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模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我们对研究对象本身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我们通常使用的工程模型具有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随应用的需要得到修正和更新。随着许多新的研究技术和工具的出现,许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来,现在的研究热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也不例外。ANN可以实现对非结构化数据集进行非线性自适应处理,GIS提供了实现海量数据管理、工程模拟以及动态预测的功能。从工程实际出发,集成先进的GIS和ANN技术建立新的模型,为工程实际提供决策支持,这是建立工程计算数学模型的新尝试。

1探索新的建模思路的必要性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能够数值求解和求解方便,那些经典的工程模型往往是忽略了一些次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客观环境条件作出诸多假设限制,计算结果只反映属性间的一定数量关系。随着各学科研究的深入,科学研究的手段也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更新,人们研究的问题明显复杂化,研究的问题也明显倾向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对模型的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数学建模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目前这种应用还多是简单的停留在提高计算速度上,没能将计算机技术植根于研究的实际工程问题中,根据实际问题量身定制模型。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用于科学研究的工程计算模型不断被改进,甚至某些领域放弃了原有模型,根据某些新的理念,实现了从更高的水平建立新的模型。

2一种新的建模思路

在对宜昌市葛洲坝地区的城区供水管网监控研究中,需要对供水管网系统中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系统工况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种数据的强大管理能力,而且国内部分城市已经有了自来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所以数据管理的功能借助现成的GIS软件就能实现。但是,由于葛洲坝地区的实际情况的特殊,传统研究方法很难保证计算精度,工况计算是研究工作的瓶颈。

以往进行管道水力工况计算都是根据管道布置形式,采用水力损失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一般是通过测定管道首端水压力,根据测得的首端压力、管道布置形式、管径、流量、管道长度以及各种局部水头损失一步一步向某点推进,并最终求得该点理论上的压力值,然后与装在该点的压力表的实测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管网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基本的计算公式是:

h0+H0=hi+Hi+∑hs(1)

式中:h0为水厂进水口的自由水头(m);H0为水厂进水口的高程(m);hi为待检查节点处的工作水头(m);Hi为待检查节点处的高程(m);hs为包括从水厂进水口到待检点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m).

在工程实践中,上述公式中的∑hs包含了一些目前尚不能解析的影响因数,所以通常的计算方法是采用经验公式,并参考以往的统计数据对管网参数进行选取,显而易见,在计算过程中加入了太多的人为因素。

在葛洲坝地区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的研究工作中,需要建立管道堵塞和泄漏等异常状况的报警系统,实现对宜昌市葛洲坝地区供水管网的工作状况实现动态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供水区内的优化供水。

宜昌市葛洲坝地区是原葛洲坝工地演化而来,供水管网布局复杂,而且存在一些不明工况,因此管网系统,具有以下特殊性:⑴宜昌市葛洲坝地区是在原来的葛洲坝工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现有的供水管网由施工时的临时管网扩建而成,加上前些年管网资料存档工作的疏忽,导致现有供水网络存在较多的不明管道;⑵原有管道系统随着用水区域扩大而逐步延展,但是扩建工程没有较好地统一规划,导致现在管网结构异常复杂,用传统方法很难进行管网结构解析;⑶由于当时施工影响,不少原有管段存在程度不同的堵塞和泄漏,但是没有具体勘明;⑷原有管网材质是基于临时使用选用的,不少的管道已经严重锈蚀;⑸还有一些当年的临时塑料管至今没有废除,加重了供水管网的复杂性。

由于以上原因,用传统的管道计算模型很难奏效。如果将其作为不确定性结构问题来处理,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事物和环境具有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能力的特点,计算过程加入计算智能,不再探求作用要素和结果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通过计算智能技术直接对自来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中众多的数据进行处理,求解决策支持信息。这就是集成GIS和ANN两大前沿技术构筑更加符合当前实际工况的计算模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管理海量信息数据,利用编程实现ANN分析决策,再用开发软件将两者集成为一体,形成一个具备地理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的模型。这种新的模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实时更新,实现模型与现实的同步性,从而保障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整个系统利用流行的GIS软件MapInfo建立葛洲坝地区管网信息管理平台,管理管网信息数据,用Matlib和VisualC++编程实现工况计算ANN模型,利用二次开发软件MapBasic将后者嵌入前者,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最终建立起一个功能齐备的宜昌市葛洲坝地区自来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然后投入运行,利用系统具有的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特性,实现对管网系统的动态管理。

3两个模型

根据上述思路,对葛洲坝地区的管网管理系统实际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利用传统管网计算模型得出显性函数,再在函数表述中附加修正量(以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以实际采样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最终得到跟管网实际接近的计算模型;

注:1、图中的T0为系统稳定运行周期,根据管网实际情况事先给定;

2、图中标注的模块需要从外部获取信息,需要人为干预。

图1基于ANN和GIS的计算模型(甲方案)

另一种是完全抛开原来的模型思想,直接通过采样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待预测节点的水力学参数与管网其他影响因素的数量关系,整个计算过程位于神经网络的“黑箱”中。下面分别用图示阐述两种方案的建模流程(以某一特定的待检节点为探讨对象)。

针对上述两种模型方案,进一步解释如下:甲方案中利用了原来的计算模型,是对管网水力学计算系统的升级,优点在于计算过程反映了各作用因素与待检节点水力参数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然后再进行修正,符合人们一贯的计算思路,方案乙完全摒弃既有计算模型的影响,从最初的涉及因素分析开始,建立没有显性映射关系的计算智能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并从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了新的计算模型。上面两个方案都是根据宜昌市葛洲坝地区的供水管网提出并实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量体裁衣”,只适用于研究的具体问题,当研究对象变化时,计算模型也会不同,但是模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种在大型地理信息系统中内嵌计算智能计算模型的建模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工程应用

葛洲坝地区管网存在较大的堵塞和泄漏隐患,并难以判定故障节点和及时排除故障,这不仅降低了城区供水的质量,并且大大减小了供水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现在的供水方案是根据以往经验得出的,成本较高,蓄水池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注:1、图中的To为系统稳定运行周期,根据管网实际情况事先给定;

2、图中标注的模块需要从外部获取信息,需要人为干预。

图2基于ANN和GIS的计算模型(乙方案)

利用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新建立的计算模型对管网日常运行水力数据(各预设节点的流量、压力等)进行处理,主要达到两个方面的目的:(1)建立管网故障(堵塞和泄漏)报警和定位机制,提供维修方案的智能决策支持;(2)优化城区供水调度方案,降低供水成本。

4.1管网动态管理,故障报警定位在故障报警,节点定位的处理时两个模型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甲方案通过比较控制点群(布置在管网的末级)的水力学公式计算流量(Q0)与实测流量(Q测)的差异,考虑到系统误差的影响,当节点Q测小于Q0一定范围,认为系统出现故障,然后根据管网GIS拓扑结构逐级递推,逐级比较实测值与计算值差异,从而判断堵塞或泄漏故障,探求故障节点,将该故障处的实际管路的水力学和地理信息显示于人机交互界面,并进一步给出维修的实施方案(主要阀门关闭方案)建议。

乙方案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非结构性问题的特点,通过对管网所有的各预设节点的水力学参数的实测值和前一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实测值(该数据库在人为控制下实时更新)进行对比,当二者出现局部不协调并达到系统误差极限以上,认为该局部出现故障,然后利用ANN分析并定位故障节点,判断故障原因。系统自动根据故障判断结果分析维修方案并进行优化,然后将故障节点和故障原因分析结果显示于人机界面,同时建议维修方案。

4.2管网优化调度管网有8个蓄水池,为降低管网运行成本,我们利用最优化理论的方法,建立优化模型,利用低谷电和高峰电的价差,通过优化调度方案的实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建立如下优化计算模型:

式中:Ti为第i时段电力单价(元/m3);Qi为第i时段供水量(m3);m,n为工业、生活用水单价(元/m3);λ为工业用水所占比率;α为本用水时段内,本时段供水比率;β为本用水时段内,前一时段供水比率;Q0i为第i时段实际需水量(m3);Vj为第j个蓄水池容量(m3).

由于需水量是季节和是否工作日(如图3所示)等因素的函数,模型将分别按季节并区分工作日、节假日进行供水方案的优化计算。建模过程中,用管网供水的水量代替城区蓄水量,按1h的时间间隔统计数据,然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统计数据进行模拟,得出“时间~需水量”函数,然后得出该运行情况下的各时间段的需水量(Q0i,i表示时间段),构成优化模型中的约束。

图32001年暑期需水曲线(神经网络模拟结果)

经模型优化计算后得到各时间段蓄水池注水量的优化调度方案。考虑到现实生产生活的变化,“时间~蓄水量”函数需要在人为干预下不断更新,以与实际的蓄水情况相符合。

5应用前景

这种新的模型思路,使得很多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得的海量试验数据有了用武之地,也为人们利用模型计算现实中的模糊问题以及不确定问题提供了雏形。例如,在基础工程建设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思路建立新的非线性应力计算模型,利用信息系统管理采集的原始数据,用计算智能计算模型计算应力,得到比现有模型更切合实际的计算结果,从而在大坝、隧道以及地下洞室的施工中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同时,由于上述模型思路能够适应模式识别、预测、决策、优化以及网络安全及管理等等现代研究课题的需要,所以能在自然学科、工业和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鼎甲,张玉山。混联水电站群实时联合优化调度[J]。水力发电学报,2001,(3):68。[2]贺建勋,系统建模与数学模型[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王清印。预测与决策的不确定性数学模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4]靳蕃。神经计算智能基础原理·方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引文;网络信息;引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4-0174-04

在Web2.0和科研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与交流的重要平台。OCLC在2005年的一项对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6个国家的3 300名用户的调查发现,84%的用户使用在线搜索引擎查找信息[1]。如今,网络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术信息仓储,是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途径[2]。学者在学术活动中开始引用大量的网络信息[3]。Graham和Metaxas发现本科生在完成作业时,会首先选择因特网作为信息来源[4]。

网络引文是指学术论文后面所附的、其来源出处是网络信息的参考文献,实际上是用作引文的网络信息。对网络信息的不同引用行为可以反映不同的学科文化[5]。通过对各个学科网络引文的数量及特征统计分析,可以考察各个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和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偏好。

1 各学科网络引文的数量差异

1.1 各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趋势

引文数量可以作为衡量文献学术质量[6]和影响力[7]的标准之一,网络引文也代表了学术作者对网络信息价值的认可[8]。学术研究中对网络信息的引用从20世纪末开始出现,随后不同学科中网络引文的数量呈逐年增加。Harter和Kim对1995年发表的电子期刊的研究发现,1.9%的引文来源于网络信息。Herring 1996年对研究网络搜索引擎的文章的研究中发现2.1%的引文属于网络信息[9]。Yin Zhang在1998年研究了图书情报领域的网络引文,仅约7.5%的文献引用了网络信息,但正在不断增加,网络信息正逐渐成为学者进行研究时重要的参考资源[10]。而通过对1999年和2000年发表的175篇文章的研究,Herring发现约55%的论文引用了网络信息,网络引文占引文总量的16%。宋歌统计了从1997-2005年历年各学科中具有网络引文的论文量和总发文量。含网络引文的论文数量9年间增长了205倍[11]。整体来说,网络引文的数量呈显著性增长,尤其在计算机科学[12]、法学[13]、交叉学科[4]等学科越来越受学者的青睐。

1.2 不同学科对网络信息引用的行为差异

不同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引用行为不同。从整体上看,应用性学科和交叉学科更倾向于引用网络信息,而古典学科和实验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则微乎其微。社会科学学科比人文科学学科引用更多的网络信息。

各学科中,计算机科学和图书情报学是网络信息利用率最高的两个学科[14-16],这一点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尤其计算机科学的网络信息引用量明显多于其他学科。Herring对电子期刊的研究发现计算机科学中引用网络信息的论文比例高达90.5%,图书情报学为82.6%[14],张翠英等人2002年统计了国内各学科的网络引文,其中计算机科学引用网络信息的引文比例最高,为7.34%[16]。

交叉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高于各学科对网络信息利用率的平均水平,如图书情报科学、性别研究、生态学和教育技术这几门交叉性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就比其它学科更高一些[14]。Zhang统计了8种交叉学科期刊的网络引文,超过50%的文献引用了网络信息,并且网络引文占所有引文总量比例的13%[10]。

社会科学学科比基础性学科和人文科学学科利用更多的网络信息。在张翠英2002年对各学科网络引文的统计中,除信息科学以外,政治经济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最高,分别占总引文量的1.69%和0.92%。其它的理工、文史哲、农业和医药卫生4类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则寥寥无几[16]。宋歌的研究也验证了农业和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利用网络信息最少[11]。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法学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较高。Yang等人利用CSSCI对2006-2007年的中国人文社科学科的网络引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网络引文比例最高,分别为15.44%和10%,而中国文学和历史学科的网络引文比例仅为0.38%和0.省略、.省略、.edu、.gov、.ac、.省略和.net类型网站所占比例分别为43.9%和35.省略、.edu和.gov类型的网站只占很小的比例,分别为2.16%、0.95%和0.34%。不同的域名类型代表不同的网络信息,例如,.edu和.省略类的网站中,除了商业数据库,还包括许多新闻网站和博客站点,因此.省略、.org和.gov,根据Yang等人的研究,三者占网络引文总量的70.省略、.edu和.gov 3种类型的网站数量很少,但三者在网络引文中的比例却很高,分别为20.4%、9.64%和13.省略的网络信息比例仅为5.26%[17]。

各个学科对不同网域信息的利用率不同。根据Yang等人对CSSCI中人文社科类学科网络引文的研究,利用.gov类资源最多的学科是应用经济学(占.gov类网站总量的21.88%)和公共管理科学(20.省略类资源最多的是图书情报学科(25.省略类资源最多的则是新闻学和传播学(9.42%)[17]。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科学之所以大量利用.省略网域资源的引用主要体现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的信息,这些机构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专业团体和一些学者网络。这说明图书情报领域的信息门户、学术资源仓储较为丰富,学者在网络中表现活跃。

3 影响各学科利用网络信息的因素

3.1 学科自身特点与学者认知

各学科利用网络信息的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者对网络信息的认知程度决定的。通常研究领域本身与网络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科的网络信息也更丰富,学者们利用网络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比其它学术领域的学者强一些。信息科学相关学科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网络上该方面的资源相对丰富,学者倾向于在科研活动中利用更多的网络信息,因此计算机科学和图书情报学对网络信息的利用明显高于其它学科。卿蔚等对心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她发现网络信息引用率高的论文,其研究主题都与网络或计算机技术有关,如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学科交叉的人机交互问题等[18]。

而从总体上看,应用性学科比注重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在网上拥有相对较丰富的学科资源,因此经济、教育等社会科学学科比理工、文史哲等学科更多的利用网络信息。而历史、农业等则更依赖于传统的、正式的文献类型[15]。

在研究人员对网络信息的认知方面,自然科学学者倾向于在线获取研究资料[19],这一结论也适用于社会科学,但对人文学者来说则并非如此[20]。社会科学学科比人文学科的学者认为网络信息对学术研究的作用更大[21]。Kumar和Kaur调查了印度工程学院的1 603名老师和学生,发现工程学院的用户在学术活动中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22]。Liu的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和论文时,对信息来源有不同的偏好,40.0%的计算机科学的学生会首先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社会科学学科学生比例为17.4%[23]。Chen等人通过对人文学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发现人文学科研究生更多的引用纸质出版文献[24]。经常使用网络信息的学者认为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学术成果的质量,以及提供新的学术灵感。

3.2 网络信息的可获取性

网络信息的可获取性会影响学者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和利用率。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动态性,因此网络引文的可获取性会随时间的增长而衰减。Germain 2000年对随机选取的31种学术期刊中的64条网络引文的可获取性进行追溯,发现1年后有26.5%的网络引文不可获取,2年后比例上升至37.5%,3年后高达48.4%[25]。Michael Bugejal和Daniela V.Dimitrova在2005年和2007年发表的文献中指出通讯类期刊的网络引用半衰期为3.17年[26]。

认为网络信息易获取的学者更易于利用网络信息。在Vakkari 2006年的研究中发现感知可获取性比学科特征因素对学者使用网络信息的影响更大[27]。而已有的研究证明,医学学科的网络信息具有最高的可获取性,其次是自然科学、工程学科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网络信息可获取性最低[21]。

针对网络引文的不可获取性,国内外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如美国的Brewster Kahle和一些技术专家开展的名为Internet Archive的项目,将Internet上的网页存为Snapshot[28]。国内如《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为解决网络参考文献的不可追溯性,建立了“现刊”保存网络引文数据库[29]。这种通过网络储存器来保存网络引文的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保存现状,但仅是小范围的尝试,未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引文不可获取的缺陷。因此这仍是有待突破的领域。

另外,根据已有的研究无法判断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是否与学科开放获取程度相关。例如,医学是可在线免费获取大部分研究成果的学科,是开放获取运动最早实施的学科之一,但医学类期刊却几乎没有网络引文。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着通过严格的开放获取学术交流渠道而建立的各种开放获取仓储的不断丰富,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会不断提高。

4 结束语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学者查找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学术文献对网络信息的引用日益增多。因此,对网络引文的分析对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例如,通过统计网络引文中高被引频次的网络信息以及通过对网络信息的主题特征分析,可以确定学科核心学术网络信息。通过被引网站的域名分析可以判断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程度[30]。对网络信息的同被引现象还可用于学术科研群体的挖掘。对网络引文应用的不断扩展与深度挖掘,必将对各学科学者更好的利用网络信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的研究大都选取特定的某一学科和较小的样本量进行研究,因此还缺乏对各学科网络信息利用率的全面性、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对各学科对网络信息利用的特征揭示也不深入。受研究的样本量所限,有的研究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如Liu在研究不同学科用户对网络信息来源的偏好时,认为首选网络获取信息的图情领域学生比例仅为9.5%,远远低于社会科学学生的平均比例17.4%[23]。又如David研究认为网络引文很受医学领域学者的青睐,这也与医学领域网络信息利用的现状相悖[31]。因此,对各个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进行大范围、长时间跨度的实证研究是接下来学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uanfu C,Kai S.The impact of internet resource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A citation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09,81(2):459-474.

[2]Gray,K.,Thompson,C,Clerehan,R,et al..Web 2.0 authorship:Issues of referencing and citation for academic integrity[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8,11(2):112-118.

[3]Spinellis,D.The decay and failures of web referenc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46(1):71-77.

[4]Graham,L.,&Metaxas,P.T..Of course its true;I saw it on the Internet!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Internet era[J].Communication of the ACM,2003,46(5):71-75.

[5]Cronin,B.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epistemic cultures.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Washington,DC,2003:1-20.

[6]Cole,J.,& Cole,S..Scientific output and recogni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7,32:377-390.

[7]Narin,F.Evaluative bibliometrics:The use of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ctivity.Washington,DC: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76.

[8]Yuan,Y.,& Wang,D..Reliability of academic web sites and their evaluation through numbers by other literature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05,49(3):72-76.

[9]Susan Davis Herring.The Value of Interdisciplinarity:A Study Based on the Design of Internet Search Engin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9,50(4):58-65.

[10]Yin Z.Scholarly Use of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52(8):628-654.

[11]宋歌.我国各学科学术期刊网络资源利用状况探析[J].情报科学,2007,25(6):864-868.

[12]Lawrence,S.,et al..Persistence of web referenc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J].IEEE Computer,2001,34(2):26-31.

[13]Rumsey,M.Runaway train:Problems of permanence,accessibility,and stability in the use of web sources in Law Review citations[J].Law Library Journal,2002,94(1):27-39.

[14]Herring,S.D..Us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scholarly electronic journals:A citation analysis[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2,63(4):334-340.

[15]宋歌.图书情报学期刊网络资源利用状况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7,(116):79-82.

[16]张翠英,王建芳.学术研究中的网络资源利用状况探微——网络引文的数量分析[J].情报杂志,2004,(4):113-114.

[17]Siluo Y,Junping Q,Zunyan X.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web academic resourc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ased on web citations[J].Scientometrics,2010,(84):1-19.

[18]卿蔚,李松玲,吴英梅.网络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探究[J].晋图学刊,2010,(4):27-30.

[19]Bo-Christer B,Ziga T.How Scientists Retrieve Publications:An Empirical Study of How the Internet Is Overtaking Paper Media[J].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0,6(2).

[20]Kristin A.Do Open-Access Articles Have a Greater Research Impact?[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04,65(5):372-382.

[21]Vakkari P.Perceived Influence of the Us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Scholarly Work and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59(4):602-612.

[22]Kumar,R.,Kaur,A.Internet use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of Punjab,Haryana,and Himachal Pradesh states of India:An analysis[J].Electronic Journal of Academic and Special Librarianship,2006,7(1):36-48.

[23]Ziming Liu.Print vs.electronic resources:A study of user perceptions,preferences,and use[J].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06,42(2):583-592.

[24]Ming-der W,Shih-chuan C.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Humanities Graduate Student These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0,34(3):457-472.

[25]Germain.C.A.,URLs: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of Unreliable Resource Locations[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00,(4):359-365.

[26]索传军,游毅.试论网络环境下图情类文献利用状况[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7):63-67.

[27]Vakkari,P.Trends in the use of digital libraries by scientists in 2000-2005:A case study of FinELib.In A.Grove,(Ed.)[J].Proceedings of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43(1):1-17.

[28]胡德华,方平,吴忠祖.情报学期刊网络参考文献的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5,(108):84-86.

[29]关于建立《图书情报知识》网络引文库的通知[EB].http:∥省略/Main/Detail.aspx?id=1000178086&&AspxAuto DetectCookieSupport=1,2011-05-03.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委

主办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5990

国内刊号:37-1185/T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计算机学术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主管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5475

国内刊号:32-1524/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