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辈消费论文

长辈消费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辈消费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辈消费论文

长辈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产生根源的分析,探讨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进而探索挖掘了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及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重视以“孝悌”、“忠义”、“仁爱”为主要行为规范,以父母兄长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集中体现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理念中,强调父母、兄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一、传统家庭教育观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传统经济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在我国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家庭经济体是儿童接受教育及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儿童从父母等长辈那里受到勤劳、俭朴品质的教育,并且学到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可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的决定因素。 

其次,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封闭循环,自给自足。在家庭中,由于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家庭存在的保障,生活由生产所支配,并服务于生产。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是直接统一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活动是吃、穿、住和劳动。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得以体现。古人传授给儿童一生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生活技能和要领。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传统我国社会家庭教育的直接条件。 

第三,传统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讲求“忠、孝、义、仁、礼”等伦理纲。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强,对家庭的依赖性大。在家庭与个人及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把家族视为枢纽和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服从于“齐家”,“齐家”又是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对儿童的教育是首先着眼于“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而且通常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行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1.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的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它集生育、生活、生产的功能于一身,整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以无数个分散的家庭为基础的。可以说,家庭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维护家庭的利益是家庭成员的重要使命。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要有安身立命的责任感,也接受着这种观念的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讲究儿童的“认识上的笃信、意志上的锻炼与感情上的陶冶”三个环节,把加强“知”、“情”、“意”的修养与锻炼作为儿童德育的主要内容。 

2.传统家庭教育的原则 

其一,重视早期教育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孔子提出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精辟见解,后来的颜之推提出,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要用仁孝礼义来要求他们,当儿童知道了颜色,懂得了喜怒之后,便要开始教育他们。这一原则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深远影响。 

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两种,并且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它强调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后代。 

其三,维护家庭集体利益的原则。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母教育儿童要主动地维护家庭与集体的利益,要做一个“仁孝”的人。要志存高远、孝顺长辈,要维护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家庭、集体的利益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时,个人利益要主动地服从整个家庭、社会集体的利益。 

3.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其一,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史称康熙皇帝教子严格有方,为家庭教育中的楷模。他要求皇子们“从小就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并习惯于食用粗糙的肉类”,正是这种严格教导、杜绝溺爱的家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其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由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观形象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不能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应“行不言之教”。父母兄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儿童,这种榜样教育的效果胜过言教。 

其三,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处理家庭教育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古人用“严父”和“家严”来形容父亲,用“慈母”和“家慈”来形容母亲。而司马光说过,“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就是指父母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 

三、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 

1.要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 

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对儿童良好品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其他教育的问题。反观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是片面的重视智力开发,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孩子将来的发展就好,结果造成有些孩子“高分低能”,有些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眼光狭隘”毛病;还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性格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加强儿童智力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幸福。 

2.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加以借鉴和利用。对于儿童而言,终日与父母相伴,父母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样学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要牢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3.教育儿童应磨练其意志,锤炼其情感 

清代名臣身居要职,家庭富足,但其对子女要求却是异常严格,不搞任何特殊。认为,现在让孩子多吃一点苦,多在困境中磨练,能让孩子将来少受点苦。尽管平时常年在外,但他会定期给儿女们写家书,通过家书来教育子女,即著名的《家书》。后来,的子女们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然而,溺爱式的教育,虽然极大的满足了儿童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对儿童意志的磨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意志一般比较薄弱,情感淡泊,遇到困难往往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害了孩子。由此可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关注其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儿童意志的磨练和情感锤炼,唯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长大后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汪凤炎.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1998,(6). 

长辈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式,教育,缺失

 

一、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贯穿和影响着人的一生,从出生的启蒙教育到走入社会的经验教育,方方面面都有家庭教育的影子。论文参考网。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30年后的今天,“中国式”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凸显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1、过分重视“智”的培养,轻视“德”与“劳”

在以考试论成败的环境中,家长自然而然的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重要标准。要求孩子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孩子人格及品德养成的教育,对于孩子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处在次之又次的尴尬位置。家长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格上和品德上有什么缺陷,且品德与人格又属于性格养成中隐性的一面,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对于孩子的行事作为也很少有时间过问,只要没有太大的失误,家长往往也就听之任之。此外,对于孩子劳动能力的锻炼,家长们会替孩子完成所有可以代劳的事情,让孩子将所有精力一心一意放在学习上。家长常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了。”除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包办。这样就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学习成绩可以代表一切,成绩好的孩子即使冷漠自私,也不会受到任何指责;第二,在成绩就是一切的衡量标准下,成绩不好的学生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对父母的要求产生抵触心理。

2、过分溺爱,造成个性偏差

在物质条件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使得孩子在家庭中成为众人呵护的对象。这就出现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物质要求过于容易满足,形成了孩子坐享其成,不愿付出努力的心态,也让孩子容易养成奢侈的消费观。在对80、90后消费观的调查中,经济性、实用性已不是他们消费的主要依据,而是更注重审美性。第二,父母和长辈过分宠爱,使孩子变得自私,不知为别人着想,缺乏约束,任性骄纵,不懂得尊重人,缺少协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很多孩子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跟别人交流感情,现实朋友很少,在网络虚拟空间却朋友成群,原因就是虚拟空间不需付出真情,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第三,很多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由父母代劳,导致孩子对父母依赖性过强,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在多次与国外联合组织的活动中,我国孩子自理能力是最弱的,离开父母,往往不知该如何生活。过分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不懂得如何解决,也不愿意付出辛苦度过难关,在处理不了的情况下,常常容易产生逃避心理。

3、重视身体素质,忽视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的好坏是有形的,而心理素质的好坏则是无形的。显性的因素得到了家长的重视,对于孩子成长更为重要的隐性影响因素却被家长忽视了。家长关爱孩子,无微不至,孩子的身体从发育成长到头疼脑热都牵挂着父母的心,时刻成为父母关注的对象。但是孩子心理建设的好坏却很少得到家长的重视。家长很少去了解孩子喜好什么?爱做什么?思考什么?害怕什么?排斥什么?是否能够面对挫折?是否能够承担责任?是否懂得沟通协作?是否具有自控能力?是否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家长慷慨的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对孩子在饮食上肉蛋奶的营养搭配十分合理甚至了若指掌,但却忽略甚至逃避了情感及思想上的沟通。在中国几千年传统中重视身体健康多于重视心理健康。身体的成长可以通过食物的营养来补充,而心理的成长需要精神的慰藉来呵护。在中国家长的意识中身体上的疾病到医院就诊很正常,而且必须去治疗。很难想象自己的孩子会得心理上的疾病,真的有了心理问题,也往往讳疾忌医,将看心理医生看做是件丢人的事。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孩子的身体素质往往很好,而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往往很差。

二、中国式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成为“中国式”学校教育千年不变的标准,通过考试获得高等学府深造机会似乎并不能完全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接轨,“高分低能”成了中国式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升学率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指标

从入学起,孩子就必须面对各类考试。分数高低成为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为取得好成绩得高分,很多孩子不得不放弃游戏时间,投入到各样的补习中去,熟悉纷繁复杂的习题。此前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越来越被人忽视,重视升学率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关注的焦点。原本开设的美术、劳动、思想品德这些与中考、高考升学率无关的课程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形同虚设。重视素质教育与减轻课业压力的口号虽然喊了多年,但始终难以与升学率相抗衡。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家长并不希望通过缩短授课时间来减轻学生负担。学校为了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升学率,取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只能通过改换明目来保证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作为孩子为了能考一所好大学,满足家长的期待,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前途,同样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大学校门的“宽进宽出”

1999年高校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趋向大众教育。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校门也不再那么难以企及。原本“严进宽出”的高等学府,在放低门槛,敞开大门后,其培养模式和毕业要求却鲜少改变。走进大学容易,只要修满学分,通过毕业答辩获得毕业证同样不难。各大高校对于水平层次各异学生的教育,却未达到因材施教,仍采用统一的培养模式,忽略了真正的社会需求。论文参考网。这样就出现了大学校门“宽进宽出”的局面。各类大学层次不同,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能力也参次不齐。论文参考网。大学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较多自学空间,不再像高中一样将学生整日约束在教室内,由老师督促学生学习。这样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模式导致了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远离父母的监督下,自我放纵,忽视学习,浪费学习时间,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一无所得。

3、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的脱节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国的教育一直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教学生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学校仍然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少理会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导致有些学到的知识没有得到应用最终成了纸上谈兵,而有些运用到实践领域的知识却又了解的不深。高校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及研究能力的培养,忽视将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又缺少实践的主动性,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高校毕业生不满足于用人单位给的待遇,又不具备用人单位所需的工作经验,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令人满意的员工,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就业难”。很多毕业生为了找工作甚至在毕业后到职业学校去学技术,这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应再一味的自安于学术的象牙塔内,而要将高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真正的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要课题,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国家的栋梁,如何向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向发展,仍需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浅谈家庭教育如何提高独生子女应对挫折的能力,凌熙旻,湘潮[J],2009年第10期。

2、中日家庭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张亭亭王岩,新西部[J],2009年第20期。

长辈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超级秘书网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

长辈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自私、冷漠,本文从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措施等方面对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品德 感恩教育

一、感恩意识缺乏原因分析

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感当今青少年受长辈宠爱,缺乏感恩意识,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娇惯中长大,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长辈们把他们当作宝贝,宁愿自己受苦,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从小到大,给予他们太多太多,从来不让孩子吃苦,以至于他们觉得长辈的付出,他们的接受是理所当然、天经地利的,不需要感恩与回报,因而很少体谅长辈的付出,父母的艰辛。

学校教育也存在一些缺陷,许多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等的教育和引导,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学生心中,加上社会这一大环境深深影响着学生,当今社会"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影响,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对他人与社会缺乏感恩之心。

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与点拨来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首先,感恩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感恩古训在我国源远流长,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血缘家庭中的孝道,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公德;从"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际关系中的美德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中的准则,都把感恩当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可见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感恩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大学生马加爵感恩意识缺乏是酿成悲剧的原因之一,马加爵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忘恩负义,舍弃一切珍贵的东西,如同学的情义、父母的养育之恩等,感恩心缺乏引起害人害己悲剧。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意义重大,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可以培养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们的帮助与关怀心存感恩可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意识,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这也是学校德育孜孜以求的。

三、感恩教育的内容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要对父母感恩,因为父母不仅赐予孩子生命,更把孩子养育成人,父母起早摸黑挣钱供孩子读书,非常不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对父母说心里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洗衣做饭等。教育学生体验父母的艰辛,认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克服骄奢、攀比、享乐等毛病,懂得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2、感谢老师,培育之恩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春风化雨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因此教育学生要对自己老师感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主动帮老师擦黑板,和老师谈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日常生活中要尊敬老师,耐心倾听老师的教会,不让老师为自己的成长担忧。

3、感谢社会,关爱之心

在思品课中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至关至爱,利用"学雷锋活动","青年自愿者活动"激发和增强学生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感,感恩社会还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和谐。

四、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1、树立榜样,正面教育引导

教师必须做好感恩的榜样,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典型材料教育引导学生,感动中国许多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身患绝症无钱医治仍坚持助学的歌星丛飞,他用自己的生命感恩、回报社会,可歌可敬,为母捐肾的田世国,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命运对他们很残忍,他们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这些人物是我们的道德模范,他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2、发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所表现的"恩"是多方面的,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构建。如初一教材中的热爱人民、艰苦奋斗,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等内容,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感恩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感恩教育。如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运用唐朝诗人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天下父母节衣缩食抚育孩子长大成人,供孩子上学,我们理应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到孝敬父母。

3、要践行于生活实践

感恩教育的实践有多种表现形式,生活实践是促进中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中心环节。学生在实践、探究、想象、体验等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比如让学生做一些感恩作业,作业内容可大可小,小到给父母端一杯热水,洗一次脚,给别人一个微笑,随手捡起地上一片纸屑……大到学会自理,学会自强。让学生从感恩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体验生活,锻炼能力,培养感恩之心。也可以让学生为感恩的对象做一件事情,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唱感恩歌曲等。

4、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把感恩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而设计的,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比如说,对一个生病的学生,开始你可以故意不去看他,让他一个人呆着,过一阵子慢慢给他无微不致的关心,让其深切体会到被人关照的"恩情",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日常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请相关的名人、名家讲关于感恩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也是一种手段;还可以在特定日子如教师节、母亲节等布置学生举办感恩活动。

5、感恩教育需要尊重学生

自尊的需求是人的天性,现代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是合情合理的。教师关心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鼓励学生改正错误,这是尊重学生的最高境界。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将心里话说出来。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感恩教育要求教育者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就是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而且是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接受感恩教育。

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长辈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语境;日语词汇;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75-02

恩格斯曾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①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系统的支柱,是语言系统中的核心知识领域,因此,词汇教学研究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而传统的日语词汇教学侧重强调字面意思的解释,忽视词汇的文化内涵,致使学习者难以扎实掌握词汇,同时也存在基本词汇掌握扎实,实际交流时却出现表达差异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语言与文化研究及教学的专著与论文日益增多,提倡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研究也不在少数。而其中将文化与词汇联系在一起加以探讨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语境视角出发,在参考相关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文化语境与日语词汇的关联,希望能为日语词汇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一、关于语境和文化语境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他认为语言是人们行为的方式,语言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不独立于语境而存在。语境与语言有密切关系,语境对理解语言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起一定的解释性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制约性。之后英国著名研究语言学家弗斯对语境研究又进一步深入,将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提出语境理论。韩礼德完善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关于语境的思想,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系统功能语境理论。他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国语言学家胡壮麟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亦称为上下文语境(指语篇自身的结构及逻辑连贯);情景语境(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具体场景,事件及参与者);文化语境(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等)。申小龙指出,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指的是言语交际的上下文。非语言因素包括说话的背景和情景。背景指的是百科知识(常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以及交谈双方之间的关系等;情景包括交谈的主题,交际的程度、时间、地点。②可见,研究者从不同领域和学科视角对语境做了界定,虽然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界定,但大都包含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次。

胡壮麟先生指出文化语境是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众所周知文化的涵盖范围极广,既有衣食住行,又包含在特定环境中所形成的处事哲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等等。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在特定语境和情境中使用的语言也会受到其社会文化的影响,深深地烙上文化印迹。因此语言的学习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语境视角下组织语言教学也是尤为必要的。

二、文化语境视角下探讨日语词汇的必要性

早有研究者指出“各种民族文化对本民族语言的文字,语法,语音,词语都有深广的影响,其中尤其是词语,是语言诸要素中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就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③而词汇以外的其他诸语言要素对文化的体现较少。邵敬敏早在1992年便指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不均等的。好比阳光照射,阳的一面照得到,阴的一面则未必。反映在语汇(甚至包括文字)上最浓烈、明显、突出、集中,而在语音、语法上比较清淡……”④日本学者角田太作则明确地说:“一般的に言って、音声、音が文化を反映しているとする根はoい。”⑤可见词汇最能表现文化的差异及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不同的语言加以表达。例如日语中关于鱼的词汇特别丰富,这反映了岛国日本鱼文化特别丰富多彩。汉语中有关亲属称谓的词汇较其他语言丰富,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每一种身份的亲戚都有特定的称呼,如女性长辈就有“姨妈,姑妈,婶婶,伯母,舅妈”等称呼,而日语中只有“おばさん”,英语只有“anti”,这充分现了汉语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影响,较为重视家庭观念。因此日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加强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词汇之间也很难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日语中的“女流作家”,表示对成功女作家的褒奖和称赞,而在汉语中“女流”包含贬义,是对女性的轻视,不尊重。这起源于中国长期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あなた”一词虽然大致相当于汉语的第二人称“你”,但具体使用范围却跟汉语相差甚大。日语中あなた一般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不用于长辈,尊长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同时该词还可用于处于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之间,婚后的日本妇女称呼自己的丈夫等。所以,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理解词汇内涵,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

目前日语词汇的教学现状也要求词汇教学中需要导入文化因素。以笔者所在学校――济宁学院为例,我校开设的日语课程分别为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课程和面向计算机科学系对日软件外包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两个专业的日语词汇教学均存在较多问题。教师迫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压力,词汇教学中局限在音、形、义的讲解上,较少讲授和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专业课学习上,对于日语词汇重视程度不够,倾向于死记硬背。同时学校整体学习日语的氛围不够浓厚,缺少诸如日语角,日本文化讲座,日语广播等资源。由于以上一系列不利因素,学习者普遍反映日语词汇难记,随记随忘,掌握不牢固;或者在运用已掌握词汇时,因使用场景不对导致语意和表达的差异。

正如胡文仲指出的“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⑥日语词汇不仅仅是音、形、义的简单匹配,它是承载文化信息的元件,不同的文化风貌会反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所以日语词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育,更是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统一。

三、文化语境下的日语词汇教学方法

基于文化语境与词汇的紧密联系以及日语词汇的教学现状,日常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知识的导入。日语词汇教学应在讲解过程中渗透日本文化知识,要求学习者能够理解词汇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在异文化交流中减少摩擦,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1.中日文化对比法。中日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久远,两国文化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利用对比法讲授日语词汇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日词形相同,词义相同的词汇。如山、水、川、人、学校、nL、部L、一、二、三、豚、猫、犬、心理、感、高い、Sしい等,此类词汇在日语中所占数量较多,多用汉字书写,主要是一些人名、地名、方位、物体名词,心理感觉等词汇。学习此部分词汇可以借助汉语优势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二是词形相同,词义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词汇。该部分词汇词义存在扩大或缩小甚至感彩不一致的情况。“爱人”在汉语中是已结婚的夫妻互相称呼对方的说法,而在日语中“廴恕敝盖槿恕⒘等嘶颉扒楦荆情夫”,如果在日本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使用“廴恕本突岵生误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词汇的含义,也能够避免学习者在使用词汇时出现混淆。

2.情境交际教学法。通过设计营造特定情境、人物、事件帮助学生进入相关角色,重现现实情景进行交流。日语教材大多编排使用场景对话,教师可将词汇的文化切入点在情境引入并让学习者运用到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如设计打电话场景,要找的人不在时接线员可以说“~~は今席を外しております”通过场景演练学习者可以熟练掌握“外す”的用法。通过此方法还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的偏误。如いい、けっこう既可表示接受,赞同等肯定意义,又可表示拒绝,反对的含义。通过不同情境的对话可以让学习者体会到这两个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含义,从而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准确地选择恰当词汇。

3.直观感知文化法。对于特定文化词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幻灯或者视频进行直观展示。比如在学习“すし”时,运用图片展示“すし”的制作原料、类型,也可播放视频让学习者了解“すし”的制作过程,甚至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到“すし”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展示学习者能够直观感知“すし”,深化对“すし”的理解,提高对日本文化的兴趣。通过直观感知文化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找到提高日语教学效果的新方法。

由于词汇本身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所以词汇既是语言要素更是文化的要素。教师在了解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词汇讲解中比较分析两国文化差异;创设情境对话,让学习者在实际场景中体会词汇的文化含义;通过直观感知文化的方法将文化因素导入词汇教学。教师只有立足于文化语境视角,切实将文化和词汇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日语词汇的教学质量,增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注释:

①符小军.日语词汇教学[J].科学教育论坛,2005,(22).

②鲁畅.语境视域下的日语词汇教学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

③④⑤转引自李庆祥日语词汇与文化――日本人的「(sみ)志向与「野菜のミニ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128(1).

⑥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