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型课题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教师们微型课题研究状态的季候变换及区域内组织管理的曲折前行,拟以此文,记录下我们的追探足迹。

一、研究缘起:由热转冷,微型课题研究进入“黯淡期”

【现场回放】

2009年,我区正式开启微型课题研究的“校级立项,区级鉴定”管理模式。几年实践下来,有些学校已形成自己的微型课题研究管理体系,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然而,管理者“振臂一呼,应者了了”的现象并不鲜见,很多教师宁肯多花时间重复低效劳动,也不情愿去研究。诸多学校的微型课题研究“停摆”,全区的研究状态也逐渐进入了“黯淡期”。

反思

毋庸置疑,高水平的教科研管理可以生成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如何引导教师走进教科研,促进个人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促成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合作研究,从而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群众性教育研究操作模式?我们作为区域教科研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科研管理路径。

在区域教科研管理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短、平、快的微型课题研究能够被众多教师接受。但教师们需要专业的指导,需要同行的协作,需要交流的平台,而一些学校以教学为重心,难以向教师们提供较为及时、更为广泛的交流及指导。此时,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如果探索出一种能够凸显凝聚性、引领性、辐射性、互扶性、共享性、发展性等特点的群体研究形式,引导并创设区域性的微型课题研究的草根化的“抱团型”组织,无疑是雪中送炭。

行动

为了切实提升我区广大教师教科研的实效,搭建推动一线教师真科研的平台,我们于2013年4月发起成立了草根化的教科研组织――微型课题研究的微区域“抱团型”组织。

“微区域”,一是我们促使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在更小、更紧密的范围内交流探讨,即在区县范围内,划分出更小的区域,便于有着共同研究指向和研究话语的老师们合作研究,提升研究实效;二是在区教科室指导下,将区域内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划分出规模较小的块、组,有计划、有分工、有主题地组织活动,块、组的数量适中,日常管理相对独立。“抱团”,就是打破校际间的科研隔阂,跨越学科间的界限,让研究方向或发展目标相近的微型课题研究教师形成合力,抱团研究,借团体之力助个人发展,同时以个人发展促进团体提升。

随即,区教科室牵头,由区专职教科员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的中小学校按学段相同、地域相近、优势互补等原则划分若干大组,即划分为“块”,称为联盟;联盟内再按微型课题涉及的学科或研究方向相同、相近作为编组原则,进行研究小组的划分,以研究小组为活动单位,自行制订活动计划,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围绕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推进策略、过程性资料积累等相关知识展开小组研讨,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样,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就构建起了以微型课题研究为抓手,校校结盟、师师互助的区域教科研组织管理形式。

“抱团型”组织成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集结了数百位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划分了7个联盟、56个小组,小组活动热火朝天,启动阶段呈现出了“教师参与积极、专家指导到位、研究主题鲜明、研讨形式多样、活动实效凸显”的良好势头。

二、路径架构:三管齐下,微型课题研究进入“打磨期”

【现场回放】

之一,区域性的“抱团型”组织成立后,区教科室学期初有小组计划,学期中促活动开展,学期末督结题鉴定,小组活动蓬勃开展。大家学习教科研理论,进行专题研讨,分享研究经验,获益良多。然而,一个周期(两个学期)之后,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区域性教科研管理体系调整等诸多原因,“抱团型”组织活动降温,诸多微型课题研究停滞。

之二,区教科室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抱团型”组织活动年度汇总时,发现各联盟、各研究小组的发展呈现了不均衡的现象,有的联盟组织有序,研讨有效,有的还未开展活动。

之三,很多研究小组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及评议、主题探讨等项目精彩呈现,每次活动虽是半天的时间,但老师们受益匪浅。也有一些教师认为交流时间太短,且专家的指导是普适性的,自己的困惑来不及解决。

反思

“抱团型”组织成立以后,小组活动由热转冷、联盟发展不均衡、老师们的研究难题无法得到有效指导等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抱团型”组织是区域内自发成立的、无行政建制的教育科研组织,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得力的组织者、有效的激励措施,就难以持久运行,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我们的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完善组织架构、制度管理,保证其持久运行。

(一)深入探索“抱团型”组织的长效管理机制。“抱团型”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区域内微型课题研究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推进长效发展,逐步健全微型课题“抱团”研究的过程监测、专家指导、效益检测、成果推广等相关制度,逐步实现教科研管理形态由“草根化”向“专业化”转变,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指导和培训向多元的引领与服务转变,由控制管理向激励管理转变。

(二)努力创新区域性“抱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进一步创新区域教育科研管理模式,拓展研究者的交流学习渠道及研讨内容,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活动的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抱团发展。通过沙龙研讨、小型培训、课堂观摩、成果展示、课题评比等活动,不断丰富“抱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信息、资源、能力的集聚和共享,探索个人及群体开展教科研的有效方式。

(三)紧紧围绕“抱团型”组织创建的终极目标。“抱团型”组织创建的初衷,是通过微型课题研究的方式来培养教师科学思维的品质和习惯,推动一线教师开展真科研;是帮助一线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由“被动”走向“主动”,提升教师课题研究的效益,促使他们真正品尝到“以研促教、以研提质”带来的喜悦。“抱团型”组织创建的终极目标,不只是教会老师们做课题,更是希望带领一线教师在真科研的道路上渐入佳境,为开展有效教学打开新的突破口。因而,“抱团型”组织的发展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行动

区教科室申报与“抱团”研究相关的省级规划课题,以区域内规划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个人的微型课题研究,同时将区域内多名得力的教科室主任纳入组织者团队或指导专家团队,动员教科研骨干带头参与微型课题研究,树立优秀研究典型,推广研究成果,逐渐形成“区级助推、课题带动、典型引领”的良好态势。区域内一线教师借助微型课题研究开展真科研,进而科研带教研,促进微型课题研究由“草根化”向“专业化”迈进,由“形式科研”向“内涵科研”转化。

既然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科研管理方式,运行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打磨雕琢”。“深层调研、多维联动、全景管理”三管齐下,全区微型课题研究进入了“打磨期”。

(一)开展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的深层调研

解决“抱团型”组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区域教科研主管部门首先要全面了解区域微型课题研究的现状。

1.文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收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精选国内外类似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实践操作模式,研究并借鉴已有的区域性及群体型教育科研模式。

2.问卷调查掌握整体状况

面向全区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区域内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及基层学校组织管理微型课题的整体情况,全面掌握老师们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中出现的瓶颈、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等具体情况。

3.个体访谈了解教师需求

抽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师,以个体访谈的形式,了解他们对微型课题“抱团”研究的认识与需求;对个别学校和部分“抱团”研究小组进行跟踪观察与分析,研究他们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时普遍存在的困惑、困难及个性化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探究不同学段、学科、研究实力有差异的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以及内在的规律,从而充实“抱团”研究活动的内容,为处于不同研究阶段、面对不同研究难点的教师寻找合适的解决路径。

4.多种渠道征询专家意见

以网络咨询、外出请教、邀请面授等多种渠道征询区内外的教科研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减少管理失误,拓宽研究思路。

(二)构建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的多维空间

微型课题研究的微区域“抱团型”组织开展的是接地气的教科研,要借助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因而首先要拓展线下线上抱团联动的多维化空间。对于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来说,线下是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争论,线上是借助网络的请教、对话、学习;对于区域教科研主管部门来讲,线下的作用主要是服务、引导、监督,线上的功能主要是发动、推介、展示。

1.线上抱团,资源共享

借助“抱团型”组织专属的QQ群、微信公众平台、课题网站、教育科研刊物等,搭建多样化的“抱团”发展网络媒体平台,开设理论学习空间、互助信箱、成果展示、网上论坛、网络研课、微信评课等项目或活动,共享教育科研资源,增进交流探讨,加强专项指导,展示研究成果,拓展“抱团”时空,实现更大范围、更多形式的资源共享与实时互动。教师通过区域性、专题化的网络媒体,既能学习到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又能把握微型课题研究的流程,还能借鉴他人研究的精华,个体的教育科研不再孤单独立,一些研究的困惑、瓶颈,有时候通过线上交流就可以合力攻破。

2.线下抱团,互助共赢

“抱团型”组织结构是区级教科研管理部门牵头下的“群英辐射,三级抱团”模式。“群英辐射”是指在区县范围内选择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发展目标接近的多个微型课题在研教师,组成一到两个“抱团”研究“群英会”,使其作为示范团队,对其进行专项培训和引领扶持,辅助一批具备教科研潜力的教师快速成长,促使他们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课题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研究小组共同发展,或发动其他年轻教师加入微型课题研究队伍,进行结对指导与经验推介。“三级抱团”是指区级层面成立微型课题“抱团”研究共同体,由区域内教科研主管部门选派专人组织协调,此为第一级;在研究共同体下,依据地域、学段、学校特色等相近或教科研强弱组合的原则,建立若干个“抱团”研究联盟,由相关学校教科研负责人担任联盟负责人,此为第二级;在各个研究联盟体下,依据研究内容涉及的学科相近、研究方向相近及研究者能力强弱搭配等原则,划分出多个“抱团”研究同伴互助小组,此为第三级。在此组织架构下,开展主题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活“研究力”,激发“群智慧”,利用群体智慧和协作思维的力量,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研究联盟及研究小组每学期集中活动一到两次,自行选择活动主题、形式、内容、流程等,有的活动注重课题研究课的剖析,有的活动增设微型课题相关知识的培训,有的活动探讨解决教师研究中出现的困惑等等。无论哪一层级的活动,都有校级教科研骨干教师、区级或市级教科研专家全程参与,耐心细致地进行专项指导或个性化点拨。无论哪种形式的活动,每一位成员都要认真准备,热情参与,积极讨论,凸显活动实效。每一次同伴互助小组的研究活动就是一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参与式学习培训,将研究、交流与培训整合在一起。每一位微型课题研究者既要将自己研究的方法经验传递给其他组员,又要汲取他人的研究技巧、专家的研究精华,既是教科研培训的主体,又是培训的对象。这样互助互利的抱团研究,实现了组织者与研究者、研究力较强者与研究力相对薄弱者、教科研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合作共赢。

(三)加强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的全程管理

1.夯优提基:开展多轮专项培训

针对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或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开展多轮专项培训。如针对初研教师进行基础培训,针对具有一定教科研热情的教师开展提升培训,针对校级课题已经结题的老师进行提优培训,针对善于钻研、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的老师开展骨干培训等等。

2.保驾护航:加强制度建设

一些普通教师对微型课题研究缺少经验,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如课题的筛选、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过程的指导、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出台了《微型课题“抱团”研究实施意见》《教师微型课题研究行动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加强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技术保障及过程监管,尽可能避免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中途“流产”或质量低下的尴尬,真正落实“群英辐射,三级抱团”组织管理职责,探究多元化研究活动组织形式,规范“抱团”研究活动流程,提升研讨活动实效。

3.醍醐灌顶:打造专家团队

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努力密切与高校、名校的联系,聘请区域内外的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等领域的学者、专家、骨干等组成专家团队。在线下线上抱团联动的过程中,专家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参与线上交流,或深入“抱团”研究小组展开现场指导;教科研专家要善于针对一线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活动形式、材料积累、效益产出、成果呈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专业指导,促使“抱团”研究事半功倍。

4.循序渐进:规范操作流程

完善申报、立项、培训指导、过程管理、结题、考评、成果应用推广等研究环节,制订并规范使用《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手册》《“抱团”研究小组活动手册》,借助手册加强教师研究的过程管理,规范研究操作流程,帮助教师学会研究、踏实研究、有效研究。

5.聚沙成塔:发动更多教师参与

借助“抱团型”组织的精彩活动、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带动、微型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学校教科研专题培训等途径,促使更多教师认识到微型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学质量提高的推动作用,吸引、发动更多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为“抱团”研究积聚人气。

6.渐入佳境:重视质量考核

拟订微型课题结题校级、区县级鉴定标准,把好结题评审关,制定“抱团”研究小组活动质量考核星级标准,分阶段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专项评测,激励小组的研究活动有效开展,促进其研究水平快速跟进。

三、亮点凸显:回归教学现场,微型课题研究进入“焕彩期”

【现场回放】

之一,2013年9月-2014年1月,“抱团型”组织成立后的第二个学期,各微型课题研究小组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几乎每个小组活动时都会开设公开课,听评课活动也随之进行。而此时的展示课往往是一般的教学常态课,听评课的重点也都是一般教研课的评价标准,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师生互动情况、教师基本功的体现等等,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有所脱节,也无法呈现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功能。

之二,2014年12月,区课题研究课小学组研讨专场在香雪海小学举行。教科研专家对两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进行点评,理论结合实践,对课题研究课的内涵、形式、意义、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此后,在微型课题研究小组活动中,区专职教科员深入课题研究课的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逐步树立“课题研究必须回归教学现场”的意识,微型课题在研教师们也开始尝试真正的“两课”(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对接。

反思

“抱团型”组织成立初期,微型课题研究小组的研讨活动中都有教学展示课的环节。这一安排看似丰富了小组研讨活动的形式,将课题研究落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但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微型课题研究基本上没有推动作用,也几乎不能展现课题研究的思路或成果。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或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脱离了研究思想的课堂教学和脱离了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无法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

一线教师开展教科研的最大动力应是实现研教双赢,微型课题着力解决的也大都是日常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因而“抱团型”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必须是微型课题研究回归教学现场:寻觅教师个人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契合点,促使微型课题研究进一步聚焦课堂,着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施水平;解决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现象,让教育科研从微型课题研究开始回归教学,助力课堂;帮助更多的一线教师厘清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将课题研究“落地”,把研究移到教育教学现场,实现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双赢。这样,教师们的微型课题研究才会真正有动力、有热情,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够真正助推全区的微型课题研究进入“焕彩期”。

行动

“教无研不兴,研无教不实。”微型课题研究的“抱团型”组织要把“课题是教学的课题”“教学是研究的教学”作为课题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重视教育科研,聚焦教学现场,依托“抱团”研究小组,将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开展多种类型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微型课题研究融注课堂的教学模式,针对课题研究课,展开线上、线下的“抱团”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凸显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区教科室聘请专家和区域内名师组成导师团,深入中小学课堂,引领、参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学校教科研骨干研讨,与一线教师研磨交流,逐步探索出一些“研教双赢”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同题异构课

此处的“同题”,可以是不同的教师正在研究的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微型课题,也可以是相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是不同学科中相同的主题。这里的同题异构课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课题的研究方向或研究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在研教师,开展的同一内容的课堂教学,或基于相同的研究点开设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二是在研教师与未研教师根据课题研究课和教学常态课的不同要求,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展开课堂教学;三是在研教师关于某一教学内容开展的日常教学,和基于课题某一研究策略的实施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同题异构课主要是在比较教学中,或验证课题研究中预设的教学方法、指导策略,或探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

(二)问题研究课

问题研究课,指在课题引领下,研究者带着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某一个或一组的阶段性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研究反思,将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载体,在课堂中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研究课不是孤立的一节课,而是为了解决课题中的某些研究策略设置的系列化的课堂教学。

(三)团体研磨课

团体研磨课,指在研教师确定研究的问题,做出对研究问题解决的预设,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验证,“抱团”研究小组成员作为听评课教师,判断预设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抱团”小组团体研讨相关研究课,群策群力,提出教学改进建议或调整预设的研究策略;在研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验证,如此反复实践,最终确定研究问题的解决方式及课堂教学方式。

(四)青蓝对接课

青蓝对接,即老带新,新推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抱团”研究小组内部教科研骨干教师带动教科研新手;二是本校的教科研带头人带动微型课题初研教师。这里的“新手”是“老手”的徒弟、助手,也可以帮“老手”出谋划策。青蓝对接课,是“老手”与“新手”就解决课题中的研究点,通过课题研究课,或合上一节课,或老手上示范课,或新手上展示课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共同磨课,共同提高。

在此过程中,区教科室以多种方式加大课题研究课的培训与指导力度,有效开展关于“课题研究课的有效性”的研究活动,着重针对课题研究课“如何上”的问题进行研究,摸索和摸清实践操作路子,努力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真正实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促使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促使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1.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网络化教学的教室应有以下四个特点:

(1)现代化教学设施比较齐全,配备有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能够满足进行各种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应用。(2)局域网、互联网畅通高效,保证老师、学生网络资料搜集、学习成果、教学互动等网络应用的速度与效率。

(3)提供教师、学生进行课堂、课后学习互动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以网上的其它方式进行交流。

(4)能够用网络进行各种测试和课堂教学实时反馈,实时掌握教学效果。

2.准备必需的信息技术资源。

(1)本地资源(局域网):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发挥本组教师的优势,建成以互联网为平台,收集其他学校、省市或者国外的相关资料,能够提供学习必需的资料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网站,方便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找使用。

(2)远程资源:本校局域网内不能满足需要,可以通过相关链接访问鸡西教育信息网、友好学校资源网站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3)泛资源:互联网上一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材料。

二、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在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同时参考了一些先进教学模式的经验,我探索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意识,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现以《微型计算机系统》一节为例来阐述不同的网络教学模式。

1.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讲授模式。

基于学科特点及某些教学内容,这是易于让学生接受的一种模式,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课堂教学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优越之处,尤其是对理论新授课或是复习课更能够起到举一反三,承上启下的效果。授课的过程步骤如下:(1)温习旧知。(2)老师简介本课内容出示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备课过程中自制的课件进行展示。(3)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主要内容,学生回答老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解决相关重、难点问题,画出电脑结构示意图,在老师安排下完成课堂练习。在这种模式中,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存储在教师机上的有关微型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知识通过自制的课件中的多媒体综合表达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老师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按照计划好的步骤和安排好的时间,一步一步地展现教学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计算机网络,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老师对不好理解的内容,如,rom、ram、中央处理器等概念通过多媒体进行阐述,使学生看到平时不易于看到的微型计算机部件,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模式特点:学习过程统一,教学过程易于组织,以老师讲解、演示的教学内容为主,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容易学习。对所有参与学习的学生,要求是统一的。从本质上来看,这只不过是在旧有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上加上了多媒体化的网络化。不足之处是,没有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是处于“流水线”式的教学,不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习惯,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改变了授课手段,但可以说是“新瓶装旧酒”。

2.主题探究式网络化教学模式。

首先,创造恰当的学习情境,引入学习主题。要上好一堂课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看能否设计创造一个恰当的学习情境。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为主题的学习中,由于这一主题是信息技术中的基础部分,因此首先要解决什么是计算机硬件及各硬件相关功能,激发学生对微机硬件相关知识的需求,因此,可在电子学案导入板块中,用flas和avi影片等演示出一些硬件的相关功能,再通过对这些与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关的资料信息的思考,引入学习主题。

其次,围绕提出的学习主题,由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问题。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自主提出问题,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为了下一步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做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处理电子学案上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内容,提出自己对材料中与《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习主题有关的一些内容的疑问,如:cpu的主频与运算速度的关系?内存与外存的区别?为什么硬盘的实际存储量与厂家标示不符等问题。教师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当先生,学生间可以解答的问题,不必作为难点问题处理。学生回答不了的问题,作为学习专题由学生自主探究,由此转入下一步的学习。

再次,学生选择学习专题,自主探究。在《微型计算机系统》这个专题学习中,主要通过教师提供的电子学案中设置的任务,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网络材料学习新知识,并整合到学生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完成对新的知识的建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进行专题探究。由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多媒体网络的强大功能和教师的适当提示,进行自主的探索学习,收集整合素材,以电子作品或完成电子学案上任务、习题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的同时,教师可根据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学习指引,运用网络、课件和书本收集,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最后,课题交流,学习评价。通过讨论、交流,最终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在《微型计算机系统》这一主题中,以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代表对其中的某一个专题进行解答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讲解本专题中的知识点和学习中的体会,在讲解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以期达成共识。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在《微型计算机系统》这个主题学习中,可通过局域网教学系统中的测试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系统的实时反馈功能,使测试成绩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这一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让老师及时了解自己这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和获得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比较准确的评价,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教师今后的教学。

最后,总结归纳,知识延伸。教师可以在电子学案中设置一些相关知识主题的总结归纳板块,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从而使学生通过浏览相关内容,对一堂课以致一个阶段所学知识点有一个系统明朗的把握,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同时,在围绕上述主题研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结构的延伸,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有关新型计算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们在课后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模式特点:通过电子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之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心得,要让小组代表对专题进行解答,小组成员就必须有讨论、有交流,从而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回答,这样就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助品格。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同时也共享了学习成果,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让学生会学、乐学,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不足之处,各小组的学习进度不容易整齐划一,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自由,在教师监管、主导不利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容易有好有坏。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容易表现出散漫,无所事事。

三、小结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课题研究管理工作

1.本学期结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课题管理做到了有要求、有考核、有总结。

2.完成了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个人研究档案建立工作。试验教师定期完成案例反思和阶段小结。

3.为加强参与课题研究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本学期召开了课题研究案例反思交流会。

4.针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本学期做好课题变更的准备工作。

二、培训工作及队伍建设

1.本学期重点加强学习团队建设,继续以学习小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主要建立以数学、语文、英语三学科为主的学习团队,定期组织活动。

2.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围绕课题进行了“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和测试。以及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有关多元智能理论有关知识的学习。

3.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骨干教师培养和评选的相关制度。以校级骨干为基础,初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本学期内选送了两名教师参加省骨干培训。

三、课题研究实践

1.继续坚持科研小组内研究课制度,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跨学年的研讨活动,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做到以问题为牵动,注重课后的评析与反思。本学期加强了课堂教学工作的研究,开学初布置了本学期的研究课任务,每个教研组40岁以下的老师每学期上三节有研究价值的课,要有教案、有评课。有一个反思。本学期共上研究课78节,这更促进了研究课的实效性,一课多讲、多人共备一节课成为研究课主要形式,甚至打破了学年组,备课组的界限,好多教师都觉得收益很大,从而更加喜欢上研究课了。也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教师,英语组更是在主任的带领下开电工小学教研课的先河。

2.总结课改经验,科研教改一体化,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王敏老师讲了《丰碑》一课,课后组织听课教师研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针对这节课提问题和改进意见,教者本人积极反思,有的教师觉得上的不过瘾,主动请缨在自己班上,到别人班再上这节课。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研究家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之在学校形成课堂教学研究之风。

3.有6名教师参加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赛课选拔赛第一轮赛事—英语说课,并取得了团体好成绩,王晓鹤取得了全区第二的优异成绩。王晓鹤参加了此次赛课的第二轮比赛——微型课赛课,在原动力赛区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选。我校作为区第三轮选拔赛的赛场,王晓鹤又获得了市红杉杯市级优质课的好成绩。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完成了做为整改委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

2.及时做好科普信息交流工作。

3.完成了各项科研成果征集工作。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源

“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这个论断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把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使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因为,在保证相同的能源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使用电力这种优质能源最清洁、方便,易于控制、效率最高。如果能将大量分散燃用的化石燃料都高效洁净地转换为电力使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改善。因此,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将成为电力技术的重点领域。以下将对若干电力前沿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简单评述。

1.分布式电源

当今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的内燃机(IC)、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_bines)和各种工程用的燃料电池(FuelCell)。因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分布式电源与“小机组”已不是同一概念。

1.1微型燃气轮机

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是功率为几千瓦至几十千瓦,转速为96000r/min,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工作温度500℃,其发电效率可达30%。目前国外已进入示范阶段。其技术关键是高速轴承、高温材料、部件加工等。可见,电工技术的突破常常取决于材料科学的进步。

1.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直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洁净和高效的发电方式,被称为21世纪的分布式电源。

1.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颇似电解水的逆过程。氢基燃料送入燃料电池的阳极(电源的负极)转变为氢离子,空气中的氧气送入燃料电池的阴极(电源的正极),负氧离子通过2极间离子导电的电解质到达阳极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外电路则形成电流。

通常,完整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由电池堆、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冷却系统、电力电子换流器、保护与控制及仪表系统组成。其中,电池堆是核心。低温燃料电池还应配备燃料改质器(又称为燃料重整器)。高温燃料电池具有内重整功能,无须配备重整器。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是目前技术成熟、已商业化的燃料电池。现在已能生产大容量加压型11MW的设备及便携式250kW等各种设备。第2代燃料电池的溶融碳酸盐电池(MCFC),工作在高温(600~700℃)下,重整反应可以在内部进行,可用于规模发电,现在正在进行兆瓦级的验证试验。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SOFC)被称为第3代燃料电池。由于电解质是氧化锆等固体电解质,未来可用于煤基燃料发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最有希望的电动车电源。

1.2.2性能和特点

燃料电池有以下优点:(1)有很高的效率,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理论发电效率可达10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实际效率可达58.4%。通过热电联产或联合循环综合利用热能,燃料电池的综合热效率可望达到80%以上。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与规模基本无关,小型设备也能得到高效率。(2)处于热备用状态,燃料电池跟随负荷变化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在1s内跟随50%的负荷变化。(3)噪音低;可以实现实际上的零排放;省水。(4)安装周期短,安装位置灵活,可省去新建输配电系统

目前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障碍是造价高,在经济性上要与常规发电方式竞争尚需时日。

1.2.3技术关键和研究课题

燃料电池的技术关键涉及电池性能、寿命、大型化、价格等与商业化有关的项目,主要涉及新的电解质材料和催化剂。熔融碳酸盐电池(MCFC)在高温条件下液体电解质的损失和腐蚀渗漏降低了电池的寿命,使MCFC的大型化及实用化受到限制。需要解决电池构成材料的腐蚀;电极细孔构造变化使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使用固体电解质且工作温度很高,对构成材料及其加工有特殊要求。为了得到高温下化学性稳定和致密性(不通过气体)的电解质,在氧化锆中加入Y2O3生成钇稳定氧化锆。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应尽可能减少电解质薄膜厚度。通常采用熔射法、烧结法和电化学蒸发涂层法制备电解质薄膜。实用的电解质膜的厚度为0.03~0.05mm。比较先进的已达到0.01mm。这样薄的电解质陶瓷材料除应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外,必须具有高度的气体致密性,否则将丧失燃料电池的性能。燃料极使用镍锆等耐热金属陶瓷,镍还用作燃料重整的催化剂,空气极在运行中处在高温氧化中,难以使用一般金属。铂的稳定性好,但费用昂贵,需要寻找替代材料,可用电子导电陶瓷。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寻找低温的质子导电的电解质。工作温度倘若能降低到700℃以下,SOFC的造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2.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硅片引起的“第

2.1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重大进展

电力电子学(PowerElectronics)的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电力电子学器件用于电力拖动、变频调速、大功率换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大功率电子器件(HighPowerElectronics)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电力系统的重大变革,通常称为硅片引起的第。

近年来,大功率电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的一次系统。可控硅(晶闸管)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功率电子器件应用于灵活的交流输电(FACTS)、定质电力技术(CustomPower)以及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则是近10年的事。新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将成为电力研究前沿。

2.2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是指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参数(如线路阻抗)、相位角、功率潮流的连续调节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降低输电损耗。

传统的调节电力潮流的措施,如机械控制的移相器、带负荷调变压器抽头、开关投切电容和电感、固定串联补偿装置等,只能实现部分稳态潮流的调节功能,而且,由于机械开关动作时间长、响应慢,无法适应在暂态过程中快速灵活连续调节电力潮流、阻尼系统振荡的要求。因此,电网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灵活交流输电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微型课题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微型化学实验;电解水;实验设计;二氧化碳

本文以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的实验为研究基础,进行了微型化学的研究设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学探究,来进一步深化初中化学的发展和实际改革。本文对初中新课改的化学实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给相关教师和学者提供参考。

一、有关微型实验仪器的相关准备

(一)准备高分子的塑料仪器一套

可以利用相关的师范学院所产生的微型化学等相关仪器一套。主要包括:九孔和六孔的穴板、多用额定滴管和试验箱以及六孔的井穴、滴管架。

(二)相关的微型实验仪器的代用品

胶管、废弃的网线、废铝线和青霉素的空瓶以及塑料碗、果冻盒、滴头和注射液等。

(三)有关微型化学的仪器简表

1、

该图是:六孔的井穴板、九孔的井穴板或者六孔的井穴盖。

其功能是可以作为反应的容器,其相应的温度不要超过50摄氏度,具有点滴板和比色管的作用以及试剂的储瓶等多方面作用。同时,是可以作为液体和液体之间的反映发生器。

2、

该名称为胶管,其可以将液体吸入,倒转向滴管里,然后贴上应有的标签,最后插在滴管的架子上来作为滴瓶来使用。其次,可以将滴管的经管进行加热软化,或者套上微量的低头做成毛细的滴管。第三,和盖组合和六孔井穴板都可以作为分液的漏斗来使用,从而构成液体和液体之间的发生性容器。

3、

该图为微型的酒精灯,用带铝盖的青霉素的瓶来钻孔之后,用相应的铝皮将其包住,然后用面线条作为瓶盖的内的灯芯,然后用注射器将酒精注入到瓶中即可。

二、相关的设计以及研究方案

(一)相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该图是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关的测定装置,1.注射器,2.燃烧的匙,3.可以燃烧的红磷,4.青霉素的瓶,5.水。

(二)相关的实验步骤以及操作

1、在有青霉素的药品外侧划一条线,做记号。

2、将有铁丝的燃烧匙通过青霉素的瓶,然后用匙提取有半个黄豆大小的红磷放在燃烧的匙上。然后,在微型的酒精灯上进行燃烧,然后迅速的插到瓶中将瓶盖扣紧,会观察到有大量的黄色火焰与白烟生成。

3、等白烟溶于水沉降之后,可以用装满水的注射器扎到瓶子中,会观察到注射器中有水在大气的压力作用下会自动注入到瓶中,直到不可以自动注入到水中为止,同时要划上水面的记号。

三、有关氧气的性质和制取的实验

(一)相关的实验装置

(二)相关的实验步骤

1、将盛水的水槽装满水,然后将青霉素的瓶子装满水至于水槽中,与此同时,也要将胶塞反转放在其中。

2、用药匙提取一定量的MnO2,然后置于六孔的井穴板的空穴当中。同时,盖上导气的井穴板盖。再用毛细的滴管来吸取一定的H2N2,最后将尖嘴头插到井穴的插口上。

3、对滴管中的H2N2进行挤压,当反应产生时就会有氧气产生,当产生气泡时,对氧气进行收集之后要按照反转的收集氧气。

4、当对氧气进行检验时,将燃烧的木炭和点燃的硫放入瓶中,就可以观察到当硫燃烧之后就会有蓝紫色的火焰产生同时木炭也会剧烈的燃烧。与此同时,当木炭燃烧之后会就会使澄清的水并的浑浊。当对铁丝进行燃烧时就必须要注重火柴在燃烧之后还会处在燃红的状态同时插入瓶中,此时就可以观察到铁丝在进行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出现。

四、开展教学的实验课程,构建微型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围绕着合作和自主的主题来揭示相关的教学内容,最终并达到理想的目标。该模式中所实施的教学方案和原理对学生有着启发性的教学意义。以实际的微型实验为教学载体,进行分组型实验设计,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彼此进行交流。在几年之前的研究中,就已经有相关院校对等组单点的实验和扩大实验进行推广。通过相关的教学实验不仅提高了初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实验的创新能力和对实验探究精神的培养,技能和知识以及方法和过程、价值观和情感态度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落实。

此外,在相关课题组中的师范生和相关教师都共同出版了相关的微型化学的指导性材料,并建立了相关的网站。对于开发的新型微型化学课程的教育,可以让广大师生更加认可,为初中新课改的改革提供了十分有效的课程性资源。

五、结语

本文以相关的实验为基础,实验是化学课程的主要特征,化学实验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全面的提高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的实验为研究基础,进行了微型化学的研究设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学探究,进一步深化初中化学的发展和实际改革。为了进一步实现初中教学基础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同时,结合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实验提出具有研究性的问题,对微型实验进一步深入,可以达到对学生能力和探究的培养,从而发挥更大的教育意义。本文通过对初中新课程的微型化学的实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给相关教师和学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玲,许良,周宏,李增春.微型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04)

[2]戴坤旭.高中化学微型实验与探究式实验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1,(02)

[3]郑文治,刘宁,唐艳茹.中学化学实验的微型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