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考点总结

化学考点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考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考点总结

化学考点总结范文第1篇

1.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判定规律

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思路是“三看”:先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后看电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则为电镀池,其余情况为电解池。

2. 电解有关计算的方法规律

有关电解的计算通常是求电解后某产物质量、气体的体积、某元素的化合价、溶液的pH及物质的量浓度等。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电解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列比例求解;二是利用各电极、线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守恒列等式求解。以电子守恒较为简便,注意运用。

3. 电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

(1)金属的防护

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例如把Ni、Cr等加入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②覆盖保护层:a涂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等;b电镀耐腐蚀的金属(Zn、Sn、Ni、Cr等)。③电化学保护法:多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如在轮船螺旋桨附近的船体上镶嵌活泼金属锌块。另外,可采用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如大型水坝的水闸的保护就是让铁闸门和电源负极相连。

(2)电解原理的应用

①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2NaOH

+H2+O2②活泼金属Na、Mg、Al的制取,例如,电解熔融的

NaOH制金属Na:2NaOH 4Na+O2+2H2O .③金属精炼:如铜的精炼:以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含Cu2+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④电镀: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镀层金属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其特点是阳极本身参与电极反应,电镀过程中相关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二、分析热点问题,把握命题趋向

关于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

例: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

A. 阴极 B. 正极 C. 阳极 D. 负极

解析:电解池的两级分别命名为阴阳极,原电池的两极分别命名为正负极。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其中锌片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答案:D

2. 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变化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例: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化学考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案;设计原则;设计策略;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11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尤其是在减少课时量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以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学案可以看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做一简要评析。

一、高中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1. 高中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

(1)紧扣《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注重基础,突出主干,难度适宜在基础年级的学案设计中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教材和教辅资料作为一种资源,对“教什么”和“如何教”都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准确把握,设计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主动地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

同时,要明确: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一种最低的限度,在知识设计中,要以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作为最低限度。对于《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即使在某一版本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在学案中也应及时补充给学生。对于教材中没有,而习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应灵活处理,不宜进行大量补充。对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有要求,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循序渐进,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它,设计中做到必修模块的教学应到位但不越位,选修模块教学应融合提升必修内容。

而高三学段学案设计除了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外,最重要的是《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可以看作是命题专家和考生签的一份协议。因此,仔细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界定好教学内容的各级要求至关重要。

(2)突显学科特征。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学科特征指的是实验的教育功能。在基础年级的教学及高三各学段的复习中,在学案中对《化学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实验基础、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备等内容进行多次强化,以增强认知。同时,在学案中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本质处理和深层次理解,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 高中化学学案设计的策略

(1)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

在新授课教学设计中用的较多。将教材中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尽量把问题的落点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以不断激发学生探讨问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策略

在化学学科的学案设计中用的较多。对化学学科而言:具备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化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针对化学内容繁、散、零碎的特点,在设计中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结构整体或总结成规律、方法,能大大提高记忆的牢固性以及知识检索的效率。

(3)教学内容的经验化策略

新的学习材料只有与学生认识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学案中通过设计复习题或提示或铺垫,来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4)解题优化策略

精选例题与习题纳入到学案中,并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还有教学内容的情景化策略、生活化策略、直观化策略等。

二、高中各学段化学学案的设计思路

1.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的设计思路

每节的栏目设置的先后顺序是:目标解读(包括考纲定位、重点、难点解读以及命题趋势分析。)基础梳理(基础梳理不是简单地重复知识点,应注重学科内知识的整合。并在重、难点处通过设计思维发散或互动探究等小栏目,挖掘知识的隐形关系和内在本质,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考点讲练(把本节主干知识化分为系列考点,通过对考点的详细解读与规律的探究以及易混易错点的剖析,在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的变式训练及跟踪练习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掌握考点的目的。这种模式的应用可避免就题论题的现象,并通过相应的变式训练加强应试,克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综合应用(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以及相应的跟踪练习,提高学生对上述系列考点的综合应用能力。)过关练习(分为A级:双基过关,B级:能力提升两部分,做到题量适中。习题以中、低档题为主,多选择突出主干、贴近实际,体现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习题,大胆抛弃繁琐和超纲的题目。)。

高三一轮章末栏目设置的先后顺序是:网络构建(把本章主干知识整合,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命题预测(根据近几年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情况,精选一到两个典型题目,通过应用让学生对本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章末检测。

2. 高三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思路

把高中化学知识分为五大板块: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每个板块通过专题形式整合主干与热点,使知识系统化,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通过适度的练习提升能力。栏目设置的先后顺序是:专题知识整合重点难点解读专题考点讲练专题巩固提升。

3. 高三冲刺阶段学案的设计思路

在冲刺阶段,注重回归教材,设计一些回归基础和热点问题的专题学案。如“教材中典型实验的创新设计”;“教材中常考化学用语汇总”;“化学与STSE”;“第Ⅱ卷综合应用试题探讨”等。事实证明,这些专题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地提高考生临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考生发挥出较好的水平。

4. 基础年级学案的设计思路

化学考点总结范文第3篇

本书由新中考研究组的专家对各地200多套试卷进行了认真了分析总结,筛选了40套最具代表性的试题,并请各地中考专家解析答案后编成了此书。8开

特 点:专家精选试题,质量精良

答案另册装订,即拆即用,方便实用

定 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14.80元/每册

政治、历史―9.00元/每册生物、地理―6.00元/每册

文综、理综―9.80元/每册英语另配2盒磁带―16.00元

《分省市专版中考试题精粹2005、2006》

――(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北京等)

按省出专版,收编省内各地市2006年中考试题(少量05年试题)及解答。16开

特 点:分省出专版,针对性强

定 价:浙江省: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政治―6.80元

北京: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9.80元

英语另配2盒磁带―16.00元

其他省: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等,政治/社会政治―6.80元

《天利38套全国中考试题精选(非实验区)》

本书精选出2006年全国各地非实验区优秀试题,注意了试题的多样性,使考生达到自我评测的目的。8开

特 点:满足非实验区考生需求

答案详细,实用价值高

定 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14.50元

政治,生物,历史,地理,文综―8.50元

理综―8.80元英语另配2盒磁带―16.00元

《新课标中考英语词汇规范释析》

新中考册以教育部课题组指定中考词汇为依据作注释和辨析,对重点词汇作例题讲解和记忆提示。32开

特 点:本书规范释义,为考生明确了界限

价格低廉,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指导性强

定 价:4.80元

《新课标中考总复习方案》

本套书参照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在考题、考点划分上兼顾各版本教材。精确分析考点的核心知识、重点难点和命题趋势。16开

特 点: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

适用于新课标实验区中考,非实验区中考考生也可参考

定 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历史―各15.00元/册

《最新三年中考试题分类解析逐级突破》

本书由北京,江苏,河北等地专家,将各地近3年的中考真题编成分类练习并配有答案详解,旨在引导考生广泛接触各类试题,分析试题类型、考试重点、命题规律、答案思路和方法技巧等。16开

特 点:将今年中考试题分类成专题,先练后讲,突出常考,易错和典型性

专题性强,有针对性和很强的参考价值

定 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15.00元/册

《中考错题本――易错典型题测练》

本书在分析历年中考试题的基础上,按知识点和考点分别列出常考易错的典型试题,分析总结规律,帮助考生牢固掌握得分点。16开

特 点:有讲解和错题提示,以帮助考生掌握考点增加了错题分析等内容,题量加大创意新颖,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定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9.80元/册

《最新五年中考满分作文点评》

本书由中语会专家及各地中考专家,对2006年各地中考优秀作文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审题和写作能力,更好地把握中考作文命题趋向。大32开

特 点:名家解析,权威实用

定 价:19.80元

化学考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要复习的内容有: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这六大模块。总的来讲,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如何才能搞好复习?

1.“三轮一冲刺”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第一轮为分章复习;第二轮为分块复习;第三轮为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找规律,增加知识覆盖面。

1.1 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第一轮复习是在学完高中化学新课之后,结合第一轮复习资料按照高中课本内容,逐章进行的复习。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章与章、节与节,以及章与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

在复习中的具体做法是:按照高中课本的章次顺序,根据大纲和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的考点一一给学生列出,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内容。例如:将卤素一章划分10个考点,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和卤素离子的检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考点,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存在、用途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氯气的制取实验和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向大型的综合实验题等方面发展等等。

另外,在分章复习期间,主要引导学生看好课本,用好课本,要求学生做到课本随身带,遇到问题拿出来。即练题时遇到的问题和漏洞随时拿出课本进行对照和补充。

1.2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第二轮复习是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的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轮是横向发展的话,那么第二轮就是纵深发展。在复习中按六大块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使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针对专题的试卷讲评。通过专题讲解、训练、讲评后,学生对重点知识必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分章、分块复习,就会使整个中学化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另外,在分块复习期间,要注重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1.3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为了适应高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题量大,知识点多等),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做题速率,训练各种能力,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做法是:在分章、分块复习的基础上,第三轮复习前期主要搞好综合训练,后期主要搞模拟测试。前期的综合训练,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讲评上。在第三轮复习期间,还穿插复习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题型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以选择题为例:先给学生讲清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直接法;(2)挑选法;(3)验证法:(4)筛选法;(5)计算法;(6)守衡法;(7)综合法;(8)差量法:(9)汰选法;(10)平均值法。再给学生分析讲解答选择题的应注意:(1)忌警觉性下降;(2)忌旧信息干扰;(3)忌顾此失彼;(4)忌思路单一;(5)忌心烦意乱。通过对选择题边练边讲的复习,归类小结,从而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的准确性,提高第Ⅰ卷的得分率。

总之,正确采用 “三轮一冲刺”的复习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就会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原则。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总结较好的复习过程和复习方法,较容易寻求出各种巧解和快速解题的方法,从而熟练掌握“双基”知识,求活求新,熟能生巧。

2.具体复习方法

2.1 课本是高考的“根”,“考试说明”是高考的“脉”。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试说明”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因此,任课老师人手一册“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握高考的“脉”。只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根据“考试说明”要求,才能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在复习中牢记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不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在复习中,应该着重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

2.2 课堂精讲,夯实基础、全面复习。由于时间等问题,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会产生急躁情绪,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后期复习中这种现象更突出,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辛苦,许多学生听不懂或当时糊里糊涂的算听懂了,但并没有听懂其本质、其精髓其精彩之处。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所以,在课前备课上要很下工夫,确保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否则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影响复习进度和课堂容量。讲授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要有尺度,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惰性,引不起思维波澜,只是风吹水面,不留痕迹。要通过讲来启迪学生思维,“雏鸡只有啄破蛋壳才能自己站起来”,“不给学步的孩子送拐杖”。不提倡让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摘果子。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2.3 适时适量训练、注意讲评总结。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这样虽做了大量的题目,多数可能是生吞活剥,连滚带爬勉强做过去,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做不出来。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目的。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能力,只能让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常见做法是:基础知识系统练,难点知识分解练, 热点知识专题练,错题过关二次练,提高能力综合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从而为复习更准确地找到切入点。

2.4 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重视每周一练,一月一考,考后全批全改,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认真分析试卷,对试卷中学生出错多的题要找出原因(是知识点不清,方法不明,还是粗心所致),接着在课堂上认真讲评纠错,向试卷中的“错误”学习,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制订策略,将问题各个击破。策略是: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计算不熟等。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训练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复习中必须强调学生错题纠错的作用。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每套讲评过的试卷我们都要求学生做成满分卷,并定时检查。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本身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训练,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剖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坚定信心、优化考试心理,高效备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然而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注重学生心理辅导,适当加压、减压,个别谈心,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学生高考前有最佳的应试心理。越到后面越要特别关注此类现象的发生,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大张旗鼓地肯定,旗帜鲜明地表扬,树立其信心。就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琐碎,难记易忘。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强调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高三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课本为中心,以 “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高考复习虽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只要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学得灵活,掌握牢固,坚定信心,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化学考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机化工题;流程图;复习策略

无机化工流程图题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题型,自2000年上海高考出现以来,广东高考也以化工流程图为一个常规题型,2010年广东高考大刀阔斧改革,取消X科,改考理科综合后,理综化学二卷只有四个大题,其中一道就是无机化工流程图题。因为在高一、高二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过此类题型,很多学生对无机化工流程图题型产生恐惧心理,当第一轮复习开始时,一旦遇到无机化工流程图题目,学生得分率普遍偏低,甚至有不少优生都在这个题上失分因而得不了高分。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状况,笔者经过两年高考复习探索,分析了近几年的高考题,并与学生做了充分的交流沟通,在教学实践中调整复习策略和思路,取得良好效果。以下笔者就如何提高无机化工流程图题型得分进行探讨。

一、无机化工题特点

笔者首先将近几年广东高考题中出现的无机化工流程图题型做一个对比分析,以便得出一些规律。

近几年广东高考题有关化工流程图试题分析表

总结特点:无机化工流程图题型是以实际化工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主线,结合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平衡理论、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经济常识、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理念等,试题背景陌生度大、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涉及物质种类多、反应不太熟悉。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归纳无机化工流程图题型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除去所有杂质并分离提纯产品;提高产量与产率;减少污染,考虑“绿色化学”生产(原子经济性、原料循环、过程无害化);原料的来源既要考虑来源丰富,还要考虑廉价易得;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且易于分离等。

二、备考策略

1.背景知识的积累

要消除学生对无机化工流程图题型的恐惧感,首先要消除他们对该题型的陌生感。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矿产、资源、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环保新科技等。在2010年高考前,笔者在媒体上看到佛山某企业有关碳酸锂的信息,由此向学生展开了解锂及其化合物有关知识的拓展,还介绍了IBM科学家有关锂电池的新研究方向等,在2010年理综第32题果然考到了β-锂辉石制备碳酸锂的工艺流程,有了足够的背景知识积累,学生在高考中没有陌生感,应对自如。在备考中,关注新材料、诺贝尔化学奖并将有关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这些知识不仅对学生高考有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原料和试剂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化学实验和化工基本操作、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等基本知识的积累。并要求对硫酸工业制法、合成氨、硝酸工业制法、氯碱工业、金属冶炼、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工艺等工业生产有全面的了解,这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还要关注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如Ti、Mn、Cr、Cu、Fe等)。

2.常见考点的积累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①加快反应速率:加热、搅拌、粉碎、研磨、增大某物质浓度等,或给出操作(如粉碎、研磨等),问这种操作有何作用(如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②溶解,浸出:通常用水、酸或碱溶解,如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得到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③灼烧、焙烧或煅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等;④反应条件控制:结合题给信息判断。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①调pH除杂: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沉淀除去,题目中通常会给出一些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范围,一般应满足两点:a.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b.不引入新杂质;②试剂除杂;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再有加热方法如水浴加热等;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冰水浴)或达到冷凝效果等;⑤母液(滤液):考虑回收利用或者对环境的污染。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①洗涤(冰水、热水或乙醇):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MgCl2溶液制MgCl2晶体时必须在HCl气流中进行;③蒸发结晶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这两种实验方法针对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不同;④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晶体而难以分离;⑤重结晶等。

(4)其他考点。①方程式书写: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配平;②实验仪器:考查常见仪器的用途、选用或组装;③计算:原料样品所需质量或体积计算、涉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④信息点:需要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进行回答,常见的有金属离子沉淀的pH范围、图像、操作温度的选择等。

3.审题能力的训练

对于无机化工题,第一步工作是看懂流程图,要弄清整个反应流程和操作流程,抓好物质变化这条主线,有时题目还会考到能量变化,需要弄清原料的预处理、主要反应、主要产品的获得、产品的提纯除杂、副产物的分离、尾气的无害化处理排放等。在读题时最好养成边读题边用笔画线、画圈并将物质或离子标注在流程图上,标注每一步物质的变化和走向,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和特殊物理性质)、制备(工业制法)和用途(尤其是特殊用途)的习惯。然后再看题目的问题项。

平时着力训练学生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要学会从流程图中找到关键信息和有用的信息,读题时要做到细心、细致、全面,通过一定量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训练中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鼓励他们不要害怕陌生的题设环境,不要害怕陌生的物质。这类题往往起点高、落点低,鼓励学生大胆作答,敢于下笔,就算做错了也没关系,再通过老师的评讲课,分析错误原因,进行纠错提高。训练发散性思维,遇到困难时尽量发散思维想问题,搜索我们学过的、做过的情景,从中得到线索和启发。

4.表达能力的培养

训练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和规范的化学用语使用,在平时训练、测验中要严格要求,让学生逐步做到化学用语规范、化学学科语言规范、化学量表达规范、用词准确精练。每节课、每份练习中,凡是遇到化学式(或名称)、电子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等,都要让学生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输出信息。学生常犯的错误是不按要求答题,书写错误失分等。还要训练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关键的动词、名词用词准确,仪器名称、操作名称用词规范。还有些工业操作如焙烧(煅烧)、酸化、水浸、水洗、浸出(浸取)、研磨、趁热过滤等也应该做必要的了解,高考题中经常出现。还有些操作要做到程序化,如与气体制备有关的整套装置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查;溶解往往需要加热、搅拌;过滤操作规范要把整个过滤装置映入大脑,从下到上有序呈现;过滤时如何洗涤沉淀、沉淀洗涤干净的标准等都是常见考点,这些操作的表达往往都比较固定而程序化。

5.反思能力的训练

重视讲评课的作用,讲评前分析得分率并以此为据对部分考点做重点讲评、主要和常见错例分析,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的错例、借鉴其他同学的错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及时进行纠错并做好纠错积累本,用好这些自己和他人的出错资源以提升学习效率。

三、答题策略

化工流程图题型一般图形模式如下:

分析时抓住基本规律:“主线主产品,支线副产品,回头为循环”。力求做到:

1.看图有高度。一定要看懂整个流程图以及每一步的目的,要形成整体思维,不能看一步走一步。

2.读图有深度。分析清楚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和生成的物质。

3.思考有方向。在化学反应原理理论框架下结合实际生产进行思考。

4.答题有模式。正如前面备考策略所说,注意积累各类操作的固定答题模式,注重提升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