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美素质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是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可以说,语文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致力研究的一切美。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拟就如何在语文课中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力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己之见。
一、创设审美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作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和创作的源泉。而读者要想了解作者的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通过对作品的感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和。”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文学作品的形象不是具体的感性形象,而是通过语言虚拟的间接形象。因而,审美感知与一般的感知不同,它带有浓厚的感彩,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审美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全部审美过程的第一步。
在审美中,人们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为补充,把过去曾经建立的某种暂时的联系恢复起来,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附着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审美对象融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因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课中,首先必须要求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并且活跃起来。比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分析林黛玉这个形象时,学生原有的印象是她是个心胸狭窄、好耍小姐脾气、凡事斤斤计较的令人讨厌的人。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的家境和生活状况,再启发学生在记忆的海洋里搜寻自己与主人公的哪怕一点点的相似之处并将之放大,再配合《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诗、《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诗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而能触动他们心弦的审美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心目中,林黛玉成为“不会用别人的衣裳温暖自己的人”,是一个充满才情、敏感多愁、自尊自爱自傲的可人儿。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总是整体的,主体总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融入对审美客体的感知中,这种融入越丰富、越迫切,感知力就越强。一只破碗,不过是现代生活中的垃圾而已,但在鲁迅的《祝福》中,却是麻木愚昧的祥林嫂的道具,是她悲惨一生的见证。学生读到这里时,我要求学生把祥林嫂苦难生活的“碎片”与这只破碗连接,再联系文章中作者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特别是眼睛的描写,一个经历了再婚、丧夫继而丧子,无人同情、无人关心、生活无着落、丧失生活勇气的祥林嫂就完全浮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已经自然而然地参与了当下的感知,学生的感受内容已经极大地丰富起来。
夏丏尊先生说过:“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可见,审美感知力的形成不是单纯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从集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无疑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再现审美对象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雄壮的赤壁、险峻的蜀道、连绵的大青山、凄美的浔阳江头……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中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是从阅读课本开始的。他们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学符号出发,凭着作者的描述,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把握就越具体,对审美对象的再现就越真实。正是由于这种再现的社会具象的积累,才丰盈了学生的知识宝库。这种积累越多,学生的审美想象力的基础就越厚实。
伊塞尔说:“作者只有激发读者的想象,才有希望使他全神贯注,从而实现作品本文的意图。”读者是作品的仲裁人,读者的欣赏就是创造,读者就是作者,作品不过是读者阐释的蓝本而已。在语文课中,在文学鉴赏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这是接受美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掌握文学作品离不开深切的感受和领悟,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意境、小说情节和环境的蕴含、戏剧的潜台词等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让画面活在眼前,使意蕴酿于心中,让学生得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来。
三、挖掘审美对象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其实语文审美教学也应该以美感染,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满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是要使学生在对美的对象的直接观照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在不同的美学范畴中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文学作品的具体意象渗透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如苏轼的《赤壁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融入另外自己的审美观念。有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的感慨;有感喟人生短促无常、自己一事无成的悲观情绪;也有抛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旷达乐观的情怀。抓住这其中的审美灵感,可以培养学生宁静、和谐的情感。
美与丑是相辅相成的,作家的审美理想往往通过对丑的暴露与鞭挞曲折地反映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自然也包含了通过审“丑”达到审美的这种形式。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丑”,剖析丑类们肮脏的灵魂,可以培养学生批判与憎恶的情感,引导他们在对丑的否定中认识美。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等,都是集百丑于一身的人物,对这些丑类的观照就是对真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对作者审美理想的发掘。从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事物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已经变成了蕴含美的形象,具有负价值的丑类已经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
总之,在语文课中,要引导学生把握审美对象的变化,挖掘审美对象的深层内涵,注意美的范畴的转换,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引导发现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是主体对美的对象的分辨和评价的能力,具有“感性直接观照”的特点。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就必须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同时,审美理解是有层次的,我们要力求引导学生进入比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
语文学习是审美的,用找寻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语文是美丽的;用创造美的眼光去构建语文,语文是诗意。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美在语文课中闪光,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徜徉。
[参考文献]
[1]德廖莫夫:《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2]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3]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综观当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数学的善;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数学的美。
而这些观点在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 展示隐含的美
2.挖掘数学美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本科;审美教育;普通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073―03
一 引言
教育技术学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历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研究对象,注重教育资源的美感呈现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关注审美教育,不管是过去、现在,抑或是在将来,应该说是学科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必然倾向,学科人才培养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能割舍的联结。教育技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从未摒弃过审美教育,或显性或隐性,或多或少都在关注着它,只不过略有些程度上的不同,没有将其摆在应有的、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罢了。本文试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探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中的审美教育,就如何提升本科层次人才的审美素养,从而更好地为教育资源建设服务,求教于同行方家。
二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及其意义
审美教育也称美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1]审美教育的内涵是指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媒介和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优化人的心理结构,提升人生境界的定向教育方式。[2]
“教育应该体现‘美’”。“从美学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给学习者一个舒适轻松的资源界面,丰富生动的资源内容,开拓豁达的资源视野是十分必要的。”[3]由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要求,决定了本专业审美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文学、音乐、绘画、视听等方面的审美教育要求比其它理工科专业略高,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不像文学、艺术类专业那样,要求相对比较单一、专门化,在某方面需要达到熟练掌握并能进行相关创作;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审美教育综合性要求强,需要跨专业、多方面涉及,要求学生懂得欣赏美,知道如何表现美,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制作符合审美要求的教学资源。
总而言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审美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感知、评价(鉴赏)和创造“美的”教学资源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教育活动。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还在于培养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建设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审美创造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审美教育关注的重点。
三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1 完善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重视审美教育首先需要在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不是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无限制地拔高,看得比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更重要,而是强调在我们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更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割舍掉审美教育的内容。在培养目标体系中加入审美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其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这方面的要求。通过适当强化审美教育,使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教育技术理论、技术素养同步发展,至于美、至于和谐、至于“致用”。
2 在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中增加审美教育的内容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开出的人文类通修课程,培养本专业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安排审美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活动,深化培养学生审美方面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文学、美学,加入音乐、美术、广告学等课程,进行学生艺术思维的训练。通过文学、美学、影视艺术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增强艺术感受力,丰富艺术想象力,使其能够艺术地把握世界、捕捉生活中的诗意;通过美术、摄影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艺术构图的理解和把握;通过音乐的教学,加强学生对声音的物理特性和美学特性的了解与感觉;通过广告学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4]
在目前大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正常开设的课程中,强化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摄影、影视制作、动画制作等专业课程,其在学生审美教育方面的功能应该得到加强。适当增设专业基础课程或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审美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如美育概论、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艺术欣赏等。另外,在技术性主导的课程(如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教学网站设计开发等)中加入相关产品中对审美要求方面的章节,强化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审美方面的要求不能忽视,并适当引导学生注意教学资源审美创造能力的养成。
3 提升教师的审美教学素养
教师的审美教学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加强教育技术专业的审美教育,对专业教师的审美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能够制作、使用审美品味较高的教学资源,将人文、艺术的美融合于技术性课程的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还要能够让学生享受教学过程中的美,变枯燥的学习为愉快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审美修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审美兴趣、发展审美能力和习惯,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长期从事审美教育研究的赵伶俐教授认为,能否成功地进行审美化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顺利地将教学的各个因素转化成对学生具有审美品质或审美价值的对象。教师必须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发现美、欣赏美的视角,促使学生审美期待的出现,为下一步审美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5]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为满足受教者的审美需要而进步,激发师生共同追求美、创造美的愿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4 合理地选用教学策略与方法
(1)审美教育需要注重过程、循序渐进
审美是人们发自内心(心灵的、自发的)的对美的追求。审美教育是以增强学生审美体验为主的过程教育,重在教育过程本身和学习者自发的主观的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按照学生的特点,通过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活动安排,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安排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激发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安排在中高年级阶段,在对摄影、影视等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认识艺术作品的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与规律,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在这个阶段,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审美想象力,联系其生活实践创造艺术作品,进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美,培养其审美创造能力。到了高年级阶段,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摄影、影视等作品的艺术表达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把在这些课程中学到的审美表现方法应用到教学资源建设上,去注意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美的要求。
对于学习者来说,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培养阶段是一个外界的客观实在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而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如何在这两个相异的过程中养成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能力,需要在教育者加以较好地引导和控制。
(2)注意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审美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素质能力养成的教育,教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采用情境-陶冶、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创造宽松愉悦的审美环境和气氛,精心选择他们喜欢的例证,使之在浓厚的审美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获得美感。施教者要俯下身来,与学生一同进入审美情境之中,共同感受美,共同欣赏美,引导学生摆脱低俗的功利欲,使他们轻松自由地获得感官上的愉快,情感上的陶冶,心灵上的净化,知识和能力的增进,这样才是比较理想的审美教育。
(3)积极开展审美教育相关的课内外教学活动
加强审美教育的实践环节,应该特别加强课内外教学实践和创作,鼓励学生积极举办各种样式的作品展览,如摄影展览和校园DV作品展览等。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创作大赛,如课件制作竞赛、网页制作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表现能力,提高审美素质。另外,组织学生文艺社团活动进行审美教育,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锻炼能力的极好方式。
(4)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数字化时代的审美教育,仍应充分重视高雅文学艺术对提高大众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数字传媒的先进形式,注入优秀作品,使媒体表现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促进现代审美意识的形成。[6]利用多媒体和教学网站开展审美教育、提供审美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推广案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丰富学习生活等。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和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多媒体和网站本身的审美影响,还要注意交互、协作及其作用的发挥。
5 加强审美教育的资源与环境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是重要一环。在教育技术专业审美教育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资源建设与积累,实现资源优化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教学材料。
审美教育还需要精心营造教学环境与氛围,注意校园文化环境,教室、宿舍等学习生活环境等对学生的影响。
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在专业教学评价方式、教学管理工作中也需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教育的任务可以也应该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
四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区分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艺术美是美的集中体现,艺术教育无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与创美,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和谐的情感,使个体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保持人性的美好与纯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并由此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7] 如果仅把艺术教育视为审美教育,这不仅缩小了审美教育的范围, 而且也易造成对审美教育的误解,限制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审美素质的整体提高。
2 避免走极端
不能把审美教育仅仅当做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能“唯美”,过分强调。教育资源的艺术性要求是在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之后的,而且,审美教育还常常融合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能。
五 结语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有严谨的教学内容,又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从熟悉和感知艺术到认识和思考艺术,从体验和理解艺术到分析和评判艺术,它强调的应该是一种接受式与发展式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8]
教育技术专业审美教育不仅要从理论上建构学生的审美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其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入手,培养学生教学媒体资源建设方面的审美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优化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改革和和谐发展。在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我们历来重视教学媒体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本文旨在引起人们重视在教学资源建设中人的因素的作用,提高资源建设者的审美素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德)席勒 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8.
[2] 于春秋.审美教育的理念与高校美育课程构建[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7(5):93-97.
[3] 贾靖林,林文婷,熊才平,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文化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16-18.
[4] 邓杰.论教育技术人才智能结构中的艺术因素[J].扬州大学学报,2002,6(4):79.
[5] 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08-114.
[6] 王波.数字化时代的美育思考[J].山东电大学报,2004,(1): 41-42.
论文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成人教育;审美培养
审美教育重在以美育人、寓育于美。高校成人美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延续和拓展。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贯穿于整个高校成人美术教育中的一条主线。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具备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才能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实现美术的传播、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
一、当前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倾向手重技艺强化、轻审美培养
1.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对象是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并爱好绘画的成年人,具有相对成熟的思维和相对不成熟的技艺、审美。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大都有固定职业和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事物的认识较注重实际,对外界变化多不敏感,而且多数学员的专业水平起点较低。
2.学员学习具有相对较强的功利性和相对不强的艺术性。成人大多是在职的业余学习,脱产学习的比例、时间较少,这就决定了成人学员没有有充裕、完整的时间听课练习。正如加拿大著名的成人教育理论家基德认为的那样:“对于成年人来说,时间与金钱和力气一样宝贵。”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观念也越来越强化,对时间也越来越珍惜,因此强烈追求快速提升自我,迅速学以致用、学后即用的学习效果。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学习能够直接有效地解决自身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成人学员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职称晋升、职务升迁或工种调换等需要的学历文凭要求来学习的。因此,他们的目的都非常明确,抱着尽快掌握一门技能,以便适应工作之需而学习。同时,由于成人美术教育相对时间短、内容多、任务急,因此,学员们往往更多地提出多学习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列素质的提升、审美能力等内容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由此,教师也侧重于技术、技能的传授,重视培养提高学员的描摹和制作基本能力。短期内重视技术和技能的美术教育显示出十分明显的效果,让学员似乎感受到专业技能的突飞猛进,但他们的感情、个性表现和能动的创造精神却受到了极大扼制,影响了自身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成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成人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审美素质,其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生命感受、综合提高人文素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的事物能震撼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不断走向高尚,走向完美;美的事物也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其知识更丰富,思维更敏捷,智慧更聪颖;美的事物还能增强人的注意力,美好的东西铭刻在心头,记忆到永远。美能够感染人的情绪,提升人的境界,它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真善美、假恶丑,主要诉之于感性。因此,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经常进行审美活动,可以更好地调节思维方式,有效地提高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能力是人把握美或发现美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它有优劣之别和强弱之分,而这种差别则主要取决于不同个人的经验、智力、教养和生活态度。通过美术教育可以逐步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培养学员的形式美感,使其领略到自然的审美价值,进而提高学员的道德、人格、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品质。
审美能力是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学员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员调整人生的理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对于高校成人美术教育来说,只教会学员技艺是远远不够的,也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应该在注重技术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审美培养。这样,经过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学员才能真正成为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能够创造美、致力于传播美的新时期美术人才。
三、培养高校美术教育学员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要从学员客观心理结构出发,充分利用教育和环境对审美活动产生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欣赏美、创造美,并避免影响其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培养、发展学员独特的审美个性,提高其审美能力。成人学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的职业,艺术素质和意识极具个性差异,同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显然不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各层次学员的知识特点和审美喜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出一定弹性,充分体现出对不同审美个性的宽容度。
1.要坚持用绘画实践培养学员审美能力。绘画实践是最利于人的审美创造力的形式,也是促进了人审美感受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绘画实践能更自由地表现人的情感与心绪,更大胆地展现人的幻想和意象,人们可以通过对艺术形象的表现,肯定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诱导出对物质世界探索与创造的欲望,同时也获得了精神解放。但一个审美素质不高的人,即使有着熟练的技艺,也不可能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作品来,这是因为技艺的运用过程始终是和审美活动密切联系的,它可以反映出绘画者的审美层次、审美素质和审美表现技能。成人学员往往绘画功底薄弱,审美能力不高,同时又存在学习时间短、课程任务重的问题。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更多地强调在自然物象中融人绘画者的情思与想象,强调人与自然物象的内在精神相结合。教师在上课时,应引导学生在审美意识的作用下,把强烈的表现欲望和丰富的审美情趣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技巧、技法对物象进行提炼、取舍,将物象的本质特征和蕴涵的精神内涵展示出来,创作出鲜活生动的作品,进而不断培养学员敏锐的感受力和强烈的体现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解力。同时,艺术表现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本身具有开放性,没有约定俗成的明确意义。而对艺术的理解和理解者的年龄、经历、境遇等各种因素也密切相关。成人学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成熟的个性和独特的观念认识,必然导致审美趋向和审美理解的无限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影响或干预学员独特的审美习惯,应该为他们创造愉悦宽松的氛围,使学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质,不断发展完善审美的独特性,而不是趋同于教师或其他学员的审美感受,最终丧失他们自我与众不同的魅力。在指导绘画训练时,不应要求每个学员都按教师本人的方法感受去完成作品,应该允许学员在表现手法和工具材料上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应鼓励学员勇于采取独特风格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审美感受。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将美术欣赏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在欣赏课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且多数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容易对教材形成片面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而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课,也只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地介绍,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在整节课中,教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得平淡无味,学生听了也反应淡淡。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教育目的,也偏离了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初中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课而得以实现审美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以外,教材的欣赏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课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美术欣赏课中,就必须以审美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发心灵的感受,寓无形于有形之中
美和审美是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就是要感受美,换言之,就是要发现美,感觉到美,进而调动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即“美感”。“美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指审美情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联系也同样明显。可以看出,有关审美能力的问题更为根本,因为解决了它,有关审美情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不管用哪种观点来看待美感,也不管用哪种理论来解释美感,审美能力起作用的效果都伴随着情感反映。因此,要用心去感受美,以激起心灵的浪花。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审美情感。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画展,博物馆等,无形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利用课件展示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宽广的画面、磅礴的气势、流畅的笔墨、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江山,表现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主题。那绵延壮阔的群山、冉冉升起的红日、高大苍劲的绿树,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思。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能够使学生透过画面,悟出作者的立意,受到美的教育,并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操,升华自身的思想感情。
2.处理形神关系,培养审美感受。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重视美的形式和美的外表,仅仅重视美术技艺的传授,仅仅重视美的图形、美的色彩、美的景物的欣赏,而不注意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内涵,忽视了从创造美的主体心灵中寻找美的源泉,不主动去激发学生心灵的感受,那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就会是失败的。
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但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因此,教师不能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不能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中,而应从美学中对艺术的不同观念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观念在艺术史上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思路和界限。比如,在出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大艺术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时,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而出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家之一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时,他们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美的追求。由此,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神情和动态,或色彩鲜艳的《鸳鸯戏水》、《出水芙蓉》、《桃花飞燕》等中国画时,更懂得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北京故宫》与《巴黎罗浮宫》时,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在色彩、材料、工具以及各自的特点等表现手法的根本区别,使他们开阔视野,使美术欣赏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启发和教育。
三、学会欣赏和鉴赏,是理解美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由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还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创造了美,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沉醉。就像做了一场好梦,梦醒了之后,意犹未尽;也像品了一口美酒,口留残香,回味无穷。这种对美的细细品味,就是欣赏。艺术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用发自心灵深处的冲动,并根据一定的感受、理解与评判,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作品的得失与成败,从而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艺术修养。中学美术教育,更要注重艺术接受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使学生形成新的自我与个性,孕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只有在鉴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才能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艺术鉴赏能力对艺术创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创造又是在评价过去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存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心利用,是否善于运用。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将之作为鉴赏对象。这样,当学生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和欣赏。
但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并将之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就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当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就要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把作品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将画家的思想精神升华为民族精神。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个画种的图片资料,并比较在画家笔下的各种表现手法及情形,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分析,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造是美的源泉,是升华美的原动力
创造是美的源泉:美,要体现生命运动的本质。其次,审美,就是要去发现美,感受美。可以说,美就是心灵创造的产物。因此,创新是美学永恒的主题。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欲望,但却不一定具备创新能力。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职责之一,就是把人的创新力诱导出来,将体内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创新品质不是外部植入的东西,而是个体经过外界诱导而生成,是不断成长和变动的。教育所要做和能做的是:为创新品质的培养与生长提供价值引导和有利的环境支持;诱导和激发、培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欲,使之转化为创新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是学生知识、技艺的传授者,是学生思维方向的诱导者,更是人格形象的塑造者。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所以说,研究个性、挖掘个性、张扬个性是教师挖掘创造才能的重要途径。
艺术创作是从无到有,从朦胧到清晰,逐渐发生、形成的过程。这一孕育过程有长有短,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艺术素养、个人性格之综合沉淀、升华的结晶。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灌输创造的理念,注意让学生从“有形”中揭示出“无形”,培养学生从具体中概括出抽象的能力。创造既是这一过程的结晶,也是结晶过程的催化剂;既是产品,也是生产的原动力。创造是美,美源于创造。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任务,另一方面,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主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宋艳.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