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储量管理论文

储量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储量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储量管理论文

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通过实验测定了常规旋风除尘器内下降流量沿高度的分布,发现在排气芯管入口断面附近有约24%的短路流量。测定了安装不同类型减阻杆后的下降流量,发现非全长减阻杆下端固定时,有增加减阻杆上方断面下降流量的功效,这将延长含尘气流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除尘效率。

关键词:旋风除尘器短路流路下降流量减阻杆停留时间

Abstract

PresentsthemeasureddistributionofflowrateatdifferentheightsinanormalcyclonewithandwithoutRepsd,findsthatthereexistsashortcircuitofabout24percentoftotalflowrateinthespaceneartheexitofthecyclone.BasedonthefactthattheshortRepdscanincreasetheflowrateindifferentheightsofthecyclone,andreasonsthatthiskindofRepdscanincreasetheseparationefficiencyofacyclonewhilereducingthepressuredrop.

Keywords:cyclone,shortcircuitflowrate,downwardflowrate,Repds,retentionperiod

1引言

旋风除尘器内不同高度断面上的过流量,对上行流来讲为上升流量,对下行流来讲为下降注量,上升流量和下降流量的忽略漏风因素时应该是相等的。为简单起见,将断面上的过流量简称为下降流量。下降流量是旋风除尘器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研究旋风除尘器内沿高度下降流量的分布规律及如何增加断面上的下降流量,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2实验模型及上、下行流区过流量的平衡计算

实验模型为筒体直径D=340mm的Stairmand高效型旋风除尘器[1],实验中控制系统处理风量L=0.1237m3/s,测量断面的划分见图1。以断面1例,由实验所得四方位轴向速度分布的测量计算结果拟合所得轴向速度表达式为

vz=5.67108×107r6-3.04708×107r5+6.33889×106r4-609267r3+22966.6r2-28.6704r-1.91616(1)

式中vz为轴向速度,m/s;r为测量点距轴心的距离,m。

所绘曲线如图2中实线所示,图中散点为拟合前四方位轴向速度平均值。

图1实验模型的断面划分图2常规旋风除尘器断面1处轴向速度分布

因此,从图2可知上升流量Lu为:

(2)

下降流量Ld为:

(3)

将式(1)代入式(2)和式(3)得上、下行流区过流量分别为Lu=0.1821m3/s,Ld=0.1713m3/s

由此可见,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以及公式拟合时的误差,积分所得的上、下行流区过流量并不相同,其判别的大小反映了整体误差的大小。此时、上、下行流区地流量的相对误差

由于该相对误差不大,下文将上、下行流区过流量的平均值L=0.1767m3/s作为该断而后下降流量。

3断面1以上短路流量的验算

从上述上、下行流区过流量的计算已经知道,断面1处的下降流量为0.1767m3/s。因此时旋风除尘器的处理流量为0.2317m3/s,所以,其差值0.055m3/s便是断面1以上从下行注区向心流入上行流区的空气流量。这部分流量占除尘器处理风量的23.7%。

在除尘器排气芯管入口断面0至断面1仅30mm的高度范围(占除尘器总高度1360mm的2.2%)内,就有占总处理风量23.7%的空气进入上行流而被排出除尘器,这说明在除尘器入口和排气芯管入口附近存在很大的短路流量(下文中将断面1以上部分进入上行流区的注量统称为短路流量)。尽管这部分含尘空气并不是像管流那样直接从除尘器入口流到排气芯管入口,要经过一定角度的旋转运行,但含尘空气在除尘器内这样短的停留时间,不可能给粉尘提供足够的分离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旋风除尘器入口附近很大的短路流量,将是提高旋风除尘器效率的一个方向。

旋风除尘器的短路流量理论上还可以通过径向速度对排气芯管入口断面0至断面1的芯管假想处长管壁面积的积分求得。为此,将每一断面处,排气芯管半径r=0.085m时的径向速度进行四个方位的平均,然后将径向速度对高度(这里以测量断面编号代替)的分布进行多项式拟合,其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芯管入口断面0与断面1之间径向速度的轴向分布,为简便起见,短路流量按平均速度计算:

平均径向速度

流通面积S=2πrh=2π×0.085×0.03=0.01602m2

所以短路流量Ls=

图3常规旋风除尘器内径向速度的轴向分布

这里按径向速度计算所得的短路流量0.0521m3/s比前面按轴向速度计算所得的短路流量0.055m3/s小5.3%。原因是按径向速度计算短路流量时,没有考虑排气芯管与筒壁之间环形空间的二次流问题。从测量所得全流场轴向速度的分布可明显看出,排气芯管外壁附近向下的轴向速度增大,这部分流体沿芯管外壁向下注到芯管入口断面迅速短路排出除尘器。因此,实际情况是在芯管入口断面处有更大的径向速度。而上述计算中(图3)芯管入口断面0的径向速度是通过断面11至断面1的径向速度沿轴向的分布规律外延得到,其量值必然偏小,从而导致计算所得的短路流量偏小。

鉴于上述分析,并考虑到误差并不大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由轴向速度分布计算所得的短路流量和由径向速度分布计算所得的短路流量是吻合的。因此,无论是从流场测定结果与前人所得结果的对比,还是从上、下行流区过流量的平衡,或者从按不同途径计算所得的短路流量能够较好地吻合,都证明了本文实验方法的可靠、所得实验结果的准确。

4安装减阻杆前后下降流量的比较

按照前面轴向速度对流通面积积分的方法,一并计算常规旋风除尘器安装了不同类型减阻杆[2]后下降流量的变化,并将各种情况下不同断面处下降流量占除尘器总处理流量的百分比绘入图4(为方便起见,以减阻杆型号代替安装减阻杆后除尘器的型号),为表明上、下行流区过流量的平均值即下降流量与实际上、下地流区过流量差别的大小,图4中同时描绘出了误差带。

图4减阻前后下降流量的比较

从图4可看出各模型的短路流量及下降流量沿除尘器高度的变化。与常规旋风除尘器相比,安装全长减阻杆1#和4#后使短路流量增加但安装非全长减阻杆H1和H2后使短路流量减少。安装1#和4#后下降流量沿流程的变化规律与常规旋风除尘器基本相同,呈线性分布,三条线近科平行下降。但安装H1和H2后,分布呈折线而不是直线,其拐点恰是减阻杆从下向上插入所伸到的断面位置。由此还可以看到,非全长减阻杆使得其伸至断面以上各断面的下降流量增加,下降流量比常规除尘器还大,但接触减阻杆后,下降流量减少很快,至锥体底部达到或低于常规除尘器的量值。

短路流量的减少可提高除尘效率,增大断面的下降流量,又能使含尘空气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增长,为粉尘创造了更多的分离机会。因此,非全长减阻杆虽然减阻效果不如全长减阻杆,但更有利于提高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5结论

常规旋风除尘器排气芯管入口断面附近存在高达24%的短路流量,这将严重影响整体除尘效果。如何减少这部分短路流量,将是提高效率的一个研究方向。非全长减阻杆减阻效果虽然不如全长减阻杆好,但由于其减小了常规旋风除尘器的短路流量及使断面下降流量增加、使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提高,将更具实际意义。

6参考文献

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 融洽 构架 初中 语文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以下是我在我们青海省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验与感受。

一、如何讲、学生才会听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而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一个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知识面不广的教师,是很难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力。因此教师不仅仅是要教,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学习,学习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学习并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学习如何去教,勤于思考教学技巧,即要了解怎样讲,学生才会听。

当然,我们大部分老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无可指摘的,然而学生却不一定喜欢这样的老师上的课,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教。刚刚参加工作时,我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上课要讲的东西很多,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都讲到,所以如果学生们都安静的坐着“认真听”我们就能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虽然我的发音很标准,我讲解的知识点很系统、很到位,可是学生仍然不爱听,为此,我曾经很苦恼,后来在调查中我发现,我的课最大的缺点在于,只是就上课而上课,只是备课,并没有备学生,现在的学生很早就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我们要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就必须先帮他们揭开课堂上的情绪包袱,要使我们的课堂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如果我们讲的过多,给学生的命令就会越多,而这样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他们的敌对情绪也就越来越强烈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呢?其实一个小玩笑,一个小游戏,一点点幽默,都能活跃课堂气氛,都能让学生们动起来。我们要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以为学生们提供活泼,主动地发展空间。而且我们要尽力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不管学生的个人见解怎样,都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应该更侧重看学生的能力,思维是否得到和谐发展。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才。我们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其实,只要学生们喜欢听你的课了,那么师生关系自然也就会融洽很多。

二、如何“惩罚”学生

其一,教师要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孩子,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学生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不管在何种情形下,首先要使自己冷静下来,切忌与学生计较,粗暴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有时,教师的过于激动,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尤其是在课堂上,更要先顾大局,尤其甚至在学生言语中有冒犯教师权威或尊严时,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教育者,先不要与其计较,其实宽容并非代表软弱,有时它比严厉批评更有力量。其实它的目的和严厉批评的目的是一样的,而经常批评那个却会极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用宽容对待学生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呢?但是宽容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的宽容就成了纵容了。

第二,教师要相信学生。信任是师生和谐的桥梁。人是富有感情的,心灵之窗总是向热情,信任的人敞开着。教师的信任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失误的学生,不带“有色眼镜”去看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相信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从认识自己错误中得到成长。信任是一种无声的而教育力量,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有一句话常说“以心换心”,如果教师能真心的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才会真心的相信教师,这样才会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他们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的接收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才会自觉地去转变自己。

三、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我这里所说的情感交流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也能影响与学生的交流。平常遇到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哪些“问题”孩子要主动点头示意问好打招呼,主动地与其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沟通,逐渐拉近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是生活中的烦恼,都要善于聆听,并耐心的帮其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当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时,就会乐意与你接触,向你敞开心扉,听从你的教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积极地与老师配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古人云“若言琴上有琴声,琴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只有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有美妙动听的音乐,教学过程同样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应尽种种努力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2005年1月,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正式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CSCMP-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这标志着全球的供应链管理时代的到来。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论坛、供应链管理年会在国内的不断召开,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专业人士所了解并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真正提高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加深学生对供应链理念的透彻了解,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了。笔者在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尝试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考试模式,颇受学生欢迎。现对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诸多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对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结合现有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总目标――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从事各类物流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应是使学生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管理、库存策略、信息策略等,并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管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不但强调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运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上述目标和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应该是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规定要达到的知识结构中,必须包含所要掌握的技巧,把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才能与物流管理专业的总目标相对接。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加强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联系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它与现代物流学、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采购管理等课程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通常已对上述学科的知识有一定掌握。在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供应链管理课程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相互衔接,对已学的理论与知识回顾复习,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供应链管理课程。

2、加强对供应链管理动态等前沿知识补充学习

由于教科书的时滞性,及供应链理念在我国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企业间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更新较快等原因,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及时地反映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动态及前沿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使学生吸收最新理念与知识,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做到持续学习,时时把握新的理论动态,在课堂中给学生以新知识的补充;另外,授课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相关前沿知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使其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要求。

3、加强对供应链管理应用实例的分析学习

由于传统的教科书上的内容普遍存在以理论、概念为主,对分析及实务内容涉及较少,甚至没有。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搬书本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相关理论及供应链管理应用实例的学习。如全球十大供应链管理实例――沃尔玛供应链管理、DELL供应链管理、福特供应链管理等,以及我国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典型例子如宝供物流供应链、中铁快运大客户管理、宏基流程重组实例等。通过应用实例的学习,学生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法学课程的教学不应采取理论课常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应采取灵活的启发式教学。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多,通常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高职高专类的学生更是受益匪浅。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口才,实用性强,收效明显。案例教学法是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需要,适时提出精选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对个案进行学习讨论,启发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实现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将直接的抽象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掌握抽象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方法,从而使理论知识具有生动性和形象化的特征,摆脱了传统的概念教学的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关注供应链实务,收集典型案例,在众多的案例当中精选适合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典型案例。同时教师要对案例的原始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使案例的整个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精选了沃尔玛供应链管理应用、中铁快运大客户管理以及DELL供应链管理等实例,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及分析,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活跃,效果甚为明显。

2、观看影像资料

除了案例学习之外,为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在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影像资料学习的机会。在我国现有管理学者中,有不少对管理理论既是优秀的传播者,同时还是成功的实践者,如余世维、林伟贤等。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表达方式活泼,语言风趣生动,案例真实可信。如余世维的核心竞争力影像资料,林伟贤的资源整合系列资料等,都是值得借鉴的经典教材。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激发了更大的的学习热情,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模拟实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把握理论的实质,在供应链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如模拟供应链中各环节协作过程,通过模拟更好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协作的重要性,信任的必要性,供应链协作中牛鞭效应现象的普遍性,以及有效的消弱措施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供应链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供应链在发展中的问题,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供应链设计、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流程重组等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诊断,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在进行模拟实验的过程中,为保证模拟实验收到如期的良好效果,模拟实验前教师应设计好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核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判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优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供应链管理的考核,传统上我国各大专院校多习惯于采用课程结束后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这种考核对于校方和教师来说没有难度容易操作,但考核方式单一呆板、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其结果是导致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的多,独立分析归纳的少,极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对供应管理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不妨尝试一下这样的考核模式:一方面在考核内容上提倡理论与应用并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可以借助案例分析,应用解析等题型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考核形式上实现多样化,考核不再只是单纯的一张试卷,可以把考试和论文相结合,把理论考试和实训技能考核相结合,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例如为了考查学生对于重点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把握,可以采用半开卷的形式,允许学生考试时带一张A4大小的纸,上面所写内容不限,但是复印无效,必须是自己手写。这样学生在考前不只是单纯地背概念,而是更注重对理论知识体系的归纳与把握。

五、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水平对教学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水平的高下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下。为了适应市场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比如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物流活动,为企业策划物流管理方案,提高实践能力;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报销学费等方式鼓励教师报考研究生或博士生;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向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等。另外对青年教师可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要拥有广博、丰富的专业知识,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知识面要广,专业知识要精,不但熟悉自己所教课程中最基础的知识,还要弄清楚该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对相关学科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使自己不仅具有纵向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横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由封闭的学科型向开放的能力型转变。

教师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践证明,创新意识越强烈,追求创新的动力就越充足。只有在强烈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一旦产生,就会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改变现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照本宣科,不搞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要善于启迪、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

总之,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如能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无疑将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益处。

【参考文献】

[1] 杨丽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2] 朱金生、 刘耀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石油经济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石油地质与工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国土资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