周围脉络保持一致;在保持传统并采用最新技术和资源的情况下建造美丽的建筑;使建筑延续周边环境的层级感,而不是变成单一的目标。

Ken Shuttleworth在诺丁汉大学设计英国最高的自立式雕塑

如果自己的作品被联想成一根巨大的腌黄瓜,可能有些艺术家会恼羞成怒,不过建筑师Ken Shuttleworth却不介意他在伦敦设计的Mary Axe街30号被戏称为腌黄瓜。

最近他在诺丁汉大学的Jubilee校区设计了一座雕塑,官方命名为“Aspire”(立志)。这座红黄色的钢结构雕塑是一位匿名捐赠者的礼物,意图为诺丁汉大学和诺丁汉市树立一座新的标志。诺丁汉大学副校长Colin Campbell爵士说,人们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看到这座雕塑。尽管捐赠者没有高度要求,但是Shuttleworth的设计很容易满足捐赠者的愿望。Aspire高200英尺,是英国最高的自立式雕塑。

对于这座雕塑,人们已经起了很多外号,包括“搅蛋器”等。

John McAslan公布其设计的伦敦奥林匹克能源中心

ODA公布了为伦敦奥运会提供能源的可持续性能源中心设计图。这座由John McAslan设计的绿色能源中心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西部,奥运会前后都能提供能源、热能和冷气。它将采用生物燃料制热并设置了生物燃料锅炉和CCHP工厂来回收发电时产生的热量。

伦敦东部计划修建一座19层带“垂直花园”的大厦

Fat事务所设计的“Belvedere”是一座19层高的多用途木板外墙的大厦。它位于伦敦东部的Mile End公园,有一座垂直花园、一座底层餐厅和27套公寓。它的设计目标是符合可持续性住宅法规的第四级标准。

建筑立面很像是一座巨大花园的格架。Fat事务所的主管Sean Griffiths说,这一设计是想让它与其他高层住宅楼区分开来。他说:“设计的思路来自于经常可在教堂中看到的哥特式标志物”。他表示,可持续性特征包括地源热泵、屋顶太阳能板和能够控制热量不流失的墙体。

卡拉特拉瓦的“芝加哥尖顶大厦”开始施工

芝加哥尖顶大厦(Chicago Spire)已经在2007年7月施工。34座支撑的沉箱钻到地基以下120英尺,为后面的施工打下了基础。早在19世纪末,芝加哥就开始试验沉箱支撑系统,起到前锋带头作用,创造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际线。6月份开始工作的Case Foundation公司对进度感到满意。这一地下施工过程将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创造从Lake Shore Drive路进出的坡道,目标是满足施工期间场地的需要,并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流和周边地区的影响。预计2011年年初,第一批承租人将进入大厦。

意大利第一个专门的建筑广播频道开始工作

在短暂的试播之后,意大利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国家理事会正式启动了“早安建筑”(Good Morning Architecture) 广播频道。这一频道将配合今年6月份在都灵举办的世界建筑师大会活动。它将播出“一系列包括新闻、访谈、建筑业学者对话和世界各地文化界人士的争论等日常节目”。这一频道将全部采用意大利文播出,并能在省略上在线收听。

荷兰阿姆斯特丹花费11亿英镑打造“城下城”

由于缺乏空间和土地价格高昂,阿姆斯特丹将在运河下面设计一个100万平方米的项目,耗资达11亿英镑。工程公司Strukton、建筑事务所Zwart & Jansma和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制定了这一地下项目,提供零售、休闲和停车设施。这一项目已经提交给阿姆斯特丹市政会,但是施工不太可能在2018年之前开始。

根据计划,运河里的水将临时泵压出去,保证在地下表层的施工。Zwarts说:"阿姆斯特丹有一层30m厚的防水土,将和混凝土和砂石一起构建新墙。然后就可以在新墙下进行工作,完成后再把水重新引入。这是一项很简单的技术,不会造成街道上的噪声。进入地下的各个点将在阿姆斯特丹的环路上设置。

Zwart说:“这仍然是一个草案,我们还需要几年时间来进一步研究,找到更好的方案。但是我们知道这个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可支付的。”

2007年美国建筑支出下滑2.6%

由于私营公司建造的住宅大幅度下降,2007年美国建筑支出的下滑幅度为创纪录的2.6%。去年12月,建筑支出下降了1.1%,是15个月来的最低值,比预期的0.5%翻了一番。而11月份的下滑幅度是0.4%。私营公司住宅项目的支出下降了2.8%,11月份下降了3%,连续22个月出现下滑。

这样一来,住宅的销售量和价格也很低迷。贷款信用的获取困难致使一些潜在的购买者望而却步,卖不出去的房屋积压严重。建造商不得不减少新的住宅项目来降低库存。他们还不得不提供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客户。

OMA公布在新加坡设计的“垂直住宅村”

雷姆・库哈斯的OMA事务所在新加坡设计了一座大型的住宅开发项目,成叠的空中花园垂直而下,构成了一座垂直的住宅村。这个项目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和国立大学之间一块8hm2的土地上,包括1000套公寓,建筑面积17万m2。32层高的住宅楼堆积成六角形,构成了六座大型的可渗透的庭院。相互之间联系的楼体有着成叠下垂的空中花园和私人的屋顶平台,垂直扩张着庭院中的景观。这个项目打破了新加坡住宅项目中的默认形态,即一群孤立的垂直的住宅大厦。

会议・展览・竞赛

住宅建筑研讨国际会议

时间:2008年7月6日-9日

地点:爱尔兰,都柏林

主题:衰落的城市-蔓延的郊区-变化的乡村

内容:有关住宅的政策、福利、法规、设计、建造、管理与市场。

联系:Tel: + 64-9-3725115

省略

第四届CINPAR建筑结构缺陷与修复国际会议

时间:2008年6月25-28日

地点:葡萄牙,阿威罗大学

内容:设计缺陷修复技术、材料与措施,工程项目案例,建筑遗产修缮。

论文:请将摘要提交至:cinpar@civil.ua.pt

联系:cinpar.web.ua.pt/EN/index.htm

莫斯科建筑双年展

时间:2008年5月27日至6月3日

地点:俄国,莫斯科

主题:屋顶之下

内容:由莫斯科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建筑中心举办的“第十届建筑与室内设计节”。内容包括公共建筑与住宅室内设计优秀作品、最佳室内装璜设计、最佳独立住宅设计。

联系:Tel: +7-495-2503582

info@dom6.ru

dom6.ru/eng

美国建筑师学会2008年年会与设计博览会

时间:2008年5月15-17日

地点:美国,波士顿

主题:我们人民

内容:以人民和社会的名义全面开发建筑师的职业才干,创造可持续建筑和可持续世界。举办一系列的主题研讨会和设计博览会。

联系:省略

省略

德国人工环境与可持续建筑展览

时间:2008年3月14日至4月17日

地点:德国,柏林AEDES 展览馆

内容:德国Zumtobel Group和Aedes联合设立两年一次的“可持续建筑与人工环境奖”,展出2007年度的获奖作品, 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Thom Mayne设计的旧金山联邦大厦等著名建筑。

联系:aedes@baunetz.de

省略

奥地利建筑展览

时间:2008年5月11日前

地点:奥地利,维也纳

内容:展出奥地利本土建筑师1960年代以来的优秀建筑作品,包括建筑模型、草图和表现图。

联系:mak.at

2008泰国国际建筑博览会

时间:2008年4月29日-5月4日

地点:泰国,曼谷

主办:泰国建筑学会

主题:关闭电源

内容:每年一次的建筑展览和建筑师学术大会,今年的主题旨在提醒建筑师和公众创造节能建筑和节能方法,保护并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寻求替代自然资源的方法。博览会内容包括:想象没有电的未来、学习和正确对待历史、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可持续发展、超越技术的局限。

联系:Tel: +66-23-196555

Fax :+66-23-1965556

office@asa.or.th

asa.or.th

明日之光学生设计国际竞赛

背景:VELUX 照明设备公司两年举行一次国际照明设计大奖赛。2008年该公司与欧洲建筑教育协会和国际建筑师协会联合举办“建筑院校学生照明设计国际竞赛”,所有参赛作品将在2008年6月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23届世界建筑大会上展出。

主题:明日之光――日光作为自然光源和能源,日光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生活空间中的作用,日光在可持续建筑中的应用等。

参赛:世界各国建筑院校学生均可参加,不收参赛注册费。作品可以用两张A1图纸或用光盘提交。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绿色住宅;研究进展;概念;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村镇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截至2007年末,全国村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9.2m2。面对新农村建设中飞速发展的村镇建房与无限膨胀的建筑能耗及相关问题,如节地、环保、节能、节水、废物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应用等,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绿色住宅必然成为乡村住宅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乡村绿色住宅的相关概念

1.1乡村住宅

乡村住宅,又称农村住宅或农舍。通常是指从事农业的农民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住宅区和经过科学规划的乡镇住宅区,它体现了自身久远的历史演进过程、地缘地貌特征、地域风土以及住宅主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等。

1.2绿色住宅

2006年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o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arology)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Ian L.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始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建筑师戴维・皮尔森(David Pearson)在其著作《自然住宅手册》(The Nature House Book)中明确了盖娅住区的3个设计原则:一是为星球和谐而设计;二是为精神和平而设计;三是为身体健康而设计。

1990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以及美国环保署开展了一项“ERG计划”,考察建筑产品在其用于建筑之前和之后对环境的影响,它涉及从材料的制造、安装、使用,到它们在建筑被更新或废弃后的再利用,以及循环再生或抛弃这一全过程的评价。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Brenda a nd Robert Vale)合著的《绿色建筑学: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中提出绿色建筑应具有6项原则,即: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能源材料的循环利用、尊重用户、尊重基地环境、整体设计观。1993年,由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sign)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995年,美籍荷兰建筑师西姆・冯・德・莱恩(Sim Van der Ryn)和S・考袄(Stuart Cowan)合写了《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一书被誉为建筑学、景观学、城市学、技术学方面的一次革命性尝试,提出了5种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成果来自然环境;生态开支应为评价标准;设计结合自然;公众参与设计;为自然增辉。

2.2国内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1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专家就黄土高原生态居住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我国生态建筑又一突破性成果。另外,北方严寒地带节能研究,以及生态城市的规划、西北地区传统窑洞的改造、生态厕所、太阳房、掩土建筑、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等都显示了我国在生态建筑理论及实践上的不懈努力。

除此之外,2005年天津大学曲静的硕士学位论文《小城镇绿色住宅研究及示范工程设计》中列举了调研所得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全国不同热工分区典型小城镇住宅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还详细介绍了依据这些成果进行的该课题的示范工程设计(选址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并对我国绿色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3.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住宅建设,但是城乡差距还是在不断加大。乡村绿色住宅发展受到种种问题的限制。

3.1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一是炒作概念。绿色住宅被作为一种房地产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借此概念炒作提升房子的层次和品味;二是绿色住宅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无法实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三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住宅加上绿化,片面地认为住宅周围绿化率高的就是绿色环保的;四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健康、无污染住宅;五是绿色住宅增加了造价和管理费用,代表着时尚和前卫,是一种高档的奢侈品,根本不适合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农村建造。

3.2缺乏系统研究和设计

由于我国绿色住宅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本专业角度出发,缺乏各专业间的合作和交流。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整体考虑,设计师更多的是在建筑设计过程基本完成后才去考虑绿化、围护结构节能和新材料的应用。单一地追求建筑节能或是绿化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体可持续性的提升。

3.3缺乏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有关绿色住宅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绿色住宅设计的理论阶段,设计原则、理念以及策略方面,还有涉及了一些国外先进绿色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针对乡村地区的工程实践研究则很少。

参考文献

[1]薛健,陆作兴.世界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相关期刊更多

证券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大学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