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花盛放在断桥堤边
两只蝴蝶
梁祝的旋律中飞舞千年
是留恋前生的缠绵
还是今生偶然的遇见?
你我共舞在花前
粉色的翅膀
在幽香里煽起
是谁为你准备了如此美丽的嫁衣
在你如此狭窄的梦里
我感到了一阵阵痛心的窒息
听不见任何声音
除了你碎步时的细腻
花儿心中的
是昨夜的露水
还是你哭过的泪滴?
冷月之下
于一个寂静的夜晚
一支孤笛
吹响了思念
不是来自西北的玉门关
也不是来自吟着浅愁的江南
而来自冷风撩起的
我的依恋
月
残如钩
割疼了“勿忘我”的脸
她哭了
是谁将她粉红的花面
化作一江浅浅的幽蓝
【关键词】现代诗歌;现状、成因分析; 方法探究
一、初中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现状及成因
笔者曾对某中学初三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初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喜欢现代诗歌的;现代诗歌优美的意境、饱满的情感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学生认同学习现代诗歌有助于美好性情的养成;但是学生课余却很少主动诵读现代诗歌;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能张口说出的现代诗句。
结合问卷中学生给教师的建议来看,笔者分析认为,目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分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中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使现代诗歌处境尴尬
翻看一下历年中考试卷,很少有涉及现代诗歌内容的。在紧跟中考导向的前提下,很多老师很难把现代诗歌教学落到实处,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的美,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较弱的农村学校。
(二)选编教材的现代诗歌文本内容缺乏时代感
很多语文教师又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适时适当的延伸拓展,语文课本似乎是中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唯一途径,从而造成除了从课本上学到的为数不多的几首现代诗歌外,学生们基本上再也说不出其他的现象。当然选入文本的这些诗歌都是中国现代以来很好的作品,但有限的篇数,还是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广度。
(三)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认知有待改进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没有足够重视。对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并且阅读的现代诗歌作品数量有限,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美,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缺乏兴趣,不能很好地完成大纲要求。
二、现代诗歌教学新实践
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当下新形势,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现状和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究现代诗歌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得到高尚情操与文学素养的熏陶,打开现代诗歌的一片新天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多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现代诗歌,自然要投其所好,采用一些方法,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1.让学生为现代诗歌选择朗诵的背景音乐
诗歌是诗人用文字构建的拥有音乐感的意境。诗由歌起,歌由意生。语文教师要把脉学生生命的律动,他们爱唱爱跳,爱新奇的东西,现代诗歌是诗!是音乐!是舞蹈!那就把诗歌交给学生自己玩吧!
学习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时,学生有的配阿炳的《二泉映月》,有的配电视剧《士兵突击》主题曲,有的用纯钢琴音乐《TEARS――眼泪》,比较效果之后,学生最后一直认为小提琴《沉思》既不过于激昂又不过于忧伤,更适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此一番比较,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高了,唤起对诗歌的向往和追求。
2.从普通话版到方言版诵读现代诗歌
诗有最精粹的语言,是文学的经典。如何读诗?才能让学生感受诗人情感,领悟诗歌哲理呢?单一的诵读模式,程式化的朗读指导,学生习以为常,诗歌教学不妨来点“麻辣烫”。班级的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省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言朗读歌诗,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让诗歌教学课堂充满情趣,不同的乡土文化在课堂形成碰撞,诗歌语言悄然发出新芽。
(二)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联读优秀现代诗作
1.上好单元小结课
让学生在比较中品评诗歌,不同时代,不同思想情感,学生把学习体验提升到语言表达高度。认识诗歌的视角多样化了,视野就会越广阔。学生内心世界是跃动的,眼中的世界也满是诗的元素。
2.对现代诗歌拓展联读
学习现代诗歌单元,引入《雨巷》《致橡树》《再别康桥》等优秀诗作。通过一些撼人心魄的诗句,让学生心灵跃动起来,既是从内容上吸取个性思想的滋养,又是从形式上学习时代句子的创新。学生心灵就会开出自我的花朵。
(三)由仿现代诗歌到诗歌创作
诗歌与生活、生命联系紧密,初中生有着懵懂丰富的情感,就其天性来说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诗人,教材中选录的现代诗歌篇目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仿写的最好范本,模仿的目的不是机械移用,而是站在名家经典的肩膀上,激发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创作热情。从模仿到创作,学生完成了对现代诗歌认识质的飞跃,就会把写诗当成一种生命能量的释放。
语文教师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和情怀,这种气质和情怀表现在:让你的学生爱上诗!你的课堂要多角度呈现诗歌的魅力,带给学生诗歌的感动,慢慢浸润在文学气息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李清风
秋季的夜里满是一地的落寞,
嘘嘘的叽咀声嚷的真是离魂。
笑看了一季的秋月,
拾得了一身臭味。
情人湖畔的月牙凉透人心,
爱与被爱只是一种形式。
谁会相信梁祝不是传奇?
而一味地付出将成永恒!
一个拥每抱或得利还利息?
每个巧遇或许不胜欢喜。
扯淡了的爱情,
沉默是相续的唯一。
皎洁的月儿美眉,
你一句沉默便悄然而去。
你可以穿着天使般的外衣,
不声地启程。
却丢下了泪水中的傀儡,
爱情人湖畔黯然失声。
也许回忆太假?
想想终究逃不过现实。
我只是你存在意义上的一纳米记忆。
正如你所说,
相识只是寂寞的解脱。
只为上一个记忆的终止。
人生的旅途中带你一程,
我们并不奢侈。
忘记曾经的记忆,
迈出下一个相反的足迹。
你的祝福不无都是友好,
我的幸福中怎能缺少泪滴。
记忆,
只是一种存在饿方式,
笑笑自己,
笑笑别人,
我们都怀着痛苦或是幸福,
关键词:现代诗歌;音乐性;发展趋势诗歌的音乐性,是判断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诗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是最为优美、凝练、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往往是诗人字斟句酌得出,为语言赋予了如同音乐一般的韵律与节奏。
一、现代诗歌中蕴含的音乐性
现代诗歌多采用自由体的表现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节奏、语言、结构,还是篇章和体裁,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现代诗歌突破了文言文的禁锢,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法,结构、语言十分灵活,韵律与节奏更加多样,呈现出了散文化的特征。现代诗歌的创作门槛较低,这为现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现代诗歌的创作不再讲究高深的创作技巧,节奏与韵律也不再泾渭分明,在创作时,诗人不需要精通平仄、四声、韵脚,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作者的语言呓语,除了需要“分行”之外,现代诗歌语言与散文、小说的语言并无显著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行列,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大众化的语言活动。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与民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歌语言通俗、平白、顺口、押韵,语言讲究,朗朗上口,而诗歌则强调咏唱和朗诵,文本短小,语言字数有着突出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字数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让语言具备穿透力和冲击力。诗人们可以应用各种语言进行表达,包括口语、俚语、西方文字等,也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自由、灵动的一面,衍生出了现代派、新月派、朦胧派、先锋派、学院派等派别。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全诗共计7节,每节有4行,每行共计6—8个字,诗句结构有变化,单行灵活,节与节之间前后相连,这些都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之感。“轻轻的”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将作者的情感、神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勾起了读者的想象。
二、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道路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百年,在彻底打破传统古诗的规范上,构建起了新的秩序与规范,我们可以根据现代诗其他文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索出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1.现代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差异现代诗歌与散文不同,从文体功能上看,虽然均以抒情为主,但是在文本形式和文体特点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结构松散、段落分别,而诗意、语意、文思则是蕴含在散文的段落与语言中。与之相比,诗歌节奏突出、结构紧凑、诗意凝练,与散文具有内质的差异。诗歌与小说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小说虽然也会传情达意,但是主要从对情节、故事、人物、活动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小说语言丰富,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十分接近,篇章与结构则具有故事性。诗歌这类文体,有着独特性的特征,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浓缩,高度讲究语言艺术,无限含蓄、高度和谐,强调虚拟性与及物性之间的完美结合,现代诗歌的语言既依靠抒情和表达需求,也可以直接来描述物象,在押韵、平仄与节奏的构成下,诗歌产生了一种悦耳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2.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新诗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实践证实,但凡是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都有着显著的音乐性特征,如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意象清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然,我们强调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并非要求现代诗歌回归旧体诗的押韵与平仄中,而是要适应新诗的发展特点,突破旧体诗的禁锢,创设现代化的节奏规范与诗歌韵律,就如同《致橡树》《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一样,突破传统的审美特点,严格遵循“诗”的特征,在语言构筑、诗体构思上,都再三斟酌,从诗和诗情的思维上驾驭语言。
三、结语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在本质方面,诗歌与音乐之间是表里相连的,音乐性的存在让现代诗歌艺术更加丰满,为诗歌赋予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征。如今,现代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各类新思维、新理念渗透到了现代诗歌的创作中,为现代诗歌的创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钢.新诗的音乐性要求[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2).
[2]何麟.浅谈中国诗歌的内在音乐性[J].情感读本,2014(11).
[3]孔晓飞.论“五四”时期的新诗音乐性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蕙的风
汪静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选自《蕙的风》)
这首抒情诗以“蕙”为描写对象,通读全诗,试分析“蕙”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解析:这是一首抒情诗,它所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对他的情人深深的思念却又不能相逢的惆怅的情感,该诗充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给人以感官冲击力,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描绘更是平添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诗作运用象征的手法,明里是写花,暗里是写人,借写花而写人,表现出主人公的思慕、忧伤和对封建势力的怨愤之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将人的感情融入到大自然中。首先表现在意象的自然化上。诗中的“蕙”是一种香草,作者用它来象征美丽的少女,抒写了“伊”与“蝶儿”的美好爱情。爱情在这里被表达得至真至纯,没有半点遮掩和扭捏。“伊”因为爱而放出“幽香”,“蝶儿”因为爱而闻香而至,二者的行为单纯而直接,是人类最纯净的爱情。
【阅读指导】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又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诗歌描绘的形象即意象,“意”是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中心,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是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是指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感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感的具体形象。诗歌描写意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意象进行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掌握和理解了诗中意象,鉴赏现代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呢?
一、弄清不同形式的意象创造
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现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现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意象
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意象,有助于体味诗歌感情,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意象就是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作者从繁杂的生活现象概括出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然后细细咀嚼、寻找并最后判断作者所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河流”“黎明”“歌唱”等意象都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在这里,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的祖国,这首诗饱含着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弄清意象之间的联系
弄清意象之间的联系,即弄清连接诗歌意象的纽带,从整体上来分析诗歌意象。诗歌的旨趣不是靠单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意象之间的“ 有意味”的整合。只有弄清意象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来分析诗歌意象,才能弄清诗人情感的流向。解读现代诗歌,必须注重意象的整体性,因为就同一首诗而言,单个的意象均是整首诗意象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如,余光中的名作《乡愁》。乡愁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抽象情愫,诗人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各具特色而又内涵丰富的新鲜意象使之具象化,诗人情感层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总之,意象解读是我们通向现代诗歌审美旨趣的“入场券” ,鉴赏时只有分析好诗歌意象,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意境、主旨及诗人的情感。
【阅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 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选自《艾青精选集》)
1.从意象的角度解读该诗歌的前两句。
答:
2.分析“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这句诗中的意象。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