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文鉴赏

散文鉴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散文鉴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散文鉴赏

散文鉴赏范文第1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正发挥着这一作用。由于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的思维状态带入课堂中,使他们积极地关注和掌握课本知识,并从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意境与内涵。尤其是在散文教学中,散文具有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情感意境,并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学生中去,使他们对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其“散”有更广泛的了解与认知。比如,教师在讲解《春》时,为了能让学生加强对“春”的感受,可以先播放一段电视画面,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春景,感受春天的气息。这样的课前教育,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所看到的情境产生好奇心理。接下来,教师可以将春天各种景色都以画面的形成展现出来,当学生直观地看到春景后后,可以播放《春》的课文,使学生在画面与声音的结合中感受到全方位立体的春景画面,个人也能够完全融入到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气息,从中体会愉悦的快乐。多媒体技术可以使书面的课本变成灵活的声音与画面,使这种灵动的情感很快渗透到学生心中,使他们能够陶醉其中,尽情地体验散文的美妙之处。中学课本所选的散文大多是语言清丽、韵味悠长的作品,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播放录音,而且匹配音乐,画面也与散文内容相符,那么,就能够使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诵欲望。学生可以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配以朗诵课文,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课本内容。学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情感体验,进而感受到美的享受。散文鉴赏过程中,可以将其中的语言与意境之美直观再现出来,使简单的文字变得更鲜明直观。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深入课本中,用心感受其中的情味,逐渐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当学生的想象与体验与课本融为一体,就能够更深刻地记忆和掌握课本内容,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不是唯一和全部的教学手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仍然是学习主体,不能忽视了其主体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散文教学的力度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原本简单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加具体,可以将难以理解的课文通过图画、声音的方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直观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化难为简,变虚为实,容易理解而且易于记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充分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思想意境,使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相互协调,学生也自觉投入到作品的学习中,思维与智力都达到最佳状态,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在散文教学中,意境的展现与感受是散文的精华所在,如何从散文的文字中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思想情感,也是散文鉴赏的重点所在。如果学生不能在实际的散文学习中理解其核心含义,就无法体会其深刻的意境之美,散文也就丧失了它应有的艺术魅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散文中的精彩段落,可以让学生不断的阅读,并形成想象,既而将其展示在多媒体上。比如《春》中,描写春草的情景,用了“钻”字,而这一字的形象就需要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更直观地展现这一动态,给学生以启示。再比如文中关于蜜蜂和蝴蝶的描写,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动态情境,这样不仅能够突出课文重点,而且其中优美的意境也能够使学生产生无限想象,并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仅仅对这些内容进行口头讲解,不仅不能将其生动的形态描述出来,而且学生也无法展开想象,难以准确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对于散文鉴赏来说,也是一大缺憾。散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其情境,使学生的感觉变得更加深刻,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本枯燥的课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习也更加轻松愉悦,这是任何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值得教师借鉴和学习。当然,多媒体技术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尤其是散文鉴赏,多媒体可以帮助营造气氛,引导想象,但是单纯的画面与声音是无法真正替代文学的意境之美的。所以,散文教学所培养的仍然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多媒体无法做到的。

三、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散文的知识密度

在散文教学中,语言文字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不同的语言与文字所代表的含义不同,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提升散文的知识密度。仍以《春》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将文章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朗诵回答,这也能够很快地检查出学生对于散文知识的预习情况。尤其是一些难写和难以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多媒体逐个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然后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的音,或组词,或说明含义,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进行回答,如果对问题不甚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最后,教师再将正确的字词及解释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了解,强化他们的记忆。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讲解,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散文字词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自己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可以与教师的解释进行对比,看到二者之间的差别所在,对于正确字词的记忆更为有利。多媒体还可以将教师的板书显示出来,尤其是一些与课本相关的课外资料,也可以快速显示出来。当学生看到美观而准确的电子板书时,也可以提高注意力,视觉效果更佳。教师在对课本知识进行熟悉和讲解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延伸课本知识,准备一些多媒体的动画软件,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能够丰富他们的思维,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会就自己所看到的画面表达内心感受,以此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能力被激发起来后,对知识的掌握密度也会相应加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散文鉴赏范文第2篇

散文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四大类别。我们所说的散文一般指前三类。

对于散文的阅读我们应把握以下几点要领:

第一,把握散文的意蕴和文体特点,理解全文,把握主题。

把握散文的文体特点有捷径。如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多为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关键。

把握主题的方法有:找到文中的中心句或关键词语进行总结阐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义进行全面而简洁的概述总括,语言表述要准确。

第二,理清散文线索,把握写作顺序、材料顺序、句子顺序、段落顺序等。

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散”的外在形式里蕴涵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注意理清两条线:一是明线,其叙述线索可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品味语言。

1.对语境的理解必须透彻。即在分析文章时,要遵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所品析的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准确恰当的解读。如要求解释字词含义时,要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既要顾及词语的原始意义,更要准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新生内涵;如要求分析哲理性语句时,要把握语句中的中心字眼,深入领会语句的内在意义和双关意义;如要求分析词语的妙用时,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或从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或从词语对景物描写或人物性格等方面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或是对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进行分析。

2.善于抓取重点句。一是起始句,它往往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有开门见山、彰显意旨的作用;二是过渡句,往往是场面变换、叙述角度变化的过渡,抓住它便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三是主旨句,它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末尾,抓住它就能把握住文章的主旨。

3.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阅读散文时要注意这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四,理清散文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是营造文章的意境,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人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对于描写的类型要分辨清楚,并明白它们各自的作用。

对于散文表达手法的概念和用途要把握清楚。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即事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侧面描写、象征手法、卒章显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人称运用、渲染衬托等。

[阅读训练一]

罂粟般的欲望

梁青岭

罂粟是一种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叶呈圆形,花开时有红、粉、白三种颜色,果实球状。

第一次见到罂粟是在20多年前。

那是一个初夏,我闲得无聊,在家的周围毫无目的地闲逛,蓦地发现邻居家的院内开满了异样的花。它们很美,也很有诱惑力,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回到家里,我急不可待地请教母亲,母亲有些神秘地对我说:“千万别声张,那是大烟花。”我不明白什么是大烟花,便去请教刘老师。他告诉我,所谓的大烟花就是罂粟花,它的果实未成熟时,划破表皮,可以流出汁液,用来抽取鸦片。

第二年的初夏,我好奇地又到邻居家的院内赏花,只见一株株茄子代替了罂粟花。我遗憾地离开此地,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目睹罂粟的风采。事隔多年后,我才得知,邻家因大面积种植罂粟,受到有关部门的干涉,不得不将栽植的欲望放弃。

其实,人生就是一株罂粟。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展示自己的风采与辉煌,然而,有如罂粟每株枝叶上的小花,表面上很诱人也很美丽,其实,花的汁液里含有一种伤害身体与心灵的毒素,它的名字就叫欲望。

欲望是人生无法走出的怪圈。它毫无拘束地开放在我们思想的沃土上,然后又用内里含有的毒素慢慢地侵蚀着我们。

欲望的罂粟是一次美丽的花开,也是一次难以抵挡的诱惑。它常常在你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出现,让你经受煎熬之苦后,又毫不留情地弃你而去。它似乎受理性的支配,似乎又把理性作为奴隶,在与理性的反复较量中,渐渐分泌出一种有毒的液体,在人的心灵和体力失去抵抗能力的情况下,将人的理性击倒在地。

因为欲望的扩张,贪污、盗窃屡见不鲜;缘于欲望的活力,人生的喜剧会逐渐演绎成悲剧。

欲望这株罂粟,无论人的理性怎样将其压抑、扼制,总是难以摆脱其在适合的季节里成长开花,并结出带有毒素果实的命运。正如我们认为罂粟虽含有某种毒素但不能将其从地球上彻底根除一样,人类不可能在没有欲望的现实生活中活着。关键是,我们认清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有意识地控制欲望的无限蔓延与扩张,使其在不危害生命和心灵健康的前提下,尽量少染指罂粟的汁液,这或许也是一种生存的选择与智慧。

(选自《读者》)

探究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罂粟()蓦地()分泌()

2.找出文中最重要的一个过渡句。

3.文章题目“罂粟般的欲望”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面对人生的欲望,我们明智的做法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请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

[阅读训练二]

听雨

崔舸鸣

雨夜总是无眠,便听了一场夏雨自小至大的成长过程。

初时淅淅沥沥,若有若无,只是当微凉的风裹着土腥味儿涌进窗时,才嗅到雨的气息。渐渐地,密了,浓了,落在屋檐上、树叶上,便有了滴滴答答的响声;大多数仍无声地投入大地干涸的怀抱。此时的雨声带了些许诗情。无论哪一滴雨,都无法选择自己将落到何处。这是雨之少年。而人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是否也是不谙世事不识愁味的洒脱无拘呢?

慢慢地,雨声听来有了些脾气,撞在什么上不再是羞涩地滴答,而是劈啪有声,又分明带了些不耐烦的躁动。仿佛急于向世人证明什么,一如人涉世未深,为名利,为稻粱,四处奔波,虽不见得有古人那种“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之漂泊感,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忽一阵疾风掠过,凉意透进,溽热顿消,一道闪电趁风卷帘时射进来,虽闭目在黑夜中也感到眼前一亮。随后,雷声轰然炸裂,感觉整个大地都在抖动;继而狂风大作,雨似天河倾泻,急骤地叫喊着,宣泄着,仿佛要冲刷人间角落的龌龊,荡尽所有的污泥浊水。又一串惊雷如山崩地裂,似要震醒那些沉溺物欲的麻木心灵。这是光明磊落者之间的庄重宣言,无私无畏。几千年前,汨罗江畔的屈原,面对的可是这样沉沉的黑夜?聆听的可是这样叱咤风云的雷电?他的抑郁他的愤懑他的心声他的呐喊又有谁听得见?如果这算作雨到中年,是否也如人之壮年?成绩斐然者,呼朋唤友,觥筹交错,在人生的舞台上恣意挥洒自己的得意,而失意者只能借雷电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呼声。

不知何时,雨声慢慢显出倦意。它累了,乏了,厌了,渐稀渐少,雨滴的间隙中似乎透着思索。雨声从从容容,不急不缓,仿佛历尽沧桑的老人,回首人生,有欢乐,有迷惘,有失意,有辉煌,如今都不得已而淡然了,不再去解释什么,说明什么,只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夜听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不觉夜已阑珊,雨声渐无。或许,外面已是雨过天晴星光灿烂了吧?

(选自《齐鲁晚报》)

探究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干涸()溽热()龌龊() 斐然()间隙()

2.文章描写“听雨”,意在品味什么?

3.文章所写“夏雨自小至大的成长过程”,可分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各比况人生的什么时期?

4.找出文中所引用的诗词佳句,说说其好在哪里。

5.文章使我们欣赏了一幅情趣横生的________图。

参考答案

《散文阅读鉴赏》

阅读训练一:

1.yīngsù;mò dì;fēnmì。2.“其实,人生就是一株罂粟”。3.指“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展示自己的风采与辉煌……它的名字就叫欲望”。4.是“关键是,我们认清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或许也是一种生存的选择与智慧”。5.第一层次由第一段到第五段末;第二层次由第六段到第九段末;第三层次是最后一段。

散文鉴赏范文第3篇

写作能力培养工作开展水平,对于高中学生最终获取的语文学科学习效果具备深刻影响,经典美文鉴赏活动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开展,能够显著优化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础写作能力发展水平,本文围绕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

经典美文鉴赏;高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提升

在具体开展经典美文作品的鉴赏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借由读者具体开展的阅读体验和主观思考体验活动,促进不同的经典美文阅读鉴赏者,切实形成彼此不同的艺术思维体验,从这一角度展开分析,通常也可以将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活动过程视为一种动态开展的思维活动实践过程。在读者具体开展经典美文作品的阅读体验过程中,读者可以将具体面对的经典美文篇章视作一部结构完整且外貌独特的艺术作品,并在具体开展的阅读体验行为过程中,试图与文本作者创作实践过程中传达的情感体验特征建构共鸣关系,最终实现身心愉悦的艺术感知状态目标。在现阶段正在实施的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日常学习体验实践过程中,美文鉴赏正在逐渐展现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地位,美文鉴赏学习体验实践环节的顺畅有序开展,不仅有效改善和提升了高中学生在文学艺术作品阅读体验,以及艺术鉴赏层面的自身综合能力建构水平,同时也为高中学生语文学科写作表达能力的优化改善发挥了深刻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展开简要阐释。

一、高中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经典文学阅读鉴赏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日常学习体验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经典性古代诗文作品通常构成了高中学生在开展经典美文艺术作品阅读鉴赏体验活动过程中的主要作品对象。从具体涉及的古代诗文艺术作品文本内容角度展开具体分析,其中本身包含了较大数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集中展现了我国古典文明体系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精华性内容,继而确保针对经典性古典诗文作品的阅读鉴赏体验活动,逐步成为我国现代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日常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本内容。高中学生借由充分参与针对经典性古典诗文艺术作品的阅读欣赏体验行为,能够逐步促进我国高中学生实现对中华传统文明基本精髓的准确深刻认识,同时有效拓宽高中学生群体的基础性知识观念认知视野,全面激发高中学生抒发自身内心情感欲求的主观愿望。与此同时,高中学生借由对中国古代经典诗文作品文本的阅读欣赏实践体验行为,能够促进自身的人文素养建构发展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提升,促使学生自身不断提升对现实社会环境和人文理念的深刻准确认知,逐步建构形成在具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化主观态度,促进高中学生的内在心灵实现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要充分调动和激发高中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作品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不断开阔高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主观情感表达欲望均呈现出幅度显著的改善提升。

二、经典美文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的融会贯通策略

第一,切实培养建构高中学生群体的主动阅读和主动写作能力高中学生语文要借助开展经典美文鉴赏,提升高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系统深入认识水平,真切全面感知经典美文作者在开展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意图展现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逐步促进高中学生提升自身写作输出体验过程中对情感要素的把握和表达能力,要注重学生日常写作体验行为与学生基础性日常生活体验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督导高中学生群体积极挖掘自身日常生活体验过程中面对的多样化情感体验要素,确保实际开展的写作过程,能够具备充分的生活真实性和情感表达充分性。举例论之,在高中学生欣赏体验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著名散文《滕王阁序》过程中,要在初步认识散文文体形式“赋”的“对仗”文体特征基础上,重点系统分析作者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表达的丰沛情感,以及作品文本本身具备和表现的应时创作意图。第二,高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科大量设置和开展以演讲和课堂提问发言为代表的课堂教学体验形式,督导学生在不断开展的口头性语言表达组织活动过程中,促进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本信息提取处理能力不断发生显著的改善提升,为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实现自身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构筑坚实的支持和保障条件。比如高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师在杜甫诗作《登高》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提问教学环节,通过积极回答问题,提升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针对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问题,本文具体选取高中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经典文学阅读鉴赏的重要意义,以及经典美文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的融会贯通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宋依桐 单位:保定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春美.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J]中学时代,2013(04)

[2]罗汉新.发挥经典美文魅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3]李金云,马欢.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5)

散文鉴赏范文第4篇

    1、即时性和长远性的结合

    所谓即时性,是指要紧密地结合课内作品的学习和讲授,同步阅读和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以便全景式地、深层次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主旨。在这方面,《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长远性是指新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师对高中生的整体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即时性的课外阅读并不难,大多数老师都在讲完课内作品之后布置一些课后阅读或拓展延伸之类的作业,这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即时性的课外阅读。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对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总体阅读现状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就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长远性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即时性的课外阅读是完成高中阶段的阅读任务基石,长远性的课外阅读则是由这基石之上建构起来的整座大厦,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我们必须纠正重即时性课外阅读、轻长远性课外阅读的习惯做法,将二者完整结合起来。在完成即时性的课外阅读之外,指定每个学期或寒暑假阅读两部名着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而具体推荐哪些名着则需要老师的精挑细选了。

    2、经典性和时代性的结合

    文学经典是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之所以能穿越时代、跨越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疆界,就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要求高中生遍览中外名着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若能再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结合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精选出若干经典着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则是现实可行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不lunwen.1KEJIan.COM 断涌现出反映当今社会变迁的有益精神食粮,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优秀着作来感受时代的脉动和社会的变迁,对学生心智的发展、情趣的培养和意志的历练都大有裨益。将经典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防止学生毫无辨别地一味去追逐形形的“畅销书”或另类的“时尚读物”,这就需要老师要时时关心知识界、思想界的各种动态和新成果。

    二.三种方法

    1、依托教材作品,开展作者传记阅读

    要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必须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旨趣,必须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讲授课文时,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作者传记或者背景材料。如在讲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李白传》、《杜甫传》和《白居易传》;在讲授屈原的《离骚》(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中有关朱自清、郁达夫的生平材料。

    2、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名着阅读

    现行的新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是长篇小说、戏剧或名家专集的节选,如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人教版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等等。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阅读有关原着或名家专集,因为学生对这些节选课文的单纯学习,很容易脱离原着,极易造成对文学形象的片面理解。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独立阅读实践中运用课堂上所形成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弥补对课文理解的不足,同时也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深化。

    3、借助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究

散文鉴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兴辞;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价值

1.何为“兴辞”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家王一川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兴辞”的概念。所谓“兴辞”即古典“感兴”传统与现代“修辞”的融合,既指汉语文学的独特属性,也可以作为批评方法指导文学阅读与文学批评的实践活动。

(1)“感兴”。“感兴”是贯穿于中国文学中的文论传统。孔子在《论语》中教导弟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我们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感兴”论,孔子只是用“兴”代替“感兴”,内涵却极为相似。而后,“兴会”“伫兴”“情兴”“兴寄”等理论逐渐涌现,都代表了“感兴”在中国文学中的传承。

(2)“修辞”。中国古代文论很早就重视文学的修辞性。《易传》《论语》都有所涉及。而后,中国古典时期的文学理论著作都有对“修辞”的理论进行了阐述。现代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更深入地探究了现代修辞学的理论问题。

2.“兴辞”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设置中包含两个方面:语言和文学。语言涉及的是汉语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文学涉及的是古往今来优秀的作家作品,重在培养学生阅读、体会、感受文学作品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感兴”注重因物生情或因文生情。儿童的审美情感较之成人更加丰富和生动,因此教师要试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课堂之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第一,在教材中汲取营养。小学语文教材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领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名胜古迹、淳美的道德人伦、坚忍不拔的精神气节、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合教材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学习。第二,在中国古典诗词曲赋中陶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它所独有的语言之美和音乐之美在字里行间呈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诗词朗诵会,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古典诗词中感受独特之美。第三,定期举办演讲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内的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可以包括所见所闻,如假期走访过的旅游胜地、看到的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第四,美术、音乐等美育课程与语文课程适当融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可以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可以举办假期夏令营,利用暑假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的游学活动,一方面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国内外的无限风光中得到美感的熏陶。

(2)文学阅读的蕴藉挖掘。“蕴藉”来自中国古代文论,特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量的现代文与古典诗词本身就具有蕴藉的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挖掘文学作品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和深刻的内涵。笔者鉴于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参考。

第一,联系作家。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语言文字作品,也是作家情感的体现,了解作家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关键,阅读过程可能会生发现更多的情感和内涵。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果不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我们很容易把它解读成一首山水诗。通过了解作家的生平和经历得知此诗是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被贬之后所写。诗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作者正是借渔翁的不畏严寒来表现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坚持操守,毫无妥协的精神气质。

第二,认识背景。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阅读文学作品要联系一定的时代背景。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中所现的是深秋时节的一个落寞文人,马致远虽然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深刻地诠释了怀才不遇的文人走投无路的悲惨处境。

第三,挖掘文化语境。文学作品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文化语境与文学作品关系十分密切,它是解读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月亮”“”“梅花”等意象,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语境,此种意象往往表达了特定的情感,如“月亮”代表思乡,“”代表人格和气节,“柳树”代表离别,“红豆”代表相思。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解读古典诗词的主题和内涵。

(3)不同体裁的差异鉴赏。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不同的文学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不同的文体应该遵循不同的鉴赏原则和方法。针对文体的不同,笔者提出以下参考。

第一,诗歌鉴赏。小学语文课本中各个年级都包含一定数量的诗歌体裁,包括古诗和现代诗两种。针对诗歌鉴赏,首先要感受诗歌的真情美,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表现,在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过程中要试图挖掘作家和作品的情感。其次要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理论范畴,专指中国文学情景交融的境界之美。因此阅读诗歌,要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独特的意境。最后,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具有浓厚的音乐的美感,阅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阅读诗歌要注重平仄、押韵、对偶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与作家的情感相融合。

第二,散文鉴赏。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特性区别于其他文体。针对散文鉴赏,首先要感受散文的诗情美,作家怎样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通过诗性的语言传达一定的思想和认识。其次,感受散文的构思美。鉴赏者在鉴赏散文作品时,应该对作品的结构安排予以足够的重视,或运用对比手法,或运用象征手法,或以小见大,都是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的散文精品。最后,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散文语言多种多样,或五彩缤纷,或华美绚丽,或富有诗意,或深沉含蓄,或温柔敦厚,或激动悲愤,或奔放自由,都带有着散文独特的语言的美感。

第三,小说鉴赏。小学语言课本中涉及小说的部分较少,绝大多数出自小说的节选。小说的阅读和鉴赏要注重考虑三个方面:人物、情节、环境。考查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什么样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构建了怎样的故事情节;小说渲染了怎样的生动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注重环境对人物与情节的辅助作用。

3.“兴辞”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兴辞”观虽然来源于当代文学理论家的理论范畴,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一定的适用性,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兴辞”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它使课堂更加生动而丰富,摆脱了教师一贯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师生真正的互动和交流。其次,增加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美学的教育与文化语境的融合大大拓展了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最后,“兴辞”观的运用为中学的语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从小养成了一种鉴赏美的能力和习惯,培养了感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之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做出了重要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