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境变化;环境意识;环保行为;中国公众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5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10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009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呈增大趋势,但是环境支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各个支持系统中的能力相对较低[1],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共同的《2006年环境绩效排名》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的环境绩效指数排名在133个国家中居第94位,环境问题可能是中国崛起中最大的变数[2]。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促进和鼓励公众意识和参与[3],显示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对公众环境意识的研究能较好的反映公众环境意识的水平。以1998年我国首次全国规模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4]、2001年“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5]、2005年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6]、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主办的《2007 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7]为代表的全国性环境调查,反映了过去10年来对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8-9],调查的社会参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这些调查之间呈现出持续性与互补性不足的特征,并且缺少对环境变化现象与深层背景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缺少对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以及趋势预测。为此,本文在已有调查报告中公布的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以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价值,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以1998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01年“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2007)》、《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为基础进行分析,其样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个年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见表1)。

1.2 方法

以1998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为基础, 选取报告内容中较为关注的3个方面,分析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变化;以上述各个年份调查报告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公众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并对未来环境意识的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2 公众环境意识变化分析

2.1 公众的环保意识

对于公众的环保意识,选取环保知识和环保态度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对于环保知识,以1998年调查中13个环保知识题目的人均得分和2007年调查中对7个环境科学知识基本概念的认知度进行衡量。

1998年调查中环境知识方面的人均得分2.8分,换作百分制,则人均得分仅为21.54分,表明当时的公众环境知识水平尚处于相当低的层次。2007年调查中环境保护的认知方面,81.5%的公众听过至少1项有关环境保护的概念,但是当进一步询问时,仅有10%的公众能够正确阐明其确切含义,表明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总体呈现高知晓率和低正确率的特征,公众对于环境保护认知的实际知晓率偏低。

总体上看,相隔近10年,我国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且呈现出随年龄上升而下降、随受教育程度上升而上升的趋势。同时,两个时期的调查数据均显示出城市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高于农村公众,且有城乡差距增大的趋势(见图1)。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差距从1998年的9.2台增大到2007年的43.3台,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差距从1998年的339.98元增大到2007年的1022.88元[10],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居民环境知识的获取产生影响。

对于环保态度方面,以1998年和2007年调查中公众对于环境问题责任主体的认识和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衡量。两次调查表明,相隔近10年,公众依然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对环境问题负有重要责任(见图2),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监督职责和企业社会职责的要求。而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则归咎于公众的环保意识差,显然“谁破坏,谁负责”的环保责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各类社会问题中,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从1998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重视程度略有提高,但是环境问题仍未成为公众最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相隔近10年,公众认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比例升高了20.7%(见图3),公众最关注的具体环境问题也有所变化(1998年:水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2007年:生活垃圾污染、耕地减少、大气污染)。其中城乡居民对于具体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评价存在一定差异,1998年城市居民最关注大气污染,农村居民最关注水污染,且城乡居民对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评价差别不大;2007年城乡居民都把生活垃圾污染放在了首要位置,城市居民对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评价高于农村居民。

统计资料表明,近10年我国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率逐年增加,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相对较高,2001-2008年均高于80%,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污染问题,这与公众的感受相吻合。对于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约为3.7 亿t,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约为1.7亿t,并正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率增长[11-12],特大城市的垃圾增长率甚至高达20%[13],而我国每年的生活垃圾清运量最高仅为1.5亿t左右,且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0%左右,低于国际通用标准的无害化处理率,因此导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垃圾问题日益严重,这与公众的感受相吻合。

2.2 公众的环保行为

在环保行为方面,以1998年调查中公众参与5项环保活动的程度(低度参与、高度参与、具体活动)和2007年调查中公众的环保经历(主要环保经历、主动性环保经历、具体活动)来衡量。

1998年公众低度、高度参与环保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5.9%和8.3%,以具体活动为例,当工厂噪音影响个人生活时,选择进行交涉的比例为43.9%,为环境问题投诉、上访的比例为4%。

2007年接收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82.9%)、报刊(47.3%)等大众传媒信息成为公众最主要的环保经历,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占18.1%)、环保宣传(占4.2%)、成为民间环保组织成员(占2.1%)等主动性环保经历不足,12.9%的人没有任何环保经历。以具体活动为例,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能够予以制止或劝阻比例为37.1%,为环境问题投诉、上访的比例为1.6%。

相隔近10年,公众的环保参与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主动性环保参与水平有所降低,能获得显而易见的眼前利益是公众参与环保活动最直接的动力,也是造成环保行为滞后的重要原因。另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受教育程度与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之间呈现线形相关关系。

2.3 公众的环保满意度

在环保满意度方面,以1998年和2007年调查中公众对于本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环保工作的满意程度来衡量。

相隔近10年,公众依然认为本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企业忽视环保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而消费快速增长、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等客观因素被认为是次要原因(见表2),表明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并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公众认为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隔近10年,公众对于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环保宣传教育的满意程度上升较快,对于企业环保自觉性的满意程度下降较快。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逐年增加,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强化,而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仅为31分,总体水平较低,企业的环境责任在各类社会责任中的水平相对最低[14],这与公众的感受相吻合。

3 公众环境意识变化特征及原因

3.1 变化特征

以上述调查报告的数据为基础,参考2005年和2007年环保民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建立公众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数据的局限性,选取其中代表性的题目组成三级指标,个别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通过专家打分法修改部分权重(见表3),采用综合评估法计算平均分值,计算公式如下:

可见,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环保意识呈现N形上升趋势,环保满意度呈现U形上升趋势,环保行为则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以2006年为结点划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6年,环保意识的提高是环境意识总体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环保满意度则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其中2001年公众对于空气、水环境问题的满意度较低是环保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2006-2007年,环保意识和环保满意度的提高是环境意识总体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环保行为则成为环境意识总体水平能否稳步提高的关键。

3.2 原因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归纳为倒U形关系、同步关系、U形关系和 N形关系[15]。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是由于环境意识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环境、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比国内外,美国环境意识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快速觉醒-顶峰-下降-反冲-繁荣的阶段,其中环境意识的上升期基本上就是美国经济的繁荣时期[16]。在奥地利,公民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比例从1990-1997年下降了9%,这一方面是因为环境状况的改善使公众的环保满意度增强,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失业、社会治安等问题的日益严峻降低了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在我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1999-2005年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比例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是因为下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改革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更为引人关注,尤其是下岗就业问题在上述7年中有6年位居首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2006-2008年,环境保护首次连续3年位列热点问题的前3名,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公众的环保行为总体水平偏低,是由于我国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起步较晚所造成的。美国在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就最早确立了公众参与原则;在中国,首部环保领域中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从立法角度看,我国公众参与环保活动较美国晚了近40年。起步较晚导致了我国公众参与的能力和机会不足[17],环保行为总体水平偏低。同时由于行为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并随个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过去10年我国公众的环保行为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这与消费和能源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生态文明”的提出从国家层面上将环境保护从行为实践提高到理论和伦理的高度。

4 公众环境意识变化趋势分析

利用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得出最佳的拟合方程为y=2E-16e0.0198x。经方差分析、回归系数的t检验表明回归模型成立(R2 = 0.9791>0.8,显著性检验P=0.0017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环保参与水平和公众对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宣传教育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

(2)环境意识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其中环保行为呈现倒U形下降趋势,是未来环境意识总体水平能否稳步提高的关键。

(3)未来公众环境意识总体水平将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 2008-2017年进入快速上升阶段,2019年达到较高的稳定水平。

5.2 建议

(1)加强环境认知教育,明确环境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峻影响和挑战,中老年、农村和低教育群体是未来环境普及教育的重点。

(2)激发公众的环保责任意识,深入挖掘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使他们通过技术创新等有效途径提升企业形象,积极履行相应的环境责任。

(3)加大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重点集中在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提高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鼓励城市公众进行垃圾分类和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ry Study Grou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ry Report 2009[M].Beijing: Science Press,2009.]

[2]A collaboration between Yale and Columbia Universiti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B/OL]. [2009-12-28]. epi.yale.edu/Home

[3]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EB/OL]. [2009-10-20]. 省略/Documents.Multilingual/Default.asp?documentid=78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教育部. 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 Report on National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 R].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9.]

[5]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利华杯公众环境意识调查[N/OL].中国环境报,2001-05-29.[2009-10-21].省略/ [China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Unilever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urvey [N/OL].China Environment News, 2001-05-29[2009-10-21]省略/]

[6]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2007)[EB/OL].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2009-10-22].省略/zhuanti/zhishu/index.htm/ [Chinese Public's Environment and Inhabitant Livelihood Index (2005-2007) [EB/OL]. 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2009-10-22]. 省略/zhuanti/zhishu/index.htm/]

[7]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EB/OL].中国环境意识项目,〔2009-10-23〕.省略/ 2009-9-10.[ China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gram, China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ogram, Institute of Soc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7 China General Public Environmental Survey [EB/OL]. 〔2009-10-23].省略/]

[8]闫国东,康建成,李煜绍,等.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以上海、香港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Yan Guodong, Kang Jiancheng, Li Yushao, e t al.Public Response to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Taking Shanghai,Hong Kong as the Case[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3).]

[9]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Zhou Zhijia .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tatu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J].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ety and Science pages, 2008,(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1999-2008) [M].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1]郑琳,赵修军,宋建军,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污染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 .[Zheng Lin,Zhao Xiujun, Song Jianjun, et al. Analysis o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ment[J].Journal of EMCC,2008,18(1).]

[12]朱兰保,盛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其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3).[ Zhu Lanbao, Sheng Di.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Domestic Waste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J].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2006,14(3).]

[13]郑易生,王世汶.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Zheng Yisheng, Wang Shiwen. China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I [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nd Culture Press, 2001.]

[14]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EB/OL]. 中国网, [2009-10-18].省略/zhibo/2009-10/18/content_18709410.ht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lue Book in 2009[EB/OL].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9-10-18]. 省略/zhibo/2009-10/18/content_18709410.htm.]

[15]李玉文,徐中民,王勇,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15).[ Li Yuwen,Xu Zhongmin,Wang Yong, et al.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5,5(15).]

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要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抓好村镇和村落规划建设,体现山水田园风光,打造民族地域特色。

・要狠抓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边远偏僻乡镇和村庄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的“全覆盖”。

・要在农村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让群众享受现代生活。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所谓“形象工程”。

――刘奇葆同志在2009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月1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隆重召开2009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块块金色的奖牌捧在获奖者手中。金灿灿的奖牌,辉映出的不仅仅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认识统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还辉映着省委、省政府继续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一场环境革命

2008年3月初,正当民众的焦点都集中在全国“两会”时,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上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2月26日,合江县环境整治会上播放的电视短片中,一位白发老人质疑:“没人管,政府部门简直不像话!书记、县长在干什么?”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此亲笔批示,要求正视问题接受批评。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也发出“令箭”,直击“脏乱差”。迅即,环境整治浪潮在全省掀起。

“两会”一结束,省委、省政府便开始谋划如何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这一工作因为“5・12”地震的发生被迫中断。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环境整治再次被提为工作重点。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立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这一指导性思想被迅速传达到全省各级领导干部。

2008年10月8日,我省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会议。省政府有关人员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高规格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城乡环境工作,在以前极少!”这次会议决定在成都市、松潘县、峨眉山市、什邡市等11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用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基本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体系标准。

一进入2009年,省委、省政府更是频发政令,整治力度升级。

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刘奇葆强调,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要扎实抓好试点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搞好示范带动,探索成功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有序开展,尽快见到成效。

由省委副书记李崇禧任组长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是全省环境治理工作的中枢神经。

建设厅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专项行动;监察厅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督察,严格效能问责;环保局加快流域和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步伐,建设一批基础示范工程……20多个省直部门通过协调服务,履行对口督导职责。

2009年3月20日,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召开。会议决定,从3月25日起,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月活动。具体目标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恢复重建相结合。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试点地区要抓出特色亮点,创造经验;地震灾区要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作用;其他地区要迅速行动,抓紧实施。

与此同时,《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试行)》随即出台,明确15项标准。标准里有这样的要求:公共厕所应设置冲洗设备、洗手盆和挂衣钩以及老人、残疾人专用蹲位和无障碍通道。据了解,这样的细则就是缘于不少市民,特别是携包女性深感不便的情况下制订的。

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

随后,21个市(州)迅速行动,明确职责,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头。党政齐抓、部门联动、分线作战、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开始形成。

渠县所有干部坚持上街扫地3个多月,用真诚打动全县群众。

成都市治理办在中心城区聘请330名50岁左右女性,组建“妈妈文明劝导队”,教育、纠正乱吐痰、乱扔烟头、从车内往外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合江县成立青年卫生突击队,700余名青年志愿者清除“牛皮癣”,打扫路面,清运垃圾。

雅安市名山县针对散居大院脏乱差、无人管理这一现状,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建立起居民楼院院长制,楼院院长负责所辖区域的清洁卫生,定期组织开展楼院卫生评比等活动。

泸州市4个区县的工商局长立下“军令状”,如整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领导班子成员将集体引咎辞职。

攀枝花市组织发动各单位2000余人集中力量突击解决占道经营、非法广告、乱搭乱建、噪音扰民等重点问题。

……

与强劲的整治浪潮对应的是,和整治标准同时出台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也极为严厉,整治不力的将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严重的将被辞退、解聘。渠县19名干部被问责,停职13人,免职1人;巴州区恩阳镇、柳林镇两名副镇长被停职反省;高县城管办执法中队长被免职并通报全县;利州区荣山镇党委书记被免职……记者获悉,截至2009年底,4443个单位 (部门)因治理工作推进不力被通报批评,2223人被问责,其中96人受撤职以上处分。

问责风暴背后,凸显出的是一场干部队伍作风的整饬。其实,环境整治是与加强作风整顿紧密相连的。这项工作干得怎样,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也是此次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省委领导要求:对这次环境整治不力的地方,媒体要公开曝光。相关部门和媒体设置曝光平台,公开“脏乱差”镜头,让群众、网民广泛参与监督。达州市通过报纸、电视,两天时间就连续曝光了160多辆乱停乱放车,其中近50辆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车。

群众支持率高达99.5%

今年元旦节期间,成都新津县五津镇临江村每天游人如织,游客们或品茗休闲或聊天交友,村里几十家农家乐天天生意兴隆。谈到好生意的原因时,当地群众异口同声地说:“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给我们带来了好生意。”

前不久,乐至县73岁老人杜辉宇特地致信本刊,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叫好。老人说,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给四川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实事。如今,四川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好了,变美了。乐至县也正在开展这项活动,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农家院落,都有了新气象,干净舒适。现在,老年人出门转悠,闻不到臭味,看不到垃圾,只有新鲜空气。“我们大伙儿都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老年人都要多活上几年呢!”

这只是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已过去的2009年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集中治理“五乱”、城乡风貌和城市园林绿化整治等14个专项行动和“七进”活动。省上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购置道路清扫保洁车、垃圾运输车、垃圾桶、垃圾箱,配送到地震灾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县和乡镇。全省投入资金155.56亿元,新建垃圾中转站20403个,新增垃圾箱、果屑箱33万个,新增环卫车辆设备9247台,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处理场(站)3960座,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9624吨,新建(改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01处,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22万吨。

据四川省统计局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调查报告显示,近80%受访者认为城乡环境2009年要比2008年好,群众对此工作的整体知晓率达到76.4%,支持度高达到99.5%。

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环境卫生;监测

[中图分类号] R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149-04

Surveillance result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in Beipiao city from 2014 to 2015

XIE Pu-zh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Beipiao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Beipiao 122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level and dynamic changes of damage factors of the environmental hygiene health care in villages in Beipiao city and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so as to reflect the achievement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making scheme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Methods 200 families from 4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10 counties from 2014 to 2015 in our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rveillance subjects and at the same time,19 schools in the chosen counties were also selected.The surveillance data was obtained by searching materials,interviewing,on-site observation,and laboratory detection. Results In the 40 counties,73.1% of the population drank tap water,98.0% of the population discharged the sewage casually and 2% sewage went into the river.Garbage mainly included domestic garbage and livestock breeding waste,no industrial waste.About the collection,92.5% garbage were put on a fixed point,3.0% were put casually.7.5% villages had the project of wiping out the mice,mosquito,flies and cockroaches.186 classrooms were sampled from the 19 school and 21 classrooms had unqualified hygiene of per capita area of the classroom and 33 classrooms had unqualified hygiene of minimum distance from the anterior edge of the front desks to the blackboard,the lamp tube was not in vertical with the blackboard in 70 classrooms,and the ratio of glasses and the ground was below 1:6 in 46 classrooms.In the 40 soil samples,the positive detective rate of roundworm eggs were 67.5% with the detective rate of live eggs of 22.5%.The pH value,lead value and chromium value was all within the standard range.The chromium value of 2.5% samples was above the National Grade Ⅱ standard and within the National Grade Ⅲ standard and the value of chromium of the rest samples was within the National Grade Ⅱ standard.About the 400 families,65% had sanitary washrooms,56% families did not use the pesticide,98% families had flies in the room and 95% families had pigpen,pens for chickens,ducks,geese and firewood pile. Conclusion The villages in our city still have the problems of low water supply pervasion,low utility rate of sanitary washrooms,low consciousness of hazard-free treatment of feces and lag of biological vect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Village;Environmental hygiene;Surveillance

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卫生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农村卫生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2]。为掌握北票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主要危害因素以及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北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和2015年对北票市农村的基本情况、饮用水卫生、垃圾收集、污水排放、厕所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及个人卫生习惯等情况开展了监测调查,现将监测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资料

为保证监测样本代表性,本次调查严格遵循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监测点,随机在北票市选取10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共200户家庭作为监测户,同时在所选乡镇选择19所学校进行环境卫生状况监测。

1.2 监测内容和方法

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包括农村户厕与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与污水、病媒生物密度与防治、农村村容村貌与环境卫生管理;农村学校卫生包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及学生健康状况;土壤卫生包括土壤寄生虫和重金属污染;基本情况包括收集监测点的自然与经济状况、人口学资料、居民健康状况等基础信息。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

2 监测结果

2.1 监测点调查结果

2.1.1 基本情况 北票市位于辽宁西部,大凌河中游,全市总面积4469平方公里,辖农村30个乡镇、7个城市管理区、261个行政村。总人口57.60万,总户数22.18万,其中农村人口数为36.30万,农村户数14.37万。2014年人均纯收入11796元。

所调查的10个乡镇总人口数11.24万人,户数3.21万户;平均人均收入1083元;60%的农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40%农村以外出务工为主。10个乡镇既往无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

所调查的40个乡政村,总人口数9.24万人,户数2.91万户;平均人均收入1125元;75%的村有垃圾集中堆放点;90%的村内道路有硬化;82.5%的村内河道沟渠基本畅通,垃圾、杂物较少;省级卫生村占7.5%,市级卫生村占17.5%。对320名死亡人口进行调查,平均死亡年龄68.45岁;死于慢性病者占64.7%,死于恶性肿瘤者占15.9%。

2.1.2 饮用水基本情况 40个村总人口数9.24万,集中式供水人数6.75万,分散式供水人数2.49万;饮用自来水的人口占73.1%。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类型为深井水,均未进行消毒处理直接供水;供水形式:40%为定时供水,60%为全天供水。分散式供水主要水源类型为浅井水,取水方式:95%为机器取水,5%为手压泵取水。

2.1.3 厕所与粪便处理情况 40个村共有户厕数9.24万,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6.21万(三联沼气池式0.25万,三格式5.89万,双瓮漏斗式0.07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7.2%。

2.1.4 垃圾、污水情况 40个村的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养殖业垃圾,无工业垃圾。收集方式:92.5%为定点堆放,3%为随意堆放;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养殖业垃圾采取再利用即用于农业肥料。

污水为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者占98%,2%的污水排入河流;28%的养殖业污水采取处理后排放,72%采取直接排放。

2.1.5 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40个村中,37个村有专职或兼职保洁员,35个村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31个村专门做过规划,40个村全部开展环境卫生相关宣传教育,16个村进行过环境卫生经费投入。

2.1.6 病媒生物控制方面 40个村中,开展灭鼠、灭蚊蝇、灭蟑螂工作的村占7.5%,且每年投药2次,投药点90处;开展灭鼠、灭蟑螂工作的村占17.5%,每年投药2次,投药点170处。

2.2 农村学校卫生基本情况

2.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19所学校,其中9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心小学8所,中学9所。男生2728名、女生2440名;寄宿生257名。男教职工309名,女教职工526名。学生主要饮水方式为学校提供开水;校内供水情况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学校自备式供水为辅,自备供水水源为深井水,且未对水质进行处理,直接使用。

2.2.2 厕所卫生 独立式公厕23座,教学楼内厕所2座,宿舍楼内厕所5座;学生男厕总蹲位(坑)数360个,学生女厕总蹲位(坑)360个;99%学生参与厕所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厕室内和厕所周围5 m范围内可用水龙头45个;厕室内和厕所周围洗手池均未备有肥皂。

2.2.3 卫生保健与传染病管理 19所学校均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有校医室,建筑面积均在15 m2以上;各学校均有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各学校均建有学生健康档案,并有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2.2.4 教室环境卫生 所抽检的186个教室中,21个教室人均面积不符合卫生标准[3],33间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最小距离不符合卫生标准,70间教室的灯管与黑板不垂直,46间教室的玻地比小于1:6。

2.2.5 学生健康档案 共体检5168名,其中近视1021名,沙眼29名,肥胖与营养不良511名,龋齿1338名。

2.3 土壤采集与检测结果

共检土壤样本40份,均进行了pH值、铅、镉、铬、蛔虫卵检测。40份土壤中,蛔虫卵检出阳性数27份,检出率为67.5%,其中活卵检出9份,检出率为22.5%。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4]二级标准规定,40份土壤样本的pH值、铅、铬都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2.5%的样本镉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但在三级标准范围之内,其余样品镉检测值均在国家二级标准范围之内。

2.4 入户调查

2.4.1 基本情况 共调查200户农户,60%的农户以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40%的农户燃料主要为柴,90%的农户主要引用自来水,喝生水很少,60%的村民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2.4.2 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情况 垃圾产生量平均每户每天2 kg左右,主要是丢弃在房子周围的固定堆放点,部分则丢弃在垃圾箱,少部分随意丢弃。污水基本是随意排放。

2.4.3 厕所使用及粪便使用情况 65%的农户是卫生厕所,大部分都较清洁,无臭味,无蝇蛆。使用非卫生厕所粪便暴露者占15%,对粪便均采取土埋后施肥。

2.4.4 农药使用情况 56%的农户不使用农药。使用农药者也是到供销社门市部购买,施药时穿长袖衣、裤,戴乳胶手套。

2.4.5 环境卫生状况 室内卫生都较干净,庭院环境卫生一般。厨房未发现蟑螂成虫和活卵及蟑迹、鼠迹;98%的农户室内有苍蝇;95%农户都有猪圈,鸡、鸭、鹅圈以及柴草垛。

3 讨论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和农村改水、改厕、改灶等活动,我市的城乡面貌已大为改观[5]。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已实施多年的农村改水工程和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已见成效,多年的健康教育宣传有效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这些成为长效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保证,现代化的新农村正在形成[6]。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村存在自来水普及率偏低、卫生厕所使用率低、污水处理率低、公共卫生设施配套建设覆盖率偏低的情况[7],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我市农村饮水状况不容乐观

自来水普及率仍然偏低,集中式供水缺少有效的处理工艺,生活饮用水管理不到位,多为不经消毒的井水、山泉水,供水安全难以保障。建议水务部门加大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力度,疾控部门应加强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使水质监测网络化和制度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更加注重基础卫生设施建设[8],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农村居民供水条件和水质状况,确保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3.2 我市农村卫生厕所使用率偏低,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意识不强

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在污水排放和卫生厕所使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9]。部分农户虽然建设了卫生厕所,但是不能很好地维护和正常使用,达不到粪便无害化的要求。部分根本没有粪便收集和处理装置,造成蚊蝇大量孳生,这是农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土壤蛔虫卵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施肥过程中所用的都是非卫生厕所中的粪便,并且大部分粪便都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进行施肥,再加上土壤比较潮湿,造成蛔虫卵大量繁殖[10]。建议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普及推广卫生厕所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这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3.3 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开展滞后

在所调查的40个行政村中,能够主动开展病媒生物控制的村仅占25%,乡、村经费投入较少,所用的“除四害”药品均为我市爱卫办提供。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健康观念以及对病媒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物资药品经费投入不足所造成。建议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广大农民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11]。相关业务部门应加强监测管理,共同将此项工作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

3.4 居民防病意识低,卫生习惯差,环境卫生知识匮乏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境卫生监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使村民了解改善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12],自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3]。

综上所述,要改造农村环境卫生,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就必须建立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把环境卫生纳入村镇规划和建设中[14],注重环境卫生的整体改造建设,加强对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的宣传,把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当作长期、经常、持久的系统工程来进行[15]。

[参考文献]

[1] 张树其,解志红,宫献生,等.2011-2012年高密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12):906-910.

[2] 游光富,苏勤,范颂,等.泸州市2011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3555-3558.

[3] GB/T18205-2012.学校卫生综合评价[S].

[4]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

[5]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

[6] 柴志凯,赵俊英,代培芳,等.2013年山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5):782-783.

[7] 王兆吉,万蕾.即墨市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4055-4056.

[8] 曹志玲,陆晓娜,任淑敏.2011-2013年山西省平顺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2):1298-1300.

[9] 于丽萍,齐爱,刘凤莲,等.农村监测点环境卫生现状和饮用水调查[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4):370-371.

[10] 齐立勇.2012年新疆巴州轮台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调查报告[J].医药前沿,2013,3(16):277.

[11] 颜小平,徐健,李赐科,等.2012年夹江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57-158.

[12] 张念东.2011年南丹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4):34.

[13] 蒋馥阳,韩雪榕,张毅.2013年大连市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18):2626.

[14] 陈学敏,杨克敌.现代环境卫生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城乡垃圾处理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金融海啸冲击下的民营制造业危局

1.金融海啸下民营制造业持续衰退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因为既没有得到政府的及时关注又缺少应对危机能力,民营制造企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07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趋紧,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融资困难,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减缓,外部出口需求下降,使我国的民营制造企业步履维艰。从里昂证券(CLSA)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可看出,2008年9月份以来,我国制造业连续7个月处在衰退状况,其中,2008年11月中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8.8,创2004年4月该指数设立以来最低。具体见下图1。

2.民营制造业的经营困境分析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都规模较小,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范畴,尤其以小企业为多数。融资渠道狭窄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且其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外源融资方面,对于股权融资进入股票市场门槛高,民营企业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很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大体是50%-60%,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不到1%,银行贷款大约在20%左右。可见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一旦其经营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出现财务危机。因而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民营企业首当其冲遭遇淘汰。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资金密集的特点决定了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撑自身的发展。在过去10年,中国制造业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快速发展期,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也刺激着企业家日益高涨的投资扩张热情。然而,此次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的来临,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之前制造业发展迅猛,许多企业保持着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而这种增长基本上是靠投资拉动的,在对未来预期一片光明的前景诱惑中,使企业不断扩充产能,扩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在危机来临时,很多企业还处于新一轮扩充投入过程中,在整个投入没有完成时是不可能见到效益的,然而经济危机的来临使企业的产销渠道不畅,现金流断裂,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接着投入,前期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而继续投入却没有资金支持,企业经营陷入了双重困境。

二、政府对经济的救助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在经济冲击下越发显得弱小无力的民营制造企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和希望寄托在国家的救助上。然而从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具体内容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1.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结构

自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先后出台救市政策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也相应出台了总额约4万亿的经济促进政策。“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是,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具体的投资结构可以由图2可看出。

2.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效益分析

经济刺激计划对国有企业发展初具成效。国家4万亿投资和十大行业振兴经济计划中,大部分资金向了国有企业,且经济促进计划自出台之日以来已颇具成效,这一点可从各个行业的反馈情况看出:电力方面,今后两至三年内将建设规模为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万公里、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民航方面,在2010年底前投资4,000亿元人民币建设机场;交通方面,第四季度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100亿元,力争明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铁路方面,今年将争取超额完成50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今年投资规模的两倍;水利方面,四季度中央将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方面,国务院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并核准总投资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房地产方面,通过三年多时间,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经济适用住房,总投资可能达到9,000亿元,每年可带动投资近6,000亿元。同时,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经济刺激计划对民营经济惠及甚微。在巨大成效的背后也不难看出,民营制造业很难在此次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分一杯羹。垄断势力总是以种种理由拒绝民营资本,刺激经济的投资也多是在垄断企业内部循环消耗了,很难惠及民营企业。由上图2,在国家此次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投资方向第一是民生工程,第二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第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投资,第五是生态保护、保护环境的建设,第六是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可见,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未将民营企业作为扶持重点之一。且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造成的后果是银行系统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赢利性考虑,在控制贷款总量时首先把中小企业作为控制重点。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民营制造业获得银行贷款愈加困难,民营企业的生存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的经济刺激资金过多的被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空间、拥有巨额利润的国有垄断企业所拥有,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民营制造业的生存空间,挤压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机会,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2月份又增加近1万亿元,也就是说,目前全年五万亿元的新增贷款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半。但在1月份已实现新增贷款中,90%以上的贷款流向的是国有企业中标的政府工程,民营企业仍是在夹缝中生存。

三、政府扶持:民营制造业解困之道

当前,民营经济占中国经济总量高达70%,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营经济的长期衰退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失业率上升、楼市股市的泡沫崩盘、经济衰退、税收锐减等。从上图2的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结构可看出,政府救助资金绝大多数投入了国有企业,而对占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惠及甚微,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愈加艰难,据估计,目前中国90%以上的制造企业遇到了财务困难,50%已处于半停产状态,20%已经停产和倒闭,而由此导致的失业人数高达2000万以上。从上图1中里昂证券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可看出,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我国民营制造业处于持续衰退状况。因而,在市场的“无形之手”已经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改变过去听之任之的态度,承担起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

1.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投入

目前,政府的拯救经济计划资金大都流向了公用事业建设,而对民营企业惠及极少。政府在公用事业上的投资的确可以带动一部分就业,但收效不大,我国90%的就业仍然是由占经济比重70%的民营经济提供的。就基建工程来说,虽然在国家投资建设的时候可以带动部分就业,但工程完成之后雇佣的工人仍然面临就业问题,而所修建的基础专案大都不是能持续产生效益的专案,根据计算,上世纪90年代我国靠投资拉动GDP的效率为50%,而现在只有16.67%,足见形势严峻。因而,要走出经济危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不应一味将焦点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效应,而应适当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虽然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可以带动GDP增长,但如果不能真正改变制造企业生存的现状,失业问题仍然会很严峻,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因而,政府应适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投入,在必要的时候,政府也可以投资优质的民营企业,给民营企业注资。政府注资,企业不仅不用支付利息,还可借此加强技术改造。而国家注资可采取优先股的形式,而不以普通股出现。优先股只分红,不影响股权结构。

2.构建民营企业信贷支持体系

融资难是导致民营企业对金融海啸抵抗力不足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造成的后果是银行系统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赢利性考虑,在控制贷款总量时首先把中小企业作为控制重点,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后,信息不对称、综合竞争力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融资渠道的疏导作用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促进构建民营企业信贷支持体系,专门对民营企业融资进行支持。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上文分析可知,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而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建立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由于中小企业大都信用不足,则必须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这种担保体系可采取企业联合互助担保形式。其次,在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的利益与风险机制约束使得现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严重不足,政府应牵头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再者,可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苏中明.我国民营企业信用的缺陷及改善对策[J].财会通讯,2006(10)

[2]杨树林.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探索与实践[J]. 财经视线2008(29)

[3]肖静.关于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3(6)

[4]叶 夏德 周兴荣.略论民营企业的信用困境及其治理[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8(12)

[5]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5)

[6]倪光.对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财会研究,2005(1)

[7]李志赘. 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