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空间结构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研究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意义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单个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比如:陆林[2](1996)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共性和个性。而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3](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用游客距离衰减曲线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另外的一些类似研究还包括潘勇[4](1998)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朱同林[5](1998)对九华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孙玉贞、马耀峰等[6](1998)对昆明市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特征;邓明艳[7](2000)对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式等。
在国外,也有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空间分析和测定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需求预测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游客流空间结构的研究。在旅游空间模型方面,Wilson[8](1967)对游客空间分布模型的统计理论进行了研究。Miossec[9](1976)和Gormsen[10](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11](1973)和Britton[12](1980)建立了关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他们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MitchellandLovingood[13](1976)从空间关系角度论述了城市公共游憩问题。
在前苏联,地理学家们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14],1982)。日本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亦曾加以注意,除野信道[15](1985)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之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但其客源市场主要以国外游客作为样本群。
1.2研究意义
英国学者Mitchell.L.S[16](1985)在《旅游地理学:综述与展望》中,就已经预测了美国、加拿大两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会逐步代替描述性研究(转自李山,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空间结构研究,1999)。日本学者石井英也[17](1988)在《空间时代观光旅游地理学的课题》一文中也提到,日本传统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实践意义上讲,研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在探索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关系,其结果不仅可以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预测以及定位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其他景区的“旅游标准化”建设、新景区开发的市场定位提供参考标准,为我国旅游业步入正轨化、规范化,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以及理论上的保障;从理论上讲,本文虽属应用研究,但通过一定标准的样本群,定量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问题,可以弥补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旅游地理学空间结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另外,本研究对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及以后将要制定的关于旅游城市的评优标准、各种旅游示范区的评定标准,提供了由实践检验获得的论证和建议。
2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分析
2.1国家4A级旅游区(点)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地图上直观的了解某个模型的分布状况,是聚集的,均匀的或随机的,但这几种情况常常会同时呈现出来。“一个能较为准确并客观地确定布点格局情况的方法就是最近邻分析法”[18]。
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宏观上呈点状分布,因此可以根据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最邻近距离是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测出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取这些距离的平均值r,即表示邻近程度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简称最邻近距离)。当区域中的点状分布为随机型(Poisson分布型)时,其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可用公式表示为:
r[,E]=1/2(n/A)[1/2]=1/2D[1/2](1)其中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A为区域面积,n为点数,D为点密度。在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凝聚分布三种点状分布类型中,均匀分布的最邻近距离最大,随机分布次之,凝聚分布最小。
最邻近点指数R定义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
R=r[,1]/r[,E]=2(D[,r1])[1/2](2)
当R为1时,说明点状分布为随机型;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均匀分布;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凝聚分布。
表14A级景区在分区中的集中分布与均匀分布对比表
Tab.1TheContrastofthecentralizationdistributionandequalitydistributionwith4Atourareasineightzones
附图
根据公式(1),计算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理想随机分布的最邻近距离(中国领土面积按960万平方公里计)。r[,E]=1/2(n/A)[1/2]=1/2(187/9,600,000)[1/2]≈113(公里)
根据计算机测量,得到各4A级旅游区(点)与其最邻近的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实际最邻近直线距离值(i=1-137)(位于同一个城市及城市郊区的4A级旅游区(点)归视为1,得到实际计算点数为137个),由公式(2)求取平均最邻近距离为74.29公里,小于113公里。
因此,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分布属于凝聚型。
2.2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区域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基尼系数(Gini)可以用于刻划空间要素的分布,也可以对两个空间要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是地理学中用来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理论上,基民系数介于0和1之间,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
现将4A级景区在全国八个地理分区分布的个数,进行基尼系数分析,从而判断其在全国大的地理分区中分布均匀情况。
八个地理分区分别是东北区(东北三省)、华北区(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华中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华南区(南部沿海三省一区)、西南区(西南三省)、青藏区(青海、)、蒙甘宁区(北部内陆两区一省)、新疆区。
H=-∑P[,i]logP[,i]=1.7801
(P=0.0107,0.0428,…,0.2888)
H[,m]=logN=2.0794(N=8)
G[,ini]=H/H[,m]=0.8561
C=1-G[,ini]=0.1439
所以,基尼系数(G)是0.8561,分布均匀度(C)为0.1439。结果表明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的均匀度很低。
3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客源市场的空间关系
3.1与客源市场的不均衡指数和地理联系率
用不均衡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可以反映旅游区(点)分布(作为旅游目的地)与人口(作为客源市场)分布之间的均衡、配合程度。根据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合作,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国内旅游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中,城镇居民出游人数为3.29亿人次,出游花费为678.56元/人次;农民国内旅游人次数为4.15亿人次,出游人均花费226.50元/人次。虽然从总值上看,农民旅游的人次多于城镇居民,但城镇居民出游人次率为104.37%,农民出游率为43.99%,我国的国内旅游仍然可以看作以城镇居民为主。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仍把城镇作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
现将《中国城市年鉴》[20](2000)中667个城市的分省统计非农业人口数,分别设为P[,1],P[,2],…,P[,31],相对应各省中的4A级旅游区(点)的个数为N[,1],N[,2],…,N[,31],将分省人口数和旅游区(点)的个数换算成百分比,即:
P‘[,i]=P[,i]/∑P[,i]×100%(3)
N‘[,i]=N[,i]/∑N[,i]×100%(4)P‘[,i]为第i个省非农业人口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百分比,N‘[,i]为第i个省内国家4A级旅游区(点)数占187家旅游区(点)的百分比。根据不均衡指数定义:
I[,d]=1/100∑│N‘[,i]-P‘[,i]│(n=31)(5)
得到不均衡指数为0.4426。理论上,不均衡指数介于0到2之间,不均衡指数越大,表示旅游区(点)分布的不均衡性越大,与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地域上分布的配合程度越低。
根据地理联系率定义:
G=100-1/2∑│N‘[,i]-P‘[,i]│(n=31)(6)
得到地理联系率为77.87。理论上地理联系率介于0-100之间,它与不均衡指数相反,越大则均衡度越高。
以上一组数据表明,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配合较高,反映了4A级旅游区(点)与客源市场(城市)之间的相距程度呈较高水平。
3.2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间的“廊道”分析
3.2.1分析方法
旅游者的出游或发生空间位移,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李山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结构的研究中指出,这种制约因素“…从力学的角度可简单表述为客源地‘推力’(旅游者的‘出游力’)、目的地的‘拉力’(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客源地与目的地间的‘阻力’(可达性)。
廊道(Corridor)是景观生态学中用来解释景观结构模式的基本要素之一(景观结构模式包括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这种模式为比较、判别空间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19]。该语言对于城乡规划师在规划设计、空间结构以及模型分析方法中是可以共通使用的。本研究中,主要应用该原理定量的研究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数目、空间关系。城市作为旅游区(点)的主要客源地,是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在此,客源地(O=Origin)主要指城市,目的地(D=Destination)是国家4A级旅游区(点)。从宏观角度看,城市和各个旅游区(点)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而它们之间的交通要素可以抽角为线。城市作为对旅游活动的活化“激素”,可以视为“斑块”,国家4A级旅游区(点)作为城市旅游的活化对象,可视为“基质”,而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交通就是“斑块”与“基质”之间的“廊道”。通过定量计算“廊道”的长度,可以从中发现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中等城市之间的距离关系,从而得到这些旅游区(点)在中等城市的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廊道”具有多种形式,如铁路、公路、航线、水路等。本研究中将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的交通距离,作为度量其空间结构的尺度,其中的交通方式主要以铁路、公路为主,有个别旅游区(点)使用水路(如重庆奉节、丰都、巫山小三峡等),计算时由海里折合为公里数。计算方法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示意图
Fig.1Thesketchmapofthedistancecalculationbetweennational4Atourareasandthecitiesover200thousandspopulation
国家4A级旅游区(点)A和距其最邻近的各种规模的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C之间的距离为S[,1]+S[,2]。
我国的城市划分标准是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20-50万是“中等城市”,50-200万的为“大城市”,2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该标准中的城市人口是指行政区范围的人口,包括了城市中、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和非农人口。本研究中,针对国内主要出游客源为非农业人口,以及为了问题的简化,选择了302个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0)统计,1999年我国非农业人口在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共1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共24个,50万人口以上的有49个,20万人口以上的有216个。
3.2.2分析结果
在187家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本身位于2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城市的4A级旅游区(点)共有83个。具体分布如表2。
表2位于不同等级城市中的4A级旅游区(点)的个数
Tab.2Thenumbersofthenational4Atourareaslocatedindifferentcitygrades
城市规模(非农
业人口:万人)20-5050-100100-200200以上
4A级旅游区
(点)的个数16161536
根据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1997)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空间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其中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21]。因此可以认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约80%集中在距景点500公里以内的地区范围内。在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有9家(云南的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度假区、中科院林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物馆、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林芝巴松措旅游区、甘肃的嘉峪关文物景区,青海的格尔木昆仑旅游区)在500公里范围内没有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因此,在本次统计中没有将其计算在内。
表3131个旅游区(点)与其周边最近邻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城市之间的平均交通距离
Tab.3Thecomparisonofaveragetrafficdistancebetween131tourareasanddifferentsizeofcitiesover200thousandspopulation
城市规模(非农业
人口:万人)20-5050-100100-200200以上
平均交通距离
(公里)115.95350.73389.92447.89
4结论
从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2]可以看到,由于本次评级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促进全国各旅游区(点)的质量、管理水平,评价标准相应的就多为旅游区(点)建设的“硬件”条件评比,比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有:“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并要求参考“游客意见评价体系”。“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评价项目。“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评价项目。因此,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旅游区(点)由于依附于城市或位于城市周边,“硬件”条件较好,而获得了4A称号。一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够便捷、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在此次评价中落选。对此,从以上的各项定量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应证:
首先,通过空间分布类型和均衡度分析,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全国范围、全国地理分区范围两种尺度的分布测量中都呈不均匀分布(凝聚分布);和全国667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分布配合度很好,表明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之间在地域上的分布关系联系紧密;
其次,在分析各旅游区(点)与最邻近的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的距离过程中发现,距离国家4A级旅游区(点)最近的城市规模有大有小(见表3),虽然总的趋势是规模越大的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但规模在50-100万人口的城市与规模在100-200万人口的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有相似性,与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差距也不大。与20-50万的城市距离明显低于50万以上的,因此,从另一方面说,由于20-50万非农人口的城市数量多,分布密集,它们与各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得到了大大的缩短;
另外,根据各个旅游区(点)在全国的分布状况看,每个省的首批4A级旅游区(点)或者以该省的主要交通(铁路交通或公路交通)干道为轴线呈线状分布(如江苏、陕西、贵州等),或者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成组团形分布(如浙江、四川、广东、、新疆等)。这也说明城市会对旅游区(点)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的高低造成影响;各个旅游区(点)的交通便捷程度是该次评价的重要标准。从总体上讲,在187家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就有83家位于中等以上的城市中(见表2),比例占到了44.38%,已经说明了这次的质量评定标准的参考指数有一定的特殊规律性。可以推断,依赖或靠近于城市的旅游区(点),由于在交通、卫生、管理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先天”优势,其服务、环境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更易达标。因此,在本次评价结果中,有很多都是现代的城市人文景观旅游区(点)。也不难推断,很多没有入选的著名景区比如自然资源更为丰富、国内外比较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在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硬件”标准上尚有较大欠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评价对这些旅游区(点)的“硬件”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关于批准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并颁发证书和标牌的决定[J].旅游调研,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01,(1):54.
[2]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3]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54(4):357-364.
[4]潘勇.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硕士论文,1998.
1.1构建质量控制首先应严格确保构件强度,确保构件的砂浆饱和度符合工程所需要求,同时对混凝土构建内部质量严格把控。其次,保证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度均匀,最大程度上的避免节点区域界面减小现象的产生。第三,保证钢筋间距适中,以免由于钢筋间距过小或过大产生的构建承受能力降低的情况。最后,规范构件轴线布置,进行监督及验收。
1.2混凝土工程控制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首先从原材料上把关,从根源上杜绝因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后续一系列建筑结构施工工作不达标。确保所有原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前的验收工作,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保证正确的配置比列,使混凝土整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浇筑的连续性,浇筑完成之后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格控制振捣深度及间距,确保振捣的密实性。
1.3模板工程控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进行严格的清理检查工作,避免因小失大,确保模板解封密实,杜绝漏浆现象的发生,尤其要注意的是模板上预留孔及预埋件的清理及不可遗漏。在模板支设过程中,落实支撑工作,对配板进行规范设计,保证各个水管电管按规定布位,安装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模板变形。
2结构施工质量水平对建筑安全性能的影响
作为建筑工程基础的建筑材料,漆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建筑材料质量不仅仅是指材料完整性及抗压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大小是否合乎具体的建筑要求。特别是对现代建筑来说,一旦建筑材料尺寸不合乎要求,比如模具尺寸问题及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后续各项目部分的顺利开展,极容易是整个建筑结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钢筋的使用渗透在现代各项建筑工程之中,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钢筋的使用有着莫大关系,由于钢筋使用偷工减料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已有先例:汶川地震中人们发现很多倒塌建筑的钢筋只有筷子般粗细,根本达不到建筑所须的安全要求。其次是钢筋构件的受力问题,主筋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受力平衡,也是整个结构支撑面传导的基础。对钢筋在承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严把钢筋质量使用标准关,保证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建筑结构的外在环境及内在质量对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比如高寒地区,混凝土的冷凝时间会随之延长,强度当然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除了混凝土工程,潮湿地区的钢筋构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影响,最终对建筑结构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规范图纸设计作为建筑结构施工的依据,施工图纸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首先应建立在对建筑结构工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之上,其次注意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后的严格专业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筑结构工程实际需要。第三,严格筛选图纸设计人员,保证设计队伍的高水平素质及强烈责任意识,做好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人员保障工作。
3.2使用先进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队伍的建设方面,聘请专业技术素质较高的施工人才对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摒弃陈旧的不符合现在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各项施工细节准确到位,保证施工技术含量。
3.3施工现场控制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技术监督人员,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的准确性。现场的控制还应包括现在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达到施工规定要求,做好施工项目的临时抽检工作,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现场施工质量。
3.4施工验收工作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后,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验收工作,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无条件责令立即整改,并对返工后的工程进行二次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应做好建筑工程的追踪审查工作,避免已检测合格的建筑工程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前期验收没有检测出的问题。
4结语
【摘要】混凝土是非均匀材质所合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所表现出的物理力学特性往往是与其材料自身构成有直接关系。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混凝土温度以及其收缩的应力时,常常选择的是当量温差、弹性模量、极限伸值以及松弛系数等指标加以参考。
【关键词】凝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控制;理论
混凝土的收缩过程主要包括温度的收缩过程、碳化的收缩过程以及干燥的收缩过程。其中,温度收缩过程主要是指混凝土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收缩,其值为 T。碳化收缩的过程主要是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氢氧化钙(Ca(OH)2)与空气当中二氧化碳(CO2)所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钙,并且其也同时反应生成了一定的水,这时又有水分不断地发生蒸发致使混凝土出现了收缩现象。所谓干燥收缩就是指混凝土水泥发生的水化过程(通常混凝土中的水大约在其2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与温湿度的变化或者外荷载上的因素是没有关系的,通常将此称作为“自生变形”。一般情况自生变形的值范围为 2.5-3.5 x 10-5。其中 80%左右的水分在不断地蒸发后引起混凝土体积发生收缩,一般情况下值的范围大约在 3.24x 10-4。碳化收缩与自生变形”上的收缩在值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为了计算过程中的简化,并能保证计算上的相当准确,我们的做法是仅取温降收缩以及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所造成的结构收缩这两项。目前,我们通过文献以及实践研究已经知道,对于混凝土结构收缩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与外在的诸多条件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资料中的是在标准的状态下所获得最终的收缩值,表达式中的 表示的是经验的系数,一般是取 0.1; 所代表的是浇筑混凝土之后,到计算时所用的天数;考虑各种非标准状态下修正的系数。 在混凝土的结构中其水分的蒸发会引起一定性的收缩,这种收缩现象的过程多是由外至内逐渐形成。往往因温度变化的不均匀原因也造成了收缩的变形不均匀出现。同时,在混凝土结构中也将发生应力的变化,最终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出现。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在温度应力的计算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收缩等相关因素。并且,为了我们能方便加以进行计算工作,可把收缩的变形值进行转换,一般是换算成“收缩当量温差”,也就是收缩引起的变形等同于同样的变形温度差代表的是任意龄期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差(℃); 所代表的是混凝土线性的膨胀系数研究中,我们发现混凝土在浇筑初期,其结构处于升温的阶段中,形态是可塑的,气逆弹性的模量也非常小。同时,变形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温度的应力非常小,基本上是完全可以忽略。但,经过数次的浇筑,其混凝土上的弹性模量是随着浇筑时间的流逝而快速地变大。此时,往往由于混凝土的变形变化所引起了温度应力的随其弹性模量变大而显著上升现象。鉴于此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其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加以计算。目前,借鉴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在混凝土的结构弹性模量的计算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极限的拉抻值往往决定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高低。从我国目前的相关研究资料内容来看,其混凝土的极限拉抻值表现出的是离散性上很大,其往往会受诸多的因素所影响。因此,在考虑改善建筑物中的混凝土非均质性,以及我们要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而言,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工程来讲都必须进行综合性的因素考虑。数据显示,在混凝土极限拉伸值上与配筋有着较大的关系,这一问题也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证明。也就是说合理配筋能够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性质。目前,国内外在配筋后的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不仅会发生弹性的变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流逝出现徐变,也就是所谓的非弹性变形。我们知道发生徐变是有利于增强混凝土在极限变形上的能力的。原因就在于计算混凝土的过程时,也就是计算混凝土的抗裂性,我们必须要将松弛这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考虑到我计算的过程进去。实践证明,在加荷的过程中,混凝土的龄期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松弛程度,一般而言是龄期越早、徐变所引起混凝土的松弛程度也将越大。除此之外,我们还烦心在同样的应力作用时间上,其长短都会导致其发生不同的变化,有时时间上越长松弛的也就越大。对于温度应力的计算上时,一般所使用的混凝土松弛系数用 s(t)加以表示:即由徐变导致的温度应力松弛程度。 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其出现表面裂缝的产生,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差加以实现有效的控制。通常,我要计算的内容主要由绝热温度、内部实际温度和表面温度等。所以,我们可以说实际的建筑项目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是一种以不稳定的状态存在,其先是从低到高,之后再由高到低的不断地变化着。而当外界的各种影响温度的因素消失之后,混凝土结构内温度将基本恒定。混凝土结构的周边媒介种类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这就给我们进行精确地计算带来一定的麻烦,我们在不同的龄期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实际温度计算也将因此而变得繁琐。这里的 代表的是龄期在 t 时混凝土的内部实际温度(℃) 通常,我们在计算地基板以及长墙的约束应力时往往是假定地基的刚,如果假定的地基属于无限刚性,那么结构尺寸上将不影响混凝土的温度收缩所表现出的最大控制应力。推导长条形混凝土的结构物在地基上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矮墙、薄板,
一般说来是混凝土的墙高与板厚、长度之间的比为小于等于 0.2 的情况时,往往认为其是均匀受力的,也就是说该工程的实际浇筑过程中可以将其误差加以忽略。如果 H/L>0.2,则不能使用该假设条件,也就是受力上不能均匀,其产生的误差也较大。而高墙所承受的最大约束应力是在约束的边上,当离开的约束边的方向是向上的,那么其应力将会迅速地降低。实践证明,约束的作用仅仅会影响到约束边的附近小范围的区域。在半无限长的墙体边缘上,其干扰区间的基本范围在 0.38 至 0.46L。当然,为了我们能方便的加以计算,会把 0.4L 作为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拉应力在低至零时的影响范围。把问题尽量简化,将高度不均匀且承受应力不均匀的墙体,按等效作用理论,统一承受均匀应力的墙体所代替,替代者是受均匀应力值。计算时取不均匀受力值中最大值作为标准值。这样,均匀应力的墙体高度必将是低于真实的墙体。相反,如果我们的假定不是真实的,那么地基所采用的就是非刚性的假定。从墙式的结构上、现浇的底板裂缝的调查分析结果上来看,裂缝的分布存在着规律和结构尺寸相关联性。相关混凝土的力学理论中给我所提供了假定,地基的接触面同混凝土的结构在剪应力和水平变位的成线性比例,通常是用以下的数学公式加以表达: 主要的内容是阐述混凝土结构问题收缩裂缝的控制理论,具体上从4 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是对混凝土在物理上所具有的力学特征加以了剖析,该部分涉及到了收缩的温度差、模量问题、伸缩值问题以及拉伸值问题等;其次介绍了裂缝温度、收缩应力、宽度等计算的公式;考虑水平应力边界条件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以及裂缝间距,推广已有的混凝土裂缝控制理论。同时,本章也运用了控制理论对(B)地铁名典 C1 栋住宅(C)地铁名典 D2 栋住宅的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
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活动主体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有条件逃离城市的拥挤、喧哗与繁杂。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出现人口郊区化现象,一些工厂、商业企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发展,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批发商业。某些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商业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增长速度均有超过市区同类指标的趋势;商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额等比重在郊区有增加趋势,在市区有减少趋势;同时市中心的商业区并没有衰落,这种情况有别于郊区化,我们称之为离心化。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城市商业离心化的程度及趋向、与国外对比、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仿生;建筑学;空间结构
1.前言
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人口是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的,承载了主要非农业活动的所有能力,是主要人口居住之地,同时也是信息传递,交通运输和生产发展的主要活动空间。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和经济发展水平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然而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不仅仅受人文环境的影响,还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地形,经纬度,是否处于内陆等因素。人文因素主要表现在,历史的变革以及风土习俗的影响,同样是城市,在欧洲的城市和在中国的城市就大不一样,在欧洲,一般市中心很少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基本都是从古欧洲流传下来的遗迹,而在中国,因为近现代持续不断的战争和历史变革,中国处在飞速发展的时间段,所以在市中心基本都是高楼林立,几乎无一例外。所以,欧洲人在处理市中心的空间结构方面就会更倾向于简单化和对历史的尊重,而中国人在处理市中心的空间结构方面则会更倾向于现代化和商业化。从这一点看来,中国的空间结构更需要仿生学建筑的介入,因为一旦仿生学建筑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中完美的利用起来,就会让城市充满更多自然的元素。
2.主要定义
目前,在仿生学建筑中最新并且也是最前沿的5种空间结构体系是――
(1)张拉整体结构
(2)膜结构
(3)开合屋盖结构
(4)折叠结构
(5)玻璃结构
在百度百科上我们可以得知,仿生学指的是人类模仿生物功能并同时来发明创造的科学。以此类推,仿生学建筑就是指,模仿或拷贝自然生物的功能同时来发明创造的建筑。而仿生学的研究则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分类:力学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以及信息与控制仿生这几个主要方向。
可以看见,仿生学是从生物的各个角度分析并把握关键点的。
由此是可以发现,无论是仿生学建筑学还是仿生学其他类别的研究,都是从自然生物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并改变这个人类世界的构造的。
3.建筑实例
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从自然生物生物或自然景观上发掘一些基本的原理,仿生学这门学科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类的实现,如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就是因为观察了鸟儿的翅膀,从而发现的空气动力学这一原理的缘故。正如仿生学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一样,仿生学建筑也是从没有淡出过人类的视线。比如,北京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鸟巢和水立方,在这两个仿生学建筑里,鸟巢与水就是来自自然的最重要的引导因素,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自然因素,鸟巢与水立方才可以顺利地与全世界人民见面。
(1)台北101。这栋建筑位于台湾的台北市,它曾经在2004-2009年期间被评为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它的灵感则来源于我国国宝熊猫非常爱吃的竹子,寓意着学习和成长。101大楼同时也被认为是全球最环保的建筑之一。
(2)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又叫水立方。水立方是为了2008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跳水的项目而准备的。建筑物从外面看上去就像是由水和泡泡这些基本的因素组成的立方体,所采用的四氟乙烯这类非常节能的基础建材,这种材料可以透过比普通建材要更多光线和热量,从而减少了能源成本。
这些建筑物,因为运用了仿生学的原理,就使得它们从非常普通的建筑而发展成为了对环境有益,节能环保,还十分美观的仿生建筑物。高大的建筑物可以减少城市空间的用地面积,比如台北101,而现代化的材料运用则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空间结构方向的改变,比如鸟巢与水立方。这就是仿生学建筑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城市的空间结构中的原因。
3.1仿生学对空间结构中的具体运用
人们对仿生建筑的持续关注,说明了人类在满足自己温饱的情况下已经开始为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做出考虑了。而不断被重视的大自然的魅力也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将自然界生物的外观,功能以及形态运用在建筑中就是最好的证明。建筑在设计者的妥善设计下,不仅能在外观上达到一个新的标准,看起来使人身心愉悦,还可以从效果上大放异彩,节能环保这些功能更是可以达到。
3.2仿生建材
建材从外观,内在功能方面大致是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的――质感仿生建材,色彩仿生建材以及功能仿生建材。质感仿生建材以及色彩仿生建材都是模仿了动物或者自然界内其他生物的外表而研究出来的新型建筑材料。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材料已经开始往仿生学的方向发展,对这些材料的结构,性能以及生长肌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科学家持续关注的课题,而现在已经研究出来可以应用于空间结构的生物建材就包括了人造动物的皮毛,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其实现在的动物皮毛已经不仅限于时尚穿着方面,还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的设计上,即便这些人造的动物皮毛没有对空间改造有何影响,却也代表了未来空间结构内的一个发展趋势。
3.3结构设计
对于一个需要创新的建筑物来说,在结构设计方面采用仿生学的原理是可以最快效果的。在大自然中,不断去积极地发现和运用生物形态各异的外观,就可以使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有一个新的升华。自然里面有许许多多还有待去发现的规律以及形态,这都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关注并且做持续跟进的研究的,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仿生学建筑的建造方面更胜一层楼。举例来说,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的悉尼歌剧院,它的结构形式是一个贝壳的形式,在世界各地的仿生建筑作品中,是可以达到一等的水平的。
3.4力学仿生
善于观察和总结的科学家已经从大自然得出了许多可以运用到空间结构的设计中去的结论。在观察物体的抛物曲线和液态物体下落时表现出来的张力时,科学家们得出可以用支撑原理的性能去建造建筑物的整体形态,把建筑物的张力美表现出来。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结构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四方四正,而是要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做到美观,富有人文气息。所以仿生学在建筑行业的运用早已是势不可挡的一项重大的融合举措。这样持续的发展下去,城市的建筑无论是从美观还是从环保,甚至是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静. 仿生建筑学在空间结构中的运用[D].天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