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社团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活动策划书怎么写一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活动小组,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更多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尊重主体,实行双选。在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好辅导项目,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1、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2、做好辅导老师的准备工作,绝不打无准备的仗。正式开课前,所有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3、加强艺术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努力提高兴趣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团活动评价方案。
“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教师能力、精力、毅力等多方面的巨大考验,为此我们将建立规范的内部评价与激励改进机制,把各自辅导的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
四、活动安排表
社团名称
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合唱
五、成果展示要求:
(一)展示时间为艺术节期间,作为第五届艺术节汇报展演的重要板块,面向全体师生、面向全体家长开放。
(二)展示形态
1、静态展示的项目:
书法: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美术作品:人人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张贴在专用的展板上,并附上活动的图片。
2、动态展示的项目:
舞蹈:展示精排的一至两个舞蹈节目。
合唱:展示精排的一至两个合唱节目。
堂鼓:展示200人的堂鼓成品节目。
民乐:展示民乐合奏的曲目一至两首。
课本剧:展示精品课本剧节目一个。
校园活动策划书怎么写二为了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术的的高素质人才。我校拟定成立信息技术社团,通过信息技术社团活动,充分显示出学生的才华,给学生提供技能展现的舞台,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小学生。 再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及学生的基础的特征,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组织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电脑制作水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人格。
3、增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学习的能力。
4、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显示才华的平台。
5、通过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的开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全面推动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学习内容及小组名额
依据我校师资情况,将学习小组进行组合,小组成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梯队。
2、电子报刊组:学习软件WORD、Powerpoint (每级部4人,3-7年级共计20人)
3、网页制作、博客英语创作:学习软件、frontpage、网络博客。(每级部4人,3-7年级共计20人)
4、机器人组:电子积木、机器人足球(每级部4人,3-7年级共计20人)
5、每年级为一学习小组,设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学习活动的协调与考勤。
三、人员选择
1、宣传发动,召集学员,以自愿参与为主。
2、发放信息技术社团活动入队活动申请表
3、通报对报名人员进行考察或测试选取优秀成员(针对电子报刊组、网页制作组与机器人组)、绘画动画组原则上选用美术绘画组成员。
4、确定学员,召开组员会议,选举组长
四、活动时间安排
2、周二为:电子报刊组
3、周三为:绘画、动画组
4、周四为:机器人组
5、网页制作、博客英语创作组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的性质作出了基本认定:即我国未来的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有力实施,基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实践探索中积累总结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高中美术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美术鉴赏教学和模块实践教学。这是课内教学研究方向,另外,美术教育的课外延伸也是很重要的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的一部分。本案例主要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研究如何在高中阶段践行美术教育独特的审美育人功能,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有效资源,最大限度的达成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分别从课内、课外两个大的方面作了研究总结。
一、课内教学研究
1、美术鉴赏教学的课堂模式
课前准备:①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媒体、网络搜集大量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使内容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制作学案、多媒体课件。了解每个班级的学习小组组织情况。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构建特色课堂。②在进行新课程之前引导学生对新课程进行预习,通过自我努力,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微机室,搜集相关材料。初步了解新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形成个人初步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感受。学生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索。
课堂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美术课堂插上了自由翱翔的翅膀,使得这门以视觉感受为主的课程如虎添翼,图文影像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使课堂效率事倍功半。①情境导入: 根据课程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出本课需要了解探究的内容。引领学生带着问题与强烈的好奇心去阅读教材。②问题探究: 通过课本阅读与典型作品的欣赏,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共同讨论、思考、总结教师预设的问题。学生可以借此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③合作展示: 这是一个在展示中体现合作精神,在争论中激发个人才思、碰撞出火花的过程,对待一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予以适时引导,在启发中引领学生逐渐向更宏观全面的方向前进。④精讲点拨: 毕竟高中生的欣赏水平有限,对作品的深刻鉴赏能力还没有形成,需要教师对主要的作品予以深刻剖析,帮助学生用专业术语,艺术的视觉欣赏表达作品。因此,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⑤名作欣赏: 功夫在课外,需要精心制作精美的课件,课件的整体风格色调要与本课所学的内容相协调,如古典的或现代的,要使用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及动画模式,让学生从欣赏过程中自然进入情境,有利于作品的感悟。另外,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编辑高清晰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的兴趣会非常高,利用视频的直观性比苦口婆心的讲述更有效。⑥课堂小结: 对本课所学内容予以总结升华,把知识进一步提高到更广阔的视野范围,让学生能从本课的学习中进一步思考自身所处的社会、自己的生活、环境等等,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这符合高中生的思维水平,也提升了美术鉴赏课的育人功能和深刻性。⑦形式多样的当堂训练:最后用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个评价。检测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鉴赏知识练习、对一段视频的影评、创作一幅创意简笔画、口头或书面表达一段文字,内容是本课的某件作品、某段视频或者某种艺术思想的认识等等。总之课堂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与文化课教学的形式不同,能够体现学科特色,达到教学要求即可。
2、选课走班教学的课堂模式
选课走班教学主要是针对高二的学生进行的。我们不断在探索中完善发展,其中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遇到问题不可怕,能够及时反思总结,解决问题,问题的产生便成了财富的源泉。
①课前宣传:学生在参加各种模块学习之前,需要对各模块有个了解认识,才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我们在开课之前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了解相关情况。例如搞讲座、印发宣传单、办学习报、组织各班美术课代表开培训会等形式,报名分班。②组班:根据本校实际,我们一共开设了六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分别是中国画、钢笔画、漫画、书法、剪纸和电脑美术。每次上课会以三个行政班级为单位,分别同时分到六个模块班级进行学习。③教学要求:各模块制定教学计划,按计划完成教学。教学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临摹与创作结合。平日做好学生学习量化统计,包括出勤记录、学习情况考评记录、作业记录、测试记录等等。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各项考评合格,学生修完一个学分。④教学重点:模块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性作业为主,可以根据要求的不同分为几节课完成一定质量的作业。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表现自我、提高创造力、自信心的水平。
二、课外延伸
一、养成教育不断推进,行为习惯逐步好转
1、依托班级岗位自主化管理方案,各班通过日记录,周总结的方式,评选出小组优秀学生,采用发喜报、本子、笔、糖等各种形式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
活动课仪式流程学生掌握熟练,学生主持精彩。(4)部分中队队课有特色。(5)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断得到巩固,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学校每月评选出"金牌班级"、"美德少年",通过升旗集会进行表彰,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制作版面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生们学有榜样,做有标准。不断巩固、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促进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不断提高。
二、主题月活动重新发现,不断深度开发
为把德育工作抓实、做好,德育处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月,制定了月主题活动方案,联合学校项目化负责人,按照月活动方案扎实开展,不断深化。
时 间
主题月名称
时 间
主题月名称
三月份
养成教育月
九月份
阅读活动月
四月份
孝敬感恩活动月
十月份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月
五月份
艺术活动月
十一月份
科技活动月
六月份
总结反思
十二份
运动锻炼月
暑 假
社会实践活动月
寒 假
社会实践活动月
活动掠影:
1、假期实践活动展示
2014年3月,开学伊始,学校开展了第三届寒假特色作业展及"年文化"游园会。本次活动放寒假时以特色作业的形式分年级分主题进行了布置。开学后又经过班级小展示、预展等形式的准备后召开。
游园会中,操场上布满展台展示着同学们的假期特色作业,各班小讲解员热情地为前来参观的同学进行讲解。全校学生手持"年文化"知识成果卡到各年级参观、参与考评。
三年级展台前同学们回答以"对联"为主题的年文化知识,四、五年级展台前同学们在兴高采烈地学编中国结,六年级悬挂的灯谜前站满了大大小小的猜谜者。考评过关的学生拿着扣过印章的成果卡兴奋地向同伴炫耀。
学校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展示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习惯,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华夏文明,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过程中凸显民族文化,打造以"文字、文化、文明"为载体的人文精神教育特色。
2、"美德从孝开始"系列活动,通过讲孝老故事、开展护蛋行动、进行亲情作业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父母艰辛,学会感恩。
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讲述感人的孝老故事,与同学们分享父母对自己的爱。在"保护蛋宝宝"行动中,同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地想出各种绝招来保护这个脆弱的小生命。有的放在塑料袋中随手携带;有的装在铁盒子里,并塞上棉花进行保护;有的放在装满小米的盒子里小心呵护。还有同学对自己的"蛋宝宝"进行了精心的打扮,让"蛋宝宝"多了几分可爱,多了几分调皮。
双休日,同学们通过给长辈洗脚、捶背、送贺卡、说祝福语等形式来完成亲情作业。
母亲节前夕,从学校走出了一个个头戴小红帽、手持报纸的小报童,他们分赴到菜市场、火车站、超市门口等人流集中的地方进行"一元钱体验"之"做小报童贺母亲节"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赚钱的不易,体会母亲的辛苦。孩子们有的高喊;"卖报,卖报,谁要大河报!"进行兜售,有的走到潜在客户的身边进行问询。半个小时之后,有的孩子顺利的卖完了报纸,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赚到了母亲节买礼物的资金;有的却羞羞答答,迟迟难于开口,手中的报纸一直无法脱手。见到老师,有的孩子一脸骄傲的不等问就抢着说:"老师,老师,我的报纸都卖完了!"有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这么不容易!"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或远远地陪在孩子身后,或及时的给与孩子指导。
3、"一年级入学教育"——一年级入校初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学生从校园常规、课堂常规等方面进行学习,9月5日下午,一年级的学生和家长欢聚一起,举行了别开生面的2014"我上学我快乐"开学礼。
首先,在音乐的伴奏下,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整理仪容,让孩子以良好的状态迎接人生求学生涯的第一个仪式。"百善孝为先",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随后向辛勤养育自己成长的家长行鞠躬礼,并说上一句表达爱的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接着,孩子们向老师行鞠躬礼,表达对老师的尊重。而每一位孩子的手中则收到了老师送的第一份礼物——《中小学生守则》。随后,孩子们用互相击掌的方式表达了今后要和同伴好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决心。孩子们稚嫩、响亮的"幸福成长宣言"把开学礼推向了。操场上第一阶段的仪式结束后,家长们到教室观看了第二阶段的学生课堂学习展示。
本次开学礼旨在结合我校"培养具有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新一代中国人"的培养目标,将其作为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的第一课,使孩子们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此活动9月14日安阳电视台《直播安阳》进行了报道。
4、"诗歌朗诵会"——为庆祝全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及开展第十七届推普周活动,在广大学生中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美好风尚,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9月9日下午学校举行了2014年"推广普通话庆祝教师节诗文朗诵会"展演。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评选,班级比赛,年级展演的形式进行。朗诵形式灵活多样,有个人独诵、多人合诵、配乐朗诵。同学们把心灵中的感动,沉思中的景仰和期待,凝聚成真诚的祝福,用特殊的语言和声音,献给了自己敬爱的老师。
5、国耻日纪念活动——9月18日上午9:30安全演练警报鸣响后,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护导下,安全、快速的跑向操场,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安全演练目标。之后,学校降半旗,校长原绿色就"9.18"国耻日对学生进行了讲话,勉励全校学生要发奋学生、积极锻炼,为实现中国富强梦不懈努力!此活动刊登于9月19日《安阳日报》第5版。
三、社团活动不断改进,学生能力逐步拓展
DIY社团、科技、舞蹈、书法、小记者、书香社、折纸等等形式各异的社团学校开设有近30个,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固定时间、地点、教师的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提高了同学们的专项能力,也让熟悉的校园更有魅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不断研究,由浏览式向探究型转变
学校的社会实践大课堂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分角色体验类,如:"保护蛋宝宝"、"我做快乐小报童";
服务类:我们每周安排二、三年级的一个班到敬老院进行实践活动。各班活动前都要根据学校的敬老爱老活动策划书提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充分的活动准备。小组分工不同,职责具体。例如:聊天组:与老人进行交流;装饰组:对敬老院的活动室进行装饰,将大家祝福语收集起来;游戏组:在游戏环节的时候组织现场的秩序,准备游戏的器材;表演组:安排好文艺节目,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采写组:进行拍摄,撰写活动信息并宣传此项活动,引导更多地人加入到敬老助老的队伍中。
活动中,同学们为老人献上魔术、绕口令、乐器演奏、唱歌等节目,送上苹果、桔子等水果、食品和自己制作的小礼物,为奶奶、爷爷梳头、捶背、聊天、打扫卫生。真切的体验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心,他们深深地意识到生活中不仅要帮助老人,而且要时时处处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幸福和快乐,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
"博爱智障学校"是学校的另一个实践基地,四、五年级的学生每周一个班做小义工和智障学校的孩子们玩耍,给他们读书,帮他们进行康复训练等。孩子们在活动中抛弃了歧视,激发了爱心。
团队精神培养类:如四、五年级"贝尔春天拓展训练",六年级:"宝贝向前冲训练营"
拓展视野类:如:四年级参观殷墟博物苑
假期实践作业类:假期快乐小义工
本学期,我们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品质。如参观吉远,我们在五二班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确立课程要求
变"浏览式"活动为"研究性"学习:
1、提出问题,确定课题
例:《走进"吉远"文具店》
提出问题:
"吉远"是如何打造品牌的?
如何做好导购?
"吉远"的标识是什么?……
确定课题:
(1)关于"吉远"品牌打造的研究
(2)关于"吉远"商品摆放的研究
(3)关于当好"吉远"导购的研究
(4)关于"吉远"图标的研究……
2、自选小组,进行建设
3、制定方案,实践研究
4、成果汇报,增长知识
如:五三班探索:"卡与我们的生活".
五、对外展示,促进工作不断提升
2014年5月30日上午,殷都区主体多元教育改革实验德育系列阶段性成果展示会在铁西路小学成举行,区属中小学、业务代管小学和区直幼儿园校长、主管教育科研的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区属课题组组长等全区教育科研骨干100多人参加了此次学习。
与会代表首先深入该校课堂,感受了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作、礼貌和责任观念,以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课堂怎样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中滋养做人的品德,也观摩了亲孝敬长、诚实诚信、乐于奉献等一个年级一个主题的德育活动课,浏览了相关学校德育活动资料。
在展示会的主会场,原绿色校长向与会领导教师全面介绍了本校德育课题开展的总体情况。随后在副校长张丽霞的主持下,分别以教师沙龙、学生论坛、家长发言的形式进行了汇报。张利红、陈彦芳、刘爱萍、李静静、赵芳晓五位教师代表分别从养成教育、德育活动促进作文教学、感恩教育、探究性活动的开展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杨一诺、李沛宁等六位学生分别从参加"保护蛋宝宝"活动、做"小报童"、当小义工、班级自主管理等方面以说相声、讲故事的形式谈了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的感受。候宇飞等三位学生的家长分别从"家校互动,关注细节,培养美德习惯"和做家长义工心得等方面进行了发言。最后,该校隆重表彰了马萧、田家贝、孙振伟、王烁等拾金不昧、勤劳朴素、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等校园十大"美德少年",把本次课题展示推向了。
总之,本学年,德育处遵循生活就是德育场的德育观,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变生硬、单调的说教为充满趣味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实现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理念。
六、廉政建设反思
【关键词】园本培训润泽教师成长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像是一架靠幸福支撑的天平,没有教师内心自觉的幸福,就没有积极向上的教育行为。学校与教师的同步发展是教科室工作的追求,我总在思考:如何借助每一个节点事件,唤醒教师内心自觉,成就教师成长节律?以下是基于润泽理念下“园本培训”的一些思考:
一、 以“人”为本,助推发展动力
我们可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相对划分以下几个阶段(如图表):
教师类型时间年限主要任务 新手教师1―3年岗位适应与技能提升 青年教师3―8年职业认同与群体归属 骨干教师8―15年专业优势与探究反思 专家教师12―15年个人魅力与课程开发学校需要找到以上各类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观察解读并给予其最适宜的帮助,充分利用教师团队的差异能动资源,助推教师主动成长。以下是我园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 新教师训练营:自我培养+青蓝工程
对于新教师,学校要求:一年入门,胜任岗位。新教师可以“班级管理”为难点突破,并扎实“青蓝工程”,开展随堂听课、新教师成长展示、最佳优秀师徒评选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二) 青年教师成长团:自我挑战+交流发展
为使青年教师突破瓶颈,学校要求:敢于亮剑,勤于反思。我园通过“三年内青年教师成长考核活动”,通过上课、评课、观察记录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上的重点突破。同时,我园携手区姐妹园开展交流活动,让其与同等教龄的新秀中自找差距和定位,加快成长的步伐。
(三) 骨干教师培育室:自我管理+示范辐射
对于骨干教师,学校要求:凸显特色,示范辐射。做法是:① 给机会。给各类骨干教师高层次培训机会,广纳信息。同时通过“骨干教师成长团活动”,每月定期活动,吸收课程游戏化方面最前沿的专业资讯。② 压担子。给平台参与各类展示比赛活动,历练专业素养;鼓励其承担课题研究,提升专业底蕴。③ 定任务。开展骨干示范展示课、骨干教师讲坛等活动,在园内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四) 情趣社团工作坊:自我超越+工作整合
对于有特长的优秀教师,学校要求:发挥特长,服务园所。以“整合高效”为原则,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开展歌者联盟、奇舞飞扬等多个情趣社团活动。让有共同爱好的教师群体相互探讨学习,同时也有效分解学校论文指导、歌舞编排等多项工作,达到教师与学校共发展的双赢效益。
二、 以“研”为根,寻求研究效力
优化园本培训,建构一个全方位、多形式、有特色的“研训一体”的园本培训体系至关重要,它可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并实现自我发展。
(一) 立足教师真问题,园级调动草根教师讲坛
学校应把培训的策划权和选择权还给老师,借助“园本培训调查表”开展摸底调查,倾听来自一线的心声。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将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结合,整体定位培训菜单。同时,学校下发草根专家自主申报表,在“教师真需求”与“草根亮特长”中建立有效对接,让有经验、有志趣的教师自主走上各级各类讲台。
(二) 立足专业真培训,骨干牵头辐射以一益群
外出培训的效能高低决定教师队伍理念的更新速度。在人员选派的过程中,学校尽量尊重教师的自选需求,兼顾教师间的成长差异,将外出培训活动作为润泽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份福利。另外,为达成“以一益群”的培训效益,外出培训反馈应强调内化性,以各类骨干教师为先行者,关注实际工作的对接,开展反思式外出培训汇报。
(三) 立足学校真研究,三组鼎力跟进每月关注
如何在教研活动中注入科研因子,使教师在日常研究中逐步向研究型人才转变?园级层面可制定每月关注点,将学校大课题的研究内容细化分解为一个个响亮的行动策略口号,让每学期的活动主题与目标更聚焦。同时,依托年级组、学科组和课题组三组鼎力,裹挟日常各类教研活动中的点滴收获,在专题教研、小结汇报等多元形式中将经验梳理成文。
三、 以“趣”为导,探求教研活力
(一) 打造“书式生活”快乐书会
以每月读书会为试点尝试改革,每次活动开辟5分钟“开心一刻”环节,借助破冰游戏、哲理故事、心理测试、团队体验等内容,积极暖场,给读书创造一份好心情。另外结合当下需求,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阅读书目,让教师在自我需求的学习状态下“充电”。通过“最佳阅读者”的评选,量化考核教师阅读反思情况,鼓励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审视自身教育行为。
(二) 优化“童化立场”游戏体验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行,教师的研究伴随着对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学校可将“游戏精神”渗透教师发展条线之中,以每月一次游戏体验会带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步伐。每月由团委组织一次游戏化体验活动,以学科组、情趣小组、幼儿社团为抓手,进行体育、美术、建构、表演等游戏体验活动。蹲下身子,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看儿童,解读童心的同时探索游戏材料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课例研究:一种植根于教师专业成长
内在机制的研修方式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重点立项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区域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孙春福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对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单纯的理论研修效果并不明显,教师间的相互指导和观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理论落实行为的必要途径。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培训就是要引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以研究的方式解决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师培养培训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行动研究,注重反思,课例研究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逻辑的必然,它迅速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和青睐。
国内课程改革的深化,倡导教师角色的深度转换和课程范式走向多元开放,教育理论界越发认识到发展教师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呼唤教师培训范式的推陈出新,课例研究就这样作为行动研究的一种样式,进入了中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研究人员、教师围绕某一主题,借助某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各种研究活动,旨在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它是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共同改进教学的新型平台,也是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开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重点立项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区域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过程中,开展文献研究,了解国外课例研究的起源背景、开展现状;借鉴国内外课例研究的基本经验,以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人员为主体,在实践尝试的基础上总结提炼适合教师研训实际的课例研究基本流程;分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学科实践探索,总结提炼不同学段、学科、课型的课例研究不同变式。在开展行动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开展理论思辨,探寻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多重内在机制,为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导向,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保障。
一、 从研究范式层面观照,课例研究其性质是一种立足教学现实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和进行的,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参与,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以“对行动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进行动”为基本方法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提倡“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需要出发,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过程螺旋式地渐进,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四、 从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理论观照,课例研究的功用是缩短教师成长周期,造就更多的业务精干型和专家型教师
1975年,美国学者Fulle和Brown根据教师的需要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不同,将教师的成长发展划分为“关注自我生存,关注学科内容和情境,关注学生及其差异”三个阶段(教师专业成长三阶段理论);198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Berliner在借鉴前人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阶段理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写作内容
(一)做好作文前的准备。
1.加强朗读练习。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为写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激起学生朗读课文的爱好,教师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对比读、分角色读、轮读、齐读等形式朗读,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篇章。
2.引导学生摘录、抄写书中优雅的语句。教师应适当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优雅的句子,用本子抄写词语,为以后作文积累词语和句子。并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留意摘录里面的优雅句子。
3.进行说话、写话练习。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努力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
4.进行日记、周记练习。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写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学写。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只写了一两句话。时间久了,学生也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思考自己的见闻,久而久之,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
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不仅学好课文,而且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广泛地获取作文素材。
(二)培养想象力,拓展作文空间。
1.凭借词语,展开想象,进行片段写作。汉语中的有些抽象词语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这些抽象词语形象化。
2.合理想象,续写作文。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及时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续写。
3.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进行练笔。教材中有许多作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图,是进行想象力培养的极好素材。
二、进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
(一)开放教学环境。
1.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饱满的情绪,亲切的话语对待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构建友好、合作的同学关系,让学生在心理相融、感情相通的气氛中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3.改善学习环境。教师可成立班级或校园文学社团,创办“幼芽”文学小报刊,经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开放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效益的高低。开放教学手段,可以强化信息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激活学生的大脑,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
1.现场感受。走出教室置身活生生的现场,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景呈观察事物和风景,参观、考察企业的蓬勃景象,了解英模劳模、成功人士的动人事迹,体验社会生活的感受。
2.图片展示。在教学时教师可展示实物、图片或照片,可以提供事物形象、生活场景、人物事件,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角色,认真体验,再写作文,这样可提供具体可感的材料,解决没材料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训练其观察能力。
4.媒体展示。教师可利用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或互联网这些具有声、光、色等视听特点的现代技术,展现典型的生活情境,再现人物的动人事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滋生情感,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强教学实效。
(三)开放作文题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材料是作文的第一需要。学生腹中空空,笔下又哪能具体生动呢?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教室、校门,关注现实生活,拥抱大自然,接触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从而从参观访查、学科活动、时事、影视书报等取材。
(四)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感情实际,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一见到题目就有话想说,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命题的好坏,关系着能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能否打通学生的思路,能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应该指向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亮点、焦点等问题,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点燃学生的创作火花。作文命题的要求:新――找准生活的耀眼点、事件的新奇点、景物的细致点、人物的闪光点,题目新颖别致,学生不产生厌倦感;活――命题灵活,多一些自由,少一点限制,学生作文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趣――命题富有童真童趣,使学生望而生趣,兴趣盎然,产生跃跃欲试,一吐为快之感;小――题目大会让学生无法捉摸,无处着手,小易于切中题意,言之有物。
(五)开放指导策略。
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人,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定教,因学而导,把启发、引导、点拨、激励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能力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与生动活泼的发展。
1.先放后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让学生放飞心灵,放开手脚,不受章法约束,大胆地写,随意地发挥;一旦学生的作文达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的境界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按一定“规范”来作文,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到表达手法、遣词造句,都进行认真推敲,精益求精。
2.先写后导。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的“导”应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学生既有的放矢,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对此,教师可应用创设情境―试写初稿―交流评价―修改成文的教学程序。
(六)开放练习途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素材积累,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与感悟,就应该广开练笔途径,增加练笔机会,如此学生才能达到“晓声”“识器”的境界,达到作文的目的。如何开放作文练习的途径呢?
1.单元作文。课本里安排的单元作文训练有序,内容广泛,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以期人人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是仅仅满足这些还是不够的。
2.读中学写。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应当把作文训练有机地渗入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作文能力。
3.学科融合。语文是百科全书,包含着人间万象,世间一切。加强语文与美术、科学、社会、体育等学科的横向联系,相机渗透作文训练。
4.交际作文。叶圣陶先生指出:“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需要学作文。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学生有兴趣去试作,当然绝不宜制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既然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写,其训练就应该体现实用性。比如结对子通信作文,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写表扬稿,写调查报告,向家长写情况汇报,结合节日或事件写慰问信,真正让作文参与社会生活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