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范文一: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虽然它已远去,但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最想感谢谁,就把感激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妈妈”
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面对妈妈深沉的感情
聆听妈妈殷切的心愿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
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妈妈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拿什么来感谢你,我的父母!
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
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范文二: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十月的培育,
开启我第一声的哭。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爱心的照顾,
教会我人生的迈步。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耐心的督促,
告诉我坚强不能输。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恒心的延续,
培养我欢笑的兴趣。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关心的注目,
叮嘱我走好人生路。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关键词:幼儿教育;诗歌教学;学习策略;分析探究
诗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其在格式、句型以及语言上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诗歌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儿童的审美观点以及对感情和韵律的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和更为复杂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但是,诗歌的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需要运用更好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下面本文就针对幼儿诗歌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加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做好引导的工作,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进行引导,善于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学习,增加幼儿对于诗歌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白兔过桥》这首诗歌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对学生进行引导,采用提问的方式提出“小白兔让山羊公公先过桥是正确的吗?”“小白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等问题,让幼儿进行自己的解答,这首诗歌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懂得尊敬老人,懂得谦让的道理,而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进而加深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化教学内容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直接的观察,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把诗歌的内容进一步地深化,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好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秋天果子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些秋天果园中丰收的景象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将诗歌句子中表现出来的水果“绿苹果,红柿子,黄澄澄的大梨子”等展示出来,或者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幻灯片制作,运用多媒体播放,使幼儿对诗歌的内容更好地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孩子可以了解秋天的特征以及水果的相关知识,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三、运用音乐进行渲染,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诗歌是一种富有韵律的文体,而音乐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容易激发幼儿感情产生共鸣。所以,在进行幼儿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与作品韵律相符合的音乐与诗歌进行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作为背景音乐对诗歌表达的情境进行渲染,让幼儿对诗歌的意境有充分的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感受到诗歌中的节奏美,提高幼儿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如,教师在对《摇篮》这一诗歌进行授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的内容配备《摇篮曲》进行朗读,把韵律与文章进行结合,通过适当的意境让幼儿感受到诗歌表现的情景以及韵律美。
四、运用适当的道具,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可以将表演融入幼儿诗歌教学当中。幼儿诗歌中有一些作品朗朗上口,还有一些诗歌充满童趣,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授课。所以,教师在进行诗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头饰、挂件以及场景等道具,为诗歌教学的课堂增添色彩,而且也可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小白兔》的时候,诗歌中有这样的内容“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教师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内容制作一些兔子的大耳朵以及一些图片形式的萝卜和青菜,让幼儿带上,一边进行动作的表演,一边进行诗歌的朗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升幼儿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进行幼儿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还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教师更好地培养孩子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对美的深刻认识。所以,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诗歌教学更好地开展,不仅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郑小翠.浅谈中班诗歌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2(08).
【关键词】诗歌节律图谱;教学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46-05
【作者简介】谢莹(1975-),女,浙江象山人,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
一、问题的提出
诗歌作为“文学中的文学”,承载着民族独有语言的节奏韵律、思想情感和绵延不息的文化,是儿童感知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窗口。诗歌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尤其在培养语言的敏感性方面有其独到性。
审视今日的幼儿园语言教育,随着绘本教学的兴起和流行,加上区域自主活动量的增大,幼儿园在课后间隙已经难觅诗歌朗诵声,出现诗歌教育式微现象。许多教师在教授完诗歌后,遗忘的速度比孩子还要快,往往在日常教育中缺少后期的跟进练习,其他个别化的自主游戏也会迅速地替代这类活动,导致孩子即便诗歌教学现场感受体验好,但由于缺乏后期跟进体验练习,遗忘也很快,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改变这种现状,本研究从探索诗歌节律图谱的特点和功能出发,通过现场教学案例的观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总结了诗歌节律图谱教学的相关指导策略,为幼儿园诗歌教学提供相关借鉴。
二、诗歌节律图谱的特点与功能
(一)节律
又叫声律或韵律。语言中除了音素之外,附着在音素上的“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语言的节律是人们为了准确地传达词句的内容,表现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互相了解的必要手段。”该理论是浙大吴洁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本研究根据幼儿乐于模仿感知的特点和他们在语言学习中能感受的节律元素,借鉴吴教授创设的节律符号,根据幼儿认知特点重新进行了设计,主要有: 表示声音的上行和下行;“”表示顿音;表示延音;“”表示重音等。
(二)诗歌节律图谱
是将诗歌书面语言中的关键词或全文,用小图片的形式替代相应的关键词语,添加节律符号,变语言视觉符号为声码、形码结合的语言音乐、图画统一的多重码信号。运用诗歌节律图谱开展教学除了精心选材外,还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进行精心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图代文
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小班,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形象为主体的大图,一种是小图卡组成的结构图。因为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形成,喜欢形象鲜明的图案,其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小班图谱要力求突出中心,简单明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图谱进行朗读。刚开始阶段幼儿会喜欢大图,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结构图,一幅小图代表一句诗,带领他们学习点图朗诵,逐步培养有意注意,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小班图谱有少量节律符号出现,只是供幼儿初步感知了解,他们的朗读节奏更多地来自于模仿和动作。至于角落里的小文字是提供给成人指导用的,以弥补图画为主的内容了解不全的缺陷。
2.图夹文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出现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中进行的记忆较多,但能进行一定的有目的的识记,而且在引导下能够手口一致地点读,因此中班的图谱以“图夹文”为主,整体感受诗歌的内容和结构,通过点读加强有意记忆,节律符号的适量出现起到朗读提示的作用。
3.图配文
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识字量也明显增加,他们能亦读亦猜地来阅读一些图画书,而且能根据要求结合图文进行有目的地记忆,因此大班的诗歌图谱除了“图夹文”,还有“图配文”。根据诗歌内容插入情境性图画,为幼儿理解诗歌提供线索,知道诗歌除了内容结构外,还有节律符号提示的节奏韵律,要注意语调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以文字符号为主的片段结构图谱,一般根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三)诗歌节律图谱的功能
图谱阅读法是早期阅读中的一种指导策略,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图谱进行教学也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诗歌节律图谱”正是把动态的以听觉通道为主的诗歌学习转化为视、听、诵结合的多通道学习的静态材料,促使幼儿在大脑中产生如下联系:口语与图形的联系――口语与已有经验的联系――口语与文字实际意义的联系,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
它的功能在于:
1.采用图、文、符号相结合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完整的阅读材料,能为幼儿提供书面语言和文字的直观形象,实现口语向书面语(图谱)的转换,通过“以图阅读”方式,激发幼儿学习诗歌和前识字兴趣,为幼儿今后逐步过渡到文本的独立阅读奠定基础,促进早期阅读习惯养成。
2.图、文、符号联系有利于幼儿识字和阅读理解,通过视、听、诵结合,能增强记忆,帮助幼儿很快地在图片、文字和有表情朗诵之间建立对应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了解诗歌内容、情感,借助符号提示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提高语音敏感性和视图转换能力。
3.诗歌节律图谱的运用能激发好奇心,集中注意,有意倾听增强,还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结构,幼儿在看图谱点读过程中,视听说同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阅读的方法、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4.“节律图谱”是教师运用于诗歌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在示范与指导的过程中促使教师进一步分析诗歌内涵,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
三、诗歌节律图谱教学指导策略
人们学习时,会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这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幼儿还不能自发地产生认知策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幼儿逐步学习和掌握。图谱作为幼儿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前的精细加工,使诗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不同的诗歌图谱使用的时机会有所差异,需要因课因人灵活把握,使用中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指导策略一:“诗歌节律图谱”之进行式――边看图谱边学习
所谓“进行式”是指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将图谱出示使用糅合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即边看图谱边学习,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结构与情感。这在诗歌教学指导中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式,适用于有一定内容含量的儿歌和有一定情节的儿童诗。至于呈现的时机可以在示范朗诵之后,可以在提问之中,也可以在集体练习之前,没有具体的规定可言,需要教师根据诗歌教学的进程和幼儿的学习需要来定,在于教师要有着良好的教材分析设计能力和对教学现场的灵活把控。
在边看图谱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指导:
1.点读法
点读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指点读”,是图谱使用中最常见的形式,只要教学中用到图谱,这种方法基本都会使用到。教师引导幼儿从题目开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用手指点读画谱上的画面和文字,可以帮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和指向到诗歌的主要内容上,而手指点读的过程隐含着诗歌的节奏和轻重,在朗诵上起到暗示作用,使之更具节律感。
例如:诗歌《金花银花》,在出示图片讨论比较过南瓜和冬瓜的生长特征后,教师引出诗歌并示范朗诵,出示图谱进行一些相关概念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依次点读方式进行引导,在“吹着吹着”有轻重音的地方,点击落指稍重,放慢一拍,就可以很自然地带动朗诵的节奏,再通过提问“为什么吹着吹着做个梦会慢下来呢?”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使朗诵更加声情并茂。
2.悬读法
悬读法指的是读谱预测,进行猜测朗读。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中大班,而且相对而言适用于分段体的儿歌。幼儿看着图谱进行预测,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预料之中”,印证了预测,认知水平得以提高,有意记忆得以巩固;另一种是“不如所料”,与猜想结果不一样,可以使幼儿自觉反思,对自己原有的想法进行补充与调整。使用悬读法涉及到上、下段图谱分别出示的时序问题,要先看先问先想,再来看图谱印证猜想。当然同一张图谱也可以使用悬读法,但事先需要教师对图谱进行一定的遮盖和提问设计,激发幼儿不断猜想的兴趣。
例如:大班儿歌《睡觉觉》,运用第一张图谱可以充分展开讨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测的依据和理由,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辩析性思维,第二张图谱则是验证幼儿的预测,促使幼儿自我调整认识,通过指向性的观察点读,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3.演读法
演读法是指幼儿在看图谱朗读时,一边根据教师提示朗读一边根据内容做动作,从而加深对诗歌的记忆与理解。演读法的使用与儿歌内容相关联,里面的主要内容适合表演,才能做到边读边做动作,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这种方法适用于游戏性强的儿歌,在托小班使用比较多,放在看图谱学习儿歌的后期进行比较适宜。
4.提示法
提示法是指用图谱把诗歌结构有的规律呈现出来,幼儿根据图谱提示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诗歌学习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图谱起到的是归纳提示作用,呈现的往往是一个片段,而且不同于前面图文结合的方式,往往会用符号来代替,体现的是结构间的规律。这种方法多用在较长篇幅、特殊形式的儿歌学习中,比如数字歌、问答歌、连锁调等,适用于大班。
例如:儿歌《走金桥》是一首融问答歌与连锁调于一体的儿歌。问答歌采用设问作答来引导幼儿认识事物情理,连锁调采用“顶真”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起头,义不相贯,纯游戏性质。整首诗歌共有18句,整个记忆容量较大,在短短的一个课时里面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能记住诗歌,有节奏、连贯地朗诵对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习过程中,小朋友通过倾听和观察,能很快发现“问答句”的特点,通过阅读图片能用三个字来回答。难点是图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幼儿很难听出“问”的第一个字和上个“答句”的第一字是一样的,通过图谱的呈现,帮助幼儿发现、了解这个规律后,他们就可以根据图谱提示进行对照,解决“如何问”的难点,为后面的自主观察、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的学习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也充分发挥了图谱提示作用,有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诗歌特点,加强记忆。
(二)指导策略二:“诗歌节律图谱”之过去式――学习在先,图谱在后
所谓“过去式”是指在诗歌新教的过程中,先不出示图谱,而是充分地感受理解诗歌之后,再在课余用图谱进行跟进复习,进一步激发朗诵的兴趣。这种策略多适用于游戏性儿歌与意境优美、想象丰富的散文诗,或是情感主线明显、意象朦胧的抒情诗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先学习后图谱
开展诗歌教学,首要的是分析教材,从诗歌本身特点出发,运用丰富多样的手段,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有的诗歌内容动感很强,学习过程中只要辅以图片、动作等,不用图谱也能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情况下,图谱就不必课堂上呈现,在后期的复习跟进中出示,加强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通过符号的自由摆放,感受朗读的多样性即可。
这种学习形式多适用于有较长篇幅,需要集体教学来完成的游戏儿歌、绕口令,或是语言动感强烈、意向优美的儿童诗等。
2.先游戏后图谱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就是头脑中建构客观实体的过程,只有婴幼体主动发生的动作才能对客体建构。”先游戏后图谱,可以让幼儿在理解儿歌浅显内容的基础上,在边朗读边动作的过程中,完整地再现诗歌,进一步激活朗读情感,产生学习的愉悦情感。后期的图谱朗读跟进,是一个帮助幼儿持续“内化巩固”的过程,画谱能引发幼儿关于内容动作的回忆,通过点读进一步巩固朗读的节奏,了解整体结构,体验朗诵的美妙感觉。内容浅显的游戏类儿歌、手指谣等适合先游戏后图谱,在托、小班相对使用较多。
例如:传统儿歌《小耗子上灯台》(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这首三言体儿歌内容浅显,可以结合手指动作进行表演,在日常组织环节中,结合手指动作进行两三遍就能被幼儿学习掌握,不需要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而学习后的图谱提供起到引发回忆的作用,小朋友看见形象的图片可以朗诵表演,同时可以提出注意朗读语调变化或者加快速度等要求,提高朗诵的趣味性。
3.先欣赏后图谱
诗歌欣赏作为诗歌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本质上是通过幼儿想象将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脑中的视觉的、听觉的表象过程。相对一般诗歌而言,诗歌欣赏作品往往段落更长,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意境更优美,因此,大多数的诗歌欣赏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如动作、教具、音乐、开放性的提问等多方位结合,进行多通道地感知欣赏。因此,欣赏的过程中较少会用到图谱,而图谱作为欣赏活动后的跟进,起到的是“以图阅读”的功能,促进早期阅读习惯的形成。幼儿的记忆力往往是惊人的,即便是很长篇幅的诗歌,只要稍加提示,他们看着图谱常常可以连贯地朗诵出来,带给你许多教学之外的惊喜。
(三)指导策略三:“诗歌节律图谱”之将来式――图谱在前,指导在后
所谓“将来式”是指在幼儿形成一定读图能力的基础上,先呈现画谱供幼儿自学在前,教师引导在后,从而习得诗歌,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心理学家加涅所说: “随着学习者不断的学习以及不断地贮存智慧技能及其他技能,他们也发展了用以提高其内部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的方式。”在教学中如果经常使用图谱学习诗歌,在这个过程中能不断积累幼儿读图读文的技能,获得有效的策略来调节自己的内部过程,发展幼儿自我学习的反省和分析性思维。有了这种基础,在大班后期,我们就可以开展这种方式的学习。但要注意两点:首先诗歌选择要注意突出形象性和趣味性,有许多词汇是能用图片进行转换的,让幼儿在读图猜字的过程中串联起思考的线索;其次,出示图谱之前能让幼儿多方位感知诗歌内容情境和特点,为后面的图谱自学打下基础。
例如:《小熊过桥》描写了小熊从胆怯到勇敢过桥的转变过程,是一首篇幅较长的七言体儿歌,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我们在第一环节先请幼儿看“无声动画片”,把PPT从头至尾播放给幼儿看,教师不作解说,只是帮助幼儿了解儿歌的角色和内容梗概,接下来就出示图谱供幼儿自己学习,在热烈的讨论和碰撞中,教师对个别问题稍加引导,就很顺利地解决了诗歌第一遍学习问题。之后,通过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小熊过桥以后心情是怎样的?朗读时候表情可以怎样?”等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朗读的情感,达到自学诗歌的目的,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四)指导策略四:“诗歌节律图谱之发散式”――图谱的创意衍生
所谓“发散式”指的是进一步发挥图谱在日常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一些与图谱、读写等相关的创意衍生活动,促进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些活动的开展适用于意义性较强的图谱,强调与日常生活及幼儿经验进行充分的整合,提供给幼儿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促进习惯潜移默化地养成。
1.朗读创意
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首动听的语言音乐,在日常练习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图谱进行节奏的添加,或者其他朗读形式的变化,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在朗读创意上可以通过节奏自由摆读、增加朗读变化等形式开展。比如,诗歌《落叶》音乐性很强,我们可以在“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后面添加叠词节奏型“×××”“×-×-”,采用轮组伴读的形式进行练习,增加朗读的意趣。比如,尝试用方言来朗读《走金桥》,感受顶真手法的变换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小朋友朗读的兴趣。
2.组词创意
在学习诗歌,点读图谱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词语和文字,通过图文的对应,幼儿可以优化记忆效果,还能引发一些相关的猜测。到中大班后期,幼儿对汉字开始关注,经常会主动地去认读,我们可以抓住这种兴趣,将图谱认读经验结合衍生,开展一些“看图找字”“一字开花”“部首联词”等游戏,可以放在区角中让幼儿独立操作,也可以在生活组织过程中用“开火车”或小组竞赛方式进行,培养幼儿前识字兴趣。
3.诗画创意
经过图谱教学熏陶的幼儿进入大班对读写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作为幼儿早期读写活动的引导者、示范者、支持者,可以利用图谱的创编,结合书写,进行一些诗画创意活动。比如,我们学习了诗歌《新年》,鼓励幼儿用诗画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给新年爷爷写信,说说自己的心愿,体验“画字”的乐趣等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古典诗歌;人格情感;教学策略
幼儿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古诗有其篇幅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这个时期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一、选择适宜的诵读教材,兴趣导入,潜移默化,引发幼儿情
感美
1.选择适宜的、艺术性和情感性较强的为诵读教材,让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优美音韵、美妙意境
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历来受多少文人诗人赞美,有四季有的景物景色的诗篇。如,以季节性的古诗为例,春天的《春晓》《咏柳》;秋天的《静夜思》《秋登宣城谢北楼》等。如果借以这些最直观形象的古诗句巧妙地让每个幼儿通过学习诵读,无形中加深对景物的印象,保持了教学的连贯性,还保持了系统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幼儿的实际领悟能力入手,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配合教育,如冬季时,梅花开放了,我们和家长一起带领幼儿去参观梅花,在认识梅花的外形特征和了解梅花的品性后,学习并诵读古诗《梅花》,再画梅花,使幼儿对冬天特有的景物有深刻的印象。
2.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古诗诵读教材,让幼儿易懂、感兴趣
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诵读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雪白可爱的大白鹅是小朋友们最熟知喜爱的,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喜好在湖水中嬉水的习性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地印在脑海里。
二、多样化的活动模式进行诵读,激发幼儿诵读兴趣,陶冶幼儿人格情操
1.在自然环境中诵读古诗
幼儿的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灵活利用周围环境来学习并诵读古诗,当春天柳树垂挂时节,和幼儿一起观察并谈谈柳枝、柳叶的一些新变化,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垂挂的柳枝就像古时候美女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我并启发道,“小朋友们,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然后教幼儿朗诵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接着进行解释,这样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诵读了古诗。
2.利用电教化手段,诵读古诗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古诗中的情境、意境如果仅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因为往往很多古诗词是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油然而生有所感悟,并借助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抒发自己感情的作品,倘若通过电教多媒体手段,编绘重现诗人当时的情景意境,定会激发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进行古诗教学时加入多媒体技术,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幼儿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诵读古诗的欲望。
3.进行各类诵读展示演出,在表演中陶冶幼儿的人格情操
幼儿喜欢表演,喜欢展示自己,那么,如何将停留在字面上的东西,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呢?我事先根据幼儿的喜好,挑选一些篇目,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诱感体验。幼儿在情境表演诵读中,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吟诵的神态,活脱脱一个个小诗仙的样儿。这对于天性好动的学生来讲,会使他们特别兴奋,不仅身临其境,更是加深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4.将诵读融入班级文化,通过诵读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环境创设得好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营造良好的古诗词教学氛围,让幼儿生活学习在浓浓的古诗词氛围中,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的芳香,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主题墙上,我特意开辟了“古色中华”专栏,和幼儿一起搜集唐诗宋词及集美、雅、趣为一体的古诗名画,在师生通力合作下,充满着诗
情画意古色古香的主题墙面,在视觉环境给人极大的赏心悦目
之感。
三、家园配合――亲子诵读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当家长支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时,此时的教育将会变得更为有效,因为家长对诗歌文化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配合班级开展文学教育活动,对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与氛围,培养幼儿良好情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经常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
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传统文学精华世代传承,让绵绵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接纳世界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袁行霈.新编千家诗[M].中华书局,1999-05.
关键词:个性;差异;体验;发展
每一位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幼儿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同样,幼儿的发展也存在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也相应各有不同,每个幼儿个体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和方式。作为一线教师应正确看待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不同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再强调:“切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我们评价幼儿的方式也不能简单化,特别是给幼儿发奖状,更要注意强调个性化。
《指南》中强调:珍视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因此我认为奖状应根据幼儿的各自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每个幼儿身上都会有“闪光点”,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闪光点”的眼睛;要具备善于捕捉“闪光点”的专业素养;要养成及时记录观察笔记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幼儿的奖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一、记录精彩瞬间
每个幼儿的生活凝聚了太多的惊喜、兴奋和难忘的瞬间,此时,老师们都忍不住时时按动快门,想要留住幼儿每一个可爱的表情,每一次惊人的变化。为了记录和分享孩子的精彩足迹,每个幼儿园幼儿人手一本幼儿成长手册。如果我们的奖状设计能结合幼儿的精彩瞬间,幼儿拿到奖状时,一定会兴奋地和同伴、家长分享当时的快乐!精彩的瞬间、愉快的回忆、快乐的分享……伴随着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记录的李宇航小朋友精彩一瞬间:
2015年6月17日,今天我们午睡起床后在看动画片,忽然听到非常动听的歌声,原来是航航在后面唱歌!边唱《小星星》边做动作呢!
这位小朋友的奖状是这样设计的:
李宇航小朋友:
本学期,老师惊喜地发现你能勇敢地在大家面前大声说话、唱歌,那一次你唱的《小星星》可好听了,小朋友听得都入迷了。
特发此状,以此鼓励。
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幼儿园
2015年7月5日
二、讲述快乐体验
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孩子们通过教育获得快乐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因为快乐童年生活是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条件,是保护幼儿健康成长的根本前提;幼儿是发展的主体,幼儿的发展依赖于自身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亲身的体验、情感的满足。
孙鹏昊的奖状是这样设计的:
孙鹏昊小朋友:
本学期在练习《桃花朵朵开》舞蹈时,你可爱的动作、迷人的微笑留在所有的观众心中。希望你今后继续努力,天天向上。
特发此状,以此鼓励。
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幼儿园
2015年6月28日
三、表彰优异成绩
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一定会涌现出很多表现优秀的幼儿。学期末发奖状更是少不了这些优秀的幼儿。优异的成绩将会是幼儿今后前进的动力。恰如其分地奖励更会使幼儿在优势上发展得更高更远。
比如,在大班自理活动比赛活动中,熊一沫获得了年级组第一名。
她的奖状是这样的:
熊一沫小朋友:
在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大班自理评比“系鞋带”活动中,获得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望今后再接再厉。
特发此状,以此鼓励。
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幼儿园
2015年5月5日
从幼儿本身来说,他们都是“完整儿童”,是主动发展的“个体”。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作为他们成长的伙伴、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幼儿记录“儿时成长的足迹”,让这些独特的、珍贵的“足迹”激励幼儿不断地成长。
及时地记下幼儿珍贵的独特生活体验,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档案填上浓厚的一笔,也为准确地评价幼儿的表现提供依据。如此设计的奖状不仅凸显了幼儿的优势,还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只有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个性化地评价幼儿,这样的评价人人喜欢、个个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